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手法)思维导图学习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诗歌鉴赏知识思维导图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题形象题诗歌鉴赏语言题表达技巧题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象征想象联想曲笔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抒情描写记叙议论说明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反复反问顶真反语通感排比叠字(词)对偶设问先写景后抒情先记事后抒怀先扬后抑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景结情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曲笔入题互文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抒情景情关系情景交融间接抒情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物情关系事情关系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人(次要人物)物侧面描写景描写事感官描写角度观察写景正面描写景物工笔白描描写描写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记叙角度(人称)记叙详略略写详写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记叙顺叙倒叙插叙记叙方法(顺序)补叙平叙记叙要素论点事例事实论据史实数据道理论据格言道理论据名人名言俚语公理(公式)议论事实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方法理论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层进式对照式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傲视权贵忧国忧民钟情田园爱贤惜才儿女情长朋友离别报效国家归隐山林的隐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意象送别类思乡类愁苦类爱情类战争类闲适类意境豪放型清幽型伤感型悲苦型欢快型语言题炼字型鉴赏诗眼型鉴赏炼句型鉴赏语言风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色彩词句中眼篇中眼平淡工丽绚丽直率含蓄清新明快自然清幽雄奇豪放婉约悲慨凝练沉郁顿挫内容情感语言特点表达技巧诗句位置倒装互文对仗长于练字首句中间句尾句点题、开篇、奠定基调转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另辟新境以景结情,含蓄隽永常见作家语言风格陶渊明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温庭筠李清照辛弃疾孟郊杜甫李白杜牧王维高适陆游苏轼贾岛朴素自然通俗易懂雄健高昂朦胧隐晦绮丽香艳缠绵悱恻慷慨悲壮峻寒沉郁顿挫豪迈飘逸清健俊爽诗画一体悲壮苍凉悲壮爱国豪放旷达清瘦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即景(事)抒怀诗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亲友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天涯漂泊羁旅愁。
高考诗歌鉴赏(手法)思维导图
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使表现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突出人和事物的某种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情,增强感染力 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分明,语言简练;内容上语意集中含蓄 节奏分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 突出语意,强调情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有韵律美 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表达情感含蓄,言简意丰,使语言典雅 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加语言容量,表达含蓄、巧妙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用
比化作用物借间特、具作甲乙动或体有征专体人 物 物 词 无 与 紧称代名代,化生本密。陈本代抽命体联述体泛象的之系静形栩发的事态毕如爱情形特文具物事现生憎感象点笔体移于,,分突鲜精生移于 动转情物栩抒明出明炼动情物静化、、、的
对象 特作征
用
对象 特征
夸 张
对 偶
定 义 分
析 定 义
运用想象有目的
情感
作 用
确思重标号明志知定,语: 故的 以 气问问意加
表回达环愤起激伏或, 明确肯定、否定或猜测对象 明确肯定、否定或猜测原因
激语昂言等优情美感 引人注意,启
,自问自 发思考
答标志:疑问 更引好人地注描意写人
句、选择问 物,的启思发想思活动
情 感
作 用 情
用 典
双 关
定
义 分
析 定
义 分
引用古籍 中的词句 引故论标用利多志、用事用义:注名 、 一 或引释人言词同 音,标志的使:特 词形点句
作 用
情感
把具有明显差异
定 、矛盾对立的双 方放在一起,进
对 义 行对照比较
比
分 标志:名 析 词、动词
诗歌鉴赏(手法)思维导图共36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6
诗歌鉴赏(手法)思维导图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专题01 精品思维导图全覆盖-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古诗鉴赏精品思维导图v含各版块人物形象的分类分类形象类别具体分析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缠绵悱恻、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边关将士的形象。
诗人自我形象蔑视权贵、傲岸不羁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的喜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塑造了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如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人与朋友难舍难分,心中无限惆怅。
类别常见意象举例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孤帆 驿路、浮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愁苦类梧桐、芭蕉、猿猴、杜鹃、斜阳、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3.1.直抒胸臆 3.2.缘景明情
3.3.用 典 4.咏史抒怀
3.2.1.正用景 3.2.2.反用景 3.3.1.正用典 3.3.2.反用典
4.1.背景 4.2.典故
4.1.1.时代变迁 4.1.2.个人身世 4.2.1.正用典 4.2.2.反用典
2.1.1.1.早、暮、夜 2.1.2.1.春、秋、冬
7.语言表达 6.情感分析 5.表现手法
诗歌鉴 赏方法
1.注意题目
2.注意意象 3.体会情感 4.注意注释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
1.1.季节
秋季
1.2.早晚
傍晚
2.1.羁旅途中
2.2.舟行途中
2.3.驿亭馆舍
3.1.丈夫
3.2.家人
3.3.朋友
4.1.与友送别
4.2.闲话隐逸
4.3.田园生活
7.1.1.含义 7.1.2.手法 7.1.3.意境 7.1.4.情感 7.2.1.画面 7.2.2.手法 7.2.3.情感
7.1.炼字 7.2.诗句
情感类型 表达方式
6.1.壮志难酬 6.2.物是人非 6.3.年华老去 6.4.思念故土 6.5.闺中怀人 6.6.爱国忧民 6.7.惜别送别 6.8.边关思乡 6.9.托物言志 6.10.借景抒情 6.11.咏史抒怀 6.12.以景结情 6.13.典 故 6.14.直抒胸臆
4.4.即兴抒怀
4.5.闺中怨情
4.6.别离愁苦
4.7.边塞征战
4.8.谈禅说理
4.9.悼亡游仙
2.1.时间意象 2.2.乘行方式 2.3.动物意象
2.4.植物意象
2.5.神话意象
2.1.1.晨夕意象 2.1.2.季节意象 2.2.1.舟行方式 2.2.2.马行方式 2.2.3.登高方式 2.3.1.鹧鸪意象 2.3.2.猿猱意象 2.3.3.雁行意象 2.3.4.杜鹃意象 2.3.5.燕子意象 2.3.6.鸣蝉意象 2.3.7.寒鸦意象 2.4.1.青草意象 2.4.2.杨柳意象 2.4.3.梧桐意象 2.4.4.芭蕉意象 2.4.5.菊花意象 2.4.6.梅花意象 2.4.7.黍离意象 2.5.1.青鸟意象 2.5.2.鲲鹏意象 2.5.3.王质烂柯 2.5.4.嫦娥奔月 2.5.5.巫山神女 2.5.6.杜鹃涕血
【实战思维导图3】思维导图中级培训 (诗歌鉴赏高分突破)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关于意有主象观色与彩 意境:(1意)象组知合构识成凄梳凉氛理围
词 藤——枯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鸥影下。
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 ,似是“旧时相识”。雁可北归,人却不能。(由家 乡飞来的雁)这更加重了天涯沦落之感。
过雁也可能是曾传递对夫君相思之情的过雁,如 今已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此句用“雁”这一意象,表达思乡之愁,亡国之 痛,悼亡之悲。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下阕中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 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 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
“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1)、 晚:“归艘” “钟声” 望: “江”“青山”“远帆”“空”“老鹤”
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定大家闺秀的 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 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里的意象“雁” 如何理解?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思维导图(共43张PPT)
()
描
细节描写
使形象鲜明可感,真实可信; 更好地渲染环境气氛。
写
方 法
白描 渲染烘托
标志: 动词 摹拟声音的词语
注意点: 辨清动态、静态、声 响 分析景物的特征
表 达 效
明确意境:画面+景物 果
视觉变换
正侧结合
对人物动作、外貌、
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形象
()
虚实结合
语言、神态、心理以
表现人物心理的细微活动
表
注意点:
达
用具体来表现抽
效
象
果
()
象征
四 联想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用典
利用事物之间相近、相 通、相似或相反的关联 ,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 物或道理。
类比联想 对比联想 象征(由实而虚)联想 事理联想
语文资料加群微信ywgx688 备注:语文
使作品内容丰富 使语言形象生动 使思维活跃
表
注意点:
()
二 借景抒情
抒 情 托物言志 方 法 借古讽今
()
二 借景抒情
抒 情 托物言志 方 法 借古讽今
触
乐景乐情
景
哀景哀情
生 情
乐景哀情
哀景乐情
融 情
乐景乐情
于
景
哀景哀情
以
乐景乐情
景
哀景哀情
结 情
乐景哀情
哀景乐情
渲染烘托 反衬对比 渲染烘托
渲染烘托 反衬对比
()
二 借景抒情
抒 情 托物言志 方 法 借古讽今
烘托、衬托、对比主体 使形象更加丰满 抒发感情更加充分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
描
表达技巧思维导图
(4)语义类(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风趣):双关、互文。 ①双关。谐音双关: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思”与“丝”谐音,“思方尽”表现思念之深、之极。语 义双关: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 的“清白”不仅指石灰的颜色,也暗指清白的品徳。 ②互文:也叫互辞。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 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 的是同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 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对象 特征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 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
节奏鲜明、增强气势;突 出强调内容,增强感情
作 用
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标志:句式
1.共同的话题 2.情感
对象特征
反复
定义 分析
反问
定义
分析
设问
定义
分析
有意使一个句 子或词语重复 出现
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2.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3.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景 、
细节描写
1.烘托环境气氛2.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 3.揭示主题思想
某
人
白描
1.刻画人物,不描绘背景,突出主体
、
2.叙述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某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物
1.感官交互(视听触嗅味五官)
?
角度变换
2.视角变化(远近高低俯仰里外点面)
3.时间变化
4.色彩斑斓
正侧 结合
正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 直接描写。侧面描写是对对象周围 的事物(包括人物)进行描写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1诗歌鉴赏知识思维导图诗歌鉴赏形象题表达技巧题语言题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题 结构技巧抒情 描写 记叙 议论先写景后抒情 先记事后抒怀先扬后抑 卒章显志 开门见山 以景结情 伏笔铺垫 以小见大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景情关系抒情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3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 人(次要人物) 物侧面描写景 描写事感官描写角度观察 写景正面描写景物细节描写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4记叙角度(人称)记叙详略略写详写第三人称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记叙顺叙 倒叙插叙 记叙方法(顺序)补叙 平叙记叙要素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5事例事实论据史实 论点数据 道理论据格言 名人名言 道理论据俚语公理(公式)议论事实论证 引用论证 道理论证 理论论证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层进式对照式 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傲视权贵 忧国忧民钟情田园 爱贤惜才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 6炼字型鉴赏语言风格动词 形容词副词 数量词平淡 工丽 绚丽 直率 含蓄 清新 明快 自然 清幽 雄奇 豪放 婉约 悲慨常见作家语言风格陶渊明 白居易 王昌龄 李商隐 温庭筠 李清照 辛弃疾 孟郊杜甫李白 杜牧 王维朴素自然 通俗易懂 雄健高昂 朦胧隐晦 绮丽香艳 缠绵悱恻 慷慨悲壮 峻寒沉郁顿挫 豪迈飘逸 清健俊爽 诗画一体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7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山水田园诗即景(事)抒怀诗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亲友的安慰与勉励 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对现实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诗歌鉴赏知识思维导图
意象
烘托出悲愁凄凉的气氛 哀景写哀情 情景交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此去经 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上片实写,下片虚写 虚实相生 写作特点 想象离别后“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想象
望海潮
柳永 词两 首
雨霖铃
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 丛菊两开他日泪, 问题:哪个诗句最
中间两联主 要运用什么 表现手法?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此诗借昭君遗恨
绝域,曲折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复不得施展的怅惘。
情感
玉露凋伤枫树 林,…… 寒衣处处催刀 尺,白帝城高 急暮砧。
群山万壑赴荆 门,生长明妃 尚有村。 …… 千载琵琶作胡 语,分明怨恨 曲中论。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情感
杜甫诗三首
《登高》 杜甫
必修三
锦瑟五十弦,音节最为繁复。听锦瑟之繁 弦,联想到年华往事的繁多。以“思”引 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 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联想的手 法,也是 比兴
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 到了什么 ?这其中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 ?
1、庄周梦蝶。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 境。 2、望帝啼鹃。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和怨愤托于锦 瑟之声。 3、鲛人泣珠。加上泪珠,幻化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 不可及的带有哀婉的境界。 4、暖玉生烟。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 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这代表 了一种美好的理想,却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与典三所涵一致。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落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结构更加紧凑 使形象更加鲜明 使内容更加丰富 使意境既开阔又深邃 使情感既明朗又含蓄
()
描
细节描写
标志:
注意点:
写 方 法
白描 渲染烘托
使用逗字:念、想/ 实写之景的特征
遥想、忆、料得、
虚写之景(过去之景、 表
拟/也拟。
未来之景、梦景、仙
达
时间名词:今/而今、 景、幻景)的特征
效
昔、今宵
从对方角度描写
比拟
()
借代
一
夸张
对偶
修
排比
辞
反复 设问
方
反问
法
用典
双关
对比
反语
运用想象和联想,用具体而熟悉的
比
定义 物象事例,来比方说明或形容描写 抽象事物。
喻 分析 标志:比喻词(如、仿佛、若、是、成为)
具体 生动 形象
相似点
作 用
对象特征
将人比作物,将物
增添特有情味、使物神
比 定义 比作人,化甲物化 作乙物。
夸 定义 的特征,或把发生时间故意提前 张 分析 标志:数量词、变形
突出特征 烘托气氛 引起联想
作 用
突出点
对象特征
字数相等,结构相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对 定义 同,意义相关、相 反的两个词语句子
语言简练、表意集中
偶 分析 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
意思相近互为初充 相反或相对 事物的两个方面
作 用
对象特征
标志: 标题中常有: 咏、吟
对象一般为物
烘托环境气氛 刻画人物心理 展示人物情格 揭示主题思想
注意点:
表
分析景物特点 寻找与人物的相 似点或相同点
达 效
辨析对景物的情
果
感与自己的情趣
()
二 借景抒情
抒 情 托物言志 方 法 借古讽今
使用古代的人与事来 讽刺当代人事
批判时弊 感伤时事 警醒时人
标志: 古代的人与事,古 今对比
排 结构相同,意思相关 定义 语气一致,
比
超过两个词句
事物的发展过程
节奏鲜明、增强气势 突出对象,强化情感
作用
分析 标志: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 词语或句子
话题相同 情感一致
对象特征
有意使一个词语
反 定义 或句子重复出现 复 分析 标志:数量词、变形
强调,或增强语气或语势 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 回环起伏,语言优美
达 效
与五官感觉有关的
果
视觉变换
词
()
二
描 写 方 法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细节描写
白描
渲染烘托 视觉变换
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
追忆过去;设想未来;从对方角度;梦境、仙境、幻境
化动(静)为静(动),以动(静)写静(动); 以动(静)衬静(动),动静结合
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形象、心理;揭示主题
写
方 法
白描 渲染烘托
标志: 常使用比喻、夸张 常使用白描手法 常使用气氛渲染、
注意点: 描写细微之处 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表 达 效
对比衬托等手法
果
视觉变换
()
二
描 写 方 法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细节描写
白描
渲染烘托 视觉变换
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 摹形象,不重词藻修 饰与渲染烘托。抓住 对象的特征,如实地 勾勒出人物、事件、 景物的情态面貌。
()
象征
四 联想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用典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 系,借助具体的形象来 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 情感。 使表达形象化,使抽象 具体化。用于赞颂或讽 刺,使表达更直接或更 含蓄
升华主题 表现含蓄 言浅意深
标志: 在“不能”、“不 敢”、“不愿”的 情况下使用 是写作技巧(与比喻 有别) 针对全篇而非一句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思维导图
修辞方式
表 表达方式 达 技
篇章结构
巧
表现手法
比喻(明、暗、借)、通感(特殊的比喻)、比拟、借代、设 问、反问、反语、反复、对偶、对比、排比、双关、夸张
描写方法
抒情方法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铺垫照应 线索 总领 承接抑扬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衬托对比 联想想象
用典
比喻
写
方 法
白描 渲染烘托
标志: 动词 摹拟声音的词语
注意点:
表
辨清动态、静态、声 响 分析景物的特征
达 效
明确意境:画面+景物 果
视觉变换
()
二 描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细节描写
对人物动作、外貌、 语言、神态、心理以 及自然景观、场面气 氛等细小环节或细微 之处进行描写
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心理的细微活动 烘托渲染环境气氛 表达真切情感 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用典
指欲扬先抑和欲 抑先扬。 即想褒扬,先行 贬斥,要想贬斥, 先作褒扬
标志: 事物的两个方面 情感的对立面
强调突出事物的某一方面, 给人鲜明的印象 产生强烈的感受 表达强烈的情感
表
达
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
效
果
()
象征
四 联想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用典
也叫用事,是一种 修辞手法。引用古 籍中的故事,或词 句,为用典。
含蓄、幽默 加深寓意,发人深思
事物的特片和人的心理感受 名词的语境意思
作 用
情感 作 用
情感
反 定义
字面意思与真正意思 相反
增强语言的幽默风趣感 加强讽刺、批判、嘲弄等情绪
作用
语
明确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
分析 无特殊标志
明确语境意思 明确作者的情感
情感
把具有明显差异、
定义 矛盾对立的双方
对
放在一起,进行 对照比较
注意点:
表
怀古诗 用典 古今相似点与不
达 效
同点
果
()
象征
四 联想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用典
()
象征
四 联想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用典
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道理、精神 由事物间的关联点联系到另一与之相关的人、事、物 根据已有形象或知识凭空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景象 用事物的两个方面或性质,或相对的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同时列举事物、情感的两个方面,然后强调某一个方面 引用古代典籍中的人物故事或语句,证今、讽今等
二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渲染是对环境、景物 等进行是作多方面的 正面描写的描写,以 突出形象。
使情感抒发更加强烈真挚 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使环境气氛更加生动形象
描
细节描写
烘托是从侧面着意描 写,作为陪衬,使所
写 方
白描
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 出。
法
渲染烘托
标志:
注意点: 借景抒情
表 达
渲染——正面描摹
渲染气氛
比
分析 标志:名词、动词
突出好坏、善恶、美丑对立,
给人鲜明的印象
作
产生强烈的感受
用
表达强烈的情感
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 分析对立或相反事物的特征
特征 情感
()
一
修 辞 方 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 反问 用典 双关 对比 反语
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使表现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突出人和事物的某种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情,增强感染力 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分明,语言简练;内容上语意集中含蓄 节奏分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 突出语意,强调情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有韵律美 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表达情感含蓄,言简意丰,使语言典雅 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加语言容量,表达含蓄、巧妙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烘托、衬托、对比主体 使形象更加丰满 抒发感情更加充分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
描
细节描写
标志: 主体和主体之
描写主体事物的形象 描写主体周围事物的形
表达
写
外的其他人、
象
效果
方
白描
事、物
常用正衬、反衬、烘托
法
渲染烘托
视觉变换
正侧结合
抽象述说与具体描
虚实结合
写相结合;
现实描写与回忆、
二
动静结合
想象相结合
描写人物外貌,使人如见其人 写景简洁生动,使人如见其景 抒情真切感人,使人感同身受
标志:
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
注意点:
不用精雕细刻层层渲染
不用任何修辞手法
表
不用曲笔或陪衬
语言简洁明快
达
笔触准确有力,
只写主体,不写背 效
语言明快简洁,
景
果
文字朴素平易,
干净利素地勾画事物的
形象、声响、光亮等
正侧结合
()
效
生活
果
()
象征
四 联想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用典
把具有明显差异、 矛盾对立的双方 放在一起,进行 对照比较
标志:名词、动词
突出好坏、善恶、美丑对立, 给人鲜明的印象 产生强烈的感受 表达强烈的情感
表
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
达
分析对立或相反事物
效
的特征
果
()
象征
四 联想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表 想象 现 对比 手 法 抑扬
用典
根据事物之间的关联, 种凭借经验或凭空进行 构想,将头脑已有的形 象进行重新组合、编排, 创造出新的形象,场景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