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研究述评_谢君君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_谢君君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_谢君君

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第10卷第3期Fudan Education Forum2012.Vol.10,No.3·方略·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

谢君君1,2

(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01)

摘要: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扶贫的功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扶贫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扶贫的模式,并对目前教育扶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新时期的教育扶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扶贫;理论;模式;述评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3-0066-06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XIE Jun-jun1,2

(1.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430074,Hubei,China;

2.Hainan Medical College,Haikou571101,Hainan,China)

Abstract:Since the1960s,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models 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flects upon the issues concerning current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Theory;Model;Review

教育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关于扶贫开发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贫困文化理论”[1]、“资源要素理论”[2]、“人力素质贫困理论”[3]到“系统贫困理论”[4]的发展,从经济、文化、人力资本、社会政策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并从经济、文化、教育、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扶贫方式。而对于教育扶贫的研究大多是在扶贫开发理论假设下,从教育的扶贫功能[5]43这一角度去阐述。

一、教育扶贫的理论渊源

1、贫困文化理论

贫困文化论是由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提出的。他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并且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自然的屈从感、听天由命、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怀疑等。[6]也就是说,贫困地区人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内化成群体的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准则。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一种低水平的经济均衡,并在贫困地区一直延续。

2、资源要素理论

国外学界资源要素论的主要代表有马尔萨斯(T. R.Malthus)的土地报酬递减理论、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莱本斯坦(H.Leibo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7]。他们主张增加贫困地区的资本投入力度,使其达到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强调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以期推动社会的经济增长。中国学者姜德华最早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自然生态恶性循环的过程。他把贫困的原因归结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

DOI:10.13397/https://www.360docs.net/doc/3d4706003.html,ki.fef.2012.03.006

发,或是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恶化从而造成深度贫困。资源要素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贫困是对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不能进行有效地合理配置的结果[8]。

3、人力素质贫困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舒尔茨(T.W.Schultz)在美国经济学会上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

—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的演说,提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他认为,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匮乏,而在于人力资本的缺乏;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9]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王小强、白南风通过“进取心量表”测量人的素质,量表包括改变取向、新经验、公共事务参与、效率感、见识、创业冲动、风险承受、计划性等8个指标。他们将贫困地区人口的特征描述为:创业冲动微弱,易于满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能抵御较大困难和挫折,不愿冒险;生产与生活中的独立性、主动性较差,有较重的依赖思想和听天由命的观念;难以打破传统和习惯,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大多数新事物、新现象较差,安于现状;等等。他们总结出“人口素质差”是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本质原因[3]。

4、系统贫困理论

系统贫困理论认为,贫困是由诸多综合因素系统运行的结果,贫困的根源是由“陷阱—隔离—均衡”所构成的一个“低层次、低效率、无序的、稳定型区域经济社会运转体系,这个体系规定着贫困延续的轨迹”。[4]在这个贫困区域系统中,社会的能力机制、资源基础与求变能力之间未能参与整个外部区域经济全面增长与社会持久进步过程。在发展的内部关系上,三者之间需要构成一定的相互适应关系。[10]可以说,系统贫困理论已经脱离出对于贫困的平面的、静态的描述,而是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研究贫困。

综上所述,对扶贫理论的研究首先从贫困的定义和分类开始,但对贫困的定义有不同的角度,暂时学界还未能将其统一;有关贫困的绝对和相对的生存状态已得到大家的共识,只是量化的标准不一样;对贫困成因的分析也衍生出相关的理论,即由单一的贫困文化发展到系统观理论,并且由分化走向了共融。可以说,扶贫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不同学科和不同部门协同研究和管理的问题。这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扶贫机制,这是扶贫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二、教育扶贫模式研究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在扶贫开发的内涵上拓展了教育扶贫的功能。我国学者林乘东于1997年提出教育扶贫论。他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可以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应该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他同时提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需要具备四个条件:1.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2.建立相对公平的经济分配制度;3.优化贫困人口配置,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度和效率;4.增加资本积累和投入,为反贫困提供经济基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51集美大学的严万跃认为,现代社会的贫困问题都是知识与能力贫困的表征和结果,发挥教育的扶贫功能不仅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11]教育扶贫的功能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但是针对我国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问题和现象的实证研究模式才刚刚开始。

1、经济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研究

厦门大学的杨能良认为,教育扶贫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产品。加强对教育的政府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使之能受到帮助其脱离贫困的教育,需要建立一种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弥补贫困人口的收入缺口。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经济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率。[12]在他看来,教育扶贫是一种最有效、最持久的扶贫方式。兰州大学博士生张宏从经济学角度对甘肃省麻安村的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他通过深度调研,了解了不同类型农民特殊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扶贫开发模式中的一些规律,从而认为参与式扶贫开发是一种最优的模式。[13]四川大学的龚晓宽运用计量模型对近年来的扶贫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扶贫模式的创新要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为核心理念[14]。周丽莎根据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提出的“解决贫困和失业的根本之道是实现社会机会的自由”这一理论,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进行了实证研究。她指出,实行集中办学、民汉合校和“双语”教育的扶贫模式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实现了“实质自由”,缓解了能力贫困。教育扶贫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扶贫方式[15]。学者们大多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等方面去阐述教育扶贫模式。

2、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研究

对教育扶贫模式的社会学视角更多倾向于对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衰退背后的传统人文因素进行研究。[16]此类研究认为,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改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是改变贫困地区的关键。西南大学的欧文福专门从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角度探讨了西南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综合了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揭示了民族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规律[17],为教育扶贫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沈红对宁夏、甘肃两省区的扶贫调查分析对不同地区扶贫的方式、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描述,并比较了各自的利弊,从而为“八五”期间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数据参考[18]。

3、以问题和现象为出发点的教育扶贫实证研究

针对不同地区教育扶贫方式、过程、结果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总结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和特性问题,如针对农村长期贫困现状与教育改革的研究[19]、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对策研究[20]等。随着教育扶贫力度的加大,有些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还出现了生态移民和教育移民。以此为背景的研究包括甘肃四个干旱贫困县的教育移民调查研究[21]、海南省“教育移民”情况的调查研究[22]、宁夏吊庄开发性移民[23]以及三峡库区教育移民[24]的个案实证研究等。以问题和现象为出发点的教育扶贫实证研究还包括:针对教育扶贫体系中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25];不同地区的教育扶贫个案研究,如浙江省永嘉县的教育扶贫研究[26]、西部开发过程中的凉山教育扶贫战略研究[27]等;针对教育扶贫过程中的新方式的研究,如对河南远程教育扶贫网的思考[28]等。可以说,对教育扶贫的实证研究层出不穷,硕果颇丰。

三、教育扶贫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研究的不足

贫困是一种与人类发展进程相伴生的社会现象,能否处理好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直以来,对教育扶贫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贫困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对策研究。从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人类学的角度去分析贫困问题都显得有些片面,因为贫困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教育扶贫也只是扶贫开发体系中的一种方式。如何界定教育扶贫的功能,怎样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其效果,如何处理在教育扶贫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问题,都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我国对教育扶贫研究的经济学解释认为,资本和权力在反贫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9];增加基础教育的投入,势必会带动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但是,城乡教育的差距,在导致贫困地区的教育成本上升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教育致贫[30]的现象。对于如何平衡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还缺乏量化的标准。教育扶贫的社会学角度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通过改变当地人口的综合素质,从救济式的扶贫转变成自发性的扶贫,但是也忽视了经济投入和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在的系统观研究侧重于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教育扶贫的功能应该如何去协调和整合资源配置。然而,怎样设定一个有效的区域评价体系去评价教育扶贫的效果,有没有一个确实可行的实证研究能证明教育扶贫的系统整合能起到反贫困的作用,目前还未得见。

从贫困的发生机制来看,它受地区自然条件、历史起点、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对于哪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同学科的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学界关于贫困的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就是这一矛盾的现实反映。不可否认,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地方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方,贫困总是以一定的规模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结构解释必然会包含着文化因素对贫困的影响;同时文化取向的贫困文化解释又或多或少带有制度的约束因素。[31]可以说,教育扶贫的提出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但是,如何使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相适应,如何处理教育扶贫与教育致贫的现实矛盾,教育的扶贫功能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上述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显不足,有待学界的进一步探讨。

2、研究过于宏观,缺乏对扶贫客体的微观关照

我国目前的教育扶贫研究主要从扶贫主体的角度来探讨。按扶贫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教育扶贫作以下分类:1.政府主导型教育扶贫。例如,我国自1995年开始在贫困地区实行义务教育工程,希望通过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关的研究较为注重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投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32][33]2.基金主导型社会资金扶贫。比较典型的是“希望工程”。可以说,“希望工程”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享受到教育。但是,如何达到扶贫的真正效果,在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3.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教育扶贫。2001年10月30日,中国非政府组织(简称NGO)国际扶贫会议在北京发表了《中国NGO反贫困北京宣言》,政府、社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到扶贫过程中来。相关研究如陈美招等对国际NGO教育扶贫行为的分析。[34]也有研究者从扶贫主体作用于扶贫客体的角度把扶贫分为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种。救济式扶贫是指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提供生

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以帮助贫困人口,也称“输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是指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行为方式,也称“造血式”扶贫。[35]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教育扶贫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扶贫主体或是扶贫主体作用于扶贫客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关注政府教育扶贫的政策制定、实施过程、扶贫效果等方面;而很少从贫困人口自身的角度去探讨,如贫困人口的生存技能需要、生存环境、人文关怀和向上流动的渠道等方面,研究上缺乏微观层面的深度关照。

3、注重宏观政策研究,缺乏微观实证研究

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制度不健全、资源匮乏、科学技术落后,以及人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等,倾向于从宏观的层面去思考;但是贫困地区之间也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以共性涵盖个性的研究也有失偏颇。目前,从教育扶贫的宏观研究到教育扶贫的方式和方法比较,再到教育扶贫区域的问题和现象研究,试图从小的社会环境中去探索教育扶贫中存在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用实证的微观视角去探索教育扶贫过程中的最佳模式,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如金俊峰对云南山区“开发式”扶贫模式的研究[7]等。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太少,也没有一个系统的、值得借鉴的、评价效果良好的教育扶贫模式。

4、缺乏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的综合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对教育扶贫的研究大多还是在国外扶贫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开展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本等多元角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在我国教育扶贫的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和效益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从学术界和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还存在学科衔接不紧、研究不全面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研究者局限于特定的学科视角,遵循该学科的方法和调查方式,忽视了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大多数贫困者的深度观察,不能全景式地反映其贫困的过程,显得研究结果生硬而表面化。我们要做好教育扶贫研究,必须要理清地区贫困的内在根源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探究教育扶贫的形式、特点,还要做好充分的实证研究,从多学科、多角度去比较不同形式的教育扶贫模式,总结出具有共性的规律,把教育扶贫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以切实保障大多数贫困者的利益。

四、教育扶贫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状态,已经不再单纯是经济贫困、文化贫困的问题。由贫困所派生出的新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障碍。目前学界对教育的扶贫功能已达成一定的共识,但是对如何发挥教育的扶贫功能,怎样将之转变成实践中的公共政策还有待深入的探讨。贫困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社会现象,各个地区的贫困问题又各有差异,“一刀切”的扶贫模式难免会顾此失彼。笔者认为,教育扶贫研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延伸。

1、将贫困发生机制纳入教育扶贫体系进行研究

从贫困的发生机制来看,经济制度、地区文化、人口素质、地域自然条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但同时也是贫困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个社会的空间场域中达到一种静态平衡,使得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贫困地区延续。正如康晓光所说:贫困的根源是由复合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各种因素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网络,其中存在众多的反馈回路。区域性贫困陷阱就是各反馈回路相互耦合形成的网络系统,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使贫困成为区域的持久状态。[36]笔者认为,要达到扶贫的效果,就需要打破这种静态的平衡,把贫困发生机制与教育扶贫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贫困地区真正致贫的原因是什么,并以此作为扶贫政策的出发点,构建系统的教育扶贫模式。如图1所示,教育扶贫体系的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教育扶贫机构。它们在外部政策的环境下,分别作用于处于贫困环境中的扶贫对象,通过外部因素影响其内部自身的变化,并达到教育扶贫的目的。从已有的研

图1

究来看,贫困发生机制与教育扶贫模式研究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一是对贫困发生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二是针对教育扶贫体系的构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三是现有理论基本都强调了政府在教育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而对于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教育扶贫机构在扶贫体系中的职能如何进行分配,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

2、教育扶贫政策应注重教育结构的改革,使其符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

教育扶贫作为一项以政府为主体的扶贫行为,有必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扶贫政策。林乘东曾提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存在贫困现象。贫困问题要在一定政策条件的配合下才有可能缓解,但不能杜绝。他提出:1.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结构,加大职业教育的投资比重,凸显职业教育的地位;2.把教育投资并入扶贫资源的配置格局;3.采取一种自动分流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高收入阶层“自动”选择付费教育,从而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人口倾斜。[5]43其重点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来实现教育的扶贫功能。但在微观的实践层面上,各个贫困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还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撑。笔者认为,在贫困地区还要考虑两个条件:1.教育扶贫政策是否契合贫困地区的文化环境和实际需求。目前,很多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把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整体搬迁到县城集中上学,通过加大教育的投入使贫困人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同时也使得很多贫困家庭因为上学路途过远和教育成本的增加,辍学率反而有抬头趋势。这不仅伤害了贫困地区人口参与教育的热情,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得教育扶贫适得其反。2.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是否适应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教育扶贫不仅要把教育投入纳入到扶贫资源的配置格局中,还要考虑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适应关系。教育要契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保证受教育人才的充分就业,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社会效益,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虽然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贫困现象难以杜绝,但如能在一个小的社区、村庄的实证研究中,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也能为教育扶贫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教育扶贫政策应着眼于扶贫客体的真正需求

贫困地区最大的教育矛盾在于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机会满足不了贫困地区人口对教育的需求。要想改变教育扶贫的现状,就得围绕贫困人口真正的需求去制定政策。其一,加大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的家庭负担,建立多渠道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增加政府投入比例,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增加贫困人口的教育补助,让贫困人口不再由于高昂的教育成本而选择辍学。其二,建立国家农村教育扶贫专项资金,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农村教育扶贫经费的来源。目前,一些地区采取了教育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制度,但是这些政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应急性和局限性。应该建立一种长效的扶贫助学资金来保障贫困学生求学。其三,在加大教育基础投入的同时,注重教育扶贫的效率。一般而言,农村义务教育能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启蒙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能对教育扶贫效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既能促使贫困人口向上层流动,又能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能提高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因此,要发展多层次的教育,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率。其四,深化教育扶贫模式的研究,以教育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目前,针对教育扶贫的实证研究还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可供参考。教育的扶贫功能可能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但是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需要不同扶贫方式的互补。建议把输血式扶贫、移民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等纳入教育扶贫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4、教育扶贫实践过程中要转变观念

自我国实施教育扶贫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往的教育扶贫观念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转变。其一,从最初的道义上的扶贫转变成制度性扶贫。以往的教育扶贫只是一种提倡,倡导人们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改变教育状况,捐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的教育扶贫已经成为各个地区政府的政绩考核标准和硬性规定。其二,从以往的救济式扶贫转变成造血式扶贫。救济式扶贫造成了一些贫困地区人口依赖救济的思维惰性,思想上不愿争取、安于现状,等待救济成了一种生活上的依赖;现在的教育扶贫注重从思想上进行教育,鼓励贫困地区人口参与到摆脱贫困的项目中去,让其学习知识和技能,自食其力。其三,扶贫重点从贫困地区转向贫困人口。以往的做法主要是将扶贫资金拨给贫困地区政府,让政府去开展扶贫项目。但是,由于管理监督机制的缺乏,出现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现象。现在的做法是,对教育扶贫资金进行分类:项目资金发放到政府,并建立专项资金账号;个人资金以实名发放到个人户头。这样就保障了教育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其四,由区域性教育扶贫转变为阶层扶贫。以往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

的加快,在城镇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贫困人口,如市场竞争中淘汰的无业人员、身陷残疾而无法务工的人员、没有收入来源而生活极度贫困的人员等。其五,从单一扶贫向综合扶贫转变。贫困问题已不再单单是经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需要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解决贫困问题的措施。[37]教育扶贫观念的转变是顺应贫困发生的新变化,也是教育扶贫实践过程中的应然之举。

总之,教育扶贫研究还在实践中不断前行。本文只当抛砖引玉,期待学界同仁批评指正,以进一步完善教育扶贫理论和模式。

参考文献

[1]Oscar Lewis.Five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M].New York:Basic Books,1966:215.

[2]姜德华.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3]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

—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现代化探索丛书)[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

[5]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民族大家庭,1997(5):56-57.

[6]沈红,周黎安等.边缘地带的小农——

—中国贫困的微观理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87.

[7]金俊峰.云南山区"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0(2):91.

[9]刘维忠.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2010.

[10]夏英编.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21.

[11]严万跃.论现代教育的扶贫功能[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77-80.

[12]杨能良,黄鹏.教育扶贫--我国扶贫的财政学思考[J].福建财会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14.

[13]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

—以甘肃麻安村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4]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15]周丽莎.基于阿玛蒂亚·森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模式

研究——

—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1(2):98-101.

[16]沈红.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人口的边缘化:少数民族贫困的历史

透视[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3-60. [17]欧文福.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基于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06.[18]沈红.扶贫开发的方式与质量——

—甘肃、宁夏两省区扶贫调查分析[J].开发研究,1993(2):49.

[19]陈全功等.农村长期贫困与教育改革[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

(1):71.

[20]奂平清,王等等.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及其对策探析[J].西北成

人教育学报,2001(1):47.

[21]魏奋子,李含琳,王悦.贫困县教育移民的政策定义与可行性研

究——

—以西部地区四个干旱贫困县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7

(3):7.

[22]海南省教育移民联合调研组.海南省"教育移民"情况的调研报告

[J].琼州学院学报,2008(2):43.

[23]杨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功能的强化——

—从宁夏吊庄开发性移民看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J].西北民族研究,2004(3):98. [24]张学敏.三峡库区教育移民迁校经费缺口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

育与经济,2001(4):41.

[25]余祖光.终身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扶贫助困功能[J].北京大学

教育评论,2007(3):23.

[26]吴月新,肖正德.浙江永嘉县教育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J].当代教

育论坛,2007(4):26.

[27]彭徐.西部大开发与凉山教育扶贫战略研究[J].西昌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3(2):51.

[28]陈玉堂等.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加快农村发展步伐——

—"河北科盟远程教育扶贫网"的启示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

[29]黄文平,卢新波.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释[J].上海经济研究,2002

(8):3.

[30]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

—转型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31]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

(3):49-63.

[32]吴治国.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性扶贫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

1998(5):8-9.

[33]吴睿,王德祥.教育与农村扶贫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力

资源开发,2010(4):5-9.

[34]陈美招,杨罗观翠.理性选择与贫困缓解--基于国际NGO教育扶

贫行为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57-172.

[35]李菊兰.非政府组织扶贫模式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6]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110-119.

[37]魏向赤.转变教育扶贫的观念[J].金秋科苑,1997(3):17-18.

收稿日期:2012-03-06

作者简介:谢君君,1981年生,男,湖南省洞口县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医学院讲师。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 [1]。 因此消费过程既体现着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也体现着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所以消费在物理意义上消解客体的同时,也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塑造着主体 [2] 。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不仅 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于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的研究不断的被提出来。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可以看到,消费既受物质因素的制约,也与社会因素有关,并受到作为社会关系范畴的消费观的制约。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观主要表现在: 第一,消费节奏加快、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大学生们选择消费品时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减少了,对消费品的购买和更新的速度加快,使自身一般的消费结 构发生了变化。 [3] (一般消费结构是由维持生存的生存资 料、满足享受的享受资料和促进自身提高发展的发展 资料构成。)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在消费结构中表现出用于提高自身素质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消费比例正在逐步扩大,这一方面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本身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关。说明大学生们认识到提高自我素质、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此外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他们使用的物品(手机、文具等)、着装的风格等方面。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们往往是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来修饰自己,着力于体现与众不同的自我,突出消费的个性化特点。 [4] 第二,追逐时尚和新潮。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有的大学生认为, “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5]尤其是在现今社会,时尚和新潮所代表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广告昭示鼓惑下的消费意识,媒体、明星的示范效应,以及大型商场陈列的美仑美奂的商品的诱惑,也促使“时尚和新潮”消费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建立起普遍的、以不落俗套的形式来展示自我的消费行为。 第三,消费误区引导下过度的消费。大学生的消费在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中的定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存在超出自己基本的需要走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形成依附于家庭的特殊高消费现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 □ 闫 缨 摘 要: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观;精神消费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 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既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中理性化的一面,也指出了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对大学生消费观的不同评价,总结出大学生消费观中所具有的普遍特点,提出从大学生的修养出发,倡导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要注重精神消费的教育意义。 □□□□□□□□□□□□□□□□□□□□□□□ ◇◇◇◇◇◇◇◇◇◇◇◇◇◇◇◇◇◇◇◇◇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曾本祥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资源与乡村系统管理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4343) [收稿日期]2005-03-25;[修订日期]2005-06-10[作者简介]曾本祥(1966-),男,湖北恩施人,澳大利亚昆士 兰大学环境旅游专业2002级博士生,从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乡村地区生态旅游及旅游扶贫等研究。 [摘 要]近年来有关中国旅游与贫困的研究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如旅游扶贫的意义、政府的重要作用、社区参与的核心地位、乡村资源的基础地位等得到广泛确认。但是总体而言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对象上,没有将贫困人口作为研究的核心;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方面,尚显不够系统、深入;在研究方法层面,大量的定性研究集中在探讨定义、概念和旅游的一般性影响,缺乏深入的旅游扶贫定量研究。今后的研究应更多地通过对不同旅游形式对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进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案例研究,设计旅游扶贫的概念模式和具体的模式实施指南,并创建出中国旅游扶贫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旅游扶贫;文献综述;中国[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2-0089-06 一、导言 旅游与贫困的关系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作为扶贫(反贫困)的一种方式,开始受到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Pro 2P oor T ourism ,简称PPT )(Ashley ,2000)和“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 ourism 2E liminating P overty ,简称ST 2EP )(S ofield ,2004)以后,有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旅游 发展如何促进社区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为消除贫困作出贡献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旅游发 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与扶贫相结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中国学者和对中国感兴趣的国际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旅游扶贫的研究逐渐兴起, 涉及旅游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等(Xu and K ruse ,2002)。 为了评述了解关于中国旅游扶贫的研究,作者检索了国内外最重要的相关数据库。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3个主要的数据库所收录的所有学科类别的文献进行“跨库检索”,采用“高级检索”模式,通过输入关键词“旅游”、“贫困Π扶贫”和“农村Π乡村”进行“模糊查询”,我们检索到从1996年至今的相关研究文章、报告共计700余篇。同时,作者对C BA 和Web of Science 两个与旅游相关的重要国外数据库进行了检索。采用关键词“tourism (旅游)”、“China (中国)”、“poverty or poor (贫困或贫困人口)”和“rural (乡村的)”,进行联合检索,剔除数据库间的重复记录,检索到自1991年以来的100余篇相关文章、报告或书的章节。 二、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 普遍认为,各级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总体而言,政府既是经营者,又是政策制定者、招商引资者和市场营销推广者,还充当着旅游业内部各部门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者,对全民进行旅游宣传的教育者(Zhang ,1999)。同时,政府对非正规经济成分的作 用比预想的强大得多。由于正规的经济成分有更多的政府背景优势,更能有效地从旅游中获得利益。而那些生活在旅游区并希望以此为生的村民,往往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_谢君君

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第10卷第3期Fudan Education Forum2012.Vol.10,No.3·方略·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 谢君君1,2 (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01) 摘要: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扶贫的功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扶贫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扶贫的模式,并对目前教育扶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新时期的教育扶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扶贫;理论;模式;述评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3-0066-06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XIE Jun-jun1,2 (1.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430074,Hubei,China; 2.Hainan Medical College,Haikou571101,Hainan,China) Abstract:Since the1960s,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models 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flects upon the issues concerning current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Theory;Model;Review 教育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关于扶贫开发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贫困文化理论”[1]、“资源要素理论”[2]、“人力素质贫困理论”[3]到“系统贫困理论”[4]的发展,从经济、文化、人力资本、社会政策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并从经济、文化、教育、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扶贫方式。而对于教育扶贫的研究大多是在扶贫开发理论假设下,从教育的扶贫功能[5]43这一角度去阐述。 一、教育扶贫的理论渊源 1、贫困文化理论 贫困文化论是由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提出的。他认为,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并且内化为一种习惯和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自然的屈从感、听天由命、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怀疑等。[6]也就是说,贫困地区人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内化成群体的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准则。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一种低水平的经济均衡,并在贫困地区一直延续。 2、资源要素理论 国外学界资源要素论的主要代表有马尔萨斯(T. R.Malthus)的土地报酬递减理论、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莱本斯坦(H.Leibo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7]。他们主张增加贫困地区的资本投入力度,使其达到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强调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以期推动社会的经济增长。中国学者姜德华最早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自然生态恶性循环的过程。他把贫困的原因归结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 DOI:10.13397/https://www.360docs.net/doc/3d4706003.html,ki.fef.2012.03.006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纵观目前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研究信息化教学的多,研究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二是研究高校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三是研究城镇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这种现状不利于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加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这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施,要想更进一步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展本课题研究,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 2.选题意义: 本课题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贯彻落实了马列主义全面发展的观点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了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关注了处于弱势的农村中小学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正像农民不富农村不活一样,如果农村广大的中小学不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那么它将永远薄弱,教育公平永难实现,素质教育仍将是一句空话。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因而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的研究和推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了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科技平台,这将大大提高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因而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①通过本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引入和推广到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之中。 ②提高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③改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薄弱的现状。 ④促进教育的公平。 ⑤促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2.研究的内容 ①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的程度。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现状的原因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⑤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⑥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推广。 3.主要观点 ①目前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班级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4.创新之处 ①瞄准了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这个薄弱环节。

20世纪90年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综述_金林祥

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学术动态· 20世纪90年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金林祥 李庚靖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 20世纪90年代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无论从涉及的范围,研究的广度、深度,还是参与研究的人数,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成果,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笔者对4部索引,即《报刊资料索引》(中国人民大学编)、《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中文报刊教育论文索引》(中央教科所编)、《教育、心理科学资料索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资料中心编)和《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行知研究》等刊物进行查阅检索,并相互参照,收集到关于90年代陶行知研究的著作29部,论文1331篇。下面以此展开数据分析。 从纵向发展来看,90年代的陶研两度出现高潮: (1)1991年是陶行知诞辰100周年,1991~1992年,不仅出版了巨型文献著作——新版《陶行知全集》,而且所出版的著作和所发表的文章,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空前的。在90年代的陶研中,这两年出版的著作共18部,占62%;发表的论文共485篇,占37%。 (2)由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再次兴起了陶研高潮。这一年,发表的论文达183篇,仅次于1991年和1992年,占14%;比较全面反映国内外陶研状况的学术论文集《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也出版了;我国惟一的陶研学术专刊《行知研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不但扩大了发行量,并且加强了理论研究的力度。 从横向发展来看,90年代陶研出现了三个热点: (1)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与此相关的专著有12本,包括较有影响的《陶行知教育学》、《陶行知教育学说》等;发表的论文有197篇,占90年代陶研论文的15%。(2)陶行知的师德观。除了出版《陶行知师德讲座》等专著,还发表了144篇论文,占11%。(3)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发表的专题论文有157篇,占12%。由上可见,在笔者整理的90年代陶研15个专题中,三个热点问题即占全部研究的38%。除此之外,90年代陶研还在四个领域有了新的拓展: (1)对陶行知研究史的研究,出版了《陶行知研究集粹》和《陶行知研究在海外》等专著,发表了38篇专题论文。(2)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研究,出版了专著《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发表了82篇专题论文。(3)陶行知与素质教育研究,探讨陶行知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包括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思想的专题论文共有96篇,其中主要集中在最近两年,尤其是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4)陶行知的高等教育和终生教育思想研究。 从总体上看,90年代陶研的基本特点是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由理论研究走向实践探索,加强了国内与海外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历史研究与现实借鉴、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有机结合,互补共进的新局面。尤其应该指出的是,90年代陶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单纯的理论探讨,转到教育改革和实验上,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基地。《生活教育之花,富民强国之果——陶行知诞辰百周年学术论文选》等论文集和一大批研究论文,以及前元庄、五里小学、太钢、合川、徽州实验区与上海工学团等各种各样的实验典型,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时期理论研究走向实践探索的成就。 二、理论研讨的新进展 90年代的陶研基本围绕着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及其贡献和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这两大主题展开。其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及其贡献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_丁焕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 丁焕峰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感谢文彤对本论文的有益指导! [收稿日期]2004-03-06;[修订日期]2004-04-10[作者简介]丁焕峰(1970-),男,博士,湖北孝感人,研究方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E -mail :dhfzd @https://www.360docs.net/doc/3d4706003.html, [摘 要]本文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近20年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领域:旅游扶贫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其他专题研究等。本文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旅游扶贫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旅游扶贫研究中有待深入分析的两个重点。[关键词]扶贫开发;旅游扶贫;社区参与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3-0032-05 1 旅游扶贫研究与实践进程 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特殊的开发扶贫形式[1~2] ,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 富为主要目标。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旅游资源具有高密集度、高档次、高品位的优势,这样就在“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 我国旅游扶贫工作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实践和理论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距离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线路景点较近,选择了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业的道路,很快取得了脱贫致富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80年代后期,“七五”计划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批贫穷落后、但拥有较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地区得 到了国家和地方计划内资金的扶持,开始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大面积丰收。 这些地区的成功案例引起了旅游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以贵州省旅游局为代表的一些省级旅游局认真总结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的经验,率先在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提出了“旅游扶贫”口号。此后,国家旅游局1996年在旅游发展重要问题调研提纲中也把旅游扶贫问题研究选为重要议题之一;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自1996年10月起,相继召开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对旅游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作总结;一些学者①也开始对旅游扶贫的含义、模式、功能、经验和可行性进行多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对旅游开发扶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00年8月8日正式挂牌,拉开了我国“三区”建设工作的序幕,其他各省也纷纷开展“三区”建设,如广东省从2002年5月起全面启动旅游扶贫计划,通过省旅游局和各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采取政策扶贫、规划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和人才扶贫等多种方式,对粤北、粤西和粤东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扶贫工作,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2 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①② 广东全面启动旅游扶贫.《南方都市报》,2002年5月6日, A7。 如,蔡雄,1994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94BJB030);陈 传康,1997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9771037);周歆红,获浙江省 教委《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的风险研究》;宁德煌,获云南省教委资助《云南旅游扶贫问题研究》;郑本法等,2000年甘肃省社科基金《陕甘宁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曹新向等,200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00BJY035)等。 32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面对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目前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务。因此,有必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部署教育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探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之策。 标签: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策 一是各级政府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大力强化舆论宣传,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通过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改变家庭贫困状况。三是要从思想观念上逐步扭转和消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歧视职业教育的观点,使人们愿意接受和选择职业教育。 2.科学统筹,健全职业教育扶贫运行机制 一是通过设立职业教育扶贫统一管理机构,统筹实施职业教育扶贫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和统筹规划。二是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有规划、有规模地实施。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政府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整合机制。四是建立教育扶贫工程实施考核机制,对工程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考核。五是围绕区内不同地域的优势产业,积极构建与当地扶贫开发目标相适应、与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产教深度融合、结构规模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加大投入,完善职业教育扶贫资助体系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统筹,确保职业教育扶贫工程资金的保障力度。二是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重大项目投入机制,从而减轻学校的资金负担。三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資助体系,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学得起技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扶贫功能。四是建立职业教育系统规范的实习实践基地。 4.建档立卡,精准分类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情况 主要是通过扎实细致的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一户一档的档案资料。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制定一户一策或一人一策的职业教育帮扶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政府帮扶政策的作用。 5.整合优化,聚集职业教育扶贫社会资源 一是政府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为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二是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简化职业教育办学的审批流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三是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在农村大力发展侧重于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四是要盘发达地区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存量,将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开放。五是依托国家中西部职业教育合作等项目,加强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合作。 6.因材施教,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是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扶贫开发需求合理设置职业教育专业,更好地满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教育的研究实况,进一步了解教育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进行教育公平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日益深入,社会大众对教育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通过教育公平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 一、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决定义务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要因素,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上。[1]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在早期比较受关注,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这一研究指出,在1988年至1996年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省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加大。[2]曾满超和丁**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总支出的地区不均衡有所扩大,其间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且省内差距大于省际差距。[3]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逐渐增多,沈百福的研究显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5]翟博的研究也指出, 1993年-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在拉大,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和教师合格率差异均正在逐步减小。[6]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资源配置公平研究比较薄弱,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王蓉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也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8] 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研究相比,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结果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探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对结果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蒋鸣和发现教师学历、校舍及设备条件均与教育质量显著相关,但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弱。[9]薛海平和闵维方采用三层线性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差异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但生均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相关关系较弱。 [10]胡咏梅和杜育红利用两层线性模型对西部五省农村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财力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影响不显著。[11] 基于以上研究,薛海平、王蓉在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分析时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背景、教师背景以及学校背景差异的存在,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析中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程度在新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有较明显的减轻。[12] 程红艳在2006年-2007年**市某城区(W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非均衡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差距,首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问题。[13] 胡映兰以湖南省**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后的几个年份(2005-2008)作为考察点,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方面,两免一补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明显

材料范文之旅游扶贫经验材料

旅游扶贫经验材料 【篇一:旅游扶贫】 1.2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旅游的经济研究和影 响研究中,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造成的负 面影响。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放在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上,包括就业、经济增长、gdp 贡献、外汇赚取、私人部门投资等(deloitte,touche,1999),研究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旅游乘数效应研究 为代表。相关主题的文章在西方尤其是在英语国家大量出现。旅游 的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当地经济的正面影响方面。deaden 认 为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际的外汇储备,并且可以部分的取代面 临危机的传统出口产业(1994);美国的 poirier,r.a.(1997)、mathieson.a.andwall.g.(1982),加拿大的 knetsch,j.l.,(1963)等 所作的研究都得出了旅游业明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结论。stephen l.smith.等人(1993)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 高的劳动—资本比例,一定量的投资即能形成较大就业需求,带动 贫困人口的就业。johnson r h and more (1993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了岛屿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得到几个地 区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多米尼亚1.2、香港1.02、夏威夷0.9-1.3,khan h等通过研究得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2.5%和 6.5%。也有些学者如 adrian bull 等认为旅游对目的地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通货膨胀、增加国民经济的不稳定性等。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旅游对接待地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伦理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备受旅游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社区 旅游等小生境(niche)旅游成为这一阶段旅游研究的主流,而对贫困 人口获利和消除贫困的研究包含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lisa m campbell 1999,bramwell b 1999,matthew j walpole 2000, ross e mitchell 2001,v s avila foucat 2002)。以社区为基础的旅 游研究以整个社区为研究对象,关注社区整体利益,没有区分社区 中不同群体特别是穷人的受益情况(carolineashley,2000)。从而, 这些研究都没有以贫困问题作为研究中心,也没有把消除贫困、促 进贫困人口发展作为研究目标。基于上述情况,1999 年 4 月,英国

(文献综述)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概念也随之不断地深化,由最初绝对贫困视角下的收入贫困,逐渐发展到相对贫困视角下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单靠政府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利用教育扶贫的力量,对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定义出发,浅析目前国的教育扶贫模式。 关键词: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教育扶贫,经济因素 1 浅析“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1.1 绝对贫困的定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与财富被分离,劳动者包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的一切物的财富被剥夺了,就是绝对贫困。而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被剥夺的原因是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1]。绝对贫困指工人只是持有自己的劳动能力,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的情况。马克思认为[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表现了基本阶级的对抗关系。“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3, 4]。 1.2 相对贫困的定义 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持有的资料,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可是不足以使其到达整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一般只能维持比平均生活水平低很多的状态。此外,相对贫困还包括以他人或其他社会群体为对比所能感觉到的相对剥夺的社会心态[5]。所以,相对贫困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中心。 1.3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 通常来说,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是,实际生活状况(有没有到达生活需要的最低水平)来确定绝对贫困;而相对贫困是根据统计标准来确定;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比较,人们满足生存的需不是处在匮乏的状态。而相对匮乏的程度到哪里,具体的标准是怎么样,这个说法都不完全一样[6, 7]。 2 教育对消除贫困的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8],贫困就是剥夺个人基本生活能力,而不止是收入低下;更好的基础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不止保证了个人生活处于高质量的状态,而且通过提高个人能力避免其陷入贫困。不同的扶贫方式中,教育脱贫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脱贫方式。从财政学角度,教育扶贫应当是贫困家庭脱贫和政府扶贫最有效的方法[9-11]。 2.1 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 从经济学方面看,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10]。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有一个论断:从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来看,土地的差异是不重要的,资本投入的多少是重要的,素质的差异是最重要的。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教育投资提高了国民的人力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12][13]。现代经济

教育公平综述

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关于教育公平问题,欧美各国谈及很早也很多,尤其在二战以后,美国兴起了教育机会均等运动,教育公平问题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和教育决策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我国,有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才逐渐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教育不公不仅危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而且危及社会稳定,进而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试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教育公平研究文献的粗略梳理,以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形势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公平的历史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理念。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要“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育者追求教育公平的理想信念和良好愿望。教育公平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是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在宣言中,“受教育权”被确认为一项人权,它规定:“教育,至少初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应是免费的”,“初等教育是义务的”,“而高等教育的入学,应该根据才能对所有人完全平等地开放”。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规模大为扩展,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也进一步增加。为了了解教育机会平等在教育领域达到了什么程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社会科学学者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证调查。随着英国的《普洛登报告》(1966)、美国的《科尔曼报告》(1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各国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系列研究报告》的发表等,他们发现,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社会促进教育平等观由争取教育权利的平等向教学过程中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甚至向教育结果即学业功机会平等演变。 2、国内外学者的教育公平观 关于教育公平,国外学者作过大量的论述,诸多观点之间存在着平行、包容、交叉以及相悖的现象,笔者就各种观点进行了粗浅的梳理,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第一,个人国家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公平教育的含义。首先,公平的教育应该使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了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发展,必须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这种机会不应该受种族、地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其次,个人的能力应该以有益于整个国家的方式而发展,也就是说个人的发展不能以妨碍他人或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代价。 第二,动态论。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公平作了动态的、较为全面的界说。他认为教育公平有三层涵义:“教育起点的公平;中间性阶段即教育过程的公平;最后目标即教育结果的公平。”① 第三,社会发展论。J·科尔曼把“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归纳出四种涵义:(1)在前工业社会中,家长制盛行,还没有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出现;(2)在工业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创办面向人民群众子女的、基础的、义务的和公款资助的教育;(3)在欧洲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那里,教育机会均等被界定为“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即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4)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中,教育机会均等观念被解释为受教育结果或学业成绩的均等。科尔曼还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 第四,相对论。哈佛大学哲学大师罗尔斯把公平分为两类,一是“均等性”的公平,其

教育现象学研究问题述评_王攀峰

教育学术月刊2013.1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教育现象学研究问题述评 ■王攀峰曹冉 摘要: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理论建构。从本体论出发,探讨如何从现象学的思想“看”教育学,旨在建构一门新型的教育学;从方法论出发,探讨如何用现象学的方法“做”教育研究,推动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2)意义探讨。教育现象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学有何启示。(3)方法应用。国外研究注重将现象学方法运用于实际的教育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取向。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反思。 关键词:教育学;现象学;教育现象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现象学视野下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研究” (11YJC88011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311(2013)01-0025-05 作者简介:王攀峰,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曹冉,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9)。 自2001年始,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生活体验研究》和《儿童的秘密》等书在我国陆续出版,教育现象学①的热潮在国内也从此掀起。至今,教育现象学在我国发展已近十年。2006年,首届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2007年,现象学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2010年,第二届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再次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目前,与教育现象学相关的成果十分丰富,国内外已有上百篇学术论文及十多篇硕博士学位论文。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现象学的理论建构、教育现象学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等问题上,本文尝试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些述评。 一、教育现象学“是什么”—— —作为理论的建构胡塞尔给现象学所下的定义是:“现象学:它标志着一门科学,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特殊的哲学思维态度和特殊的哲学方法。”[1]根据这一定义,现象学概念包含着两层含义,即“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和“作为哲学的现象学”。由此,现象学对于教育学的影响也相应地表现在本体论和方法论这两个方面。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沿着如下两条路径展开: (一)从本体论出发,探讨如何从现象学的思想“看”教育学,旨在建构一门新型的教育学 现象学首先是作为本体论意义的理论基础引入教育领域的。在现象学哲学的总体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生活世界,注重人的情感体验,探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目前,研究者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教育现象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教育现象学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教育现象学呢?与一般的教育学理论相比,教育现象学具有哪些特点? 1.关于理论基础。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哲学基础,教育现象学也是如此。教育现象学从各个流派的现象学中吸取了思想资源和精神养料,由此,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理论形态和研究取向。有学者认为,教育现象学受不同现象学流派的影响,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理论取向:以胡塞尔为代表的超验现象学取向;以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马塞尔为代表的存在现象学取向;以伽达默尔、保罗·利科为代表的解释现象学取向;以舍勒、列维纳斯为代表的伦理现象学取向。它们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发展的理论模式。[2]也有学者提出,现象学的哲学传统至少有六大学派:基于胡塞尔的超验现象学派;基于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的存在主义现象 DOI:10.16477/https://www.360docs.net/doc/3d4706003.html,ki.issn1674-2311.2013.01.003

旅游扶贫

1.2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旅游的经济研究和影响研究中,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放在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上,包括就业、经济增长、GDP 贡献、外汇赚取、私人部门投资等(Deloitte,Touche,1999),研究以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旅游乘数效应研究为代表。相关主题的文章在西方尤其是在英语国家大量出现。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当地经济的正面影响方面。Deaden 认为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际的外汇储备,并且可以部分的取代面临危机的传统出口产业(1994);美国的Poirier,R.A.(1997)、Mathieson.A.andWall.G.(1982),加拿大的Knetsch,J.L.,(1963)等所作的研究都得出了旅游业明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结论。Stephen L.Smith.等人(1993)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高的劳动—资本比例,一定量的投资即能形成较大就业需求,带动贫困人口的就业。Johnson R H and More (1993)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了岛屿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得到几个地区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多米尼亚1.2、香港1.02、夏威夷0.9-1.3,Khan H等通过研究得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2.5%和 6.5%。也有些学者如Adrian Bull 等认为旅游对目的地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通货膨胀、增加国民经济的不稳定性等。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旅游对接待地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伦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旅游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社区旅游等小生境(niche)旅游成为这一阶段旅游研究的主流,而对贫困人口获利和消除贫困的研究包含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Lisa M Campbell 1999,Bramwell B 1999,Matthew J Walpole 2000,Ross E Mitchell 2001,V S Avila Foucat 2002)。以社区为基础的旅游研究以整个社区为研究对象,关注社区整体利益,没有区分社区中不同群体特别是穷人的受益情况(CarolineAshley,2000)。从而,这些研究都没有以贫困问题作为研究中心,也没有把消除贫困、促进贫困人口发展作为研究目标。基于上述情况,1999 年 4 月,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PPT(pro-poortourism)的概念,将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直接相连。PPT 是指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强调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中获取净利益,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它不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旅游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而不是全面扩展整个产业。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旅游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优选产业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贫困人口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Deloitte & Touche,IIED and ODI,1999)。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尽管旅游业在全球发展中呈现的问题很多,但是其在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如果对其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有效调整,就有可能在反贫困和创造发展机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DFID,1999)。 英国海外发展局(ODI),国际环境发展机构(IIED)与格林威治大学责任性旅游研究中心(CRT)于2000 年联合在尼泊尔、南非、乌干达、印度等六个国家开展了一系列个案研究,研究发展中国家通过旅游缓解贫困这项课题。其运作是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旅游输出国之一的资助者提供主要的研究经费,旅游学者到英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开辟试点,和当地的私营企业、政府、资助者、社区和穷人组成了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他们各取所需,当地政府获得税收,企业取得利润,穷人获得更多的机会。在国外旅游扶贫实践中,非政府组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运作过程他们努力宣传旅游扶贫的社会意义,唤起旅游企业、机构的责任感,促动当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私营企业扶助穷人,同时他们还对贫困人口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技能水平。同时非政府组织要将资助经费使用的富有成效,以便反馈给社会有价值的信息进而获得更多的资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