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单位:开原市民主集团民主小学

课题作者:徐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和喜欢,我校体育科组决定将各种适于体育教学的团体游戏引入体育课堂,在2011-2012第一学年度,确定了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为研究目标,按照计划步骤有组织地进行课题的研究,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六位老师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大家团结合作,互相配合,争取把课题做得实在透彻。下面我将我校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所做的工作与研究作一个总结。

一、分析研究的问题

1、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体育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以至学生的综合体能不强,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得到应有的锻炼。

2、提高学生的综合体力和身体素质,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转化学生对体育课的消极心理因素为积极心理因素。

3、通过小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研究目的和目标

1、研究目的: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通过体育课程游戏化

的教学实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2、研究目标:探究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的培养方法;探究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后,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转变;研究团体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其中各年级的(1)、(2)、(3)班为对照班;(4)、(5)、(6)班为实验班。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见表1,2,3,4)。(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实验的文献资料。

(3)、实验对比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手段,检验两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情况。(4)、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和教学检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5)、分析比较法:对实验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研究时间

2011年9月一2012年10月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

(1)建立实验课题:《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的教学研究》。

(2)搜集文献资料:查阅和记录有关实验的资料。

(3)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

(4)问卷调查:进行各种与实验有关的问卷调查。

组织实施阶段:

(1)实验对比:采集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在将游戏引入教学后,我校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变化。

(2)教学检验: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对照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优缺点。

(3)汇总数据:总结对照班与实验班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4)阶段总结:对前一阶段的实验成果进行总结。

总结整理阶段:

(1)统计数据: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论证。(2)对比检查:对实验对比,教学检验和汇总数据等进行对比和检查,反复对照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各种情况。

(3)撰写实验报告:在完成实验后进行小结、阶段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

(4)应用:通过对《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的探讨,将研究成果在我校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广泛应用,以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

四、预期成果

1、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大多数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能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但也有一小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思想还比较传统,在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进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科的日常测试和评价研究,使教学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适合学生、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表1:实验班N1=五、六(1,2,3班)对照班N2=五、六(4,5,6班)

表2:

表3:

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