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 边塞诗
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 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一、课堂结构的设计1. 议题与文本选择边塞诗又称出塞诗,唐代是其发展的黄金时代。
因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由此也成为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73首,边塞诗有7首,可见边塞诗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
因此,我把备课视线聚焦在边塞诗范畴。
浩瀚复杂的边塞诗里融入古代边塞人民对国家和平与小家生活安宁的向往,融入的是中国文人以国为家、以身许国悲壮的家国情怀,为此,我确定了“家国情怀”的议题,并以语文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与《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陇西行》(其二)、《春怨》四首具有边塞风格的古诗作为组文单元。
四首诗题材风格迥异:有的描绘边塞奇特壮观的风光,有的表现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有的写战争激烈残酷,有的写思妇幽怨的愁苦。
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战争带给古代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及为了国家和平安宁、人民生活幸福,戍边将士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豪情壮志。
2. 学习目标的确定根据议题和文本组元的特点及文化思想价值,学习目标主要确定为这样三个:第一,研读四首诗,从诗中感悟边塞诗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第二,通过比对学习,理解其多样性背后是古代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家国情怀。
第三,通过学习本组诗歌,唤醒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唤醒学生珍爱和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这三个目标主要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考虑。
在这组文本的学习中,“家国情怀”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是难点,在文本解读中,我把落脚点放到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家”上和思妇想念亲人而引发的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上。
重点放在通过研读、朗读四首诗,感受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律、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美感,唤醒学生对中国传统诗词的热爱,同时试图对文本描述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勾连唤醒学生珍爱和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首先,我会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雄浑壮美,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我会让学生朗读四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境和语言美感。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最后,我会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边塞诗,让他们通过创作,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边塞诗的精神内涵,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让他们在思考和表达中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四首诗歌,深入理解了战争给大国和小家带来的灾难,进而理解了“家国情怀”这一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时,应该抓住机会让学生解释生词,加深印象,而不是忽视它。
在讨论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同时给予合适的评价和反馈。
这样的研究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三)思考与表达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发学生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思考,并让学生书写几句感想,表达自己的家国之思。
这样的研究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
四)分享互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共同分享和互评作品。
这样的研究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研究和交流,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能力。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支持,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经过讨论和思考,学生们对《从军行》和《陇西行》的场景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认为,《从军行》表现了盛唐时期的豪迈和战争的残酷,而《陇西行》则表现了晚唐时期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家人对戍边丈夫的怀念。
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了诗中的一些字眼,如“百战”“穿金甲”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些字眼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从不同角度予以具体评价,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感悟,有效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唐代边塞诗群文阅读1(名师执教)
唐代边塞诗群⽂阅读1(名师执教)⼀、⼊境:追寻边塞遗迹,沉思壮阔历史师:今天我们来学四⾸边塞诗。
我们先看⼀看古代的边塞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遗迹和⽂物,从中我们来思考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1983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我们国家旅游标志的图案,图案的内容是什么?哪个同学来说⼀下。
(⽣⼩声议论纷纷:马踏飞燕)你们说对了。
我们上节课刚刚学习了英雄主义,想到就要⼤声说出来。
(屏显:铜奔马图⽚。
)师:就是马踏飞燕,现在叫“铜奔马”。
它的原型,是在1969年⽢肃省武威地区⼀个将军墓中发现的。
这匹马是什么样的形象?⽣:千⾥马。
⽣:战马。
师:你们能想什么成语?⽣::策马奔腾。
:马踏飞燕。
⽣:师::还有什么?:马不停蹄。
⽣:师:还有什么?最重要的⼀个成语要想到。
(指着铜奔马的前马蹄)它底下是⼀个燕⼦,有⼈说是龙雀,应该想到“天马⾏空”。
⼤家知不知道武威地区、也就是发现铜马的这个地⽅,古代叫做什么名字?(学⽣摇头)古代叫做凉州。
《凉州词》学过吗?⼩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两⾸。
⼀⾸是王之涣的,还能想起来吗?⽣:(齐)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师:还有⼀⾸,王翰的。
⽣(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师:好,我们来听⼀听。
(播放童声版歌曲《凉州词》)你们从刚才这⾸曲⼦⾥能听出什么样的情感?⽣:悲凉。
⽣:视死如归。
师:对,视死如归——⼀种英雄主义精神,慷慨激昂。
这个学期我们还学习了⼀⾸边塞诗《使⾄塞上》,把它背⼀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师:最有名的那两句是?⽣:⼤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师:好像是在中国上过学的⼈都知道这两句诗,是不是?因为它太有名了,它是边塞诗⾥⾯写景的巅峰之作。
我们今天来学四⾸新的边塞诗。
感受⼀下⾥⾯的壮怀激烈、慷慨悲歌。
下⾯⼤家⼤声地读这四⾸诗,我要听到你们的声⾳。
群文阅读之边塞诗
小结
捋一捋
群文阅读
1
核心素养 4 《塞下曲》2 小组合作
评价鉴赏 3
唱一唱
边塞曲 王昌龄
(原诗)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诗意) 将士牵马饮水渡长河 刺骨水寒秋风似刀剑 沙场广袤夕阳要落山 孑然的深夜远眺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历过多少征战 都把戍边将士杀敌报国意气传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黄尘迷漫 寒冷的白骨夹杂着遍地野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04)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学一学
塞下曲(05) 常建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塞下曲(07)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塞下曲(06)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08)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读一读
塞下曲 唐 •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边塞诗”群文阅读
《塞下曲》(8首)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03) 李颀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
塞下曲(02) 李白
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边塞诗群文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以下将介绍具体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边塞诗群文的背景和特点,理解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 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批评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边塞诗群文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边塞诗群文的概念、特点和演变;2. 边塞诗群文的代表作品鉴赏;3. 边塞诗群文的写作形式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和展示边塞诗群文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于边塞诗群文的了解和认识。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边塞诗群文的概念、特点和演变,同时展示一些边塞诗群文的代表作品,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解读和赏析。
3. 学习鉴赏(30分钟)通过阅读边塞诗群文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家的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形式。
4. 创作实践(40分钟)要求学生结合边塞诗群文的形式和特点,进行自由创作。
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的题目,如《边塞山川风景描写》、《征途感怀》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写出符合边塞诗群文风格的文章。
5. 作品分享(15分钟)邀请学生选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进行分享,学生可以朗读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的初衷和感受。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边塞诗群文。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创作的作品,包括内容、形式、表达能力等方面;3.口头回答:测试学生对于边塞诗群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概念、特点、演变等方面的问题;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初中“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学校代码:10169 学号:170510分类号:密级: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初中“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研究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Group Poetry of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 in Junior High School作者姓名:蒋苗苗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语文)指导教师:马婷 (理论导师)丁环(实践导师)答辩日期: 2019年6月5日1原创性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1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授权鞍山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有权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 期: 日 期: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初中生的阅读标准需要不断强化,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习得灵活的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越来越成为教学当中值得注意和探索的问题。
近些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成为日益受到重视的新兴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模式、教学思路、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别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
本文采用实例探究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反思和总结,给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实践方面的参考课例,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试着把群文阅读教学这种方式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实现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小学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实录
小学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实录小学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实录一、现学情分析1、边塞诗有其文学特色,但学生普遍缺乏对其文学内涵的了解。
2、课程中没有聚焦古典摘句的学习,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知识水平不够丰富。
二、学习目标1、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认知能力,开拓边塞诗情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英汉文化之间的理解力,增强学生文学内涵鉴赏能力。
三、学习内容1、深入边塞诗,进一步认识古典文学,探究代表大边塞诗作者董大为、江海沧等人的传统文化。
2、深入认知边塞诗的古往今来,感悟古典文学影响边塞诗的历史性质,探究小说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方法1、借助文本结合学生的语言熟悉程度,从广泛范围突出关键文化细节来开展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2、以边塞诗为主线,创设课堂语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认知古典文学知识,联系实际体验古典文学魅力。
五、活动设计1、让学生研读边塞诗精选,从每首诗的情节情况中刷出古典文学的基本要素,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2、让学生探究现象,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阅读结果,共同分析古典文学中的主题,发展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力。
六、评价方案1、从课堂表现上综合评价学生掌握古典文学知识的情况,使学生从文学理论到文学作品都有所认知;2、从实际应用调整上来评价学生从古典文学中获得的知识,奠定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熟悉程度。
七、思考反思1、针对不同用词及文化内涵作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对古典文学进行深入挖掘,拓宽学生的视野;2、运用有趣的故事、古典文献作为例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典文学,增加学生在文学方面的认知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边塞诗
了解边塞诗的创 作背景和历史意 义
03
教学内容
THEME TEMPLATE
边塞诗的定义和分类
边塞诗的定义: 以边疆地区军民 生活和自然风光 为题材的诗歌。
边塞诗的分类: 按照内容可以分 为边塞战争、边 塞生活、边塞风 光三大类。
边塞诗的特点: 语言精练、概括 性强,意境深远, 富有感染力。
边塞诗的意义: 反映了边疆地区 人民的生活状况 和思想感情,也 表现了他们对和 平的渴望和对战 争的厌恶。
群文阅读的意义: 通过群文阅读,可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兴趣和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和人文素养,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群文阅读的实践方 法:教师可以选择 适合学生的文本组 合,引导学生进行 阅读、思考和讨论, 同时可以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如小组 合作、探究学习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XXX
群文阅读教学 设计边塞诗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教学目标
02
教学内容
03
教学方法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02
教学目标
THEME TEMPLATE
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主题
了解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 掌握边塞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分析边塞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理解边塞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边塞诗起 源于汉魏六朝, 是诗歌创作中的 一种题材,以边 疆地区军民生活 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
发展:唐代是边 塞诗创作的鼎盛 时期,涌现出高 适、岑参、王昌 龄等边塞诗人, 形成了雄浑豪放、 慷慨悲凉的边塞 诗派。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唐朝边塞诗》
小学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指导课《唐朝边塞诗》教案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初识边塞诗。
1、回顾、诵读学过的边塞诗《逢入京使》(唐岑参)《凉州词》(唐王之涣)《凉州词》(唐王翰),引出课题。
2、结合学过的边塞诗,谈谈你对边塞诗的认识。
预设:生1:诗中会看到独特的边塞风光生2:多出自出征的将士或者随军文官之手生3:多与战争有关生4:(可能抒发作者的哪些情感呢?)思乡、建功立业、怨恨战争……生5:读边塞诗让人心生悲壮荒凉之感,内心充溢这非常复杂和微妙的感情,难以言表。
生6: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注:如果学生回答起来有困难,教师会结合学过的边塞诗作引导、启发)师: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或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或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或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或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也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这一节课我们将走进一组边塞诗,去感受诗中奇异的边塞风光,体会作者跌宕的复杂情思。
来读读诗题。
二、走进边塞诗,感知无穷魅力(一)示范学习,方法引领1、师:说起边塞诗,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来快速阅读资料袋,认识一下高适。
(高适,唐代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孤贫,爱交游。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
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
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与岑参并称“高岑”,同为边塞诗派代表。
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高常待集》。
[3])2、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弄明白诗的大概意思,多读几遍,争取把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最好读出自己的味道。
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边塞
添加 标题
历史背景: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 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添加 标题
诗人情感:边塞诗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 和平的渴望、对于边疆将士的赞美与同情,以及对于 国家命运的忧虑等情感。
添加 标题
艺术特色:边塞诗在艺术上多采用象征、比喻、对比等手 法,通过描绘边疆的景物、民族风情、战争场景等,展现 出边疆的风土人情和战争的残酷,表达出诗人对战争的深 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学生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边塞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通过小组讨 论、比较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思想探讨:探讨边塞诗的 情感和思想内涵,理解诗 歌的人文精神。 情感:边塞诗中常见的情感包括思乡之情 、报国之志、战争之苦等。
思想内涵:边塞诗中蕴含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探索等深刻的思想内涵。
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感
谢
观汇
看
报 人 :
XXX
人文精神: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战争、自然灾害等困境时的顽强拼搏、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具 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总结评价:总结学习成果, 评价学习效果,提出改进
意见。
总结学习成果: 回顾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收
获和成长。
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测试、作 业、课堂表现 等方式评估学 生的学习效果。
文本阅读:阅读边塞诗原 文,了解诗歌内容和形式。
目的:通过阅读边塞诗原文,学生 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重点: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以 及边塞诗特有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出塞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出塞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出塞》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出塞》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黄河之滨的风景和边塞英雄的壮丽事迹构成。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该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文本背景介绍1. 《出塞》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边塞诗,描述了边塞守卫的壮丽景象和英勇士兵与亲人的离别之情。
2. 该诗通过描绘中国古代边塞的特殊环境和生活,展现了民族团结和壮丽的北国风光。
三、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 帮助学生理解《出塞》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4. 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1. 理解诗歌背景首先,通过课堂讲解和相关资源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出塞》的创作背景,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出塞》,培养学生从文字中感受文学艺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3. 作品赏析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并相互讨论和交流。
4. 写作拓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让学生以《出塞》为题材,撰写自己的创作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叙述、描写或抒情等方式,展现自己对《出塞》的理解。
5. 分享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与展示,鼓励学生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演绎或朗读自己的作品。
同时,要求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五、评价方法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学生表现的评价,从文字表达、创作作品以及口头表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鼓励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实现有效的学习反馈。
六、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其他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并进行群体讨论与比较。
浅谈群文阅读之唐代边塞诗
浅谈群文阅读之唐代边塞诗一直以来,古诗词分篇教学是语文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侧重字斟句酌,不利于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感悟与体验。
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一种新的理念一一群文阅读,即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组同属一个内容主题和训练主题的群文阅读既能达到训练考题的目的,又能在内容主题上有所积累能提高思想认识,且对读写都有益处,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边塞诗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理念,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构建学生古诗词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多数是描写壮阔苍茫的边塞风光,表达诗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读来格调高亢,激励人心。
唐代是边塞诗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边塞诗的标题中往往有“行''"隼’"‘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如王昌龄《从军行》《出塞》,李贺《雁门太守行》,王维《使至塞上》等。
边塞诗教学可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构建古诗词知识体系,实现单篇阅读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鉴赏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同类题材或同类型文本阅读中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对同类事物的认识,提高阅读思辨能力。
例如边塞诗常见的意象有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封杀等),如“黄沙百战穿金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如“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初中“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探究关键词: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探究;策略1.介绍边塞诗,是指在唐朝盛行的边塞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主要以歌咏战争、颂扬英雄为主题,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部分。
在中级教育学校教育中,对于边塞诗的教育与阅读,是同砚综合素养提升过程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如何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更好地进行教学探究,提高同砚的阅读水平宁文学品位,是目前中级教育学校阶段的教学难点。
因此,本文将通过边塞诗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究,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中级教育学校群文阅读教学,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边塞诗的特点和意义边塞诗以战争、边疆生活、英雄事迹等为主题,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战争精神的象征。
这些诗歌表现了大量奇特的思想、历史、人文等文化价值,对于当代同砚的熟识和沉思具有重要意义。
3.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3.1.重视同砚情感体验,激发同砚阅读爱好通过同砚感情的宣泄、情感沟通,达到对边塞诗的情感理解和对背景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进一步增进同砚对于整本书的熟识,同时也让同砚在情感上建立对边塞诗的了解和认同。
3.2.重视文本分析,培育同砚文学品位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深度开掘边塞诗的意义和价值,并将其与时代背景、创作观点等毗连起来,引导同砚针对更高级的文学细节,提高其文学品位。
3.3.重视历史背景的介绍,援助同砚理解诗歌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边塞诗的历史背景介绍和深度探究,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背景,从而有效地提高同砚对文化和历史的认知水平。
3.4.重视启发同砚沉思,引导同砚深度沉思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边塞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往往会引发同砚对当前社会的沉思和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边塞诗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同砚深度沉思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育同砚独立沉思、批判思维、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能力。
4.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中级教育学校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把握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二是需要重视群体阅读对话、共享和情感共鸣,三是需要培育同砚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思维。
小学边塞诗群文阅读设计
小学边塞诗群文阅读设计1.多样阅读方式的融入,提升阅读效果群文阅读对围绕同一主题的多篇文本的整合,要求更多阅读方式的引入和运用,如速读、默读、浏览和对比阅读等,同时契合大脑整体性、包容性及感知习惯,最大限度上满足小学生活跃的思维诉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在有限时间内提升教学效率,在学生们第一次初读文本时,通过单篇计时的方式让其快速默读。
使他们在紧迫感下,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以整体感知信息块的方式,打破以往在精读方式下的慢速阅读习惯,在初步信息的获取上达到高于精读的理解率。
整体感知《在柏林》意外结局:思考结局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到意外?除此之外,让学生们选择性略读,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
这里的筛选性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要因素,对故事揭示的真正文本核心,人文精髓的思考与领悟,才是阅读之大用。
2.比较阅读方法的运用,锻炼思辨能力相对于传统单篇阅读讲解模式下,对学生思维拘于单篇文本范围的局限性,群文阅读的实现所需的比较阅读主体切入法,会在促进学生理解主题多面、多层次属性的同时,大大提升学生通过联系知识,分析相同或不同理念而形成的思辨能力。
如根据线索推理结局:阅读《窗》和《雪夜》,勾画文中你认为是线索的句子来推理结局。
有学生在《窗》找到A.透过窗户可能看到外界。
B.他们静悄悄的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推测出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在《雪夜》中找到A.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B.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
害得我一脚踩空。
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推测出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
学生们在学习了《在柏林》的阅读方法后,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快速直接地搜索到信息,并进行有效筛选和整理,从而获取正确的线索来合理地推理结局。
3.交流探讨活动的开展,开阔信息视野在群文阅读的模式下,基于比较阅读的方法中,教学的素材资源具有充分与相互联系的二重特征,包含多重价值性与多角度切入可能性的探讨空间,讨论过程对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思维力、对话表达力的锻炼与信息视野的扩大,都将呈现出有效的促进与提升。
【资料】边塞诗群文阅读汇编PPT文档共24页
【资料】边塞诗群文阅 读汇编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小学高段部编教材“典型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以“边塞诗”教学为例
小学高段部编教材“典型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以“边塞诗”教学为例青羊实验附小省级子课题——“运用群文阅读方法有效提升典型单元教学效能实践研究”的课堂实践。
关键词:群文阅读典型单元边塞诗一、课题研究发展概述:一直以来,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语文都以群文教学为特色,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逐步实施,附小将课堂改革提到重要层面,专门成立课程改革小组,并以“提质、减负、推优”为改革目标。
2021年十月,青羊区五年级的群文阅读专题研讨活动确定在青羊实验附小展开,我们特别结合课题和时代发展趋势,精心打磨反复推敲,再次以该课题为核心,以“边塞诗”为教学主体内容,通过“镜头语言”的带入,进行教材典型单元的群文教学实践。
二、议题的确定1、明确教学形式。
群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通过集体建构,利用有效的阅读活动达成共识。
教学中,我们用主题带多篇,课内带课外的形式,搭建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和学习材料之间的沟通桥梁,整体观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诗歌的文化之美、韵律之美、情感之美。
2、明确教学内容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代表诗歌。
也是诗词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类别,由于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更适合高段或者初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品读、赏析。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边塞诗的比例并不重,整个小学阶段只有《出塞》《从军行》《致使塞上》《凉州词》等为数不多的几首。
四年级上册学生开始接触边塞诗,形成对边塞诗的大致理解,但对其中的典型意象,表达效果,思想情感存在短板。
我们把备课视线聚焦到边塞诗范畴希望通过继续学习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边塞诗主题思想。
三、课堂中的几种生成(一)根据议题和文本组元的特点,及文化思想价值,将本节课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4个:1.群诗阅读,知晓边塞诗意象概念并获得辨识归类能力。
2.聚焦意象,想象诗歌意象构成的画面,体会同类意象蕴含的不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下曲(其一)
联读深化
(唐)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个人放声朗 诵吧——
边塞之景:
景之特点:
牧马群嘶边草绿。 所悟之情:
边塞诗节选
扩读拓展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杜甫 落 日 照 大 旗 , 马 鸣 风 萧 萧 。
王翰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杨炯 宁 为 百 夫 长 , 胜 作 一 书 生 。
曹松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令狐楚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再见 烽烟
感谢指导:
谢谢
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找出诗中景物
提示:五月雪、——析景
赏析“五月雪、笛、战鼓、玉鞍、 腰下剑”等景物表现出来的特点 :
提示:奇异——肃杀之气、 刀兵之声……
语调:低沉、缓慢、凝重……(感情基调)
塞下曲(其一)
试读发现
三读——悟情
本诗表达了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为国效 力的情感。豪迈、悲壮、慷慨激昂之情 自然寄寓在景物中……
方法总结: 1.找出景物。 2.分析景物特点。 3.体会景物中寄托的感情。
小组合作:
从军行(其四)
再读巩固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边塞之景: 景之特点: 由景悟情: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胡
人 古代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 胡人。
情胡
边塞 战争
汉
物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民族的 (东西):胡地、胡马等。
再见烽烟
塞下曲(其一)
试读发现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其一)
试读发现
初读——觅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