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技术教学论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少参与角色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 参与者,成为意义建构 的主体
树立现代 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 实践,努力创新的精神
新的教师观
新的学生观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二、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任务
1、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以 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信息技术课程 标准,熟悉中小学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3、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备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技术科研的一般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常用科研方法的基本步 骤,具备信息技术科研的初步能力。 5、了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不 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科简介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含义
(三)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含义
指导
• 一般教学理论 • 具体的学科教学
教学实践
整合、补充、发展和完善
学科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是 将一般教学理论与具体的学科教学相结合,对学科教学实践起 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 在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有关的一般理论,对有关的一般
信息技术的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内容
信息设备
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工作流程 表现形态
信息获取技术(测量、存储、收缩、感知和采集等) 信息传递技术(发送、传输、接收、显示、记录等) 信息存储技术(保存,如印刷术、光盘术等) 信息加工技术(描述、分类、排序、转换、压缩等) 信息标准化技术(提高信息交换的共享能力,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 个环节有机衔接)
信息的一般性含义:
信息是能消除接受者不确定性的消息、指令、 数据等,它是由人或事物发出的,依赖信号与符号 而存在和传播。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科简介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含义
(二)信息技术的含义、分类与基本特征
含义:南国农观点
手段
方法
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 用的手段和向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以及由此支撑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 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同时也加速了社会信 息化的进程,掀起了全球信息化热潮。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纷纷开设了 一门新的课程,有的称为计算机教育,也有的称为信息 技术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及其在基础教育中地位的 确立,迫切需要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自身规律进行研究,以 用来指导信息技术学科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三、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要求
1、端正态度,明确信息技术教学论学习的重要性 2、重视方法,提高能力 主动学习,及时整理、归纳学习内容 勇于实践,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多与教师、同学和专家交流 3、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技术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发展
硬技术(物化的技术,如计算机、通信卫星等) 软技术(非物化的技术,如计算机软件技术、语文文字处理技术等)
发展历史
口语信息技术、文字信息技术、印刷信息技术、电子视听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交 互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
• 技术性 • 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
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 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 信息性 • 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 性等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科简介
1 含义 2 研究对象 3 特点 4 研究方法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科简介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含义
(一)信息的含义
(1)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般形式,是表征事物的一种消 息或知识; (2)信息是熵的减少,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3)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4)信息是人、生物或自动机等控制系统所接收和加工 的事物属性或运动状态。
二、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
三、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
四、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 教育调查法 • 文献法 • 行动研究法 • 教育实验法 • 教育经验总结法 • 基于设计的研究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一、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目的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2、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科研 的能力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学论概述
目录
信息技术教 学论简介
信息技术教学论 的课程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论 的历史沿革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含义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要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论内容体系的发展
1981-2000年,主要掌握计 算机知识和技能
2000年以后,主要提升学 生的信息素养
小组活动
❖ 讨论“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差别
❖ 课程起源不同
❖ 计算机课程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发展 的需要而开设的,其产生先于信息技术课程。信 息技术课程是顺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信息 化社会发展的浪潮,由计算机课程转化为信息技 术课程,是在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教
材
教
教
学
法
论
只对教材、教法进 行介绍。剖析教学 大纲和教材,教会 高师生如何上好课。
研究学科课程在中小学中 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和知 识结构,教学的原则与方 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教师能力与专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
等问题。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二、信息技术教学论内容体系的发展
先来回顾传统的教学观
A
B
A
学校
B C
C D
D
师者,传道、 授业、解惑 也。
中国传统 教学思路
以授为主的 教学思路。
学生养成接受式学习习惯,对于创新 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我们知道什么(知识)
知识的容器 教师角色 = 分发知识 学生角色 = 接受知识
传统教学
✓学习过程 缺少知识转 化
结果
✓机械的 学习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