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地点:秦皇岛日期: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一、实习目的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实习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地质学知识,提高实地调查和实验技能,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并掌握运用地质学知识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根据导师的安排,我们组分别前往秦皇岛著名景区北戴河、海港公园等地进行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

在野外实地调查中,我们结合地质图、剖面图等工具,观察了岩石的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收集了大量的岩石样品,并进行了标本的鉴定和描述。

2.矿产资源评价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并评价了岩石中存在的矿物资源潜力。

对于有潜力的矿产资源,我们还进行了现场的矿石采集和地质勘探工作,通过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和矿石层位分布情况,初步评估了矿产资源的价值。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地质学科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地质图上的信息和野外实际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相结合,对不同种类的岩石进行测绘和记录。

在样品采集和矿产资源评价方面,我们学会了运用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准确地评估岩石中的矿产资源潜力。

此外,实习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

在实验室分析时,我们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能。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们深刻理解了地质学在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结合地质学理论,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地壳运动、岩石成因等方面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实习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一、前言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美丽风光的海滨城市。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市区东部,占地面积约 3 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实习基地之一。

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我有幸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地质地貌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包括海岸地貌、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的观测,深入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2. 地层剖面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多个地层剖面,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地层剖面的观测,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化石组合和地质年代,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3. 岩矿鉴定在实习基地,我们参观了岩矿标本室,观察了大量的岩矿标本,学习了岩矿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岩矿鉴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岩矿鉴定能力。

4.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市区的若干地质景点,如北戴河鸽子窝公园、山海关长城等,了解了这些景点的地质背景和形成原因。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秦皇岛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

三、实习收获1. 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巩固了所学的基础地质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岩矿鉴定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方面的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地质地貌观测、地层剖面观测、岩矿鉴定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我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3. 思维方面的收获实习使我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023年秦皇岛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2023年秦皇岛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秦皇岛柳江盆地是一处集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实习基地,具有丰富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貌形态。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地质勘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7月26日至2023年7月30日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三、实习内容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以北,是一个由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组成的地区。

在地质历史时期,柳江盆地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多种地质构造类型,如褶皱、断裂等。

这些构造运动还导致了盆地的地貌形态的演化,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柳江盆地是一个大型沉积盆地,主要岩石类型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是柳江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沉积作用和压实作用。

火山岩是柳江盆地中的一种特殊岩石类型,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

变质岩则是柳江盆地中的另一种重要岩石类型,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高压变质作用。

这些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特征。

柳江盆地是一个具有丰富地质特征的地区。

在盆地的不同区域,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地质构造现象。

其中,沉积岩是最为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主要由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压力和压实作用下形成。

在柳江盆地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火山岩和变质岩。

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喷发形成的,通常呈现出深色或浅色,有时还包含有气泡和熔岩流动的痕迹。

而变质岩则是由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它们通常呈现出深色或浅色,有时还包含有石英、长石等矿物晶体。

1.实习过程(1)野外观察与记录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观察和测量。

我们通过实地观察,了解柳江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类型和地貌形态。

我们使用地质罗盘和GPS设备进行测量,记录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等数据。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前言实习时间:某某年年7月7日——7月18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实习目的: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6、了解实习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7、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实习概况:实习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习。

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目录1实习区概况2实习主要内容3结束语:实习的心得体会及总结一、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

其中北区实习区是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

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

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

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二、实习主要内容地层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1、元古界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7】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7】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7】
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

因此,该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3.柳江向斜核部为燕山期,喷发的中性安山岩所占据。

往往构成山地,如老君顶,海拔493.7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现象。

(二)断裂构造:本区断层较发育,类型较多,主要为正断层与逆断层,分布于向斜各处。

主要断层有:
1.鸡冠山——汤河地堑:
位于鸡冠山——上平山之间的汤河河谷中,由几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组合而成。

断层面倾角大,河谷东侧断层面向西倾,西侧断层西向东倾,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

2.伍庄——傍水崖断裂带:
该断裂带发育在柳江向西斜的西翼,西起伍庄,东至傍水崖。

有平行的数条断层出现,形成迭瓦式构造。

断层面多向西倾斜。

少数向东倾斜。

倾角70o——80o。

断层面呈舒缓波状,见有挤压构造透镜镜体,构造角砾岩和片理化带,牵引褶皱断层和糜棱岩化等现象也较明显。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1.2 实习时间与地点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四、实习成果与收获4.1 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内容4.2 实习所得到的经验与启示五、实习评价与建议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本次地质野外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2 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地质实习的时间为2024年7月1日至7月15日,实习地点为秦皇岛地区。

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实习队伍共有10名成员,由导师负责组织管理。

实习队伍成员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包括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分析等。

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秦皇岛位于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北濒黄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该地区主要由白垩纪、新生代和第四纪地层组成。

白垩纪地层包括白垩系、沛县组、威县组等;新生代地层主要有第三系地层,包括震旦系和石灰岩等;第四纪地层主要是冰碛层和冲积层。

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秦皇岛地区经历了多个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演化。

主要构造特征包括断裂带、褶皱带和喀斯特地貌等。

断裂带主要有北岭断裂带和南岭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褶皱带主要有弯曲褶皱和斜坡褶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威县和沛县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等。

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主要分布在北岭断裂带附近;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云母片岩等,分布在南岭断裂带附近;沉积岩主要有页岩、砂岩等,在秦皇岛地区广泛存在。

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秦皇岛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是由实习报告栏目为大家精心挑选出的参考范文《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实习报告范文,欢迎访问。

一、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

它位于秦皇岛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公里,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惯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轨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

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

自西北流向南。

出盆地后在山海关和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

其中70%集中于七、八月份。

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地质地貌实习地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6月20日。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市的多个地质地貌景点,如柳江盆地、老龙头、北戴河等。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现象相结合,提高我们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学习地质地貌的基本知识,掌握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貌特征等地质地貌信息;培养我们野外工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第一站:柳江盆地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

实习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柳江盆地,观察了盆地的地层、构造和地貌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柳江盆地内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盆地边缘发育有断裂构造,盆地内部地貌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 实习第二站:老龙头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东部,是著名的海岸地貌景观。

实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老龙头,参观了著名的海岸地貌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老龙头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貌特征。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的颜色、粒度和结构等特征来判断岩石的类型,还了解了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

3. 实习第三站:北戴河北戴河位于秦皇岛市西部,是一个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实习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北戴河,参观了海滨地貌和河流地貌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北戴河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貌特征。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地貌特征来判断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提高了我们在野外识别和分析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和地貌特征来判断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本次实习主要围绕着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展开,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对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貌特征和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一、地质背景秦皇岛地处于华北板块向东转折的地处,北部毗邻渤海,南部毗邻燕山山脉。

该地区构造运动活跃,受到了古近纪以来多次的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岩石组合。

秦皇岛地区主要地层为白垩纪。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以中央隆起为主,北部地区以地面形成为主,南部地区则主要以断陷为主,东部地区则是复杂的叠加构造。

岩石主要有沉积岩和火山岩等,其中以煤、铁、石灰岩、页岩、粘土等矿产资源为主,成为了该地区的经济支柱。

二、地貌特征秦皇岛地区地貌类型多样,以平原、山区和海岸带为主,具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和资源。

其中,东南部的燕山山脉是秦皇岛地区的主要地貌特征,海岸带则是该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拥有着辽阔的渤海海域和独特的海岸风光。

另外,该地区还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如恐龙遗址和化石等,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同时,该地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较高,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资源状况秦皇岛地区的资源状况良好,主要以煤、铁、石灰石、页岩、粘土等为主。

其中,煤炭是该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拥有着广阔的煤田和存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同时,该地区的铁矿、石灰石和石油天然气等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除此之外,秦皇岛地区的渤海海域也是重要的海洋资源区之一,渔业资源和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等也十分丰富。

海洋生物多样性高,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研究也是重要发展领域之一。

综上所述,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和资源状况非常丰富。

在未来的发展中,秦皇岛将继续加强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背景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之滨,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样。

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旨在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地貌演化过程、矿产资源情况等方面的情况,提高我们在实践中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实习我们首先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实习。

我们走访了秦皇岛地区的多个地质剖面,观察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特征。

通过观察实践,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缘,这里的地质构造活动相对较强烈。

同时,通过观察断层和褶皱的延伸方向和形态,我们推测出了地壳的应力状况和地壳运动的方向。

2. 地貌演化实习在地质构造实习之后,我们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实习。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的海岸线、河流等地貌特征,并根据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分析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

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受到了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貌特征。

海岸线的形成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地壳抬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矿产资源实习我们还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矿产资源的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地区的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开采现场,并学习了相关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技术。

秦皇岛地区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实地考察中也了解到了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和地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理论和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并了解到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与地质学相关的专业同学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增进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演化和矿产资源情况。

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地质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doc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实习活动在秦皇岛进行,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形成机制。

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习,我们对秦皇岛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本报告从海岸地貌、山地地貌以及平原地貌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地质演化过程,以期为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与参考。

一、引言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沿海,处于渤海湾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该地区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因此对该地的地质地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意义。

本次实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实习,对秦皇岛的地质地貌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二、海岸地貌秦皇岛的海岸地貌主要分为海滩、海蚀崖和海堤三种类型。

海滩是由海浪和洋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平缓沙质地带,具有丰富的各种沉积物。

海蚀崖则是由于海浪的冲击和潮汐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悬崖,常常呈现出壮观的景象。

海堤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海岸保护构造,对于维护海岸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三、山地地貌秦皇岛的山地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包括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太行山脉北段为断裂岩性山脉,主要由片麻岩、石英岩和片岩组成。

燕山山脉则主要由变质岩和火山岩构成,其中燕山脉南段的小秦岭是典型的活动构造带,地震活动频繁。

四、平原地貌秦皇岛的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是由河流和海洋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该地区的平原地貌特点明显,地势平缓,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冲积平原、湖泊平原和海岸平原。

五、地质演化过程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主要阶段。

古生代时期,该地区经历了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了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中生代时期,该地区处于陆陆碰撞的复杂构造环境下,进一步发育了断裂带和活动构造。

新生代时期,受到海洋沉积和河流冲积的影响,秦皇岛的平原地貌进一步发展。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摘要:通过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实习,本文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貌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实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野外考察、采样分析、实地测量等方法,结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分析,揭示了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发展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一、引言秦皇岛是位于中国河北省东部的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

此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研究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了解其地质演化过程和构造特点,进一步探索地球科学的奥秘。

二、实习过程1. 野外考察:我们选择了秦皇岛地区的几个重要的地质地貌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我们前往北戴河海滨,观察了沙滩、海蚀崖等典型的海滨地貌现象。

其次,我们参观了位于海城镇的千里草原,仰望着壮丽的黄花草海洋,感受到了草原地貌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们来到北戴河山海相对比的地区,观察了冲积平原、河流谷地等特殊的地质地貌。

2. 采样分析: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了一些采样工作,收集了一些岩石和土壤的样品。

通过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样品的岩性和成分,从而进一步了解地层的特点和地质的演化。

3. 实地测量:我们采用了GPS定位和测量仪器,对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地貌特征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通过实地测量,我们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习结果与分析1. 地质构造特点:秦皇岛地区位于山海相对比地带,地壳构造复杂多样。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了由古老的地壳构造活动形成的一系列构造线aments,如断裂、褶皱等。

这些构造线aments影响着地层的堆积和地质演化过程。

2. 地貌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地貌形态多样,有海滨地貌、山地地貌、冲积平原等。

其中,海滨地貌是最为典型的景象,由于海蚀作用和泥沙运动,形成了美丽的海滩、风化崖等景观。

山地地貌则主要分布在秦皇岛东部的连山地区,山体陡峭,河流纵横交错。

有关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有关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有关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四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主要任务有: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2、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3、野外地貌素描的练习4、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二、实习区地理概况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

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

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可根据统一岩层的高度对比来判断断层的类型。

该地区的地貌类型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等。

整个柳江盆地是个不对称的复向斜,褶曲核部新,两翼老,为向斜,西翼东倾,动翼西倾;且西翼窄,东翼宽,即西翼倾角大,东翼倾角小,两翼不对称,且西翼上有多个小背斜。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实用模板)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实用模板)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即理论、实际结合型人才,我系组织了一次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地点在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处的石门寨地区,实习时间为__年7月8日至7月12日。

此次实习的目的是掌握岩石基本类型及特征。

认识岩溶地形,了解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形态特征等等。

一、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m。

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

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二、地质概况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

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单位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间的接触关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一)元古界青白口群1)下马岭组下马岭组是区内出露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r2之上,在张崖子一带,发育良好,出露全,张崖子西剖面可作标中剖面本组厚91米,主要岩性为杂色页岩(包括紫红色,蛋青色、灰黑色,黄绿色等)。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篇: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章前言实习时间:2010年5月25日—5月31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齐齐哈尔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学生实习目的:1.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3.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4.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和接触关系5.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半轮廓实习要求:1.要听从老师的安排2.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3.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庄托——花厂峪。

第二天,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第三天,砂锅店——潮水峪。

第四天,北戴河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嵑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绥中为邻。

市区划分为秦皇岛、山海关和滨海3个区。

其外围尚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4个市管县,所谓秦皇岛地区即包括上述3区4县。

秦皇岛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山海关区的“天下第一关”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雄伟壮观,为山、海相接的隘口,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海滨区为疗养避暑胜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滨海沙滩最适宜海浴。

秦皇岛市为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得交通咽喉,铁路和公路交通发达。

现在有京沈、京秦、大秦和青秦四条铁路。

公路除了京沈和津秦两条国道外,并有地方性沥青路多条。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

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

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由秦皇岛市区开来的班车通往盆地内个村寨,青秦铁路纵贯盆地中部,交通较为便利。

在柳江盆地范围内,个时代地层的发育具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许多近、现代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地操作中全面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任务包括掌握岩石、构造的描述以及采集地质标本等基本功,观察认识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及相应地貌表现形式,熟悉实习地区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以及参观不同旅游景点,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实习时间为2021年5月24日至2021年5月31日。

三、实习路线与内容实习期间,我们沿着预设的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

具体路线和内容如下:5月25日:大石河柳江向斜小傍水崖离堆山吴庄背斜5月26日:砂锅店潮水峪5月29日:山海关老龙头5月30日:北戴河——老虎石海滨浴场四、实习地区地质环境特征1. 地形地貌:秦皇岛地区地势较为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

山地和丘陵地区地质构造活跃,地貌变化丰富,有利于地质实习的观察和研究。

2. 地层岩性:秦皇岛地区地层发育较全,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主要岩性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等。

3. 地质构造: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

实习地区主要处于山海关隆起东南缘的柳江盆地,构造活动较为频繁。

4. 水文地质特征:秦皇岛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表现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

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有重要影响。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掌握了地质实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实地观察和测量过程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常见的矿物、岩石、水文和地貌等地质现象,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习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六、总结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机会,使我们在野外实地操作中掌握了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4】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4】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4】
(二)侵入岩:
1.燕山花岗岩:呈岩基产生。

主要分布于盆地的整个西部边缘和东南外援。

西部岩基称为“温泉堡花岗岩体”。

直接与向斜两翼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中心相为灰白色中一粗粒碱性花岗岩。

边缘相为肉红色中一细粒斑状花岗岩。

东南岩基中心相岩性与西部岩基相同,边缘相为斑状细粒石英正长岩。

本区所见燕山花岗岩,皆为这两大岩基的边缘相。

这两大岩基侵入于侏罗系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同位素年令测定为一亿年。

形成时代相当于晚白垩世。

2.东翼浅成侵入岩: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长一二长斑岩岩体及张崖子西南山正长斑岩——闪长珍岩岩体等。

这些小岩体产状为岩株。

形成时代的侏罗纪——白垩纪。

其次,本区各种岩性如辉缘岩、闪长珍岩、煌板岩。

花岗斑岩等的侵入岩脉。

岩床为数众多,均受构造裂隙控制。

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西——南东走向及南北走向。

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将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23日至28日,赴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地理学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柳江盆地、山海关、北戴河等地,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植被等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北依燕山,南濒渤海,地处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过渡地带。

此次实习主要在秦皇岛市的柳江盆地进行,该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处,属于抚宁县管辖。

柳江盆地是一个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四周被高山环绕,中部有大石河贯穿,是一个典型的向斜构造。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观察在柳江盆地,我们观察到了从新生界到古生界的地层,包括第四系、侏罗系、二迭系、石炭系等地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化石组成和分布特征,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2. 构造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柳江盆地的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测量和观察,我们识别出了不同级别的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了解了构造运动对地层发育的影响。

3. 地貌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柳江盆地内的地貌现象,包括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貌类型的成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4. 植被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柳江盆地内的植被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和生长状况,我们了解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加深了对植被生态学的认识。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地理学知识观察和分析野外现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总之,这次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是一次难忘的实践经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一、前言秦皇岛地质实习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锻炼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观察,收获颇丰。

二、实习区地理概况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

实习区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和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县等三区四县,总面积约为7812.4平方公里。

市区长50公里,宽6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带状海滨城市。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路线实习期间,我们按照预定的路线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包括亮甲山、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鸽子窝、北戴河海滨、柳江村小北山、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砂锅店、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鸡冠山等。

2. 实习内容(1)地层岩性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等地层,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分布特征和岩石类型。

(2)地质构造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了解了断裂、褶皱等构造现象,分析了实习区的构造发展史。

(3)地貌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貌现象,包括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等,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4)水文地质观察:我们了解了实习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观察了地下水位、泉水、岩溶地貌等水文地质现象。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质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了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让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秦皇岛市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市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市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篇:秦皇岛市野外实习报告秦皇岛暑期野外实习报告聊城大学暑期进行为期12天的野外实习,地点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怎样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地社会,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本知识。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识别和研究各种植被,地层,地貌,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走出课堂,体验大自然,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激情。

二、实习意义通过学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中检验理论,以此达到知识的升华。

、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统一。

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三、实习时间:2016.8.13-2016.8.23四、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实习基地五、实习地点简介:(一)柳江地质实习基地位于抚宁县东北部,在构造上为向斜盆地,在地貌上是较小盆地,盆地中大部为起伏丘陵,四周是山脉,有亮甲山,潘桃谷,东部落等,有大石河、汤河等河流,多石灰岩,多岩溶地貌,且多岩溶地下水,柳江盆地地层齐全,这在中国北方罕见,是非常好的实习基地。

大石河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

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

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

河床总高差为400m,平均坡降为6‰左右。

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

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

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北依燕山、黑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与唐山市的滦县、迁安市、乐亭县、滦南县隔河相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哈尔滨学院理学院地理科学11-1班王振11052118一、前言在接受了一个学期的地质学基础以及地貌、水文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后,在康春国、孙雅萍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迎来了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野外地质考察。

二、实习地点介绍本次考察的地点在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主要活动区域是其境内的柳江盆地。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地处燕山山脉东段,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冲,交通便利。

其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秦皇岛港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天然不冻港;山海关机场也与国内各主要城市通航。

秦皇岛市下辖海港、滨海和山海关三个区以及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四个县。

秦皇岛目前形成了以港口、旅游和玻璃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城市,海港区素有“不冻港”“玻璃城”的美誉。

秦皇岛地区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桃树为主,有煤,耐火粘土,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其中煤矿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规模多为小型。

秦皇岛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5℃,一月最冷,最低气温为﹣21.5℃;七月最热,最高气温为39.9℃;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平均695.5mm最大年降雨量为1273.5mm,降雨期集中在每年的7-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冬季降雪稀少,降雪期多在11至次年的4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46.8mm,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2.3倍,蒸发量最大月份为5月,一般为234mm,占全年蒸发量7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1.7﹪,最大湿度为87﹪,最小为0,干燥度为平均1.3左右。

本区风向主要受季风影响,季节的变化规律是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

由于常风向是西南,强风向是东北,故海岸侵蚀,堆积和滨岸沙丘堆积方向,均与风向一致,二者密切相关。

秦皇岛地貌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区。

柳江盆地位于燕山山脉东端,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西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峭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出现在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m左右。

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代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

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千米;东起张崖子村,西至吴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千米,总面积约180平方千米柳江盆地内各时代地层具区域代表性且出露,岩石类别也比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现象较多,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很多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

总之,在秦皇岛地区盆地内,地质现象丰富、露头清楚、种类齐全、极易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和将今论古的分析,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质实习场所。

三、实习路线1、北戴河实习基地→砂锅店→潮水峪2、北戴河实习基地→亮甲山→石门寨3、北戴河实习基地→杜庄乡八岭沟村→鸡冠山4、北戴河实习基地→上庄坨→傍水崖→吴庄→花场峪5、北戴河实习基地→山羊寨→祖山6、北戴河实习基地→鸽子窝→翡翠岛四、具体实习内容实习路线1主要学习内容:①认识罗盘针并学会使用罗盘针测量岩层产状;②认识花岗岩岩墙;③了解并掌握石灰岩地貌类型。

①岩层产状包括三项内容,即走向,倾向与倾角。

产状的测量方法:走向:延伸方向,假想平面与岩石交线倾向:垂直走向,罗盘针短边放于走向线时N针指向倾角:长条形气泡向下,使气泡居中,读数②在地三观察点潮水峪村西侧观测到黄色的侵入石灰岩的花岗岩岩墙,呈竖直状。

③在第二观察点砂锅店东山脊东侧采石坑发现有层理的石灰岩,但层理厚度不一,其中层理厚的沉积环境稳定,来源丰富;层理薄的沉积环境不稳定,来源不丰富。

在第四观察点潮水峪村西头发现石灰岩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是重力作用使其塌陷实习路线2第一观察地点,亮甲山东坡,该处剖面与砂锅店潮水峪的倾向走向以及倾角大致相同,属奥陶纪。

该处主要为辉绿岩。

辉绿岩为基性浅层岩,近于黑色,或黑灰、灰绿色,一般为细粒或中粒结构,有时有较大的斜长石斑晶,呈柱状或板状。

该处主要矿物为富钙斜长石和灰石,还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

第二观察点,亮甲山北坡。

该处岩床呈一个面状而不是呈条状,与整体岩石倾面相同,顺层侵入(顺着层理侵入),岩墙呈灰绿色,为辉绿岩,贯穿岩床,与前岩床无成因上联系,从下方侵入,因为下方较宽,如果有成因上联系,则是从岩床处向下侵入,并且上宽下窄。

第三观察点,亮甲山北坡。

第四观察点,石门寨西门外养鸡场(柳江向斜盆地东脊),周围竖直高大的为燕山,剥蚀状较矮的为柳江盆地,该处东坡和缓,西坡陡峭,主要为白云质灰岩。

在马家沟主体的顶层,碎石主要为铅土矿。

实习路线3第一观察点,八岭沟村西头,山的凹部为鞍部,中间通开称为垭口,顶部呈平状的山为平顶山或桌状山,山的上部石质主要为石英,下部为花岗岩,石英砂岩为制玻璃的原材料,由此观察可知,此地曾经为海洋。

第二观察点,鸡冠山南坡,此坡花岗岩为岩浆先期冷却形成的,辉绿岩为花岗岩形成后中断,先形成的花岗岩,后形成的辉绿岩。

南坡较多的岩石有:灰石,石英,黑云母(基性斜长石),较少的岩石有:橄榄石和角闪石。

第三观察点,鸡冠山西坡,此坡石英砂岩较多,上部较薄,为海绿石,推断可知曾经为浅海。

第四观察点,鸡冠山北坡,此坡花岗岩较多,其中花岗岩包括石英和长石。

第五观察点,鸡冠山顶中部采石坑,观察到有断层,并且为右旋平移断层。

第六观察点,鸡冠山顶中部采石坑东侧(断层),上层上升,下层下降,此类型断层称为逆断层。

第七观察点,鸡冠山东山脊顶部,该处岩石表面有浪层痕,由海浪作用形成,一般在海岸地区的岩石表面易形成浪层波痕。

八观察点,鸡冠山最东部。

第九观察点,东山脊崖下,该处的岩石为该地区最古老的岩石。

实习路线4主要实习目的:了解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河谷地形和沉积物特征。

第一观察点,上庄坨村大石河旁,东部旁曲河段,水流的内部特征,了解横向环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特征。

河漫滩沉积物特征:凹凸岸受地转偏向力,所以是形成河谷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其次阳光的照射,植被的分布,岩石的布局及土壤的成分和硬度对河谷的不对称也有一定影响。

河流沉积物的标准,二元结构一般下面为砾石,而上面为沙。

河流的分布,一般河岸的地方有水叫河床,无水的为河漫滩。

经过河流的长期冲刷和堆积,形成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及多级阶地,上游的砾石较大,下游的砾石较小,但下游的磨圆度较好,较光滑,多为鹅卵状及球状。

该处的岩石主要为火山集块岩,火山晶屑岩,鞍山岩。

观察表明,此地区曾发生过岩浆喷出活动。

第二观察点,傍水涯,向上游走为离堆山,主要岩石为鞍山岩,由水流冲积形成。

第三观察点,吴庄垭口,此处由沉积岩过渡到页岩,观察可知,该地区曾发生过剧烈地质构造运动。

一切构造运动都来源于内力,由于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而释放能量,是内反应的直接能量来源。

吴庄垭口地区不是标准的背向斜结构,角度不整合,因为原有岩石受到一定影响,以一定角度与上层岩石接触,最终导致角度不整合,造成背向斜不对称。

第四观察点,花场峪村。

燕山山脉的主体为花岗岩。

倒石堆的形成过程:碎石→风化作用→坡谷地带崩塌,最终形成。

实习路线5第一观察点,山羊寨,该地区为奥陶系石灰岩地形,原本水平的岩层现已直立。

落水洞:该类洞形为钙质结核,流水作用形成的钙质积累,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硫酸钙异常坚硬,且形状不规则,有大有小。

第二观察点,山羊寨垭口。

背斜:中间对称,中间越尖锐,表明该处受力越大,中间越平缓,表明该处受力越小。

第三观察点,车厂村,该处主要为鞍山岩和浅层深入岩(泥质页岩),侵入作用非常明显,标准的侵入接触的标志,俘虏体。

第四观察点,祖山的岩体在垂直方向上节理非常明显,因为经常发生塌方,所以非常险峻,垂直节理逐渐加大,成为壮丽景观“一线天”。

实习路线6第一观察点:鸽子窝,观察海洋地质作用,描述海岸、海石及海基地貌,描述浅水波浪的变形。

岩石的海岸在海浪的侵蚀下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海蚀残丘。

第二观察点,翡翠岛,沙丘的形成原因:海退形成沙滩,由于陆地拢升作用,温度变冷的影响以及季风的夹击,从而形成沙丘。

星月沙丘:在形成沙丘的过程中,由于中间有阻碍物阻挡风的吹过,从而形成沙丘,并且星月沙丘还可移动,但移动速度比较缓慢。

五、柳江盆地地质史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早期发生海侵,在长期遭受风化侵蚀而使地势平缓的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开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沉寂了厚度较大的相互平行的岩层,柳江盆地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有过时间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如自中奥陶世起至中石炭世初的漫长时期,遭受风化侵蚀,以致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之间有一个长时间间断所造成的平行不整合。

景儿峪组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之间有一个较简短的沉积间断。

上古生界的中晚石炭世为海陆相互交错,而至二叠纪时全为陆相,在陆相的沼泽环境下有煤形成,自晚元古代至古生代末,古地理曾有明显复杂的变化,尽管海陆变迁,但柳江盆地只发生过平稳的升降运动。

这个时期的所有岩层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没有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关系。

从中生代以来的整个中生代时期里,所经历的构造变动在性质上与古生代不同,中生代的构造变动使本区的。

青白口系及古生界地层发生褶皱及断裂,经历几个阶段后形成了柳江向斜。

自二叠纪末至朱罗系沉积之前,本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动,岩层发生褶皱。

在这次构造变动之后,本区产生了地形上的差异,形成北高南低,以致朱罗系沉积之前,古生界地层在不同地区遭受不同深度的侵蚀在下侏罗统的下部岩层沉积之后,又有一次构造变动,致使朱罗系下部岩层发生平缓的变形,并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上部的岩层明显的超覆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之上。

在柳江向斜西翼,它超出了下侏罗统下部岩层的沉积范围,而角度不整合于古生界岩层之上。

由此可以推断,柳江向斜在当时已具有不对称的特征。

此后,柳江盆地再次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引起多次猛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向斜核部大面积的中性火山岩层不整合超覆于下侏罗统的上下两组岩层之上,而在向斜北缘的长山北坡、青龙山等地,中性火山岩甚至不整合超覆于二叠系、奥陶系地层之上。

燕山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行成的花岗岩岩基,对柳江向斜的构造形态也有一定影响。

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形成,其后继续上升。

至第四纪末,海水有一定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的海岸上遗留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平台出露水面。

六、柳江盆地地质构造基本构造特征柳江向斜为一个近南北向不对称的短轴向斜,其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南缘。

山海关隆起的范围包括遵化以东,锦州以西,山海关以北的三角地带。

根据构造形态特征,该向斜可分为东翼区,西翼区,北部义院口区及西南部上平山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