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用这6个穴位都很有效知识分享
治疗肩周炎的各种方法特全

治疗肩周炎的各种方法特全治疗肩周炎的中医药偏方1六十克老桑枝,一整只老母鸡,加盐少许。
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
桑枝鸡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
桑枝鸡汤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的患者。
2三十克黄芪,十克桂枝,十五克白芍,十克防风,十二克当归,十克威灵仙,十克羌活,十二克桑枝,六克甘草。
用水煎,每天一剂,分两次服。
若痛甚者加九克乳香,九克没药。
黄芪桂芍汤的功效是补益气血、祛风胜湿散寒,适用于寒湿阻滞,患侧肩部疼痛,遇寒加剧,活动时加剧,甚至不能梳头、穿衣。
肩周炎的锻炼方法1.患者在床上仰卧或者是背部靠墙,上臂靠在身体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屈肘,做外旋活动。
2.肩周炎患者可以面壁而立,用患有肩周炎的一侧手指爬墙,尽量爬的越高越好,到最高的地方可以画一个印记,然后再重复上面的动作,每次争取比前一次爬的更高,这样反复锻炼对肩周炎很有效。
3.患者可以自然站立,将患有肩周炎的一侧手臂向内旋转并且用健康的一侧手拉住患侧,向健侧拉并且向上拉,尽量向上向健侧,对肩周炎比较有疗效。
4.患者自然站立手臂贴着身子,然后将手心向下,手臂尽量向上抬起,抬到最高位置,静止十分钟,然后回到原处,再重复。
5.患者站立或者是仰卧都可以,然后用患病的一侧屈肘,手心向上向后,前臂向前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头,也就是擦汗动作,反复做。
6.将双手放在头部的后面仰卧,然后将肘部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这样反复做,有利于肩周炎的好转。
7.患者自然站立,然后将肘部伸直,手臂向前向上向后旋转,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可以有效的治疗肩周炎。
以上是几个肩周炎锻炼的动作,长期锻炼才能够有效果哦!要想不再被肩周炎所烦恼,就积极的锻炼起来吧,可能一开始做动作肩部...查看更多>>肩周炎锻炼方法有哪些?肩周炎的锻炼方法肩周炎的自我治疗方法主要是有下边的几种:1、穴位按摩一是按摩手三里。
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在用右手同样按摩左手三里。
航天康养各种病调理手法

肩周炎调理脚法之阳早格格创做1、面刺三穴特效穴位:肩贞穴、肩髃穴、肩髎穴.2、面刺梳理岗上肌肉大椎到肩头(肩缝)通过岗上肌,先面刺横背过去,再滑指.注:岗上肌痛面面刺圆揉.3、干肩胛骨缝肩胛骨缝,先面刺后滑指.诊病:沉干阿是穴痛面上8、2、11号油.4、面刺天宗穴天宗穴为气血的枢纽,持绝1分钟.注:电从小到大缓缓渗透上油8、2、11号油.5、“米”字滑指滑指三个目标皆通过天宗穴(5—10下),大椎——腋下、中间——腋下(天宗穴仄止)、肩胛骨下缘——肩头.6、梳理三角肌三角肌侧身前中后肌肉横背梳理,单脚接错梳理(千万不要对于刺)肩缝面刺,可对于面.7、梳理大、小圆肌大、小圆肌,从腋下中间往二边滑指(需要有人帮抬胳膊45°往上)8、梳理胸大肌肩前穴大电面刺,(肩前穴是经中偶穴)梳理胸大肌.9、抚慰、搁紧抚慰小范畴顺时针抚慰;大范畴顺时针抚慰(上、中、下焦).10、捋脚臂排风颈椎病调理脚法1、先背养,面刺重心透,脚法要到位.2、推夹背单脚并做型天状,推透为止.3、从风池穴,丁字脚,推到大椎穴即可,有结节面刺上油8.2.11号油.4、回风池,从大椎到风池(不风府)电要缓支缓支(注风池少刺10秒)5、梳理肩井及肩肋骨缝:推透6、梳理大椎,找出病灶痛处上油(8.2.11),只用大鱼际.7、掌根推:以脚臂少为度,注意空电.8、大梳理:从大椎背下3步走从下到上,四指并扶到极泉.9、梳理肩部到中闭(不内闭)10、极泉排风(一脚内中闭,一脚极泉穴)11、合谷支电(合谷后溪穴)腰椎病调理脚法1、先干背养,(脚法到位,技能到位).2、正在肾俞面刺,上8、2、11号油,(上油以去干圆揉,而后安排滑指梳理,不过腋中线).3、八髎、环中、环跳面刺找痛面,痛面上8、2、11号油,再梳理.4、正在肾俞上2、11号油,用单脚捂热,而后赶快搓热.5、梳理戴脉6、大抚慰.一、前突正在肚子下搁枕头,启夹背穴,正在痛面上8、2、11号油,再圆揉,沉面:梳理夹背穴,而后戴脉梳理干抚慰.二、后突启夹背穴,正在痛面上8、2、11号油,用掌根搁正在痛处先揉后压,力不要大,而后圆揉,抚慰.三、侧突左边侧突,先启左侧夹背穴,再启左侧,痛面上8、2、11号油,先背反目标梳理,把痛处背里推,再把侧突的场合背里推,圆揉抚慰.四、腿1、膀胱经:启扶、殷门、委中、委阳、启山、昆仑.2、胆经:风市、阳陵泉、悬钟.3、脾经:三阳接、阳陵泉、血海.4、梳理排风①梳理:腿部中侧由上到下,内侧由下进取.②排风:一脚正在启扶穴,一脚昆仑穴.脚段:疏紧膝闭节调理脚法一、启背,沉干肝胆区;脾胃区战肾区.二、后四、前五后四:①启扶少刺②委中、委阳滑指对于搓,有结节即是病灶,扫除为止.③足三里、三阳接面刺、对于刺.④启山面刺前五:①髀闭少刺②阳陵泉、委阳③阳陵泉、委中④足三里、三阳接面刺.⑤涌泉面刺.干膝闭节:1、面刺血海穴2、正在膝闭节周围找阿是穴,面刺圆揉.上油梳理,少刺髌骨中缘(一分钟以上).3、排风、提髌骨,依次犊鼻、昆仑、八风排风.4、抚慰,大腿二侧阳上阳下.5、捂住膝盖,大小腿,沉上沉下梳理.风干、类风干调理脚法1、挨通督脉:补阳气、调浩气,沉干大椎穴3分钟(上8、2、11号油).2、通膀胱筋:调净腑、调阳阳,安排营卫之力.3、沉干脾胃区(上1、11号油).4、沉干肾区(上2、11号油).5、患处调理(上8、2、11号油)面刺.梳理掌控阳上阳下的目标举止梳理6、排风、热、干.(上肢、下肢、神阙;排完后可通电自排).《消化系统》调理脚法第一步:背养沉干肝胆、脾胃区.第二步:梳理背三线,先左后左.1、任脉:从天突下至荣骨共同上,3—5遍,干透.2、胃经:任脉旁启2寸,从肋下至荣骨共同上,3—5遍,干透.3、脾经:胃经旁启2寸,从肋下至背股沟,3—5遍,干透.第三步背部面穴上、中、下腕、闭元、气海、天枢穴,每个穴位面刺5—10秒.第四步胃部面刺圆揉找痛面上油梳理(胃部胀谦者可梳理肋间隙).第五步背部面刺圆揉找痛面,揉背,先顺后顺,顺为顺的2倍(如顺时针20圈,顺时针40圈).第六步:神阙排风第七步:腿部启穴足三里穴、上巨实穴、下巨实穴、解溪穴、、三阳接、阳陵泉、阳陵泉少刺一分钟.第八步:梳理胃经战脾经(以阳上阳下的目标举止梳理)2分钟中断.《免疫呼吸系统》调理脚法第一步:背养,干透.少刺大椎穴、陶讲穴、定喘穴、风门穴、肺腧穴、膏盲穴、肾俞穴、命门穴各5—10秒钟,沉干肺区上2、3、11号油.第二步:启任脉,从天突穴到荣骨共同上,男九女八,启透.天突穴、膻中穴、气海穴、闭元穴各5—10秒钟.第三步梳理肺经合大肠经,阳上阳下.少刺中府穴战云门穴、尺泽穴战直池穴、太渊穴战列缺穴各5—10秒钟.第四步合谷穴排风.时间允许少刺足三里穴5分钟效验更好.注:如果痰多加胃经梳理,少刺足三里、半隆.《神经系统》调理脚法一、里疗(好容)脚法1、先干背养,沉干颈椎1、2、3节战大椎,少刺风池1分钟.2、面穴:太阳穴、启浆、人中、天仓、颊车、迎香、颧髎、启泣、四黑、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印堂,每个穴位少刺1分钟安排.3、里部梳理四条线①下颌至耳后②启浆至耳中③迎香至角孙④梳理眼部至太阳穴4、单脚抱脸加电1分钟.5、颈部淋巴排毒6、合谷、后溪排风支电.二、头疗脚法1、背养:沉干第一第二颈椎、大椎穴.2、一横一横三抓一面.3、太阳穴少刺,由小到大,本领受,脆持3分钟4、干耳部(耳鸣、耳聋)面刺耳门、听宫、听会、角孙、翳风各10秒钟,夹耳摩揩1分钟(如有耳鸣、耳聋中指插耳孔加电三分钟)5、干眼部面刺攒竹、鱼背、丝竹空、瞳子髎、睛明、印堂各10秒钟.6、干前额三条线7、少刺太阳穴战四神聪,抱额头支电.《乳腺徐病》调理脚法一、乳腺炎调理脚法1、背养:沉干乳腺反射区,肝俞、肾俞战八髎,用9号油.2、启任脉:沉干膻中穴.3、面刺乳根:沉干乳根穴.4、梳理乳腺:从乳根到乳头目标依次梳理,找到结节、囊肿、肿块、痛面、沉干病灶干硬干出.病灶处搁9、11号油.5、挤压乳房:二脚呈C字形从各个目标挤压乳房,如有分泌物,举止浑理.6、梳理胸背部肝胆经.二、催乳七大步调1、启任脉:沉干膻中穴.2、挨硬乳晕:小电挨乳晕的结节.3、提推乳头:小面提推乳头.4、面刺乳根.5、梳理腺管:从乳根背乳头目标梳理腺管.6、大梳理.①从腋下至乳头②从肩井到乳头⑤从乳房下沿至乳头7、挤压乳房:单脚C字形抱住乳房举止挤压.三、歉胸1、启任脉2、面刺乳根(所有乳腺局部涂谦9号油).3、梳理乳腺,顺着腺管的目标从乳根背乳头目标面刺梳理,激活腺体.4、脂肪变化①从乳房正里腋下至乳房目标举止推脂.②从背部背乳房目标推脂.5、抱乳支电.《脑卒中偏偏瘫》调理脚法1、小电背养(果患者趴不下,可坐着干背养)沉干天宗穴、肝腧穴、胆腧穴、膈腧穴.背部使用5号油.2、头里颈项面穴:印堂、睛明、太阳穴、角孙、风池、风府、肩井、干患正里部提推.3、上肢面穴:尺泽、直池、脚三里、合谷.4、上肢肌肉梳理:肌肉痉挛处干小电圆揉,一恬静为主,随时取患者相通,末尾梳理脚指(要领:一只脚握着患者的脚,一只脚举止梳理).5、上肢经络梳理,阳上阳下2分钟.6、下肢面穴(不妨侧身干):环跳、阳陵泉、委中、启山、风市、伏兔、膝眼、解溪.7、大腿肌肉梳理,以推拿办法按揉大腿肌肉,革新偏偏瘫病人的“绘圈”动做.8、推拿足裸,以推拿办法活动足裸,以革新顽固性足下垂.9、下肢经络梳理:阳上阳下2分钟.咳嗽、流鼻涕、下烧1、百病先启督,干一个仄常的启背,对于背部肺腧.2、大椎穴位面刺圆揉,少刺1—2分钟,沉面肺部梳理.3、咳嗽,干任脉,少刺天突穴.4、头痛头晕,干头部穴位,太阳穴、风池、肩井、百会.5、流鼻涕,沉干迎香面刺,梳理鼻翼二侧,小电面刺印堂.《电量采用女童相宜的电量,10个电安排即可》静脉直弛调理脚法1、先干背养,通督脉、膀胱经.2、沉干肾俞、八髎.3、面刺启扶、殷门、血海、复溜、委中、委阳、启山、三阳接、涌泉.4、顺启扶以下膀胱经往下滑指最少十次以上,注意以下几面:①最佳正在干前用热火泡一下足,有好处面按涌泉穴.②其余穴位不妨记面,但是启山战涌泉涌泉您若记面,将事倍功办.③启山战其余辅帮穴先面,其次滑指往下捋小腿,末尾面刺涌泉穴,以爆收胀痛感为度.④正在此历程中从肾经太溪穴分别背足跟目标指拇指尖目标滑频频指,会有偶效的.⑤滑小腿时勿大电,适中偏偏小为相宜,以渗透为主.5、节面重心刺沉干梳理患处.6、完齐梳理,从足排风.。
不花分文治疗颈椎肩周炎 偏方大全

不花分文治疗颈椎肩周炎偏方大全朋友们不妨试试。
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请揉此穴,百用百灵,受用无穷!!!你可能不相信,但可以试试(后溪穴的位置图)颈椎、腰椎有病,揉后溪穴百用百灵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
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
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
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
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
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
肩周炎怎样锻炼最好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肩周炎怎样锻炼最好呢导语:肩周炎的问题是困扰我们很多老年人的一个大问题,很多老年人由于日常不注重身体保养,到了老年就非常容易出现肩周炎的问题,肩周炎会给我们肩周炎的问题是困扰我们很多老年人的一个大问题,很多老年人由于日常不注重身体保养,到了老年就非常容易出现肩周炎的问题,肩周炎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大的疼痛感,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行动能力,可能很多人对于肩周炎怎样锻炼最好呢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点压六穴: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膝部都可以。
搓热双手,用大拇指点压患有滑膜炎的腿部6处穴位,力度要由轻入重,至相应穴位有麻痛感为好。
6处穴位顺序如下:环跳穴、伏兔穴、风市穴、膝眼穴、委中穴、血海穴。
每处穴位点压2分钟。
2、推按大腿: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
搓热双手,把患有滑膜炎的腿放平,双手从大腿根部往膝盖方向缓慢推按,力度由轻开始慢慢加重。
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推过的部位,意念气血被手推向了膝盖部位。
推按3分钟。
3、按压膝部:平坐在床上,患病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
搓热双手,双手按压患病膝部:先左右相对按压(左手在膝盖左边,右手在膝盖右边)1分钟,然后上下按压(一只手在膝盖上部,另一只手在膝盖下部)1分钟,接着全方位的按压膝部关节(用双手掌心从各个角度揉按膝盖至膝部发热)2分钟。
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和膝部接触的部位。
注意:按压时要用手掌心使劲,类似揉面那种力道。
4、足腿导引:平坐在床上。
以左腿患膝关节滑膜炎为例:第一步,左腿膝盖弯曲,左手握住脚趾部位,右手握住脚跟部位;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
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
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阳蹻之会。
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
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穴位调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1. 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颈交界处,肩膀外侧,约在耳后发际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舒缓肩部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2. 臂丛(肩井)穴(LI15)臂丛穴位于上臂前侧中部三角肌外缘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疼痛和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
按摩时要适度,并避免用力过猛。
3. 鱼际穴(TE16)鱼际穴位于肩关节外侧,手臂抬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好。
4. 肩髃穴(GB21)肩髃穴位于肩关节中央,前缘和后缘之间。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舒缓肩部的紧张感。
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身体。
5. 天宗穴(SI12)天宗穴位于肩胛骨的中央,内侧缘。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骨周围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可以配合每日的饮食和锻炼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肩部的负担。
总之,穴位调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肩周炎的方法。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建议在使用穴位调理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肩周炎的调理,保持健康的肩部。
肩周炎的治疗 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肩周炎的治疗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导语: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
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有没有什么偏方可以缓解肩周炎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推荐中医疗法吧!
肩周炎的治疗中医疗法治疗肩周炎
1、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
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
每日1次。
两周为1疗程。
2、拔罐治疗
拔罐比较安全,可以在肩前部、肩外侧和后部。
寻找最痛的部位,可以用火罐,也可以使用真空抽气罐。
每次留罐大约5分钟。
拔罐之后要活动肩部,否则反而不利于治疗。
隔天治疗一次即可。
3、刮痧
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
4、药浴治疗
组成:鬼箭羽15克,海桐皮15克,木瓜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麻黄6克,威灵仙10克,黄酒250毫升。
用法:上述药先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并倒入黄酒,煎沸后取汁趁热熏洗患侧肩部处,冷则加热再熏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
每服药可连续使用3天。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肩周炎针灸方

肩周炎针灸方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1.奇穴(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3.肩周炎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 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6、对侧找阳陵泉下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7、5个穴位,治肩周炎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在平时,有很多人迫于生活方面的压力,因而需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以及劳动,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的,但是长期的过于的劳累也带来很多的问题的,其中很多人就出现了肩周炎的情况,导致手臂的活动出现不适的情况,很多人选择通过针灸治疗的,那么究竟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天宗【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取法】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当上、中1/3交点,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
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
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
静脉的分支。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
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七星台:穴位名称:肩贞 [经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耳鸣。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臑俞 [经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
②瘰疬。
undefined【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穴位名称:天宗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作用】:舒筋活络,行气宽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
②气喘。
③乳痈。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名称:秉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作用】:舒筋活络【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肩周炎特效治疗知识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
5寸),针1-2寸。
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
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手段]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2:TDP烤患处3:推拿治疗4:中药外敷: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
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
每日2次(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
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
肩周炎,中医又称之为肩痹

肩周炎,中医又称之为肩痹肩周炎,中医又称之为肩痹,对于这种颈肩综...肩周炎,中医又称之为肩痹,对于这种颈肩综合症,看似炎症反应,可我们看老师给他开的药方里头,却没有一味消炎清热的,都是提高阳气,疏通经脉。
原来是桂枝汤加背三药(防风、姜黄、小伸筋草),与肩三药(秦艽、威灵仙、鸡血藤)。
老师说,用桂枝汤是因为他心脉不足,用背三药、肩三药,是因为他肩背部痹痛,活动不利,经脉僵紧,气血不通。
原来前面我们讲到,凡背部僵硬不舒,大都以风邪为患,夹瘀血湿浊。
防风能祛风,姜黄可活血逐瘀,小伸筋草可以除湿伸筋。
而肩三药里头,秦艽、威灵仙、鸡血藤,更能够祛肩部游风,治疗血液循环不好导致的僵紧痹痛。
这个病人服完三剂药来复诊,肩周痹痛消失了,那种僵硬被绑住的感觉,像是被松绑一样。
奇怪,没有用到消炎的思路治炎症,却用温阳通脉的思路把炎症治好。
老师说,在局部看是炎症,在整体看却是气血流通出了问题。
在局部看是一堆垃圾,在整体看是河流没发大水疏通,所以治疗肩周炎背痛,不要看到炎症疼痛,要看到肩背的气血状态,让阳气升起来,血气流通,使胸阳能布散到肢节肩背去,那地方自然不痛,炎症也待不住。
原来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五十肩”食疗正当时老百姓俗称的“五十肩”,医学上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中医认为,肩周炎多因外邪内侵、气血虚弱而致气血瘀滞,经络痹阻,筋脉拘挛不通,不通则痛。
若肩部经脉气血长期痹阻,筋失濡润,可致筋僵筋结,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妨碍日常生活。
伏天是治疗“五十肩”的最佳时节,此时食用一些药膳,对肩周炎的痊愈,有一定的益处。
芪归炖鸡:黄芪20克,当归10克,童子鸡1只,生姜片9克,黄酒10毫升。
童子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将黄芪、当归、生姜片放入鸡腹中,加水适量,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炖,快熟时放入黄酒、食盐等调料。
吃鸡肉喝汤。
桂葛苡仁粥:葛根20克,桂枝15克,薏苡仁50克。
缓解肩痛

缓解肩膀痛的锻炼方法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囊粘连性炎症,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一般,若保持原来姿势,不会有剧烈的疼痛。
肩周炎通常是在无意之中形成的,有时您可能感觉肩部不适,所以就很少活动,希望让肩部好好的休息一下,比如周末进行了一场羽毛球比赛,感觉肩部十分劳累。
这样做并没有错,但若是肩部受伤了或是出现某种慢性的疼痛,您仍然不进行活动,那您的肩关节就会变的僵硬,活动就会变的困难、疼痛,产生恶性循环,肩部活动越来越少,肩关节变的越来越僵硬,最后,关节变得彻底僵硬。
一旦到这种程度,即使您想活动也难以作到,稍稍移动都会很疼痛。
穴位按摩:按摩手三里。
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揉动1分钟,换左手,每日3次。
按摩印堂穴。
用食、拇指按住该穴,旋转揉动,每次1分钟,每日3次。
捏压患处: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压痛点,用力深压,并向前后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右肩。
每日2次。
功能锻炼:1、抡拳。
左右肩关节划圈抡动15圈。
2、耸肩。
双手叉腰,上下前后缩头耸肩,每次15下。
3、揪耳廓。
两手交叉揪住耳廓,连揪15下。
4、举手。
十指相挟,手心向上、举过头顶,上下前后摇动30下。
5、展翅。
双臂平抬成飞翔势,上下扇动30下。
6、托头。
两手插入脑后,手心向上十指相挟,向上托头20下。
7、晃肘。
两臂同时抱肘,上下左右晃动30下。
早晚各一次。
颈肩操是根据颈椎病、肩周炎的病因病机创编的一套增强颈肩活动功能、疏通局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疼痛的体操锻炼动作。
易学易练又方便,省时省钱疗效好,而且学会颈肩操后,既不必住院,又不需要配合牵引、药物、理疗等治疗,也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只要持之以恒,利用工作间休或晚上看电视广告时坚持每天练1—2遍,就能收到满意疗效。
颈肩操作简介颈肩操共八节,每节做1—4个8拍,自由选择。
预备动作:双脚站平行11字与肩同宽,全身自然放松,上肢自然下垂,双眼向前平视。
1 四面侧颈:(1)头颈向前向下低垂,尽可能将下颏弯向胸骨上凹。
治肩周炎方的验方

治肩周炎方的验方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称“漏风肩”、“五十肩”和“冻结肩”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肌肉疾病之一。
该病病程较长,一般半年以上,表现为肩部隐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到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剧。
一、伸筋丹: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去毛屑,骨碎补用砂烫去毛。
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用时,每日3次,每次3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
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5克。
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
肩周炎神方我也曾试过多种方法,皆不尽人意。
偶翻《医学心悟·肩背臂膊痛》一章,云: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谓痰饮为患也,而亦有不尽然者。
于是,重新翻开《方剂学》,找到茯苓丸一节,才恍然大悟。
“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玄滑”乃是“痰停中脘证”。
于是,拿来试用。
为加强疗效,本人加用理中汤以温化痰湿,加姜黄引诸药达肩部,效如桴鼓。
共治疗五例,皆不过五剂。
例:徐莫,女,70。
左肩周炎。
肩部明显萎缩,平举不超过30度,疼痛致夜不能寐。
舌淡苔白浊,脉滑。
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
(出现过腹泻)。
我的病例暂时很少,发表在此,希望各位朋友和前辈,共同探讨和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经典的方剂有许多神奇之处,初学的朋友不要总想着淘一个秘方,其实许多秘方就是最原始的经典方剂。
看看《串雅》就会明白。
肩周炎治疗方法大全

如肩周炎。
常在肩三针、天宗穴处用大三棱针刺血,然后拔火罐。
每次出血量达半罐左右。
疼痛多立即大减,有粘连者活动度也可增加,辅之推拿效果更佳。
具体方法和普通刺血无大致区别,穴位分别是肩井天宗肩髃臑会肩前(肩前腋纹尽头上一寸)肩后(肩后腋纹尽头上一寸)由于肩前肩后两个穴位皮肤比较薄,拔罐时要多看几次防止起泡(主要是怕有的患者找麻烦)下面我再说一下操作要领,1:穴位要找准(正常情况下穴位大约是指甲盖大小,也就是一平方厘米,定位不准的,请刺一平方寸大小,)2:刺血手法要快,要准(要快,我目前是一秒刺7针,快的手法可以降低疼痛感,要准,是针针见血,不要深浅不一,当然了这个是要临床练的)3:保证出血量每个穴位2-5毫升(我一般都是不足2毫升的,起下罐再刺,出血多少因个体差异和血液粘稠度有关,也与针刺手法有关,但最少保证2毫升以上,)4:一罐一刺(传统方法是刺完所有穴位,再拔罐,我的方法是,刺一个穴位马上拔罐,再刺下一个穴位再拔罐,记住后拔肩前和肩后两个穴位,一起起罐时这两个穴位时间短不起泡)5:每5天治疗一刺,双侧肩周炎患者不可双侧同时刺血(同时刺血效果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都是治好一侧再治另一侧),刺血后24小时刺血部位不要沾水。
6:注意事项:孕妇,年老体弱,有出血倾向的,禁止刺血,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刺血。
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首先在患肩上进行按压,找到压痛点,在最明显的一处用三棱针或铍针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针。
如此上、下、左、右,进行点刺,共5针,呈梅花状,范围以稍大于罐具口径为宜,点刺处则应血出如珠。
如痛点较分散,每次刺络2~3个痛点。
用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拔罐10~15分钟,拔出1~3毫升血为度。
去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并行被动活动5~10分钟,每隔2~4日一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
患者平时加强功能锻炼。
刺血(一)取穴主穴:尺泽、曲池、曲泽。
配穴:肩贞、肩髎、肩内陵、阿是穴。
肩周炎的简单手法治疗

肩周炎的简单手法治疗,一次见效
手法治疗。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患者身后,比如左肩:医者右手握拳,拇指握于拳心,及拇指在内,其余四指在外握紧。
拳眼(手背)朝上,叫患者左手同样握拳抬起患肢,医者的拳头放于患者腋下,相当于小指掌关节在患者的极泉穴,大指掌关节在青灵穴位置。
这时叫患者拳心朝上手臂与胸齐平。
医者用左手压住患者左手肘部往患者身体对挤压,直到患者整个手臂酸胀稳住三到五分钟。
一次见效,一天一次,有时间可以两次。
一般三到五天可好。
患者一样可以自己锻炼,及自己右手一样握拳,放左腋下,左手拳心朝上手臂与胸齐平,自己左手用力挤压,也达到酸麻胀痛感三五分钟即可。
一样三五天可好。
单用药方: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克,穿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冷痛者加制川乌,草乌各10克。
兼痰湿者加法半夏12克,南星10克。
病久三角肌萎缩者加制马钱子0.3克。
一般2-4剂见效,少则6剂多则20余剂。
董氏奇穴针灸:肩六穴l六针倒马,上下内外都能治【穴位讲解】

董氏奇穴针灸:肩六穴l六针倒马,上下内外都能治【穴位讲解】肩六穴上曲、下曲、建中、肩中、云白、李白穴位肩中、建中:肩峰下二寸处,及其再下二寸处。
云白李白:肩中建中各偏前侧二寸处。
上曲下曲:肩中建中各偏外侧二寸处。
归经云白李白:入肝、肾二经。
肩中建中:入心经。
上曲下曲:入肝经。
穴性肩中建中: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云白李白:调经理带,宣通下焦。
上曲下曲:舒筋活络。
主治【上曲下曲】主治1.小儿麻痹、对侧坐骨神经痛特效、大腿鼠蹊部位拉伤、臂痛、半身不遂、骨头脱节症、肠道痉挛。
2.可以清血中杂質、活化血管,預防中风、降低血壓。
上下曲为治疗小儿麻痹之第一特效穴。
3.各种神經性痛:三叉神經、坐骨神經痛、帶狀疱疹后遺症。
【临床应用与处方】(1)治疗小儿麻痹、骨股头坏死、痿症,上曲下曲穴配肩中建中、云白李白穴。
(2)治坐骨神经痛、上曲、下曲、手六白穴效果佳。
(3)上曲、下曲倒马配合心门穴、可治腹股沟部位拉伤。
(4)【血管硬化】,清除血液杂质、促進血液循環,可以用上曲、下曲、肩中、建中、三重穴,以及分枝上下放血,因此可以降低血壓、预防中风。
【静脉曲张处方】:肩六(上曲下曲)、通天通山通关、木斗木留、三神、分枝上下放血。
【肩中穴】【肩中穴】主治头面正中缐為身, 脖子一圏及膝關節病症!主治:1.膝盖关节炎、膝盖扭伤、、小儿麻痹、半身不遂、肩痛、五十肩。
2.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臂部皮肤病)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疬。
【臨床配穴应用如下】1.肩中配建中穴治疗对侧膝盖疾病特效。
须配活动膝关节。
2.肩中建中配通山穴、通关穴、通天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3.本穴配上曲下曲、六白穴、治对侧坐骨神经痛。
4.肩中配建中穴有清血作用,用以治疗胆固醇过高效果甚佳。
5肩中建中配三重穴治疗脖子上长硬結肿块如瘰疬、痄腮特效。
(肩中建中加上云白李白、上曲下曲,組成肩六针能够治疗,对侧坐骨神经、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只要是对侧腳行动不良于行、都可以使用。
自我防治肩周炎的七种方法

自我防治肩周炎的七种方法肩周炎的发病率不断的在提高,但是医学上关于肩周炎的研究却还不够深入,对于肩周炎的病因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清楚,所以对待肩周炎,专家们总是建议大家要注意预防。
1、两手抱头法。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周而复始。
2、单手压肩法。
以右肩为例。
两足似弓步,右脚在前,离桌尺余;左脚在后伸直。
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3、扩胸分肩法。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
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4、头压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双腿,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头紧紧压住手掌中心(哪边痛就压哪边的手掌),每次20分钟。
开始几天,手臂不能弯度过大,手掌也很难伸到位,可先采用侧睡头压手掌的办法。
5、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一10遍,换手。
6、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贴于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7、按揉穴位法。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钟,换手。
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
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
第二篇。
七种招财的方法七种招财的方法。
第一、植物招财。
等一下在十种误会里也会提到,招财植物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招财植物往往都是根茎比较粗大的,叶片比较大的,而且招财植物就是都是不开花的。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知道,开花的植物,比如说夜来香,夜来香真是晚上开花吗。
不是的,只是你观察得不细致而已,其实夜来香这种花是白天也可以开的。
但是晚上由于空气的压力、分子的变化,使它的香味晚上更浓郁。
而所有开花的花都会释放各种各样的气体,有一些气体对我们是不利的,是会过敏的,甚至是长时间有问题的。
肩周炎艾灸穴位大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肩周炎艾灸穴位大全
导语:肩周炎是很多人都患有的疾病,一般来说老年人和一些白领们很容易患上肩周炎,肩周炎这种疾病的治疗是比较麻烦的,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患者会遭
肩周炎是很多人都患有的疾病,一般来说老年人和一些白领们很容易患上肩周炎,肩周炎这种疾病的治疗是比较麻烦的,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患者会遭受巨大的疼痛,而且也会限制我们的活动,艾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很好,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肩周炎的艾灸穴位。
1、阿是穴:即局部疼痛部位
2、肩髎:
标准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取法: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是本穴。
主治:荨麻疹,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3、肩髃:
标准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法: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主治: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配穴:肩胛痛加天宗、肩贞、上臂痛麻加臂臑、曲池。
4、天宗: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手掌穴位图解

手掌穴位图解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手掌按摩穴位全图: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的穴位:血压反应区、中渚、神门、太陵、心包区、阳池二.消化系统便秘便秘是食物滞留肠中,其中的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引起的。
如果排泄不畅,废物滞于肠中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定会引起各种内脏功能失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周炎用这6个穴位都很有效肩周炎用这6个穴位都很有效肩周炎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针灸是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常规治疗方法是针灸肩部的穴位,如肩三针等,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等方法,虽然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取效较慢,难收速效。
我在临床上治疗肩周炎常运用一针疗法,但是不同的病人我针的穴位也不一样,常常一针扎下去,许多病人的疼痛立刻缓解,活动即刻改善。
一些亲眼目睹的年轻医师和跟我上门诊的学生们经常问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效果。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得好,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肩周炎的经络辨证方法,早在《灵枢·经脉第十》和《灵枢·经筋第十三》等篇中已经有较详细的论述,我用的一针疗法的方法,多半是从《灵枢》无字中求字悟出来的,只不过是这些记载的现代验证而已。
”下面谈一谈我常用的穴位。
(1)阳陵泉我原来治疗肩周炎,最常用的穴位就是阳陵泉,用阳陵泉治疗肩周炎其他医师早有报道,我也是看了别人的报道后才试用了此穴,果然效果不错。
医案我刚工作没几年的一天下午,本医院的一位老职工因右侧肩周炎来诊,但不巧,她要找的几位老大夫都休班,诊室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她便说要不你给我针针吧,说着便开始脱上衣。
我说您不用脱,躺在床上就可以了,我在她左侧的阳陵泉处找了个很显著的压痛点,使劲按压了几下,然后说您活动一下肩部试试,她试了下说好一点,我说我数一二三,数到三的时候您大声咳嗽同时活动肩部,等我说到三的时候我把针扎了下去,等病人咳嗽和活动完了后,告诉我,你这个小大夫怎么这么厉害,怎么一针下去咳嗽几声就怎么活动也不痛了呢!解析针阳陵泉治疗肩周炎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可以统治一切筋病,所以就可以用阳陵泉治肩周炎。
至于先按压看看有无疗效再扎针,这也是《灵枢》的方法叫“按已刺”,即按压穴位症状减轻了后再针刺,按压有效,针刺自然效果就更好了。
我的体会是,压痛点多在对侧阳陵泉下0.5寸再稍后处,具体位置可能会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揣穴”。
针刺时让病人咳嗽几声,也不是我的发明,这叫随咳进针,记载于窦杰的《讲经指南》,有两个作用:一是转移病人注意力,缓解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减轻进针时的疼痛,避免晕针;二是咳嗽可以宣散气血,提高疗效。
针刺的同时让病人活动患部,更是取效的关键,这也正是《灵枢·周痹第二十七》所说“故刺痹者······其瘛坚,转引而行之”的具体应用。
找准穴位,随咳进针,用对手法,活动患部是一针疗法取效的关键在。
本书所用的一针疗法,一般都是采取这些方法。
我现在治疗肩周炎,只要病人有明显的疼痛点,我就按经络辨证分别用其他穴位,疗效会更好;如果疼痛点不明确,又有活动障碍,就多用阳陵泉。
(2)条口我早些年治疗肩周炎,除了用阳陵泉外,条口也是常用的穴位。
杂志的报道也不少,张登部教授常用条口透承山穴,简称条山穴,疗效也不错,但对针条口为什么可以治疗肩周炎这一问题,刚开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胃经不到肩部,无法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来解释,后来问了不少专家教授,也没有满意的答复。
医案陈乃明教授治疗肩周炎通常也是只针1针,针后往往立即见效,这个穴位就是同侧的解溪,许多进修和实习的医师问陈教授取效的原因,陈教授笑而不答,转而问我,我见陈教授不说,也不便直接回答,便说:“我们做个实验吧。
胃经的陷谷穴我从来没用它治疗过肩周炎,我也没见陈主任您用过,我的预言是针陷谷穴同样有效。
”陈教授说:“好吧。
待会另一个病人来的时候你给他针陷谷穴看看。
”我说:“针刺的疗效与手法关系很大,您的手法比我高明得多,您相信我我也相信您,就请您与针解溪穴同样的手法针陷谷,这样才有说服力。
”不一会儿,一位女性肩周炎患者来复诊,陈教授和我相对一笑,让病人坐在床上,其他的七八位进修和实习医师也一声不吭地把病人围了个严严实实,陈教授先让病人抬了下肩部让大家看看活动受限的程度,接着一针下去,运针不过十秒,就让病人再抬肩部,结果活动幅度立刻明显改善,疼痛也立即缓解了,实验成功后,我说:“据我所看到的资料,还有人报道针胃经的另外几个穴位对肩周炎也有效,至于到底为什么,大家都可以去思考。
”解析下面简要谈谈我的看法。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一般书籍认为是由于风寒侵袭肩部,寒凝血瘀,不通则痛,属于实证。
我行医之初也是这种看法,但发现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内服和外用效果并不理想。
之后我又想,肩周炎又叫“五十肩”,为什么会五十岁左右发病呢?为什么年轻人很少见肩周炎呢?后来看的书多了,才知道肩周炎并非纯实证,而是本虚标实证,这个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阳气虚。
到50岁左右肝肾阴虚学过中医的人都好理解,但阳气虚有的人就不一定认同。
实际上人的衰老不仅是从肾虚开始的,肾虚的同时阳气也虚,特别是阳气最多的阳明胃经也虚,这并不是我的新观点,而是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如女子的衰老过程是“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都与阳明脉衰有关系(冲脉并足阳明胃经上行,且冲脉隶于阳明,所以冲脉衰也与阳明脉衰密不可分);男子的衰老过程是“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四十八岁以后也是阳气衰。
正因为人的衰老是阴精和阳气都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才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这个“阴气”指的就是“阴精”和“阳气”。
经脉分为三阴经和三阳经,三阳经阳气较多,而在三阳经中,阳明经阳气最多,尤其是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阳气在六阳经中是最多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这就说明,在50岁左右,肝肾阴虚筋失所养,阳明气虚筋失温煦,都会出现肩部的不荣则痛和活动障碍,因此,肝肾阴虚和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病机。
等我搞清楚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原因时,我也就同时明白了针胃经的条口、解溪、陷谷等穴治疗肩周炎为什么有效了,甚至还曾为自己的这一独到见解而暗自得意。
但当我有一天重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时,不禁大吃一惊,为叶天士能先夺我心而拍案叫绝!还是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叶天士治的两例肩周炎的医案吧:邹,五旬又四,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治当通补脉络,莫进攻风。
”“俞妪,高年阳明气乏,肩胛痛难屈伸,法当理卫阳通补。
”当代已故名医李克绍教授,治疗肩周炎重用生白术30~90克,配熟附子15克水煎服;朱良春先生以补肝肾脾胃之法恒愈此病,也是肩周炎属本虚之证的明证。
所以,当肩周炎阳气虚衰表现明显时,条口为常用效穴。
(3)鱼肩鱼肩穴是我发现并命名的治疗肩周炎的一个穴位,在其他的针灸书中查不到,此穴位在鱼际穴向下(拇指方向)约0.5寸赤白肉际处,在第一掌骨桡侧肩部的全息对应部位,可以找到火柴头大小的条索状物,并有明显的压痛点,因为此穴在鱼际附近又能治疗肩周炎,故名鱼肩,见图。
医案我第一次用此穴是在10多年前,这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是农历九月初九的下午,正值济南千佛山山会。
一位女性肩周炎拿着其他医生开的针灸处方请我针灸(当时四五个医生在一个诊室,只要有处方,本诊室的大夫谁都可以针),并说已针灸半个多月疗效不明显,我看了下针灸处方,是肩三针、阿是、曲池、外关、合谷等常用穴再加电针和TDP照射,针后局部拔火罐,是治疗肩周炎的常规方法,怎么会无效呢?我便又仔细检査了一下她的疼痛部位,是在肩的前面,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线上,我便想在手太阴肺经的远端找一个有压痛的穴位针针试试,结果发现同侧的鱼肩穴处有一条索状物并且压痛非常明显,便用随咳进针法针刺此穴并让病人活动肩部。
病人活动了不到一分钟后,突然放声大哭,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吓了一跳,没想到病人接着对陪她来的家人说:“姐姐,今天我们去千佛山山会上烧的香没白烧了,你看我的病原来针了半个多月,每次扎几十针都止不住痛,咱烧了香后只扎一针就怎么活动也不痛了······”听到这些话,我不由自主地笑着摇了摇头,心想:她怎么能想到这是针鱼肩穴的作用呢!解析《灵枢·经脉第十》说:“肺手太阴之脉······横出腋下,下循臑内······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灵枢·经筋第十三》载:“手太阴之筋······结肩前髃······其病当所过并支转筋痛······”可见肩周炎疼痛的部位在肩前者,属手太阴经经脉和经筋不通,肺经不通不治肺经,针再多的穴位也没用。
鱼肩穴就是治疗肩周炎疼痛在肩的前面、经络辨证病在肺经者,因其既对应于肩部,又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每用必效。
(4)三间我刚参加工作时,试用第二掌骨侧的全息肩穴治疗肩周炎,效果不错。
同诊室一位年长的老师以为我针的是三间穴,告诉我原来张善忱老师生前就经常针三间穴治疗肩周炎。
之后我发现,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既符合经络理论,又符合全息理论,对各种肩周炎都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疼痛在肩髃穴处的肩周炎疗效更好,常一针下去,立即见效。
我的体会选用针柄或火柴头或者直接用拇指指甲在三间穴处向第二掌骨侧按压,可以找到一个王不留行籽大小的显著压痛点,多数病人还有条索状物,用28~30号0.5寸毫针(针太细了不行,疗效受影响)先向压痛点斜刺,穿过条索状物后再将针直刺于条索状物和第二掌骨侧之间,同时让病人咳嗽和活动肩部,针后再用手沿着手阳明大肠经自三间至肩髃穴处来回循按敲打数次,然后让患者断续活动肩部,一般留针30~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