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四首(使用)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 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 听到天鸡啼鸣。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1
千岩: 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迷恋于花,
被花迷住。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 折回旋,没有一定(的 方向)。(由于)迷恋 奇花,倚着山石,不觉 已经天黑了。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
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 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 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 现 “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 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 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
• 唐代的宫廷制度规定,凡是皇帝行止所到之处,要有御用 文人、术士等候诏命。这些御用文士、术士并非皇帝的政 治助手,而是陪侍皇帝从事文艺游赏之事。这些人当中有 吟诗作赋的文词之士,有饱读典籍的经学之士,有算卦者 、杂耍者、司棋者、论道者、念佛者、求仙者、书画者, 吹拉弹唱,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们在翰林院里随时等 候皇帝的召见,所以叫翰林待诏,也叫做翰林供奉。皇上 赏月,便召唤诗文待诏写诗助兴;皇上游园,看见景色迷 人,便召唤画待诏作画等等。 有时候,皇上偶尔也会询问翰林待诏一些政治问题、 民生问题,甚至要他们起草一些并不重要的一般性文书( 不是诏书),但这并非他们的主要工作,从根本上来说, 他们的工作与政治毫无关系,皇帝也不会将他们这个群体 与国家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宫廷中,他们与皇帝的关系虽 较为密切,有侍奉之便,但是并没有什么政治地位,更不 可能发挥较大的政治作用,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政治前途。
悸: 心惊
嗟: 感叹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 梦境回到现 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 实的过渡 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 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 消失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幻 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 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 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 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 世间行乐亦如此, 探访名山。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事:名词,事情 须行即骑访名山。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对 统 治 者 的 蔑 视 和 反 抗 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 。 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使安 我能 不摧 得眉 开折 心腰 颜事 。权 贵 ,
这一部分,有人读出李白消极的处世态度, 有人读出他蔑视权贵的傲气,你的意见呢?
梦境消失,诗人于惊悸中返回现实,方知“古来万事东 流水”。 诗人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 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这 些诗句包含了诗人对人生多少失意的感慨! 这种对人生 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 极的一面。而唯一能抚慰诗人内心创伤的是“且放白鹿 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即徜徉山水之间,寻仙求 道之乐。诗意至此,或可完结,但诗人却另加两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如响 落天外,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唱出了封建社会多 少怀才不遇之士的愤激心声。这是诗人思想性格中更强 烈的一面:不对人生屈服,不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而 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
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在意义和情感 上有怎样的联系?

第三部分由第二部分的写梦转入 写实。诗人在第二部分中写神仙世界 的美丽,正是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 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了 对现实世界的憎恶,对自由生活的向 往,不愿跟权贵同流合污。
• • • • • • • • 入梦的原因: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
全诗的思路
一、梦游之
由(起)——
叙述
二、梦游之
景(观)——
神奇、高大: 巍峨高耸,直插 云霄,使人不敢逼视。
衬托、夸张
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 光的镜湖。
我欲因之梦吴越,
点明了“梦游”。 浪漫主义手法。
一夜飞度镜湖月。
我想根据这(传 说),梦游一趟越 地(的天姥山), 梦中,一个夜晚飞 渡过月光映照下的 镜湖。
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 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 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 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 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 叫声极为凄清。
著屐登山的情景:
黎明时分,东方的海 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 莽的群山,耳际是桃都山顶 天鸡的叫声。
(神奇)
1
殷: 震动,形容声音之大
栗: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惊: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 在怒吼,龙在长鸣,使 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 山岩震惊。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 断了天空,(它)山势 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 千丈,对着这天姥山, (却矮小得)象要向东 南方倾倒一样。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天姥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诗人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这些 特点?
“终南捷径”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 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 理想,但不屑于走科举道路,也不屑于 投笔从戎。他选择的是漫游各地,结交 名士,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 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 后退隐江湖。
“太白精神”
李白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 人称“太白精神”:慷慨自负,傲视凡夫, 纵酒狂放,任心使气,追求自由,幻想浪 漫。而他的诗则是太白精神的艺术凝聚和 形象显现。
描写
三、梦游之
吟(叹)—— 议论、抒情
信 确实
语 谈到、说起。
或 有时
瀛洲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 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 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 有时可以看到。
陪衬 天姥山 实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
中: 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开: 动词,打开
夜幕降临之景: 熊咆、龙吟、电闪、扉开、 万物震撼、烟雾笼罩
(迷茫恐怖、光怪陆离)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神仙出场时的情 景:
纷至沓来的神 仙,穿着云霞做的 衣裳,骑着风当作 马,老虎在奏乐, 鸾凤在拉车,它们 雍雍穆穆,济济一 堂。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诗仙”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
艺 术 手 法 梦 境 解 读
诗 意 理 解
题 目 解 释
关 于 李 白
关于李白的几个关键词
漫游 漫游是盛唐文人的风尚——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李白一生有两次漫游阶段(24岁 至41岁、45岁至55岁),他漫游的动机有 二:一是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 二是广交天下名士豪杰,为进入仕途铺平 道路。李白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不少名诗, 因此诗名远播,震动朝野,基本上达到漫 游的目的。
• 在晚期的诗中他高歌自由,思想中揉合着 儒、道、释、纵横、名士、酒徒的气质。 而这种个性解放的呼声,在《梦游天姥吟 留别》中表达得更为明确激越。
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 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 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 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 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 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 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
《新鸳鸯蝴蝶梦》
• 昨日象那东流水 离我远去不可留 今日乱我心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风四飘流 由来只有新人笑 有谁听到旧人哭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是要问一个明白 还是要装作糊涂 知多知少难知足 看似个鸳鸯蝴蝶 不应该的年代 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 花花世界鸳鸯蝴蝶 在人间已是颠 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温柔同眠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 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 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 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 友话别。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通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对天 此台 欲四 倒万 东八 南千 倾丈 。,
夸 张 手 法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 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 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 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 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 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 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他的自负让他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但做了几年官后,浪 漫理想必然与现实发生矛盾,与世俗无法 共存,他强烈感觉到报国无门、英雄无用 武之地的悲哀。他经常游离在理想与现实、 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之间,在宇宙之 中忍受这巨大的孤独。当他毅然离开朝廷 之际,在诗中写到:“弃我去者昨日之日 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 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飞渡镜湖的情景:
眼见清清的溪水 荡漾,耳闻猿猴发出 凄清的啼叫。
(幽雅)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谢公屐: 《南史· 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 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 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 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 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 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 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 “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 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 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 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 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像,运用大胆的夸张 为读者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神仙世界,塑造 了幻想世界中的诸多形象:照“我”飞渡 镜湖的月亮,是那样的富有人情味;熊咆 龙吟、雷电霹雳、空中楼阁、霓衣风马等 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 惊心动魄。故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 成泣鬼神”“飘然思不群”。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青青: 黑沉沉的。 澹澹: 水波wk.baidu.com动的样子
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 了,水波荡漾升起阵 阵烟雾。
闪电迅雷,使山峦崩 裂。 仙府的石门,轰隆一 声从中间打开了。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 无际,看不到尽头, 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 银筑成的宫殿。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富丽和穆)
诗人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梦境? 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 幻、五彩缤纷、其乐融融的梦境。 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解放, 无忧无虑,“心颜”大开,幸福无 比。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想像丰富,夸张大胆。 思考:上述风格在这一部分中是如何体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