记叙文之心理、情感分析题(一)

合集下载

记叙文理解题型

记叙文理解题型

记叙文理解题型
记叙文理解题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题、情感、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记叙文理解题型:
1. 主题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这篇记叙文的主题是是什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或情感?
2. 人物形象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和心理等方面。

例如:请分析一下文章中主人公的形象,并描述一下他的性格特点。

3. 情节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发展,以及情节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例如:请简要描述一下文章的情节发展,并分析一下每个情节对于整个故事的影响。

4. 语言表达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表达,包括语言的特点、修辞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例如:请分析一下文章的语言特点,并描述一下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情感体验,包括对于文章中人物和情节的情感反应。

例如:在阅读这篇记叙文时,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请分享一下你对于文章中某些情节或人物的情感反应。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记叙文理解题型,当然在实际考试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类型的题目。

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记叙文理解能力。

关于情绪情感的概括评析题

关于情绪情感的概括评析题

关于情绪情感的概括评析题情绪与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认知、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情绪情感进行概括评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重要的心理现象。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与分类情绪情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主观体验,通常表现为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根据情绪情感的分类,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

积极情绪如喜悦、兴奋、满足等,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而消极情绪如悲伤、愤怒、焦虑等,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和健康问题。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情绪情感的产生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激素和神经网络密切相关。

当个体遇到刺激时,大脑会迅速评估刺激的强度和意义,并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这些生理反应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为个体应对情境提供能量和动力。

三、情绪情感的心理功能1.情绪情感对认知的影响:情绪情感可以影响个体的注意、记忆、判断和决策。

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认知灵活性,促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消极情绪可能导致认知偏差,使个体难以摆脱困境。

2.情绪情感对行为的影响:情绪情感可以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影响行为的选择和执行。

例如,恐惧情绪可以促使个体避免危险,愤怒情绪可能导致攻击行为。

3.情绪情感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情绪情感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媒介,有助于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恰当的情绪表达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而情绪失控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四、情绪情感调控策略1.认知重评:通过改变对情绪情境的认知评价,调整情绪反应。

例如,将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从而减轻消极情绪的影响。

2.表达和宣泄:通过言语、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情绪,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

3.放松训练:采用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法,降低生理唤醒水平,缓解情绪紧张。

4.社会支持:寻求亲友、心理咨询师等社会资源的帮助,提高应对情绪困境的能力。

五、结论情绪情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记叙文答题模板(2)(1)

记叙文答题模板(2)(1)

适用于初中三年所有记叙文(写人叙事、散文、小说等)题型答题步骤:判断题型——匹配方法——联系原文作答一、概括题1.判断题型:包括表格(先看表头)、短横线、长横线(结合文章概括)、填空2.答题方法:“审定概仿”①审题: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线索(时间线、情感线、事物等)、范围(细节点)②定位:找到原文中的具体段落,通过已知信息推未知③概括:六要素(谁+什么情况[背景、环境等]) +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什么情感(精神、影响等)④仿写:字数相仿(不能多也不能少)、格式相同二、赏析题1.判断题型:①某段、划线句、某种写作手法(好,为什么)②给出人物情感,请你对此进行分析2.答题方法:口诀“法事情人” [角度、内容、特点、情感]①方法(手法) :包括修辞、表达、描写等*修辞:(口诀“比比问问反对夸人”)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夸张、拟人●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排比: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夸张: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生动、形象。

*描写:心动外语神环正侧(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学情感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情感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情感练习题及答案1. 自我认知- 试想一种情景,你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引发哪些负面情绪?- 你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并纠正错误的决策?答案:在这种情景下,常见的负面情绪可能包括内疚、失望、焦虑等。

为了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并纠正错误的决策,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自我接纳:接受自己的错误决策,并理解错误是人都会犯的。

2. 反思与学习:审视错误的决策,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3. 情绪调节:利用呼吸练习、冥想等方法来缓解负面情绪,保持情绪平静。

4. 行动计划: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纠正错误的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可能带来的影响。

2. 情绪识别- 描述一种情绪,包括其生理反应、心理体验以及可能触发该情绪的事件。

- 你认为如何有效地识别和管理这种情绪?答案:一种经常出现的情绪是焦虑。

- 生理反应: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肌肉紧张、恶心或胃部不适等。

- 心理体验:紧张不安、担心和忧虑、集中力下降、内心不安定等。

- 可能触发事件:接受重要考试、即将做公开演讲、经历紧急事件等。

要有效地识别和管理焦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情绪观察: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和心理体验,以确定焦虑的迹象。

2. 深呼吸:当感到焦虑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来冷静自己,并减轻身体紧张感。

3. 自我对话:分析并质疑焦虑情绪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寻找理性的解释和观点。

4. 放松练习:尝试放松技巧,如温水浸泡、冥想和肌肉放松练习,以舒缓紧张情绪。

3. 情绪调节- 举例说明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包括其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 你认为这种策略是否适用于所有人?为什么?答案:一种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积极重塑。

- 实施步骤: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来重构对特定情境的看法,从而改变情绪反应。

具体步骤包括认识和意识自己的负面思维,挑战这些思维,寻找替代性积极思维,运用这些思维来重新评估情景。

- 预期效果:通过积极重塑,可以减轻消极情绪,提高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加对问题的积极解决能力。

中考语文专题1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1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解析版)

专题10: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考点10: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考情梳理】分析文章主旨抓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首段文章常开篇点明主旨,分析开篇的语句,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抓尾段有的记叙文会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分析结尾段常常可以把握中心。

抓议论、抒请句记叙文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来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段意或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抓时代背景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活动的。

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分析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

比如文章使用象征、欲扬先抑等手法就是为了揭示、突出中心。

题型一:概括主题思想【设问形式】①本文的主题是什么?②文章塑造某个形象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考查类型解题思路答题格式①概括主题思想。

①本文记叙了……事件,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抒发了作者……感情。

①概括事件+人物品质+思想感情。

②分析表达观点。

②通过记叙……事件,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观点、看法。

②事件+观点或感情。

题型二:多个主题探究【设问形式】①有人说小说反映了……主题,也有人说小说反映了……主题,你赞同哪种看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②本文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三)方面。

考查类型解题思路答题格式概括多个主题。

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一般一类人物表现一个主题,有几类人物就会有几个主题,所以分析时,只要先概括主题,然后围绕相关人物概括出相关事件即可。

主题思想(一)+人物(一)+相关事件。

主题思想(二)+人物(二)+相关事件。

主题思想(三)+人物(三)+相关事件。

多个主题探究。

记叙文常见考题及解题思路

记叙文常见考题及解题思路

记叙文常见考题及解题思路一、【考题】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思路】什么人+ 什么情况下+ 做什么事(+表现内容)【示例】问:请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散步》一文的主要内容。

答:一家四口在散步中出现不合时,“我”的定夺。

表现了和谐的家庭关系,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的生活使命感。

二、【考题】谈谈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思路】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题目中运用修辞,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2)题目语带双关,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3)题目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题目揭露了文章主题;(5)题目是文章线索;(6)题目新颖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有的文章题目具有以上几种特点,要一并分析)【示例】例1《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例2《智取生辰纲》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3《孔乙己》表明写作对象。

例4 《变色龙》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具有讽刺性。

例5《拔掉那颗龋齿》一文的题目“拔掉那颗龋齿”并非是写拔掉生病的牙齿,而是用题目来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和自己的自闭,告知人们无论在何时、对什么人,都要学会去爱,付出爱,才能健康、快乐、幸福。

例6《田野上的白发》中的“白发”:①“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②“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③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④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例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题目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落,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归天。

例8《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题目的表层含义是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深层含义是他们壮烈捐躯,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例9《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取得老师和同窗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中考记叙文真题讲析1:贫寒是凛冽的酒(含答案)

中考记叙文真题讲析1:贫寒是凛冽的酒(含答案)

规范答案
•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题型:人物描写的作用
(1)主要作用: 对人物的描写体现了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答 题时既要分析人物心理,又要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答题格式: 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结合内容分析(在……情 况下)+表现出来的心理/情感/性格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作用: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我”受伤时母亲 的心 痛与自责,表现出母亲对“我”无尽的爱。
④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
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
⑤当年住过的小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
语不得不用的步步高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了饭总能围着它唱歌录音。
⑦可我毕竟是少年,当时对于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经常都是嬉笑过去了。比如我们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
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
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
⑧好在后来富裕了。那是只有苦过拼过的人才知道的滋味。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
• 1.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是贫寒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至少四件事)(2分)
概括多件事
•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人物描写的作用
• 3.谈谈你对“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 ”的理解。(2分)
句子的含义
• 4.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3分)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 ,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 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 他累了……剥豆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 多。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
第15页
记叙文中画
方法 2.利用修辞,画出神韵 3.展开联想,增加层次 4.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
第7页
心理描写技巧口决
心理世界如天空,变幻多姿妙无穷: 内心独白胸臆抒,景物描写来衬托; 神态动作展心声,细腻真实众口称; 梦幻想象若齐到,神游万里显高妙; 巧用修辞神韵出,动作细化真情露。
2.语文课开始了,看着老师严厉表情, 我心里一阵阵发紧。我好象看见满试 卷鲜红叉组成一张巨大网向我卷来, 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好像 看到了老师满面怒容,好像听到了父 母悲伤叹息声和旁人嘲笑声。我默念 着:上帝啊,保佑我吧!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
第4页
一、心理描写作用: 记叙文中利专心理描写能
够使人物性格愈加突出,人 物形象愈加丰满,文章内容 愈加充实、生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 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手:“就这么,我才能试 出自己速度。”
一时,原本很随意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
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
第14页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机会 稍停一下。
有远胜于无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
第5页

第7讲记叙文(一)表格概括-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第7讲记叙文(一)表格概括-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第7讲记叙文(一)表格概括-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记叙文(一)表格概括(一)常考题型1.根据事件对六要素进行概括2.根据事件、行为概括心理、感受,说出你的理解3.概括事件、行为(表现)、人物品质4.事情、态度、原因类概括(二)解题思路“两看一仿”,看类别定方向,看提示定范围,仿例句定表述。

首先分析表格几列分别考查什么能力,然后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段落范围以及表格中例句的信息提示,我们发现可以在更小范围内捕捉到答案信息。

这就是看提示定范围。

分析同列中的例句,参照例句进行仿写,答案就比较完整了。

主要考查的是提炼信息、组合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概括的方法1.六要素归纳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2.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概括的时候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围绕线索进行概括。

3.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运用这种方法,先要理解文章意思,弄清文章各段段意,再将各段的段意连起来,经过修改加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内容来概括。

一篇文章往往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主要内容就是详写部分,即是重点段。

我们可以抓住重点段,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有些文章的重点段不止一个,可以把它们连起来概括,或用“……的经过、……的几件事”等形式概括。

6.事件提问法:即对一件事的结果或一个人的结局进行寻根究源的提问,从回答问题中概括整件事。

7.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原因、概括人物心理、形象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

记叙文情感

记叙文情感

记叙文写作之感情真挚【小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用饱满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文章才会具有内在的魅力。

如果没有情感作基础,无论怎样的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感情真挚?是指所抒发的情感应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在抒发情感时要力求做到: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

要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

抒发感情要恰如其分,不能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能胡编滥造。

【方法说略】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不用借托,无须遮掩,显得激越奔放,直率动人。

这种抒情,有的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有时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有时是为了表达作者不可遏制的强烈感情。

有的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常常是为了升华所抒之情。

2.叙事抒情。

叙事抒情是间接抒情的一种,是指不使用抒情性的文字,将浓烈的情感融于典型的事件之中,情感在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

所叙述的事件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托,所流露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3.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也是间接抒情的一种,是指将自己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之中,通过客观景物的触发,唤醒藏在心中的某种情感,从而收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在借助物象时,一定要注意所借的物象在本质上或特征上要与寄寓的感情相似、相通,不能牵强附会。

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寄寓的情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才能以饱满的情感扣响读者心扉。

4.细节抒情。

细节抒情是间接抒情的一种。

?艺术起于至微。

?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艺术价值的细节。

真挚的情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描写,灌注了情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起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作用。

要抓住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细小神情、细微的动作、微妙的心理活动进行精心刻画,以此衬托出作者或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

5.修辞抒情。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也能彰显情感。

如对比手法能突出某事物的性质、状态,从中表现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主题: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和经历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记叙文旨在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具体的细节,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中的情节和情感。

例子:
题目:回忆那个夏天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大地上,煞是好看。

我清
楚地记得那天我和朋友们决定去最近的湖边游泳,准备躲避酷暑,享受清凉。

我们到达湖边,看到湖水宛如一面镜子一般,蓝得像天一样。

所有人
都赶紧脱下衣物,纷纷跳入湖中。

我朝着湖的中央游去,感受着清凉的湖
水包围着我的身体。

湖水中游泳的人们都如小鱼一般自由自在,尽情地畅泳。

我和朋友们在湖水中嬉戏玩耍,快乐洋溢。

突然,一阵强风吹过,天空转眼间阴云密布,仿佛即将下起暴雨来。

霎那间,雷声大作,电闪雷鸣。

我们顿时被吓坏了,匆忙游回岸边,躲进
一棵大树下,希望能避过这次暴风雨。

雷雨过后,我们淋着湿漉漉的衣服返回家中。

即使湖边的事故让我们
有些忧虑,但夏日的欢声笑语也让我们感到存有了美好的回忆。

夏天,不
仅有炎热,还有湖水中的凉意和友情的滋养。

总结:记叙文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通过描写事件和情感,可以引起
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记叙文可以涵盖各种情感,如喜悦、忧愁、惊喜、
失望、温馨等。

通过阅读记叙文,读者可以深入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2024上海中考真题)流年里的草莺草爬到了我的脚上,围绕着我的身体。

回想以前,家乡把狗尾巴草叫做咪咪猫。

因为狗尾巴草很像猫的毛发,猫也是很可爱的动物,这样称呼显得亲近而贴切。

以前,我和二姐在一起玩。

二姐教我咪咪猫折兔子。

她先把咪咪猫的穗给弄掉,之后把它扎起来,弄成免子,二姐还教我把咪咪猫放飞,我们放飞咪咪猫,放飞烦恼,也放飞了我们对未来的期盼。

长大后,我再次回到了故乡,又碰到了二姐,又看到了咪咪猫。

二姐又把咪咪猫给放飞。

然后,我顿感怅然若失。

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

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

(原文回忆版)17.作者对咪咪猫的选材和组材,经过流年经历,表达了作者不同情感。

请对此加以分析。

(8分)【答案】17.咪咪猫是文章线索,象征了人物的命运,贯穿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

小时候二姐教我编咪咪猫和放飞咪咪猫的魔法,体现了二姐的心灵手巧,姐妹之间深厚的情感,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长大后,二姐辍学务农,父母去世,我与二姐再次放飞咪咪猫,表达我对过去纯真生活的回忆和怀念,对人物命运变化无常的感慨。

探究文章主题①捕捉关键句,精读重点段抓住结尾的抒情句或议论句;关注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词语;重点研读首、末段,领悟作者意图。

②巧抓标题,综合分析归纳分析标题,把握作者情感和倾向;理清脉络,看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分析结构,划分层次,归纳主旨。

(说明:有的文章往往以个别事件以小见大,映衬时代的发展,在归纳主旨时需要对主题进行升华。

因此探究文章主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尤其是小说作品。

往往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

)3、提取要点,精准表达。

本句的意思是……,本文通过①记叙xx(人物)的……事情,表现(赞美)了……精神;②描写……(景或物)……特点(特征),抒发了……感情(志向、愿望、情操);③叙述……事情,揭示(闹发、批判)了………道理(人生哲理、社会现象)。

三记叙文阅读之句子含义答题模板+练习题

三记叙文阅读之句子含义答题模板+练习题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一)句子含义一.【出题形式】①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②结合上下文,体会画线句的含义。

【答题模板】表层含义(字面意思)+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金三句原则】、联系情感、联系主题)注意:句子运用修辞的,要分析修辞的作用。

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要指出所指的含义。

二.【例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卖伞姑娘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

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

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

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

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

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

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

”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

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

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

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情感(解析版)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情感(解析版)

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情感(解析版)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情感考点分析常考形式答题模板真题分析分析思路巩固练习考点分析一、主要考点:此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主旨有准确的把握,并 能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题型一般出现在记叙文最后一题,并且分值很高,一般分值有6分,所以是 一个大题,不可丢分。

常考形式一、考卷中此类考题出现形式:【一般采用直接提问法,问题明确】例:1 .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结合文本,你能说出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吗?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那些感情5.文中多次提到家乡的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末句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二、针对以上常考形式,那么如何分析文章情感呢?(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记叙文的1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

记叙文的1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

记叙文的1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一、概括文章内容题1. 题型特点- 通常会问“请概括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之类的话。

2. 答题方法- 找人物(谁)、事件(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了)。

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比如说,文章讲小明在一个下雨天,为了给生病的奶奶买药,跑了好几家药店,最后买到药并且奶奶的病慢慢好了。

二、分析人物形象题1. 题型特点- 像“请分析文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问题。

2. 答题方法- 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入手。

如果文中说“小明皱着眉头,握紧拳头说:‘我一定要战胜这个困难。

’”那从他的动作“皱着眉头,握紧拳头”和语言“我一定要战胜这个困难”就能看出他是个坚毅的人。

也可以从人物做的事情来判断,要是他经常帮助别人,那就是个热心肠的人。

三、理解标题含义题1. 题型特点- 问“标题有什么含义”或者“标题有几层意思”。

2. 答题方法- 先看标题的字面意思,再思考有没有深层含义。

比如标题是“那盏明灯”,字面就是一盏实实在在的灯,深层可能是指在主人公迷茫时给他指引方向的人或者信念。

四、分析标题作用题1. 题型特点- “标题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

2. 答题方法- 可能有这些作用哦。

一是点明文章的中心,像标题直接说出了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或者道理;二是作为文章的线索,故事围绕这个标题展开,比如标题是“那条红围巾”,文章就一直在讲红围巾的来历、它和主人公的故事等;三是吸引读者的兴趣,像“会飞的猪”这种标题就很奇特,让人想读下去。

五、赏析句子题(从描写角度)1. 题型特点- “请赏析文中的某句话”。

2. 答题方法- 如果是外貌描写,就说这个外貌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形象,让读者能想象出人物的样子。

比如“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生动地写出了她眼睛的明亮,表现出她的灵动。

如果是动作描写,就说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行为特点,像“他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冲”这个动作就写出了他的急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之心理、情感分析题(一)2010年真题忆冼星海1.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玩语言的自传以后。

2.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是小规模的。

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

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的。

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

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3.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

可是朋友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

4.我见过马达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

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就名为《冼星海作曲图》。

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写真”,而在表现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

它还远不能满足我的“好奇”。

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才得到部分的满足。

5.从冼星海的生活经历,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气魄。

他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锅炉间的火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

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

“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经是很熟悉的了。

6.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7.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即将经过新疆赴苏联。

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我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木刻中的人作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象中描绘出来的人作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

然而冼星海却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

他的话我已记不全了,可是,他那种气魄,却使我兴奋鼓舞。

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的创作计划。

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谣的材料。

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

8.现在我还记得他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计划。

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

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这伟大创作的“象征”或“韵调”,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

“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么?”“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西。

要写,还得回中国来!”9.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会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响在我耳边,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10.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11.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他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绮丽的色彩和声调。

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12.一个、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

(4分)“好奇”的原因:①“好奇”的内容:②2011年真题鞋1.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

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

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2.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

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

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

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

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

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3.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写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

”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4.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

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

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份杂志看。

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

”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

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

”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

”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5.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

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

”转眼就修好了。

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

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

年轻人没有说话。

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

”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

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6.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

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

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

”年请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两是一个大学的校友。

”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

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

我高你两界,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

”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

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

钉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

”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

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

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

”7.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

修鞋人开始干活儿。

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

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

“修完了。

”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所以鞋听脚的。

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

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有听见。

”8.年轻人拿出钱。

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

”“为什么?”年轻人问。

“不为什么。

”修鞋人答。

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9.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

文中两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的是什么,表现了年轻人一种怎样的心理?(4分)2011年模拟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2.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3.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4.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

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

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5.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6.“×××!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7.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8.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

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

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

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

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9.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

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

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

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