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要点
兽用抗菌药物无害安全使用要点
兽用抗菌药物无害安全使用要点抗菌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
抗菌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核酸合成。
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在明确指征的状况下选用相宜的药物,采纳相宜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掌握感染的目的。
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实行相应措施,增加畜禽免疫力,防止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二、明确用药指征1.正确的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当畜禽发生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验、分别和鉴定病原菌后,有条件的必需进行药敏试验,并保留细菌标本供进行血清杀菌活力(SBA)试验。
在药敏试验结果未知晓前或临床诊断相对明确的,可先进行试验性治疗。
2.选用药物应综合考虑选用药物应结合药物的抗菌活性、药动学(汲取、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药效学、不良反应、药源、价值与效益等加以综合考虑。
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应选用本场或本地区不常用的药物,这样可以为临床用药供应阅历。
3.合理的剂量和疗程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有赖于药品在畜禽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
用药前要依据药物在畜禽体内的半衰期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给药剂量应恰到好处,剂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铺张,还可能引起严峻的毒副反应。
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可作为衡量最低有效浓度的粗略指标。
对危重病例常采纳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进行治疗。
4.留意用药疗程病原体在畜禽体内的生长繁殖有一个过程,药物起效需要肯定的时间,这段起效时间即为疗程。
疗程过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只能被临时抑制,一旦停药,受抑的病原体又会重新生长繁殖,其后果是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药物连续使用时间必需在一个疗程以上。
不行用药1~2次就停药或急于调换药物品种。
长期使用单一抗菌药不但铺张,还可能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引起毒副反应。
5.正确确定给药途径常用给药方法:拌料、饮水、注射及气雾给药等。
给药途径应依据药物的特性、剂型、患畜畜种、病情及病畜禽的食欲和饮水状况而定。
猪场兽医规范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猪场兽医规范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原则猪场兽医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必须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避免兽药残留超标,以及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
1、正确诊断:任何抗菌药物规范应用的先决条件是正确的诊断,没有对猪只发病过程的认识,药物治疗便是无的放矢,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延误诊断,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正确选择药物,特别是首选药物。
选择首选药物最有效的手段是药敏试验,特别是有效的老抗菌药。
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每种疾病都有特定的发病过程和症状,要针对惠病猪只的具体病情,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给药、价廉易得的抗菌药物制剂,反对滥用药物,尤其不能滥用抗菌药物,将肾上腺皮质激素当做一般的解热镇痛或者消炎药使用都属于不合理使用,不明原因的发热、病毒性感染的随意使用抗生素也属于不合理使用。
3、熟悉抗菌药物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抗菌药物在猪的药动学特征,制定科学的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治疗的错误包括选错药物,但更多的是给药方案的错误。
兽医师在给猪只用药时,要充分利用药动学知识制定给药方案,在取得最佳药效的同时尽量减少毒副作用、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导致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良好的猪场兽医必须掌握抗菌药物在猪的药动学、药效学、毒副作用、休药期和兽药残留等方面的知识水平。
4、制定周密的用药计划:根据猪只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和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药物的疗效是可以预期的,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不仅有治疗作用,也存在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必须记住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复杂性,对治疗过程做好详细的用药计划,认真观察将出现的药效和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5、合理的联合用药:在确定诊断以后,兽医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最有效、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尤其抗菌药物),因为多种药物治疗极大地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概率,也给患病动物增加了危险,除了具有确实的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外,要慎重使用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因为它使兽医师失去了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去调整药物剂量的机会。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为规范兽用抗菌药临床使用,提高动物源细菌感染防治水平,保障动物用药安全、减少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和兽药残留超标风险,特制订《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治疗和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动物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合理应用兽用抗菌药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有无抗菌药应用指征;二是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兽医临床应根据感染风险、危害严重程度、细菌耐药性、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学评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
预防用药须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杜绝非法使用人用抗菌药,超范围、超剂量不规范用药行为。
兽用抗菌药治疗应用指导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兽医开具兽用抗菌药使用处方前,必须进行临床诊断。
根据患病动物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等结果,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才能应用抗菌药进行治疗;由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可应用抗菌药。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时,不宜使用抗菌药治疗。
二、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兽用抗菌药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
因此条件具备时,对兽医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动物应在使用抗菌药治疗前,及时采集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养殖场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规范与注意事项
养殖场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规范与注意事项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养殖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养殖相关疾病和疫情。
为了维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合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成为养殖场管理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关于养殖场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规范与注意事项的详细讨论:1. 了解抗菌药物的种类和适应症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在治疗不同病种和不同动物上有不同的适应症。
养殖场的管理者和兽医应该深入了解各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特性及其适应症。
只有了解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才能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
2. 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的法律法规针对养殖场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养殖场的管理者和兽医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例如按规定购买抗菌药物、注意保存和使用期限、记录抗菌药物使用等。
只有依法合规地使用抗菌药物,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对养殖业的负面影响。
3.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过量或过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抗菌药物滥用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养殖场的管理者和兽医应该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动物的体重、病情和临床响应等因素,合理安排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
此外,适当采用轮换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
4. 做好抗菌药物使用的记录和报告养殖场的管理者和兽医应该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记录制度,并及时准确地记录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同时,对于使用高级抗菌药物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这样做有助于监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遏制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5. 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和预防措施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和预防措施是减少疾病发生和抗菌药物使用的关键。
养殖场管理者和兽医应该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场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教你如何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
教你如何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内容提要在畜禽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执行者需要了解兽用抗菌药的常用剂型和给药途径;知晓兽用抗菌药对细菌的作用机制;明确兽用处方药和兽用非处方药区别;了解兽药使用记录的主要内容;遵照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原则。
兽用抗菌药的常用剂型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剂、预混剂、颗粒剂、可溶性粉、内服溶液剂、乳房注入剂、子宫注入剂、软膏剂等。
兽药抗菌药的常用给药途径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经口给药:饮水给药、混饲给药、内服给药等;局部给药:乳房注入、子宫灌注等。
抗菌药对细菌的作用机制抗菌药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达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等;(2)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如黏菌素、杆菌肽等;(3)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等;(4) 抑制细菌DNA合成:如恩诺沙星等;(5) 影响细菌叶酸代谢: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等。
兽用处方药和兽用非处方药区别兽用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兽用非处方药,是指由农业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兽药使用记录的主要内容兽药使用记录包括:用药时间、用药对象、日龄、发病数、病因、药物名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诊疗效果、停药时间、执行者、休药期。
畜禽养殖业如何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合理使用抗菌药是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应用抗菌药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畜禽免疫力,防止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在选用抗菌药时,应在用药基本原则指导下,请执业兽医师制定临床用药方案。
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应遵循以下原则:选用对细菌敏感的药物、先老药后新药、先窄谱后广谱、先对症治疗后对因治疗等。
使用兽用抗菌药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适应症。
掌握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每种抗菌药又都有其适用范围,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对病原菌进行敏感性试验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等配套规则
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等配套规则在兽医治疗和养护动物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常见的实践。
然而,为了确保兽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配套规则的制定和遵守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等配套规则的描述:首先,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基于充分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
只有在兽医进行了适当的检查和评估之后,才能确定动物的疾病类型和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
任何滥用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都应被严厉禁止,包括未经兽医处方自行治疗动物,以及将兽用抗菌药物用于非治疗目的。
其次,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规定的剂量、用途和疗程。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兽医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正确计算和确定剂量。
同时,应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抗菌耐药问题。
在确定疗程时,应坚持使用完整的处方,并遵守规定的治疗时间,即使动物症状已经缓解。
第三,对于兽用抗菌药物的贮存和处置,也有相应的规定。
抗菌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通风的地方,并远离儿童和动物。
过期或未使用完的抗菌药物应按照专业的指导进行处置,避免随意丢弃或倾倒,以免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最后,兽医和饲养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兽用抗菌药物的认知和理解。
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减少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此外,相关部门应建立监管机制,确保兽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以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公共健康。
综上所述,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等配套规则是确保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安全、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合理的使用和管理,能够避免抗菌耐药问题的发生,并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利益的维护。
兽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监测机制
兽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监测机制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渐成为维持动物健康和保障兽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球各国纷纷建立了合理使用与监测机制,以确保兽用抗菌药物的科学使用,从而减少潜在风险。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及原则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对于动物健康和人畜共患病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我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 明确适应症: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及临床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 控制使用频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临床需要进行,避免滥用和乱用。
3. 合理用药剂量:使用合适的药物剂量,足以杀灭病原体,但避免超量使用。
4. 规范用药周期: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说明,掌握药物的使用周期,不得随意中断或延长治疗。
5. 临床监测与调整: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及时观察疗效,如有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制的建立为了监测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各国纷纷建立了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制。
以下是我国建立兽用抗菌药物监测机制的途径:1. 动物用药监测:建立动物用药监测网络,监测各类养殖动物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残留量。
2. 统一数据收集与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与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兽用抗菌药物的销售量和使用情况。
3. 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开展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工作,跟踪不同动物群体中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
4. 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通过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监测抗菌药物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的全过程,确保合规使用抗菌药物。
5. 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兽用抗菌药物使用与监测的信息和经验。
三、挑战与应对兽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监测机制的建立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1. 信息共享与合作:加强国内外信息共享和合作,强化兽药监管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常见抗菌兽药的用法与注意事项
常见抗菌兽药的用法与注意事项药物名称常用别名主要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青霉素g青霉素、苄青霉素抗菌药物肌注:5万~10万单位/千克体重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氨比西林抗菌药物肌注:25~40毫克/千克体重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抗菌药物饮水或拌料:0.02%~0.05%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头孢曲松钠常见抗菌兽药的用法与注意事项/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与林可霉素有配伍禁忌头孢氨苄先锋霉素iv抗菌药物口服:35~50毫克/千克体重与林可霉素有配伍禁忌头孢唑啉钠先锋霉素v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与林可霉素有配伍禁忌头孢噻呋/抗菌药物肌注:0.1毫克/只用于1日龄雏鸡红霉素/抗菌药物饮水:0.005%~0.02% 拌料:0.01~0.03不能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合用罗红霉素/抗菌药物饮水:0.005%~0.02% 拌料:0.01~0.03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泰乐菌素泰农抗菌药物饮水:0.005%~0.01% 拌料:0.01%~0.02% 肌注:30毫克/千克体重不能与聚醚类抗生素合用。
注射用药反应大,注射部位坏死,精神沉郁及采食量下降1~2 天替米考星/抗菌药物饮水:0.01%~0.02%蛋鸡禁用螺旋霉素。
畜禽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的几点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41卷68 5 讨论(1)吸血昆虫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媒介,故应经常对犬舍中的蚊、蝇、蜱等吸血昆虫进行消灭。
此外,该病也可经胎盘、消化道或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方式传播。
(2)犬附红细胞体病会引起患犬咳嗽、呼吸困难和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使用抗生素、退热药后病情也会暂时缓解,故极易与感冒相混淆,但该病不易根治,常常反复发作。
(收稿日期:2019–11–02)畜禽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的几点李圣霞(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257500)中图分类号:S858.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1-0068-02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畜禽的病毒性疾病由于应用特异性的预防办法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后,细菌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因长期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增加,甚至一些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也已构成了对畜禽产生新的威胁。
因此,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在一定条件下,已成为畜禽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因此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在高敏药物中应首选价廉、药源广、口服(拌料或饮水)易被吸收的抗菌药物。
(1)用窄谱抗生素可以解决问题的不选广谱抗生素;(2)一种抗生素可达到治疗作用时,不要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3)必须应用两种抗生素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2 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处理一般感染时,不要盲目增加药物剂量。
如果是严重的全身感染,在最初的治疗阶段(1~2d 内)可适当加大剂量,而后再给予常量,有利于控制感染,减少损失。
疗程的确定与感染性质有关,对于急性感染,当给药后死亡明显减少,群体整体状态好转,再继续给药2~3个疗程。
疗程间隔一般为3~5d 。
3 综合考虑病情选用药物药物的选择也应根据传染病的性质并结合发病畜禽群的状况全面考虑。
如传染病是全身感染的败血性疾病,口服给药时,药物必须是经消化道可以吸收的,相反则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发病畜禽食欲下降或废绝时,口服给药不能使血中达到药物的有效浓度,影响治疗效果,此时宜选择注射药物。
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要点(二)
一
0 誊 薯
-
蚤 露j i i -
0◆ ● 童
叠 鑫 是 羹 纛
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要点() 二
陈大健 , 王悦 洲 2张 萍 , 智慧 , 郝 周颖斌
(. 1山东 青 岛康 地恩 实业 有 限公司 , 山东 青 岛 2 6 6 ; 60 1
忌。
是 使人 类 致病 , 时延误 治 疗或 同
使 用 , 休 药 期 规定 停 药 , 在 按 其 动 物 机 体 内 的残 存量 是 低 于 最
高残 留 限量 的 , 要有 足够 的停 只 药期 , 随着 药 物不 断从 动物 体 内
排 出 , 肉品 中 的药物 残 留量 是 其 不会超 标 的。
道 菌群 代 谢活 性 、 细菌 数 目和相
对 比例 改 变 , 中最严 重 的是增 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 合 用 药 是指 同 时 或 短 期
内先 后 应 用 两种 或 两 种 以上 的 药 物 ,其 目的在 于 增 强 药 物 疗 效 , 少 、 除 不 良反 应 或 防 止 减 消
药 水平 ; 次 , 结 合 临床需 要 , 其 应 及 时应 用新药 ,并做 好临床用 药 咨询 ; 三 , 第 严把 处 方审查 关 , 对 有配伍 禁忌和不合理 的用药处 方
食用。 药物按 规定 剂 量 、 规定 药 方
药物靶位 发生改变 ;建立靶 旁路
系统 ; 改变代 谢途径 ; 膜通透 性 降 低: 外输 泵外排等。
细 菌 产 生 耐 药 的 最 大 危 害
病 不 能得 到 有 效控 制 的 事 件 时 有发生 。 合用 药应 注 意配 伍禁 联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为规范兽用抗菌药临床使用,提高动物源细菌感染防治水平,保障动物用药安全、减少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和兽药残留超标风险,特制订《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治疗和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动物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合理应用兽用抗菌药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有无抗菌药应用指征;二是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兽医临床应根据感染风险、危害严重程度、细菌耐药性、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学评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
预防用药须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杜绝非法使用人用抗菌药,超范围、超剂量不规范用药行为。
兽用抗菌药治疗应用指导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兽医开具兽用抗菌药使用处方前,必须进行临床诊断。
根据患病动物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等结果,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才能应用抗菌药进行治疗;由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可应用抗菌药。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时,不宜使用抗菌药治疗。
二、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兽用抗菌药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
因此条件具备时,对兽医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动物应在使用抗菌药治疗前,及时采集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引言:随着兽医临床的发展,抗菌药物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十分重要的,以避免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的产生。
本文将介绍兽医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中广泛使用且经济实惠的抗菌药物。
其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1.合理选择:对于已分离到的细菌,应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并根据抗菌谱选择适当的药物。
同时,注意预防细菌耐药的产生,避免滥用。
2.合理用药:应根据兽医临床实际情况,结合病原学、病理学和临床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使用途径、剂量和疗程等。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一些细菌耐药产生较慢。
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1.合理选择:对于敏感菌株,应通过药敏试验确定使用合适的氨基糖苷类药物。
注意避免滥用,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2.合理用药: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根据动物的体重和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应症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1.合理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感染病原菌选择合适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抗菌谱的选择,避免滥用。
2.合理用药: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因此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和疗程调整。
四、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1.合理选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菌株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并注意谨慎使用该类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2.合理用药: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关节软骨毁损的潜在风险,因此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对幼年动物和大型动物的使用。
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兽医临床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了解药物的特点和充分考虑其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细菌耐药的发展。
兽用抗生素使用原则
兽用抗生素使用原则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动物感染疾病的药物,对于兽医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可以控制和治疗动物感染疾病,还可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引起的抗药性问题。
以下是兽用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1. 确定治疗指征:在动物感染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兽医需要仔细评估动物的病情,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只有在明确的感染病原体存在并且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时,才能进行治疗。
2.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和动物的特点,选择对病原体有效并且对动物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于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注意剂量和用药途径:合理的剂量和用药途径可以确保抗生素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有效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兽医需要根据动物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合理确定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途径。
4. 严格按疗程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动物的反应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治疗时间应至少达到病情消失后48小时。
在疗程中,不得随意更换抗生素或停药,以免导致治疗失败或抗药性产生。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抗生素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兽医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6. 防止交叉感染:在兽医临床工作中,交叉感染是一个常见问题。
使用抗生素时,兽医需要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在动物之间传播。
这包括对动物进行隔离、消毒和合理的环境管理等。
7. 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动物感染疾病期间,兽医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要注意观察动物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总结起来,兽用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包括确定治疗指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注意剂量和用药途径、严格按疗程使用、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防止交叉感染以及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兽医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以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抗生素滥用引起的问题。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为规范兽用抗菌药临床使用,提高动物源细菌感染防治水平,保障动物用药安全、减少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和兽药残留超标风险,特制订《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治疗和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动物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一、本《指导原则》中涉及的兽用抗菌药是指防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
二、本《指导原则》为兽医临床应用兽用抗菌药获取最佳疗效,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避免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展而制定,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三、本《指导原则》中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
四、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内批准的兽医临床用抗菌药品种,以表格形式介绍各类药物的适用动物。
五、在兽医工作中,临床兽医应结合患病动物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第一部分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合理应用兽用抗菌药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兽用抗菌药兽医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有无抗菌药应用指征;二是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
兽医临床应根据感染风险、危害严重程度、细菌耐药性、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学评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
预防用药须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杜绝非法使用人用抗菌药,超范围、超剂量不规范用药行为。
第二部分兽用抗菌药治疗应用指导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兽医开具兽用抗菌药使用处方前,必须进行临床诊断。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一、简述如何正确选择抗寄生虫药以及应用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物可分为抗蠕虫药(又称驱虫药,包括驱线虫药、驱绦虫药、驱吸虫药)、抗原虫药(抗球虫药、抗滴虫药)、体外杀虫药(又称杀昆虫药和杀蜱螨药)。
由于动物的寄生虫多为混合感染,因此应选用高效、光谱、低毒、投药方便、价格低廉、无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的抗寄生虫药。
外观辨别药品包装内外标签说明文字是否一致。
标签或说明书应当注明该药的通用名称、成分及含量、适应症或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休药期、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运输储存保管条件及其他应当说明的内容,仔细观察药物的外观形状,片剂应有良好的硬度,表面无斑点,在水中15分钟和水接触后成为糊状,粉剂应无杂物、无结块,液体看水溶性、乳化性和是否迅速溶于水中。
高效高效的抗寄生虫药其虫卵减少率应达96%以上,小于70%则属疗效较差。
广谱指驱虫范围广。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联合用药以达到扩大驱虫的目的。
低毒治疗寄生虫感染的大多数化学药物尽管有驱虫作用,但也有一定得毒性,对动物体有害。
好的抗寄生虫药物应对寄生虫虫体有强大的杀灭作用,而对动物体无毒或毒性很小。
此条件对杀灭体外寄生虫药物尤其重要。
投药方便通过饮水、混饲、皮肤浇泼(透皮剂)等方式给药比较方便。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有些蠕虫或球虫容易对某种长期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性。
为避免耐药性产生而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无效,导致经济损失,可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方法。
轮换用药是指一种抗寄生虫药连用数月后,换用另一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抗寄生虫药。
穿梭用药是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刀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
联合用药是指在同一饲养期内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寄生虫药物。
用药原则要根据所用动物及其感染寄生虫的种类选择适合的剂型和投药途径。
要注意动物的年龄、性别、体制、病情及饲养管理条件等,了解用药历史,注意配伍禁忌,重视科学养殖,定期阶段性驱虫,减少经济损失。
猪常用抗菌药的使用方法
猪常用抗菌药的使用方法
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
要注意轮换用药、交叉用药、发挥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但要注意配伍禁忌、所用药物的副作用、残留及休药期等。
1. 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或蒽诺沙星或二氟沙星:
2.5~8毫克/公斤体重.次,1日1~2次,肌注或口服,连用3~5日。
2. 硫酸新霉素:仔猪内服量为0.75~1克/日,分2~4次内服。
预防量:分娩舍母猪产前1周110ppm拌料;3~8周龄仔猪55ppm拌料。
3. 阿普拉霉素:100ppm拌料。
4. 丁氨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硫酸卡那霉素:猪肌注量为10~15毫克/公斤体重,1日2次,5日为一疗程。
5. 硫酸庆大霉素:仔猪10~15毫克/公斤,分3次内服,猪肌注量1~1.5毫克/公斤。
6. 硫酸粘杆菌素(硫酸抗敌素):哺乳母猪40ppm拌料;仔猪20ppm拌料。
7. 洁霉素(林可霉素、可肥素):猪于孕期100日至分娩后3周,按55~80ppm混饲的给药,在产仔数、窝重、大小都有效果,并可减少腹泻。
猪混饲的浓度45~110ppm。
猪肌注10~30毫克/公斤体重,每日2次。
8. 利高霉素:10毫克/公斤体重.天,口服3日。
9. 痢菌净:0.5%注射液,3~5毫克/次.天,1日2次,连用3日。
10. 酒石酸泰乐菌素+ SM2:各100ppm拌料。
11. 泰妙菌素(泰妙灵、支原净):120~360ppm拌料。
12. 金霉素400ppm(可+100ppm SM2)拌料。
兽用磺胺类药物注意事项
兽用磺胺类药物注意事项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然而,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 用药前需做药敏试验: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动物感染时,最好在用药前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这可以帮助确定磺胺类药物是否适合治疗该特定感染,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合理控制磺胺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非常重要。
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引发药物的不良反应。
另外,用药间隔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稳定且持久,以达到最佳杀菌效果。
3. 防止过敏反应:磺胺类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动物是否对该类药物过敏。
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呕吐、腹泻等。
如果动物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兽医帮助。
4. 不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磺胺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引发相互作用,降低药物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需要注意禁忌药物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5.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虽然磺胺类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疾病方面效果显著,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应避免过度使用,并在治疗结束后适当观察,以确保感染得到彻底清除,避免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6. 注意保存和处置:磺胺类药物需要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保存,远离阳光、高温和潮湿环境,避免药物的失效。
同时,在药物过期或不再使用时,应注意正确的处置方法,避免对环境和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磺胺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兽用抗菌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明确感染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防止过敏反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并注意正确保存和处置药物。
只有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磺胺类药物的疗效,保障动物的健康。
浅谈兽用抗菌药的正确使用
浅谈兽用抗菌药的正确使用作者:佚名资讯来源:搜牧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16-03-29 11:56:51近年来,抗菌药的使用已经成为养殖业中的一部分,正确地使用抗菌药,能及时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而且减少兽用药物残留。
如果对抗菌药使用不当,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归纳,现总结如下。
一、正确诊断,合理选药正确诊断是选择药物的前提,动物发病后,应及时通过病理剖检、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等各种诊断手段作出正确诊断,找出病因。
每一种抗菌药物都有其相应的抗菌谱和适应症,应根据诊断结果,弄清楚病原菌的类型及其对抗菌药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对病原菌高度敏感、副作用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有条件的可以定期分离培养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病畜禽的患病轻重情况,来选用高敏药物。
二、结合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特征,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抗菌药物要在机体内发挥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必须在特定组织或器官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在机体内的半衰期、药效以及维持时间,这就要求抗菌药物必须有合适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
同时,血中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受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
有关资料表明,有效血药浓度应至少大于最小抑菌浓度(MIC),血药浓度如大于MIC值的2~5倍,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考虑各抗菌药物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特征的基础上,要结合畜禽的病情、体质等,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包括给药途径、剂量大小、间隔时间及疗程长短等。
此外,兽医临床药理学提倡要根据药物动力学参数制定给药方案,特别是对毒性较大、用药时间较长的药物,最好能够通过血药浓度高低的监测,作为用药的参考,以保证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影响的发生。
一般来说,对于危重病例应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消化道感染以内服为主,消化道感染并伴有败血症感染病例,在内服前提下,应配合注射给药。
三、严禁滥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避免耐药性的产生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细菌耐药性的问题也日趋严重,耐药水平越来越高,其中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最易产生耐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要点
抗菌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
抗菌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核酸合成。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畜禽免疫力,防止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明确用药指征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
当畜禽发生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验、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有条件的必须进行药敏实验,并保留细菌标本供进行血清杀菌活力(SBA)实验。
在药敏试验结果未知晓前或临床诊断相对明确的,可先进行试验性治疗。
选用药物应结合药物的抗菌活性、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药效学、不良反应、药源、价值与效益等加以综合考虑。
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应选用本场或本地区不常用的药物,这样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经验。
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有赖于药品在畜禽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
用药前要根据药物在畜禽体内的半衰期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给药剂量应恰到好处,剂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
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可作为衡量最低有效浓度的粗略指标。
对危重病例常采用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进行治疗。
病原体在畜禽体内的生长繁殖有一个过程,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起效时间即为疗程。
疗程过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只能被暂时抑制,一旦停药,受抑的病原体又会重新生长繁殖,其后果是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药物连续使用时间必须在一个疗程以上。
不可用药1次~2次就停药或急于调换药物品种。
长期使用单一抗菌药不但浪费,还可能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引起毒副反应。
给药途径
常用给药方法:拌料、饮水、注射及气雾给药等
给药途径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剂型、患畜畜种、病情及病畜禽的食欲和饮水状况而定。
选好给药途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治疗呼吸道感染应用新霉素、链霉素时应采用气雾给药,因为这两种药物内服吸收效果差。
肠道感染,则必须采用内服给药。
同一种药物给药途径不同,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
同类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以青霉素类药物中的青霉素G和阿莫西林为例,青霉素G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在水中不稳定,极易被β-内酰胺酶和胃酸水解破坏,所以不应该混饮、混饲;阿莫西林为半合成制品,具有耐酸的优点,其内服效果良好。
采用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饮水量,确保畜禽吃到足量的药物。
拌料给药时,应按递增混合法将药物与饲料充分混匀,尤其是安全范围小、剂量较小的药物更应混匀,以免动物采食药量过小起不到防治作用或因进食药量过大而中毒。
对严重感染病例多采用注射法给药,对零星散养的家畜,注射给药疗效更为可靠。
肌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黏稠度,黏度大的药物,抽取的液量应适当超过规定的剂量,且注射的速度要慢一些。
联合用药,避免配伍禁忌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联合用药其目的在于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消除不良反应或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分别治疗不同的症状与并发症。
对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
滥用抗菌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导致二次重感染、耐药菌株增多。
配伍禁忌造成的药效降低、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事件时有发生,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患病畜禽时可能存在的药理作用相反的拮抗作用,或一种药物减低另一种药物药效,或一种药物增加另外一种药物毒性,或两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第三种物质的现象。
要合理用药及有效配伍。
从业人员首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提高用药水平;其次,应结合临床需要,及时应用新药,并做好临床用药咨询;再其次,严把处方审查关,对有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要退回并及时纠正。
杜绝滥用药物,严防耐药性产生
耐药性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相对抗性
耐药性产生机制较复杂,主要有以下方面:产生药物失活酶;药物靶位发生改变;建立靶旁路系统;改变代谢途径;膜通透性降低等。
细菌产生耐药的最大危害是使人类致病,同时延误治疗或造成治疗失败。
提倡使用中兽药和动物专用抗菌药
中草药是天然药物,毒副作用相对较少
有农业部批准文号的中草药制剂(包括中草药提取物)可供选用。
动物专用药,如杆菌肽锌、盐霉素、黄霉素等是畜禽专用药物,畜禽使用这些药物不会或不易对人体构成影响。
遵守休药期,防止药物残留
动物食品残留的抗菌药被人食入后,可产生直接毒性,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
动物食品残留的抗菌药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屏障作用,造成肠道菌群的代谢活性、细菌数目和相对比例改变,其中最严重的是增加耐药菌和破坏肠道菌群的定植
抗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促进外贸出口,应严格控制兽药在畜禽体内的残留。
对可吸收的抗菌药物应规定停(休)药期。
养殖场应遵守宰前停药的规定,停药期内,患病急宰的动物不得食用。
药物按规定剂量、规定药方使用,按休药期规定停药,其在动物机体内的残存量是低于最高残留限量的。
只要有足够的停药期,随着药物不断从动物体内排出,其肉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是不会超标的。
中草药具有保健、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中兽药代替抗生素和合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