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情结
浅谈汪曾祺作品中“以水述情”的表现手法
2016年10月下半月刊浅谈汪曾祺作品中“以水述情”的表现手法□周丽妤对于汪曾祺作品的水性研究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一是其作品中常见的关于水的描写,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二是其作品本身的水性特征,有人管这种特征称作是“水意”,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其体现。
汪先生的作品,行文如水,简单铺白而开,逐字逐句去读,总有一种喝茶观景的感觉。
读汪先生的作品,就像泛舟于山山水水之间,所见所闻都是山水之间的风情凡物,但又深深体现这一种真善美的意思,于平凡之间透露着人性质朴善良的本质,这种性质,也符合老子上善若水的理论。
汪曾祺是善于写水的,他能将各种质朴简单的美丽,于字里行间渗透其中,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文章中是看不到大篇幅的、直接描写的句子,通过聊聊数语将我们引入到一个带水的环境当中去。
比如在《受戒》中对于荸荠庵的描写:“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
这一带就数这片地势高,当初建庵的人很会选地方。
门前是一条河。
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这样短短几句就将画面解释得很清楚,让读者在后面整个故事的推进过程中都放在这样一个场景当中去。
如果说这只是一个景物框架的话,那么在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对于故事背景的一个详细描述了,都是简单的句子将景物、人物、关系都一一介绍个清楚,介绍个通透,如果有怕作者不清楚的,还会详细介绍,这样如同一笔一笔填充具体景物的描写,完全是散文式的,比如在《大淖记事》中详细的描写了大淖从春季到冬季的代表景色,虽然句句没有水的影子,但读者却处处看到了水的景色,如果要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的这么详细,我觉得应该是作者对水乡有着浓烈的热爱,如果没有这么深切的喜欢和眷恋,作者也不愿意花大篇幅去细细的写水边的一景一物,在作者一笔一划勾勒这幅山水画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作者每丝每毫的恋水情结。
读过汪曾祺作品之后,有这样一种文章充满水的气息感觉:文章字里行间写的平淡如水,读后却又有一种被某一种情感之水淹没的感觉,特别是在《大淖记事》中有一种文章处处不见水,但又处处是水的感觉。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意象
构 成 了小 说 清 澈 明 朗 的底 色 。 二 、 意 象 衍 生 的 人 物 形 象 水 ( ) 一 纯真 善 良 的儿 童形 象
谈 到 : 不 但 影 响 我 的 性 格 , 影 响 了 我 的 作 品 风 格 。 阅 水 也 读 汪 曾 祺 小 说 发 现 , 意 象 在 他 的 小 说 中大 量 彰 显 , 水 水 以 为 背 景 的 小 说 有 四十 篇 之 多 。水 以 其 纯 净 、 动 的 特 质 渲 灵 染 出 小 说 恬 静 淡 雅 的 风 格 , 作 者 和 谐 淡 泊 的 气 质 相 互 映 与 照 , 作 者 笔 下 淳 朴 无 邪 的 风 土 人 情 相 互 映 衬 , 健 康 净 与 与 朗 的 人 物 形 象 相 互 关 照 , 成 了天 人 合 一 的完 美 境 界 。 形
自然 中尽 情 地 展 现 本 性 。《 舍 一 夕 》 于 1 6 羊 写 9 1年 , 正是 物
水 有 “ 河 奔 流 ” 豪 放 之 势 , 有 “ 桥 流 水 ” 温 柔 大 的 亦 小 的
流 淌 , 同 于 沈 从 文 笔 下 的 孤 独 哀 伤 之 水 , 不 同 于 张 承 不 也 志 笔 下 坚 强 刚 毅 之 水 , 不 同 于 北 村 笔 下 的 虚 无 绝 望 之 更
、
汪 曾祺 小 说 中水 意 象 的特 征
,
形 象 , 分 作 品 采 用 儿 童 叙 述 视 角 , 活 的 趣 味 性 因 而 更 部 生 多地呈现在儿 童 眼里 , 便 是苦 难与 恶劣 的生存 环境 , 即 儿 童 都 有 本 领 发 现 并 能 够 充 分 享 受 其 中的 乐 趣 , 童 年 在 大 使
・
文学 与艺 术研究 ・
论汪 曾祺小说中的水意象
水性淋漓的世界中欢欣着的生命之歌--品评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性”
和得 可 以随着各 种器 物改变 自己 的形 状 ,在 表面 的逆 来顺 受 中显示 出对环 境很 强 的适 应性 。巧 云被刘 号长 破 了身子 后 ,没有流 泪 ,更没 有想 到 自杀 。她 想 的是 “ 人 生在 世 , 总有 这么 一遭 ” ,而 且马上 想到 自己还 要 照顾 爹和烧饭 。 在她 本能 的、不 自觉 的 “ 随遇而 安 ”和 “ 顺 其 自然 ”的意 识里 ,展 现 了其 对逆 境极 强 的适 应性 。 同时 ,水 还具 有一 种特 殊的韧 性 , 看 似柔 弱无骨 ,实则 刀切 不断 、坚韧 不拔 , 刚强 得可 以穿透 最坚 硬的 东西 , “ 水滴 石 穿 ”即是此 理 。 在十 一子 受重伤 之后 ,巧 云毅然 决然地 担 当起爱 的责任 , 将他抬 到 自己家 悉心 照顾 ,并且 没有太 娘到一 个能 干 的小媳妇 的 转变 。这个 看似 柔弱 的江南 女子 ,在面 对生 活的重 重挫 折 时 ,没有 悲哀 ,没有 哭泣 ,而是 展示 出水一 般 的韧性 , 内 心里 充溢着 一种 向上 的信念 ,表 现 出一种健 康 的力 。所 谓 弱能胜 强 ,柔可 克刚 ,此 即 “ 柔 德 ”所 在 。水 的风 骨赋 予 了巧 云外柔 内刚 的性格 ,她 刚健 的灵魂 含蕴 在秀美 的躯 壳 里 。而 文 中锡匠们 上街 游行 和 “ 顶 香请 愿 ”这一动 人 的场 景也展现 出一股沉默 的 韧性和威 严 的倔性 , 这 正是 “ 水性”
一
品格的 集中化 表达 。 汪 曾祺 在这 里 明显流露 出道 家哲 学随 缘 自适 、悠 然任 化 的意 味 ,由于人 物所 遭受 的苦难 而更 增添 了几 分生 命的 重 量 。汪 曾祺 运用 一连 串的 苦难挖 掘 出 了笼 罩在 小人 物身 上 的一种 柔弱 而 刚强 、宁静 而浑厚 的人 世 间最朴质 的生活 底 色;挖 掘 出了这 些小 人物顺 其 自然 的宿命 主义深 处 ,无 时 无刻不 洋溢 着 的生命 的激情 和对 命运非 暴 力性 的抵抗 。 而这 种生 存之态 和 处事 之法 ,犹 如流淌 于 民间大 地 上的 河 水一样 恣肆 随性 而又 连绵 不息 、藏污 纳垢 而又生 机 盎然
浅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情结
①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色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鸡鸭名家》中快如疾箭的翠鸟,《受戒》 中的芦花荡,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水对万物的滋养,同时这些水 意象也凝结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苏北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饱 含人间的烟火气。
②陈楠,刘军.略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情结”[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5):189-190.
多种传统思想交融的痕迹。有评论家说道家文化的传承使汪曾 “苦心经营的随便”。③《受戒》中,本该围绕题目对主人公明海受
祺的小说散发出诗性的清香。而他自己却笑答虽对庄子文章兴 戒的过程进行细致地描绘,而作品却大篇幅地介绍了庵赵庄的
趣颇深,至于思想却不甚了了,自认为受儒家文化影响更深,自 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直到最后才通过小英子的视角对受戒进
意水蕴与恩师一脉相承,让读者在“苏北水乡”中重见“湘西世 而深刻的对话关系,两者的距离也就消失了。在汪曾祺笔下,水
界”田园牧歌式的恬淡祥和。同时屠格涅夫抒情性与自然性相错 既是实体,也是生命形式的象征,水柔软而又坚毅灵动的生命力
综的手法以及人与自然契合所散发出的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激 鼓舞着他一生保持着对生活的真挚与热忱。
文学新论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2020-07
浅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情结
姚凤禄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摘 要院生长于苏北水乡的汪曾祺内心氤氲着浓郁的水情结,在作品中体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意象、如水般平淡冲和的人
物、行云流水的结构以及弥漫着泱泱水气的诗意世界。本文主要探究汪曾祺小说中水情结的来源,通过文本的具体分析,挖
“大淖是一片大水。”“白莲湖是一口不大的湖。出菱,出藕,藕肥 生活审美化,达到了平淡和谐的审美理想的至高境界。
【推荐下载】试论汪曾祺受戒中的恋水情结
[键入文字]
试论汪曾祺受戒中的恋水情结
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流贯着一脉散文化小说的创作传统,而汪曾祺的创作则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汪曾祺受戒中的恋水情结。
在新时期的小说中,他的散文化小说可谓独树一帜。
散文化小说以近乎散文的形式与诗的语言,使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情节叙事的依赖,获得了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的审美空间。
纵观散文化小说,它们无不散发出一种水性。
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也不例外。
这种水性外在表现为以水为背景,即故事发生在水边,和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层上表现为至真至纯的人性美。
在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中,水被列为五行之首。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洪范》)。
水被看成是创造万物和万物得以生存的凭借,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管子水地》中论述道: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水是万物的本源,人的生命亦来之于水。
对水的迷恋也就是对生命本源的迷恋。
[1]汪曾祺对水的迷恋也是如此。
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是个典型的水乡,水灌注了他的童年。
他从小看运河,行船,湖上撒网,也曾耳闻目染水患肆虐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那灵魂深处的刻骨铭心的水乡情结总会自然而然地纷涌而至,以水为背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此,法国人安妮居里安女士也问过他为什么他的小说里总有水?为什么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这个问题连作者本人以前也没有意识到过。
汪曾祺是这样回答的:是这样的,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
1。
略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象
水. 与汪 曾 祺有 着 千 丝 万缕 的联 系 。 地 陶 冶 和 熏染 了汪 曾祺 平 和 的性 格 他 的 小 说 . 特 别
是写家 乡高邮的小说 . 描 写 的往 往 是 在 水 边 、 水 上 发
汪 曾祺 早 年 的 生 活 与 水是 密 不 可 分 的 水 . 深 深 态 、 政 治 等功 利性 层 面 . 使 他 淡 泊 和 谐 的 审 美 追 求 进
安徽文学
W ENXUE 文 ANHUI
艺
理
论
略论注曾祺小说中的¨ 水” 象
李 斌
( 常州 市广播 电视 大学 )
摘 要 : 故 乡环境 与 家 庭 生 活 , 共 同影 响 了 汪 曾 祺 平
和、 超 脱 的艺 术 人 格 , 与 生 活 的漩 涡 和 意 识 形 态 保 持 了 一定 的距 离 . 正 是 这 一定 的审 美 距 离 和 他淡 泊平 和
汪曾祺的“小城文学”中的水意象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汪曾祺的“小城文学”中的水意象张叶叶 辽宁大学文学院摘 要:从鲁迅开始不仅有郭沫若、茅盾这样的大家,还有陈独秀、郁达夫、沈从文等,到当代部分还有徐迟、汪曾祺等。
他们从小城出来,一脚迈入繁华的大世界,却在内心深处依旧不忘记忆中的小城,在字里行间描绘着他们印象中小城的面貌,抒发着他们内心对记忆中的小城的依赖与怀念之情,小城文学由此而生。
关键词:小城文学;水意象;汪曾祺作者简介:张叶叶(1992-),女,江苏常州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76-01一、“小城文学”之为文学“小城文学”定义纷繁多样,所以,关于“小城文学”,我只能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从“小城文学”这个词来看是一种按地域划分的文学类型。
“小城”之为小城是在跟大都市和小乡村相比较而得来的。
小城相较于大都市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人口密集程度也不够高,文化程度也没那么繁荣。
它其实是乡村直接演变而来的,所以它是区别并连接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过渡类型,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小城文学是区别于都市文学和乡土文学的一种独特文学类型。
本文将结合上述意义上的“小城文学”所具有的特征,结合汪曾祺作品中的水意象,谈一谈汪曾祺作品中所塑造出来的他的“小城世界”。
二、小城之水的文化蕴含而纵观汪曾祺的作品,虽然没有具体的文章阐述他的生命观,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水大量的描写中感受到他的独特的生命意识。
对这一点我们不用看水意象,从汪曾祺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大淖记事》里的十一子和巧云的经历,他们都用这样的本真形态,反映着他们最初的想法和最本真的渴望。
汪曾祺对生命的描述是真挚而直白的,同时汪曾祺对生命的敬仰又使水内化为人物的生命之魂,从而直接关照生命。
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意象大多以沼泽、大淖及运河水系为主,充满了江南地域特色。
汪曾祺在其名篇《鸡鸭名家》中就对大淖、湖等水意象进行了细致描写:“地名大淖,已经是附郭的最外一圈。
论汪曾祺乡土小说中的“水”意象
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论汪曾祺乡土小说中的“水”意象分部:学习中心:专业:汉语言文学入学时间:2016年9月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完成日期: 2018 年10 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徐婷婷日期:2018 年10 月20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以及出版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作者签名:日期:2018年10 月20 日目录摘要 (4)引言 (5)一、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意象群 (5)(一)流淌于小说文字之中的“江湖” (5)(二)江湖”可渡,水意象的净化功能 (6)二、水意象具化出的乡民形象 (7)(一)纯真善良的儿童形象 (7)(二)健康净朗的女性形象 (7)(三)淡泊随性的匠人形象 (8)三、汪曾祺乡土小说中“水”意象的审美体现 (8)(一)风俗画卷构建出的和谐之美 (8)(二)“上善若水”的人格之美 (9)四、水意象的形成原因 (10)(一)客观环境的影响 (10)(二)主观的自我选择 (11)五、水意象对于汪曾祺个性及文风的影响 (12)(一)水意象对汪曾祺个性的影响 (12)(二)水意象对汪曾祺文风的影响 (12)结语 (13)参考文献 (15)摘要在汪曾祺的乡土小说中,水是贯穿全文始终的意象,它既可以是承载故事的实体,也可以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象征。
“水”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
“水”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东莞市轻工业学校赖超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汪曾祺的小说与“水”的关系。
如“水的存在给人(1),的印象如此深刻,和情节的联系又如此紧密,有时简直起了主角的作用。
”“用‘水’作为汪曾祺小说风格的直观化诠释,真是抓住了关节。
不过除了‘柔软’,‘和平’之外,似乎还应该加上‘明彻’、‘鲜活’以及‘天籁自然’。
”(2)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但是没有人从创作论的角度深入探索汪曾祺小说与“水”是如何发生并融合成风格独特的“汪体小说”的。
下面我试图通过全局观照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和他的人格气质的影响,探讨“汪体小说”的“水”的风格的形成。
(一)法国学者安妮·居里安认为汪曾祺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
这种说法是完全贴切的。
纵观汪曾祺小说,“水”的表现至少有两层特征:其一,显层特征。
主要表现在有关“水”的语言文字。
《大淖记事》写道:“淖,是一片大水。
说是湖泊,似乎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淼的。
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
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
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
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许多紫红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
”“挑鲜货是她们的专业。
大概是觉得这种水淋淋的东西对女人更便宜,男人们是不屑去挑的。
这些‘女将’都生得硕长俊俏,浓黑的长发上涂了许多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
”“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的很!”《受戒》结尾写道:“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苇荡。
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鸡鸭名家》里放鸭的白莲湖。
此外,其他小说中提到的高邮湖,泰山庙前的澄河,澄河里的“黄瓜鱼”,隋唐时的临运河,到处都是水的语言和水的意象。
评论家凌宇曾说过:“汪曾祺的语言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一种韵味。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性”及审美意义
代文学作 品中描写女子是一脉的 : “ 指如削根葱 ,口若含朱丹” “ 娴静 时 ,如娇花 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等 ,自然 流畅 ,抑 扬顿挫 , 有 内在的音乐感。湖南评论家凌宇说汪曾祺的小说语言 很奇怪 ,拆开来看 ,都很平常 ,放在 一起 就有 一种韵 味。语言 的 美不在一个一个句 子 ,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水 之 用 可 谓 大 矣 ,水 之 理 可 谓 无 穷 矣 ,中 国文 学 中 以水 为 审
美对象 的很多 ,从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的温婉 阴柔 到 “ 大江 东去浪淘尽 ,数千 古风流人 物”的豪迈阳刚 ;从 “ 逝者如斯夫” 的感伤低徊 到 “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的气势磅礴 ,不 同的水意 象呈现 出不 同的美学 意义。汪曾祺小说中的水 性 ,也蕴含着水的
汪曾祺曾用苦心经营 的随便来概括 自己小说 的结构特色 。 他 的小说不讲究结构 ,信 马 由缰 , “ 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 常 行于所当行 ,常止 于不 可不止。”如 《 异秉 》中先 写王二在保全 堂药店 摆一个熏 烧摊子 ,生意兴 旺 了又把 摊子移 到隔壁源 昌烟
在 大淖中 ,陆长庚 在 白莲湖施展本领 ,找 回人生 自信 ; 《 大淖记
释: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情 节 散 文 化
汪 曾祺认 为传 统意义 上的小说 像 山 ,而散 文化 的小说则 像 水 。散 文化 的小说一般不写重 大题 材 ,故事性也不强 。他写小说 是在写真实 的生 活 ,所以小说 中没有太多波澜壮 阔的大事 ,也没 有 曲折离奇 的情 节 ,故事情节往往被一些信手拈来 的生 活画面 、
三 、 语 言 的 流 动 性
浅谈汪曾祺《受戒》中的恋水情结
浅谈汪曾祺《受戒》中的恋水情结作者:张峥来源:《神州》2011年第32期摘要:现代小说的创作中流贯着一脉散文化小说的创作传统,这一风格的小说清新舒缓,意境唯美,带给读者一种“水性”的感受。
作为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其小说中的水性体现在作者对水的特殊依恋,被称为“恋水情结”。
《受戒》是其“恋水情结”体现较为明显的一部作品,本文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散文化小说《受戒》恋水情结人性前言散文化小说融合了小说与散文的特点,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单纯叙事写作,提升了传统小说的审美范围。
研究散文化小说我们发现其中仿佛有“水”在静静流淌,使读者置身于一种清新和美的意境之中。
沿着散文化风格寻源下流,我们发现汪曾祺作品体现了小说散文化的独特魅力。
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
他生于江南,长于江南。
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即兴偶感,娓娓道来。
这种水样的清新文风正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也深深影响和促进了后人对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创作。
1. 以水作为故事背景——恋水情结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玄学的东西,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文化背景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玄学中的五行——水、火、木、金、土,被人们所使用,所尊崇。
水被认为是五行之首,是万物生存的根本。
管子在水地篇中论述道:“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人们对水极其迷恋,而这种迷恋也逐渐深入到文学创作领域。
汪曾祺对水便有一种特殊的迷恋,他早年长期生活在水乡高邮,水滋润了他的生命,灌注了他的生活,扎根在心里的恋水情结在其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以水为其故事叙述背景的创作风格也就成为必然。
法国作家安妮·居里安曾问他为什么他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而汪曾祺的回答简单直接:“是这样的,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论汪曾祺小说的“水性”特质
作者: 陈彩林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8-14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汪曾祺;小说;水性;艺术形态;审美个性
摘要:'水性'是'汪味小说'区别于其他乡土小说的重心所在。
内在的'泱泱水气'与外在的散文化形态有机融合,形成汪曾祺'像水'的散文化小说。
'柔软'、'平和'、'静静'的故乡江南之水的形态不仅是其小说追求的艺术形态与审美特质,更凸显出他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个性、人文关怀与文学变革意义。
'水性'显示出汪曾祺在当代文坛中之所以为汪曾祺的独特存在。
“怪底篇篇都是水,只因家住在高沙”——论汪曾祺作品中的水意象
“怪底篇篇都是水,只因家住在高沙”——论汪曾祺作品中
的水意象
高慧雯
【期刊名称】《昭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8)003
【摘要】在汪曾祺的作品中,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意象,它既是实体,也是一种
生命形式的象征。
水意象是解读汪曾祺作品的重要切入点,通过解读水与汪曾祺的关系可以探究汪曾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
在汪曾祺笔下,水意象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和与生命力相连的独特内涵。
水意象不仅作为文本中的重要内容而存在,其自身的特点也深刻影响了汪曾祺的性格及行文风格。
水意象得以形成的原因则包括客观环境的熏陶和主观的自我选择两方面。
汪曾祺所编织的审美世界以水意象为基石,读懂了水意象,才能把握住他笔墨中流淌的温情和美感。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高慧雯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怪底篇篇都是水,只因家住在高沙”——论汪曾祺作品中的水意象
2.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初探
3.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
4.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初探
5.水世界与水情怀——沈从文作品中的水意象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汪曾祺的“水”情结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汪曾祺的“水”情结在其作品中的体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看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水”是温婉阴柔的;苏轼眼中的“水”是雄奇壮丽的,在这样壮观的水面前,他发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而在王维笔下,水是清秀明丽的,于是有了《山居秋暝》中“清泉石上流”这样千古流传的佳句。
“水”在不同的人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意义,要研究汪曾祺的“水”情结,我们首先要研究“水”情结在他作品中的体现,其主要体现在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描写、小说中人物的爱情以及作品风格这几个方面。
(一)“依水而居”的环境描写对汪曾祺来说,故乡高邮的大运河堤坝就是自己儿时的小天地,小时候的汪曾祺常常蹲在大运河的堤坝上,看波光粼粼的大运河,看运河中的大船和打鱼人,看运河两岸的垂柳和飘飞的苇絮,他的童年时光是在水边度过的,故乡的水成了汪曾祺幼年时代最宝贵和美好的记忆,水带给他的美好回忆让他深深地爱着自己故乡的水,这种热爱经由漫长岁月的催发,渐渐融入到他的生活乃至生命中,对他的创作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水在汪曾祺的作品中常常作为小说人物生活的环境而存在,我们可以从他的多部短篇小说中发现水的踪迹,在他的作品《大淖记事》的开篇,他用舒缓平淡的语言来描述不同季节时不同的水边风光:淖是一片大水。
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
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
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
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
化雪的时候也比别处化得慢。
——汪曾祺《大淖记事》第1页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四时佳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画中的水似乎缓缓地流淌在字里行间。
汪曾祺从小就生活在水边,水温润了他的少儿时代,也滋养出了他平淡自然的性格。
汪曾祺爱水,对水的喜爱让他在创作时总是不自觉地用水来作为小说的背景,有时甚至成为整篇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汪曾祺有时候也会通过对周边景物的描画来从侧面写水,如:芦花才吐新穗。
略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情结”
的小 白花 。惊起一 只青 桩 ( 一种 水 鸟 ) , 擦着 卢穗 , 扑鲁 鲁鲁
飞远 了O ” [
庵 当和 尚, 在船 上小英 子初 见 明海 , 便很 自然 地把 吃剩 的半
个莲蓬扔给他吃 , 伴 随着 大伯 的船桨 拨水 的声 音 , 两个 小 家 伙就这样结识 了, 后来 明海 总是 往英 子家 跑 , 他俩 一起 玩铜
1 . 诗化 的语 言。苏轼 曾赞王 维“ 观摩 诘之诗 , 诗 中有 画:
使爱情结缘 的却是水 , 《 大淖记事》 中巧云和 十一子 的爱 意的 表达是凭借水 , 巧 云到淖 边 的一 只 空船 上洗 衣服 , 她 冷不 防 掉进 了水里 , 直喊救人 , 恰 巧在土坪上 打拳 的十一子 见此 , 便
水。 ” _ 2 《 大淖记事 》 《 受戒》 《 鸡鸭名家》 等小说 的背景都 笼罩
着 浓 浓 的水 意 。
一
端, 发展 , 高潮 , 结局 的顺 序来谋 篇 布局 , 但 汪 曾祺 的小说 似
乎没有什 么起 承转合 , 留给我们 的只是 一种感觉 , 一 种氛 围, 有一种 “ 漫不经心的 随意” , 如水般 自由流 淌 , 这便 削弱 了小
2 0 1 6年 第 1 5卷 第 1 9期
略论 汪 曾祺小说 中的 “ 水情 结 "
口陈 楠 刘 军
【 内容摘要】 汪曾祺被誉为“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 “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他创作的乡土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
中“ 水情结” 在作 品中大量 彰显 , 使作品呈现 出泱泱水 气, 水情 结下衍 生 出的爱情与 水 同构 , 和谐 而温暖 , 其“ 信马 由缰, 为文无法” 的如 水般 的散 文化结构更为人称道 ; 而“ 水情节” 背后 也折射 出了汪曾祺 早年的 生活环境 、 传统 文
浅谈汪曾祺 受戒 中的恋水情结
浅谈汪曾祺受戒中的恋水情结摘要: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流贯着一脉散文化小说的创作传统,纵观散文化小说,它们无不体现出一种“水性”。
在汪曾祺小说中这种水性表现为一种恋水情结。
本文试以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来透视其中的恋水情结。
关键词:汪曾祺恋水情结人性至真至纯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流贯着一脉散文化小说的创作传统,而汪曾祺的创作则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在新时期的小说中,他的散文化小说可谓独树一帜。
散文化小说以近乎散文的形式与诗的语言,使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情节叙事的依赖,获得了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的审美空间。
纵观散文化小说,它们无不散发出一种“水性”。
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也不例外。
这种水性外在表现为以水为背景,即故事发生在水边,和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层上表现为至真至纯的人性美。
一、恋水情结——以水为背景“在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中,水被列为五行之首。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洪范》)。
水被看成是创造万物和万物得以生存的凭借,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管子·水地》中论述道:‘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水是万物的本源,人的生命亦来之于水。
对水的迷恋也就是对生命本源的迷恋。
”[1]汪曾祺对水的迷恋也是如此。
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是个典型的水乡,水灌注了他的童年。
他从小看运河,行船,湖上撒网,也曾耳闻目染水患肆虐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那灵魂深处的刻骨铭心的水乡情结总会自然而然地纷涌而至,以水为背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此,法国人安妮·居里安女士也问过他为什么他的小说里总有水?为什么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这个问题连作者本人以前也没有意识到过。
汪曾祺是这样回答的:“是这样的,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2]而在《受戒》中,这份似乎与生俱来的恋乡恋水情结得到了释放。
汪曾祺《看水》赏析
汪曾祺《看水》赏析
《看水》是汪曾祺的一篇小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探讨了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破坏与对待自然的态度。
本文将对《看水》进行赏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汪曾祺的创作意图。
首先,小说以作者对水的关注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汪曾祺以一颗敏锐的心灵观察着水的变化,用生动的笔触将水的形态和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对水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种情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珍惜之意。
此外,小说还通过对水的变迁描写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微妙关系。
汪曾祺巧妙地将人类与自然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水的描述,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与对环境的无视。
他以水的变化为线索,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种种破坏行为,揭示了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盲目追求和对自然的忽视。
这种对比使读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最后,小说呈现了一种对待自然的态度。
作者通过对水的描写,倡导人类应该珍视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他反复强调自然的伟大和微妙之处,希望人们能够更加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看水》这篇小说,汪曾祺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珍惜和保护自然的呼唤。
综上所述,汪曾祺的《看水》通过对水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探讨了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破坏与对待自然的态度。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思考,他向读者传递了珍惜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这使得《看水》成为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感人情感的作品。
汪曾祺的水情结与小说创作
Wang Zengqi's Complex with the Water and His
Novel Creation
作者: 靳新来[1]
作者机构: [1]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出版物刊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9-7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汪曾祺;水情结;文化原型;水文化;小说文体
摘要:汪曾祺具有深厚的水情结,这得自他从小的生活经验而联通呼应着中国文化的"水崇拜"传统.水情结对他的小说创作有深刻影响:小说中的风景书写总少不了水,人物——尤其是少女形象——更是被赋予浓郁的"水气",其独特的小说文体可称为"流水体".汪曾祺是一位经传统水文化濡染的"智者",他在水情结制约下的小说创作是对江南文脉的传承和发扬,又重续了冲断已久的"京派"文学传统,并直接诱发了"寻根小说""先锋小说"等重要风格流派的孕育和诞生,有着承上启下的文学史地位.。
汪曾祺作品中的绮丽爱情
汪曾祺作品中的绮丽爱情
在无边的湖光水色中,生活在水边的小儿女们被水滤掉了肉欲的杂质,呈现出思无邪的纯净特质,水成了少女们青春、爱情的成长媒介。
《小学校的钟声》中,少男少女们那种朦胧的爱恋就发生在水边的渡船上,《受戒》中小英子正因为是都在芦苇荡的深处,她才敢大胆地说出要给明子当老婆这样的话,正是借着大淖的沙洲、茅草、月色,巧云才让自己的爱情由朦胧变明朗。
在小说《受戒》中,不管是荸荠庵飘逸着世俗烟火气息的生活,还是小英子家淳朴温馨的普通人家的小生活,无一不体现出和谐而又温馨的人情世事,这样的人情和水一起,共同描绘出一幅纯净美丽而又温馨平淡的画,在这幅画中,明子和小英子之间天真烂漫的恋情就成了点睛之笔。
如果没有一个宽松自由而又淳朴的生活环境,明子和小英子又怎么可能会拥有这样一片干净淳厚的天空呢?小英子善良又天真烂漫,在她的身上有着如水一般透明而清澈的自然本性,那正是青山秀水、淳朴民风的水乡一点一滴慢慢滋养起来的人性,这样的人性是健康而美丽的。
在小说中,明子常常跑到小英子家,他们两个人一起车水唱歌,一起干活,在岁月的嬉戏中,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便不知不觉地对彼此萌生出了朦胧而又美好的初恋。
在小说的最后,汪曾祺用他平淡却舒适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副清新明丽的水上风情,在这里,无论是飞翔的水鸟还是长脚的蚊子,亦或是随风摇曳的芦穗和通红的蒲棒,它们都在宁静恬淡的水乡自由自在地生长,多彩喧闹的芦苇荡和小说主人公的率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了一个自然和谐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情结
作者:姚凤禄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7期
摘要:生长于苏北水乡的汪曾祺内心氤氲着浓郁的水情结,在作品中体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意象、如水般平淡冲和的人物、行云流水的结构以及弥漫着泱泱水气的诗意世界。
本文主要探究汪曾祺小说中水情结的来源,通过文本的具体分析,挖掘其审美意蕴。
关键词:水情结;探源;文本;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1207.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020-01
一、“水情结”的探源
1.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于作家的人格涵养、创作风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童年的成长环境更是深刻作用于作家整个的创作生涯。
汪曾祺在《菰蒲深处》自序中写道:“我是高邮人。
高邮是一个水乡。
我的小说常以水为背景,是非常自然的事,记忆中的人和事都带点泱泱的水气。
”①高邮的水为汪曾祺构建了生命中诗意栖居的摇篮,水的平淡冲和滋养了他恬淡的心灵与自然开阔的胸襟,在创作中自然地描绘出富于地域特色的水意象,流露出水的质感与生命力,艺术形象亦多“平静如水,流动如水,明澈如水”,可见作家同生养地的文化母体存在无法割舍的精神联系。
2.传统文化的影响。
汪曾祺出生于书香世家,小说中反映出多种传统思想交融的痕迹。
有评论家说道家文化的传承使汪曾祺的小说散发出诗性的清香。
而他自己却笑答虽对庄子文章兴趣颇深,至于思想却不甚了了,自认为受儒家文化影响更深,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同时《幽冥钟》中又体现了佛家救苦救难、慈悲为怀的思想。
3.沈从文的影响。
沈从文曾言:“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正是湘西秀丽的山水孕育出其笔下诗意艨胧的边城之境。
可见创作主体自身也意识到了现实的水对其个人似水的性格与作品艺术风格形成的潜在力量。
作为沈从文的入室弟子,汪曾祺作品中对故乡水世界的深情建构和蕴涵的诗意水蕴与恩师一脉相承,让读者在“苏北水乡”中重见“湘西世界”田园牧歌式的恬淡祥和。
同时屠格涅夫抒情性与自然性相错综的手法以及人与自然契合所散发出的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作家的创作冲动。
二、“水情结”的文本分析
1.丰富多样的水意象。
汪曾祺小说中展现多样化的水意象,且大多以沼泽、大淖及运河水系为主,充满着维扬地域特色。
②“大淖是一片大水。
”“白莲湖是一口不大的湖。
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
”“湖边港汊甚多,密密地长着芦苇。
”“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
”“大淖”、白莲湖”、水生植物等意象透视出苏北水乡秀美的自然风观。
《大淖记事》中沙洲上冒出的紫红色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鸡鸭名家》中快如疾箭的翠鸟,《受戒》中的芦花荡,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水对万物的滋养,同时这些水意象也凝结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苏北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饱含人间的烟火气。
2.平静如水的人物。
汪曾祺的小说,描写往往是在水边、水上发生的故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种善良朴实、乐天知命的人物形象在汪曾祺的笔下有很多。
《大淖记事》中巧云破了身子以后仍坚强地追求幸福,《鸡鸭名家》中陆长庚贫困潦倒依然活得超然自在,《受戒》中小英子向受戒的明海表达爱意,这些人身上凝聚着水的柔情与坚强。
至于女人像男人一样生活,和尚娶老婆,佛门无清规的状况,看似不合道德,确是人最原始的生活形态。
《鉴赏家》则书写了一段画家与果贩惺惺相惜的友情赞歌,除了人性美的光辉,高山流水的情谊、不拘礼节的人性自由也折射出水容纳百川的胸怀。
3.行云流水的散文化结构。
传统小说注重叙事性与故事性,而汪曾祺自称行文结构是“随便”,不喜“结构痕迹太露的小说”,向往苏轼所说的“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看似為文无法,实则是“苦心经营的随便”。
③《受戒》中,本该围绕题目对主人公明海受戒的过程进行细致地描绘,而作品却大篇幅地介绍了庵赵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直到最后才通过小英子的视角对受戒进行侧面表现。
《大淖记事》中,开头着力描绘大淖的环境,而巧云与锡匠十一子的爱情故事直到第五节才开始涉及。
这种结构上的比例失调,任其如水般自然流淌的随意,却使读者品味到了别样的诗意。
三、结语
卡西尔曾说,诗人是自然的“形式的发现者”。
诗人是自然的代言人,同时也借自然万物表达自己,于是人与自然形成了默契而深刻的对话关系,两者的距离也就消失了。
在汪曾祺笔下,水既是实体,也是生命形式的象征,水柔软而又坚毅灵动的生命力鼓舞着他一生保持着对生活的真挚与热忱。
“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汪曾祺是水边的抒情诗人,水引导他浸入生活底层去体味市井百态,为读者构造一个美丽温情的世外桃源,他的作品中充盈着柔情似水的意蕴,刻画的人物也带着淡淡的水意。
文学具有超功利的审美追求,他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达到了平淡和谐的审美理想的至高境界。
注释:
①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②陈楠,刘军.略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情结”[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15):189-190.
③吴延生,水的平和冲淡人的亲和恬淡——小议“水象”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6 (560):26-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