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学具准备:课件、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林老师也很喜欢,前两天我去了趟书店,采购了一些书集,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本24元,12本书(学生说,教师板书:有12本书,每本24元)2. 师: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生:买12本书一共多少元?(学生说,教师板书:一共多少元)3. 师: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生:24×124. 师:为什么用乘法?生:求12个24元相加是多少,用乘法。
二、方法探究:1.师:诶,你能一眼看出付多少钱吗?(不能)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吧!生:我把24看成24,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40生:我把24看成20,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00生:我把24看成20,12看成12,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40生:我把24看成25,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502. 师:同学们的估算能力真强!那么24×12到底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试着做过这道题,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做的吗?(停顿)老师收集了同学们的几种计算情况,我们来看!(投影展示)(1)反馈第一种:24×2=4824×10=240240+48=288师:我们接着来看。
唉,这个同学又是怎么想的?生:将12分成10和2,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明白了)那这里的每一步都表示什么呢?生:24×10=240表示买10本书的价钱,24×2=48表示买2本书的价钱。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2.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15分钟)1. 提问: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你们知道什么是进位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进位就是当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将结果中的十位数加到前一位数上。
3. 提问:那么,不进位的情况是怎样的呢?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不进位就是当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小于10时,不需要进位。
5.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计算过程。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四、巩固(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解决。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不进位的情况,避免出现错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进位的计算规则。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但是,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不进位的计算规则,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的计算规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操作活动法和讲解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例题,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进行笔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进位的计算规则。
3.巩固练习:学生进行笔算练习,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4.总结提升: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乘起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笔算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正确娴熟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享受独立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
3、能应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挨次和其次局部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115= 1105= 11050=3020= 30200= 30020=2、笔算:244= 392=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
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看: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
思索: 1、笔算1412时,先用其次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终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3、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1 41 22 8 。
142 的积1 4 0 1410的积1 6 8 1412的积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便利,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问题。
我们要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即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两位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计算以及如何避免进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进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出一个例子:小明有2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即23乘以3。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如何避免进位。
我会一步一步地给大家讲解,将3写在23的下面,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得到3乘以3等于9,写在个位上,然后是3乘以2等于6,写在十位上。
我们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69。
所以,小红有69个苹果。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大家自己动手计算:小华有45个橙子,他的朋友小丽的橙子数量是小华的两倍,请问小丽有多少个橙子?4. 讲解答案大家计算出来了吗?答案是90个橙子。
我们同样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即45乘以2。
我们将2写在45的下面,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得到2乘以5等于10,这里我们需要注意,10是一个两位数,所以我们要将1写在十位上,0写在个位上。
然后是2乘以4等于8,写在十位上。
我们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90。
所以,小丽有90个橙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45 x 2 =4 (45的十位数乘以2)+9 (45的个位数乘以2)_______90 (结果)七、作业设计(1) 12 x 3 =(2) 35 x 4 =答案:(1) 12 x 3 = 36(2) 35 x 4 = 140小王有26本故事书,他的朋友小李的故事书数量是小王的两倍,请问小李有多少本故事书?答案:小李有52本故事书。
三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例2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52104330 =1240 =3120 =1720 =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
(小红的妈妈带着小红去书店买书,小红要买一套12本,每本24元的书,她在想一共要付多少钱。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2412=)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那么你能估算一下妈妈要付多少钱吗?(妈妈要付200元)妈妈到底要付多少钱?你想怎样计算?老师指导谈话: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目前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展示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412=2402410=240242=2824028=288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2410,再用2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会想到用笔算乘法。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老师家以指导。
老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把每步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例1:2412=288 (2410=240242=48240+48=288)241248242的积242410的积288 (个位的0可不写)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乘了两层,因为第二因数是两位数,2和24乘完后,1和24还要乘,把两层乘得的结果相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概念。
- 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的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 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学术态度。
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概念,不进位的方法进行笔算。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 提问:你们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怎么计算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计算得更快?2. 探究新知-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 操练巩固-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应用拓展-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正确率和完成情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进位的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算法,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还不太熟悉,特别是不进位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进位的情况。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不进位的处理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相关的动画演示。
2.练习纸:供学生练习使用。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特别是不进位的处理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哪些特殊情况?如何处理?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计算物品总价,演示笔算乘法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较大物品总价的情况?”(如购买多本书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笔算乘法的奥秘。
3.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步骤;
4.解决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使其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规律,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运算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 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 学生掌握乘的顺序及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算理,从而使学生能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两位数乘两位 数(不进位)的笔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 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口算。
Hale Waihona Puke 52×10=43×30=12×40=
31×20=
17×20=
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 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为接来的学习做 好准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应用。
3.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演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练习。
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进位,该如何计算?2.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以25×34为例,详细讲解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演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PPT或黑板,演示25×34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计算方法。
4. 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5. 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教案以人教新课标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次说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五、说教法:1、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自查和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以目标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一)、前提测评:1、笔算下面各题24×3 78×8 57×7 63×5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27×20 82×40 52×60 12×9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依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第二节笔算乘法第一课时设计的。
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师侧面引导为辅,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真知,探求数学计算之奥妙。
设计理念:复习旧知,设问导入,例题范演,解释算理,习题演练,纠正错误,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已学过的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小数乘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五、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六、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图片,设计复习题和巩固练习题;学生准备数学练习本和笔,提前预习本节内容。
七、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课本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二)教学方法:示范法和探究法(三)教学策略:以提问形式激发学生思考,辅助引导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四)教学进程:1.学前准备(1)口算:(2)估算:(3)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2.新知学习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现在思考:如果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知道的请讲述计算方法并给予肯定)。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进位的乘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不进位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乘法知识,如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等。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该如何计算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一种简便的加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a. 将两个数的每一位相乘,得到四个乘积。
b. 将这四个乘积分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注意对齐。
c. 将这四个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3. 强调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如果某一位的乘积超过10,只需将个位数写在相应的位置上,十位数不用进位。
三、例题讲解1. 出示例题:23 × 45,让学生按照笔算方法进行计算。
2. 讲解例题的解题过程,强调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例题的计算,加深理解。
四、课堂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总结易错点。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要点。
2. 强调乘法的意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提前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进位的乘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住新房-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知识要点

3、算:用竖式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14×12。
会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运用
1、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简便计算)。
1、比:两位数乘两位数那种计算方法最简便能解决生活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单问题。
2、想: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数位对齐、运算顺序、检验)。
表达
1、能叙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
2、能叙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口算、估算、笔算等)。
3、用竖式表示计算方法
如:14
× 12
2 8……14×2
14……14×10
168 ……28﹢140。
1、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如:计算14×12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想:计算的先后顺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算什么,再算什么)。
能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住新房-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知识要点
教学点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认知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就是求几十几个几十几是多少,如:14×12。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数被乘数。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3、竖式的书写。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至少是三位数,最多是四位数。
5、特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乘11的方法。
1、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就是求几十几个几十几是多少,如:14×12)。
2、思:有那些计算方法(口算、竖式等)。
3、做:用竖式计算。
4、说:计算过程及方法。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1.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18页至第19页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能熟练地进行笔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箱苹果,每箱有12个,一共买了8箱,问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
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小组合作4.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并进行讲解。
例题包括12×12、23×34等。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让学生熟练掌握。
5.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包括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乘起3.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23×14b. 35×26c. 46×57答案:a. 23×14=322b. 35×26=910c. 46×57=262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与反思

2笔算乘法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材第46页例1)二、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题目)1.口算。
52×10=43×30=12×40=31×20=17×20=21×3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师: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数字较大时,用口算计算出结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46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1)(1)师: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12。
(3)探究14×12的算法。
①师:这和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②师:你会计算吗?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试着用点子图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画点子图。
③学生汇报算法。
(根据汇报适时课件出示方法,并演示点子图)方法一:将12写成3和4的积。
14×4=5656×3=168方法二:将12分成10和2。
14×10=14014×2=28140+28=168④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想一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讲解竖式计算方法:把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与14相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同个位上的2对齐;再用十位上的1与14相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同十位上的1对齐,然后把两次结果相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篇一: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冀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 情感目标:
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篇二: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9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青岛版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起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因此教师只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整合旧知、探索新知,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
境中,就能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
1.初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2.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算理。
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问题。
一、复习:出示课件。
提问:23X10 23X2 是怎样口算的?23X2怎样变成竖式?
二、新课:
(一)出示问题
(1)谈话:根据信息窗2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一共用了多少个喷头?
(2)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根据——要求“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就是求12个23是多少。
(板书:23×12)(3)找该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发展点。
)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出示课件:点子图,让学生数出12个23
1.估算
(1)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的得数。
(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
)
(2)引导学生想一想:23×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
2.口算
(1)师:这道题的准确得数到底是多少?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这道题的得数?
把计算的过程简要写到练习本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师巡视指导。
(个别学生可能想不出如何转化,老师可个别启发引
导:23×12表示12个23,我们能不能把12个23分开来算呢?先算10个23再算2个23,然后再合起来)
(3)全班展示,交流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A:23×10=230
23×2=46
230+46=276
B:20×12=240
3×12=36
240+36=276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每个算式算的是哪部分?
(4)找算法的共同点,初步理解算理。
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算法的共同点。
(实际都是把12个23或23个12分开来求,因为分开之后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算式)
(5)小结:我们遇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知识,就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式,并且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相加,从而解决了新的问题。
看来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3.笔算
引导学生将口算的三个横式简化
23×10=23046
23×2=46
230+46=276 (1)请学生大胆想象,将简化的横式竖过来变成竖式,遇到困难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
(2)学生试做,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1):2 3
4 6 2 7 6
2): 2 3
×1 2
4 6
2 7 6
(这时老师加以启发引导:第一个竖式中哪些地方是可以省略的?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230的个位上的0可不可以不写?如果擦去0,大家会不会把它当成23,为什么?如果不写0除了少写一个数字,还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看竖式发现:乘完个位乘十位,十位上的1乘3得3,对齐4的下面写3,1乘2得2,在4的前面写2。
这样算的时候不写0,可以简便我们的计算过程。
)
4.进一步明确算理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4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尤其要明确23写在百位和十位上就是表示23个十,也就是230。
5.规范计算过程,形成算法
师生共同梳理计算的过程。
2 3
师:先用23和个位上的2 相乘。
(板书)
2 3
↖↑
4 6
师:再用23和十位上的1相乘。
一三得三,3写在哪里?为什么?师:在十位下面写3就表示3个十了。
一二得二,2写在哪?为什么?
2 3
↑↗
4 6
2 7 6
师:竖式中的46是怎么来的?23实际上是多少?它是怎么来的?(板书:23×2和23×10)
2 3
↖↑
4 6 ——23×2
23×10
2 7 6——46和230的和
6.尝试练习
独立用竖式计算43×21,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计算过程以及每一步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填写课本28页第1题。
2.独立解决第2个问题,要求验算
3.你能帮小马虎判断出对错吗?(课件)
32×12=3264
3 2
×1 2
33×31=132——
3 3 6 4
×3 1 3 2
——
3 3 3 2 6 4
9 9
1 3 2
4.森林音乐会,帮小动物找乐器(课件)。
课件出示3组连线的题,看谁做对的好事最多(只要求做对)
5.分组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课件)
全班有8列学生,分8列火车比赛,每组1道,又快又对的是冠军。
篇三: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三年级(下)数学自主探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