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篇一: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

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

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

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

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

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

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同时,要积极动

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

制度设计。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

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

治组织”。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

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

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

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

了科学的方法。

龚娜、龚晓宽(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

以下8种:

(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

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

区的差距。(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

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3)“温饱工程”模式。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4)产

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

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

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5)对口帮

扶模式。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

部贫困地区。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

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

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6)旅游扶贫模式。以贫困

地区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等,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业的

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目标的扶贫模式。(7)生态建设模式。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

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克服在脱

贫致富的进程中,那种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而获取眼前经济利益

的短期行为,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实践中的前期性探索。(8)移民

搬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贫

困农户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这是稳定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子。

陈凌建(2009)总结的八种贫困地区扶贫主要模式

1. “公司+ 农户”扶贫模式。此模式涵盖了政府、银行、企业与农户

的参

与, 主要为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审批、监督相关扶贫项目, 企业承

贷承还, 自主经营。运行机制主要以公司为中介, 带领农户进入市场,

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效衔接起来,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

增收的扶贫方式。

2.参与式扶贫模式。强调多方参与扶贫, 并以农户为中心与政府等各

种社会组织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此模式注重政府引导, 农户自愿参与, 易于被农户所接受, 具有可操作性, 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救济式扶贫方式和扶贫思路的改变。

3.“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由穆罕默德.

尤纳斯1978年创立,至今已在47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小额信贷模式

一般通过组建扶贫社区组织运作的。小额信贷模式运作机制主要有: ( 1)严格审查放款对象。 ( 2) 严格规范贷款发放程序和严格内部管理

制度。 ( 3)制定贷款利率期限和管理方式, 贷款人在获得贷款时支付

一半利息, 还清本金时付清另一半利息。

4.异地开发扶贫模式。异地开发扶贫模式。主要针对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一些涉及国家重点工程的某些贫困地方和某些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二是当地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 甚至引发某些地方病, 健康尚不能

保证, 产业结构更无从改善, 采用各种经营方式都难以脱贫。

5.产业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就是以市场牵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带

动专业化种养基地和中介组织联络千家万户“链条式”经济格局, 实现

种养、服务、加工、经营四环节的流水服务。

6.劳务扶贫模式。劳务扶贫本质上为贫困地区和劳动力进入市场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是在贫困地区通过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 从而增强贫困地区的资金、技术积累,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7.科学扶贫模式。科技扶贫强调自我的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 注重技术,治愚与治穷结合, 实行合力扶贫

8.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此扶贫模式以国家政策为指导, 当地居民为现

存旅游开发主体, 并积聚其他各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开发工作。

戴晓宽(2006)总结的十种具体扶贫模式:

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财政体制及

税收优惠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以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状况,推动

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缩

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

3、“温饱工程”模式。“温饱工程”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

村贫困农户、在贫困农村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

粮还贷”的办法,使受体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而获得扶贫的效果。

4、产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是解决贫困户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

5、对口帮扶模式。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

6、国际项目模式。利用国外资金进行扶贫开发已成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模式。目前我国利用的外资主要有世界银行资金,亚洲银行资金,外国政府援助资金等。

7、机关定点模式。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这种模式成效显著,己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

式之一。机关定点模式实施的主体既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又

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定点挂钩扶贫。

8、生态建设模式。生态建设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多元性的,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个人),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

方法是通过加快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带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寓生

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

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

9、小额信贷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是从孟加拉国引进,并在我国得到

广泛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扶贫到户方式。这种模式适应贫困地区的生

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符合国家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在全国贫困地

区广泛实施后,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得到了贷款的支持,对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10、移民搬迁模式。移民搬迁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

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这种模式

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是扶贫开发、稳定解决群众温

饱的一条有效路子。

李甫春(2000)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大量的扶贫

开发实例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择、概括出10种比较成功的扶贫开发模式:1、发挥亚热带资源优势,发展蔗糖产业;2、发挥山区优势,

发展林业经济;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良性循环;4、发挥水电资源

优势,振兴民族经济;5、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建设新家园;6、发挥人

力资源优势,组织劳务输出;7、发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优势,发展

旅游业;8、发挥边疆优势,发展边境贸易;9、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经

济作物;10、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一)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牛文元(2000 )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薄弱。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分布较广泛的地区生态脆弱度较差,多属于生态脆弱带,是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区,对外界

的承受力差,植被生态系统脆弱易变。

尤努斯.买买提(2000)、黄万纶(1994)总结当地生态经济系统

的主要特点是受自然影响大、可控性低、地区差异性强、封闭性强、结构简单,很容易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并进而引起其它环境

因素的变异。而且,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使生态问题愈加突出。

赵军等(1997)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民族

关系产生众多的民族问题,特殊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又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障碍。

马成良(1998)提出人口增长与资源占有之间的矛盾问题。由于国

家对少数民族特殊的人口政策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导致少数民

族人口增长率普遍较高,人口素质落后于其他民族;而当地可利用

资源逐渐减少、利用率较低;两者

矛盾成为导致贫困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涂妍(2001)认为投资需求与财力薄弱的矛盾异常尖锐。少数民族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

当地薄弱的财政能力和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导致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对策研究

托合提汉.斯玛依(2001)认为首先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由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国际形势等原因,保持少数

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以“三个有

利于”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邓艾等(2003)、黄芳(2001)、王桂忠(2004)、余小军(2001)、马晓京(2000)、索小霞(1998)提出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产业。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结构

优势发展以生态农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涂妍(2001)、乔世明(2001)认为应完善可持续法制体系。利

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加快地方可持续发展立法,建立健全

地方法律体系,规范各种经济和非经济行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顺利实施。

周鸿(2004)、宋蜀华和满都尔图(2004)提出消除精神贫困,

实现观念现代化。积极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树立现

代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抛弃落后的观念,减缓精神贫困,实

现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利益关系协调研究》课题组(2004),研究中

提出扶贫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利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

少数民族实施扶贫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

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目前脆弱的环境状况。这是实现其他经济利益,乃至社会及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徐君和林俊华(2001)认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很重要。为了实现可

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潜力,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教育

投资和保健投资。除了利用正规教育体系外,还应该注重利用各个

民族或各个民族地区传统的教育形式培养人才。

杨清震和周晓燕(2001)提出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建立多

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建立合理的资金投入和收益机制,

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短缺的状况。

三、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一)国外

1999 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

出了 ppt(pro-poor tourism)的概念。ppt 是指“有利于贫困人口

发展的旅游”,它强调提高贫困人口在其中获取的净收益,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它不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

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旅游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核心是使贫困

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收益,而不是全面扩展整个产业。

caroline ashley,charlotte boyd 等(2000)认为,旅游开发能

够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和收入机会、促进小商业经营,提高贫困人

口生活水平。

matthewj.walpole(2000)则认为,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外

来资本占据了大部分旅游市场,旅游漏损问题严重,贫困地区获得

的经济利益有限。

泰勒(taylor,2001)在对库克岛(cook islands)旅游发展的研

究中指出,由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过度依赖旅游业,旅游替代产业失去了生存空间,经济漏损逐步扩大,贫困人口并没

有获得经济利益。

carolineashley,dilys roe,harold goodwin(2001)对六个实施

ppt 策略的案例区贫困人口参与障碍的研究表明,缺少人力资本是所

有案例的最主要的障碍。

威尔金森(wilkinson,1995)对贫困人口的参与方式进行了研究,认为非正式部门的经营活动是社区居民主要的参与方式和获利方式,他还进一步分析了非正式部门成为穷人的主要参与方式的四大原因:不需要专门的技术、投资较少、作为副业不会影响其他主要的生产

经营活动、不需要经过政府的允许或遵循政府的规章制度。

shah,k.tourism(2000)认为,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的程度、方式、规模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旅游发展时间、发展规模、发展方

式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系统。

dehra dun(1995)、wilkinson(1995),nicholson,

t.culture(1997)对具体地区的研究,证实了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影

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001 年 4 月,六个案例区实施 ppt 战略的研究显示,影响 ppt 战

略成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市场进入能力、商业经营能力、

政策框架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二)国内

pro-poor tourism(简称 ppt),直译为“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由于我国先于 ppt 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口号,因此,国内常常将 ppt 翻译为“旅游扶贫”。

1.旅游扶贫的内涵

(1)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宗旨

周歆红(2002)提出,旅游扶贫应该以“扶贫”为其宗旨,发展旅游

业只是

【篇二: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文献综

述】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文献综述

贫困作为一种复杂而影响广泛的社会现象,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学者们提出了各

种各样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贫困及贫困发生的原因,其中

包括收入贫困、素质贫困、资源贫困、文化贫困等各种观点。本文

将集中讨论社会发展对贫困的理解,应用社会发展的视角分析1978

年以来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而制定和实施的扶贫政策,并对新

世纪农村扶贫政策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社会发展对贫困的理解

(一)扶贫战略的简单回顾

对贫困及贫困原因的理解决定着扶贫战略的选择。在上世纪50、60

年代,国际发展界与新兴民族国家政府都把经济增长视作解决贫困

问题的重要战略,其背后的理论假设就是将贫困问题简单地等同于

经济收入不足的问题。如果贫困就是一个营养摄取标准不足和经济

收入低下的问题,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自然也就成了扶贫政策

的核心内容。经过近60年的探索与实践,国际发展界已经逐渐认识

到贫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收入问题,而是涉及健康、教育、

社会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社会公正、参与权利、性别平等、个人尊严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社会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就

已抛弃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解决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问题的思路,

转而强调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并陆续提出了参与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等新的发展理论。

伴随发展经验与理论的不断积累,国际发展界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也

日益深入。上世纪90年代,着重从社会公正角度来研究发展问题的

理论与工具被逐步整合为社会发展理论,英国国际发展部、世界银

行等重要的国际发展机构也开始成立专门的部门以研究、实施和推

广这些理论与工具。社会发展理论以实现更加公正的发展作为自己

的核心目标,提出了公正优先的发展原则、权利为本的发展原则、

优先关注弱势人群原则、参与的原则、包容性原则、社会责任原则

等重要的发展原则。这也为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贫困问题、设计更为

有效的扶贫战略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国际和国内的扶贫经验证明,如果仅仅局限于从经济收入来认识贫

困问题,不可能准确而全面地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也就难以设计

和实施有效的扶贫策略。社会发展承认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能够为

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公平的

同步发展,不能建立更为负责、包容的社会制度以及公正透明的社

会资源分配与公共决策机制,贫困人群很难平等地分享经济增长所

带来的好处。

(二)社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贫困

1.缺少资源与收入

社会发展认为贫困是多种资源缺失所导致的物质福利剥夺。从经济

收入和营养摄取标准来衡量贫困的狭隘思维,显然不足以反映贫困

问题的复杂成因及多重后果。就后果而言,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和

营养摄取不足,同时也表现为缺少安全的住房、卫生的饮用水以及

方便可及的医疗与教育服务;就成因而言,单纯的经济收入低下并

不足以解释贫困现象的发生,贫困常常是由于缺乏包括经济资源在

内的人力资源、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多种资源而导致

的结果。大量的研究发现,穷人更加看重资产而不是收入,认为人力、社会、物质及自然等多种资源的缺失才是迫使他们陷于生存困

境的主要原因。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以经济收入衡量贫困的方法还

会忽视妇女所做出的真实贡献,她们所从事的大量家庭劳动,尽管

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收益,但对维持家庭生计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农村可持续生计咨询委员会所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研究穷

人的生计状况及影响他们生计的主要因素,以及分析他们的抗风险

能力和生计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可持续生计框架认为,只有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

等五种生计资本的角度出发,才能完整而深刻地把握穷人的生计状况、识别导致贫困的原因和阻碍脱贫的因素。可持续生计框架彻底

突破了单纯从经济收入看待贫困问题的狭隘视角,这样,营养状况、卫生饮水、住房条件、教育程度、健康保障以及自然资源、基础设

施和社会网络等都成为衡量贫困的重要指标,从而为制定切实有效

的扶贫措施奠定基础。

2.脆弱性问题

往会重返贫困、甚至立即陷于绝境。

3.社会公平的视角

社会发展认为社会和政治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是导致贫困发生

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种种不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将阻挠穷人平等参

与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分配,比如不能平等地享有就业或获得耕地、贷款以及进入市场等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机会与权利;另一方面,不公平的制度与政策还体现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方面,处于弱势

地位的穷人同样也没有机会平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比如不能

参与各种社会保障体系、无法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方便与

利益等。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妇女、少数民族、老人儿童、残疾人

群等弱势人群常常是缺少公正与包容的社会制度最大的受害者,由

于文化和制度的歧视所导致的弱势地位,他们更加难以平等地参与

发展机会及成果分配。

虽然我国创造了近30年经济高速成长的成绩,但以生态脆弱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居民为主体的弱势人群却很难公平地分享因此产生

的发展成果,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获得发展机会的角度而言,城乡分隔的户

籍制度及城市地区对农村居民采取的歧视性政策(比如工资福利、资

本信贷、子女教育等),严重阻碍了他们平等地分享这些地区出现的

就业及商业机会;其二,从经济成果分配的角度说,公共财政资源

长期以来主要投放于城市地区,造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医疗服务、学校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发展的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农村居

民的人口素质、经济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其他参与市场经济竞

争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其三,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东部沿

海和城市地区,这对地理偏僻、道路和通信落后的农村地区(特别是

西部边远落后地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来说,既无法直接融入其

商业活动之中,也难以平等方便地得到其就业及商业机会。

4.参与权利的缺失

参与的重要性不是一个单纯的表达自身意愿与需求的问题,更为重

要的是,缺乏参与意味着贫困人群没有机会影响与自身利益息息相

关的决策过程,无力阻止伤害、甚至剥夺自己利益的法律与政策的

出台,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平等地参与分享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

这不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阻碍脱贫的主要障碍。因此,是否有足够的机会与渠道参与直接影响自己生活的决策是衡量

贫困状态的关键因素。

贫困人群参与权利的缺失表现于许多不同的层面:其一,没有足够

的制度性渠道参与国家和本地的政治决策过程;其二,存在许多阻碍、甚至排斥他们获得发展机会及分享发展成果的政治、法律和社

会制度;其三,政治、社会机构更为关注强势人群的利益,常常不

能对

穷人的需求与意愿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其四,贫困人群难以形成

共同的力量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5.尊重穷人的主观感受

传统上人们主要通过包括收入及福利统计数据在内的定量指标来认

识贫困现象,比如基尼系数、人类发展指数、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等。但仅仅依靠此类定量指标,并不能完整地解释贫困现象,既不能充

分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贫困情况,更难以完全反映不同人群

在不同时间的贫困处境;更重要的是,这些通常由专家们统计出来

的标准化指标无法反映贫困人群的主观感受以及他们借以处理和摆

脱生存困境的现实选择与行动。社会发展认识到,必须依靠实质性

研究和参与式评估方法来收集贫困问题所包含的社会因素及穷人对

自身处境的主观感受。通过参与式贫困评估方法(ppa/participatory poverty assessment),可以了解穷人对贫困的理解与感受,比如缺乏尊严、强烈的挫折感与无助感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穷人自身的

视角来了解他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处理自己的生计,而这对设

计合理的策略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三、社会发展视角下的救济式农村扶贫政策分析

(一)救济式扶贫政策特征(1978-1985)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扶贫机构,扶贫工作是由中

央政府直接承担,扶贫政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特征:一是对贫困地

区实行的救济式扶贫;二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应;三是组织实

施了为期十年的“三西”扶贫开发计划。

救济式扶贫是当时国家为控制绝对贫困而采取的主要措施,该项政

策从建国以后开始执行、并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前期。所谓救

济式扶贫,就是中央政府通过向贫困地区调拨粮食、衣物等救济物

品及财政补贴,以维持贫困地区人民最低程度的生活水准,也被称

为“输血”式的扶贫。

由于此前“文革”十年的破坏以及制度安排和政策方针的失当,中国

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全国范围内均存在大面积贫困现象(按

中国贫困衡量标准统计的贫困人口超过

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3%)。这一阶段中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就

是实施制度改革、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恢复并发展国民经济。成功

的制度变革引发经济迅速成长,相应地带来了大规模减贫效果。特

别是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式的集体耕作制度,极

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显著地提高了农村生产力,进而带动农

村经济全面增长,大批长期不得温饱的农民因此而告别了贫困。绝

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下降到1.25亿,绝对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

的比例从33%下降到17%。

“三西”扶贫开发可说是这一时期中国唯一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三西”指的是甘肃省定西、河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这些地区长年

严重干旱、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民赤贫如洗、生计难以为继。

198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决定对在上述地区实施为期10年的“三西”农业建设计划,每年专项拨款2亿元(总计20亿元);并于1992年将该计划再次延长10年。到1999年,“三西”地区已经从整

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实际上开创了中国贫困

区域扶贫开发模式的先河。

(二)社会发展视角下的救济式扶贫政策分析

“输血”式的救济扶贫为缓解赤贫人口的生存困境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国家调拨给贫困地区的救济物品和

财政补贴,并没有转化为当地实现自主发展、自我“造血”的能力,

反而助长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与行为;

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在对贫困地区实行补贴救

济的同时,又将当地的农产品和原材料以低价调配供应发达地区,

使贫困地区逐渐演变为在经济上依附于工业发达地区的原材料产地

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分析存在以下缺陷。

1.对社会公平的损害

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农村集体经营管理制度和“平均

主义”的分配制度,计划经济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城乡分离的

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实质上是这一阶段主要的反贫困战略。土地经

营管理制度的变革,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改革,使农产品市场体系得以重建;而开放工商业投资所引发的乡镇

企业迅速崛起,为农民创造了在非农产业创业和就业的机会,使中

国农村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这样,土地产

出率的增加、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就业,为贫困农民创造了三个方面的增加经济收入的渠道,从而产生了巨

大的减贫效应。

通过制度变革推动经济增长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思维,暗含着类似国

际发展界上世纪50、6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认为充分的经

济增长将会自动解决包括贫困在内的一切问题。仔细反思这一阶段

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针,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围绕如何

推动经济增长而展开的。不仅政府缺少专门针对解决贫困问题而设

计的配套系统的政策,同时理论界也缺少对贫困问题全面而深刻的

认识。在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未能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改革

不公平的社会经济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在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上,都有将“平均主义”

和社会公平混为一谈的倾向,在改革“平均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也

有意无意地损害了社会公平。例如,为解放生产力而进行的农村改

革同时也对农村公益事业造成了破坏。在原有体制之下,人民公社【篇三: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的贫困问题不断地凸现出来,因此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都对农村贫困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中国关

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中国

特殊的国情,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并且

取得很多的成果。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在1993年提出贫困的概念,贫困一般是指物质

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以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

最低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贫困的含义不断深化。从单纯生存需要所定义的收入贫困发展到综合了经济、政治、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贫困。

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社会发展峰会”通过

了一项《宣言和行动纲领》,召唤消除贫困,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

整合。峰会强调,单凭市场不可能消除贫困,也不可能获得公平和

公正。世界银行《1996年发展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是否成功,并不单纯看国家财富、

投资或生产率的统计数字,而且要看居住在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在《缓解中国贫困的一体化战略》

中指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大降低了

收入增长对促进减贫的潜在效果。”森(2003,中译本)在其《评估

不平等和贫困的概念性挑战》报告中指出:“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消除贫困方面比现在要更为明显……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消除

贫困方

面,尽管还是很明显,但已经相对减弱了”。

经济增长不可否认的对解决贫困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仅

依靠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加剧贫困现象,因此个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

度分析反贫困政策以企图实施更全面的措施。目前关于农村反贫困

问题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经归

结起来主要包括地域、公共政策、经济增长、社会性别、可行能力、人口学以及社会学等视角进行研究。

王萍萍(1999)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按聚类分析方法分为四类地区,分析每类地区各自的贫困特征,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特征采取

不同的反贫困政策;朱玲、汪三贵、李小云、胡敏华等人研究认为

因为中国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创新性不够造成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的

问题,要通过制度改革、制度创新对农民赋权才能解决贫困问题;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贫困问题的关注点慢慢转移到性别不平等的

问题研究上,林志斌、王越李芝兰韩建民等人开始从性别的角度来

审视贫困问题,关注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的地位和作用。都阳等从人

口学角度分析劳动力迁移同贫困的关系,主张通过户口改革消除劳

动力市场的扭转,保证劳动力的迁移;原华荣、钱宁等从社会学角

度分析不仅是经济贫困还表现为文化贫困、社会贫困、精神贫困,

要从价值观等角度进行改造大力进行文化扶贫、精神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反贫困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与国家实施的政策是分不开的。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土地经营制度进行改革,同时采取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以及推进农村工业化等多项措施,初步缓解了农村贫困现象。1986--1993年国家制定了以“促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的扶贫战略,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1994—2003年以“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为目标,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加到592个;2001年,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继续解决和巩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农村反贫困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国定贫困县的贫困状况也得到明显缓解,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文献综述)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概念也随之不断地深化,由最初绝对贫困视角下的收入贫困,逐渐发展到相对贫困视角下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单靠政府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利用教育扶贫的力量,对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定义出发,浅析目前国的教育扶贫模式。 关键词: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教育扶贫,经济因素 1 浅析“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1.1 绝对贫困的定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与财富被分离,劳动者包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的一切物的财富被剥夺了,就是绝对贫困。而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被剥夺的原因是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1]。绝对贫困指工人只是持有自己的劳动能力,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的情况。马克思认为[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表现了基本阶级的对抗关系。“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3, 4]。 1.2 相对贫困的定义 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持有的资料,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可是不足以使其到达整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一般只能维持比平均生活水平低很多的状态。此外,相对贫困还包括以他人或其他社会群体为对比所能感觉到的相对剥夺的社会心态[5]。所以,相对贫困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中心。 1.3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 通常来说,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是,实际生活状况(有没有到达生活需要的最低水平)来确定绝对贫困;而相对贫困是根据统计标准来确定;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比较,人们满足生存的需不是处在匮乏的状态。而相对匮乏的程度到哪里,具体的标准是怎么样,这个说法都不完全一样[6, 7]。 2 教育对消除贫困的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8],贫困就是剥夺个人基本生活能力,而不止是收入低下;更好的基础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不止保证了个人生活处于高质量的状态,而且通过提高个人能力避免其陷入贫困。不同的扶贫方式中,教育脱贫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脱贫方式。从财政学角度,教育扶贫应当是贫困家庭脱贫和政府扶贫最有效的方法[9-11]。 2.1 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 从经济学方面看,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10]。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有一个论断:从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来看,土地的差异是不重要的,资本投入的多少是重要的,素质的差异是最重要的。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教育投资提高了国民的人力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12][13]。现代经济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59507575.html,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作者:李智马丽卿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广西上思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贫困人口基数依然庞大。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截止2016年年底,尚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2011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利用各种途径,加快完成扶贫任务,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旅游业作为一种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优势。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区,所以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完全可以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策略的重要途径。 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涵义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在贫困的乡村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旅游为手段,扶贫为目的,精准识别出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对象,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从目前所收集的有关材料来看,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扶贫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分歧主要体现在旅游扶贫概念的差异性。从字面意思理解,旅游扶贫就是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贫穷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达到区域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国外关于旅游扶贫的概念主要有PPT以及ST-EP(Pro-P Tourism和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liminating Poverty)。PPT主张通过各种能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旅游形式,给贫困人口带来净收益,较贴近扶贫本质。ST-EP则着眼于旅游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很多学者将PPT理解为扶贫旅游,但是旅游扶贫和扶贫旅游却有很大的差异 性。前者重点在于发展各种形式旅游业以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范围远远大于后者,发展空间也大于后者。因此,乡村旅游业精准扶贫就可以理解成在贫困乡村,通过发展不同形式的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精准确定帮扶目标,着眼于他们的净收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世纪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型,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扶贫政策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十三五规划”中,精准扶贫计划成为会议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论文就“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一题进行详细探究,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扶贫政策的转变,其次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扶贫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Abstract】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 major transformati 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century. In 1980s,China began to help the poor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onference. Under this background,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topic of “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nd its Innovation Path”. Firstly,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s briefly introduced. Secondly,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Finally,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some innovativ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标签:精准扶贫;扶贫政策;政策创新 1 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贫困问题一向是各种社会性质以及各种经济形式所面临的共同话题。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有了显著提高,我国数以亿计的国民拜托了贫困生活,逐渐走向了小康生活,但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另外,我国北上广地区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的进步这就导致我国南北经济收入差距相对较大的特点,我国经济的发展处于相对失衡状态。因此,精准扶贫的开展能够更好地缓解贫困地区经济滞后问题,所以,精准扶贫的创新途径在目前扶贫政策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2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挑战 我国农村贫困化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出现的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影响城市与农村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类型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因此,贫困整治政策也是不同的,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与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扶贫体系,我国经济扶贫政策经历了以农村制度改革减少贫困的发展阶段、以貧困区域为主要对象的有计划的大规模扶贫政策、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为目标的开发阶段的扶贫政策、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的巩固温饱问题的扶贫计划、提高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精准”扶贫计划五个阶段[1]。我国扶贫计划由“解决温饱问题”逐步提升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精准扶贫计划,体现出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适应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征,更加符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实际

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现如今,中国的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已经全面展开,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统一体系,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研究相关政策下,结合当地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试图寻找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标签: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村人口,且有相当多的农村贫困人口,以贫困地区为主的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贫困地区旅游的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我国进一步提升人均收入的重要途径,还可以逐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不断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一.清水河县走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子是必然之选 旅游精准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在2000年之前,当地经济的发展单是依靠农民的劳作来推进,农民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没有什么先进的科技供农民使用,几乎都是要依靠农民勤劳的双手和简简单单的农耕器具,农民们很难单纯依靠农耕使自己过上好的生活,贫困地区经济的停滞不前,全县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直到2011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推出,要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借着政策的指引,为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旅游业作为一种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走旅游扶贫的路子是必然之选。 二、清水河县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清水河县旅游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走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和风土人情进行旅游建造,与此同时,在改造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扶贫的思想,要帮助农村真正的走出贫困,而不是让村里的个别人富裕,同样也不是让农村里一部分人摆脱贫困,这是让贫困地区整体摆脱贫困,增加农村的造血功能。清水河县虽然土地资源并不是非常好,交通也不是非常便利,但他们却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强大潜能,当地可以在相关专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当地的特色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 2.1政府主导、政策引领 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引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7-10-09T12:29:47.7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叶美书[导读]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贫穷地区农产业发展十分落后,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一直无法脱贫。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 江城县住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贫穷地区农产业发展十分落后,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一直无法脱贫。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研究贫困、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路线是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项目,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基础条件。本文以云南省江城县为例,来分析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的路基。文章首先分析了习总书记对于“精准扶贫”的讲话精神,然后介绍了云南省江城县农村的贫困特点,再然后分析了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分析了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现况;问题;有效措施 言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也有两年多了,但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重难点,。“精准扶贫”政策是一个缩小贫富差距,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提高贫困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好政策,但是要想让“精准扶贫”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准扶贫”是一个长期持久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就需要攻克扶贫工作中的重难点。 1、分析习总书记对扶贫攻坚工作的讲话精神 在2015年的1月份,国家领导人习总书记借用新年之际对云南地区进行了调研,云南位居我国南方,因为云南的地理环境多位山地和丘陵,导致云南地区的贫困人口还要很多,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以重视农业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增长为突破口,把扶贫攻坚工作落实到位。在同年的6月份,习总书记在走访云南交界的贵州时,提出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同时在明确指出落实好“十三五”规范项目中的农业发展和民生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的贫困人口还要8000多万,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位于山区农村,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产业,所以农产业的发展对于扶贫攻坚工作的落实和实现至关重要。按照国家规定年纯收入低于2800元的人属于贫困人员,云南山区因为交通不畅、地理环境不好、公共基础建设缺乏等因素,造成云南目前还有12%的贫困人口,要想减少平困人口的数量,就要落实好扶贫攻坚工作。扶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种帮助扶持贫困人员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收入,脱离贫困的一种社会性质的工作。扶贫攻坚工作对于减少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云南省江城县现况分析 云南省江城县处于云南省的南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5个镇和2个乡,2015年统计全县总人口12.6万,城镇人口4.6万,农村人口8万,农村人口占2/3,在2015年统计农村人均的存收入只有5057元/年。对于江城县的农村来说,农产业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要想农民脱贫致富,大力支持农产业的发展是关键。但是因为土地贫瘠、气候不太好,再加上山地比较多,无法使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来耕种,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农村灌溉用水问题、农村生产技术问题、农业交通运输及农产品销售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没有外界的大力扶持很难发展起来,加上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导致全县有30%的农户为贫困户。江城县农村贫困特点: (1)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 (2)基础设施落后,农村还有不少泥巴路,导致农村交通不便,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如下图1所示为江城县勐烈镇的基础设施现状图。 (3)医疗卫生、教育、信息等公共服务发展比较滞后,教育(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因为比较贫困,没有过多的钱供子女上学,对教育不重视,普遍认为孩子早点出社会可以为家庭出一份力,这是导致贫困的一大原因。长此以住,将形成“低水平教育—贪困—低水平教育”这一贫困的恶性循环。 (4)农民收入以耕地收入为主,模式单一,且耕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少,农田收入微薄,全县农村以农业经济为主,且农业种植技术比较落实,农副产业和非农产品比较少,导致农民缺乏经济收入来源。 3、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完善的制度 精准扶贫是一项政策性的工作,但是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到扶贫资金和资源的分配问题,如果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制约,一些资金很难到贫困户手中,或者一些好的资源很难想真正的贫困户倾斜,这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变成一句空话。“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有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与精准管理这三大部分。精准识别是把要贫困的户或者人识别出来,这是精准扶贫工作最基本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也要明确什么样的标准应该被确定为贫困户,把精准扶贫政策带给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所以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或者体系流程来做保障,我国的很多省区对于精准扶贫缺乏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导致精准扶贫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精准扶贫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尚未跟进 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目前只针对全国普遍性的情况出台了一些优惠的政策,对于细化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扶贫措施比较缺乏,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有所懈后。有不少的省份对精准扶贫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方法,开展的精准扶贫活动缺乏监管单位(牵头单位),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人不明确,精准扶贫的相关机构和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相关部门的动态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和健全。 3.3各地精准扶贫的经验不足 因为精准扶贫工作在近些年提出来,大家都在摸索,有的部门积攒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法经验,但是没有对精准扶贫以往的方法措施或者其它地区的好的方法措施进行学习总结,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抓不住核心,走了很多弯路。主要是各省、市、区县乃至乡镇的扶贫部门缺乏交流沟通,很少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进展情况开专题研讨会,对于成功的方法案例没有深入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分析也不深刻,导致精准扶贫的经验不足。 3.4精准扶贫的规模小,满足不了实际贫困人口的需求

精准扶贫科学把握精准扶贫的三个阶段

干部队伍入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切实掌握第一手扶贫资料,并根据扶贫资料对各村贫困户建档立案。根据贫困状况,逐户、逐村、逐县、逐区域的登记入册,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省市有信息平台”的多维立体档案体系,做到扶贫瞄准有据可查、有根可寻、有档可依。三是建立扶贫对象公示制度。根据公平、公正原则,构建公开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农村的基层民主,将识别权通过公开公示的方式交给基层农民群众,让老百姓根据自身“标准”,识别确定的扶贫对象是否符合扶贫标准,以发挥普通民众的督查作用。 二要完善精准帮扶机制。精准帮扶是指扶贫措施的创新化、差异化和造血化。精准帮扶作为精准扶贫的中间环节,是决定扶贫成效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我国扶贫方式的选择往往只注重眼前实效,而忽视了扶贫工作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完善精准帮扶机制,选择合理的扶贫路径,主要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新村建设,发展农村。新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的原有聚集区,将科学规划的新型村落作为脱贫解困、发展提升的重要载体。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二是产业建设,发展农业。发展产业是带领贫困户走出困境的根本,没有产业发展的扶贫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提高扶贫绩效、摆脱扶贫困境,需要正确评估适宜产业,根据掌握的市场信息和拥有的资源优势,并利用当地特色和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龙头产业。三是教育建设,提升农民素质。要改造贫困、铲除贫困,除了推进新村建设和产业建设,营造良好的外在扶贫条件以外,更为重要的

是通过教育,提高受助者的自主脱贫能力。这就需要,一方面,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促进政府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教育的反贫困绩效。最后,推动教育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实现教育和产业的一体化对接。 三要健全精准管理机制。精准管理就是指扶贫过程的合理化、有效化和可持续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这对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科学实施扶贫管理,明确了指导性原则。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扶贫资金管理。一方面,确定贫困的基准线,将扶贫资金直接面向被扶贫对象,简化扶贫资金的发放流程,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漏滴”。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责任制,明确扶贫资金的使用者和使用对象,随着资金使用权的下放,相应责任也同时下放,严格杜绝和查处扶贫资金滥用行为。二是加强扶贫组织管理。扶贫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社会治理过程,存在着多重社会主体,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扶贫主体,这就要求正确协调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间关系。一方面,建立交流机制,加强主体间沟通协调,推动扶贫主体间的资源、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加快形成主体间协调融合、责任共担的合作意识,形成合力共同扶贫。三是重视扶贫绩效管理。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绩效管理体系,改变传统考核只看经济发展,向既看经济发展,同时,更看考核扶贫工作绩效转变。从而形成既看经济效益,也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评内容、考评指标和考评流程,以此构建出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考评方式,既有定性考核又有定量考核,既要有重点考核又要有基础考核,既要有

协同式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131- 收入·消费 协同式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杜玉恒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91)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保证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脱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学界对协同式精准扶贫的研究表现为两个层次,其一将协同学与协同治理理论融入精准扶贫,探究精准扶贫内部协同的逻辑自洽性;其二将协同、合作的理念作为联结具体理论、产业、行业与精准扶贫的桥梁,探究其应用实践的可行性。通过总结学界有关协同式精准扶贫内涵、困境和机制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精准扶贫;协同;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推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思想不断体现在顶层设计的官方话语体系中,预示着我国新一轮贫困治理实践的理念变革。本文就我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学术界在协同式精准扶贫的内涵、困境与缺陷以及机制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评述,以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目前学界有关协同式精准扶贫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在宏观层面将精准扶贫限定为讨论范畴,以治理理论与协同学理论的耦合为理论基础,在微观层面讨论政府、社会、市场、贫困户多元主体间协同构建精准扶贫的内在机制,亦可理解为精准扶贫属于协同治理式扶贫模式的界定,为便于表述笔者将该类型称为精准扶贫内部协同。其二,是将精准扶贫与具体理论、产业(行业)视为相同层次、相互独立的研究对象,将协同理念作为连接精准扶贫与其他研究对象的逻辑桥梁,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应用的是一种协同、合作的思想而非协同学理论本身。例如有部分文献是基于社会资本协同精准扶贫的逻辑探讨扶贫机制的构建,还有诸多文献探讨旅游、教育、金融、互联网等产业(行业)与精准扶贫理念相协同以助力脱贫攻坚,在此笔者将该类型称为精准扶贫外部协同。为便于理解,下文有关精准扶贫外部协同的讨论以社会资本理论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合作为例。 1?内涵研究 在精准扶贫内部协同的研究中,针对协同治理理论指导精准扶贫的可能性,杨雪英认为二者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目标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吴映雪认为在多元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多元治理格局、治理效果四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强度关联,协同治理与精准扶贫之间存在耦合关联性与运作逻辑的自洽性,并且精准扶贫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协同的治理现代性特点。在引入协同治理范式的条件下,精准扶贫势必面临内涵和理念的变革,杨平璋、蒋永甫等认为协同治理范式下的精准扶贫,是一种具备协同性、高效性、真实性、社会性的治理型扶 贫模式,并将其内涵划分为增能与赋权、合作与参与、价值与规范三个层次去理解。靳永翥、丁照攀等认为多元协同扶贫的运作逻辑体现在三方面,运作主体由单一的政府垄断转向多元主体协同互动,运作方式由政府外部强制无差别输入到内源发展与外部输入相结合,运作导向从经济绩效转向真实需求。 在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例的精准扶贫外部协同的研究中,唐惠敏、范合生等将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的模式称为公私合作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基于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形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认为公私合作与精准扶贫的协同是对传统贫困治理模式中扶贫资源供给偏离、低效、粗放等治理悖论的纠正,通过政府扶贫资源与社会市场扶贫资源在数量、类型、禀赋上的优势互补,进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有关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讨论中,认为社会资本与精准扶贫的协同有利于提高传统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确保精准扶贫项目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善治的转变,优化扶贫资源的供给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增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能力。丁照攀、黄顺君等基于精准扶贫三项基本要素(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考核管理)论述了社会资本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的解释模型(见图1),首先社会资本中公民参与所构成的参与网络为精准识 [收稿日期]2019-02-14 [作者简介]杜玉恒(1996—),男,山东淄博人,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理论、治理实践。 杜玉恒: 协同式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图1?精准扶贫中多元协同扶贫机制的社会资本解释模型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篇一: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 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 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 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 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 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 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同时,要积极动 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 制度设计。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 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 治组织”。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 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 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 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 了科学的方法。 龚娜、龚晓宽(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 以下8种: (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 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 区的差距。(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 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3)“温饱工程”模式。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4)产 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 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 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5)对口帮 扶模式。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