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四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

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 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 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 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 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 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 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 退”
眼见清清的溪水 荡漾,耳闻猿猴发出 凄清的啼叫。
(幽雅)
谢公屐: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 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 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 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源自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1
千岩: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迷恋于花,
白云愁色满苍梧。 拟人 愁云笼罩 ,心情沉痛
虽是悼诗,却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 哀情,自然而又潇洒。体现了李白诗歌清 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
“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据《十州 记》记载,蓬莱山对着东海东北岸,周遭 五千里另有圆海绕山,圆海水黑,人称为 冥海,无风之时尚且洪波万丈,人不得往 来。上有九老丈人把守,是太上真人所居 之所,只有飞仙才能通过。晁衡归途中岛 屿众多,故着一“绕”字。同时,“征帆 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 遇难。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抒情作了铺 垫。
人物形象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一群采莲姑娘,她们见有陌生的 客人过来,便唱着渔歌,掉转船 头,笑着躲进荷花丛里去,装着 怕羞难为情就不出来了。
棹: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 船之轻松欢快;
入: “笑”着划船钻入荷花
里面,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 真活泼之态,历历在目。

李白诗四首

李白诗四首

思考
你认为本诗的最精彩的词语或句子
何在?说说它的妙处。
讨论

请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你是怎样看出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浪漫主义的 特色?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对天 此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欲四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倒万 将进酒(节选) 东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南千 奔流到海不复回。 倾丈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 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将,请、愿之意
欢 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行路难》)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梁园吟》)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表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语言特色
语言流畅自然,摆脱拘束,富有强烈的感情
色彩。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这首诗以七言 为基础,间有四、五、六、九言的句子。这 些语句,随着感情的起落,诗句有长有短, 节拍有缓有急,灵活多变,造成了诗歌节奏 的起伏迭宕,增强了诗歌五彩缤纷的浪漫主 义色彩。清人赵翼说他“才气豪迈,全以神 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胜” (《瓯北诗话》),很能说明李白诗的特点。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

惟枕席 失烟霞

痛苦惆怅
内 容 梦 游 之
世事痛 苦追求 乐土及 时行乐 蔑视权贵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憎恨现实 敢于反抗 豪迈气概
直抒胸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怎么能够低头弯腰伺候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 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不能够心情愉快呢! 直抒胸臆 诗眼 卒章显志
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蔑视和反抗。
丁都护歌
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zhuó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dà ng
zá o

一、看诗题,找信息
《丁都护歌》
关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 乐志》 记载,彭城内使徐逵之被鲁轨杀了,宋高 祖(即宋武帝刘裕)派府内直督护丁旿去处 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 她叫丁旿(wǔ )到她的府阁下,亲自询 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息“丁督护!” 语声很哀切。后人根据她的悲叹声进一步 推衍成这支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中 所保存的《丁督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活 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的。
用典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直抒胸臆,诗人的悲苦之情奔涌而出, 达到高潮。这广大的磐石,采不尽,运不完, 苦难深重,哪有尽头啊!深化了诗歌主题。
开头“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这两 句交代拖船的地点、环境:从云阳逆水北 上,两岸商贾云集。看似无关题意,但却 别有深意,试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之。
这两句好像无关题意,其实匠心独运:商业网点 的稠密、商贾市肆的豪华与下文纤夫拖船的劳苦 构成鲜明的对照,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拖船劳役 的繁重艰辛,渲染了环境气氛;“云阳上征去”, 也为下文“万人系磐石”作了铺垫

《李白诗四首学案》答案

《李白诗四首学案》答案

《李白诗四首》学案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白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培养学生诗歌诵读及鉴赏能力。

3.品味李白诗风雄奇飘逸,想象奇特以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方法。

2.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四首诗,正确对待诗人那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以及鄙视权贵追求追求生活重视友情以及关注民生的思想。

【学习重点】1.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了解与李白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李白诗歌的特点。

【学习难点】李白诗歌中雄奇飘逸,想象奇特的诗风。

【课时安排】3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走近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初步感知课文1.写作背景: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 解题: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属歌行体古诗。

“梦游”,梦中游览,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内容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

李白诗四首

李白诗四首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1
千岩: 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迷恋于花,
被花迷住。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栗: 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惊: 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1、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景象?
峰回路转,昏暗恍惚,山鸣 水啸。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事:名词,事情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梦游天姥”
留别。借“梦游天姥” 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 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 以诗明志---对黑暗现实
的憎恶,对自由生活的向 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 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 “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 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 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 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 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境解读2
隐喻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就 是对他 42岁入朝为官的两年多生活 的经历。这是对自己从年轻时代就 开始了的“愿为辅弼”的政治理想 幻灭的一个概括。
艺术手法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 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 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 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 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 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 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 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通俗 平易,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

《李白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丁都护歌、越女词五首其三》教案

《李白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丁都护歌、越女词五首其三》教案

《李白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丁都护歌、越女词五首其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四首诗歌。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以及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意象、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诗歌原文及注释。

2.相关背景资料。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导入1.介绍诗人李白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2.简要介绍《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亮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梦游天姥吟留别》。

2.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

第二课时:《哭晁卿衡》(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要介绍《哭晁卿衡》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亮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哭晁卿衡》。

2.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

第三课时:《丁都护歌》(一)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要介绍《丁都护歌》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亮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丁都护歌》。

2.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

第四课时:《越女词五首其三》(一)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要介绍《越女词五首其三》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李白诗四首

李白诗四首

思考
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慨的方 2、填空: 式
•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空:
•入梦的原因是: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千岩: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被花迷住 暝:天色昏暗 感情: 流连忘返
谢公屐: 《南史· 谢灵运》记载: 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 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 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 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 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 齿。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全诗的思路
一、梦游之
由(起)——
叙述
梦游历程 梦中仙境 梦中惊醒
(梦前)
二、梦游之
景(观)——
描写
(梦中)
三、梦游之 (梦后)
吟(叹)—— 议论、抒情
意境赏析
诗歌记述了哪些事?
描写了哪些意象?
思考
意境有何特点?
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联想对比 以虚衬实 瀛 洲 —虚
陪 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信: 确实 语:谈到、说起。 或: 有时

李白诗四首哭晁卿衡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诗四首哭晁卿衡梦游天姥吟留别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对天 此台
手 法
欲四
倒万
东八
南千
倾丈
。,
朝如青丝,遥看瀑布挂前川。
明确:衬托,以虚衬实。 1、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 2、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二.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 有何作用?
明确:五岳、赤城、天台。
衬托 雄峻巍峨。
读第二层,思考:
❖ 作者写了哪几处所见?
途中
神仙世界
联系第二,三层思考
❖ 梦为心声,关于李白的梦历来有两 种看法:一种认为是李白向往的理想世 界的象征;一种认为是李白的短暂的宫 廷生活的反应,你怎么看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 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 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 “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 这类评价语很多。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 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 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 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
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
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 如“歌”、“行”等。 。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
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 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 意向是真 。

李白诗四首

李白诗四首

概括主题
• 通过描写梦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不 得意,写出了诗人憎恨现实,追求自 由。
探究讨论
• 李白用夸张和幻想来写天姥山的雄奇 和高大,可又写梦醒,反映了什么人 生态度?主体基调是消极的还是积极 的?
艺术特色
• 构思奇特。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 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现实社 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 自由、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 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 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语言灵活,格调奔放。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 以七言为主,间用四、五、六、九言,用韵变 化多端。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 完美结合。
解 题
• 一作“丁督护歌”,乐府《吴声歌曲》名。 《宋书乐志》载:南朝宋武帝的女婿徐逵 之被杀,府内督护丁旿(w ǔ)奉旨料理丧事, 逵之妻向丁旿询问送殓情况时,每发问一 句辄叹一声“丁督护”,至为哀切。后人 即制为《丁督护曲》。郭茂倩《乐府诗集》 中所保存的《丁督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 活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的。 李白借旧题写时事,在标题上已营造了凄切 悲苦的基调。
再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诗歌段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 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 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 1.为何要从“瀛洲”谈起? 2.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怎么体 现的(手法)? 3.这一部分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解题
• 梦游:点明内容是虚幻的。 • 天姥:所梦内容。 • 吟:吟唱。一说是古诗体式“歌行 体”。 • 留别:说明本诗的写作目的。

高一语文《李白诗四首》教案

高一语文《李白诗四首》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高一语文李白诗四首教案-李白诗四首学习目的:1、通过介绍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2、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理解李白诗歌落想天外的浪漫主义风格。

3、通过其他三首诗歌理解李白不同内容诗歌的不同特点以及艺术风格。

4、通过这四首诗歌体会李白豪放飘逸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学习要点:一、李白的生平1、读书时期[25岁以前] 通读百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思想复杂2、第一次遨游[25──42]辞亲远游酒隐十年活动名动京师3、长安三年[42──45]应昭入京供奉翰林得罪权贵自请放还4、第二次遨游[45──55]客居梁园喜逢高杜遨游寻仙忧心国事5、战乱时期[55──62]避居流放夜郎奉节遇赦病卒当涂县青莲乡,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

一代诗仙就从这里起步,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他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就呼吸着这青山绿水的芬芳。

他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美,应当说就是这蜀江水碧山青的自然风光熏陶出来的。

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六甲泛指道教典籍,百家那么泛指各派的学说。

一直是道教最活泼的地方,李白对道教熟悉是很自然的。

再者,道教尊庄子为真人,而庄子最超绝的地方,就是站在九天绝顶来看人间,用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欢哀苦乐。

李白所以有那种气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这座历史的顶峰上,有条件看得远,更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给了他冲开一切束缚的胆识,使他敢于昂头去观照宇宙,把视野扩张到最大限度。

他虽然也熟悉儒家典籍,但向往的却是“其翼假设垂天之云〞的大鹏,而根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

二十四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行〞。

开始了他向诗坛的进军。

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几乎游遍了黄河中下游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

在当时,且不说旅游主要靠步行,就是骑马,乘船,坐牛车,要走遍这么广阔的地域,至少在精神上,他每时每刻都在奔波。

初中八年级语文《李白诗四首》教辅

初中八年级语文《李白诗四首》教辅

《李白诗四首》教辅一、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教科书中误为“泰安”),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随家人一起迁居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人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

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磷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

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

他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

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课文简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1.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

天宝三载(744),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继续寻求进身之机。

他曾与高适、杜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

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之人听到过仙人天姥之歌唱而得名。

其与天台山相对,二山峰峦峭拔,令人仰望如在天表之上,苍茫一片如入仙境。

李白初出川时就想游历越东,其《秋下荆门》有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人剡中”。

2.基本解读这首诗为留别友人所作,通过写梦中游仙境界,表达诗人不满社会现实,不为名利所困,蔑视权贵的高尚节操。

李白的最经典诗四首

李白的最经典诗四首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暗示着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皎洁,而“疑是地上霜”则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地上铺了一层霜。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和霜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名篇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和景色的美好。

诗中描写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用“挂前川”形容瀑布如同一条巨大的白练悬挂在山川之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力和魅力。

同时,诗歌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描述,也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宣城留下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自由的向往。

诗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诗人早晨离开白帝城,晚上就到了江陵,表达了旅途的愉快和顺畅。

同时,诗人也对旅途中所遇到的美景感到欣喜,体现出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李白在汪伦家做客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汪伦的感激之情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汪伦对他的深情厚谊,让人感受到友情的可贵和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赞美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友情和自由的追求。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其一《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其一《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 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 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 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 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 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 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 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 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 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课外阅读 同类作品,深入理解李白及其作 品。
2、仿照《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 序》,并参照《贾平凹小传》, 写一篇介绍自我兴趣、爱好、个 性特征的短文。(注意使用对偶 句)
贾平凹小传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 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 辞,难会经济;执笔涂墨,纯属滥竽 充数。若问出版的哪几本小书,皆是 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 如此而已。”
今天我来学习李白的一篇序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 序》。这篇序文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 脍炙人口,流传不衰。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 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请看幻灯片《春夜宴桃李园序 图》!
李白
诸从弟
诸从弟
解题
基本内容
时间:春夜

事情:宴

人物:作者与诸从弟
地点:桃李园
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文体常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 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 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或者独 游后自作,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金谷诗序》、《三月三日兰亭诗 序》、《游斜川诗序》。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PPT课件

信 确实 语 谈到、说起。 或 有时
瀛洲 虚
陪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被花迷住。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著屐登山的情景: 黎明时分,东方的海
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 莽的群山,耳际是桃都山顶 天鸡的叫声。
(神奇)
1
殷:震动,形容声音之大 栗: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惊: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纷至沓来的神 仙,穿着云霞做的 衣裳,骑着风当作 马,老虎在奏乐, 鸾凤在拉车,它们 雍雍穆穆,济济一 堂。
(富丽和穆)
诗人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梦境? 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 幻、五彩缤纷、其乐融融的梦境。
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解放, 无忧无虑,“心颜”大开,幸福无 比。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想像丰富,夸张大胆。 思考:上述风格在这一部分中是如何体现的?
李白诗四首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诗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
艺梦 诗 题关 术境 意 目于 手解 理 解李 法读 解 释白
关于李白的几个关键词
漫游 漫游是盛唐文人的风尚——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李白一生有两次漫游阶段(24岁 至41岁、45岁至55岁),他漫游的动机有 二:一是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 二是广交天下名士豪杰,为进入仕途铺平 道路。李白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不少名诗, 因此诗名远播,震动朝野,基本上达到漫 游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闪电。列:通“裂”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门 大声 用金银装饰的仙宫楼台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青苍色的天空
4、仙 人登场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彩虹
弹奏
乘云下降的神仙
形容神仙之多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二、梦游历程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惊怕 醒时 也像梦中仙境一样
拟人。抒发自己之愁。
1、辞官归国 2、旅途遥远、 艰险
3、晁衡遇难 4、抒发诗人 悲痛之情
李白想到了:
思考: 1 、哪些诗句表现了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纤夫拖船的艰辛?
丁都护歌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2、哪些诗句抒发了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纤夫的心情?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3、哪些诗句抒发了
将要 怎么能 侍奉
恍然,猛然 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要走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梦醒后的感慨
讨论: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塑 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诗人极力塑造一个美丽的神 仙世界,正与丑恶的现实社会形 成鲜明的对比。曲折地表现了他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憎恶、对权 贵的蔑视,以及对自由、光明和 个性解放的渴望与追求。
君看芒石砀,掩泪悲千古。 11—12:抒发诗人 悲痛心情
没办法
心中悲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zhà o)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思考:这首诗中,你认 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 说说你的理由。
思考: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说说 你的理由。 ①“棹”、“入”二字为神来之笔。 ②“棹”意为摇船的动作。看见有客人,便摇着船 掉头,嘴里却仍不忘还哼着欢快的歌曲。足见采莲 女轻松愉快之情态。 ③“入”是钻入的意思,采莲女摇着船,“笑着” 钻入荷花丛中,欲出不出,与下句的“佯羞”形成 照应。女子那天真活泼之态便呼之欲出,历历在目。
本诗的主旨
写作特点小结:
1、内容丰富,情节曲折 2、手法:想象、夸张、神话 3、句式灵活多样,语言奔放 浪漫主义色彩
哭晁卿衡 表达 日本晁卿辞帝都, 技巧: 长安 1、 征帆一片绕蓬壶。 比喻、 拟人 行船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上 明月不归沉碧海, 2、 比喻。晁衡的品行像明月一 样皎洁明亮。 借景 白云愁色满苍梧。 抒情
Hale Waihona Puke 3、回忆《蜀道难》中你认为写得比较奇特的诗句: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借“梦游天姥”抒发感慨,向东鲁朋 友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以诗明志。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zhà o)歌回。
描写采莲少女活泼可爱 的神情动态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风格清新自然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高峻陡峭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陡峭的半山腰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日落天黑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形作动:震荡
黑沉沉的
使……战栗 使……震惊
水波摇动的样子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3、山中 奇景
思考:诗人写这些奇景有什么作用?
当仙境已经呼之欲出的时候,诗人却忽然将视 线转向天上的云、山间的流水以及水上的烟雾,这 样写的目的是为下文蓄势,接着便是雷声大作, 地裂山崩,出现神仙的洞府。
梦游历程:
1、找出诗人梦游的游踪 镜湖月 剡溪 半山腰 山上
2、诗人梦游见到了哪些景象? 充分想象诗人梦游的画面。
飞:急切向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因:依据 之:代指前面越人说的话
1、月夜度湖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著屐登山
清水 凄清
诗人的心情?
丁都护歌(乐府旧题)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白
描 手 法 : 铺 陈 叙 述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1—6:暑天拖船之 (天气炎热) 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水 7—8:纤夫心情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逆流行船

诗人对下层百姓 疾苦的深切同情
9 — 10 :行役之艰苦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yǔ 确实 寻找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谈论 遮断 极言山高 有时 超过 盖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一、梦 游缘起
思考:
1、写天姥山为何从“瀛洲”谈起? 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 神秘色彩,而且引发了作者神游天姥的仰慕之情。 2、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1)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2)对比。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 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 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 山,为幻想做好准备。
李白诗四首
一、知人论世
1、李白简介 “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诗人屈 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 人。”
字太白,号谪仙,唐代杰出大诗人,人称 诗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代表 作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 《赠汪伦》、《行路难》等等。与杜甫合 称“李杜”。
2、诗歌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 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 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 各地, 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 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 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 仅只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 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 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 因而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 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眼目睹了 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 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际, 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