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与界面习题讲解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表面与界面

第四章  表面与界面

第四章表面与界面例题4-1何谓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在固态和液态这两者有何差别?解:表面张力是将物体表面最大一个单位面积所需作的功。

也可理解为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

表面能是在恒温恒压及组成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表面积时,体系自由焓的增值。

液体因不能承受剪应力,外力所做的功表现为表面积的扩展。

因而表面能与表面张力的单位及数量是相同的。

其单位为J•m-2。

固溶体因能承受剪切力,外力的作用除了表现为表面积的增加外,有一部分变成塑性形变。

因此,固体的表面能与表面张力不等。

4-2在真空条件下Al2O3的表面张力约为0.9J/m2,液态铁的表面张力为1.72J/m2,同样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液态铁-氧化铝)约为2.3J/m2,问接触角有多大?液态铁能否润湿氧化铝?解:已知γSV=0.90J/m2,γLV=0.72J/m2,γSL=2.3J/m2cosθ=SV SLLVγγγ-=72.130.290.0-=-0.8139θ=144.48因为θ>90 ,所以液态铁不能润湿氧化铝。

4-3测定了含有一个固态氧化物、一个固态硫化物和一个液态硅酸盐的显微结构,有以下的两面角:(a)两个硫化物颗粒之间的氧化物是112°;(b)两个硫化物颗粒之间的液体是60°;(c)两个氧化物颗粒之间的硫化物是100°;(d)一个氧化物和一个硫化物之间的液体是70°。

假如氧化物和氧化物之间界面能是0.9J/m2,求其它界面能是多少?解:按题意绘图如下:图4-1例题4-3附图22J/m 70.056cos 2/γJ/m 78.056cos 50cos 2100cos/2112cos /)2/100cos(2)()2/112cos(2)(=======∙ SS SO OO SS OO SS SO OO SO SS γγγγγγγc γγa 由题意22J/m 41.0J/m 45.030cos 2)2/60cos(2)()2/70cos()2/70cos()(====+=OLSSSL SL SS OL SL SO γγγγγb γγγd 由题意题中γSS 是硫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O 为氧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L 是氧化物与液体间界面张力。

表面与界面习题答案

表面与界面习题答案

表面与界面习题
. 什么叫吸附、粘附?当用焊锡来焊接铜丝时,手用挫刀除去表面层,可使焊接更加牢固,请解释这种现象。

吸附:固体表面力场与被吸附分子发生的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生在固体表面上,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粘附:指两个发生接触的表面之间的吸引,发生在固液界面上;铜丝放在空气中,其表面层被吸附膜(氧化膜)所覆盖,焊锡焊接铜丝时,只是将吸附膜粘在一起,锡与吸附膜粘附的粘附功小,锉刀除去表面层露出真正铜丝表面(去掉氧化膜),锡与铜相似材料粘附很牢固。

固体表面与界面复习题

固体表面与界面复习题

固体表面与界面复习题1.表面力:表面力无处不在,也是各种表面与界面现象的根源。

主要包括分子引力、静电力和化学力等。

分子引力:也称范德华力,一般是指固体表面与被吸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等。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是分子相互靠拢时,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产生的很弱吸引力。

色散力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变形性越强越易被极化,色散力也越强。

色散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间以及极性与非极性分子间。

取向力:当两个极性分子充分靠近时,固有偶极就会发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取向(或有序)排列。

这种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称为取向力,又叫定向力。

诱导力:在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诱导下,临近它的分子可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称为诱导力。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

2理想表面:从理论上看,它是结构完整的二维点阵平面。

忽略了外界对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等。

清洁表面:清洁表面是指不存在任何吸附、催化反应、杂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

清洁表面的化学组成与体内相同,但周期结构可以不同于体内。

表面重构:重构是指表面原子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在垂直方向上的层间距则与体内相同表面偏析:不论表面进行多么严格的清洁处理,总有一些粒子由体内偏析到表面上来,从而使固体表面组成与体内不同,称为表面偏析。

根源是表面力的不均衡。

5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变成气体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气体的蒸发热。

6物理吸附当吸附质分子与固体表面间的作用较弱时,吸附需要较低的表面温度和较长停留时间。

弱相互作用主要是指分子与表面原子间的偶极—偶极、诱导偶极之间的范德华力以及其他短程作用力。

由这些弱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吸附叫做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如果被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原子之间有部分的或完全的电子转移,那么吸附分子就被较强的静电力束缚在表面原子上。

二者之间的作用能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一次方成反比,这种吸附叫做化学吸附。

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复习题

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复习题

1表面、界面的定义与理解:表界面是由一个相过渡到另一相的过渡区域。

习惯上把固-气、液-气的过渡区域称为表面,而把固-液、液-液、固-固的过渡区域称为界面。

根据物质的聚集态,表界面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固-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物理表面包括:理想表面、清洁表面、吸附表面表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际常把无厚度的抽象表面叫数学表面,把厚度在几个原子层内的表面叫作物理表面,而把我们常说实际的固体表面叫工程表面。

2 理想表面理论前提:①不考虑晶体内部周期性势场在晶体表面中断的影响;②不考虑表面原子的热运动、热扩散、热缺陷等;③不考虑外界对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等;④认为体内原子的位置与结构是无限周期性的,则表面原子的位置与结构是半无限的,与体内完全一样。

3何为清洁表面?清洁表面获得方法?指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春表面,即不存在吸附、催化反应或杂质扩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

获得清洁表面的几种方法: ①在获得超高真空的同时获得清洁的表面。

②用简单的加热方法去除表面的沾污。

③在化学气氛中加热去除那些通过简单加热不能清除的化学吸附沾污。

④对于较顽固的沾污,可以利用惰性气体离子(如Ar+、Ne+)轰击表面而有效地清除污染。

⑤对于一些晶体,可以采用沿特定的晶面自然解理而得到清洁表面。

⑥在适当的基片上通过真空蒸发法获得预想的单晶和多晶薄膜,作为研究对象的清洁表面。

4 根据原子结构的不同清洁表面分哪几种?图示说明(PPT)弛豫表面:指表面层之间以及表面和体内原子层之间的垂直间距d s和体内原子层间距d0相比有所膨胀和压缩的现象。

可能涉及几个原子层。

重构表面:指表面原子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在垂直方向上的层间间距d0与体内相同。

台阶结构:表面不是平面,由规则或不规则台阶组成。

由于晶体内部缺陷的存在等因素,使晶体内部应力场分布不均匀,加上在解理晶体对外力情况环境的影响,晶体的解理面常常不能严格地沿所要求的晶面解理,而是伴随着相邻的倾斜晶面的开裂,形成层状的解理表面。

材料表面与界面-固体表面的自由能的计算

材料表面与界面-固体表面的自由能的计算
A
dA1
dA2
假设: dA1和dA2是相互垂直方向上的新增加的表面积。
γ= (τ1+ τ2)/2
则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表面上的表面应力与表面张力有如下关系:
1) 固体表面能的表达式
τ为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应力
表面积增加dA1和dA2时,新增加的表面能等于抵抗表面应力做的功。
设Gs是单位表面积的自由能
4r
若形成(110)表面,则表面原子丧失n=5 个结合键,即存在5个“悬挂键”。(110)面相应的表面能ΔU(110)和单位表面上的原子数
若形成(111)表面,则每个表面原子丧失n=3 个结合键,即存在3 个“悬挂键”。(111)面相应的表面能ΔU(111)和单位表面上的原子数
晶体的同晶面具有不同的自由能,原子最密堆积的表面,其表面自由能最低。
下面为某晶体的二维晶面
(10)面
(10)与(11)面的结合
(11)面
最佳外形,表面能最小
2 )晶体表面自由能特征
① 共价键固体表面能计算
(表面与界面,崔国文著)
0K时的表面能等于将1cm2表面所有共价键打断需要的能量的 一半。
③ 金属固体表面的表面能计算
有多种计算模型
Hamaker常数法 如面心立方金属晶体,其表面能为 Es(100)=0.09184H/a2 Es(110)=0.09632H/a2 a-最邻近原子间的距离,H-hamaker常数
Skapski模型: Ε-相互作用能,N0-avogadro常数,ni和ns-分别表示表面原子与其内部最邻近的原子数和表面区最邻近的原子数,
表面能系数级图
垂直于矢径的平面族
平衡多面体
奇异面:在原子尺度上是光滑的 邻位面:晶面为平台-台阶式界面,在原子尺度上是准光滑的

表面与界面课后习题答案

表面与界面课后习题答案

表面与界面课后习题答案表面与界面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表面与界面这门课来说,习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解答习题,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表面与界面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表面与界面科学?表面与界面科学是研究物质表面和界面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物质的表面性质、表面现象、界面现象以及表面和界面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表面与界面科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表面现象和界面现象。

常见的表面现象包括液体的表面张力、液滴的形状、浸润现象等。

而界面现象包括液体与固体的接触角、液体与气体的界面张力等。

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液体的浸润性决定了涂层的质量,表面张力决定了水珠在叶片上的滚动等。

3. 请解释表面张力的概念。

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液体分子在表面上受到的分子间吸引力比在内部受到的吸引力要大,因此液体表面会呈现出一定的张力。

这种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呈现出收缩的趋势,形成一个能够抵抗外界作用力的薄膜。

4. 请解释浸润现象的原理。

浸润现象是指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扩展和渗透的现象。

浸润现象的原理是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如果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液体就会浸润固体表面,反之则无法浸润。

5. 请解释界面张力的概念。

界面张力是指液体与气体界面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液体分子在界面上受到的分子间吸引力比在内部受到的吸引力要大,因此液体界面会呈现出一定的张力。

这种张力使得液体界面呈现出收缩的趋势,形成一个能够抵抗外界作用力的薄膜。

6. 请解释液滴的形状是如何形成的。

液滴的形状是由液体表面张力和液滴内部压力共同决定的。

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液滴呈现出尽可能小的表面积,而液滴内部的压力则使得液滴呈现出尽可能大的体积。

表面与界面习题

表面与界面习题

4-1 何谓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在固态和液态这两者有何差别?解:表面张力是将物体表面最大一个单位面积所需作的功。

也可理解为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

表面能是在恒温恒压及组成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表面积时,体系自由焓的增值。

液体因不能承受剪应力,外力所做的功表现为表面积的扩展。

因而表面能与表面张力的单位及数量是相同的。

其单位为J •m -2。

固溶体因能承受剪切力,外力的作用除了表现为表面积的增加外,有一部分变成塑性形变。

因此,固体的表面能与表面张力不等。

4-2 在真空条件下Al 2O 3的表面张力约为0.9J/m 2,液态铁的表面张力为1.72J/m 2,同样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液态铁-氧化铝)约为2.3J/m 2,问接触角有多大?液态铁能否润湿氧化铝?解:已知γSV =0.90J/m2,γLV =0.72J/m2,γSL =2.3J/m 2cos θ===-0.8139θ=144.48因为θ>90,所以液态铁不能润湿氧化铝。

4-3 测定了含有一个固态氧化物、一个固态硫化物和一个液态硅酸盐的显微结构,有以下的两面角:(a )两个硫化物颗粒之间的氧化物是112°;(b )两个硫化物颗粒之间的液体是60°;(c )两个氧化物颗粒之间的硫化物是100°;(d )一个氧化物和一个硫化物之间的液体是70°。

假如氧化物和氧化物之间界面能是0.9J/m 2,求其它界面能是多少?解:按题意绘图如下:图4-1 例题4-3附图SV SL LV γγγ-72.130.290.0-22J/m 70.056cos 2/γJ/m 78.056cos 50cos 2100cos /2112cos /)2/100cos(2)()2/112cos(2)(=======∙SS SO OOSS OO SS SO OO SO SS γγγγγγγc γγa 由题意题中γSS 是硫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O 为氧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L 是氧化物与液体间界面张力。

材料表面与界面-习题含答案

材料表面与界面-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Young 方程?接触角的大小与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好坏有怎样的关系?答:Young 方程:界面化学的基本方程之一。

它是描述固气、固液、液气界面自由能γsv ,γSL ,γLv 与接触角θ之间的关系式,亦称润湿方程,表达式为:γsv -γSL =γLv COSθ。

该方程适用于均匀表面和固液间无特殊作用的平衡状态。

关系:一般来讲,接触角θ的大小是判定润湿性好坏的依据,若θ=0.cosθ=1,液体完全润湿固体表面,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若0<θ<90°,液体可润湿固体,且θ越小,润湿性越好;90°<θ<180°,液体不润湿固体;θ=180°,完全不润湿固体,液体在固体表面凝集成小球。

2、水蒸气骤冷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在夏天的乌云中,用飞机撒干冰微粒,试气温骤降至293K ,水气的过饱和度(P/Ps )达4,已知在293K 时,水的表面能力为0.07288N/m ,密度为997kg/m 3,试计算:(1)在此时开始形成雨滴的半径。

(2)每一雨滴中所含水的分子数。

答:(1)根据Kelvin 公式有'2ln 0R RT M P P ργ=开始形成的雨滴半径为:0ln 2'p pRT MR ργ=将数据代入得:m R 101079.74ln 997293314.8018.007288.02'-⨯=⨯⨯⨯⨯⨯=(2)每一雨滴中所含水的分子数为N=N A n ,n=m/M=ρV/M ,得个661002.6018.03997)1079.7(14.34)(34233103'=⨯⨯⨯⨯⨯⨯⨯===-A A N M R N M V N ρπρ3、在293k 时,把半径为1.0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μm 的小水滴,试计算(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Gibbs 自由为0.07288J .m -2)(1)表面积是原来的多少倍?(2)表面Gibbs 自由能增加了多少?(9分)答:(1)设大水滴的表面积为A 1,小水滴的总表面积为A 2,则小水滴数位N ,大水滴半径为r 1,小水滴半径为r 2。

第五章 表面和界面作业及答案

第五章 表面和界面作业及答案

γ αα = γ αβ

( γ A) = (1 .8 4 0 .7 5) γ α β 晶内
2
2 r α β= 2 .5 9 r α β
2

γ αβ
( γ A) ( / γ A) = 晶界 晶内
2 .5 9 r α β γ α β 2 r αβ γαβ
2
1 .2 9 5
图 5-12-1
第二相在晶界上
图 5-12-2
β 相在晶粒内部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1)若球状 β 相体积与冠状体积相等。则有球状 β 相半径 R
1
R=
3 2π r 3 αβ
2 3 cos 60 cos 3 4π
3
60
3
γ OL 0 . 41 J/m
题中 γSS 是硫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O 为氧化物之间界面张力;γOL 是氧化物与液体 间界面张力。 11、在石英玻璃熔体下 20cm 处形成半径为 5× 10-8m 的气泡,熔体密度 ρ=2200Kg/m3, 表面张力 γ=0.29N/m, 大气压力为 1.01× 105Pa, 求形成此气泡所需最低内压力是多少? 解:P1(熔体柱静压力)=hρg=0.2× 2200× 9.81=4316.4kg/m· s2 =4316.4N/m2=4316.4Pa
12、 假如在母相 α 晶粒内由一个球状的第二相 β,当 β 相移动到两个 α 晶粒的晶界上 时,它所具有的形状是双球冠形,如图 5-12 示。
2[ r α β (
3
2 3 cos cos 3
3
双冠的体积=
)]
;双球冠的面积= 2[ 2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后思考题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后思考题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试述表面张力(表面能)产生的原因。

怎样测试液体的表面张力(1)原因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均匀而产生的。

液体表面层即气液界面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相吸引力太小,这样,气液界面的分子净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作用,即为表面张力。

这里的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2)测试①毛细管上升法测定原理将一支毛细管插入液体中, 液体将沿毛细管上升, 升到一定高度后, 毛细管内外液体将达到平衡状态, 液体就不再上升了。

此时, 液面对液体所施加的向上的拉力与液体总向下的力相等。

则γ=1 /2(ρl-ρg)ghrcosθ (1)(1)式中γ为表面张力, r为毛细管的半径, h为毛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ρl为测量液体的密度,ρg为气体的密度( 空气和蒸气) , 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θ为液体与管壁的接触角。

若毛细管管径很小, 而且θ=0 时, 则上式(1)可简化为γ=1/2ρghr (2)②Wilhelmy 盘法测定原理用铂片、云母片或显微镜盖玻片挂在扭力天平或链式天平上, 测定当片的底边平行面刚好接触液面时的压力, 由此得表面张力, 公式为: W总-W片=2γlcosφ式中,W总为薄片与液面拉脱时的最大拉力,W片为薄片的重力, l为薄片的宽度, 薄片与液体的接触的周长近似为2l, φ为薄片与液体的接触角。

③悬滴法测定原理悬滴法是根据在水平面上自然形成的液滴形状计算表面张力。

在一定平面上, 液滴形状与液体表面张力和密度有直接关系。

由Laplace 公式, 描述在任意的一点P 曲面内外压差为式中R1, R2 为液滴的主曲率半径; z 为以液滴顶点O为原点, 液滴表面上P 的垂直坐标; P0 为顶点O处的静压力。

定义S= ds/de式中de为悬滴的最大直径, ds为离顶点距离为de 处悬滴截面的直径再定义H=β(de/b)2 则得γ= (ρl-ρg)gde2/H 式中b为液滴顶点O处的曲率半径。

表面与界面习题讲解

表面与界面习题讲解

Chapter 11、表面与界面的定义。

1)表面:固体与真空的界面;2)界面:相邻两个结晶空间的交界面称为“界面”。

2、叙述表面与本体的不同点。

表面与本体:结构、化学组成、性质都存在不同。

材料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表面来进行的。

因此,表面具有特殊性,它的性质将直接影响材料的整体性质。

材料的性质虽然与组成的本体有关,但其表面对性能的影响却占很大的比重。

因为,不少性能是通过表面来实现的,如表面硬度、表面电导,同时,材料某些性能将通过表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什么叫相界面?有哪几类?1)相界面:相邻相之间的交界面成为相界面。

2)分为3类:固相与固相的界面,固相与气相的界面,固相与液相的界面。

4、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表征手段有哪些?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表征主要通过对比表面积、表面张力(表面能)等测定来实现1)比表面积a 静态吸附法(BET )(测量准确度和精度都很好,但达到吸附平衡慢,仪器装置较复杂,需要高真空系统,并且要使用大量的汞,逐步被动态吸附法所取代)b 动态吸附法:常压流动法,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而快速 )2)表面张力a 高聚物熔体表面张力外推法(γ∝T 成直线关系,测定不同温度下高聚物熔体的表面张力,外推到20℃时的表面张力)b Zisman 的浸润临界表面张力法(测定固体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中的接触角 )C 还有几何平均方程求解法、状态方程测求法等等d 理论计算:等张比容法、内聚能密度法、Tg 参数计算法5、试述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与其本体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位于材料本体的原子受到周围原子的相互作用是相同的,处于对称力场之中,总的作用之和等于0;而处于表面的原子只有局部受到与本体相同的相互作用,而其余的部分则完全不同,表面由此产生表面张力。

6、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请得 出下列结果:(1)半径为r 的球形颗粒,其比表面为:(2)质量为m ,密度为ρ的球形颗粒的比表面:(3) 边长为L 的立方体的比表面为:(4) 质量为m ,密度为ρ的立方体的比表面为:7.水蒸气迅速冷却至25℃会发生过饱和现象。

材料表面与界面经典练习题

材料表面与界面经典练习题

材料表面与界面经典练习题第一章1.试述表面张力(表面能)产生的原因。

怎样测试液体的表面张力?(1)原因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均匀而产生的。

液体表面层即气液界面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相吸引力太小,这样,气液界面的分子净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作用,即为表面张力。

这里的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2)测试①毛细管上升法测定原理将一支毛细管插入液体中, 液体将沿毛细管上升, 升到一定高度后, 毛细管内外液体将达到平衡状态, 液体就不再上升了。

此时, 液面对液体所施加的向上的拉力与液体总向下的力相等。

则γ=1 /2(ρl-ρg)ghrcosθ(1)(1)式中γ为表面张力, r为毛细管的半径, h为毛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ρl为测量液体的密度,ρg为气体的密度( 空气和蒸气) , g为当地的重P0 为顶点O处的静压力。

定义S= ds/de式中de为悬滴的最大直径, ds为离顶点距离为de处悬滴截面的直径再定义H=β(de/b)2 则得γ= (ρl-ρg)gde2/H 式中b 为液滴顶点O处的曲率半径。

若相对应与悬滴的S值得到的1/H为已知, 即可求出表(界) 面张力。

即可算出作为S的函数的1/H值。

因为可采用定期摄影或测量ds/de 数值随时间的变化, 悬滴法可方便地用于测定表(界)面张力。

④滴体积法测定原理当一滴液体从毛细管滴头滴下时, 液滴的重力与液滴的表面张力以及滴头的大小有关。

表示液滴重力(mg) 的简单关系式:mg=2πrγ实验结果表明, 实际体积小得多。

因此就引入了校正因子f(r/V1/3), 则更精确的表面张力可以表示为:γ= mg/{2πrf(r/v1/3)}其中m为液滴的质量, V 为液滴体积, f 为校正因子。

只要测出数滴液体的体积, 就可计算出该液体的表面张力。

⑤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原理若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 插入一个半径为r 的毛细管, 深度为t, 经毛细管吹入一极小的气泡, 其半径恰好与毛细管半径相等。

材料物理化学 表面与界面 习题

材料物理化学 表面与界面 习题

球状较稳定,还是在境界上呈双球冠形较为稳定?
(b)如果 β 在晶界上呈薄膜状,情况又将如何?
解:(a)若设 γ αβ 为 α-β 界面上的表面张力; γ αα 为 α -α 界面上的表面张力。 当 β 相为球冠状存在于晶界上时,如图 5-12-1 示,表面能为:
(γ

A晶


2[
2

r
2 α
β
(1

3)真实表面:它是在清洁表面上有来自体内扩散到表面的杂质和来自表面周围空 间吸附在表面上的质点所构成的表面。根据原子在基底上的吸附位置,一般可分为四种 吸附情况,即顶吸附、桥吸附、填充吸附和中心吸附等。
4、固体表面的驰豫与无机超细粉体性能之间有何关系? 解:由于固相的三维周期性在固体表面处突然中断,表面上原子产生的相对于正常
位置的上、下位移,称为表面弛豫。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粉体:微细的固体微料集合体,原料加工成微细颗粒以利于成型和烧结。粉体制备:反 复粉碎形成一系列新表面。而离子极化变形重排畸变有序性降低,随粒子的微细化从表 面增大,无序性增大并向纵深发展,不断影响内部结构,最后使粉体表面结构趋于无定 形化。
一种认为粉体表面层是无定形结构。一种认为粉体表面层是粒度极小的微晶结构。 所以在无机超细粉体上可以发生表面驰豫现象。
解:每 1g 石英所占体积 1/2.65=0.3774cm3/g
一粒石英所占体积
4 / 3 r 3= 4 / 3 π (10 4 ) 3 = 4 .188 10 - 12 cm 3
每克石英含粒子数
0 .3774
= 9 10 10
4 .188 10 12
1 .02 = 0 .3849 cm 3 / g

材料表面与界面复习题

材料表面与界面复习题

材料表面与界面复习题第一章1.试述表面力(表面能)产生的原因。

怎样测试液体的表面力?(1)原因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均匀而产生的。

液体表面层即气液界面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相吸引力太小,这样,气液界面的分子净受到指向液体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作用,即为表面力。

这里的分子间作用力为德华力。

(2)测试①毛细管上升法测定原理将一支毛细管插入液体中, 液体将沿毛细管上升, 升到一定高度后, 毛细管外液体将达到平衡状态, 液体就不再上升了。

此时, 液面对液体所施加的向上的拉力与液体总向下的力相等。

则γ=1 /2(ρl-ρg)ghrcosθ (1)(1)式中γ为表面力, r为毛细管的半径, h为毛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ρl为测量液体的密度,ρg为气体的密度( 空气和蒸气) , 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θ为液体与管壁的接触角。

若毛细管管径很小, 而且θ=0 时, 则上式(1)可简化为γ=1/2ρghr (2)②Wilhelmy 盘法测定原理用铂片、云母片或显微镜盖玻片挂在扭力天平或链式天平上, 测定当片的底边平行面刚好接触液面时的压力, 由此得表面力, 公式为: W总-W片=2γlcosφ式中,W总为薄片与液面拉脱时的最大拉力,W片为薄片的重力, l为薄片的宽度, 薄片与液体的接触的周长近似为2l, φ为薄片与液体的接触角。

③悬滴法测定原理悬滴法是根据在水平面上自然形成的液滴形状计算表面力。

在一定平面上, 液滴形状与液体表面力和密度有直接关系。

由Laplace 公式, 描述在任意的一点P 曲面外压差为式中R1, R2 为液滴的主曲率半径; z 为以液滴顶点O为原点, 液滴表面上P 的垂直坐标; P0 为顶点O处的静压力。

定义S= ds/de式中de为悬滴的最大直径, ds为离顶点距离为de 处悬滴截面的直径再定义H=β(de/b)2 则得γ= (ρl-ρg)gde2/H 式中b为液滴顶点O处的曲率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与磨损的定义。
摩擦:抵抗两物体接触表面发生切向相对运动的现象称为摩擦。
磨损:物体相对运动表面的物质不断损失或产生残余变形称为磨损。
、何谓复合材料?
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
、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原则。
a.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长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不考)
、温度对离于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于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K.P点以上溶解度迅速增大,而非离于型表面活性剂在C.P
点变成浑浊?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在足够低的温度下,溶解度随温度升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溶
.
当温度上升时,氢键被削弱,升到一定温度,氢键断裂,表面活性剂从溶液中析出,
、为什么抗氧剂对聚合物的高温热处理有较大影响而对火焰材料没有影响?
因为火焰材料的表面本身就含有含氧基团,所以抗氧剂对其不会有影响。而聚合物表面本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能产生些什么效果?
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在反应气体的或非反应性气体的气氛中进行反应。
,聚合物表面等离子氧化反应是自由基连锁反应,可生成含氧基团,如羧基, 羟基,
1)少量活性剂的加入可使水的表面张力迅速下降,但到某一浓度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CMC)
2)影响因素:疏水基,亲水基,温度,其他因素(如加入电解质)
3)方法:貌似不考
、怎样根据Gibbs方程,通过溶液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曲线的测定,求得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饱和表面吸附量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上的占有面积?
1)物质的加入会使溶剂表面张力略微升高,属于此类物质的强电解质有无机盐、酸、碱
2)物质的加入会使溶剂的表面张力逐渐下降,如低碳醇、羧酸等有机化合物;
3)物质少量加入就会使溶剂表面张力急剧下降,但降到一定程度后,就变得很慢或几乎
、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剂类型可怎样分类?
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比较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什么是Young方程?接触角的大小与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好坏有怎样的关系?
润湿过程有哪些类型?
可分为附着润湿,铺展润湿,浸渍润湿3中类型
液-气界面消

为什么说铺展是润湿的最高形式?
如何求润湿过程中的黏附功、浸润功、铺展系数?
掌握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的方法。(用BET模型来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
、什么叫相界面?有哪几类?
1)相界面:相邻相之间的交界面成为相界面。
2)分为3类:固相与固相的界面,固相与气相的界面,固相与液相的界面。
、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表征手段有哪些?
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表征主要通过对比表面积、表面张力(表面能)等测定来实现
1)比表面积
a 静态吸附法(BET)(测量准确度பைடு நூலகம்精度都很好,但达到吸附平衡慢,仪器装置较复杂,
,过氧基等.
、聚合物表面接枝有哪些方法?其原理各是什么?
1)表面接枝的方法可归类为三类:表面接枝聚合,大分子偶合反应,以及添加接枝共聚物。
表面接枝聚合:通过某种特殊技术,使聚合物表面产生活性种,用该表面大分子活性种
通过表面接枝,聚合物表面生长出一层新的具有特
从而达到显著的表面改性效果,而基质聚合物的本体性能不受影响.
质量为m,密度为ρ的立方体的比表面为:
水蒸气迅速冷却至25℃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已知25℃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1.49×10-3
,当过饱和水的蒸气压为正常平衡蒸气压的4倍时,求:
1)在此过饱和情况下,开始形成液滴的半径;
2)一滴此种水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
rM2rV2PPlnRT0
在20℃下,若水的密度为ρ=998.2kg/m3,表面张力为72.8Х10-3N/m,若水滴半径为
γ∝T成直线关系,测定不同温度下高聚物熔体的表面张力,外推到20℃时的表面张力)
分别用等张比容和内聚能密度法估算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表面张力。
聚苯乙烯 (2)聚乙二醉(聚氧化乙烯) )(LGSLSGSC
、怎样用几何平均法和调和平均法来测定聚合物的表面张力及其分量?平均法的例题,请用
(不考)
表面张力可由组成界面两相的表面张力的几何平均值来估算
8)用一系列测试液体测定其对高聚物的接触角θ ,由式(3-58)求出σ C,φ ,以σ C,
对σ LV作图,求σ S的状态方程法.
。求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表面张力
计算聚四氟乙烯的表面张力,已知V=45.5cm3/mol。
、计算PVC的固体浸润表面张力,已知水对 PVC的表面接触角为87度,二碘甲烷对PVC
b.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晶须无规则地分散在基体材料中;
、何谓复合材料的界面?通常包含哪些部分?界面会产生哪些效应?
1)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基体与增强物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
基体和增强物的部分原始接触面;基体与增强物相互作用生成的反应产物,此产物与
基体和增强物的互扩散层;增强物上的表面涂层;基体和增强物上
36度。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1) 像第三类物质那样,加入很少量就能大大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使表面呈现活性状态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团所组成,一种是非极性的亲油基团,另一种是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原因:
Chapter 1
、表面与界面的定义。
1)表面:固体与真空的界面;
2)界面:相邻两个结晶空间的交界面称为“界面”。
、叙述表面与本体的不同点。
因此,表面具有特殊性,它的性质将直接影响
材料的性质虽然与组成的本体有关,但其表面对性能的影响却占很大的比
、怎样测定固体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临界表面张力是否等于固体的表面张力?为什么?
1)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等于与该固体上接触角恰好为零的液体的表面张力;
)不相等,临界表面张力比固体表面张力
小。
、总结固体聚合物表面张力的测试方法。
1)由熔融聚合物的表面张力-温度关系外推;
2)由表面张力与分子量关系,以σ -M-2/3 或σ 1/4对Mn-1作图外推;
、叙述高聚物的粘结及衡量粘结好坏的物理量。
1)粘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界面现象,粘结过程是界面物理和化学发生变化的过程。高
)衡量粘结好坏的物理量为粘结强度,粘结强度与粘结界面的作用力有关。
、简述粘结界面的三类作用力。
1)机械力:如抛锚作用和摩擦作用所产生的力
)界面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高聚物的磨损过程涉及哪几种机理?
高聚物的磨损过程涉及多种机理,以下述三种为主:
1)磨粒磨损:对摩面上硬的粗糙面或对摩面间的硬颗粒的切割或刨犁作用使软质高聚物
2)粘着磨损:对摩面间的粘着作用使高聚物从一个摩擦面转移到另一摩擦面,
3)疲劳磨损:局部范围内周期性应力作用造成高聚物的开裂与劈除。
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状液随着温度升高,从原来O/W型转变为W/O型的温度,
(PIT), 也叫做亲水-亲油平衡温度(HLB温度).
2)HLB
(1)它没有考虑到油相与水相本身的性能(2)它没有考虑表面活
3)它没有考虑到温度及各相体积的影响
、什么是CMC浓度?试讨论影响CMC的因素。请设计一种实验测定CMC的方法。
、对聚合物进行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表面处理的目的就是改变表面化学组成,引进带有反应性的功能团;清除杂质或弱边界层
以提高聚合物表面的润湿性和粘合性等,通过表面
、聚烯烃薄膜经电晕处理后表面性能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些高能粒子与聚合物表面作用,使聚合表面产生自由基和离子,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
因而改善了聚合物的粘接性和润湿性。电晕处理可使薄膜
表面涂成改性法:化学涂层改性,硅烷偶联剂涂层改性;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简述材料界面的粘结理论。
1)粘结键理论2)界面浸润理论 3)变形层理论 4)束缚层理论 5)可逆水解理论 6)
7)弱边界层理论
、怎样用表面张力与温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间接测定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张力?
高聚物熔体表面张力外推法:
、何谓HLB值? HLB值对表面活性剂的选用有何指导意义?
)亲水-疏水平衡值HLB;
)HLB的大小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相对大小,HLB值越大,表示该表面活性剂的
HLB越低,则亲油性或疏水性越强。
、试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HLB值。
(不考)
、什么是相转移温度?用PIT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较HLB值有什么优点?
3)由等张比容法估算
4)由表面张力与内聚能关系估算
5)测定液体对聚合物的接触角由方程式(3-40)求取σ SL;
6)用两种已知σ d和σ p的液体测定其对高聚物的接触角,由几何平均法或调和平均法,
3-47)或(3-51)求出高聚物的表面张力及其分量
7)用同系列液体测出其对高聚物的接触角, 以cosθ - σ LV作图,求临界表面张力σ C。
d 理论计算:等张比容法、内聚能密度法、Tg参数计算法

这是因为位于材料本体的原子受到周围原子
0;而处于表面的原子只有局
,表面由此产生表面张力。
、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请得 出下列结果:
半径为r的球形颗粒,其比表面为:
质量为m,密度为ρ的球形颗粒的比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