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首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16号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正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16号)《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2月29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主席吴定富二00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管理和使用,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九十七条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商业保险公司,包括中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
本办法所称保险保障基金,是指根据《保险法》,由保险公司缴纳形成,按照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本办法第二十条认定的情形下,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的法定基金。
本办法所称保单持有人,是指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的情形下,对保单利益享有请求权的保险合同当事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本办法所称保单受让公司,是指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的情形下,接受其依法转让的人寿保险合同的人寿保险公司。
第三条保险保障基金分为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保障基金。
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由财产保险公司、综合再保险公司和财产再保险公司缴纳形成。
人寿保险公司保障基金由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和人寿再保险公司缴纳形成。
第四条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合理、有效的原则。
保险保障基金21条解读

保险保障基金21条解读摘要:1.保险保障基金的概念和作用2.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21条的内容解读3.保险保障基金的作用和意义4.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用正文:保险保障基金(Insurance Protection Fund)是指根据《保险法》规定,由保险公司缴纳形成,用于保障被保险人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法定基金。
其重要作用在于在保险公司被撤销、破产等特殊情况发生时,向保单持有人或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济。
其中,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21条明确规定了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场景和程序。
这条法律规定,当保险公司出现被依法撤销或破产的情况,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时,保险保障基金可以启动使用。
此外,如果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利益时,保险保障基金也可以依法启动。
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需经过严格的程序。
首先,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监会)决定是否启动使用。
其次,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需经过专业机构的评估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公平性。
最后,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结果需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在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用非常严格,遵循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
中国保监会设立保险保障基金专门账户,保险公司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这些基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动用,只有在保险公司出现重大风险或破产等情况时才会启动。
总的来说,保险保障基金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风险防范机制,其存在和运作旨在保障广大投保人的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
通过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用,我国保险市场在面临风险和挑战时,有了更强的抵御能力。
投保人可以放心购买保险产品,享受保险保障,无需担心保险公司破产等风险。
保险保障基金的第21条,是我们理解保险保障基金运作的重要依据。
它明确规定了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条件和程序,保障了投保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我国保险市场的稳定。
对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而言,了解和掌握这一条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7.31•【文号】保监发[2010]80号•【施行日期】2010.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10〕80号2010年7月31日)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中国保监会制定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险资金投资的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
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及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
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遵照《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
投资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及相关金融产品,遵照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不动产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登记,从事不动产投资管理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专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具有相应专业资质,为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提供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服务的机构。
第四条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形成的财产,应当独立于投资机构、托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投资机构因投资、管理或者处分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财产。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5]26号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5]26号](https://img.taocdn.com/s3/m/eac9eb9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3.png)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5]26号二00五年三月十日)各保险公司:为了做好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工作,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4年第1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保险保障基金专门帐户中国保监会在中国工商银行开立了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保障基金两个专户。
财产保险公司、综合再保险公司和财产再保险公司应将保险保障基金缴入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专户,人寿保险公司(含养老金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和人寿再保险公司应将保险保障基金缴入人寿保险公司保障基金专户。
帐户的具体信息如下:户名: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专户帐号:0200096829000088881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南礼士路支行户名:中国保监会人寿保险公司保障基金专户帐号:0200096829000066618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南礼士路支行二、保险保障基金缴纳额的确定(一)对《管理办法》施行前,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截至2004年末累计已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应在今年内分批缴入保险保障基金专户。
在2005年3月31日前应将累计提取额的50%缴入保险保障基金专门帐户,剩余的50%部分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缴清。
(二)《管理办法》施行后保险公司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实行按年计算,分季预缴。
保险公司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预缴工作。
(三)季度预缴额按照以下方法确定:1.上年度经营期满一年的,以上年度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的四分之一作为本年度的季度预缴额;上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一年或在本年度开业的,实行定额预缴,每季度预缴额为2万元。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1【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文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号【发布日期】 -09-11【生效日期】 -09-1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二○○八年九月十一日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保障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在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中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保险保障基金,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本办法规定缴纳形成,在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下,用于救助保单持有人、保单受让公司或者处理保险业风险的非政府性行业风险救助基金。
本办法所称保单持有人,是指在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情形下,对保单利益依法享有请求权的保险合同当事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本办法所称保单受让公司,是指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接受该保险公司依法转让的人寿保险合同的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第四条保险保障基金分为财产保险保障基金和人身保险保障基金。
财产保险保障基金由财产保险公司缴纳形成。
人身保险保障基金由人身保险公司缴纳形成。
第五条保险保障基金以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维护保险业稳健经营为使用原则,依法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第六条设立国有独资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依法负责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4〕101号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4〕101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精神,规范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行为,支持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防范投资风险,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创业投资基金,是指依法设立并由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机构管理,主要投资创业企业普通股或者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权益的股权投资基金。
本通知所称创业企业,是指处于初创期至成长初期,或者所处产业已进入成长初期但尚不具备成熟发展模式的未上市企业。
二、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创业投资基金。
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基金管理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依法设立,公司治理、内控机制和管理制度健全有效,具有5年以上创业投资管理经验,历史业绩优秀,累计管理创业投资资产规模不低于10亿元;(二)为创业投资基金配备专属且稳定的管理团队,拥有不少于5名专业投资人员,成功退出的创业投资项目合计不少于10个,至少3名专业投资人员共同工作满5年;投资决策人员具备5年以上创业投资管理经验,其中至少2人具有3年以上企业管理运营经验;(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跟进投资机制、资产托管机制和风险隔离机制,管理的不同资产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四)接受中国保监会涉及保险资金投资的质询,并报告有关情况;(五)最近三年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业务监管费有关问题的批复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业
务监管费有关问题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7.09.06
•【文号】保监财会[2007]1143号
•【施行日期】2007.09.0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保险
正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业务监管
费有关问题的批复
(保监财会〔2007〕1143号)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保险业务监管费有关问题的请示》(平保寿发〔2007〕180号)以及《关于保险保障基金相关问题的请示》(平保寿发〔2007〕181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保险公司提取、缴纳保险业务监管费和保险保障基金的内容和范围是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根据《保险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58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36号)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4〕16号)确定的。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能改变保险业务监管费和保险保障基金的提取范围和标准。
在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修改之前,你公司仍须按既定原则提取、缴纳保险业务监管费和保险保障基金。
二○○七年九月六日。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11.10•【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为促进保险业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保险保障基金的积极作用,维护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对2008年颁布施行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经国务院批准,自2022年12月12日起实施。
《管理办法》共七章39条,分别为总则、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修改了保险保障基金筹集条款。
将现行的保险保障基金固定费率制调整为风险导向费率制,明确保险保障基金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费率的确定和调整由银保监会提出方案,商有关部门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调整保险保障基金暂停缴纳上限,将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的暂停缴纳上限分别由占公司总资产的6%、1%调整为占行业总资产的6%、1%。
二是明确保险保障基金相关财务要求。
要求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和保险保障基金各自作为独立会计主体进行核算,严格分离;延续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对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基金分账管理、分别使用等规定;进一步允许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之间可相互拆借,具体拆借期限、利率及适用原则报经银保监会批准后施行。
三是优化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管理。
丰富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情形,增加“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情形”;赋予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参与风险处置方案和使用办法的拟定”的权利;新增“保险公司在获得保险保障基金支持期限内,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视情依法对其采取限制高级管理人员薪酬、限制向股东分红等必要监管措施”的表述。
四是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规定。
界定保单利益的范围;明确短期健康保险、短期意外伤害保险适用于财产保险同样的救助规定;对于人寿保险合同外的长期健康保险、长期意外伤害保险等其他长期人身保险合同,规定其救助方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办法,救助标准按照人寿保险合同执行;在现行办法基础上,明确另行制定人寿保险合同中投资成分等的具体救助办法;新增“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救助保单持有人保单利益后,即在偿付金范围内取得该保单持有人对保险公司等同于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清偿顺序的债权”的表述,进一步明确债权转移关系;明确自保公司经营的保险业务不属于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范围,不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对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破产负有责任的实际控制人、监事和相关管理人员在该保险公司持有的保单利益不予救助。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12.19•【文号】保监发[2008]116号•【施行日期】200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8〕116号)各保险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已正式成立。
为继续做好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工作,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8年第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启用新的保险保障基金缴纳账户和缴纳方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保险保障基金的汇缴专户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在中国工商银行开立了财产保险保障基金和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两个专户。
财产保险公司应将保险保障基金缴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保险保障基金专户(以下简称“财产保险保障基金专户”),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和养老保险公司应将保险保障基金缴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专户(以下简称“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专户”)。
账户的具体信息如下:户名: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保险保障基金专户账号:0200096829000088881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南礼士路支行户名: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专户账号:0200096829000066618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南礼士路支行原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专户和中国保监会人寿保险公司保障基金专户将于2009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二、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时限保险公司每季度的保险保障基金预缴额应于该季度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缴纳,不得一次性合并预缴两个及两个以上季度保险保障基金。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托管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05]90号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托管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05]90号](https://img.taocdn.com/s3/m/a85b4ce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4.png)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托管工作的通知正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托管工作的通知(2005年10月13日保监发[2005]90号)各保险公司,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改善资金管理,防范运作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切实加强监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托管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建立保险资金托管制度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有关保险机构,根据保监会统一部署,加快保险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拓展投资运营渠道,防范和化解资金管理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金融改革深化,金融市场秩序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险资金管理面临新的市场环境、新的管理体制、新的投资渠道和新的交易对手,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资金管理制度不很完善,运作方式不够规范,难以防范资金运用的现实风险;二是投资管理经验不足,调节和控制手段不力,难以防范境内、外市场运作、多币种投资的潜在风险;三是保险资金监管体制尚未确定,监督检查措施尚未到位,难以防范投资产品增加、运营方式变化带来的道德风险。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创建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新的保险资金管理体系。
建立保险资金托管制度是深化保险改革,完善保险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推动保险资产管理规范运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有利于统一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有利于加强监督,增加管理透明度,有利于金融行业互动,提高投资运作效率,对促进保险业稳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保险保障基金21条解读

保险保障基金21条解读(原创版)目录1.保险保障基金的定义与作用2.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管理3.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情况4.《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5.《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 21 条的解读正文保险保障基金是一种由保险公司按照规定提存的后备基金,旨在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
保险保障基金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未决赔款准备金不同,它属于保险组织的资本,主要用于应对巨大灾害事故的特大赔款,只有在当年业务收入和其他准备金不足以赔付时方能运用。
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遵循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从公司当年保费收入中提取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中国保监会设立保险保障基金专门账户,对保险保障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
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等情况下,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二是在保险公司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时,用于救助保险公司,保障其稳健经营;三是在巨大灾害事故发生时,用于支付特大赔款。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是为了规范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监督,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保障基金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对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 21 条规定,保险保障基金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等情况下,应当按照优先顺序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
这一条款的解读主要是为了明确保险保障基金在保险公司破产等情况下的救助顺序,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在保险公司破产时,保险保障基金首先用于支付保单持有人的合法利益,然后才是保单受让公司等其他方面的救助。
保险公司会“倒闭”吗?国字品牌的中国人保

保险公司会“倒闭”吗?国字品牌的中国人保如题,有些初次投保的客户,或不了解保险的人会有这么个担忧:保险公司会“倒闭”吗?《保险法》第八十九条: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保险公司解散,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保险公司是可以分立、合并,被依法解散的。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其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这就是说,即使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依法宣告破产,客户的利益是受法律保护的,你之前投保的人寿保单会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这个“接盘”要么是自愿的,要么是国家指定的。
同时,我们国家有保险保障基金,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破产时为客户和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保险法》第一百条: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
关国亮 “不倒强人”倒在资金门

关国亮“不倒强人”倒在资金门作者:来源:《经营者》2009年第01期八年前,关国亮把新华人寿锻造成了中国保险业的一匹黑马,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华速度。
八年后,关国亮为自己拉下帷幕的速度之快,同样令人震惊和瞩目。
关国亮:原新华人寿董事长出生于1960年现状:正在接受审讯落马关键词:违规动用130亿保险资金、捅出27亿元“大窟窿”灰色指数:★★★★★点评:1998年新华人寿成立之时,38岁的关国亮就当选为董事长,他当时曾说过:“我最畏的就是市场。
”最畏市场,最终却败在市场法则上面,面对诱惑,关国亮没了平时一贯的冷静沉着,最后他也必须要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时间翻回到2007年新年。
当时,随着保监会一纸令下,关国亮不得不带着他保险业界最年轻董事长的头衔离开他稳坐了八年之久的新华人寿董事长的位置。
之前,被外界炒得沸沸扬扬的关国亮违规运用保险资金130亿元进行房地产投资以及其他股权投资一事浮出水面;随后,业界又曝出新华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61.32%,其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关国亮在一片议论声中谢幕告终。
此事在长达一年多的调查后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关国亮挪用保险资金案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008年12月3日,国亮案一审二次开庭。
公诉机关指控关国亮挪用资金2.61亿元,非法获取咨询费300万元。
关国亮对职务侵占及挪用资金两项罪名均予以否认,坚称300万元为咨询费,2.61亿元为资金拆借。
据介绍,一审虽然结束,但最终审判结果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做一条资本“快鱼”新华人寿1996年创办时共有15家发起股东,但事实上的大股东为国有股份制的“新产业系”和民营“东方系”的几家公司,分别持股一度达37%和25%。
关国亮代表“东方系”接任董事长后,通过一番复杂的资本运作,实际上全面掌控了新华人寿,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已宛如君王。
关国亮也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他可以专心致志地听业务员的演讲,动情处神采飞扬,感人处闪闪泪光,情之所至可与之同台高歌,尽兴而返。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7号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7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范投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1号)及相关规定,现就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金融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或理财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依法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债转股投资计划、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产品。
二、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统称保险机构)投资金融产品的,应当具备相应的投资管理能力;产品管理人应当公司治理完善,市场信誉良好,经营审慎稳健,具有良好的投资业绩和守法合规记录;产品投资方向应当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管理部门规定。
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应当根据负债特性、风险偏好等约束条件,科学制定金融产品配置计划,履行相应内部审核程序,合理确定投资品种、投资规模、期限结构、信用分XXX流动性安排。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自行投资或者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金融产品,但不得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面向单一投资者发行的私募理财产品。
(保监会令2010年第9号)《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9号《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0年2月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31日起施行。
主席吴定富二○一○年七月三十日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资金运用行为,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维护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活动适用本办法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保险资金,是指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本外币计价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及其他资金。
第四条保险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根据保险资金性质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第五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依法对保险资金运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资金运用形式第一节资金运用范围第六条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一)银行存款;(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三)投资不动产;(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资金从事境外投资的,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有关监管规定。
第七条保险资金办理银行存款的,应当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存款银行:(一)资本充足率、净资产和拨备覆盖率等符合监管要求;(二)治理结构规范、内控体系健全、经营业绩良好;(三)最近三年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四)连续三年信用评级在投资级别以上。
第八条保险资金投资的债券,应当达到中国保监会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且符合规定要求的信用级别,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以及符合规定的其他债券。
第九条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主要包括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保监会部门规章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9号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0年2月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31日起施行;主席吴定富二○一○年七月三十日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资金运用行为,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维护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活动适用本办法规定;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保险资金,是指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本外币计价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及其他资金;第四条保险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根据保险资金性质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第五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依法对保险资金运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第二章资金运用形式第一节资金运用范围第六条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一银行存款;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三投资不动产;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资金从事境外投资的,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有关监管规定;第七条保险资金办理银行存款的,应当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存款银行:一资本充足率、净资产和拨备覆盖率等符合监管要求;二治理结构规范、内控体系健全、经营业绩良好;三最近三年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四连续三年信用评级在投资级别以上;第八条保险资金投资的债券,应当达到中国保监会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且符合规定要求的信用级别,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以及符合规定的其他债券;第九条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主要包括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和以外币认购及交易的股票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第十条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其基金管理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公司治理良好,净资产连续三年保持在人民币一亿元以上;二依法履行合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最近三年没有不良记录;三建立有效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之间的防火墙机制;四投资团队稳定,历史投资业绩良好,管理资产规模或者基金份额相对稳定;第十一条保险资金投资的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第十二条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应当为境内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第十三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购置自用不动产或者从事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第十四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满足有关偿付能力监管规定;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的保险子公司不符合中国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的,该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不得向非保险类金融企业投资;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限于下列企业:一保险类企业,包括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二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三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第十五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存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二买入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三投资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或者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企业股权和不动产;四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五从事创业风险投资;六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提供担保或者发放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除外;七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投资行为;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有关情况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禁止性规定进行适当调整;第十六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应当符合下列比例要求:一投资于银行活期存款、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等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低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二投资于无担保企业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三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四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五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投资于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六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债权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七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累计投资成本不得超过其净资产;前款一至六项所称总资产应当扣除债券回购融入资金余额、投资连结保险和非寿险非预定收益投资型保险产品资产;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总资产应当为集团母公司总资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是指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发起设立或者发行的以未上市企业股权为基础资产的投资计划或者投资基金等;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是指不动产投资管理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发起设立或者发行的以不动产为基础资产的投资计划或者投资基金等;基础设施等债权投资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专业管理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等,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控制投资工具、单一品种、单一交易对手、关联企业以及集团内各公司投资同一标的的比例,防范资金运用集中度风险;保险资金运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有关情况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第十七条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非寿险非预定收益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资金运用,应当在资产隔离、资产配置、投资管理、人员配备、投资交易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独立于其他保险产品资金,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第二节资金运用模式第十八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按照“集中管理、统一配置、专业运作”的要求,实行保险资金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保险资金应当由法人机构统一管理和运用,分支机构不得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第十九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实施保险资金运用第三方托管和监督,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托管的保险资产独立于托管机构固有资产,并独立于托管机构托管的其他资产;托管机构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托管资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第二十条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的,主要职责包括:一保险资金的保管、清算交割和资产估值;二监督投资行为;三向有关当事人披露信息;四依法保守商业秘密;五法律、法规、中国保监会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第二十一条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挪用托管资金;二混合管理托管资金和自有资金或者混合管理不同托管账户资金;三利用托管资金及其相关信息谋取非法利益;四其他违法行为;第二十二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相关标准;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根据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可以自行投资或者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进行投资;第二十三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确保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三方职责各自独立;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履行制定资产战略配置指引、选择受托人、监督受托人执行情况、评估受托人投资绩效等职责;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执行委托人资产配置指引,根据保险资金特性构建投资组合,公平对待不同资金;第二十四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妨碍、干预受托机构正常履行职责;二要求受托机构提供其他委托机构信息;三要求受托机构提供最低投资收益保证;四非法转移保险利润;五其他违法行为;第二十五条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的,不得有下列行为:一违反合同约定投资;二不公平对待不同资金;三混合管理自有、受托资金或者不同委托机构资金;四挪用受托资金;五向委托机构提供最低投资收益承诺;六以保险资金及其投资形成的资产为他人设定担保;七其他违法行为;第二十六条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根据中国保监会相关规定,可以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投资品种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投资或者购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及时向有关当事人披露资金投向、投资管理、资金托管、风险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信息,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受托资产规模、资产类别、产品风险特征、投资业绩等因素,按照市场化原则,以合同方式与委托或者投资机构,约定管理费收入计提标准和支付方式;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是指由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为发行人和管理人,向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投资人发售产品份额,募集资金,并选聘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为托管人,为投资人利益开展的投资管理活动;第三章决策运行机制第一节组织结构与职责第二十七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在公司章程和相关制度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保险资金运用职责,实现保险资金运用决策权、运营权、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第二十八条保险资金运用实行董事会负责制;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当对资产配置和投资政策、风险控制、合规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履行下列职责:一审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二确定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方式;三审定投资决策程序和授权机制;四审定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年度投资计划和投资指引及相关调整方案;五决定重大投资事项;六审定新投资品种的投资策略和运作方案;七建立资金运用绩效考核制度;八其他相关职责;董事会应当设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第二十九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决定委托投资,以及投资无担保债券、股票、股权和不动产等重大保险资金运用事项,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三十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层根据董事会授权,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负责保险资金运用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二建立保险资金运用与财务、精算、产品和风控等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三审议资产管理部门拟定的保险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策略,并提交董事会审定;四控制和管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五执行经董事会审定的资产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策略;六提出调整资产战略配置调整方案;七其他职责;第三十一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设置专门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并独立于财务、精算、风险控制等其他业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一拟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二拟定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资产配置策略;三拟定资产战略配置调整方案;四执行年度资产配置计划;五实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措施;六其他职责;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日常投资和交易管理;委托投资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履行委托人职责,监督投资行为和评估投资业绩等职责;第三十二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在投资研究、资产清算、风险控制、业绩评估、相关保障等环节设置岗位,建立防火墙体系,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运作;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投资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当设置投资、交易等与资金运用业务直接相关的岗位;第三十三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以及具有相应管理职能的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拟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制度;二审核和监控保险资金运用合法合规性;三识别、评估、跟踪、控制和管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四定期报告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状况;五其他职责;第三十四条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设立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风险管理,履职范围应当包括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运作的所有业务环节,独立向董事会、中国保监会报告有关情况,提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建议;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不得主管投资管理;如需更换,应当于更换前至少五个工作日向中国保监会书面说明理由和其履职情况;第二节资金运用流程第三十五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 明确各个环节、有关岗位的衔接方式及操作标准,严格分离前、中、后台岗位责任,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执行情况,做到权责分明、相对独立和相互制衡;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一资产配置相关制度;二投资研究、决策和授权制度;三交易和结算管理制度;四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五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六风险管理制度等;第三十六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以独立法人为单位,统筹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综合偿付能力约束、外部环境、风险偏好和监管要求等因素,分析保险资金成本、现金流和期限等负债指标,选择配置具有相应风险收益特征、期限及流动性的资产;第三十七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专业化分析平台,并利用外部研究成果,研究制定涵盖交易对手管理和投资品种选择的模型和制度,构建投资池、备选池和禁投池体系,实时跟踪并分析市场变化,为保险资金运用决策提供依据;第三十八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相对集中、分级管理、权责统一的投资决策和授权制度,明确授权方式、权限、标准、程序、时效和责任,并对授权情况进行检查和逐级问责;第三十九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公平交易机制,有效控制相关人员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防范交易系统的技术安全疏漏,确保交易行为的合规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公平交易机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实行集中交易制度,严格隔离投资决策与交易执行;二构建符合相关要求的集中交易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反馈系统;三建立完善的交易记录制度;四在账户设置、研究支持、资源分配、人员管理等环节公平对待不同资金等;第四十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定期开展保险资金运用绩效评估和归因分析,推进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分散化投资,实现保险资金运用总体目标;第四十一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保险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减少或者消除人为操纵因素,自动识别、预警报告和管理控制资产管理风险,确保实时掌握风险状况;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设定合规性和风险指标阀值,将风险监控的各项要素固化到相关信息技术系统之中,降低操作风险、防止道德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数据库,收集和整合市场基础资料,记录保险资金管理和投资交易的原始数据,保证信息平台共享;第四章风险管控第四十二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改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和稽核审计等手段,分类、识别、量化和评估各类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第四十三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以偿付能力约束和保险产品负债特性为基础,加强成本收益管理、期限管理和风险预算,确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限额,采用缺口分析、敏感性和情景测试等方法,评估和管理资产错配风险;第四十四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根据保险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试不同状况下可以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防范流动性风险;第四十五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市场风险,评估和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实行市场风险限额管理;第四十六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跟踪评估信用风险,跟踪分析持仓信用品种和交易对手,定期组织回测检验;第四十七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和融资融券业务管理,严格控制融资规模和使用杠杆,禁止投机或者用短期拆借资金投资高风险和流动性差的资产;保险资金参与衍生产品交易,仅限于对冲风险,不得用于投机和放大交易,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第四十八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发挥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保险资金运用内部全面稽核审计;内控审计报告应当揭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的合规情况和风险状况;主管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保险资金运用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离职前,应当进行离任审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定期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保险资金运用内部稽核审计结果和有关人员离任审计结果;第四十九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隐患;投资资产发生大幅贬值或者出现债权不能清偿的,应当制定处置方案,并及时报告中国保监会;第五十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确保风险管控相关岗位和人员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知情权和查询权,有权查阅、询问所有与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相关的数据、资料和细节,并列席与保险资金运用相关的会议;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五十一条中国保监会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督管理,采取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第五十二条中国保监会应当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偿付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实行分类监管、持续监管和动态评估;中国保监会应当强化对保险公司的资本约束,确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监管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第五十三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分管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任职前取得中国保监会核准的任职资格;第五十四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重大股权投资,应当报中国保监会核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或者发起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初次申报核准,同类产品事后报告;中国保监会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事项进行合规性、程序性审核;重大股权投资,是指对拟投资非保险类金融企业或者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实施控制的投资行为;第五十五条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提供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提交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第五十六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的重大投资决议,应当在决议作出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十七条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运用的有关数据与中国保监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动态连接;第五十八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不符合中国保监会要求的,中国保监会可以限制其资金运用的形式、比例;第五十九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违反资金运用形式和比例有关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限期改正;第六十条中国保监会有权对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其就保险资金运用情况、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有关重大事项作出说明;第六十一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严重违反资金运用有关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可以责令调整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08)-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8年第2号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08)正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8年第2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二○○八年九月十一日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保障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在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中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保险保障基金,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本办法规定缴纳形成,在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下,用于救助保单持有人、保单受让公司或者处置保险业风险的非政府性行业风险救助基金。
本办法所称保单持有人,是指在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情形下,对保单利益依法享有请求权的保险合同当事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本办法所称保单受让公司,是指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接受该保险公司依法转让的人寿保险合同的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第四条保险保障基金分为财产保险保障基金和人身保险保障基金。
财产保险保障基金由财产保险公司缴纳形成。
人身保险保障基金由人身保险公司缴纳形成。
第五条保险保障基金以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维护保险业稳健经营为使用原则,依法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及应用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5〕114号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及应用指引的通知正文:----------------------------------------------------------------------------------------------------------------------------------------------------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及应用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15〕114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我会制定了《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Guidance for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Insurance Funds,简称GICIF)及《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第3号)。
现印发给你们,并将加强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是保险机构开展合规经营,保障保险资金安全的重要基础。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及应用指引要求,建立健全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保险机构聘请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开展年度外部审计工作时,应当对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进行专项审计,并于每年4月30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报送上一年度专项审计报告。
三、第三方审计机构应当按照《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及应用指引要求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并接受中国保监会对该审计业务的质询和检查。
第三方审计机构应当恪守审计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勤勉尽责,遵守保险行业相关协会业务规范。
中国保监会将根据市场和监管需要,丰富和完善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体系和标准,加强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第三方审计作用,将审计结果作为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要件、资金运用创新业务试点审慎性条件以及保险资金运用内控与合规计分评价事项。
安邦变大家

安邦变大家,保单会受影响吗作者:暂无来源:《理财·市场版》 2019年第8期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安邦不是第一个,自保险保障基金2005年成立,被保监会正式接管过的保险公司还有新华人寿和中华联合保险。
不过,接管后被摘牌却是头一个。
文/本刊记者?吴?辉7月10日晚间,位于北京永安里地铁站附近的安邦保险集团摘牌。
7月11日上午,在同一个地方,大家保险集团举行揭牌仪式。
这意味着叱咤一时的安邦保险集团已变成历史。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6月25日成立,注册资本为20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何肖锋。
注册信息显示,大家保险集团的股东方包括,法人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认缴金额2.49亿元,持股占总股份比例1.22%;企业法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认缴金额1.11亿元,持股占总股份比例0.55%;企业法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认缴金额200亿元,为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总股份比例98.23%。
以上认缴出资日期均为6月30日。
安邦保险集团被接管两年据了解,2018年2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对安邦保险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初定一年,今年2月,银保监会将原本一年的接管期延长至2020年2月22日。
安邦被接管以来,接管工作组全面行使经营管理权,加快推进安邦的资产清查、保全及处置工作,其中重大的动作包括引入保险保障基金、变更安邦集团的股东,启动战略股东遴选工作,转让资产“瘦身”,涉及世纪证券、邦银租赁、和谐健康、成都农商行等多家子公司。
在接管过程中,安邦集团的资产处置也在有序进行着。
2018年4月4日,安邦保险集团引入保险保障基金注资608.04亿元,注册资本维持619亿元不变,并启动战略投资者遴选工作;2018年5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其股东变更为3家: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持股1.2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0.55%)、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98.23%);2019年4月16日,安邦保险集团发布公告表示,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安邦保险集团战略重组的统筹安排,经安邦保险集团接管工作组决议,安邦保险集团拟减少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将由619亿元变更为415.39亿元,即注册资本减少203.61亿元。
2020年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文档

Word格式 I A4打印 I 内容可修改2020年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文档Document on management measures of insurance guara ntee fund in 2020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年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文档前言: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本文档根据办法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为了规范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管理和使用,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国家出台了关于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办法。
下文是小泰为大家收集的20xx年最新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管理和使用,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九十七条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商业保险公司,包括中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和xxx分公司。
本办法所称保险保障基金,是指根据《保险法》,由保险公司缴纳形成,按照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本办法第二十条认定的情形下,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的法定基金。
本办法所称保单持有人,是指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的情形下,对保单利益享有请求权的保险合同当事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本办法所称保单受让公司,是指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的情形下,接受其依法转让的人寿保险合同的人寿保险公司。
第三条保险保障基金分为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保障基金。
财产保险公司保障基金由财产保险公司、综合再保险公司和财产再保险公司缴纳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监会首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釜底抽薪”收购新华人寿股权2007年05月27日 22:12 《财经》杂志网络版于宁苏丹丹季敏华/文新华人寿成为保险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第一案例的原因,系于掌控这家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八年之久的董事长关国亮一身5月18日,一个普通的周五。
上证综指正在4000点之上胶着缠绵;中国人民银行即将“三管齐下”,宣布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幅。
也在这一天,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们见证了中国保险业又一个第一例——中国保监会首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新华人寿,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尴尬地处于这个“第一例”的核心。
《财经》获悉,新华人寿的15家股东收到了来自中国保监会的一则书面通知。
通知称,将动用保险保障基金,购买隆鑫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林岛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新华人寿的股权。
这三家股东分别持有新华人寿10%、7.51%和5.02%的股权,合计持有22.53%股权,共2.7亿股。
这是保险保障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运用。
《财经》记者获悉,此次股权定价为每股5.99元,较之原股东当年平均3元的入股价有近1倍增幅。
购买总共动用保险保障基金超过16亿元,在去年底总规模达80亿元的保险保障基金中占到两成。
保险保障基金的来源,是保险公司在按照各类业务收取的保费中按一定比例缴纳,其运用有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按照中国保监会发布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保障基金用于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以及在保险业面临重大危机、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情形下,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
年轻的中国寿险行业曾经历过全行业的“利差损”挑战,却还没有一家寿险公司出现需要动用保险保障基金化解风险的局面。
新华人寿,这家总资产近千亿元、2006年保费收入达到260亿元的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到底出现了什么危机?可能只有处于漩涡中心的前任董事长关国亮最清楚这一切。
这个近年间牢牢掌控新华人寿的市场强人之作为,与经济学家所说“内部人控制”何其相似;而保监会安排收购权益的三家公司主体,又正是关氏关联公司。
如今,关国亮看到了权力基础被釜底抽薪的一刻。
不倒“强人”中国保监会的调查初步发现,关历年擅用新华人寿资金累计近130亿元,至今尚有26亿元未还关国亮,47岁,哈尔滨人。
1983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先就职于黑龙江省财政厅,又于1992年“下海”加入民营企业东方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实业)。
在东方集团(全称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11)上市后,关国亮曾任职至总会计师和副总裁。
1998年,他在东方集团投资的新华人寿担任董事长。
在2006年10月8日之前,关国亮已控制新华人寿整整八年。
在这一天,中国保监会宣布暂停关国亮履行董事长职责,工作移交给总裁孙兵,关的权力被事实终止。
此前的9月23日,保监会开始对新华人寿展开“例行现场检查”,启动了对关国亮历年擅用新华人寿资金的调查。
三个月后的12月27日,他的董事长职务被正式免除。
表面上被剥夺了权力的关国亮并未完全落于下风。
即便在2006年10月后巅峰不再,凭借过去八年间逐步隐秘掌控手中的新华人寿股权,凭借在公司内外编织的庞大网络,他的影响力仍无时不在。
中国保监会的调查初步发现,关国亮历年擅用新华人寿资金累计约130亿元,届时尚有26亿元未还。
资金或被拆借给形形色色的利益伙伴入股及控制新华人寿,或用于大规模违规投资或拆借。
关氏曾向保监会承诺还钱,然而至今未还。
调查结果曾计划在2006年底公布,但至今无果。
保监会需要确保新华人寿被挪用的巨额资金安全返回。
这些资金被注入庞杂的投资网络,相当一部分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归属新华人寿。
监管者希望始作俑者配合,以解开所有复杂的勾连,实现产权的平顺交接。
然而,配合的局面始终未有出现。
新华人寿部分股东对旷日持久的内部调查日益失去耐心,希望将关移交司法,希望查处更加透明有效,更期望正常行使股东权。
新华人寿,这家拥有940亿元总资产、逾千分支机构和14万名员工的身形庞大的保险公司,受关国亮事件调查迁延不决的影响,如今正处于公司成立来迷乱的时期:本届董事会早在2005年12月即告届满,迟迟不能依法改选;15家股东陷于“倒关”、“拥关”之争长达两年,企业发展失去航向;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严重不足,业务拓展亦受到冲击……作为上述一切的源头与核心,“强人”关国亮仍在施展抗衡各方压力。
目前已知,他派人参与了去年末新华人寿股权的拍卖;希望利用其拥有很大控制力的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深圳航空)收购新华人寿的股权;乃至在被保监会催讨资金的紧急关头,仍能调动5亿元资金增资深圳航空;在去年末被免去董事长职务后,他曾表示“我还要回来”……他执掌新华人寿的时间与中国保监会的历史一样长。
年轻的中国保监会亦面对着一道并不轻松的监管课题、一名大胆且强悍的被监管者。
这一事件的走向广受关注,成为中国保险业危机处置过程中的历史性标本。
三月期限尽管一再失期,关国亮不是没有能力归还对新华人寿的巨额欠款。
分析普遍认为,他要用这笔钱扩大股权基础,在新华人寿股东对峙格局中重占上风,最终卷土重来2006年9月23日,星期六。
根据新华人寿部分股东就关国亮违规投资向国务院的举报,中国保监会开始对新华人寿进行“例行调查”。
之后的“十一”长假,关国亮未能出境赴美探亲。
然而,性格坚决的关国亮不会轻言放弃。
“他胆子真大,9月30日他还要求公司财务部给他转出一笔资金,说几天后就能回来。
”新华人寿一位内部人士说,“但这怎么可能呢?”接受调查后,关国亮向保监会派驻新华人寿的调查组信誓旦旦:可以偿还所有挪用的资金,但要给时间。
双方初定的还款期限为一个月。
根据举报,关国亮挪用新华人寿资金至少用于三种用途:——第一类是对京城中心长安街边上的几处房地产投资,这些投资事后被确认为新华人寿的隐形投资,但产权长期握于“关阵营”手中。
——第二类是对“关阵营”公司的融资。
这些公司利用新华人寿的资金入股新华人寿。
当2004年关国亮筹建新华保险控股集团(下称新华控股)时,同样从新华人寿腾挪巨资打入关联公司账户,用于入股这家上游金融控股公司。
——第三类是记在“关阵营”名下的投资和拆借,包括在北京、哈尔滨等地的各项投资,也包括对远离京城2000公里外的深圳航空的融资拆借。
其资金源头仍是新华人寿。
保监会的调查启动之后,新华人寿三项最大的隐形投资被陆续追回,分别是位于北京永安里长安街南侧的高21层的新华保险大厦、位于长安街沿线万寿路地铁站北角的西贸中心大厦,以及位于长安街上北京饭店的二期扩建工程——“北京宫”。
2006年10月底,约定的一个月还款期来临,关国亮未能履约。
此时,新华人寿被挪资金余额尚有约2 7亿元之巨,主要包括关国亮曾经安排的拆借给关联股东的数亿元入股款,和关氏自2006年以来用于偿还私人债务而从新华人寿挪用的约10亿元,以及拆借深圳航空的数亿元。
关国亮再次要求两个月宽限。
但在最后期限到来时,上述巨资仍未归还。
在承诺还钱的三个月内,关氏仍以董事长身份,出入北京莲花池西里8号的新华人寿总部。
这一次,本身也在承受各方巨大压力的监管部门已失去耐心。
“12月22日到24日,保监会一条一条地和关国亮对账,他表示对一些事情并不知情,但在看到自己的签字后,最后都承认了。
”一位知情人说。
2006年12月25日,星期一。
保监会要求新华人寿召集董事会。
27日上午9时,董事们陆续来到公司总部。
保监会官员在会上宣布,关国亮违规运用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等领域,因此“责令新华人寿调整关国亮的董事长等职务”。
关国亮本人没有出席董事会。
“他之前还不知道要被免,一直拖到11点才在辞职书上签字。
”新华人寿一位董事说,“这个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好说了。
”然而事态复杂远超预想。
让关国亮离开董事长一职,并不意味着关氏强力抵抗的结束。
时至今日,登录新华人寿官方网站,在机构介绍中,只能找到“总裁办公室”、“监事会”等,对“董事会”的介绍付诸阙如。
尽管解除关国亮董事长职务之举由新华人寿董事会做出,但尴尬之处历历在目——作出这一决定的董事会,届满已有18个月之久。
新一届董事会次次难产,与关国亮富有创造力的节节抵抗相契。
在去年10月失权以后,关国亮竭尽全力重固根本。
尽管一再失期,关国亮不是没有能力归还对新华人寿的巨额欠款。
分析普遍认为,他要用这笔钱扩大股权基础,在新华人寿股东对峙格局中重占上风,最终卷土重来。
这个游戏,在他掌控新华人寿的时候,曾那么如鱼得水。
谁的新华人寿?2003年成型的新华人寿内部强大的“关阵营”,相当一部分股东的入股资金涉嫌来自新华人寿本身1998年出任新华人寿董事长时,年仅38岁的关国亮是来自哈尔滨的“东方系”股东代表。
1992年加盟东方实业之后,关国亮曾是老板张宏伟的属下,但很快以其资本运作的“先知先觉”建功立业。
在帮助东方集团于1994年成功上市后,关国亮出任了上市公司总会计师。
后来,他又成为东方实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并兼任东方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财务)董事长。
此后数年,关国亮已经从张宏伟的得力助手演变为合伙人。
在东方集团的母公司东方实业,张宏伟持股三成余,居控股地位,而关国亮持股约一成。
1996年,正是在关国亮的谋划和操作下,东方集团参与发起新华人寿。
1998年,关国亮接替前任李福臣成为新华人寿董事长。
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从此由哈尔滨迈向更为广阔的资本舞台——北京。
关国亮的能力和精明有目共睹。
新华人寿成立前三年,仅靠北京分公司支撑业务。
关氏入主后迅速扩大分支机构,至2002年即已完成全国网络布局。
至2003年,公司保费收入171亿元,占据国内寿险市场份额5.7%,奠立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的地位。
2000年,关国亮筹划新华人寿上市,当年8月,引进苏黎世保险集团、国际金融公司、日本明治生命保险公司、荷兰金融发展公司等四家外资股东。
公司向四家外资发行1.992亿新股,每股5.25元,新华人寿股本金由此增至8亿元;翌年初,再通过将资本公积金中的溢价认购股份的4亿元转为资本金,从而增至12亿元。
此时,外资合计持股达金融机构外资持股上限24.9%。
引资后三个月,关还曾启动了“内地保险第一股”的上市进程。
2003年6月,保监会原则同意新华人寿上市,计划融资40亿元,但因实际可发行规模大大低于预期,上市计划于2004年10月宣告中止。
而在2003年至2004年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相继在海外成功上市。
上市不成并未挫伤强人关国亮的斗志,他依然引领新华人寿沿快车道飙进。
2000年以来,公司保费收入几乎连年翻番。
“我喜欢快节奏。
”关国亮曾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