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学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狼和小羊教案篇一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狼和小羊之间发生的事。

它告诫我们: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不能对狼抱有任何幻想,应当勇敢地同它进行斗争。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的以强欺弱、没理狡三分的霸道作风,懂得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2.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碴、逼、嚷三个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

二、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本文的生字词。

四、巩固练习。

五、课小结。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段课文。

学生集体读课文,理解谁在哪儿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三段课文。

1.分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狼想干什么?于是怎样做?小羊的说话有没有道理?2.结合课文理解故意、找碴儿、温和词语大意。

3.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一幅插图,帮助理解课文。

4.指导学生练习用是不是句式说话。

三、学习第四、五段课文。

1.指导学生读第四、五段课文,理解狼听了小羊的话后怎样。

2.指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理解气冲冲、就算这样吧、喊等词语大意。

四、学习第六段课文。

1.小组朗读第六段。

2.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二幅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牙、逼近、嚷、扑等词语。

五、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⑴狼是凶恶、不讲道理的。

⑴对狼应当进行斗争,不能对狼抱有幻想。

2.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⑴狼吃掉了小羊。

⑴小羊认清了狼的本性起来反抗,在别的动物的帮助下,赶跑了狼。

⑴猎人来,逮住了狼。

六、巩固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按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

3.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讨论故事结尾的几种结果。

4.各小组派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5.学生每人写一种狼扑向小羊的结果。

(可课后完成)附板书设计:25 狼和小羊狼小羊故意找碴儿吃惊气冲冲温和龇牙、逼近、嚷、扑喊狼和小羊教案篇二《小羊和狼》设计意图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通过音乐故事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并让幼儿带着问题来听音乐。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幼儿园大班《狼和小羊》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懂得狼是凶残的,团结起来力量大。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能根据视频动漫,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能随着故事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1.手偶动物:羊、狼2.视频《小羊和狼》3、小狗、小猫、大象、白马头或手偶玩具。

重难点:复述故事、并表演故事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团结起来力量大。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导入:出示手偶动物小羊、狼引起幼儿的兴趣,出示手偶动物小羊,出示手偶动物狼,今天带来小动物是谁?幼儿回答后引出主题,《小羊和狼》。

二、基本部分:1、视频播放《小羊和狼》2、随着老师的引导述说故事情节。

(1)故事叫什么?(2)故事中说的是哪个小动物?(小羊)(3)故事中有几个动物都有谁?(6个)小羊、狼、小狗、小猫、大象、白马(4)故事中谁在欺负小羊?(大灰狼)(5)小羊遇到事情是谁是谁帮助了小羊对付老狼的?(小狗、小猫、大象、白马)(6)他们都对小羊说了一句什么话(小羊、别怕!别怕!晚上我来帮助你)(7)小猫藏在哪里?小狗藏在哪里?白马藏在哪里?大象藏在哪里?(8)他们怎么样帮助小羊的?(9)如果小羊一个人会怎么样?(被老狼吃掉)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才能战胜大灰狼。

三、结束部分:(1)模仿每个动物说话的语气、动作。

(2)幼儿角色游戏、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故事情节(戴头饰)延伸活动:幼儿区域活动自主选择动物表演。

活动后反思:这次大班语言教育活动《小羊和狼》,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兴趣高涨,老师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1、导入主题形象,并用视频幼儿兴趣高涨、专注力强,2、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以幼儿为主体,面向全体幼儿,3、活动注重游戏的方法、使幼儿玩中学、提问方面抓住了重点,提的问题都围绕着主题,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渐渐进入故事里面、使幼儿懂得齐心协力,团结起来力量大。

《狼和小羊》教案

《狼和小羊》教案

《狼和小羊》教案《狼和小羊》教案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狼和小羊》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和小羊》教案篇1设计背景1讲狼和小羊的故事,让幼儿知道狼是凶残的,狡猾的动物。

2羊是温和的动物。

3教会幼儿学儿歌:一二三,三二一,站个圆圈做游戏,羊群里面有只狼,不知躲在啥地方,小羊小羊要当心,千万别让狼追上。

活动目标练习跑和钻的动作,发展灵活躲闪的能力。

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难点钻和躲闪的动作活动准备1做一个狼的头饰和若干个羊的头饰。

2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1由一名小朋友做狼,其他小朋友做羊。

2全体小朋友拉手围成圆圈,边走边念儿歌。

3念完儿歌后,头戴羊头饰的小朋友四散跑开。

狼开始追捉,被“狼”拍到的“羊”要暂停游戏。

这时老师可与一个幼儿拉手高举起做山洞,“小羊”可陆续钻进去休息,仍被“狼”追的“羊”要想办法躲闪,钻回山洞,直到全体小朋友都钻进山洞。

游戏结束。

4小结幼儿的表现,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表扬,5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这次游戏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游戏前没有说清楚游戏规则,造成了幼儿挤在一起跑的现象。

以后,在游戏前我会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让游戏更能顺利的进行。

小百科:狼共46个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

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

《狼和小羊》教案篇2教材简析:这是一则寓言。

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争辩,反驳狼的故事。

这篇寓言采有了对话的形式,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讲出了狼和小羊说话时的神态。

教学目标: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6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6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6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

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

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读写本课10个生字,初步了解在本课的意思,正确书写。

(二)指导“脏、冲”等字的音和形。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

今天这节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展开故事的,而且这个生动的故事能说明一个道理。

板书:11.狼和小羊(二)新课。

1.老师范读课文,体现出狼和小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2.学生打开书。

(1)标自然段序号。

(2)画生字词。

3.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1)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①指组带音节读生字②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③指名说怎样记每个字的重点指导:(1)脏:注意读音。

它的字形:“庄”加“月”。

辩:注意读音。

扑:注意读音。

(2)字形指导:狼:“良”加“犭”旁。

站:“占”加“ ”旁。

伙:“火”加“亻”旁。

怜:“令”加“忄”旁。

辩:两个“辛”中间加“讠”。

比较两个“辛”不同的地方。

用红笔描一下。

扑:“卜”加“扌”旁。

(3)“做”与“作”比较。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5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5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5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说教材《狼和小羊》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则寓言故事。

主要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狼先说小羊弄脏了它喝的水,又说去年小羊说了它的坏话,最后它自知理屈就露出凶相,向小羊扑去。

狼三次找借口,一次比一次凶,尽管小羊驳得它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它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

说明狼的本性是凶猛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靠讲道理是不行的。

全文仅一张插图,但就从这张插图上可以充分看出狼的本性以及小羊的温和美善,在教学时要结合课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__共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向我们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至六自然段讲凶恶的狼故意找碴儿,先后制造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而善良的小羊温和地跟它讲道理,驳倒了它,但狼根本不听小羊的申辩,最后还是残暴地往小羊身上扑去。

说教学目标基于自己对课标的认识,教材的理解,结合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要做坏事总要找借口,对这样的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在对话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让学生在学习中细细体会,并让学生通过插图观察一下狼和小羊说话的神态。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光与他们讲道是不行的。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是这样安排课程的: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读好生字、词语;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练习分配朗读课文;第三课时,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并完成课后习题2,3。

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够阅读一些浅近的__,已经初步具有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能力,并且能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同时,学生的词语积累量有限,有时心中很明白,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3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3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3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

本课课文不长,可读性很强,但含义深刻,寓意多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中,无须刻意引导学生往确切把握寓意上钻,特别没有必要搞出一个标准的说法让学生读背,重要的是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学习和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育,这样对孩子的帮助也许更大。

【设计特色】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

揭示课题,联系学生原有认识,说说对狼和羊的了解。

然后引导自读课文,读完后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二、从理解“借口”入手,理清课文脉络。

1.理解“借口”的意思。

方案1: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借口”一词。

方案2:从课后习题1中引出“借口”一词。

方案3:在教师小结学生发言时提出“借口”一词。

2.引导比较“借口”与“理由”。

方案1: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理由”,那就顺势讨论:把狼找“借口”要吃小羊改成狼找“理由”想吃小羊行吗?为什么?方案2: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站不住的理由,那就直接转入下一个学习步骤。

3.朗读课文,理请课文脉络,讨论: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哪些借口?三、划出小羊说的话,练习朗读,用自己的话反驳狼找的借口。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反驳——鼓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说法说,促成从课文语言到个性化语言的转换0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说明狼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是个借口?——除了课文上说的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如:小羊是在那里喝水,又不是在那里玩水,怎么会把水弄脏呢?(这里可结合进行反问句的练习。

《狼和小羊》教案9篇

《狼和小羊》教案9篇

《狼和小羊》教案集锦9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爱动物吗?喜爱什么动物?为什么?(学生自由答复)贴图(狼,小羊)这是什么动物?喜爱它们吗?为什么?今日我们学习寓言故事《狼和小羊》。

记得学过什么样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通过讲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狼和小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同桌读生字,订正字音。

记忆“溪”。

3、默读,标好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读课文,自我评价。

5、看电视画面: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课文:1、狼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儿,“找碴儿”什么意思?(有意找借口)每次是怎么找碴儿的?2、找到第一次,读一读,告知了什么?“有意”一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怎样读出狼找碴儿的语气?小羊怎么读?练读,指名读,同桌分角色读。

它俩谁说得有道理?为什么?指名把狼和小羊图贴在小溪的两边。

3、自读其次次对话。

练读,分角色读,争论,画出句子: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读一读,你想说什么?狼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反对掉了,狼会甘心吗?4、看图后,自己读一读,表演一下此时狼第三次找碴儿的样子。

指名读,齐读。

5、分角色朗读,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四、学习总结全文:狼想吃小羊,三次有意找碴儿,可是小羊虽然温柔和善,据理力争,但却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你知道了什么?(像狼这样的恶人坏人总是蛮不讲理的,我们不要怕,不要上当,要看清他们的嘴脸,和他们奇妙斗争。

)五、扩展训练:你盼望小羊被吃掉吗?那结果会怎样?你设想一下。

六、戴头饰表演《狼和小羊》教案篇2一、说教材《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有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亏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

这则语言告知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肯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狼观察小羊在小溪边喝水。

《狼和小羊》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狼和小羊》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狼和小羊》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5《狼和小羊》教学案例(精选14篇)《狼和小羊》教学案例篇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按照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既爱读书又会读书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1.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如教《狼和小羊》一课,我先板书“狼”,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再板书“小羊”,让学生讲小羊是什么动物;然后在“狼”与“小羊”中间板书“和”,并设疑说:“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课文,大家都会明白的。

”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讨论课文内容,都非常积极。

2.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教材情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如教《雷雨》一课。

课前,我请有关老师帮我绘制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幻灯片,录制了带有风声、雷声、雨声等音响的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时,我一边放映幻灯片,一边播放录音,一边讲解,把学生带进雷雨的情景之中。

学生又看又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

3.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教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我常常让学生扮角色表演。

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以后,我请四位学生分别当小壁虎、小鱼、老牛和小燕子,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小鱼、老牛和小燕子的尾巴的用处以及小壁虎尾巴的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我不仅千方百计地教学生爱读书,还教学生学会读书,指导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读书,学习读书方法。

《狼和小羊》教案15篇

《狼和小羊》教案15篇

《狼和小羊》教案《狼和小羊》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狼和小羊》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和小羊》教案1师描述:“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只小羊口渴了,她来到一条小溪边喝水,这时,臭名昭著的大灰狼出现了……”师:狼想干什么?生:它想吃小羊。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狼在流口水。

生:从它的想法知道的。

师:噢,你说说,它在想什么呢?生:(指着屏幕)那里,狼把小羊想成了一只鸡腿,一只大大的鸡腿。

(听众大笑)生:狼把小羊想象成美味可口的羊排。

师: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狼非常想吃小羊。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已读课文,看一看狼为了吃小羊,怎么做的?(生自读课文)师:狼为了吃小羊,怎么做的?生:狼为了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师:哎,她读得真好,“找碴儿”这个词她读出了儿化音。

什么叫“找碴儿”?生:就是想办法。

生:找碴儿就是找麻烦。

生:就是找借口。

师:哎,对,找碴儿就是找借口。

它找了几次借口?生:找了三次。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狼找的第一次碴儿以及小羊是如何回答的。

(生自读课文)师:谁能说说狼找的第一次碴儿?(一生读狼第一次说的话。

相机演示课件)师:(出示反问句)“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生:是说小羊居心不良。

生:狼说小羊不安好心。

师:(出示肯定句“你不安好心”,生齐读反问句和肯定句)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句式,哪一种语气更强烈?生:第一句。

师:是的,反问句能加强语气。

狼为什么说小羊不安好心?生:狼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

师:小羊真的把狼喝的水弄脏了吗?生:不会。

师:为什么?生:因为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

师:看看小羊怎么回答。

(生读小羊的话,相机演示水流的方向)师:看来小羊是被冤枉了,所以小羊听了狼说的话,吃了一惊。

谁来表演“吃了一惊”?(生表演)师:表演得真好!下面我们通过朗读把狼和小羊说话的语气表现出来。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10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狼和小羊》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了狼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

第二段写狼故意找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

第三段写小羊说明不是他把水弄脏的道理。

第四段写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

第五段写小羊又一次说明不是他在背地里讲狼的坏话的道理。

第六段写狼暴露了本来的凶恶面目,向小羊扑去。

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1)寓体生动形象:狼的故意找借口、气冲冲、不想再争辩向我们展示了狼的狡诈、凶恶,小羊温和地说、大声喊道向我们展示了它天真善良的一面。

2)寓意抽象概括:寓言故事往往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篇寓言寄寓意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次的故意找借口中,在小羊一次次的据理反驳中,逐步认识到,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才能争取胜利。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对教学大纲的单元目标以及寓言教材特点的分析,我希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能达到以下三方面的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狼和小羊的话,在品读中体会狼找借口一次强于一次的狡诈凶恶本性。

(2)(过程和方法)能在充分感知寓体(狼和小羊)内心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凭借再现寓体的具体形象,用自己的话说出寓意。

[=-小学教学/设/计/网(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价值,关注小羊命运,续写故事。

二、说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法。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情景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景作为教学过程的契机,从而带动言语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因此,本课将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开始。

开篇我先创设了一个静谧和谐的环境,深深吸引住学生,当他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再使情节突然一转,(一只大会狼突然从远处走来了)随着狼的出现,将矛盾推出。

《狼和小羊》教案设计(精选17篇)

《狼和小羊》教案设计(精选17篇)

《狼和小羊》教案设计(精选17篇)《狼和小羊》设计篇1教学目的:1、读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与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续写课文结尾。

教学重点:1、读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角色特点,有感情朗读和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续写课文结尾。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1 狼和小羊)2、投影出示:听一听、划一划:认真听课文录音,并用“ ”划出狼说的话,用“~~~~”划出小羊说的话。

3、再读一读你用线划下来的这部分内容。

二、新授(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观察。

指名学生说说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2、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先到小溪边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狼很想吃小羊,它是怎么做的呢?(二)精读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指名学生读一读。

(板: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2、师:那么狼说的对吗?为什么?3、投影出示: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学生齐读这段话)(板:您在上游)4、师简笔画演示狼和小羊的位置。

5、师:由此可见,狼说的是假话,这就是书上所说的“找碴儿”,狼为什么找碴儿?“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6、出示投影:读一读: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学生齐读这两句话。

)7、出示投影:练一练:(1)我怎么会上课迟到呢?(2)小明怎么会把腿放在桌子上呢?(3)小芳怎么可能考试得0分呢?8、提问:通过这次狼和小羊的对话,你发现它们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板:讲道理)9、指导朗读。

要读出狼的凶恶,小羊的温和。

谁来试一试?(三)精读第4、5自然段。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5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5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5篇)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种方式深入研读课文,感受狼的凶恶、狡诈、不讲道理和小羊天真、善良的形象。

3、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应该勇敢、机智地作斗争。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看词语表演气冲冲、吃了一惊、扑去、温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小羊》,板书课题,读题。

一、复习巩固。

1、美读词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这些词语朋友你还记得吗?指名读,齐读。

2、词语读得好,课文读得怎样呢?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过渡:故事中出现了谁?(贴图)这时的狼开始动起了歪脑筋,猜猜看:它在想什么?(学生想象说话)二、精读品味。

过渡:是呀,狼很想吃小羊,于是,它就故意——(板书:找碴儿)齐读词(一)自读课文,整体入手。

1、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的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汇报自读情况。

①几次?②分别是什么?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演演这三次找碴儿。

(二)读一读,演一演。

1、首先,我们来读读狼的第一次找碴儿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读2、3自然段,注意狼和小羊分别说了什么。

2、汇报:谁来读一读狼的话?评议:(你真会找碴儿,你已经会找碴儿了,你已经读懂了狼的心理。

)3、听了狼的话,小羊有什么反应?(吃了一惊)谁来演一演小羊吃了一惊的样子?指名读小羊的话。

指名评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抓住“温和”)4、比较句子,理解反问句。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指名读,你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吗?意思不变。

出示比较的句子。

分男女生读,说明:上一个句子虽然用的是问号,但表示的意思却非常肯定,那就是——5、孩子们,你们相信谁的话?为什么?看图理解:“上游”、“下游” 明明不可能,狼却说是小羊弄脏的,这就是在故意——,[找碴儿]6、老师想请同学们把2、3两个自然段连起来分角色读,谁愿意?个别组合、集体组合过渡:第一次找碴儿没有成功,可狼是不会放过小羊的,它眼珠一转,又找了第二个碴儿。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9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9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9篇)《狼和小羊》教案篇一活动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角色对话,懂得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小羊和狼头饰各一个、挂图“小样和狼”、语言磁带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小羊头饰:小羊今天非常伤心,你知道什么原因吗?请听一听故事“小样和狼”2、讲述故事至“小羊回到家里,想起狼说晚上要来吃他,就坐在门口哭起来了”。

老师:小羊为什么会哭,你听到了什么呢?你觉得狼说得有道理吗?那么小羊又该怎么办呢?3、讲述故事至“大象说完就走了”。

老师:小羊坐在门口哭,她的哭声引起了谁的注意。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挂图,幼儿学习对话。

老师;这些动物是怎么和小羊说的呢?(引导幼儿集体学说对话)老师:这些动物都很关心自己的朋友。

那么,他么又是怎么帮出小羊的呢?4、讲述故事至“大家一声不响,静静地听着声音”。

老师:天黑的时候,小花猫、小黄狗、白马和大象都来了。

大家在一起商量怎样来帮助小羊。

大家是怎么想的?老师:小动物很聪明,最后他们战胜了狼吗?请继续听。

5、讲述故事至结尾。

老师:动物们最后有没有战胜狼呢?你觉得他们的办法好吗?你喜欢谁的方法、引导幼儿重点学习词语“黑洞洞、绕、顶、蹿出来、勇敢”。

6、播放录音,完整的欣赏故事。

老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小动物们到最后为什么能战胜狼呢?(如:只要团结一致,动动脑筋,就能战胜狼,遇到困难哭是没有用的。

)《狼和小羊》教案篇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

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

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

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读好狼和小羊的对话。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应该勇敢、机智地作斗争。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4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4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4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

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

透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必须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认一认5个只识不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及分主角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资料。

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资料,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狼”图和“羊”图。

2、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初读感知1、范读课文,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号。

评价老师的朗读。

2、读一读字、词、句。

出示课件:字、词、句。

3、听课文影视朗读。

出示课件:影视。

①小声的跟读。

②小组读③指6名学生分自然段读。

④师生给影视配音,老师读旁白,男生当狼,女生当小羊。

三、学习生字1、读拼音。

观察这些拼音你发现了什么?2、认识字形①观察这些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②跟着视频书空,组词。

③练一练。

出示课件:抽读生字。

(挑战)④练一练。

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上台做一做(对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并写一写自己的记忆方式如:熟字加熟字、熟字减熟字、熟字换偏旁部首)。

⑤练一练:给生字描红。

四、结束语: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找一找找这一则寓言中有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样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五、作业书写9个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情境导入1、读一读生字词。

2、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细读感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一想狼为什么要找碴?他找了几次碴?2、小组分主角练习朗读。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3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3篇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优秀3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读懂狼找的第一次借口。

3.初步懂得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羊、狼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听录音,初步感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听仔细。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初步熟悉课文的资料。

大家想读吗?那好,请放开声音读一读吧!注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生字。

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狼故意找借口要吃小羊。

)2、再读课文,划出狼找的三次借口。

(1)狼故意找了什么借口?找了几次借口?请小朋友们再轻轻地读读课文,画出描述狼找借口的句子。

(教师巡视提示)(2)都画完了吗?谁愿意来说说你画出的句子?可提示学生,你画出了这一自然段——教师相机出示描述狼的三个段落——3、感情朗读三次借口。

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把狼找的三次借口都画出来了,老师相信你们读起来也必须很棒!(1)请同学们合上书看大屏幕上狼说的三次话,先自己读读。

(2)指名三人读,评一评。

再指名三人读。

(3)师引读。

说说从狼找的三次借口中你有什么发现?(一次比一次蛮横无理,一次比一次凶狠。

……)(4)同桌对读,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与同学交流一下。

我们全班来交流一下,好吗?(指名)(上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借口?狼为什么要气冲冲地说?“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看来同学们都认真读书了,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接下去我们就一齐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溪指的是山里的小河沟。

)(狼是在小溪边与小羊相遇的。

)……(板画“小溪”,贴狼、小羊图)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段(第一次借口)1、学习第二段。

(1)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

狼和小羊教案15篇

狼和小羊教案15篇

狼和小羊教案15篇狼和小羊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狼和小羊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和小羊教案1教学模式:激趣、研究、交流、创新、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感悟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创新目标:放飞想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元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二、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狼和小羊》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寓言故事。

这篇寓言采用了对话形式,讲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争辩,反驳狼的故事。

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懂得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学生分析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形象思维占优势,已经具有了初步阅读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读书,研究体验获取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创新点:在学生研究、感悟的基础上设计故事的结尾。

德育点:1、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张扬个性。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空白点:1、狼的三次找碴儿,羊的两次申辩处留空白。

2、续编故事的结尾处留有空白。

3、反思与小结处留有空白。

三、教学内容与板书狼和小羊想吃狼小羊扑向四、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头饰: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入情表演。

狼和小羊教案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能分角色读,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词。

难点:懂得跟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

《狼和小羊》教案(优秀8篇)《狼和小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板书:狼)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板书:羊)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读全文,学生边听边思考:狼到底想干什么?(板书:想吃)狼想吃小羊,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能换成别的词吗?就是说,还可以说成怎样想吃小羊?狼这么想吃小羊,他会怎样想呢?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

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

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么吃小羊呢?3、小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什么叫找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注意读出狼说话的语气)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反问句)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三自然段,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课件出示当时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清楚羊所在的位置,让学生理解:狼在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脏也根本流不到狼那儿去;而且,小羊先到,狼后到,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

指导朗读。

4、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碴儿?读读第四自然段。

狼对小羊的谈话有道理吗?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读第五自然段。

抓住几个关键字理解:去年、听说等,而且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和小羊》教学教案设计Teaching plan design of wolf and lamb
《狼和小羊》教学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文章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如果碰上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

《狼和小羊》层次清晰,分别写了狼的三个借口以及小
羊的两次反驳,最后写“狼向小羊扑去”,留给了小朋友多维的想象,全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低年级小朋友表演朗读,可以让小朋友从读中去理解内容,从读中去感悟寓意,所以,课堂教学时适合以读为主。

在小朋友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把话说通顺,并训练多种表达方式,最后在小朋友对生字有了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所以,朗读、语言训练(说话)、生字教学是本课的三个重点,而理解小羊反驳狼的话则为教学的难点,因为其中渗透逻辑思维中的推理训练。

[教学目标]
1、懂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
靠讲道理是不行的。

碰到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机智地跟作作斗争。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小溪、故意、借口、吃惊、温和、上游、气冲冲、家伙、去年、背地里、可怜、先生、争辩、逼近、反正”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逗号、叹号和问号。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生字,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朗读课文。

3、理解狼三次借口的内容。

难点:理解小羊第一次反驳狼的理由。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读悟课文1~3节,学会生字:溪、脏、温。

第二课时:读悟课文4~6节,分角色朗读全文,学会生字:怜、辨、龇、嚷、反。

第三课时:复习巩固生字,完成课后练习、课堂作业本中练习。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2、教师准备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谈话:
1、出示课题,读题。

2、说说:你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小羊是怎样的?
二、初步感知:
听老师读课文,谈谈听后感想。

三、通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音节读2遍,词语读2遍,读通课文。

2、指名分节读,师生共同评谈。

在读中理解词语“温和“等,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3、自由读全文一遍,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阅读1~3节,学习生字。

1、读懂第2节。

(1)说话:狼为了吃小羊,它是怎么说的?(把“你”、“我”换成“小羊”、“狼”再说一说)
(2)说出狼气势汹汹的样子。

2、读懂第3节。

(1)说话:水是从()流到()的。

(指名上黑板写词:上游、下游)。

狼站在(),小羊站在()。

(指名上黑板贴“狼”、“小羊”图)。

所以()。

(2)用“因为(),所以()”说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羊的理由。

(4)理解:“找借口”的意思,说说狼找的第一个借口是什么?
3、分角色朗读全文。

4、学习生字:溪、脏、温。

五、课堂小结
狼是多么蛮不讲理,对狼光讲道理是不行的,要勇敢机智地跟它作斗争。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选择一题做;
(1)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读;
(2)看插图写话。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