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一、前言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美丽风光的海滨城市。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市区东部,占地面积约 3 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实习基地之一。

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我有幸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地质地貌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包括海岸地貌、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的观测,深入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2. 地层剖面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多个地层剖面,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地层剖面的观测,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化石组合和地质年代,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3. 岩矿鉴定在实习基地,我们参观了岩矿标本室,观察了大量的岩矿标本,学习了岩矿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岩矿鉴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岩矿鉴定能力。

4.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市区的若干地质景点,如北戴河鸽子窝公园、山海关长城等,了解了这些景点的地质背景和形成原因。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秦皇岛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

三、实习收获1. 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巩固了所学的基础地质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岩矿鉴定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方面的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地质地貌观测、地层剖面观测、岩矿鉴定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我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3. 思维方面的收获实习使我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姓名:赵洋旅地学院10级2班学号:10112192011年9月3日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习区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实习区范围:秦皇岛石门寨地区。

地理位置: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

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

它位于秦皇岛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公里,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惯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轨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

交通极为方便。

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

交通概况:石门寨镇为新兴城镇,街区比较齐整,有一条南北向街道约2公里。

铁路一条:为秦石线单轨,有鸡冠山站、傅水寨站、石门寨站、上庄坨站、石岭站等五处火车站。

公路一条:沿铁路线,经杜庄、石门寨、上庄坨、石岭、向北义院口延伸,长约20公里,沥青路面,铺面宽6米,路宽8米;桥十座。

简易公路二条:石岭至黄土营6公里,石岭至驻曹营3.3公里,路宽6米。

通讯线两条:一条由杜庄、石门寨、九门口、东架庄、辽省绥中县。

另一条鸡冠山火车站、石门寨、石河水库新建村。

第二节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2实习区水文特征:水系以河流、小型水库为主,也有井、地下河、贮水池、泉等。

该区有两大河流水系:大石河水系、汤河支流水系。

汤河二个支流在分水岭西南部、流域面积很小。

一支自柳观峪进入区内,经山羊寨、上平山、鸡冠山、山口子向南流去,区内全长约13公里。

另支沿铁路东侧,自徐庄、小部落、赵庄、杜庄向南与上支流汇合,河两岸分布许多贮水池。

在下平南近500米处有一露天泉。

大石河水系在分水岭的北部,大石河流经石门寨的广大地区,它由多个支流汇合而成的树枝水系,它发源于辽宁省绥中县大横岭,最终在田家洼注入渤海。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前言实习时间:某某年年7月7日——7月18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实习目的: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6、了解实习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7、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实习概况:实习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习。

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目录1实习区概况2实习主要内容3结束语:实习的心得体会及总结一、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

其中北区实习区是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

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

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

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二、实习主要内容地层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1、元古界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论(一) 地理概况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

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

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m左右。

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

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实习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

我们重点实习的是大石河。

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

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

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1.2 实习时间与地点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四、实习成果与收获4.1 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内容4.2 实习所得到的经验与启示五、实习评价与建议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本次地质野外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2 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地质实习的时间为2024年7月1日至7月15日,实习地点为秦皇岛地区。

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实习队伍共有10名成员,由导师负责组织管理。

实习队伍成员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包括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分析等。

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秦皇岛位于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北濒黄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该地区主要由白垩纪、新生代和第四纪地层组成。

白垩纪地层包括白垩系、沛县组、威县组等;新生代地层主要有第三系地层,包括震旦系和石灰岩等;第四纪地层主要是冰碛层和冲积层。

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秦皇岛地区经历了多个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演化。

主要构造特征包括断裂带、褶皱带和喀斯特地貌等。

断裂带主要有北岭断裂带和南岭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褶皱带主要有弯曲褶皱和斜坡褶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威县和沛县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等。

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主要分布在北岭断裂带附近;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云母片岩等,分布在南岭断裂带附近;沉积岩主要有页岩、砂岩等,在秦皇岛地区广泛存在。

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秦皇岛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

秦皇岛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貌实习报告摘要:本文是对秦皇岛地貌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实习报告。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对秦皇岛的地貌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对地质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我们发现秦皇岛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包括海岸地貌、山地地貌、河流地貌和平原地貌等。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的演化过程。

最后,我们对秦皇岛地貌实习的收获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 引言秦皇岛位于华北平原东北沿海,是中国重要的滨海城市之一。

由于长期的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秦皇岛地区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地貌景观,具有重要的地质和自然资源。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深入了解秦皇岛的地貌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对地质和环境的影响。

2. 地貌特征秦皇岛地貌特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海岸地貌、山地地貌、河流地貌和平原地貌等。

海岸地貌是秦皇岛地区最显著的地貌类型,包括沙滩、海蚀崖和海蚀平台等。

山地地貌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市区西南和北部,地势较高,形成了许多山脊和峡谷。

河流地貌主要由杨河、皇城河等河流形成,地势起伏较大,河谷景观较为壮观。

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市区以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3. 地质构造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主要包括断裂和褶皱。

断裂主要表现为北南向和东西向的断裂带,这些断裂构造对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褶皱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市区西南和北部的山地地区,形成了层状褶皱和褶皱和断层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

4. 地形地貌演化过程秦皇岛地形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与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和河流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秦皇岛地区经历了海岸侵蚀、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等过程。

海岸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浪作用和海流侵蚀,形成了风化堆积、海蚀崖和海蚀平台。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1 前言1.1 自然地理概况1.1.1实习区地理位置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东接辽宁,北邻承德,西倚唐山,南连浩瀚的渤海,海岸线长113千米,水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距离北京295千米,总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秦皇岛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县为昌黎,抚宁,卢龙和青龙满族自治县,总面7812平方公里,人口达287万。

地质填图实习区位于秦皇岛市区北部,距新火车站28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4′~119°56′,北纬40°7′~40°9′;自然地理位置:位于燕山山脉东端,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政区划属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图1.1)。

实习区所在地柳江盆地,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12千米。

秦皇岛图1 实习区地理位置图市辖三区四县与实习基地有水泥公路和地方铁路相同。

秦京哈等铁路在秦皇岛市海港区,海关区和北戴河区三处设有国家三级站。

实习期区有秦皇市近郊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往返,交通十分方便。

1.1.2 实习区地形地貌概况实习基地坐落的柳江盆地,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中国地貌形态分类,为一南北向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区。

实习区北,西,东三面被陡峭的山地环绕,为一盆状地形,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地形。

相对比高在200—300米,最高峰老君顶海拔搞成493.0米。

贯穿盆地南北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水系。

大石河自北东而来,经大刘庄流入本区,在崔家转近南北向曲流。

傍水崖向东南直流,至蟠桃峪出盆地,于山海关以南注入渤海。

长70千米,流域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临海地带发育有海岸地貌,侵蚀与堆积型海岸地貌相间分布,形成许多优良浴场。

暂时性地面流水作用强烈,坡积物、洪积物随处可见。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地质地貌实习地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6月20日。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市的多个地质地貌景点,如柳江盆地、老龙头、北戴河等。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现象相结合,提高我们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学习地质地貌的基本知识,掌握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貌特征等地质地貌信息;培养我们野外工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第一站:柳江盆地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

实习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柳江盆地,观察了盆地的地层、构造和地貌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柳江盆地内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盆地边缘发育有断裂构造,盆地内部地貌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 实习第二站:老龙头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东部,是著名的海岸地貌景观。

实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老龙头,参观了著名的海岸地貌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老龙头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貌特征。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的颜色、粒度和结构等特征来判断岩石的类型,还了解了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

3. 实习第三站:北戴河北戴河位于秦皇岛市西部,是一个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实习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北戴河,参观了海滨地貌和河流地貌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北戴河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貌特征。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地貌特征来判断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提高了我们在野外识别和分析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和地貌特征来判断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本次实习主要围绕着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展开,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对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貌特征和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一、地质背景秦皇岛地处于华北板块向东转折的地处,北部毗邻渤海,南部毗邻燕山山脉。

该地区构造运动活跃,受到了古近纪以来多次的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岩石组合。

秦皇岛地区主要地层为白垩纪。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以中央隆起为主,北部地区以地面形成为主,南部地区则主要以断陷为主,东部地区则是复杂的叠加构造。

岩石主要有沉积岩和火山岩等,其中以煤、铁、石灰岩、页岩、粘土等矿产资源为主,成为了该地区的经济支柱。

二、地貌特征秦皇岛地区地貌类型多样,以平原、山区和海岸带为主,具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和资源。

其中,东南部的燕山山脉是秦皇岛地区的主要地貌特征,海岸带则是该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拥有着辽阔的渤海海域和独特的海岸风光。

另外,该地区还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如恐龙遗址和化石等,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同时,该地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较高,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资源状况秦皇岛地区的资源状况良好,主要以煤、铁、石灰石、页岩、粘土等为主。

其中,煤炭是该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拥有着广阔的煤田和存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同时,该地区的铁矿、石灰石和石油天然气等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除此之外,秦皇岛地区的渤海海域也是重要的海洋资源区之一,渔业资源和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等也十分丰富。

海洋生物多样性高,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研究也是重要发展领域之一。

综上所述,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和资源状况非常丰富。

在未来的发展中,秦皇岛将继续加强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背景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之滨,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样。

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旨在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地貌演化过程、矿产资源情况等方面的情况,提高我们在实践中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实习我们首先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实习。

我们走访了秦皇岛地区的多个地质剖面,观察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特征。

通过观察实践,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缘,这里的地质构造活动相对较强烈。

同时,通过观察断层和褶皱的延伸方向和形态,我们推测出了地壳的应力状况和地壳运动的方向。

2. 地貌演化实习在地质构造实习之后,我们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实习。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的海岸线、河流等地貌特征,并根据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分析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

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受到了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貌特征。

海岸线的形成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地壳抬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矿产资源实习我们还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矿产资源的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地区的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开采现场,并学习了相关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技术。

秦皇岛地区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实地考察中也了解到了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和地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理论和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并了解到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与地质学相关的专业同学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增进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演化和矿产资源情况。

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地质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实习活动在秦皇岛进行,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形成机制。

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习,我们对秦皇岛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本报告从海岸地貌、山地地貌以及平原地貌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地质演化过程,以期为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与参考。

一、引言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沿海,处于渤海湾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该地区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因此对该地的地质地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意义。

本次实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习,对秦皇岛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二、海岸地貌秦皇岛的海岸地貌主要分为海滩、海蚀崖和海堤三种类型。

海滩是由海浪和洋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平缓沙质地带,具有丰富的各种沉积物。

海蚀崖则是由于海浪的冲击和潮汐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悬崖,常常呈现出壮观的景象。

海堤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海岸保护构造,对于维护海岸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三、山地地貌秦皇岛的山地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包括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太行山脉北段为断裂岩性山脉,主要由片麻岩、石英岩和片岩组成。

燕山山脉则主要由变质岩和火山岩构成,其中燕山脉南段的小秦岭是典型的活动构造带,地震活动频繁。

四、平原地貌秦皇岛的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是由河流和海洋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该地区的平原地貌特点明显,地势平缓,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冲积平原、湖泊平原和海岸平原。

五、地质演化过程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主要阶段。

古生代时期,该地区经历了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了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中生代时期,该地区处于陆陆碰撞的复杂构造环境下,进一步发育了断裂带和活动构造。

新生代时期,受到海洋沉积和河流冲积的影响,秦皇岛的平原地貌进一步发展。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摘要:通过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实习,本文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貌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实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野外考察、采样分析、实地测量等方法,结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分析,揭示了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发展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一、引言秦皇岛是位于中国河北省东部的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

此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研究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了解其地质演化过程和构造特点,进一步探索地球科学的奥秘。

二、实习过程1. 野外考察:我们选择了秦皇岛地区的几个重要的地质地貌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我们前往北戴河海滨,观察了沙滩、海蚀崖等典型的海滨地貌现象。

其次,我们参观了位于海城镇的千里草原,仰望着壮丽的黄花草海洋,感受到了草原地貌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们来到北戴河山海相对比的地区,观察了冲积平原、河流谷地等特殊的地质地貌。

2. 采样分析: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了一些采样工作,收集了一些岩石和土壤的样品。

通过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样品的岩性和成分,从而进一步了解地层的特点和地质的演化。

3. 实地测量:我们采用了GPS定位和测量仪器,对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地貌特征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通过实地测量,我们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习结果与分析1. 地质构造特点:秦皇岛地区位于山海相对比地带,地壳构造复杂多样。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了由古老的地壳构造活动形成的一系列构造线aments,如断裂、褶皱等。

这些构造线aments影响着地层的堆积和地质演化过程。

2. 地貌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地貌形态多样,有海滨地貌、山地地貌、冲积平原等。

其中,海滨地貌是最为典型的景象,由于海蚀作用和泥沙运动,形成了美丽的海滩、风化崖等景观。

山地地貌则主要分布在秦皇岛东部的连山地区,山体陡峭,河流纵横交错。

秦皇岛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秦皇岛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秦皇岛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及背景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渤海之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本次实习地点位于秦皇岛市北部的石门寨地区,该地区隶属于河北省抚宁县,距离秦皇岛市区约28公里。

石门寨地区地处柳江盆地,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地质奇观于一体的地区,被誉为“燕山明珠”。

二、自然地理概况1. 地形地貌石门寨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北部、东部和西部三面环山,山势陡峻。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米。

2. 气候条件石门寨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其中70%集中于七、八月份。

3. 植被资源石门寨地区植被丰富,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等多种类型。

主要有桦树、落叶松、油松、杨树、柳树等树种。

野生植物有 wildflowers、草本植物、灌木等,种类繁多。

4. 动物资源石门寨地区动物资源丰富,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动物有野兔、野猪、狍子、松鼠等。

鸟类有喜鹊、乌鸦、斑鸠、布谷鸟等。

三、实习内容及成果1. 地质实习在地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石门寨地区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特征进行了实地观察和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石门寨地区地层出露较全,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岩浆岩主要有火山岩和侵入岩,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

构造特征方面,石门寨地区为一向斜构造,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

2. 地貌实习通过对石门寨地区地貌的实习,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丘陵、山地、河谷等地貌类型。

掌握了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发育规律,加深了对地貌学理论的认识。

3. 生态环境实习在生态环境实习中,我们对石门寨地区的植被、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观察,了解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特点,分析了动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有关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有关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有关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四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主要任务有: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2、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3、野外地貌素描的练习4、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二、实习区地理概况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

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

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可根据统一岩层的高度对比来判断断层的类型。

该地区的地貌类型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等。

整个柳江盆地是个不对称的复向斜,褶曲核部新,两翼老,为向斜,西翼东倾,动翼西倾;且西翼窄,东翼宽,即西翼倾角大,东翼倾角小,两翼不对称,且西翼上有多个小背斜。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实用模板)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实用模板)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即理论、实际结合型人才,我系组织了一次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地点在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处的石门寨地区,实习时间为__年7月8日至7月12日。

此次实习的目的是掌握岩石基本类型及特征。

认识岩溶地形,了解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形态特征等等。

一、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m。

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

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二、地质概况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

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单位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间的接触关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一)元古界青白口群1)下马岭组下马岭组是区内出露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r2之上,在张崖子一带,发育良好,出露全,张崖子西剖面可作标中剖面本组厚91米,主要岩性为杂色页岩(包括紫红色,蛋青色、灰黑色,黄绿色等)。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篇: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章前言实习时间:2010年5月25日—5月31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齐齐哈尔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学生实习目的:1.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3.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4.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和接触关系5.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半轮廓实习要求:1.要听从老师的安排2.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3.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庄托——花厂峪。

第二天,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第三天,砂锅店——潮水峪。

第四天,北戴河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嵑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绥中为邻。

市区划分为秦皇岛、山海关和滨海3个区。

其外围尚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4个市管县,所谓秦皇岛地区即包括上述3区4县。

秦皇岛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山海关区的“天下第一关”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雄伟壮观,为山、海相接的隘口,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海滨区为疗养避暑胜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滨海沙滩最适宜海浴。

秦皇岛市为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得交通咽喉,铁路和公路交通发达。

现在有京沈、京秦、大秦和青秦四条铁路。

公路除了京沈和津秦两条国道外,并有地方性沥青路多条。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

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

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由秦皇岛市区开来的班车通往盆地内个村寨,青秦铁路纵贯盆地中部,交通较为便利。

在柳江盆地范围内,个时代地层的发育具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许多近、现代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地操作中全面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任务包括掌握岩石、构造的描述以及采集地质标本等基本功,观察认识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及相应地貌表现形式,熟悉实习地区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以及参观不同旅游景点,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实习时间为2021年5月24日至2021年5月31日。

三、实习路线与内容实习期间,我们沿着预设的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

具体路线和内容如下:5月25日:大石河柳江向斜小傍水崖离堆山吴庄背斜5月26日:砂锅店潮水峪5月29日:山海关老龙头5月30日:北戴河——老虎石海滨浴场四、实习地区地质环境特征1. 地形地貌:秦皇岛地区地势较为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

山地和丘陵地区地质构造活跃,地貌变化丰富,有利于地质实习的观察和研究。

2. 地层岩性:秦皇岛地区地层发育较全,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主要岩性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等。

3. 地质构造: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

实习地区主要处于山海关隆起东南缘的柳江盆地,构造活动较为频繁。

4. 水文地质特征:秦皇岛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表现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

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有重要影响。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掌握了地质实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实地观察和测量过程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常见的矿物、岩石、水文和地貌等地质现象,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习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六、总结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机会,使我们在野外实地操作中掌握了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第1章:实习目的与意义实习目的: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

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别是造岩矿物。

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

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及时代。

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6、熟悉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

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

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寻找地质点,识别地质构造。

9、学会绘制地质剖面图。

10、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实习意义:经过在学校里对地质、地貌基础一年的学习,我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定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工作。

此次实习,一方面使我们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和的人才,为将来能够在某个领域上有大的突破,大的作为而努力!第二章:实习地点与日期实习日期:2010年8月23日至2010年9月1日实习地点:秦皇岛柳江实习基地,老龙头,北戴河8月23日柳江砂锅店东500米处8月24日鸡冠山8月25日张崖子,东部落村8月26日实习基地宿舍8月27日义院口8月28日亮甲山,石门寨,瓦家山8月29日大石河,傍水崖8月30日老龙头8月31日鸽子窝,老虎石9月1日武警部队招待所秦皇岛简介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8°33'-119°51',北纬39°24'-40°37'。

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²。

市区长50km,宽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海滨城市。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一、前言秦皇岛地质实习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锻炼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观察,收获颇丰。

二、实习区地理概况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

实习区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和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县等三区四县,总面积约为7812.4平方公里。

市区长50公里,宽6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带状海滨城市。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路线实习期间,我们按照预定的路线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包括亮甲山、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鸽子窝、北戴河海滨、柳江村小北山、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砂锅店、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鸡冠山等。

2. 实习内容(1)地层岩性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等地层,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分布特征和岩石类型。

(2)地质构造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了解了断裂、褶皱等构造现象,分析了实习区的构造发展史。

(3)地貌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貌现象,包括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等,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4)水文地质观察:我们了解了实习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观察了地下水位、泉水、岩溶地貌等水文地质现象。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质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了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让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地质地貌长途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实习时间:2011.8.15—8.25,历时十天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石门寨柳江盆地实习目的:为了更好的掌握地质地貌这一课程,通过实践亲自体验与感受书本中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便于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实习任务:熟悉秦皇岛的地层、地貌、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水系、岩石以及矿产等等。

系统的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1.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石产状的测定。

3.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4.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5.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主要踏勘路线及观测内容(1)上庄坨——傍水崖——周吴庄垭口:构造、岩浆岩、地层接触关系、河谷地貌(2)沙锅店——潮水峪:岩浆岩、构造、岩溶地貌(3)石门寨——亮甲山:地层、构造、碎屑岩、岩浆岩体(4)长寿山——山海关——老龙头:一些地质现象.河口地貌、海洋地质作用、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关系(5)北戴河:海岸带海洋地质作用、海岸地貌实习队的组成:2位老师34个学生共五组(第五组六人,其他组七人)每组有一个组长和一个副组长实习的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每天规定的路线步行去各个实习点实习,并带笔记本笔记以及带回样本。

一般是在早晨七点出发,下午一点左右回到实习基地,下午有时候会出去实习。

实习取得的成果:学会罗盘的使用以及辨别各种岩石、地貌、矿产,还有通过岩石识别地层,认识了各种构造和岩浆作用等等。

二、实习区概况1.(1)实习区的范围地质实习基地的主体位于秦皇岛市北部的柳江盆地,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的东端,行政上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驻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3km上庄坨村秦皇岛煤炭工业管理干部学校旧校区,紧邻秦皇岛市北山电厂。

区内有水泥公路及地方铁路与秦皇岛相通,向北去青龙县的高等级水泥公路从本区经过,交通极为方便。

秦皇岛市由3区4县组成:3区为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区,均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环境优秀,是中国北方避暑旅游的胜地;4县为青龙、卢龙、抚宁和昌黎。

(2)实习区地理位置实习区所在的柳江盆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的上庄坨村。

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

秦皇岛市有三各区,秦皇岛(海港)、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北戴河海滨。

(3)实习区工农业生产及风土人情本区基本上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蜜桃。

工业以采煤及开采耐火黏土为主,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一般为无烟煤,局部为贫煤。

当地多以奥陶系亮甲山组石灰岩为原料烧石灰,近年来多家水泥厂投入生产,越来越多成为本区的支柱型工业。

(4)交通概况实习区有秦青公路和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

2.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实习区冬季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当极地大陆气团向东移动时,每隔3-5日有强度不同的冷锋过境。

夏季受亚热带太平洋气团控制,为降水的主要来源。

北部和西部的山脉以及渤海对本区气候影响很大,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其它方面如下:(1)实习区地形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自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被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为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环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南向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年降水量70%左右。

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全年无霜期179天。

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海滨地带夏季凉爽宜人,故为避暑胜地。

(3)实习区水文情况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水期深水可达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

(4)实习区地貌实习区南邻北海,北依燕山,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环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

实习区所在的石门寨是一南北向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高山主要由上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组成,低洼的丘陵和平原由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构成,在地质构造上形成一个比较宽缓的向斜,故名“柳江向斜”。

3.实习区的经济情况实习区工业非常发达,以秦皇岛为中心,又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秦皇岛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

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

实习区水产品丰富,沿海生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该地居民与游客均以水厂品为食。

水厂品还销售到全国各地。

实习区旅游业发达,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老龙头,山、海、关、城浑然一体,海滨风光秀丽。

已经发现各种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还有各种矿产。

煤矿开采历史悠久,水泥生产也有一定规模,乡镇企业发达。

三、地层●概述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

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候,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下侏罗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之上。

新生代第四系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蚀,所以山区河谷有明显的阶地发育,全新世以来,亦有海积和海蚀地貌。

由此发育成了现在的西部陡东部缓的向斜地貌----柳江盆地。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

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

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本地区的地层顺序详见附表。

●地层描述(一)原古界青白口群(1)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

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冈岩之上。

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

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

厚91m。

(2)景儿峪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

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

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景波痕。

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厚38m。

(二)古生界一.寒武纪1.府君山组: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

是寒武系最下面的地层,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德利基虫化石。

本组属浅海沉积相,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十分明显。

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碎屑。

厚146m。

2.馒头组:该组由于岩石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

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

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

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

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厚71m。

3.毛庄组: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丰富,可作为标准剖面。

主要岩性为紫红色页岩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猪肝红。

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

厚约112m。

4.徐庄组: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

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

含有三叶虫化石。

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

厚101m。

5.张夏组: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

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三叶虫化石最丰富。

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厚130m。

6.崮山组: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

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

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

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

厚102m。

7.长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

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

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

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

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

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

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

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