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肺与脾、肝、肾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脏腑之间的关系总结ppt课件

脏腑之间的关系总结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6.肺与肝
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肺 与
肺在膈上 生理:气机升降
肝在膈下
其气以肃降为顺(肺从右降)
制约并调节肝气升发
互制互用,升降协调,
其气以升发为畅(肝从左升) 维持全身气机调畅。
2.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和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生理 心
血液生成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主心脉,心阳化赤以生血 心脾协同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心血自充 心血脾气 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健运不息 相互促进
血液化生充足。
与 脾
心行血,推动血液运行不已 血液运行 脾统血,统摄血液不逸脉外 协调配合,血运正常。
心主血
心有所主——主持推动血液运行
血液运行 肝藏血 血液充足 肝有所藏——贮藏调节血量分配 血运通利
生理

精神情志
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情志 肝主疏泄,调畅精神情志 相互协同,调节精神情志。

心血不足,肝无所藏,肝血虚——眩晕、视物模糊、爪甲色淡、肢麻筋挛。

心肝血虚 肝血亏虚,心无所主,心血虚——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心肾相交示意图
水火既济

精神互用

君相安位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心火不亢 心阳
下 温
肾阳
温煦 推动 兴奋 凉润 宁静 抑制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

肾精不足,少
阴阳两虚
肺阴不足,下汲肾阴 肾阴亏虚,肺阴失充
肺肾阴虚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干咳少痰,腰膝酸软
肺肾阳虚,津凝为痰——老年久病痰饮咳喘
8. 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
生理:
藏血与统血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供应脾运 脾主生血,统血,使肝血充足
病理
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降——胸满气急喘咳 肺津不降,传导失职——便秘、干结
肺虚推动无力——气虚便秘,大便艰涩不行 气虚不固,清浊混杂而下——大便溏泄
脾与胃
胃主受纳——是脾运前提条件 纳运协调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
生 升降相因 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 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
先后天相互资生
先天温养后天——脾主运化,赖命火温煦 后天补充先天——肾主藏精,须脾精补充
水液代谢
脾主运化水湿——脾阳健运,土能制水 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开合有度
病理:
肾阳不足 脾阳亏虚
脾肾阳虚——少腹冷痛、形寒肢冷 下利清谷、五更泻
脾不运水 肾失气化
水液代谢紊乱——水肿 、尿少
10. 肝与肾
疏泄胆汁,帮助消化
精神情志
胆主决断 胆主决断
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病理
肝与胆
消化方面
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利 肝胆同病 胆道受阻,影响肝之疏泄
精神情志
肝血不足 胆气虚怯
谋虑不决——口苦, 心烦失眠
肾与膀胱
生理
肾为水脏——蒸腾气化,控制膀胱开合 膀胱为水腑——开合有度,尿液正常贮存排泄
病理
肾气不足
固摄无权 气化失常
朝百脉宣发布散
饮食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于心·肺·脾·肝的关联心:心主血、藏神,主喜.心气虚行血无力,心血虚则血脉空虚.心不藏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心为火之源,1.肺:肺主气司呼吸,藏魄,主悲(忧).肺气虚则影响呼吸功能。

助心行血,肺主通调水道,肺气虚衰则功能异常。

2.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藏意主思.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血液亏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脾虚则气血不能固摄。

3.肝:肝主疏泄,藏血,藏魄.疏泄不及则肝之气火上逆。

若干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气滞血瘀。

4.肾: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藏精,纳气,主水液,臧志,属恐肾气固摄肾精,气虚则精泄。

肾中精气虚衰,则功能减退。

1、肾与前列腺的关系因为肾与膀胱为表里,肾主水液,肾有升清降浊的功能(肾脏将有用的五谷精华运送至全身,将体内的垃圾毒素尿液代谢出体外.),肾气的固摄能力于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了膀胱的开合。

(您看比如您平时全身无力的现象就是肾气不固,推动力出现了问题,同样的肾精亏虚就会出现小便无力尿急尿频····等现象。

肾气不固其实就像是家里用水壶烧水,水壶里的水蒸气多了才能出现呼呼的响声,如果水壶里的水蒸气总是没有那么多,响声液就很难出现了对吧?这就和咱们所说的肾气不固。

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劲不够了。

)西医当中认为,前列腺炎(增生或肥大)就是无菌性炎症和有菌性炎症。

(例如,非衣原体或衣原体)。

2、阳痿早泄和肾的关系:因为肾主藏精主生殖(先天之精,五谷之精气,营养物质)肾阳亏虚、命门火衰,。

精不足,血就不足,血不足勃起就无力就会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

西医当中认为:《1》血液当中的垃圾毒素太多堵塞了海绵体的血管,阻止了海绵体的充血,勃起就会困难。

《2》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敏感度决定的时间的长短,兴奋度高了也就早泄了。

所以我们也要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和敏感度。

《3》体质衰弱,也就是说的是元气亏虚.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精力不足,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勃起就无力了。

脾胃是人体气机枢纽,心肝随脾升,肺肾胆随胃降,脾胃气机升降正常,

脾胃是人体气机枢纽,心肝随脾升,肺肾胆随胃降,脾胃气机升降正常,
所以黄元御说脾升则肝肾亦升胃降则心肺亦降火降则下水不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上清液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脾胃是人体气机Leabharlann 纽,心肝随脾升,肺肾胆随胃降,脾胃气机升降正常,
脾胃是人体气机枢纽,心肝随脾升,肺肾胆随胃降,脾胃气机升降正常,则全身气机升降正常。所以黄元御说,脾升则肝肾亦升,胃降则心肺亦降,火降则下水不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上清液者,以中气之善运也。四维之病,系因于中气。故余东扶说“调其脾胃而诸病自愈”。

脏腑之间的关系课件

脏腑之间的关系课件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血液运行与呼吸运动(气 和血)之间 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血脉,血以载气 血为气之母
心主血脉
气为血之帅 肺心之搏动和肺的呼吸的中心环节 血液循行和呼吸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
肺气虚弱,行血无力, 或肺气壅滞,气机不 畅 影响肺气宣发肃降 咳嗽,气喘 胸闷等症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相互为用、 藏血与统血相互协调的关系。
1)疏运协调
肝主疏泄,全身气机调畅 协调脾升胃降
2)藏统有节
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肝疏泄气机血行通畅
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 肝体得以濡养
脾主运化 生血统血
病理:
血液藏统失常: 肝不藏血 脾不统血 出血
血液化生不足: 脾气虚弱,血液生化乏源 或统摄无权而出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纳少,倦怠,眩晕,视物模糊,肢体麻木, 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
疏泄 在咳嗽的同时,可出现气机升降失常之头痛头 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胸胁胀 痛等症。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
阴阳互资三方面。 1)水液代谢(标本关系):
有赖肾阳蒸腾气化 肺为水之上源 (标) 借助肺宣发肃降 肾为主水之脏 (本)
2)呼吸运动: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为气之主
—— 肾为气之根 3)阴阳互资: 肾阴充盛,上润于肺——水能润金 肺阴充足,输精于肾——金能生水 肾阳资助肺阳,共温肺阴(津) ——推动水液代谢
肾主纳气
病理:
1)水液代谢障碍:
肺失宣降,水道不得通调,必累及于肾; 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 —— 咳嗽气喘,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尿少水肿等症状 2)呼吸运动失常:肾不纳气证或肺肾阳(气)虚证 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久病及肾; 或肾阳(气)不足,摄纳无权 —— 呼多吸少,气短喘促,气不得续,呼吸表浅,动则气喘 益甚。 3)肺肾阴虚: 肺阴虚损,久则必及于肾而致肾阴不足; 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肺阴,亦可致肺阴虚损 ——两颧潮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痠软,夜 梦遗精等症状。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心与肺“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

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

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与脾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

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

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

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

临床上常见心血虚与肝血虚同时出现的病例。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

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

比如,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燥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现。

心与肾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

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

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

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

若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

肺与脾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五脏的关系

五脏的关系

中医脏腑脾与肾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

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

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命门真火,为先天之本。

“先天为后天之根”(《医述》)。

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

所以说:“脾胃之腐化,尤赖肾中这一点真阳蒸变,炉薪不熄,釜爨方成”(《张聿青医案》)。

“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傅青主女科·妊娠》)。

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才能充盛。

故曰:“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医门棒喝》)。

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辩证关系。

总之,脾胃为水谷之海,肾为精血之海。

“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

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赖后天为之资。

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景岳全书·脾胃》)。

2.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关门开合,使水液的吸收和排泄正常。

但这种开合作用,又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

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脾与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不振或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二者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

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失调和水液代谢紊乱方面。

但须指出,由于有“肾为先天”,“脾为后天”之论,因此对脾肾两虚证的治疗大法,有“补肾不若补脾’’和‘补脾不若补肾”的学术之争。

如李东垣、罗谦甫以补脾立论,主张“补肾不若补脾”。

许叔微、严用和以温肾为法,主张“补脾不若补肾”。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都是实,那么虚即是:喜伤于心,怒伤于肝,悲伤于肺,思伤于脾(血)惊伤于肾,情志非为情志也,情发于肝,志发于肾.楼主此言,却是末入中医之门也.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它不仅仅是研究病人和疾病,这跟西医是不太一样的。

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圈就是自然的圈,《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比如说春夏秋冬,我们中医经常讲,当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时,称为“六淫”或“六邪”,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圈是社会,这个圈讲的是什么?它讲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人的生命及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

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导致疾病。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同志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

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

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在门诊中,我常常跟女同志说,我说你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了再走,别气一半,你先生就跑出去了,回来还得接着吵。

为什么呢?是因为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俩人吵架了,你怒气满胸,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时候他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没法发泄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回来以后接着吵。

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哭是什么?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起来,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对应的五行是金和木,它们俩有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肺气旺盛起来的时候,肝气就平下来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学习五脏相生相克的要领

学习五脏相生相克的要领

五脏相生相克的使用要领了解五脏相生的生理功能后,对身体器官调整就有了个全面、系统的概念,知道了如何来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根据我们今天接触的产品,人参、林蛙油、鹿产品等主要功效是直接入脏腑,调节脏腑功能我们就要对五脏的相关知识多了解一些,以便提高自身销售和服务专业能力。

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行相生:指有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其规律为:木———火———土———金———水———木结合五脏:肝———心———脾———肺———肾———肝(1)五脏之间的相生: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充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助肾等等。

一、肾生肝:肾藏精以养肝肾属水脏,对于肝有一种相互滋养生长的作用。

两脏从神经上同走一个神经干;从血液循环上看,肾过滤血液,肝贮藏血液,所以古人称:肝肾同源。

从生理功能来看,肾藏精、肝藏血,精和血是互生的,精足则血旺,所以又称精血同源。

健康时肝肾之间相生,患病是肾功能不足,肝功也日久变差。

二、肝生心:肝藏血以济心也是相互滋生的关系。

心与肝之间有一大静脉相通,当心脏工作时,肝就把自己的血液从静脉排到心脏,然后由心脏从动脉和静脉输送到全身,在回到肝脏。

在肝功能下降不能满足供血需要时,心脏也会出现供血不足。

三、心生脾:心之阳气可以温脾相生的作用主要是神经血管上的联系。

脾大动脉的供血如何完全取决于心脏功能,如果心脏供血能力不足,脾胃就没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机能,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及生血、统血的能力就会受到损伤;反过来,因生血不足,心脏向全身供血的数量和质量也受到影响。

四、脾生肺: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充肺血液中的营养来自脾胃吸收的食物精华和肺脏吸入的氧气,脾和肺的相互滋生,会使全身气血充足,当肺因劳累、受寒产生虚弱需要调整时,不能忽视脾胃的滋生作用,这一点极易被忽视,许多人认为能吃能喝就是脾胃好,忽视了吸收差、生血差对肺的影响。

“中医脏腑课件: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中医脏腑课件: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与肝相配合
4 与肾气关联
肺与肝的关系密切,肺主气,肝主血。肝血 盛,肺气盛,肝气抑肺气,肺气乱则肝气瘀。
肺与肾气关联密切,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 可以协调肾水和肺气的平衡,确保人体的正 常代谢。
心脏的功能及与其他脏腑的关联
泵血送氧
心脏是人体的泵,它通过收缩和 舒张来泵血,将富含氧气的血液 输送到全身。
小肠
• 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 • 是身体最长的器官之一。
总结人体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 以及它们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通过它们 之间的联系,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和心理活动。
受到刺激时,会引发情绪的波动和内分
泌失调。
3
配合脾胃
肝与脾的关系密切,疏导肝气可以辅助
脾胃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与肺相配合
4
肝与肺同属木脏,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 可以协调肝和肺的活动,从而维持人体 的健康。
脾脏对人体的贡献以及其在五行中的 地位
提供气血
脾主运输物质,可以分解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气血等生物基本物质,供给全身。
与血管相连
心脏通过血管连接着全身的器官 和组织,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 动。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
心脏与神经系统密切关联,可以 通过神经系统不断调节心跳速率 和节律。
肝脏的主要功能,并且与其他脏腑的联系
1
疏理气机
肝主疏泄功能,可以调理气机,使气血
调节情志
2
通畅,从而消除或缓解不同的身体症状。
肝藏神,与情志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
肾和肝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肝主 气、肾主水,两者之间的配合可 以协调气血和调节新陈代谢。
与脾相辅助

心、肝、脾、肺、肾五脏解说+-五脏六腑的作用

心、肝、脾、肺、肾五脏解说+-五脏六腑的作用

心、肝、脾、肺、肾五脏解说+ 五脏六腑的作用君主之官:心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但老帅被对方吃掉了,你的车马炮再多,也是输了。

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是棋盘中的老帅,因此《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气血运行。

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

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

中医认为,大喜伤心。

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心开窍于舌。

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

比如舍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动脉硬化。

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

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中医有哪些好的办法呢?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红枣、红椒、赤豆、樱桃、鸡鸭血、桂圆等红色的食品和呵(he)这个发音都与心相关,归属于心火系统,故能补心。

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莲子和苦瓜,他们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经也归属于心火系统,能够清泻心火。

日常生活中多发“呵(he)”这个音对心功能也有帮助。

在身体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敲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的简易方法来推动心气、心血的运行。

在众多的仙草中,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三七功效第一,灵芝有非常好的养心安神作用,石斛养心阴补心气效果最佳,安神助眠酸枣仁效力最强。

由酸枣仁和灵芝配伍的睡宁胶囊可明显改善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而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冠心病等人群,则适宜服用百通胶囊;作为补五脏气血的灵芝胶囊,则能明显调节心系功能异常而出现的各种症状。

将军之官:肝《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刚强急噪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

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五脏的系统分属关系、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脏的精气阴阳关系等方面。

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1.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

心与肺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2.心与脾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血液生成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

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

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健旺,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

(2)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

血液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

3.心与肝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1)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心为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肝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
病理表现:尿少、尿热赤、尿痛心烦、舌赤、口舌生疮
整理课件
7
肺与大肠
肺司呼吸,主行水——有赖大肠通畅 生理
大肠主传导,主津——有赖肺气下降
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降——胸满气急喘咳
肺津不降,传导失职——便秘、干结 病理
肺虚推动无力——气虚便秘,大便艰涩不行
气虚不固,清浊混杂而下——大便溏泄
整理课件
五脏与女子胞 五脏与脑 五脏与脉 五脏与骨、髓
整理课件
13
五脏与女子胞
女子胞:产生月经,孕育胎儿,均赖于
神的调控 气的推动 精血的充养
生 心藏神,主血——资助、促进女子胞发生月经,孕育胎儿
理 肝主疏泄,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本
脾主运化,统血——化生、固摄经血
肾藏精——主司天癸的至竭及生殖
整理课件
14
8
脾与胃纳运协调来自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 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

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
升降相因

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
燥湿相济
脾性恶湿——脾阳健则能运 胃性恶燥——胃阴足则能纳
整理课件
9
脾与胃
胃纳不佳,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腹胀泄泻 纳运失调
脾失健运,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胃脘胀痛
藏象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二)
整理课件
1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
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

朝百脉宣发布散










胆汁 小肠

泌 别

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六腑解释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人体内的各种‎器官。

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

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

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

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目前,我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脏与‎脏的关系,和脏与腑的关‎系。

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专业模拟题2021年(226)_真题-无答案

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专业模拟题2021年(226)_真题-无答案

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专业)模拟题2021年(226) (总分99.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津液之府指的是A. 大肠的生理功能B. 小肠的生理功能C. 三焦的生理功能D. 膀胱的生理功能E. 肾的生理功能2.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最为确切的含义是A. 胃实而肠虚B. 肠实而胃虚C. 六腑保持虚实更替D. 传化物而不藏E. 六腑气机通降下行3. “中焦如沤”是描绘A. 胃的受纳功能B. 脾的散精功能C.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D. 脾胃肝胆等脏腑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E. 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4. 具有“主液”功能的腑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5. 与肺相表里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大肠6. 被称为“中精之府”的是A. 骨B. 髓C. 脑D. 脉E. 胆7. 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 胆B. 膀胱C. 小肠D. 大肠8. “中精之腑”指的是A. 胃B. 胆C. 膀胱D. 小肠E. 三焦9. “孤府”指的脏腑是A. 胃B. 胆C. 膀胱D. 小肠E. 三焦10. “主津”的腑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11. 上焦的功能特点是A. 如雾B. 如沤C. 如渎D. 开发E. 宣化12. “太仓”指的是A. 胃B. 脾C. 胆D. 三焦E. 膀胱13. 六腑包括A. 胆、胃、大肠、小肠、女子胞、膀胱B.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女子胞C. 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心包、胆D. 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胆E. 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脑14. 与胆相表里的脏是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15. 具有“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生理功能的腑是A. 胆B. 膀胱C. 胃D. 三焦E. 小肠16. 大肠的功能是A. 排泄胆汁B. 受纳通降C. 受盛化物D. 传化糟粕E. 运行水液17. 中焦的功能特点是A. 如雾B. 如沤C. 如渎D. 开发18. 大肠是A. 受盛之官B. 传导之官C. 决渎之官D. 州都之官E. 相傅之官19. 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何种功能的延伸A. 肺的肃降B. 胃的降浊C. 小肠的化物D. 小肠的受盛E. 小肠的泌别清浊20. 胆的生理功能是A. 受盛化物B. 传化糟粕C. 主持诸气D. 受纳腐熟E. 主决断21.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A. 通行元气B. 传化水谷C. 化生精气D. 调畅气机E. 宣发肃降22. 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导致A. 肾失气化B. 肝失疏泄C. 肺失肃降D. 脾失健运E. 脾失升清23. 下焦的功能特点是A. 如雾B. 如沤C. 如渎D. 开发E. 宣化24. 主通降的脏腑是A. 胆B. 胃C. 三焦D. 小肠E. 大肠25. "上焦如雾",是指何项作用A. 心主血脉B. 肺主气C. 胃的受纳D. 肺主治节的作用E. 心、肺的输布气血26. 有“太仓”之称的是A. 胃B. 胆C. 膀胱D. 小肠E. 三焦27. 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28. “受盛之官”指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29. “孤府”指的是A. 胆B. 胃C. 三焦D. 膀胱E. 小肠30. "中焦如沤"是比喻A. 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B. 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C.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D. 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E. 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31. 下列哪项属于胃的生理特性A. 喜燥B. 喜满C. 喜润D. 喜运E. 喜升32. 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33. “州都之官”指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34. 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功能的是A. 肾B. 肺C. 肝D. 三焦E. 脾35. 下列哪项是胆的功能A. 主神志B. 主决断C. 主思虑D. 主谋虑E. 主疏泄36. 胃的生理功能是A. 受盛化物B. 传化糟粕C. 主持诸气D. 受纳腐熟E. 通调水道37. “利小便以实大便”的依据是A. 肾司二便,故利小便既可以实大便B.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二便相关C. 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D. 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E. 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38. “中正之官”指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39. 燥湿相济的脏腑关系是A. 肾与膀胱B. 脾与胃C. 肝与胆D. 心与小肠E. 肺与大肠40.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A. 化生精气B. 贮藏精气C. 满而不实D. 藏而不泻E. 受盛传化水谷41. “水谷之海”指的是A. 胃B. 胆C. 膀胱D. 小肠E. 大肠42. 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腑是A. 胆B. 胃C. 小肠D. 大肠E. 膀胱43. “决读之官”指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膀胱B1题型1. 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的是A. 脾B. 胃C. 心D. 肝E. 肾2. 大肠与小肠交接处是A. 阑门B. 贲门C. 魄门D. 幽门E. 吸门3. “主液”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大肠4. 具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是A. 脾B. 胃C. 心D. 肝E. 肾5. 小肠与胃交接处是A. 阑门B. 贲门C. 魄门D. 幽门E. 吸门6. 具有受纳腐熟水谷功能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膀胱7. "州都之官"是指A. 膀胱B. 大肠C. 小肠D. 三焦E. 胃8. 会厌是A. 阑门B. 贲门C. 魄门D. 幽门E. 吸门9. 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膀胱10. "决渎之官"是指A. 膀胱B. 大肠C. 小肠D. 三焦E. 胃11. 三焦为A. 孤府B. 中精之府C. 精明之府D. 血之府E. 筋之府12. 主运行水液的是A. 大肠B. 小肠C. 三焦D. 膀胱E. 肾13. 七冲门中,吸门指的部位是A. 唇B. 齿C. 会厌D. 下极E. 大肠小肠相会处14. "受盛之官"是指A. 膀胱B. 大肠C. 小肠D. 三焦E. 胃15. 胆为A. 孤府B. 中精之府C. 精明之府D. 血之府E. 筋之府16. 主传化糟粕的是A. 大肠B. 小肠C. 三焦D. 膀胱E. 肾17. 七冲门中,阑门指的部位是A. 唇B. 齿C. 会厌D. 下极E. 大肠小肠相会处18. 脾与胃的关系是A. 藏泄互用B. 纳运协调C. 乙癸同源D. 水火既济E. 先后天相互资生19. “中正之官”指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膀胱20. 主受纳腐熟的腑是A. 胆B. 胃C. 大肠D. 小肠E. 三焦21. 脾与肾的关系是A. 藏泄互用B. 纳运协调C. 乙癸同源D. 水火既济E. 先后天相互资生22. “州都之官”指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膀胱23. 主受盛化物的腑是A. 胆B. 胃C. 大肠D. 小肠E. 三焦24. 心与肾的关系是A. 藏泄互用B. 纳运协调C. 乙癸同源D. 水火既济E. 先后天相互资生25. “主津”的是A. 胆B. 胃C. 小肠D. 三焦E. 大肠。

2021年心_肝_脾_肺_肾_各主什么

2021年心_肝_脾_肺_肾_各主什么

心肝脾肺肾各主什么?欧阳光明(2021.03.07)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主神志。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心藏神。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肺藏魄。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藏意。

肝:主疏泄,主藏血。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肝藏魂。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

肾藏志。

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2,【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皮毛)】【在窍为鼻】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肺与脾、肝、肾之间的关系之欧阳引擎创编

肺与脾、肝、肾之间的关系之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肺与脾、肝、肾之间的关系欧阳引擎(2021.01.01)1、肺与脾的关系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所以,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方面:肺主气,脾益气,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两者结合化为宗气(后天之气);宗气是全身之气的主要物质基础。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但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必赖肺气的宣降才能敷布全身。

肺在生理活动中所需要的津气,又要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故脾能助肺益气。

因此,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

总之,肺司呼吸和脾主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之盛衰有密切关系。

(2)水液代谢方面:2021.01.01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为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

人体的津液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输膀胱。

脾之运化水湿赖肺气宣降的协助,而肺之宣降靠脾之运化以资助。

脾肺两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过程。

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而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肺失宣降而喘咳。

其病在肺,而其本在脾。

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反之,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

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常表现为脾肺两虚、痰湿阻肺之候等。

2、肺与肝的关系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气机调畅,气血流行,脏腑安和,所以二者关系到人体的气机升降运动。

肝和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方面。

(1)气机升降:“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刺禁论》)。

肺居膈上,其气肃降;肝居膈下,其气升发。

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肝从左升为阳道,肺从右降为阴道,肝升才能肺降,肺降才能肝升,升降得宜,出入交替,2021.01.01则气机舒展人体精气血津液运行以肝肺为枢转,肝升肺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的关系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气与血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生成宗气,贯通心脉,助心脏行血心主血,心血运载宗气敷布全身,维持肺主气的功能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2.心与脾的关系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1)血液的生成:心主血脉又生血-心血旺盛,濡养于脾-脾气健运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化源充足-血液充盈而心有所住(2)血液的运行:心主血,脾统血心气推动血行脾气统摄血液--血液运行和调而不溢于脉外3.心与肝的关系心与肝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藏血,主神明与调节精神情志之间的相互关系(1)血液的运行:肝藏血,心行之心主血脉,推动血行肝主藏血,调节血量(2)精神情志:心主神明,统领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4.心与肾的关系心与神肾的关系主要是指心肾相交,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水火既济心火(下交/上承)肾水(2)精血互生心血(生/化)肾精(3)精神互用心神(驾驭/化生)肾精5.肺与脾的关系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个方面(1)宗气的生成:肺司呼吸而吸入清气脾主运化而专属水谷精微--胸中-宗气(2)津液的输布:脾主运化水液上归于肺肺主宣降水液输布全身--两脏相互配合-水液正常输布与排泄6.肺与肝的关系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机的升降方面肺居膈上,其气以肃降为顺肝居隔下,其气以升发为宜--肺与肝密切配合,升降相因,调畅全身气机7.肺与肾的关系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此外,肺阴与肾阴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的关系(1)呼吸方面: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肃降-有利于肾主纳气肾气摄纳-有利于肺气肃降--两者相互依赖-呼吸正常(2)水液代谢方面: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气肃降-水液归之于肾肾气蒸腾-水液上升于肺--两者协调-水液代谢正常(3)阴液方面:肺阴(互相资生)肾阴8.肝与脾的关系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之间的关系(1)消化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分泌排泄胆汁-协助脾的运化脾气健运,化生气血-濡养于肝-肝气冲和条达(2)血液方面:肝藏血脾统血--两者相互协作-血液有所贮藏,按脉道遁行9.肝与肾的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之间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1)精血互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互化(2)藏泻互用: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相互制约,相反相成(3)水能涵木:肝阴(相互资生)肾阴肾阴涵养肝阴-肝阳不亢肝阴资助肾阴-泉源不竭但由于肾阴为各脏腑阴液之根本,且肾水为母,肝木为子脏,母能生子,故在肝阴和肾阴之间,水能涵木是主要的方面10.脾和肾的关系脾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后天互相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1)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充养肾精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之火温煦脾阳,助其健运(2)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肾主水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与脾、肝、肾之间的关系
欧阳光明(2021.03.07)
1、肺与脾的关系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所以,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方面:
肺主气,脾益气,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两者结合化为宗气(后天之气);宗气是全身之气的主要物质基础。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但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必赖肺气的宣降才能敷布全身。

肺在生理活动中所需要的津气,又要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故脾能助肺益气。

因此,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

总之,肺司呼吸和脾主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之盛衰有密切关系。

(2)水液代谢方面:
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为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

人体的津液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输膀胱。

脾之运化水湿赖肺气宣降的协助,而肺之宣降靠脾之运化以资助。

脾肺两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过程。

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而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肺失宣降而喘咳。

其病在肺,而其本在脾。

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反之,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

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常表现为脾肺两虚、痰湿阻肺之候等。

2、肺与肝的关系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气机调畅,气血流行,脏腑安和,所以二者关系到人体的气机升降运动。

肝和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方面。

(1)气机升降: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刺禁论》)。

肺居膈上,其气肃降;肝居膈下,其气升发。

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肝从左升为阳道,肺从右降为阴道,肝升才能肺降,肺降才能肝升,升降得宜,出入交
替,则气机舒展人体精气血津液运行以肝肺为枢转,肝升肺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

(2)血气运行:
肝肺的气机升降,实际上也是气血的升降。

肝藏血,调节全身之血;肺主气,治理调节一身之气。

肺调节全身之气的功能又需要得到血的濡养,肝向周身各处输送血液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推动。

总之,全身气血的运行,虽赖心所主,但又须肺主治节及肝主疏泄和藏血作用的制约,故两脏对气血的运行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肝与肺之间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失常和气血运行不畅方面,如肝火犯肺(又名木火刑金)之候等。

3、肺与肾的关系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肾关系称之为金水相生,又名肺肾相生。

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1)呼吸方面: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

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

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
降,而下纳于肾。

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

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水液代谢方面: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与肾之间存在着标和本的关系。

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水液只有经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才能使精微津液布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去,浊液下归于肾而输入膀胱。

所以说,小便虽出于膀胱,而实则肺为水之上源。

肾为主水之脏,有气化升降水液的功能,又主开阖。

下归于肾之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使清者升腾,通过三焦回流体内;浊者变成尿液而输入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

肺肾两脏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但是,两者在调节水液代谢过程中肾主水液的功能居于重要地位。

所以说:“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3)阴液方面:
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互相资生的。

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盛,保证肾的功能旺盛。

水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循经上润于肺,保证肺气清宁,宣降正常。

故曰:“肺气之衰旺,全恃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炼金,则长保清宁之体”(《医医偶录》)。

肺肾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呼吸异常、水液代谢失调和阴液亏损等方面,出现肺肾阴虚和肺肾气虚等肺肾两虚之
候,往往须肺肾同治而获效。

故又有“肺肾同源”、“金水同源”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