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黄河颂》课文简介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黄河颂》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黄河颂》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黄河颂》知识梳理!5、黄河颂知识点梳理复习+考点分析【文学常识】㈠作者资料。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

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

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

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

㈡写作背景1938年,光未然(张光年)在前往延安的途中,经过黄河,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这些激发了诗人为黄河高歌的诗情,写出了长诗《黄河吟》。

后经冼星海谱曲,这部极具民族精神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成功首演。

从此,《黄河大合唱》激荡的歌声传遍了全国,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重点字词】㈠字音字形。

(32个)⑴冼星海(xiδn);⑵气魄(pδ);⑶巅(diαn);⑷狂澜(IGn);(5)浊流(ZhU6);⑹宛转;(7)九曲连环(qu);(8)劈(pi););⑩一泻万丈;(11)浩浩荡荡;⑫哺育(bu);(13)榜样。

㈡词语释义⑴九曲连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⑵一泻万丈: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

【诗歌主旨】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歌颂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内容概括】作者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等方面赞美了黄河一往无前的英雄气魄。

【写作特色】㈠抒情方式:直抒胸臆作者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黄河颂课件

黄河颂课件

黄河颂课件一、引言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和勤劳。

黄河颂,是一首赞颂黄河的诗歌,它以激昂的文字,表达了对黄河的敬仰和热爱。

本课件旨在通过介绍黄河颂的内容和背景,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黄河的文化内涵,感受黄河的伟大精神。

二、黄河颂的背景黄河颂是一首赞颂黄河的诗歌,由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于1939年。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光未然以黄河为背景,创作了这首激昂的诗歌,以此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黄河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代表性诗歌之一。

三、黄河颂的内容黄河颂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描绘了黄河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人文精神和抗日救亡的主题。

1.第一部分:描绘黄河的自然风光诗中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黄河的源头和终点,展示了黄河壮丽的自然景观。

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奔腾不息,最终汇入大海。

这一部分通过描绘黄河的自然风光,展现了黄河的雄浑与壮美。

2.第二部分:描绘黄河的历史变迁诗中写道:“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多少古城池。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多少古城池。

”诗人回顾了黄河历史上的多次泛滥,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

黄河的泛滥,既带来了文明的繁荣,也带来了灾难。

这一部分通过描绘黄河的历史变迁,展现了黄河的沧桑与变迁。

3.第三部分:描绘黄河的人文精神诗中写道:“黄河文化传千古,中华民族永不息。

黄河文化传千古,中华民族永不息。

”诗人赞颂了黄河孕育的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这一部分通过描绘黄河的人文精神,展现了黄河的底蕴与力量。

4.第四部分:描绘抗日救亡的主题诗中写道:“黄河儿女多奇志,誓死保卫母亲河。

黄河儿女多奇志,誓死保卫母亲河。

”诗人表达了黄河儿女抗日救亡的决心,以及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信念。

黄河颂的主要内容

黄河颂的主要内容

黄河颂的主要内容
《黄河颂》是一首赞颂黄河的长诗,主要内容如下:
1. 纪念黄帝:黄帝开国立天下,祖先人文所在,为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

2. 描绘黄河:描述黄河流域的优美景色,以及黄河的波涛、
浪花和潺潺流水。

3. 称赞黄河:列举黄河对人类的贡献,如滋润万物,孕育生命,滋养农业等。

4. 疏析黄河:探究黄河之所以被奉为神圣的原因,说明黄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流,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5. 思考黄河:反思人类对黄河的掌控能力,呼吁人类应当爱护和保护黄河。

整首《黄河颂》通过对黄河的赞美、描述、解析、反思等手法,向读者阐发了黄河的重要性、神圣性和文化象征意义,并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尊重。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主要描写了我国
母亲河黄河的壮丽景观和对人民的滋润和教育。

课文中首先介绍了黄河的起源和流经的地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巍峨山脉,经过六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的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美丽的风景,同时也是我国农业
的重要基地。

接下来,课文描述了黄河的壮丽景观。

黄河上游的河水湍急,奔腾澎湃,形成了壮丽
的悬崖峡谷和雄伟的大峡谷。

而下游的河水平缓,辽阔开阔,形成了壮丽的水草世界。

课文还介绍了黄河流经的地区的特点。

这些地区多山,土地贫瘠,但由于黄河每年的
泥沙淤积,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最后,课文强调了黄河对人民的滋润和教育。

黄河不仅给人们提供饮水和灌溉用水,
还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黄河曾经滋养了曹操、杨洪基等众多杰出人物,同时也在
不断教育着人们勇往直前、奋发向前的精神。

总之,《黄河颂》这篇课文通过对黄河的描写,展示了我国这条母亲河的壮丽和伟大,传达了对黄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同时,也借助黄河这一伟大的象征,向读者传递了
人们勇往直前、奋发向前的信念和精神。

黄河颂原文打印

黄河颂原文打印

黄河颂原文打印
《黄河颂》是一首诗歌,其原文如下: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以上是对《黄河颂》原文的解读。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雄伟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和坚韧精神。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黄河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在创作背景方面,《黄河颂》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

当时,中国人民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威胁。

诗人通过赞美黄河的形象,呼吁人们发扬黄河精神,勇敢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这首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击侵略的决心。

总之,《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它不仅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形象,还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和坚韧精神。

这首诗歌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黄河颂》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黄河颂》公开课说课稿

七年级《黄河颂》公开课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黄河颂》公开课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黄河颂》公开课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情绪慷慨激昂同时,歌词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韵律自然和谐这首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出了宏大壮阔的画面之美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要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相结合,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深化拓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二、教学目标《黄河颂》全篇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句式长度悬殊极大,长短结合,节奏强烈且富于变化在韵脚上,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词,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总体上,韵律响亮、节奏铿锵,朗诵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正如诗人所言:“我……惯于为朗诵或制曲而锻句在我看来,诗歌的语言,主要地不是诉之于视觉,而是诉之于听觉的”因而,该课教学无疑需要特别重视朗读同时,《黄河颂》从内容和主题上又是反映抗日救亡的,结合单元目标中要求“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一目的,我们需在培养爱国情操方面加以关注此外,诗歌的时代背景与学生距离较远,且初一学生的朗读能力还不够强,把握不准诗歌的节奏、语气、重音等因而,根据上述我们分析的《黄河颂》的特点,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背景介绍、朗诵聆听和自我朗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感悟黄河的雄伟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爱国情怀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刻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深入理解民族品格三、教学学法(一)说教法本课教学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情、课文和教学目标,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的基础上,体味诗歌情感,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诗歌紧扣黄河雄姿,刻画出了黄河磅礴雄浑、恢宏壮观的形象对于不在黄河边长大的学生来说,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等相关的直观方式来让大家了解黄河的形象而对领唱部分的朗诵和歌词中黄河乃民族魂、民族神的内涵必须以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为基础领唱部分可以极快地在学生内心产生震撼,深化对“英雄气魄”的感悟,歌词中的第一段可加强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2.朗读法本诗节奏鲜明铿锵,富于音乐美,适合朗读朗读是深化理解和体味诗歌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来展开教学环节,如:阅读前的名家朗诵聆听,赏析前的配乐自由朗读,赏析中的个读、配乐齐读,赏析后的配乐领读与齐读相结合等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3.互文补充法本课内容涉及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黄河的地理位置等,加之又是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词,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知识对于诗中所言“黄河”为“摇篮”、“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的理解需要借助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而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和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则又不得不借助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中,可把写作背景、黄河的地理知识及图片等充分引入教学中(二)说学法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朗读和讨论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体味诗歌情感四、教学过程(一)话说黄河史此环节意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一个厚实的背景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多媒体演示战争画面及八路军战士在黄河岸边行军的画面,利用声音和画面,再加上老师的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讲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抗战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战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背景画面】汹涌奔腾的黄河(画面直观、醒目,让学生内心油然升起豪壮之情)然后,简单介绍一些与课文学习有关的黄河的历史知识对此,主要关注中华民族的其他表述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他们就曾于黄河流域群居借此切换到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同时,教师深情讲述:“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自古就是古文明的发源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这条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接着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相关的知识(二)吟读黄河颂此环节重在借助朗读和赏析,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层次,初步感悟和体会作者情感和诗歌的意蕴首先,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强化第一环节中已唤起和激发的兴趣与情感,在学生内心深处掀起一阵感触的高潮,同时也借此形成教学节奏层面的一个小高潮听完名家朗诵后,让学生自由言说自己的感受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关注“啊,朋友”中的“朋友”,“我站在高山之巅”的“巅”,“啊!黄河!你……”中的“你”,但不做具体阐释,只是要求学生在配乐自由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这些词及其效果,和这些词在朗读层面的处理学生配乐自由读完后,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或相互讨论来加以落实,借此关注诗人在人称表达层面的转换及效果,体会歌词中第一部分的视角转换及效果再次,引导学生紧扣“啊!黄河!”的三次重复,同时关注课文中的“朗诵词”、“歌词”等字眼,落实课文结构层次的把握此环节将学生引入了课文情感的波涛中,从中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与赞美之情(三)探究黄河魂这一环节重在理解课文主旨,感悟作者情感,体会民族品格首先,以一段话“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来过渡然后屏幕展示相关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1.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3.请用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你的誓言4.引入《长江之歌》,类比体会两个文本情感层面的一致性,以深化理解和升华爱国情感(四)咏唱黄河曲师生齐唱《保卫黄河》,然后教师说结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持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今天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奋斗,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奉献自己的力量!五、板书设计。

《黄河颂》赏析

《黄河颂》赏析

《黄河颂》赏析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黄河颂》赏析,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湖北省光化县人。

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

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

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1913年11月1日生日,卒于2002年1月28日。

一、课文导读(一)文题诠释“黄河颂”着眼于“歌颂”。

课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

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

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这就奠定了这首诗直白、豪迈的风格。

(二)谋篇立意全诗按序曲--主体--尾声的顺序对黄河进行赞颂,通过对黄河的描写,抒发学习黄河精神的强烈愿望。

(三)层次划分全诗共两节。

第一节(朗诵词):这是诗的序曲,作者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第二节(歌词):这是诗的主体。

由“望”进入“颂”的阶段,赞颂黄河,并号召学习黄河精神。

此节可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写“望”黄河。

既有写实的部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有近景,有鸟瞰;有纵向,有横向。

着眼于黄河形象的展现。

第二层(从“啊!黄河”到“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写“颂”黄河。

先歌颂黄河对中民族的伟大贡献,然后赞颂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最后歌颂黄河泽被众生,激励着中华民族。

第三层(从“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到结尾):写“学”黄河。

这是诗的尾声,诗人代中华儿女发出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四)写作特点及借鉴写作特点: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第6课《黄河颂》

第6课《黄河颂》
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 千万条铁的臂膀”?
(1)比喻,将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的 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的无数条支流 就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臂膀”。 (2)如此比喻,形象地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 锐不可当的气魄,可以更好地激发民族精神 和民族信念。
文章分析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2、开头的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序曲部
(朗诵词):歌颂黄河的英 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 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引出下 面的歌词。

3、主体部分中“望”字统领全诗的哪些内容?
“望黄河滚滚”至“劈成 南北两面”的内容。
4、哪里开始“颂”,都颂些什么内容?
中华民族的摇篮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黄河对口曲》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 《保卫黄河》 《黄河怨》 《怒吼吧!黄河》
词的作曲者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 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 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 军歌》、《游击军歌》、 《茫茫的西伯利亚》、《 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 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 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 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 乐家”的光荣称号。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 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 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4、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 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气势磅礴,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和初步的感悟能力,但对于诗歌的深层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对较少,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黄河的象征意义,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五、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语言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局部,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局部。

2.在第—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感情特征给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概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概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局部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概?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奉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奉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黄河培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知识梳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知识梳理

《黄河颂》知识点梳理【课文内容】(黄河大合唱)黄河颂光未然(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文章分析】《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

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

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学习目标】1.欣赏歌曲《黄河颂》,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气势恢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件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跳跃着,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东海。 虎口龙门,摆成天上的奇阵; 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
3.梳理这首诗的结构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河 主体→望黄河颂黄河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颂民族魂
4.诗人“望”黄河的视角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惊涛澎湃, 近镜头特写
掀起万丈狂澜;
4.诗人“望”黄河的视角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浊流宛转,
俯瞰全景
结成九曲连环; 式的总写
4.诗人“望”黄河的视角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1.重点字音
山巅( diān ) 劈成( pī ) 气魄( pò ) 狂澜( lán ) 浊流(zhuó) 宛转( wǎn) 屏障(píng ) 哺育( bǔ ) 澎湃(péng pài ) 九曲连环( qū) 一泻万丈(xiè )
2.多音字
( qū )弯曲 曲
( qǔ )歌曲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艺术特色探究
运用比喻
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主流这一 “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表 明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同时,联系上句 “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也体现了黄河 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力量。
第三小节: 地理特征: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 ——坚定有力
2.朗读指导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课文课件

《黄河颂》课文课件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保卫家园而 奋斗。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歌,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 自豪感。
02
CATALOGUE
课文内容解析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文章结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点题,综述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分 别从不同角度歌颂黄河,最后总结全文,发出豪迈的誓言。
中国水利网
包含了大量的关于黄河的历史、文化、地理 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一个有关水利资源的官方网站,提供了大量 有关黄河治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THANKS
感谢观看

05
CATALOGUE
课文学习活动设计
小组朗诵和角色扮演活动
总结词
增强情感体验
详细描述
通过小组朗诵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对黄河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黄河文化探究活动
总结词
拓展知识视野
VS
详细描述
通过黄河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 关于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拓展知识视 野,增强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制作黄河文化手抄报比赛
总结词
锻炼综合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制作黄河文化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更好 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包括团队合作、创意设计、文字表达等。
06
CATALOGUE
相关资源推荐
黄河相关的电影、纪录片推荐
1 2 3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部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 详细介绍了黄河的起源、历史、文化以及治理情 况。
主要内容
本文以热烈的颂歌形式,赞美了黄河的雄伟形象,表达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深厚 情感和民族精神。

语文:第6课《黄河颂》

语文:第6课《黄河颂》

题目介绍: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 着眼于对母亲河 —— 黄河的颂歌,在结 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 密传承的。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 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 各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 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们的榜 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时代背景:
7、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 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 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着中华 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 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 黄河,保卫祖国。
8、《黄河颂》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词语言明快雄健,节奏鲜明,
音节洪亮。歌词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
并且错落整齐,韵律自然和谐。
黄河的基本走向
欣赏图片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吗?
磅礴( 澎湃( 气魄(
pá ng
)(
bó pà i
) )
diān
pé ng )( pò lá n
) 高山之巅(

狂澜(
浊流(
) 哺育(


zhuó
) 屏障( zhà ng )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 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激昂、雄健、悲壮!
朗读指导: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的英雄 气魄,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 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 强大到无人敢欺 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 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 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 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 的力量。
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黄河颂的课文主要内容

黄河颂的课文主要内容

黄河颂的课文主要内容《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做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为大家分享了黄河颂的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黄河颂》课文内容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的课文主要内容《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黄河颂》课文讲解和教案设计

《黄河颂》课文讲解和教案设计

《黄河颂》课文讲解和教案设计【课文讲解】黄河颂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随文探究1】诗人开篇直称“朋友”,有什么作用?诗人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令读者动情。

呼告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词句的感染力,使感情更加真切。

(朗诵词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望”字,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例清楚,章法谨严。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近镜头特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一段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随文探究2】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随文探究3】“奔”“掀”“结”“劈”等一系列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黄河的动态,使黄河奔腾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一览无余。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比喻写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随文探究4】为什么说黄河是“屏障”?把黄河比喻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学生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第6课《黄河颂》课文简介
导读:黄河颂(光未然)(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