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材整合(必修+选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1.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反思,本研究试图为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启示。

本研究将从理论层面对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进行梳理,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分析现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为整合提供依据。

本研究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历史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这些方法和策略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还将关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整合后的历史课程的看法和感受,为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提供参考。

本研究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指导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工作。

这些建议将包括如何处理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整合过程中保持教材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等方面。

本研究旨在为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进行整合。

这种整合旨在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的局限性,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合后的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历史事件,理解历史的内在规律。

《世界近代史》课件

《世界近代史》课件

历史分期与主要事件
早期近代史(16世纪-18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
晚期近代史(18世纪-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等。
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民族国家的形成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全球 范围内的扩张和影响。
《世界近代史》ppt课件
目录
• 世界近代史概述 • 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 经济与社会结构 • 国际关系与战争冲突 • 科技与教育发展 • 世界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01
世界近代史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世界近代史是研究16世纪至20世 纪初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 化、科技等方面发展的历史。
背景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的 兴起,欧洲逐渐崛起并成为全球 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之间的联 系和交流也日益加强。
战争等。
思想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近代史上的 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 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与
融合。
哲学思想
近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与 演变,以及不同哲学思 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文化交流
近代文化交流的特点和 影响,以及不同文化之 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社会思潮
近代社会思潮的兴起与 演变,以及不同社会思 潮之间的争论与交锋。
科技进步
世界近代史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时期,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 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民主化运动
世界近代史也是民主化运动的重要时期,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改 革和完善,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实践。
对未来的展望与预测
可持续发展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时教案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时教案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讲述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历程。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理解近代民族国家与古代的帝国、王国的区别,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外交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梳理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历程,认识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培养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国际关系的法制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

1.重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形成过程2.难点:民族国家的概念、国际法的形成特点及评价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1815年欧洲形势图,右图是位于海牙的国际法院。

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哪些现象?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那么,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是如何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的?自主学习1.专制王权国家(1)背景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2009高考海南单科)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 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 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 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 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 究世界历史应 A 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 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 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 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政治领域 出现宗教改革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国际关系领域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活动展开;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内在联系
资 本 主 义 兴 起 ( 经 济)
新航路 开辟
文艺复兴 (文化) 宗教改革 (政治)
加速 资本 原始 积累 为资本 主义发 展解除 精神枷 锁
启 蒙 运 动
英法美 资产阶 级革命
三、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货币和黄金的狂热追求 (3)直接原因:商路不畅造成的商业危机
(4)条件具备 (5)精神动力:
知识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地图、罗盘 针、火器) 、王室支持
(07—08下山东省聊城市期末统考)开辟新航路的著名航海家迪亚 士曾这样说道:“(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 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这句话反映了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是( ) A.发财致富 B.扩展贸易 C.传播基督教 D.拓展殖民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奢侈品的需求
15世纪前的旧航路
材料五: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 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甚至劫掠过境商旅。因此,很多西欧人都希望开辟一条绕 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人教版教材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课件 通用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课件 通用

社 会 生 活
【例7】
近代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受西方影响, 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 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 流)。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 来的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 (7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 (4分) (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 (2分)
西方(15世纪中后期—1918年)
中国(1840— 1919年) (三)思想解 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和民主共和思 想 2.新文化运动 3.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联系点
思 想 理 性 化 、 科 学 化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 文艺复兴( 14—17 世纪)和 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17—18世纪) 影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将 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 治中解放出来,打破了蒙昧, 复苏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 判和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设 计为西欧的政治民主化历程奠 定了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中国近代社会 生活变迁 (物质生活和 社会习俗的变 迁,交通和通 信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更 新等)
受外来文化 影响,中国 近代物质文 化和社会生 活出现中西 合璧 、不土 不洋的特点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内 容
第一阶段 1840-1860
第二阶段 1860—1895
第三阶段 1895--1919
服饰 1865第一艘轮船 中山装 的变 1866邮政 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 化、 1877有线电报 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饮食 1882电话 1896上海放映电影 结构 铁路的发展(课后 1906无线电报 的变 题) 维新运动时期的报纸《中外纪 化、 1873《昭文新报》 闻》《强学报》《时务报》 住宅 近代教育开始起步 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的活跃 的变 民国时期的电影 化; 《指导意见》: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必然结果,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会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 发展的必然;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社会发展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历史学、世界历史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的发展线索、重大线索,有高级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初步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为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世界近代史》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并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由于《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而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史》又是人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历史,所以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

通过对《世界近代史》,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根据历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要求,尤其是为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世纪近代史提供指南,特制定本大纲。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

它是从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

本大纲主要讲述的就是自1500年地理大发现以来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400多年的历史,它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从农业走向工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

这一段历史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即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这也是一条主要线索;二是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三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运动。

世界近代史部分PPT课件 通用

世界近代史部分PPT课件 通用

伏尔泰: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 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提倡天赋人权;倡导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康德: 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 权;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 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但是 对自由和 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
②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启蒙运动则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 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 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 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 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史论共享)
(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8、1519年)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公元14世纪——16世纪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
①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人物 但丁 主要作品 《神曲》 特点 分三部分,率先对教会 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薄伽丘 《十日谈》 10天100个故事,抨击 封建道德,宣传人类平 等,主张发展个性。 彼特拉克 《歌集》 最早提出“人的学问” 代替“神的学问”
②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a、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b、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 c、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 d、君主可以处罚教士和教皇。(王权高于
教权)
【经典题示例】
(2007年山东)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 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 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 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 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表中国和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

表中国和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
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铁器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小农经济形成,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各诸侯国割据混战,纷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元曲:关汉卿、马致远。
元代赵孟頫
元代:王冕《墨梅图》(文人画)
元杂剧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极端强化,对外走向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在传统科技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总结性的科学著作,思想和文学艺术带有浓厚的反封建色彩。
周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诸侯士大夫崛起。
二十等爵制(秦国商鞅变法)
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战国: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背景:新气象、大变革、十字路口。内容: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作用: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发展了经济,壮大了国力,为统一奠基。

世界历史_阎照祥_《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历史_阎照祥_《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历史_阎照祥_《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世界历史_阎照祥_《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世界近代史英文名称: Mor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72讲课学时: 64讨论学时: 4习题学时: 4学分: 4适用对象: 普通高校本科生先修课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一、课程简介世界近代史是师专政史专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地区间相互分散隔绝到形成统一整体世界的过程。

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500年,下限是1900年。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世界近代史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抓住世界近代史的本质、主要矛盾和重点。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世界近代史是给人文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从宏观的角度掌握1500—1900年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了解整体世界历史的形成,认识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和讲授世界近代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同借鉴和吸收西方史学研究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受传统理论和框框的限制,要突出世界近代史的主旋律,突出它的本质和精髓:突出资产阶级历史革命性,正是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使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

同时也不忽视资产阶级的反动一面。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世界近代史通论第一章 16世纪东西方世界第一节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尼德兰革命第五节 16世纪中国和日本教学重点:介绍西欧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发展,主讲三大事件:一是地理大发现,二是文艺复兴,三是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教学难点:分析三大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为何将1500年左右作为世界近代历史的开端;了解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增强全球意识;达到认识这些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

世界近代史讲义全

世界近代史讲义全

界史讲义(近代史部分)一、近代史概念: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二、世界近代史的时间断限:从14、15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三、世界近代史的分期:1.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划分,大致分为四个时期: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时期:(14~16世纪)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上半期~中期)⑷.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以生产力的发展划分,大致分为三个时期:⑴.工场手工业时期:(14、15世纪手工工场出现~英国工业革命前夕)⑵.蒸汽机时代:(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⑶.电气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前)3.以资本主义发展划分,大致分为⑴.早期资本主义:14~18世纪上半期⑵.自由资本主义: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世界近代史主要容:三方面。

⑴.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⑵.共运史: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⑶.民族解放运动史: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五、世界近代史的四种基本矛盾:⑴.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⑵.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⑶.资本主义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矛盾;⑷.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16世纪前后的世界历史发展:1.特征:封建制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开始向近代迈进;2.特点:⑴.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并迅速发展。

14、15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并发展;⑵.政治上:封建制解体。

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改革运动,封建天主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尼德兰革命,资产阶级开始夺取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国;⑶.对外关系上: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人类历史,全球化步伐启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的进行;⑷.国际关系上:亚洲逐渐落后于西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中心开始转移,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⑸.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思潮崛起,冲破神学蒙昧主义的束缚,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唯物主义科学研究方法推广;△.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的产生:1.原因:⑴.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是根本原因:⑵.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变化:⑶.商品经济发展,市场扩大:⑷.小生产者分化,商业资本推动:2.表现: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6(必修+选修1):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6(必修+选修1):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1957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1965——1982年,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20年,苏俄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1922年底,苏联成立。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内容包括: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二战后,宽银幕、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同法西斯国家进行斗争。战争削弱了欧洲各国的实力,提高了苏联的地位,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战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20世纪初(1915年),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9—1929年
经济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迅速发展的繁荣景象,但同时也潜伏着危机,苏俄(联)先后进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探索。政治上,整个2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

世界近代史(人教版)

世界近代史(人教版)

世界近代史(人教版)第二册世界近代史部分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第2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3课第二国际的建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第4课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第5课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第 6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7课近代后期的文化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3月 18日革命。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保卫公社的战斗。

巴黎公社的意义。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马克思创立的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精神。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从而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重点: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本课难点:巴黎公社的性质。

教学要点一、第一国际1.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2.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二、巴黎公社1.1871年3月18日革命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3.保卫公社的战斗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本课要点直要人物马克思恩格斯直要词语第一国际巴黎公社附一本课思考题答案提示1.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起了哪些作用?答:第一国际一成立,就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

它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广泛传播。

2.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1)巴黎公社是用革命暴力(3月 18日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创举。

(2)巴黎公社是一个新型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可通过当选的公社委员、公社的各项革命措施等来加以分析)。

附二本课练习题答案一、选择:D二、填空 1864,国际工人协会三、列举:①3月 18日革命;②公社的选举;③巴黎公社的成立;④“五月流血周”。

世界近代史全套ppt课件

世界近代史全套ppt课件

• 5. 殖民地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 建立在对殖民地人民的征服和奴役上,因而激起了这些 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不同,其在殖民地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所以,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
• 大体在19世纪中期以前,殖民侵略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本 的原始积累,它对殖民地的影响,主要是破坏其传统的社 会经济结构。这一时期,殖民地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主 要是由旧的王公贵族或地主,及老式农民领导的。
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大约 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此,可以将1900年视 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
• 世界从地区隔绝走向统一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实
现了彼此之间的直接接触,这是加强地区联系的第一 步。
第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 后向海外扩张,分别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到1760年 前后,欧洲与这些殖民地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经济 联系,这是世界各地区联系加强的第二步。
第三,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了英国 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英国利 用所生产的工业产品,先后渗透、控制和征服世界许 多国家和地区。1850-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的世
界市场形成。这是世界各地区联系加强的第三步。
第四,1871年以后,欧美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 命,资本主义工业飞速发展,导致了垄断资本主义的 形成,而垄断组织的形成,又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 狂潮,到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 势力伸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是世界地区联系加强 的第四步。
二、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上册)介绍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上册)介绍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上册)介绍作者:许斌来源:《历史教学》2001年第07期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在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限选)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本书按照新大纲的要求,调整了部分内容,同时,吸取江西、山西和天津试验地区教师的意见,作了进一步的修订,简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概念,增加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

本文将本次修订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继承了试验教材的主要框架《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试验了三年,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基本认可,本次修订过程中,我们保留了试验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1以章节体的面貌出现。

每章前有一引言,每节后有练习题,练习题包括选择题、问答题和材料解析题等。

书后有《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和《世界近代历史大事图表》。

章节体的特点是便于概述一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以及提供大致的历史发展线索。

章前引言是一章的开始,也是需要注意的重点,它概述本章的大致线索及历史背景。

学生学习新章之前,先学习章前引言,让他们对要学内容的大致历史环境有一个了解,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学习历史知识,锻炼辩证分析能力。

《世界历史大事图表》把本书所涉及的不同历史年代、不同地区大的历史事件编入一张图表,通过这张图表,可以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可以了解某一地区不同年代的历史发展线索,也可以分析同一历史时代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

学习本书过程中,学生最好养成随时查阅本图表的习惯,通过多方位比较,培养学习能力。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差不多同时,德国有腓特烈二世改革,奥地利有特蕾西亚女皇的开明专制;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英法刚刚爆发过七年战争;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拉丁美洲出现了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6-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名师点拨:观点论述题答题步骤。 (1)步骤一: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2)步骤二:选择史实,论证观点。 (3)步骤三:总结升华,再现观点。
-7-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党宣 言》,五四运动。
-8-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9-
-5-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第1步:选择关联事件。阅读6幅图片,根据所学内容选定相互关联 的历史事件(2~4个),如选择与工业革命相关联的巴黎公社起义、 《共产党宣言》、五四运动。 第2步:拟定观点。可根据因果关系来拟定观点,如工业革命推动 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3步:观点阐释。结合工业革命、巴黎公社起义、《共产党宣 言》、五四运动的史实及影响,围绕观点进行阐释。 第4步:总结升华。如,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 革,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分) 论述: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逐 步显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这为马克思主义产生 提供了必要条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的发展壮大,如法国巴黎公社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4分) 结论: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2分)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大概念一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
世界近代史模块整合
大概念二 世界近代科技创新
-3-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

1795年7月14日法国督政府宣布 定此曲为国歌。1879年、1946年 以及1958年通过的三部共和国宪 法皆定马赛曲为共和国国歌。
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的国庆 节,直至今日。以纪念在1789年 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 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 国大革命序幕。
出现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问 题思考
问题:民族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资产阶级与王权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影 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变化:由依赖王权到推翻王权实现民主。 影响因素:资本主义发展力量的强弱;
主要矛盾的变化; 思想解放的推动。
学习目标
2.表现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 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 红三色旗为队旗。
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百年战争期间,农家姑娘贞德揭竿而起,宣布上 帝召唤她来拯救法国,她的号召得到广大民众的 响应。尽管贞德后来不幸牺牲,但当时法国民众对 她夹杂着迷信的崇拜,被历史学家视为法兰西民族 精神的第一次明确体现,贞德从此成为法国的民族 英雄。此后,英国人被驱逐出法国,法国人开始树 立起“法国人的法国”的观念。
在启蒙思想指导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由于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被摧毁,宣布了 主权在民,人人平等,国家成为大家共同拥有的祖国,“等级和阶级都不复存在, 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
——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2)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发展; (3)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不仅传播了自由 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如同四处开放的花朵。“为了维 护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市民 阶层必须展开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这一点与封建王权打击割据 势力、加强集权的努力不谋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权与城 市的命运系在了一起。”

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必修+选修1)表5: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时段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4世纪-16世纪)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政治上,宗教改革;思想上,文艺复兴。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开始探寻新航路,到达非洲最南端。

1492年,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始远航,1498年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寻金热”、商业危机、提升国力、传教;条件:地理知识、航海造船技术。

影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发生了“商业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5—19世纪,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15世纪末,英国出现圈地运动。

1500年左右,欧洲开始进入近代。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背景:天主教会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成为欧洲发展的巨大障碍;中世纪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对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世纪的西欧开始向近代过渡。

意义: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内容:1、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教会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3、国家权力为神所授,王权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应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1541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内容: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2、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3、主张发财致富,提倡奋斗精神;4、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政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德川幕府统治晚期,社会矛盾激化;3、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4、武装倒幕,明治政府建立。
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四民平等,制定宪法、确立近代天皇体制;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求知识于世界;4、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
17世纪,胡克发现细胞。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
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经济
1581年,荷兰独立,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7世纪,荷兰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夺得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18世纪中期,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北美的加拿大和新法兰西,扩大在印势力,最终确立起世界霸权。
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1、农奴制危机;2、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方;3、新思潮的涌动;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内容:1、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2、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必须负担各种临时义务;3、强化村社管理,严格控制农民。
意义: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行;2、推动了俄国政治的缓慢变革;3、是俄国近代化的重要步骤,但不彻底,改革后的俄国经济发展依然赶不上西欧各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
内容:1、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2、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内容:1、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教会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3、国家权力为神所授,王权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应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代表作:[法]雨果《巴黎圣母院》、[英]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作:[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英]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俄]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美]马克?吐温。
影响: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呼唤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影响: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工业化进程中催生了许多工业城市和英、法、美等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文化
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形成、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代表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歌集》、但丁《神曲》、达?芬奇。
影响: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
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
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经济上,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上,欧美各主要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科技文化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建立,启蒙运动兴起。
影响: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独立富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统一德国。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文化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出现新古典主义美术。
代表作:[法]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泉》
影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发生了“商业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5—19世纪,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15世纪末,英国出现圈地运动。
政治
1500年左右,欧洲开始进入近代。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政治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思想文化上,文学艺术异常繁荣。
经济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英国:工厂出现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2、对世界: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经济上,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迅速发展并且初步定型,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上,各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在争夺世界的过程中矛盾加剧,最终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思想文化上,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出现了一系列前沿科学理论。
1541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
内容: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2、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3、主张发财致富,提倡奋斗精神;4、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政权。
1529年,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美术。
代表作:[法]米勒《播种者》《拾穗者》、[俄]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1871—1900年)
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蒸汽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
总体特征: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经济上,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扩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政治上,各国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意义: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权分立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文化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世界近代史教材整合(必修+选修1)
资本主义兴起时期 (14世纪-16世纪)
经济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开始探寻新航路,到达非洲最南端。
1492年,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始远航,1498年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寻金热”、商业危机、提升国力、传教;条件:地理知识、航海造船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