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企双赢是国资体制改革和民企体制转型”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政策的思考及对策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政策的思考及对策我国近期出台了促进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相关政策。
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需要通过完善有关措施以贯彻和细化这些政策,努力形成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新格局。
标签: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改制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的步伐在加快。
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不利于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针对此前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又进一步提出由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银监会负责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合理降低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比例。
通过对有关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政策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为民企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为民企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以保障、规范和促进国企的改制重组和民企参改。
1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政策的措施《意见》提出解决民间投资准入难的问题的措施,要求深化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改革开放,规范投资准入门槛设置,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将民办社会事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补充,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民营企业参与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行业的国有企业改制,在注册登记新企业时对改制前企业的原资质等级,只要改制后企业的注册资金、经营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等仍符合资质等级要求的保留原资质等级。
实现国企民企两翼齐飞
实现国企民企两翼齐飞■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杨冰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造性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为各类市场主体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信心、提供了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把握“做优做大做强国企”与“倡导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实现两者动态平衡,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需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坚持平等尊重与融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均享有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应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享受公平的机会和规则。
在实践中,“国”“民”之间虽然所有制成分不同,分工不同,但各有优势,国有企业较之民营企业具有资源、规模、技术、人才、渠道和品牌等优势;民营企业较之国有企业具有体制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快等优势,两者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各自的贡献。
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良性竞争能够促进双方“强身健体”,激发两者降本增效、创新升级的活力动力,以确保自身在市场中的生存发展或优势地位维系,从而产生鲶鱼效应,带动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共生共荣,使得他们在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竞争的过程中更有利于两者的取长补短,国有企业可充分发挥资本和资源优势,并更加注重提高效率和创新力,以适应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发挥其在灵活性和创新力强的优势,在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因此,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而应该关注两者共融共荣的竞合结构,强调共进共生的竞合关系。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如同两个生态种群,两者共生可以将民营企业灵活的体制机制与国有企业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其他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在产业链配套中进行分工协作实现良性竞合,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进行联合出海,能够在重大科技研发中进行协作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实现“1+1>2”的效果。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
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强国有企业治理,提高国有企业效益。
同时,要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合作,促进国有企业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国有企业要加强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创新。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国有企业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合作,促进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推进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关爱和培养,提高员工福利和生活质量。
五、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国有企业监管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管,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建设。
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防止国有企业出现腐败和违法行为。
六、加强国有企业国际化发展国有企业要加强国际化发展,推进国有企业走出去。
要加强国有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推进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重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重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重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重组,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改革和优化重组对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国有企业改革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在过去面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和体制以及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有企业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有效衔接。
2.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存在效率低下、资源闲置、资金浪费等问题。
通过改革和优化重组,可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要通过实施重组整合、兼并重组等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应该是:1.深化改革,优化经营环境:国有企业改革要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务制度、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改革,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潜力。
2.推进重组整合,实现规模效益:通过推进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益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创新能力,实现技术突破:国有企业要通过创新和技术突破,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4.引入市场化管理,激发企业活力:国有企业改革要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和机制,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经济发展中的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贸易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国企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体制问题和管理不善,一些国企出现了效率低下、质量问题等困扰。
因此,国企改革势在必行,以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国企改革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益,更在于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产权制度改革、市场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国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一步。
市场化改革则是国企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重要手段。
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与民营企业合作发展的创新形式,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先进管理经验,有助于提升国企的竞争力。
三、国企改革对民营经济的促进作用国企改革不仅对国企自身具有重大意义,也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国企改革能够减少国有企业对资源的垄断,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其次,国企改革能够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此外,国企改革还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我国经济体制中,民营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也面临着一些困扰。
首先,民营企业在融资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外部资源的支持。
其次,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不公平待遇,面临着来自国企和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此外,一些民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五、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有机结合。
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合作的模式与机制
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合作的模式与机制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调整其所有制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以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国企与民企的合作模式、合作机制以及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作模式1.股权合作模式股权合作模式是指国企与民企通过购买、转让或增资等方式进行合作,双方各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共同投资和经营企业。
在这种模式下,国企与民企在企业决策、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共享权益和责任。
2.战略联盟模式战略联盟模式是指国企与民企在某个特定领域或项目上进行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等方式实现互补优势。
双方可以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进行合作。
3.产业链协同模式产业链协同模式是指国企与民企在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进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通过共同研发、资源整合、市场协同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二、合作机制1.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是指国企与民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机制,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共享。
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举办交流会议等方式,双方可以共享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2.资源整合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是指国企与民企合作共同整合各自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通过协商合作、联合招投标等方式,双方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提高项目的效益和竞争力。
3.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指国企与民企在合作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利益。
可以通过合同约定、股权结构等方式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激励双方共同努力,实现长期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三、合作的优势和挑战1.合作优势国企与民企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最大化。
国企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提供稳定的市场和政策支持;而民企则具有灵活、创新的特点,能够为国企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机会。
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
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国企改革迫在眉睫,而与民企的合作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的重要性、现状与挑战,以及推进此合作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互利合作的重要性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民企往往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度高的特点,可以为国企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机遇。
其次,国企在技术研发和资源配置方面拥有优势,可以为民企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助力其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最后,通过互利合作,国企和民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二、现状与挑战目前,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已经初步展现出积极的成效。
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与民企展开合作,通过资本运作、技术转让等方式共同实现共赢。
另一方面,民企在与国企合作中,能够借鉴国企的管理经验与技术实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然而,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国企改革历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国企和民企在合作中可能存在利益不均衡的情况,这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合作双方能够公平分享合作成果。
其次,国企和民企在文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加强沟通与学习,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最后,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互利合作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推进合作的具体措施为了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国企与民企的互利合作与共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首先,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机制,打破利益壁垒,激发合作双方的创造力和合作动力。
其次,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导,鼓励国企和民企在技术创新、资本运作、品牌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同时,要鼓励国企和民企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推进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国企改革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效应
国企改革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效应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政策效应也不断显现。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和方向1984年,中国推出了第一批改革试点企业名单,并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退为进”阶段,旨在通过将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转为地方国资委的管理,以减少国有企业的亏损,为后续改革积累经验;第二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行“公司制”改革,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以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第三阶段是“战略性重组”阶段,这一阶段将国企的改革重点放在了结构调整和重组方面。
在这个阶段,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也成为了政策的一部分;第四阶段则是国企的发展阶段,旨在推进国有资本布局、国企并购等。
此外,以市场机制来调整国有企业的财务和投资,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二、国企改革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企改革对民营企业有哪些影响?首先,国企的改革可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中国政府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引入市场机制、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等。
这些措施也为民营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通过推进国企改革,中国政府正在逐渐消除过去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从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其次,国企改革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通过与国有企业的竞争,民营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环境,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除此之外,国企改革还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这对民营企业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此外,国企改革还可以加速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再谈国企改革、民企发展与中国经济
再谈国企改革、民企发展与中国经济再谈国企改革、民企发展与中国经济近年来,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领域。
国有企业(SOEs)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民营企业(POEs)则日益壮大。
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企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产权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企改革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最初的改革主要强调价格和市场经济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国企改革逐渐深入,企业改革结构趋向市场化。
然而,国企改革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国企产权分配和流转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此外,国企改革还面临着人事制度和管理层的问题。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是由政府指定,而非市场选择,导致了一些问题,如决策效率低下和利益输送等。
因此,国企改革需要加强产权保护,推进市场化改革,并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民企是指由自然人、集体或其他非国有主体投资组建的企业。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民间经济蓬勃发展,诞生了一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等。
民企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其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由于不受行政干预和体制僵化的限制,民企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需求,并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高竞争力。
民企还在推动就业和创造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然而,民企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是融资难题。
相对于国企来说,民企在融资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于缺乏资产抵押和信用评级等,他们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支持。
此外,政府机构对民企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这也制约了民企的发展。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民企的金融支持力度,并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竞争环境,为民企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国企和民企兼并重组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国企和民企兼并重组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20年第11期文|江聃证券时报网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全面介绍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
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推动国有企业的上市,围绕上市加大包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力度。
“尽管没有对资产证券化率提出具体指标,但是这个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翁杰明称,“我们会跟各类所有制不断合作当中进行股权改革,来进行多方面创新,推进企业上市。
上市公司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载体,也是推进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渠道,相信经过三年的改革,代表混合所有制重要特征的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者国有资本参与的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目前各级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超过了1000家,大概占A股市场的26%,市值大概占32%。
国资委将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向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国企民企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内涵
国企民企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内涵国企和民企,就像经济舞台上的两大主角,它们的协同发展有着超有趣的新内涵呢!一、优势互补是关键。
国企呢,往往有着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以及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就像是一个家底厚实的大家族,有很多宝藏可以挖掘。
而民企呢,灵活性超强,创新意识那也是杠杠的,就像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
国企和民企协同发展的时候,国企可以为民企提供资金支持、资源共享,民企就能把自己的创新点子和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分享给国企。
比如说在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企主导工程建设,民企就可以参与到一些配套设施的创新设计和高效施工环节里。
这样两者一结合,就像魔法一样,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创新合作的新花样。
现在的协同发展可不只是简单的合作啦。
在创新方面,国企和民企可以共同打造创新平台。
就好比是一起盖了一个超级酷的创意小屋。
在这个小屋里,国企的科研人员和民企的创意达人可以一起头脑风暴。
大家不再分什么你是国企的我是民企的,而是为了共同的创新目标努力。
比如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企可能在电池技术研发上有深厚的积累,民企则在汽车外观设计和智能驾驶体验方面有独特的想法。
两者合作,就能推出既有超高性能电池,又有超酷炫外观和智能体验的新能源汽车。
这可不仅仅是1 + 1 = 2的效果,而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呢。
三、市场共享与拓展。
国企和民企在市场方面也能玩出新花样。
国企一般在一些传统的大型市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像是能源、通信等。
民企则擅长开拓新兴的细分市场。
两者协同发展的时候,可以互相进入对方的市场领域。
国企可以借助民企的活力去探索新兴市场的机会,民企也能在国企的带领下进入一些大型的传统市场。
这就像是两个小伙伴互相分享自己的小天地一样。
比如说在电商领域,民企已经把市场做得红红火火,国企就可以和民企合作,把自己的优质产品,像一些高端的工业制成品,通过民企的电商平台推广出去。
而民企也可以借助国企的信誉和资源,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拓展到更广阔的消费群体中。
探索国有小型企业和民企合作开展多种经营
探索国有小型企业和民企合作开展多种经营作者:李鹏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30期众所周知,国有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国有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合作经营的重要性分析,然后进一步的探究国有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经营的多种模式以及合作的可行性,旨在为促进国有小型企业和民企相互协作并最终实现双赢,进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当前我们一直提倡的是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是中国企业,都是我们自己的企业,当前民营企业存在一些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当前的发展不够稳定。
因此,我国当前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不是说只是大力的发展公有经济,大力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而不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十分注重在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大力的发展民营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作经营的混合模式,注重经济的整体性、全面性发展,提高市场经济的活力。
这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包括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合作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这对我们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有小型企业和民企合作重要性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们的民营企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根据习近平主席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的“五六七八九”,我们知道民营经济已经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超过60%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的技术创新成果,超过80%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超过90%的企业数量。
因此,我们应该要在此基础之上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而我们的国有小型企业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些优惠空间,对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的国有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小型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国民地位,为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利好空间,在进行融资贷款方面可以享有更多的优惠以及提供更多的途径。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发 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和 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融合发 展过程中,企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实现互利共赢。
02
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股权合作模式
交叉持股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通过 交叉持股的方式建立股权 合作关系,共享资源与优 势。
上市合作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 共同上市,通过资本市场 实现融合发展,提升整体 竞争力。
推动产业升级
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 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 济高质量发展。
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政策层面支持融合发展,为国有 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提供良好环境;市 场需求多样化,为融合发展创造广阔空
间。
挑战:企业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融合困难 ,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融合过程中可能 涉及利益调整,需妥善处理各方关系; 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企业不断提高自身
战略投资
国有企业对具有核心竞争 力的民营企业进行战略投 资,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 整合与协同。
业务合作模式
产业链协同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上 下游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联合研发
双方共同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 资源,开展联合研发,推动技术创 新与产业升级。
市场开拓
国有企业借助民营企业的市场敏感 度和灵活性,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
文化融合模式
价值观融合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塑造符 合双方共同利益和发展目标的企
业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
管理理念融合
双方相互借鉴彼此优秀的管理理 念和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
效率。
品牌形象融合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打造融 合双方优势特征的品牌形象,提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背景与意义 (4)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1.4 报告结构安排 (6)2. 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现状 (7)2.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8)2.2 国有企业当前改革成效分析 (10)2.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1)3.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2)3.1 国有企业改革的时代内涵 (13)3.2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 (15)3.3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的紧迫性 (16)4. 深化提升行动的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16)4.1 深化提升行动的基本原则 (18)4.1.1 坚持党的领导 (18)4.1.2 坚持市场导向 (19)4.1.3 坚持问题导向 (21)4.1.4 坚持改革创新 (22)4.2 深化提升行动的总体目标 (23)4.2.1 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4.2.2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25)4.2.3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7)4.2.4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 (28)5. 深化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 (29)5.1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30)5.2 优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布局 (31)5.3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32)5.4 加强国有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建设 (33)5.5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35)5.6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36)6. 深化提升行动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37)6.1 政策措施与保障机制 (39)6.2 试点先行,模式创新 (40)6.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实效 (42)7. 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43)7.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44)7.2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政策建议 (46)7.3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政策建议 (48)7.4 提升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49)1. 内容概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深化提升行动,是推动新时代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民企合作共赢的重要实现形式
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民企合作共赢的重要实现形式作者:暂无来源:《国企管理》 2018年第2期国企与民企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民企合作共赢的重要实现形式。
季晓南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良性竞争、共同发展,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此前强调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这两种提法一脉相承。
两者都是国有经济,而且企业是资本的一种载体,不把国有企业做大,怎么做大国有资本呢?但同时两者又有很大区别。
第一,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转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更符合国有资本内在的本质要求。
因为国有资本是一种资本价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相当于国家有更多财富。
第二,不可能把所有国有企业都做大,有的企业有公益性,承担国家任务,也不以做强做大为目标。
第三,更好地体现了十九大报告强调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国企的强大最终体现在资本的强大上,资本强大体现在控制力、影响力、代表力上。
第四,中国现在进入世界500 强的企业数量不少了,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但不是要求以体量之庞大进入世界500 强,而是要求从资本的角度来跻身世界500 强。
关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季晓南认为,不要把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等同于世界500 强,也不要将进入世界500 强等同于国企做大。
他认为,这不是中央的本意。
什么叫做世界一流企业?什么叫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际上有其指标。
2012 年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曾经对照当年世界500 强、对照世界一流进行对标分析,提出12 个维度的一级指标,每个后面还有二级指标。
就是说在这一个领域、行业、细分领域行业应该进入世界前几名。
有一些企业不一定是世界500 强企业,但是是隐性冠军和小巨人,因为在它所在的领域中数一数二,虽然规模未必大到世界500 强,但企业绝不容忽视。
季晓南以他曾经在湖北宜昌调研的安琪酵母举例说明。
“国企民企双赢是国资体制改革和民企体制转型”
“国企民企双赢是国资体制改革和民企体制转型”第一,国企民企的最终目标是双赢共赢。
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民营企业一直在迅速发展,但民营企业依然是脆弱的。
在1997、1998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时候,2010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民营经济受到的打击是最重的。
但是90年代前期,民营企业有一段大发展时期。
根据这两种情况来看,我们不能够说在90年代前期是国退民进,因为这不是中央的政策,那时候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我们也不能说从亚洲金融风暴,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的政策是国进民退,这也不是。
一个时期经济格局的变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大,这是必然的,所以很多情况还在表面上。
举个例子,银行贷款困难,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此国有企业比较容易获得贷款,尤其是国有的大企业,有一些国有企业下面成立了子公司,子公司专门从放债,从国家和银行得到的贷款,因为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没有太大的投资框架,就交给子公司放债。
这个情况是不能说是国家政策如此,只是在一些环节上出现问题。
从整个趋势来看,从90年代前期一直到现在20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跟国有企业大体上是平行发展。
民营企业今天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把目标定在双赢上面,民营企业该怎么做?国有企业该怎么做?这里我着重讲这样的问题。
首先讲国有资本体制改革,国有资本体制改革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层次,二是低层次。
高层次的就是国有资本体制改革,主要是管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
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里面有过一次变化,最早提出的效率是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什么?就是投入和产出之比。
后来认为这是不够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另外一种效率概念,这个效率叫资源配置效率。
落实到国有资本方面,就是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它跟生产效率的区别在哪里?生产效率是投入跟产出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假设一个前提,资本总量是不变的,是既定的,用A方式配置资源可能得到N个效应,用B方式配置资源可能得到N+1效应,投入是没有变,但配置方式变了。
国企与民企唇齿相依
国企与民企唇齿相依
佚名
【期刊名称】《英才》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国企和民企都应该抓住桐遇,通过重组和上市,不断提高股权的公众度。
【总页数】1页(P75-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
【相关文献】
1.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秘书长王燕国:民企也是“走出去”主力军呼吁:在海外投资政策、法规上,应对民企与国企一视同仁
2.民企向上游厉以宁:国企民企要双赢
3.国企与民企:进退之争改革之辩——“国企与民企效率与公平”座谈会综述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在整合国企民企的优秀基因——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在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5.这轮民企寻求国企资金施救,是国企混改的好契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民企双赢是国资体制改革和民企体制转型”第一,国企民企的最终目标是双赢共赢。
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民营企业一直在迅速发展,但民营企业依然是脆弱的。
在1997、1998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时候,2010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民营经济受到的打击是最重的。
但是90年代前期,民营企业有一段大发展时期。
根据这两种情况来看,我们不能够说在90年代前期是国退民进,因为这不是中央的政策,那时候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我们也不能说从亚洲金融风暴,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的政策是国进民退,这也不是。
一个时期经济格局的变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大,这是必然的,所以很多情况还在表面上。
举个例子,银行贷款困难,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此国有企业比较容易获得贷款,尤其是国有的大企业,有一些国有企业下面成立了子公司,子公司专门从放债,从国家和银行得到的贷款,因为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没有太大的投资框架,就交给子公司放债。
这个情况是不能说是国家政策如此,只是在一些环节上出现问题。
从整个趋势来看,从90年代前期一直到现在20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跟国有企业大体上是平行发展。
民营企业今天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把目标定在双赢上面,民营企业该怎么做?国有企业该怎么做?这里我着重讲这样的问题。
首先讲国有资本体制改革,国有资本体制改革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层次,二是低层次。
高层次的就是国有资本体制改革,主要是管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
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里面有过一次变化,最早提出的效率是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什么?就是投入和产出之比。
后来认为这是不够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另外一种效率概念,这个效率叫资源配置效率。
落实到国有资本方面,就是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它跟生产效率的区别在哪里?生产效率是投入跟产出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假设一个前提,资本总量是不变的,是既定的,用A方式配置资源可能得到N个效应,用B方式配置资源可能得到N+1效应,投入是没有变,但配置方式变了。
西方配置资源,投资一样多,但是N是小了,所以资源配置效率是很重要的。
在经济学里面引起了两个重要的影响,第一个影响是过去长时期内凡是搞人事组织工作的,搞宣传工作,搞行政管理工作的都被看成是非生产人员,这是说得过去的,因为你们不在生产第一线,跟生产效率不发生关系,是非生产人员。
但是资源配置效率出来之后,没有这个,人事组织工作的人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更好,效率就提高了。
做宣传工作的人是在既定人员基础上让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这样效率就提高了。
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是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效率提高。
在座的有担任人事组织工作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以后再有人叫你非生产人员,你就说你的观点是20年前、30年前的观点。
因为现在大家都在从事资源配置效率。
国有资本,应该让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高,国有资本整个最终的收益包括它的价值是增值的,根据这样的建议,国资体制要进行改革,国资委不要直接管企业,管企业干什么,你的任务就是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上。
因此今后应该组建若干个行业性或者是综合性的国有资本投资基金公司。
投资基金公司,哪个行业需要大发展,短缺的就加大投入,哪些产能不足的就加大投入,哪些产能过剩的就抽回资本,你搞得不好就不投你,投到另外一个可用的地方去。
这样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了,国资委也有事情干,就专管这个,不直接管企业。
国资体制改革的第二个层次,国有企业要改革,要变成真正的企业,因为很简单,大部分国有企业现在已经是股份公司,已经是上市公司,既然人家是上市公司,应该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法人治理结构起作用,要你国资委直接管他干什么,你把企业变成不能自主经营的企业,这是失职。
不该你管的要这么管,让法人治理结构起作用,如果国家股份比较多,你控股,你要召开董事会做总决定,这样企业、民营企业存在着平等的问题,今后不要去区分国企、民企,大家都是法人治理结构下的管理企业,是公平竞争,一切按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做。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企是执政党的经济基础,民企同样是执政党的经济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执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中国的产品在国外不管是民企的、国企的都是中国企业制造的,品牌是中国的品牌,所以这样大家都根据法人治理结构来做,公平竞争,民企也感到自己安全了,国企感到自己独立性,能够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这就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第三,民企的体制转型。
民营企业需要有体制的转型才能适应当前的情况,体制转型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前提是什么?必须产权得到保护,产权得到保护对民企来说是最根本性的问题。
因为经常我们在听到一些反映,保育钧可能知道得更多,有一些情况都是他告诉我的,人家说前任市委书记、市长跟民企定的合同,许了很多条件,等人家来了,市长换人了,市委书记换人了就不承认了,要从头开始,以前的工作就白做了。
这个过程当中还遇到万一情况变了,他不承认了,给你附加很多新条件,这是产权得不到保护。
产权保护另一个问题是反映比较多的是前几年的重庆,说无缘无故把我们的钱就拿走了,跟黑社会搅在一起,为了息事宁人,糊里糊涂给了,落得自己跟黑社会别沾边,这是不对的,这也是产权得不到保护。
还有一点是这个企业在90年代的时候民营企业是国有企业改制而建的,当时有当时的规定,当时有当时的惯例,当时有当时的一些制度,但是遗留一个毛病在这儿,今天这个记在帐上,万一你不听话,找一个理由收拾你,怎么办?从前成立的时候就是侵吞国有资产。
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有一个同志跟我说了一通,我说你自己认识到当时的手续要齐备,该漏的不能漏,说当时没有这些罗嗦的决定,领导人说改吧就改了。
这是产权意识不明确,这造成很多以后的后遗症。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
产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留下任何不完善之处,界定了你没话说,一切跟着现在的规章制度,产权要保护,产权要清晰,这是转型中的第一个问题。
民企转型中第二个问题,要重视发展方式转型。
民营企业发展方式和国有企业一样,所有的企业都一样就是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不能跟过去一样,好像中国有低廉的劳动力可以用,好像中国有很多廉价的土地可以用,这个时代过去了。
今后应该怎么做?在这种前提下转变发展方式,否则迟早会被淘汰出局,在公平竞争条件下要看到既在跟国企竞争也在跟其他的民企竞争,还有跟国外的企业在竞争。
三重竞争都摆在民企企业面前,怎么办?在市场竞争中只有最优没有次优,次优在管理学中是退而求其次的管理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最优没有次优,不是最优仍然会被淘汰和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三个问题,民营企业要重视营销方式的转型。
营销方式的转型要重视产前产后服务,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市场什么可以创造呢?供给也能创造需求。
在讲营销的时候,举一个例子,男同志刮胡子,几千年以前男同志都不刮胡子,没有工具。
后来有了钢铁就开始用刀刮胡子。
再后来就用刀片刮胡子,再后来是电动刮胡子。
人们没有想到会用电动刮胡子,当初电动刮胡刀刚上市的时候,担心把肉刮下来。
大公司前面都有表演的,一个人在那儿刮胡子给大家看,不会伤到肉,这样才慢慢推广开来。
这是供给创造需求。
为什么营销方式不改,营销方式跟自主创新是结合在一起,有自主创新,适应自主创新产品特定的、适合它的营销方式。
现在天天谈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很多原因,比如说中低收入者收入太少,中低收入家庭有后顾之忧,要存钱,不敢消费。
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新产品吸引人,在座的每位回家看看,把你的柜子打开,堆在里面不穿的衣服都是新的,现在都过时了。
不断地有新产品出来,新产品出来才能吸引人,要不然你的产品营销的时候要有特别的营销方式。
第四个问题,民营企业的转型是在管理体制的转型。
家族制、家长制这种管理体制已经过时了。
因为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家在找我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说我们管理体制怎么办?我找接班人怎么找?我说很简单,你现在采取经理人制度,外聘,如果你儿子行,你也可以单独培养,但要记住一点,血缘关系不一定是接班的关系,可以有股权,但是不能成为公司将来的总带队,因为他的才能是不够的,经验是不足的,可以锻炼和培养他,或者送到别人的企业去摸爬滚打干一阵子。
家长制的经验,家长总要老,总要退的,但是家长有经验要记住,经验可能是财富,经验可能是包袱,受经验之害,因为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谈一下在珠江三角洲的考察,因为有企业家问我,说我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是中小企业,我的产品价值都很便宜,做玩具的、日用品、服装的,怎么搞自主创新?如果技术没有定型可以搞,我劳动密集型的怎么搞?我笑了,我也在福建和浙江考察过,人家跟你一样有自主创新,比如说工艺的设计、产品的设计能不能改一改,原材料的选择改一改,营销方式改一改。
所有这些都是创新的表现。
更简单的,节能减排,你能搞节能减排对你企业技术就有突破。
这样都可以搞。
还有企业比较悲观,问我现在实行的网上购物,商店将来的前途是不妙,都网上购物了,不到商店来买了。
我说不一定如此,我去年在英国跟英国的经济学家座谈过,也讨论这个问题,有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认为商店的生意越来越萎缩,就业越来越少,因为人被裁了,不要这么多的店员。
另外一派认为网上的购买业务一展开以后,社会的角度就业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因为从事运输的、快递的、包装的、采购的、送货的这一大堆这样的人员在增加。
商店有它的特殊性,不会被替代,因为人的消费心理,买服装一定要到商店去买,因为网上光看图纸样本看不出来,要商店里用手摸一下,看一下,试一试穿在身上怎么样。
在英国调查,对很多女顾客来说,上商店是一种享受,因为女同志没事就逛逛,看到好的就买,自己家里新的还没有穿,这是一种享受。
既然有这种观点,所以不要去担心,究竟网络是否能够代替商店,还得看多少年的实践以后,现在做不出来结论,现在结论为时过早。
最后一个问题,国企、民企竞争合作的前景。
国企和民企之间相互竞争,这是必然的。
合作也是必然的。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能力一枝独秀吗?不改体制,不处在行业垄断的地位,财大气粗的地位,没有民企在跟你竞争,你还能维持多久?国企、民企是一个竞争的关系,这是不会改变的。
即使一个改制了,一个转型了,都是竞争的关系,同时也是合作的关系。
合作的关系是成为合作伙伴,一个企业有多少企业跟它配套,为它生产零部件。
我从德国刚回来,德国的小企业之多,德国人告诉我,到每个地方全是小企业,但是质量都是高的,为大工厂生产某一个部件、某一个零件,就生产这个。
在德国有人告诉我,德国的小微企业,真正是技术非常高超的小微企业,开小微企业的人可能以前当过很多年的汽车厂的工人,他是熟练的技工转化为小老板。
工业化刚开始第一批机器是谁造的?都是英国当时的小老板,他会做木匠,做钟表这种未来的设计师、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