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四首ppt7 课件

合集下载

李白诗四首ppt7 课件下载

李白诗四首ppt7 课件下载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离家、 追求功业时期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开元十八 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 迁家山东寓居任城。
他蔑视强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而一旦失意沦落 则用“古来圣贤皆寂寞” 强自排解 却绝不妥协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为何从“瀛洲”谈起?
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怎么体现? 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 蒙上神秘色彩,而且引发了作者神游天姥的仰 慕之情。
总结
一. 全诗脉络:
入梦缘由 梦游历程 仙境出现 梦醒 留别
1、构思奇特,借梦 境抒不满现实、蔑视 权贵的思想。
2、大胆夸张,驰骋想 象,运用神话,极富 浪漫主义色彩。
3、语言奔放,以七言为主, 间用四、五、六、九言,不拘 一格,句法有致,用韵变化多 端。
(狂放个性和豪迈飘逸诗 风的完美结合)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词绝调,惨然之 情,溢于言表。”— —日本近藤元粹《李 太白诗醇》卷五
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 的大海上,远远望去,恰
如一片树哭叶晁飘浮卿在衡水面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紧由云承近愁上及色句远。 ,满作 凭苍者 借梧的 想思 象。绪 ,
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 行的种种情景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 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 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课件

语文选修第2课《李白诗四首》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西北),生于中亚碎叶城
(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随家人一起迁居
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 )青莲。李白自言“五岁诵
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离散( 漂泊),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暮春 季节的一 种哀伤惆怅 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 月如见作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别人的推 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 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 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 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生 活了三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 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 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万人凿磐石”二句,场面更为让人惊 心动魄,磐石大且多,即使有万人之力拖曳 也难以达至江边。此句照应了“拖船一何 苦”,极言行役之艰巨。
“君看石芒砀”二句由眼前所见联想到 更远的将来,深化了主题。石芒砀,指石头 又大又多。这样的石头采之不尽,输之不竭, 而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没有尽头。
• 晁衡与李白、王维情笃厚,55岁时以唐朝 使者身份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 溺死,李白为此作诗。
诗歌赏析:
• 标题: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

《李白诗》PPT精品课件

《李白诗》PPT精品课件
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节奏明快
诗歌节奏明快,富于变化,既有 急促紧张的短句,又有舒缓悠长
的长句,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诗歌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 琢,以白话入诗,却又不失文雅,
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04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静夜思》情感内涵及艺术价值
情感内涵
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对远方 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李白诗》PPT精品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诗仙李白简介 •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 李白诗歌传承与影响 • 总结与展望:探寻更多李白诗歌魅力
01
诗仙李白简介
李白生平及主要成就
01
生于盛唐时期,自幼聪 慧过人,饱读诗书。
02
二十五岁时离家远游, 遍历大半个中国,积累 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参与诗歌朗诵和比赛
通过朗诵和比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 驾齐驱。
作品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诗仙”,代表了中国古代诗 歌的最高峰。
02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山水田园诗
01
02
03
《望庐山瀑布》
以庐山瀑布为背景,描绘 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向往。
李白诗歌风格与特点 豪放、奔放、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与符号 月、酒、剑等,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

2024版年度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2024版年度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艺术特色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 将思乡之情与月光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 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12
《将进酒》:人生哲理与豪情壮志交融
• 诗歌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
1 2
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比较不 同文化背景下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接受情况,探 讨其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李白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可以研究李白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探讨其如何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启迪。
李白诗歌的艺术创新
3
可以对李白诗歌的艺术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其诗歌创作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为现代诗歌创 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豪放、奔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2024/2/3
02 03
开拓与创新
李白的诗歌在题材、手法、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为唐代诗歌的 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承
李白的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和学习,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李白的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极具创新性,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和 富有感染力。这些手法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传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创新性,还很好地传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他的诗歌在形式上遵循了古代诗歌的格 律和韵律,同时在内容上又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情感,使得古代诗歌的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

2024版年度李白诗词赏析课课件ppt大纲

2024版年度李白诗词赏析课课件ppt大纲

李白诗词赏析课课件ppt大纲contents •引言•李白诗词风格与特点•经典作品赏析一:《静夜思》•经典作品赏析二:《将进酒》•经典作品赏析三:《行路难》•诗词创作技巧与启示•总结与展望目录01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通过赏析李白的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深受后人喜爱。

李白简介及历史地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涉及山水、酒仙、人生等多个领域,风格奔放、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在唐代文坛上地位显赫,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02李白诗词风格与特点豪放奔放、意境深远毫无拘束的表达方式李白的诗词中常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气质,其言辞大胆、直率,毫不拘束。

广阔的意境他的诗词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恢宏。

强烈的情感抒发李白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词中,通过豪放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他内心的喜怒哀乐。

李白常常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从而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巧妙的象征他的诗词中也充满了各种隐喻,这些隐喻使得他的诗词更加含蓄、深邃,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丰富的隐喻李白还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巧妙的比较和联系,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之处。

生动的比喻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鲜明的节奏感他的诗词在节奏感方面也非常鲜明,通过长短句的结合和字词的巧妙排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韵律。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7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7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 十载漫游时期
与杜甫相识,后 与杜甫、高适畅游梁 宋一带。又到齐鲁, 金陵、幽蓟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11月, 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 王璘入狱,后长期流放 夜郎。上元二年,准备 参加李光弼平叛,途中 因病折回。宝应元年, 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 家。
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 名山赤城、天台相比。
写作手法:比较、衬托 修辞手法:夸张
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 想做好准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思考 “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自由自在
“照”和“送”写出什 心情迫切,急 么? 切向往,点明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 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 梦游 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 哪个阶段?
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态?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 拘无束,任意奔驰。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心惊梦醒,好梦不 常。在梦境最高点悬 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 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 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 前文有何联系?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 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 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 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天门打开后的景象: 光辉灿烂,壮丽非凡。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继披香草散 步汨罗江的浪漫 主义诗人屈原之 后,又一位才高 气逸的浪漫主义 诗人。”

李白古诗PPT模板(2024)

李白古诗PPT模板(2024)
16
04
李白古诗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2024/1/29
17
儒家思想影响
仁爱之心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人民的关爱和同情,体现了儒家仁爱思 想。
忠孝观念
李白在诗中表达对家国天下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道,与儒家忠孝观 念相契合。
积极入世
李白诗中流露出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符合儒家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2024/1/29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游历四方,李白一生游历广泛,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 山水的热爱。
5
文学成就及影响
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山 水、酒仙、人生等,风格奔放 、意境深远。
2024/1/29
李白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善 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巨匠,对唐代及后世的文学创 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出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 市),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
肃省临洮县)。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被誉
为“诗仙”。
2024/1/29
4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唐代诗歌创作丰富,李白是唐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
22
艺术价值评估
01
文学价值
李白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瑰宝。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02
历史价值
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
态,对于研究唐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9

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来自博文《友情贵乎诚》
6
7
“一生好入名山游”
漫游
漫游是盛唐文人的风尚——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李白一生有两次漫游阶段(24 岁至41岁、45岁至55岁),他漫游的动机 也许是:一是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 见识;二是广交天下名士豪杰,为进入仕 途铺平道路。……
8
背景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受重用 招惹权贵 赐金还乡 再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 给友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
一代诗仙李白
1
越女词(其二) 吴儿多白皙, 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 折花调行客。
注释:吴儿这里指吴中女子。
越女词(其三)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越女词(其五) 镜湖水如月, 耶溪女如雪。 新妆荡新波, 光景两奇绝。
注释: 新妆,指刚打扮好的女 子。新波,指明净“如月2”的 耶溪水。
越女形象
• 一群清新淳朴、自然灵动、活泼调 皮可爱的采莲女
• 分析人物形象格式: 外表特征+性格+状态+身份定位
3
书面表述练习:这首诗的第三、四句既写景,又抒情。 请分析它们所写的景与情的关系。
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抒悲情。 “明月不归沉碧海”是写景,写皓月沉于湛蓝
的大海,但它在诗中用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4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15古愁。

李白诗歌赏析PPT课件

李白诗歌赏析PPT课件

-
5
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
6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
14
-
15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16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17
-
20
-
21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 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 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
22
-
18
越中览古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19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2024版李白课件PPT模板

2024版李白课件PPT模板
现实主义风格
杜甫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要手法,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而李 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浪漫主义情怀。
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质朴自然,而李白诗歌则豪放飘逸, 语言华丽。
26
王维田园诗风格异同探讨
田园风光的描绘
王维与李白都以描绘自然风景见 长,但王维更注重对田园生活的 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
出生背景
李白出生于唐朝中期,家 境富裕,从小受到良好的 教育。
2024/1/28
成长经历
李白年轻时游历各地,结 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包括杜甫、高适等。
诗歌成就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 清新、自然著称,被誉为 “诗仙”。
4
唐代社会文化背景
唐代盛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 要的朝代,经济、文化、 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
29
了解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唐代社会风貌
了解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李白所处的时代 背景。
唐代诗歌发展
熟悉唐代诗歌的流派、风格及代表作品,理解李白在唐代诗歌史 上的地位和影响。
文化背景
探究唐代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如道家思想、酒文化等。
2024/1/28
30
掌握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
2024/1/28
文化氛围
唐代文化氛围自由、开放, 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 形式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诗歌传统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的高峰,唐诗成为了中国 文化的代表之一。
5
李白诗歌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
李白早期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 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
自然。
2024/1/28
中期创作
随着时代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增加, 李白的诗歌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 生哲理,风格更加豪放、奔放。

《李白诗歌》PPT课件

《李白诗歌》PPT课件
诗歌内容
详细解析诗歌内容,包括描绘 的夜景、表达的情感等。
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境 深远、语言凝练等。
思想内涵
探讨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如对历史的缅怀、对人生的思
考等。
其他代表作品简析
《行路难》
简要介绍《行路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其 中所表达的人生感慨。
《望庐山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简要介绍《望庐山瀑布》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以 及其中所展现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情感。
典型作品
《行路难》、《将进酒》等。
03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
豪放飘逸,气势磅礴
01
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白的诗歌往往充满热烈、激昂的感情,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等诗句,展现出他豪放的个性。
02
大胆的夸张手法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如“白发三千
丈,缘愁似个长”等诗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歌发展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的高峰时期,出现了许多 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李白诗歌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
李白早期诗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 为主要特点,代表作有《静夜思》等 。
晚期创作
李白晚期诗歌风格更加奔放、豪迈,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有《庐山 谣》等。
中期创作
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李白中期诗歌 风格逐渐成熟,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 的深刻思考,代表作有《将进酒》等 。
交往、庐山的景色等。
诗歌内容
详细解析诗歌内容,包括描写 庐山的景色、表达的情感等。
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描绘 细腻、情感真挚等。
思想内涵
探讨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如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7 粤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7 粤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 行的种种情景
用赋的手法, 一开头就直 接点明人和

是虚写还是 实写?
虚写
思考·探究
课后第二题
前一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明月象征着晁衡 品德的高洁。晁衡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 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 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 愁。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气候如此炎热,劳动强度如此 大,渴,自然成为纤夫们最强烈的 感觉。然而生活条件如何呢?渴极 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浊不可 饮”。仅言“水浊”似不足令人注 意,于是诗人用最有说服力的形象 语言来表现:“壶浆半成土”,这 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说“不可饮”, 言下之意是不可饮而饮之,控诉的 力量尤为含蓄。纤夫生活条件恶劣 岂止一端,而作者独取“水浊不可 饮”的细节来表现,是因为这细节 最具水上劳动生活的特征;不仅如 此,水浊如泥浆,足见天热水浅, 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
李白此诗虽因误传噩耗而作, 但悲痛之情是真实而且深挚的。 全诗沉痛而不呆滞,结句尤其余 韵悠长。
“诗词绝调,惨然之 情,溢于言表。”— —日本近藤元粹《李 太白诗醇》卷五
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 的大海上,远远望去,恰
如一片树哭叶晁飘浮卿在衡水面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紧由云承近愁上及色句远。 ,满作 凭苍者 借梧的 想思 象。绪 ,
总结
蔑视权贵
一. 全诗脉络:
入梦缘由 梦游历程 仙境出现 梦醒 留别
1、构思奇特,借梦 境抒不满现实、蔑视 权贵的思想。
2、大胆夸张,驰骋想 象,运用神话,极富 浪漫主义色彩。
3、语言奔放,以七言为主, 间用四、五、六、九言,不拘 一格,句法有致,用韵变化多 端。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信 确实 语 谈到、说起。 或 有时
瀛洲 虚
陪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被花迷住。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著屐登山的情景: 黎明时分,东方的海
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 莽的群山,耳际是桃都山顶 天鸡的叫声。
(神奇)
1
殷:震动,形容声音之大 栗: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惊: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纷至沓来的神 仙,穿着云霞做的 衣裳,骑着风当作 马,老虎在奏乐, 鸾凤在拉车,它们 雍雍穆穆,济济一 堂。
(富丽和穆)
诗人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梦境? 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 幻、五彩缤纷、其乐融融的梦境。
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解放, 无忧无虑,“心颜”大开,幸福无 比。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想像丰富,夸张大胆。 思考:上述风格在这一部分中是如何体现的?
李白诗四首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诗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
艺梦 诗 题关 术境 意 目于 手解 理 解李 法读 解 释白
关于李白的几个关键词
漫游 漫游是盛唐文人的风尚——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李白一生有两次漫游阶段(24岁 至41岁、45岁至55岁),他漫游的动机有 二:一是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 二是广交天下名士豪杰,为进入仕途铺平 道路。李白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不少名诗, 因此诗名远播,震动朝野,基本上达到漫 游的目的。

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 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021/7/24
14
(四)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的关心和同情。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不浊 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 歌》,心催泪如雨。”(《丁都护 歌》)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2021/7/24
12
(二)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重要 特色。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2021/7/24
13
(三)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因此,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也就伴随了李
2021/7/24
10
2021/7/24
11
(一)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浪漫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一生始终不渝地追 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 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抟 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 却沧溟水。”(《上李邕》)“抚剑夜吟 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 水。”(《赠张相镐》其二)
2021/7/24
20
李白与水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 回。——(《将进酒》)
2、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2021/7/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 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 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 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 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由“亦如此”承上启下,引出最后一段的感慨。揭示全诗 主旨的诗句应该是_安_能_摧_眉_折_腰_事_权_贵_,_使_我_不_得_开_心_颜 为何会感? _不_愿_与_权_臣_贵_戚_同_流_合_污_的_清_高_个_性_
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正音,辩字,诵读全诗。
思考
全诗按何顺序进行? 后人评说这是一首“游仙诗”, 从文中有何体现? 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体现了他 的什么性格?
岩 泉 龙 吟
鉴湖泛舟
天台顶峰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 前文有何联系?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 开天门的雄伟气势。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 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 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天门打开后的景象: 光辉灿烂,壮丽非凡。
色地进入梦境。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写作对象是什么?
峰回路转,情迷意乱,山 鸣水啸。写景,更写人。
加红句使用了什么 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 句式?有何作用? 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你觉得哪些词语是情语,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景点欣赏
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 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 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如对其妻 所说:“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 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 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 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 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 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 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 临行作本诗。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 哪个阶段?
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态?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
拘无束,任意奔驰。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心惊梦醒,好梦不 常。在梦境最高点悬 崖勒马,急转直下。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 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秋,因道士吴筠 推荐,被诏入京,有诗:“仰天大笑出 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 食,御又手因醉调中羹命以宠饭臣高之力。士”脱靴待,诏得翰林。
天罪宝京三城权载贵(,7受44到)排春挤,,使上他书只求还山, 玄宗赐居布金住衣了遣而一之卿年相。多的便梦被幻赐就金此放破还灭。。由
李白的一生好入名山游 雄险奇崛的山岳 给了诗人胸中万千丘壑 温柔敦厚的礼教似乎与他无缘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十五好剑术,遍交诸侯。”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 从赵蕤学纵横术。
李白生性豪迈坦荡 绝无矫饰造作 他向往建功立业 以“我辈岂是蓬蒿人”自期
“继披香草散 步汨罗江的浪漫 主义诗人屈原之 后,又一位才高 气逸的浪漫主义 诗人。”
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原籍陇 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 城内绵)州(在。昌五今隆岁吉(时尔今说李,吉四一:“白其斯川太个的家斯江白神出迁坦油星秘生居境)转的,世传有”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离家、 追求功业时期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开元十八 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 迁家山东寓居任城。
他蔑视强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而一旦失意沦落 则用“古来圣贤皆寂寞” 强自排解 却绝不妥协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 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 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1、_忽_ _恍_ 两字说明好梦不长,由此而梦醒。
2、_长_嗟_一词,感叹美好的世界原来南柯一梦。 3、__惟_觉_时_之_枕_席_ _失_向_来_之_烟_霞__ 两句点出梦醒,回到现实,引出下文的感慨. 4、作者的心情是?_无_限_的_寥__落_。_
心情迫切,急 切向往,点明
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 梦游
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
为何提到“谢公”?
增添文学色彩。有步 其后尘之意。
上段内容呼应:极言天姥山之高。
空间转移,时间推移, 在全文起何作用? 景象发生变化,有声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为何从“瀛洲”谈起?
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怎么体现? 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 蒙上神秘色彩,而且引发了作者神游天姥的仰 慕之情。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 十载漫游时期
与杜甫相识,后与 杜甫、高适畅游梁宋 一带。又到齐鲁,金 陵、幽蓟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11月,安 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 璘入狱,后长期流放夜 郎。上元二年,准备参 加李光弼平叛,途中因 病折回。宝应元年,病 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 。
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 山赤城、天台相比。
写作手法:比较、衬托 修辞手法:夸张
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 做好准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思考
“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自由自在
“照”和“送”写出什 么?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