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食品的加工。如先秦时的谷物主要 是粒食、豆饭、麦饭等。石磨出现后的面食,易消化、 吸收。用面粉可以制成饼,通过发酵可以做成馒头、包 子等多种食品;再如大豆由粒食到磨成浆作成豆腐就是 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豆腐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在炼丹过程 中发现的。据研究,大豆粒食蛋白质吸收率只65%,做 成豆腐后可达92%到96% [小康16项指标到2000年3项 未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85%,农村卫生保障80%,人 均蛋白质摄入量90%(73克)]。豆腐可做多种菜,老少 皆宜 ,今天已是天下何人不食君”。日本人格外推崇。
中国饮食走向世界。
饮食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内 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 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内容。作为 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A.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 B.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艺、器具制作工艺、食物保 藏运输方法等; C.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 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主讲人:
商洛学院教授 王思怀
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 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 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 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 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林语堂《吾国吾民》一书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 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
本专题简要讲四个问题: A. 中国传统食文化 B. 中国传统酒文化 C. 中国传统茶文化
D.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食文化
1.农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
饮食与农业有密切联系。没有农业,饮食就成了无米之炊。 何谓“农”?班固《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此即 我们今天所说的狭义农业。其实,我国古代并不仅限于此,而是 注意到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今天所说的农、林、牧、副、渔都 得到发展。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蔬菜就已开始种植。 西安半坡出土的一个陶罐中就盛有芥菜、白菜种子。夏、商、周 三代畜牧、园艺都有一定规模发展。战国时成书的《管子》常常 将五谷(黍、稷、麦、菽、麻)和六畜(猪、牛、羊、马、鸡、 狗)、“桑麻”并提。当时粮食、园艺、畜牧收入之比为60: 20:20,这还未包括桑麻渔采,可见是多种经营。
3.饮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完善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饮食著述占有一席之地。《汉书·艺文志》 上就有《神农食经>>七卷,记载了先秦的饮食烹饪经验;魏晋南北朝及 其以前的有关著述不下数十种,仅以《食经》命名的就有五部;《齐民 要术》是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集大成。它谈到了食 物的储存、酿造、加工、烹饪,全而系统地论述了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 《要术》既考虑到皇帝贵族“烤乳猪”等高档菜肴,也更多的考虑到平 民百姓的中低档荤素菜之需:唐宋以后,北方的饮食技法伴随着大运河的 浆声帆影传到南方,反映南方饮食烹饪技术的著述越来越多。北宋高僧 赞宁《笋谱》专门介绍竹笋的采食方法,强调要吃出笋之“本味”。他 自己的食法是:在竹林里取鲜笋和山泉水,用笋皮慢慢煨熟,坐在林中享 用,认为如此才能吃出“本味”、“真味”。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一 书记述了山区居民的饮食原料和制作方法。重点介绍蔬食,从箩卜开始 共包括栽培作物,烹制方法40几条。“涮兔肉”最早见于此书,后在此 基础上又出现了“涮wenku.baidu.com肉”等。
汉代出现了“人丁兴旺,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因战 争需要,西汉政府对畜牧,尤其是养马非常重视,武帝还 不惜动用武力掠得了西北大宛汗血马。魏晋以后,水稻在 南方普遍种植。唐代我们今天所有的作物除番薯、烟草等 少数作物外其余都有,尤其植茶发达,“江淮人什二三以 茶为业”,产生了一代“茶圣”陆羽(著《茶经》)。养 鱼业也比较发达,岭南还出现了稻田养鱼。明清以后,农 业更加细密,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农业。“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在嘉湖一带真正实现了结合。农谚云: “养猪不赚钱,回头望望田”。
17世纪,大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居上海,在上海郊区 引种成功,徐还专门写了《甘薯疏》,总结种红薯的13 种优点),玉米(苞谷,16世纪从东南沿海或西域传 入),花生(原产美洲,16世纪初从南洋群岛引入), 马铃薯(土豆,原产于美洲,清前期从南洋传入。山西 农谚云:“五谷不收也无患,只要有二亩山药蛋。”)。 明清时期从海外引进的蔬菜品种有:辣椒,番茄(来自 西蕃,故名),菜豆,甘蓝,向日葵(17世纪从南洋传 入),花菜(欧洲种,光绪时传入)。发展到今天,我 们已有160多种蔬菜品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外来作 物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内地的菜肴品种,改善了作 物品种结构,丰富了物质生活,饮食文化。
在我们自己发展的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作物 品种,有粮食,也有蔬菜佳果:据统计,仅汉代从西 域传入中原的食物原料品种就有葡萄、石榴、苜蓿、 芝麻、核桃、大蒜、豌豆、蚕豆、西瓜、甜瓜、黄瓜、 菠菜、莴苣、香菜、芹菜、胡萝卜、扁豆、大葱、金 桃、蓖麻、胡椒、波斯枣、无花果、茴香、巴旦杏、 齐墩果等许多种。明清时期从海外引进的粮食作物有: 番薯(红苕,原产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 洲、东南亚。1953年,居住菲律宾的华侨陈振龙冒着 巨大危险,冲破西班牙殖民统制者“严禁甘薯外销” 的禁令,将薯藤秘密地缠绕在航船揽绳上,表面涂上 污泥,躲过检察,先在福建种植成功。
2.饮食的结构是谷食多,肉食少
饮食结构即配餐方式,指饮食中主食、副食、饮料的 搭配方式。饮食结构受经济发展、民族习惯、社会变化、 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影响。尽管长期以来有北人嗜葱蒜、 蜀湘嗜酸辣、粤人嗜淡食、江浙嗜糖食的习俗,但几千 年来,汉民族基本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其它肉类、蔬 菜瓜果为副食的饮食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与西方以 肉食为主,无主副食之分迥然不同(我国西北、北方少 数民族以肉食和乳酪为主)。这种饮食结构符合营养卫 生原则。肉固然好,但谷物、蔬菜甚至野菜中都含有肉 所没有的营养成分。中医认为酒肉肥甘是烂肠腐胃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