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物体的质量微型课教案
《物体的质量》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掌握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托盘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在探究物体形状、物质状态对质量是否有影晌的过程中,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单位,托盘天平使用。
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橡皮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词。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教师口述: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写的是傍晚的景色。
大家可以在课后查阅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详细地从文学角度研究一下这首词。
现在请大家找出这首词中所涉及到的物。
学生活动:集体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口述:这首词所涉及到的物有动有静,有有生命的,有无生命的。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同时,我们也会知道哪个物体所“大”或“小”,即所含物体均是由物质构成的。
教师活动:展示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个家具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活动:同时展示两张不同样式椅子的图片,再同时展示两个不同样式的茶杯的图片。
教师口述:刚才图片中展示的桌子和椅子,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定性地判断出哪个所含的木材和陶瓷多。
但对于两个大小差不多的椅子,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它们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即质量。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6.1物体的质量教案苏科版
物体的质量课题§6.1 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2)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天平的使用.(3)学会测量固体质量,并了解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用天平测量质量。
难点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神舟六号"发射发射视频出示“神舟六号”的一些数据,引导性提问:①飞船的是8.86m;②飞船的是7790kg导语二师:物理学中什么是质量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质量(mass)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吨(t)千克(kg)克(g)毫克(mg)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可形象表示为图1.图1 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练一练】1、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1)人民币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50____;(2)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
5____2、单位换算:(1)鲸的质量约为 1.5×105㎏=_____t,(2)药片质量约为250 mg =____㎏.3、质量的测量工具A.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1)托盘天平的构造。
(2)托盘大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
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议一议】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2) ;(3).B.常用测量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测质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6_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物体的质量课题 6.1物体的质量(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计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通过观察,认识物体的质量,学习天平的使用,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并通过观察天平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2、用天平测质量难点:1、天平的调节;2、利用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教学准备托盘天平、砝码、钢尺、钢钉、铁块、铁锤等.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播放ppt课件,学生观看ppt,比较回答,激趣引入师:1、一根铁钉和一枚大头针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铁的多少一样吗?2、一杯水和一桶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和同样大小的木结构楼房有何不同?学生观看图片,讨论问题回答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也有少,在物理学上,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体的质量》。
二、学生自学:质量1、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深刻了解教材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P2的文字同时解决以下问题(1)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哪个单位是基本单位?(2)各单位之间如何换算?2、播放PPT课件:质量、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学生观看PPT课件:读记概念、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回答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千克( kg)其它单位:毫克(mg)、克(g)、吨(t)单位换算关系:1t =____kg 1 kg =____ g 1 g =____ mg释疑:大家自学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与困惑?怎样更容易记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记忆:单位的符号及换算关系。
3、课堂练习(1) 0.5t= kg = g(2) 80mg= _________ g = kg4、学生看ppt了解常见物体质量,填单位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50()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50()一只鸡的质量大约:2()一头大象的质量约:2()三、学生自学: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结构及使用任务:阅读课本P2的文字和信息快递及P3图6-1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托盘天平的结构有哪些?构造砝码分度盘托盘横梁游码标尺底座平衡螺母指针(2)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3)指出P3图6-2的错误释疑:大家自学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与困惑?1.如何调节天平平衡,怎样判断天平平衡?2.使用时按怎样的顺序加减砝码?2: 播放ppt课件: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按要求操作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3.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怎样调?)1.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6.1质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6.1 质量我设计这节课的意图是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理解质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我希望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到质量的存在,并能够比较物体的质量大小。
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质量大小;能够通过比较和排序,判断物体的质量大小。
教学难点和重点是让幼儿理解质量的概念,并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质量大小。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和学具,包括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本、玩具等,还有天平和电子秤等称量工具。
在活动的重难点部分,我会特别关注幼儿对质量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能否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的质量大小。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这节课的效果如何,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质量的概念,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尝试将质量的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和理解这个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关于质量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时,我特别关注了几个关键的细节,这些细节我认为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教具和学具,比如书本、玩具、气球等。
这些物体的质量差异明显,便于幼儿直观地感受和比较。
例如,我会展示一个大气球和一个玩具小汽车,让幼儿感受一下哪个更重,哪个更轻。
通过这种实际操作,我希望幼儿能够建立起质量的初步概念。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质量的奥秘。
比如,我会组织一个“重量猜猜看”的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手去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并尝试猜出它们是什么。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触觉和认知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记忆质量的概念。
再者,我注重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讲解、示范、实践、游戏等多种方式,以适应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
例如,在介绍质量的定义时,我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并结合实物演示。
物体的质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教案教案标题: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掌握计算质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质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确立学生对质量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进行质量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进行质量实验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秤、容器、不同质量的物体。
2. 实验材料:小石子、小球、小木块等。
3. 教具:课件、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物质的质量有什么了解?质量与重量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物质的质量概念,强调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
与此同时,让学生理解质量与重量的区别,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3. 实验探究(25分钟)a. 实验1: 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自行组织实验,使用弹簧秤分别测量几个不同质量的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质量与弹簧秤的示数之间的关系。
b. 实验2: 用比较法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找到一个小容器,再找到一些小的物体,比如小石子、小球、小木块等,使学生能够轻松拿起这些物体。
请学生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哪个物体比较重。
引导学生理解比较法是一种估算质量的方法。
4. 归纳总结(1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质量的单位。
5. 拓展应用(5分钟)给学生提供几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
六、课堂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几个质量与重量相关的题目。
七、教学反思:通过此节课,学生对物体的质量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探究能力。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
(2)知道常见质量测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1)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2)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用天平测量质量。
【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器材:托盘天平、铁钉、铁块、冰、烧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塑料桶、铁钉、木盒、铁块、木凳和塑料杯六样物体)师:请同学们尝试对画面进行分类?师:对于物体和物质这两个概念你们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教师展示铁钉和铁块,说明铁块所含的铁多,铁钉所含的铁少,引出质量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活动1.建立质量的概念1.质量的定义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单位换算:(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______kg,(2)一枚药片质量约为250 mg =____㎏。
3.教师介绍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50g,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6g。
4.估计物体的质量(多媒体展示物体的图片)活动2.质量的测量工具师:前面我们是估计,那我们如何能知道一个物体准确的质量呢?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
后介绍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师:一般我们新拿到一样东西,是不是得先看看各部分的构造以及使用说明书?现在请你们参照书上的说明书并查看天平,要求能说出天平的构造。
托盘天平的构造(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1)托盘天平的构造(重点介绍名牌和标尺)(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刻度线处;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6.1-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6.1物体的质量教案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下面是我设计的一堂幼儿园课程的教学方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物操作和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物体的质量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的质量是什么,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的质量是什么。
2. 让孩子们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质量。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的质量是什么,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质量。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质量的单位,以及如何用质量单位来表示不同的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质量的物品,如球、书本、水果等。
学具:质量单位卡片,记录表格,以及用来称量物品的天平。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的物品,并猜测它们的质量。
2.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使用天平来称量不同的物品,并记录下来它们的质量。
3. 游戏互动:让孩子们分组,每组有一个天平和一些物品。
组内成员轮流称量物品,并记录下来它们的质量。
5. 复习:通过质量单位卡片,让孩子们复习质量的单位,如克、千克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的质量是什么,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质量。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质量的单位,以及如何用质量单位来表示不同的物体。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互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的质量是什么,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质量。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孩子们对质量的单位还不太理解,所以在课后我打算再次复习质量的单位,并让孩子们在家里尝试称量一些物品,以此来加深他们对质量的理解。
我还会让孩子们尝试用质量单位来表示不同的物体,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堂幼儿园课程时,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物体的质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物体质量的概念和单位,了解质量的测量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体质量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物体质量的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观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物体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 教学难点:质量测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物体,引导学生讨论物体的质量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以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思考。
2. 概念解释:简要介绍物体的质量概念,让学生了解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与惯性和万有引力有关的量。
3. 单位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质量的单位“千克”。
通过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算和测量,让学生对质量单位有直观的概念。
4. 测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质量测量活动。
让学生操作天平或称重器具,测量并记录不同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5. 讨论解析:让学生分析实测数据,发现物体质量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测量某个物体的质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 拓展应用:通过举一些生活实例和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质量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比如,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均匀分布时,如何测量其质量?7.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物体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系。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总结。
8.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物体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并思考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9.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10. 课堂反思: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
四、教学资源1. 实物物体:不同质量的物体,天平/称重器具等实验设备。
2. 课件或黑板、粉笔。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解答问题的表现,评判其对于物体质量概念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物体的质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教案教案: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质量的概念和定义;2. 学习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单位;3. 了解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教材》或其他相关教材;2. 大小物体若干(可以是小球、秤砣等);3. 动画或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向学生介绍物体的质量的概念和定义,可以使用图像、动画或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Step 2:讨论(10分钟)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提问以下问题:1. 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2.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3. 如果在不同的天体上,物体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以上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Step 3:实践操作(15分钟)分发几个物体给学生,让他们用天平或其他合适的工具测量物体质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Step 4:总结与归纳(1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并解释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Step 5:拓展应用(1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1. 质量和体积有关系吗?为什么?2. 为什么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等价?3. 如果将物体移动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重量会如何变化?Step 6:总结回顾(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物体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单位,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介绍物体的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单位,并分析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Step 8:课堂延伸(可选)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可以进行课堂延伸,展示物体质量的其他相关实验或现象,如质量守恒定律、物体的惯性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物体的质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质量测量和分析。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最新-物体的质量教案 精品
§6.1 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天平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铁钉和铁锤、木桌和木凳等,比较共同点和不同点。
注意区分“物体”和“物质”:物体----具有一定形状、占有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学生讨论总结:所含物质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二、新棵讲授㈠、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符号:m2、质量的单位:平时在市场上买水果、蔬菜或自己称体重时,遇到哪些质量单位?换算关系怎样?学生讨论回答:千克、克、毫克和吨。
1t= 1000 kg,1 kg = 1000 g,1 g = 1000 mg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 。
规定:1dm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 kg常用的还有克、毫克和吨。
3㈡、质量的测量1、工具:生活中常用:杆秤、磅秤、台秤、电子秤实验室用:天平2、托盘天平⑴.结构和组成(看书)⑵.天平的正确使用①平衡标志: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②平衡螺母的使用:左高左调、右高右调③操作步骤:(演示、归纳)A、水平放置B、调横梁平衡﹝a、游码移零;b、调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C、称量:a、左盘物体,右盘砝码;b、从小到大增减砝码,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D、读数:待测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数+游码刻度值⑶.使用注意事项:总结:①不超称量;②用镊子夹取砝码;③潮湿物体、化学药品不直接放入天平盘中㈢、实验:A.用天平称一个空雪碧易拉罐的质量,然后将其挤压变形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天平的使用,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和用天平测量实际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天平及砝码、橡皮【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点出实物】课桌和凳子,大头针和铁锤【设问】这些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总结】像大头针、铁锤、课桌和凳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质呢?(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解。
)二、进行新课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引入】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自学指导】(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质量的单位与平时生活中所使用单位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4)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测量【过渡】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现场出示体重秤,并找学生实际测量质量。
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过渡】实验室使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叫做天平(1)认识天平的构造托盘天平的构造(教材110页图-2)【设问】1、能否用天平测量我们自身的质量?2、能否用手直接拿砝码?3、能否用天平直接测量液体和化学物品的`质量?为什么?【总结】(2)使用注意事项①每个天平都有自己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量程);②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6.1物体的质量教案
左边的刻度线为准。
①构造:分度标牌、指针、托盘(2个)、横梁、平
衡螺母、秤量标尺、游码、底座、砝码盒。
②使用:
测量前: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标尺的零刻线及标尺上的最小分度值。
测量时:
一放: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左边的零刻线处。
二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或偏离中央刻线的格数一样多,这时天平平衡。
三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加砝码时根据估计先加大砝码,后放小砝码,小砝码不够则拨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四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把物体的质量记下来。
测量结束后,砝码用镊子放回砝码盒,游码用镊子拨回零。
总结:天平水平桌面放,调节横梁要平衡,左物右码记清楚,物体质量要算清。
③天平使用时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秤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C.砝码要用镊子轻拿轻放
备注:红色字体为二次备课补充内容。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质量教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 质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1课“质量”。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如下:1. 质量的定义(第1节)2. 质量的单位与换算(第2节)3. 物体质量的测量(第3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换算方法,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质量单位与换算,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物体(如书本、钢笔等)。
学具:每组一台天平、砝码、尺子、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拿出一个物体(如苹果),提问: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大小?学生思考、讨论,引出质量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质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介绍质量的单位、换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解析一道关于质量换算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使用天平、砝码测量物体质量,掌握测量方法。
提问:质量与重量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定义2. 质量的单位与换算3. 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质量的概念。
1kg等于多少克?1g等于多少毫克?列举三种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2. 答案: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kg=1000g,1g=1000mg。
三种测量方法:天平测量、电子秤测量、比重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质量的概念、单位换算掌握较好,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1物体的质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1物体的质量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难点:理解质量的本质,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质量计、天平、砝码、物体。
学生准备:记录本、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为什么需要测量质量?引起学生对质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2. 介绍质量的测量方法:用天平和砝码进行测量。
3. 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天平,进行质量测量实践活动。
2.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质量的测量过程。
3.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活动重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难点:理解质量的本质,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质量的本质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概念。
拓展延伸: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有什么关系?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质量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6.1物体的质量教案新版苏科版8
《6.1物体的质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3.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2.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三、教学资源牙膏、药品的包装盒、小金属块、托盘天平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1.导入:从教室内物品引入,针对P2图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与联系.学生讨论后举例。
结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2.质量的单位要求学生根据拿出牙膏、药品的包装盒等,通过观察,寻找有关质量的标志.提问:我们平时所买的物品上是否都标有质量值?引出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学生活动:回顾小学学的重量单位进行对比单位换算练习(学生展示):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50吨,合____千克;蜜蜂的翅膀的质量是0.1毫克,合___千克;红血球的质量为5.0×10-11千克,合___克.3.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学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以及注意事项.观察天平构造,对照书本,指出每一组成部分.(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2)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帮助学生了解天平的构造.(4)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5)学生对照说明书演示测量小金属块的质量(学生讨论并操作).4.探究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指导学生讨论概括: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质量并不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5.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内容.6.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10.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观察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2)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让学生体验STS精神.(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三、教学资源1.教师用:大试管、小试管、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2.学生用:小木块、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膜、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老师:请同学们将塑料袋装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感到有压力老师:请同学们把小木块放入矿泉水瓶中.教师提问:1、在这里,谁对谁有压强?2、木块对矿泉水瓶的什么部位有压强?学生回答:1、木块对矿泉水瓶.2、底部.教师提问:虽然存在压强,但是我们并不能“看见”这种压强,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大家“看见”这种压强?如何证明存在有压强?学生:用气球膜蒙住无底的矿泉水瓶底,然后放入小木块气球膜向下凸(形变).(二)新课教学: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如果向玻璃管中倒水,橡皮膜会形变吗实验演示.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是小木块或是水,为什么都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学生回答:(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2)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如果在玻璃管的侧壁开几个洞,蒙上橡皮膜,会怎样?实验演示.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如果放木块,橡皮膜会形变吗?固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吗?(3)为什么固体没有而液体有呢?学生回答:(1)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2)没有.(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由于液体的这种流动性使液体产生的压强具有什么特点呢?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实验演示:将两端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横放,竖放)教师提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橡皮膜向里凹.实验演示:将容器变换方向向各处移动.教师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各处压强不一定相等.小结:我们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可比较各点压强的大小.但这只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当需要定量测量各点的压强时,这种方法就不行了.3.压强计:那么要想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需要一种仪器,你们想要什么呢?学生:有压强计吗?(1)压强计构造①U形管:当不受到压强时,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②金属盒:蒙有一层橡皮膜.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③刻度板:两侧液面读数相减即为高度差.④旋钮:可改变金属盒的方向,以测量各个方向的压强.(2)使用:教师演示,请学生读数.4.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师提问:(1)请大家猜想一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深度、密度、方向(2)什么是深度?学生:到液面的距离.(竖直方向上)师总结: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即为该点的深度.自由面指液体和大气接触的面.(1)与这些因素具体有什么关系?学生:深度越大,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设计实验,准备器材:教师提问:需要哪些器材?学生回答:至少两种液体、压强计、刻度尺.为大家准备的两种液体是水和盐水.实验方法:教师提问:这么多因素,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实验前交代:这个实验相对复杂,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请学生说出得出的结论.打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三)总结: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都有/都没有)压强.2.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3.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4.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五、教学反思。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了解常见物体的质量,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1)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各种物体(铁钉、铁锤、木块、铝块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如铁钉、铁锤、木块、铝块等,提问学生: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特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体的质量。
(二)新课讲授1、质量的概念(1)让学生观察上述物体,思考:这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相同?(2)举例说明:一个铁钉和一个铁锤,铁锤所含的铁比铁钉多,所以铁锤的质量大;一块木块和一块铝块,铝块所含的物质比木块多,所以铝块的质量大。
(3)总结得出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单位(1)介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2)展示一些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对不同单位的质量有直观的认识,如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 50kg,一头大象的质量约 5t 等。
(3)讲解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1)提出问题:把一块铁加热,它的质量会改变吗?把它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改变吗?(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物体的质量课程设计
物体的质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物体的质量概念,理解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质量的定义和单位。
2.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如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
3.理解质量与物体体积、形状的关系。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天平准确称量物体质量。
2.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质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提高对科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质量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引入质量的概念,解释质量的定义和单位。
2.介绍质量的测量方法,如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并演示实验操作。
3.探讨质量与物体体积、形状的关系,分析质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4.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质量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质量的概念、定义和单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质量测量实验,加深对质量测量方法的理解。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质量与物体体积、形状的关系,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提供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质量的概念和实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天平、砝码、实验物体等,便于学生进行质量测量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物体的质量 公开课教案 (新版)苏科版教案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性质结论
质量随状态、形状、位置改变而改变吗?
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它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学生看书并回答千克这个单位的来由。)
常用单位
光有主单位是不行的,汽车、火车的装载量,粮食、钢铁的产量或者药房、实验室里用的是什么单位?
1、相同点:都是木头做成,属于同一种“物质”;
不同点:大小、形状不同,所用木头多少不同。
2、相同点:都是铁做成,属于同一种“物质”;
不同点:大小、形状不同,所用的铁多少不同。
二讲授新课
由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同种物质可能构成不同的物体,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含的“物质”的数量有多有少,为了概括表示物体的这种共同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质量这个概念。
物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知道天平的构造。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正确使用天平。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想
重点: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天平。
难点:利用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常用的单位是吨、克、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质量的测量
实验室里常用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这是一架托盘天平,请同学仔细观察并参照书上的图来了解一下托盘天平的构造。
主要部分是: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平衡螺母等。砝码盒中有砝码和镊子。
天平的使用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东市鹤城中学“152010”课时教案个人自备稿
第六章(课)第 1 节《物体的质量》第 1 课时备课人:徐海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质量;会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概念的过程,经历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使用天平过程中,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难点:质量概念、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具准备:铁钉、大头针、铁球、玻璃球、托盘天平(砝码)、橡皮泥、冰块、烧杯、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学习《物体的质量》,请同学们根据讲义上预习交流内容,围绕教材,再次预习,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5分钟)
2、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前提测评。
(5分钟)
3、在前提测评中,发现大家第一题错的很多,此题关键是要理解“物体”和“物质”两个概念。
其实很容易区别,(出示一根铁钉和一枚大头针)铁钉和大头针都是物体,他们都是由铁这种材料组成的,铁就是物质。
4、请问铁钉和大头针所含的铁哪个多?----铁钉。
对,同一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大的物体所含物质多。
5、那么不同物质组成的大小相同的物体,怎样比较他们所含的物质的多少?
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桌上两个大小相同的铁球和玻璃球,它们所含物质一样多吗?怎么比较?
-----很好,我听到有同学说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就可以比较了。
6、物理学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的概念(符号m)。
(板书)
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有的物体含有的物质多质量就大,有的物体含有的物质少质量就小。
7、其实我们平时所买的大多数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值,比如米袋上的净含量(出示米袋),大家有没有发现“10”后面还有一个符号“kg”,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呢?-------哦,质量的单位。
8、你们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呢?-----大家都回答的很好。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表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质量单位:如吨(t)、克(g)、毫克(mg).
9、你们知道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联系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想一想再回答。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对,它们之间相邻均千进率。
10、下面我们就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大家可以联想到类似长度单位中千米、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11、例如126g= Kg,首先数字照抄,然后“ g ”换算为“10-3Kg”,最后整理数据,写换好的单位。
12、请同学们完成单位换算的练习-----有长度单位的换算基础,大家都做得很好。
13、学了质量的单位,我们还可以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请同学们在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数据后填写适当的单位。
14、很好,大部分同学都填对了。
如果给你一个物体,你能不能估测它的质量?
(拿出一个橙子)请同学们估测它的质量大约是多少?----100g、150g、180g、200g
15、如何准确测出物体的质量呢?------我们需要测量质量的工具。
16、你们了解哪些测量工具?(根据家作,提问多个同学)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磅秤、案秤、杆秤、电子秤等;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托盘托盘、物理天平。
17、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简称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8、请同学们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板书),并且对照实物进行观察。
19、我指出天平某一部分,请同学们说出结构名称。
重点弄清指针、分度盘、托盘、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底座、铭牌等。
20、老师先做演示,用天平测量刚才那个橙子的质量,看看谁估测得最准。
21、①使用前先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及标尺的分度值,估计待测物体的质量;(估测)
②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放平)
③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归零)
④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左偏右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或指针
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这时横梁平衡;(调平)
⑤测物体质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用镊子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当加最小砝码指针偏右,取下最小砝码指针偏左)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测量)
⑥读数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以游码左侧边缘线所对的刻度为准)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读数)
⑦整理器材,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内。
(整理)
22、你们知道使用天平应注意什么吗?
----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天平和砝码保持清洁和干燥,不能将潮湿物体、化学药品直接放托盘中,也不能直接用手取放砝码。
23、现在请你们使用天平分别测出铁球和玻璃球的质量,比较铁球和玻璃球所含物质的多少。
24、结合刚才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观察书中图示6-2,指出在使用托盘天平过程中的错误。
------回答得很好,希望你们使用天平时不要犯错误哦。
25、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当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地理位置发生改变时,该物体的质量改变吗?——变或不变
26、下面我们就来看活动6.1探究物体形状、物质状态对质量是否有影响?
一二两组同学探究橡皮泥形状变化对质量是否有影响,三四两组同学探究冰块熔化为水后对质量是否有影响。
27、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探究的成果。
----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变。
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也不变。
28、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物体被航天员带到太空中后,质量也是不变的。
(展示神舟十号的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太空授课活动的图片)
29、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了解了当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地理位置发生改变时,该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相同。
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0、现在请完成检测反馈-----
3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教师归纳强调:
1)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Kg 其他单位 t 、 g 、 mg ,关系是:相邻均千进率。
3)测量质量的工具
4)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5)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2、作业已经布置在你们讲义上了,特别要思考有关天平使用的思维拓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