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贤文志向篇》之一教案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生成长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生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998795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1.png)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领悟古人的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古今贤文(真理篇)》选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选文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
2. 文言文翻译: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古人智慧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人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言文,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智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人智慧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提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选文:让学生自读选文,理解文意,体会其中的道理。
3. 讲解文言文:对文言文进行翻译,解释其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古人智慧的理解。
5. 案例分析:提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问题。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古今贤文(真理篇)》选文的理解和古人智慧的应用。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古人智慧的理解深度。
3. 案例分析报告:收集学生对提供案例的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古人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2. 组织实践活动:策划一次以古人智慧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辩论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资料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f3b1c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d.png)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资料一、课时目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
志向即理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疏通文字。
2、哪些文字你已读懂讲给别人听。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文中用了哪些譬喻把它们找出来。
2、这些譬喻想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具体说明。
3、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1)人为什么要有志向。
(2)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志在年少,理想要远大明确,勤于实践,学习知识。
)四、小小演讲会《我的理想》。
1、选择一两句,侧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畅谈理想。
五、板书设计11、古今贤文(志向篇)要有理想实现理想教学反思:习作3看图作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第六幅图,看看图中有什么人物,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写篇作文。
2、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让图上的人物活起来,让画面动起来。
3、让学生初步尝试通过描写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让图上的人物活起来,让画面动起来。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尝试通过描写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人的健康成长与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最大。
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就是关于一位母亲如何教育孩子的。
二、习作指导1、复习看图作文方法。
(1)指名说。
(2)教师相机板书:看;一;;一;按顺序、想;一;;一;要合理、写;一;;一;要具体2、看图。
(1)学生按上述复习的方法自由观察六幅图。
(2)同桌交流看到的内容。
(3)请六位同学分别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4)请两三位同学说说这六幅图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11.古今贤文(志向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1d323287c24028915fc3a4.png)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难点:
体会短文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磁带
教学进程:
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
我们学习了不少名人名言警句。
今天我们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
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1802841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9.png)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第一篇:《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
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2、检查自学效果: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
即人要有志向,要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志向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志向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d056b5cf84b9d529ea7ac2.png)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略)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
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二、指导自学。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3、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格言和谚语的文化魅力。
4、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格言、谚语,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三、交流感悟。
1、小组之间初步交流对格言、谚语的感悟2、师巡视指导,并从小组中找出好的感悟让他们大声朗读。
四、交流名人立大志的故事。
1、小组之间交流。
2、选代表演讲名人故事(可以加上自己他们的评价)3、听了许多名人立志的故事,你是否也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呢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吧。
4、指名介绍自己的理想,并说说原因和准备怎么做。
五、让学生以lt;lt;我的理想为题,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六、交流部分学生的小练笔。
七、作业。
1、找寻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继续在课文上写自己的感悟。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b2750a551810a6f4248699.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案设计教学目的: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方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预备及辅佐活动。
主要板书方案:
8、古今贤文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狂妄自大,听取意见
作业设计、布置:
课内:背诵课文。
课外:搜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进程:
一、激起兴味
引见名人名言导入。
二、带着效果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停止朗诵竞赛
1、自己练读课文。
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诵竞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络先生自己生活实践,运用言语资料讨论,体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践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先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络实际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示最大,你能用理想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窗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干取得长足的提高。
六、熟读。
七、课后搜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点先生仔细朗诵成语、名言,感悟课白话语,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停止感悟训练,以片面吸收言语资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诵竞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诵,一次一次逐渐提高要求。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f45d6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f.png)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学习目标:1、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2、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已做好的书签教学过程:一、从题入手、初识课文1、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2、检查预习谁愿意帮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句子指名读(2)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的、矢、焉、蠹(3)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4、在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①句子短小②蕴含深刻哲理③由一些名言警句组成……5、小组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6、组织交流二、联系实际,理解深刻含义1、这些句子中你对哪句话有很深的感受?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触呢?2、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亲身经历、历史典故……)3、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两句话,写在自制的小书签上,待会儿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4、生制作书签,师巡视辅导5、同学们送给好朋友的是哪句话?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送给他呢?你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6、我想同学们都想亲手把自己的书签送到朋友的手中。
现在就请大家离开座位,向同学送去一份浓浓的情谊和对他的希望吧!7、同学们也许当你收到朋友送给你的那勉励话的时候,会感觉听得不顺耳,可是那些都是“忠言”啊!所以老师想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送给我们大家,让我们一齐共勉,好吗?齐读8、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还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勉励,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齐分享一下好吗?作业:必做题:背诵选做题:1、课后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抄在摘录本上。
古今贤文教案(共5篇)
![古今贤文教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350da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d.png)
古今贤文教案(共5篇)第一篇:古今贤文教案《古今贤文》诵读教案★ 教材说明《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
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明朝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古今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 教学目标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 教学策略: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背诗导入:师:同学们,诗歌是人间最美的艺术花朵。
我们会背很多的诗。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个诵诗会,把这学期要求背诵的25首诗展示一下。
同学们背过几首了?我们从背诵的25首诗中找出5首,由一个同学领诵,其他同学打好节奏背诵,注意每首诗的最后三个字的节拍要慢。
生齐背。
古代的诗歌写得太好了!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是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
我们学习《千字文》的时候是这么说的,现在我们要学习《古今贤文》。
2、简介《古今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
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明朝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三篇)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616df53186bceb19e8bbcd.png)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修身养性、规范言行举止的。
2.学会本课的生字。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贤文的句子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和上下文体会贤文的内容。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古今贤文》,了解古人是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修身养性的。
2.出示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修身养性、规范言行举止的。
(2)学会本课的生字。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第一次先学后教)出示自学指导一:1.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在课文中标出字音,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读通读顺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通过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词,无法理解的做上记号。
5分钟后交流(一)自学自测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篇课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课后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质疑拓展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1)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和他一起读,如果他读的不对,大家帮他指正后,再齐读。
墨(mò) 戒(jiè) 逆(nì) 寝(qǐn) 锻(duàn) 炼(liàn) 腐(fǔ)读准这些字的读音:前鼻音“寝锻练”。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分类指导。
(1)“朱孰加勉枢蠹”等词语由教师讲解。
(2)学生互帮互学,理解部分词语。
理解生词的意思三、读通课文,理清脉络(第二次先学后教)出示自学指导二:1.想想《修身篇》讲了如何修身养性?2.《保健篇》主要讲了如何保健身体?(一)自学自测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课文,尝试回答问题。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读古人名言,开拓人生视野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读古人名言,开拓人生视野](https://img.taocdn.com/s3/m/93d8f3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b.png)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读古人名言,开拓人生视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今贤文,了解和体会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2. 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古今贤文中汲取营养,开拓人生视野,提升个人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古今贤文》简介让学生了解《古今贤文》的起源、发展和主要内容,对《古今贤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第二章:真理篇讲解真理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真理的重要性和追求真理的态度。
3. 第三章:劝学篇通过讲解劝学篇,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
4. 第四章:修身篇讲解修身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修身养性,提升个人品质。
5. 第五章:处世篇讲解处世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社会关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古今贤文》的起源、发展和主要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真理篇、劝学篇、修身篇和处世篇的主要内容。
3. 讨论:引导学生就真理篇、劝学篇、修身篇和处世篇的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六、教学评价七、教学资源1. 《古今贤文》文本2. 与《古今贤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八、教学时间每章教学时间为2课时,共8课时。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古今贤文中汲取营养,开拓人生视野,提升个人修养。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今贤文》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今贤文》。
3.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古今贤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情感篇讲解情感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如何保持情感的平衡。
苏教版三年级上《古今贤文》教案设计.doc
![苏教版三年级上《古今贤文》教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775cdc36bb68a98271fefad8.png)
赠送以下资料《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二、检查预习(小组之内检查)1、正音练习:给加粗的词注音。
变卖典质(diǎn zhì) 颓唐(tuí) 狼藉(jí)交卸(xiè) 奔丧(bèn sāng) 簌簌(sù)晶莹(yíng) 迂腐(yū) 琐屑(suǒxiè)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妥帖(tuǒ) 蹒跚(pán shān) 踌躇(chóu chú)2、根据解释填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失业在家。
赋闲凄惨暗淡,不景气。
惨淡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腐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祸不单行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变卖典质精神不振作。
颓唐三、朗读课文,交流探讨1、刚才我已经说过,《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说明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者产生了某方面的疑惑,那么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或疑惑。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生成长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生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563541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诗词和名言警句,领悟古人的智慧。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古人的智慧中吸取人生道理,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今贤文(真理篇)》简介1.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及意义。
2.阅读选文,理解文意,体会古人智慧。
第三章:诗词理解与赏析1.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诗词。
2.分析诗词的意义,理解诗词背后的道理。
第四章:名言警句的解读1.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名言警句。
2.解读名言警句的含义,领悟其中的智慧。
第五章:古代故事与现代人生1.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故事。
2.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经验,联系现实生活,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诗词、名言警句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智慧。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故事与现代人生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今贤文(真理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件、播放相关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热身: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古代诗词或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诗词、名言警句和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智慧。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个古代故事或名言警句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和故事,领悟其中的智慧。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教案:古今贤文(志向篇)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教案:古今贤文(志向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84ff14bcd126fff7050b44.png)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教案:古今贤文(志向篇)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
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
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志向即理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疏通文字。
2、哪些文字你已读懂?讲给别人听。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文中用了哪些譬喻?把它们找出来。
2、这些譬喻想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具体说明。
3、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1)人为什么要有志向。
(2)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志在年少,理想要远大明确,勤于实践,学习知识。
)
四、小小演讲会《我的理想》。
1、选择一两句,侧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畅谈理想。
五、板书设计
11、古今贤文(志向篇)要有理想
实现理想
教学反思:。
古今贤文(志向篇)
![古今贤文(志向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da265177232f60ddcca1b1.png)
树立远大的志向
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反思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学习《古今贤文》(志向篇)。
1、解题。
2、初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③全文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
3、检查。
①指名学生读课文;②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各自所画的句子。
按要求自读,思考交流。
正确朗读课文。
课题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一些难懂的句子。
2、、树立远大的志向。
3、懂得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难解的句子,在生活学习中运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二、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投影出示1、胸无理想,枉活一世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
讨论交流。
理解句意,突出重难点。
三、诵读感受
1、放声诵读,感受句子的节奏、音韵美。
2、背诵或选背有关句子。
1、放声诵读,感受句子的节奏、音韵美。
2、背诵或选背有关句子。
背诵,运用。
作业设计
1、继续练读课文。
2、抄写句子。
板书设计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11《古今贤文(志向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97c61f3968011ca30091d1.png)
11《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 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 16 句组成 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 11 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 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
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 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 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 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 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 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 被迫改变志向。
即人要有志向,要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 话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贤文(志向篇)》之一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
“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⑴读准字音,
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⑶全文共多少句话,
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
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采用“读读——议议——
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
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
这
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
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
即人要有志向,要
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
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
3、学生积累。
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格言。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由教案频道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