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要素

实现教学质量增长方式的转变

杨立新

全省在以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创办合格学校为载体,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的同时,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力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要素分析的角度,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实现教学质量增长方式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要素分析

1、传统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掌握,忽视和冷落发现、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学生的学习纯粹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这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且也严重地阻碍着学生的发展。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训练式的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对于所学内容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试想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吗?

2、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过去教师习惯于运用灌输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知识讲,学生知识听,很少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然而,目前,教育界正在提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下子无法适应,认为改变教学方法无非是学生自学,然后再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这节课就算上完了,教师感觉一下子轻松多了,不需要再去备课,写教案了,解放了。其实,这是误解。

3、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制约着教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方面,学校还实行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分数管理给教学工作蒙上了一层功利主义的面纱,从学期开始,教师就给学生强调要做到哪几点,你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分数。学生也从学期开始就试图打探着考试怎么个考法,似乎都是为了分数。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制度把教

师统的过死,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例如,多年来一直沿袭下来的教学制度就是教师只能在教室上课,教师想改变教学方法,想把学生带到教室外、校园外,通过参观或实践让学生获得学习,都会受到阻止或被定为重大教学事故,或者偶有不对之处就被通报批评,年终考核定为不合格,甚至会受到经济制裁。因此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与学校的统一要求,在教死书,死教书,最后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影响到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同时也就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质量的提高。

4、师生关系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师道尊严”之下的师生关系总是反映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断加强学校的传统常规,在教学上十分注重本技能和既定的教学内容组织课程,一般不使用探索性的发现学习方法。在学习观上,认为学生是“孩子”,强调指令行为,他们讲究课堂纪律,严守纪律,追求秩序井然,作业规范,赞成惩罚手段。并且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好坏,并利用学习成绩来惩罚学生。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的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知识精确、清楚,课堂纪律好,但学生很少自发性地提问或回答问题,思维不能自由发展,活动受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领导的施政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的方面都存在着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要素。

二、实现教学质量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

要使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素质教育得以顺利推行,教学质量增长方式得以转变,就必须克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转变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

升的主动参与过程。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改变学习方式,但要真正改变这种学习方式,就需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发现性的学习与探究性的学习,但这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2、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思想和别人总结好的结论,不习惯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不乐于动手,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因此,需要教师应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教师就应该做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弄懂本学科,而且要懂得边缘学科,要想尽可能准确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后是要促进学生不在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目前,我们的教师正在向这方面努力,但在指导的方法上能否奏效,还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现代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离开了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任何愿望都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提倡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反对用各种死板、教条的模式限制学生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

3、要改变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改变以“分”为本的思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分数尽管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但我们不能成为分数的奴隶。在学校管理中要坚决杜绝这种“见分不见人,重分不重人”的思想存在。

另一方面,学校不应当过多干涉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实行民主化的管理。在学校的大环境下,使教师能够有民主自由感,使学生能够在

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要以人为本,提高人文素质。一是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当然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使人文素质教育深入下去,文化素质教育必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课程体系,进入主课堂,纳入学生的学籍管理之中。二是要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进行人文教育,改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三是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深化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因而影响最大。

4、要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应该积极探索与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大力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和谐融洽的气氛,就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总之,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要素和实现教学质量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有很多,也很复杂,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去探索,寻求原因,提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对策。

2009.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