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知识的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知识的复习
关于语文阅读知识的复习
一、小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恶搞”是在拔文化的根
①自胡戈在网上扔下一个“馒头”,让成千上万的网民得到了一种别样的娱乐体验后,“恶搞”一词就大放异彩。自此,恶搞的潮
水越过影视大片,漫向名人、经典、历史、文化……在这场波澜壮
阔的“恶搞”大潮中,近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恶搞者已从过去
的草根人物,变为现在的专家、教授;“恶搞”的范围也从娱乐圈
扩大到学术圈;恶搞对象从娱乐人物、事件,转移至传统文化,如
以孔子为噱头对优秀传统文化所作的“国学辣妹”式的诠释,正使
这场“恶搞”运动,从消遣娱乐演变成文化颠覆。
②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戏说娱乐圈的人和事,博得大家开心一笑,在这个娱乐化时代也无可厚非。但时下恶搞之
风正从少部分人的自娱自乐变成了一种集体狂欢。在一些专家学者
笔下,原本代表中华历史文化美好、智慧、勤劳、善良的人和物被
推倒,美的贬成丑的,红的说成黑的,词语中甚至极尽笑骂、攻击
之能事。要知道,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他们中一些人对于传统中国文化抹黑式的“恶搞”,无疑颠覆
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和庄严。
③优秀文化的传承是要有纽带的,这个纽带就是文化偶像和经典。当偶像和经典不断被颠覆,并且颇受欢迎的时候,社会的核心价值
观和道德底线何在?当传统文化被解构,并且只有解构而没有架构的
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文化的脊梁一个个被消解之后,华夏文化该
如何挺立?日本动画片风靡世界,韩国电视剧在亚洲引发了“韩潮”,而国内的学者却在制造“孔子狗”、“李白仔”、“岳飞贼”之类
的“恶作剧”,这不仅给世界带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秩序的破坏,更给中国的“软实力”留下了“硬伤”。
④在一个开放、多元、张扬个性的社会,不可避免会有颠覆传统的现象和对权威崇拜的质疑。“恶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有重新
拆解、解构旧模式的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新的视角。但“恶搞”
也应该有一个底线,民间对于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的“恶搞”,只
是为了让人开心一笑。而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恶搞”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一种拔自己文化根的行为。因为,“恶搞”损害的绝不仅仅
是文化本身,还会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
⑤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作为代表社会、文化良知的学者专家,理应耐得住寂寞,抵制各种诱惑,坚守学术阵地,端正学术操行,假
如一味地“恶搞”文化,传播虚假、偏执的理念,最终伤害的是文
化的尊严。
1.下列对“恶搞”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优秀传统文化所作的“国学辣妹”式的诠释,从而达到对
文化的颠覆。
B.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戏说人和事,博得大
家开心一笑。
C.代表中华历史文化美好、智慧、勤劳、善良的人和物被推翻,美的贬成丑的,红的说成黑的,词语中甚至极尽笑骂、攻击之能事。
D.以貌似率真来游戏人生,以自谑、谑人的方式来“恶搞”文化,蔑视权威,抛弃敬畏。
2.下列不能作为“‘恶搞’是在拔文化的根”这一判断依据的
一项是()
A.对传统中国文化抹黑式的“恶搞”,无疑颠覆了传统文化在
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和庄严。
B.当中国传统的文化偶像和经典不断被颠覆,并且颇受欢迎的
时候,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底线就会动摇。
C.国内学者对文化偶像的“恶搞”,不仅破坏了世界对优秀传
统文化的认同秩序,更给中国的“软实力”留下了“硬伤”。
D.在一个开放、多元、张扬个性的社会,“恶搞”文化会产生
颠覆传统、质疑权威崇拜的现象。
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胡戈在网上扔下一个“馒头”后,“恶搞”的大潮从“恶搞”的范围、对象到“恶搞”者身份均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B.“恶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积极的一面,它有重新拆解、
解构旧模式的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新的视角。
C.对任何文化都不能“恶搞”,因为这会损害文化本身,更会
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在拔文化的根。
D.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专家学者要耐得住寂寞,要能抵制各种
诱惑,坚守学术阵地,承担社会责任,保持文化良知,端正学术操行,不伤害文化的尊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李君虚曰:“卿自应得官,
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李君
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李君虚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
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
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帝怒
曰:“卿痴不足与议事。”李君虚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
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
而意在君虚。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李君虚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
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节选自《续古今传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不延首目送之延:邀请
B.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寻:不久
C.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娶公主为妻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美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君虚“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
①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④李君虚惧而奉旨。
⑤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⑥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君虚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李君虚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李君虚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
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李君虚具有
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李君虚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
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李君虚,由此可见皇帝
对李君虚很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