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一: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8页的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读法,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的数的产生。
2、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3、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亿”、“千亿”。
4、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教学难点: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教具准备:教科书第36页的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教学数的产生(1).数的产生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半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说明: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
记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36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车,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浙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学。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第一单元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将一起探索数的产生以及十进制计数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一单元“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我们将从数的起源开始,探讨数的产生过程,了解数的表示方法,并深入研究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数的产生过程,知道数的起源;2.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够熟练运用;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实际的数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计数器、数学教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数的产生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数的起源。
2. 讲解:接着,我详细讲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运用方法,让学生们掌握其核心要点。
3. 例题讲解:我通过几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们了解如何将实际的数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出来。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详细板书了十进制计数法的表示方法,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作业题,让学生们课后进行巩固。
六、作业设计答案:123(One hundred twentythree),456(Four hundred fiftysix),789(Seven hundred eightynine)。
2. 请解释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以10为基数的计数方法,每一位的数值表示的是10的幂次,例如个位是10的0次方,十位是10的1次方,百位是10的2次方,以此类推。
在生活中,十进制计数法广泛应用于数字计算、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等领域。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十进制计数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将实际数转换为十进制计数法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五课时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缀第五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自然数的概念。
2.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来源,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产生过程,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2.难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那么你们知道数是如何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2.数的产生师: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计数和记事,开始使用一些具体的物品来表示数量。
比如,用石子、树枝等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这就是最初的数的概念。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使用具体的物品来表示数量有很多不便之处。
于是,人们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示数量。
这些符号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数字。
师:我们可以看到,数的产生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数的概念。
3.自然数的概念师:那么什么是自然数呢?自然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比如,1、2、3、4……等等。
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每个自然数都比前一个自然数多1。
师: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些自然数吗?生1:1、2、3、4、5……生2:10、20、30、40、50……师:很好,同学们都能列举出一些自然数。
我们来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4.十进制计数法师: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基数为10的计数方法。
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一位上的数字都代表了一个基数的幂次方。
比如,123表示1×10^2+2×10^1+3×10^0。
师: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可以是0到9中的任意一个。
当某个数位上的数字满10时,就要向前进一位。
这就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十进制计数法吗?生1:比如,23表示2个十和3个一。
生2:比如,456表示4个百、5个十和6个一。
师:很好,同学们都能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是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的起源,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的产生背景,掌握数的计数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对数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数数能力出发,逐步理解并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背景,知道数的起源。
2.让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产生背景的理解。
2.十进制计数法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计数工具,如计数器、算盘等。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数的产生背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数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的产生背景,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使用计数工具,进行十进制计数法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十进制计数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十进制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人教版
举例:解释1亿是多少,1万是多少,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这些大数。
(3)计数原则的应用:在实际计数过程中,灵活运用逢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举例:让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并在过程中运用计数原则。
(4)数学语言表达: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数的读写和比较过程。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们在交流与合作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体来说,这一环节的效果较好,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位的认识和大数的读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数位换算,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的读写或比较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位换算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数位之间的换算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数的产生:理解数的起源和发展,明确自然数、整数和分数的概念。
举例:通过讲解古人的计数方法,如结绳记事,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
(2)十进制计数法: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学会运用数位表进行计数。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2.掌握基准数和基数的概念。
3.理解数位和数位分解的概念。
4.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1.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2.基准数和基数的掌握。
3.数位和数位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1.数位分解的掌握。
2.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5分钟)1.引出数的概念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球,请同学数一数此时课桌上有多少小球。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数?教师简单地介绍数是用来表示数量大小的工具,类比于同学刚刚数小球的过程。
并且让学生感性认识数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2.讨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教师简单地介绍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用来计数和计算的方法。
将同学能够计算的一些数字告诉他们,请同学尝试描述这些数字的组成与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由来与十进制计数法的关系,简单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二、新知输入(25分钟)1.数的基准数和基数教师出示数轴,引导学生找一下0、10、100、1000……这样的数字,将他们称作10的倍数,简单介绍10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提出数的基准数和基数的概念。
并辅以实例的阐述,如518,500就是这个数的基准数,18就是这个数的基数。
2.数位和数位分解教师出示数字523,让学生尝试用文字表达这个数字,进而引出数位的概念。
教师提出数位分解的定义和方法。
简单阐述数位分解的好处以及常用的数位分解方法。
三、知识扩展(25分钟)1.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师看图说话,带领学生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简单阐述在书写时,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规范性的重要性。
2.补足位数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写下8+9,引导学生发现它等于17,然后将17的另一种写法11+6展示给学生看,并鼓励学生尝试理解17这个数字的组成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十位和个位之间存在10的关系,并简单阐述了补足位数的原理和方法。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 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解。
2. 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吗?它们有什么含义?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数的发展历程。
数的产生:人类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为了表示数量和顺序,逐渐产生了数。
最初,人们用手指、石子等自然物品来计数,后来发展出了结绳记数、刻痕记数等方法。
数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数的形式和表示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记数,古巴比伦人发明了六十进制计数法,我国古代发明了十进制计数法。
2. 教师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以10为基数的计数方法,它是目前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计数方法。
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1)每一位的数字代表的是10的幂次方,如个位代表10的0次方,十位代表10的1次方,百位代表10的2次方,以此类推。
(2)相邻两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每增加1个计数单位,就相当于前一位增加了10个计数单位。
(3)每一位的数字范围是0-9,当某一位的数字达到10时,就要向前进位。
3. 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产生过程2. 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特点3. 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如“数糖果”、“数玩具”等,引导学生思考数的产生过程。
2. 新课讲解(1)数的产生过程从实物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数的产生过程。
例如,通过数糖果,让学生明白数是用来表示数量的。
(2)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特点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表示数量的方法,它以10为基数,每一位的数字代表10的幂次,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等。
(3)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
例如,计算一个三位数,可以分别计算百位、十位、个位的数值,然后相加。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计算一个三位数,或者将一个数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出来。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特点及应用。
四、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的小论文。
2. 设计一些关于十进制计数法的练习题,与同学互相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特点及应用,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特点”。
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表示数量的方法,它以10为基数,每一位的数字代表10的幂次,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等。
这种计数法的意义在于,它能够简洁、方便地表示各种数值,使得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基数固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数是10,这是因为人类有10根手指,所以自然而然地选择了10作为基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过程,认识到数的产生是因为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
2.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0-9的读法和写法。
3.学会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各种数量,初步认识数的读法和写法。
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具体题目理解并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数的产生过程与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理解。
2.十进制计数法的运用。
难点1.让学生理解数的产生过程是因为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
2.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思考数是如何产生的。
2. 讲解1.数的产生:介绍数的产生过程,并与学生讨论数的重要性。
2.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让学生认识到零的作用。
3. 操练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2. 讲解1.十进制计数法的读写规则:详细讲解数字0-9的读写规则,让学生掌握。
2.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数量:举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数量。
3. 操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课时1. 梳理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
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十进制计数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3. 练习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篇教案的设计,希木学生在学习数的产生过程和十进制计数法的过程中,能够理解相关概念,掌握基本技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的产生过程,了解数学发展史,认识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十进制进行数的读写和计算;
3.学会使用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提高数感;
4.能够运用所学的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关爱、鼓励、引导为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的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数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对数的进制转换、数位顺序表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3.实物展示: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铅笔等,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引出数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数的进制:教师通过对比不同进制的计数方法,如二进制、八进制等,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掌握十进制的基本原理。
2.介绍数位顺序表:教师详细讲解数位顺序表的构成,引导学生认识数位、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数位顺序表进行数的读写。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数的产生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的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讲述数的产生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案
1、数的产生和发展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看一看书本上第16页的图片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一下没有数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来进行计数的呢?
讲解古时候人们的计数方式以及他们使用的数字。
2、认识自然数
问:那我们用的数字有1、2、3、4、5、6、7、8、9、0,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解释清楚并引出“自然数”的概念以及自然数的相关知识。
说明: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问题:这些自然数是怎么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相差几?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小总结:
(1)我们目前所学的数字有十个,分别是
1,2,3,4,5,6,7,8,9,0;
(2)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这些都是自然数;这些自然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注:数和数字是有区别的。
数字只是用来计数的符号,数是用数字来表示的,可用一个或几个数字来表示。
如:9既是一个数字,也可以表示一个数;926是一个数,也是由9、2、6三个数字组成的。
3、十进制计数法
(1)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位?相应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课件出示已学过的数位顺序表。
过渡:在生活中往往要遇到比亿大的数,那之后又是多少呢?。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数的产生的概念和方法;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3.能够进行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练习。
教学重点:1.数的产生的概念和方法;2.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1.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数的产生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 (10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入数的产生的概念,让学生猜测一个数字,然后逐步给出一些线索,让学生通过推理和猜测来确定正确的数字。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对话来引导学生思考:Teacher: 假设我有一个数字,你们猜猜看是多少?(Student 1 raises hand)Student 1: 是10吗?Teacher: 不是,再猜猜看。
(Student 2 raises hand)Student 2: 是100吗?Teacher: 不是,再来。
(Student 3 raises hand)Student 3: 是1000吗?Teacher: 这次你猜的很接近了,但还不是。
我给你们一个提示,这个数字比1000大,但比2000小。
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可以逐渐了解到数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数的产生有规律可循的。
Step 2 数的产生方法 (15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数的产生方法,包括简单整数的产生,以及小数和负数的产生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对话来解释数的产生方法:Teacher: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产生一个简单的正整数。
请看这个表格:```1,2,3,4,5,6,7,8,9,10,...```这一串数字是如何产生的呢?(Student 4 raises hand)Student 4: 每次都比前一个数多1Teacher: 很好,你说得对。
每次都加1就可以得到下一个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产生小数和负数。
请看这个表格:```0.1,0.2,0.3,0.4,0.5,0.6,0.7,0.8,0.9,1.0,...```这一串数字是如何产生的呢?(Student 5 raises hand)Student 5: 每次都比前一个数多0.1Teacher: 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备教材内容1.本节课教学的是教材16~18页的内容及22页练习三的相关习题。
2.教材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简要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
教材出示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3幅图,展示古人一对应的记数方法。
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产生的缘由,并列举了3种古代数字,说明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
最后说明统一数字的必要性,由此介绍阿拉伯数字,从而让学生了解数字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
3.教材先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简要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用简练的文字揭示了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
再通过展现两组生活中遇到的比亿大的数凸显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
最后利用计数器数数的形式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运用两个实例,说明比亿大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西显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
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计数器数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扩建”数位顺序表,系统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知识,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清楚地认识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排列顺序和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为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和读、写作好准备。
4.教材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呈现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既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渗透了数学文化。
备教法学法“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认识亿以上数的基础。
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学生已有亿以内数的认识的相关经验和知识水平,具备初步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精心设问,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了解数学文化,掌握相关概念。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探究、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培养类推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的起源,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认识数位,掌握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数的读写、数位认识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起源,知道数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认识数位,学会数的读写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读写方法2.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3.数位的认识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认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和记忆。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内容。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如数位卡片、数的学习用具等。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计数器、算盘等,以便学生直观地感受十进制计数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数的出现?数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现在的形式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呈现(10分钟)介绍数的读写方法,如万以内整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以及数的组成。
3. 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游戏,如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读写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认识。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教案: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3.掌握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数的表示和计算;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1.讲义、课件和黑板;2.数字卡片、计算器和作业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引入新知识,以问题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数字是从哪里来的?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Step 2: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15分钟)教师通过讲义和课件,向学生介绍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包括早期人类使用的简单记数法,如用手指、竹签等物品进行计数;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数字;古希腊的字母数字;印度的梵文字数字等等。
Step 3:引导学生思考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怎样定义的?它有什么特点?Step 4:介绍和讲解十进制计数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十进制计数法。
首先,十进制计数法是基于“10”的。
它由0、1、2、3、4、5、6、7、8、9这10个数字组成。
这些数字通过组合和位置的变化,可以表示任意大小的数。
其次,十进制计数法是逢十进一,即每当数增加到9,就要进一位。
最后,十进制计数法是按照权位进行计算的,每一位的权值是10的n次方,其中n为从右到左的位数。
Step 5:实例演示和练习(2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和计算数的方法。
例如,通过使用数字卡片和计算器,让学生用十进制计数法表达一个给定的数;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的加减法运算等等。
Step 6: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十进制计数法是否是唯一的计数方式?存在其他计数方式吗?引导学生思考和了解其他计数法,如二进制计数法、八进制计数法和十六进制计数法等。
Step 7: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目标:1.建立自然数概念,了解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
2.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1.数的产生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图片,讲述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计数需求,如打猎、捕获野兽等,从而产生了数的概念。
2.计数符号和方法的产生教师出示主题图,进一步说明古代人们虽然有计数需求,但开始并不会用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人们只能借助其他物品如小石子、木条、绳子等来计数,即结绳计数。
这些计数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一对应,即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随着语言和文字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和记数符号,如最初的数字。
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3.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通过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的动画,让学生了解阿拉伯数字的产生过程和特点。
4.十进制计数法教师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即以10为基数,由0~9这10个数字组成,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该数位上的数值大小。
同时,介绍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
5.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同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改写后的文章更加清晰明了,用语简洁,易于理解。
同时,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使文章更加完整和准确。
1.数字是用尽可能少的符号来表示的,这些符号称为数字。
我们学过的数字是1、2、3、4、5、6、7、8、9,称为阿拉伯数字。
2.写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计数单位,它们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数位的作用是表示数字的大小。
由于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同,所以只需要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
3.学生要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教师会在黑板上写出来。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理解数的含义;
2、了解数产生的历史进程,理解文明发展与数的关系;
3、体会数字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的情感;
4、加强学生的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如原始人类用手指头来数到东亚道教时期的“六壬文明”,牧民社会使用的抝将来计数,农业社会发展出基数系统,古埃及人用头骨来代替石头等,这些都是人们产生数的历史记录。
2.十进制计数法的发展
当人们发现,一只手比一只脚更容易把计数的符号组织起来,便开始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它由古罗马人发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十进制计数法的好处是使计算变得简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十”的乘积,如12=10*1+2,分解成10个1加上2个,便可以得到它的值。
3.十进制计数法的使用
十进制计数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时间管理,十进制计数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准确的时间。
在学习中,数学及相关的学科都离不开十进制计数法,例如体育成绩的计算、图形的计算、算术的运算、抽象的概念等,都离不开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数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十进制计数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数方法。它是基于10个数字(0-9)的排列组合来表示任意整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购物时价格的计算为例,展示十进制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难点解释:学生在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和读写时,容易出现错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
(3)数位与位数的换算:在进行数位与位数的换算时,学生容易出错,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难点解释:数位与位数的换算涉及到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需要明确各个数位之间的换算规律,例如10个一是十,10个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现代数字的发展,理解数字的演变过程。
2.十进制计数法: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使学生掌握0-9十个数字的排列组合表示任意整数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很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的读写问题。这一点让我觉得,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但仍有少数学生对于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等概念理解不够透彻,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个别辅导。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过程;2.掌握0-100的十进制数的读法和写法;3.能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二、教学重点1.数的产生过程;2.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3.0-100的十进制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能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数的产生过程(1)石头计数法在人类还没有文字和数字的时候,人们使用石头等物品来计数。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石头计数法。
(2)竹签记数法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刻画了刻度标尺。
比如,在竹片上刻上“一、二、三……九”等数字,然后将竹片割成数目相等的竹签。
每次计数时,就用一个竹签代表一个数。
(3)结绳记数法又叫“算头记数法”,是我国古代的计数方法之一。
拿几根不同长度的绳子,把它们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度不等的绳结。
在每个结上分别绑上数数的物品,每数到一定数量,就往上提一级。
只要看到最上面的那级提高了几次,就知道现在数的数量是多少。
2. 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计数方法。
它由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
十进制计数法利用这些数字,在空间和时间的彼此独立性上,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精密和无限的可能性。
3. 0-100的十进制数的读法和写法(1)读法例如,65这个数读作“六十五”。
(2)写法例如,将56写作“50+6”,或者写作“5十6”,或者写作“5十+6”。
五、教学步骤1. 数的产生过程(1)运用真实物品,分别展示石头计数法、竹签记数法、结绳记数法的计数过程,让学生感受这些计数方法的不足。
(2)引出现代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
2. 十进制计数法(1)向学生展示0-9这些数字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逐个模仿。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需要计数11,需要使用哪些数字?如果需要计数20呢?(3)引入“位”的概念,教师向学生展示1、10、100的书写形式,并向学生解释其含义。
第一单元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一单元《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 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3. 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2. 教学难点: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游戏教学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性。
2. 讲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数学发展的基础,通过讲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3. 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十进制计数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计数方法,通过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和应用。
4. 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通过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的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讲解不够详细,练习不够充分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和意义”。
十进制计数法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进行数学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十进制计数法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
数法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产生)
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由印度传入阿拉伯,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做“阿拉伯数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地区数学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以后就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
后来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如
果每一个数都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很不方便,也没有必要,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
古代十进制,还有十二进制、六十进制等等。
由于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以后逐浙统一采用十进制。
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课件演示】(十进制)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例如
(1)我国人口:人【课件演示】(中国地图)
全球人口:人【课件演示】(世界地图)
(2)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课件演示】(密云水库图片)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2.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一直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提问:“九亿再加上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10个一亿是十亿。
并让学生回答“十亿”应板书在什么位置。
板书:“十亿”(写在刚才板书的亿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
成对百亿、千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亿、千亿。
提问:“个、十、百、千、万……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提出:十亿、百亿、千亿也是计数单位。
提问:“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把板书出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千亿的左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计数单位。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
说明像这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课件演示】(数位顺序表)
(1)说明写数时,要用尽可能少的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叫做数字。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字”(1、2、3、4、5、6、7、8、9、0)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2)说明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再说明数位的作用:有了数位以后,由于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同,所以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
(3)让学生说说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教师板书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位,并告诉
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
(4)使学生明确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引导学生对数位分级。
先让学生说出右起第一位至第四位是什么级,第五位到第八位是什么级,再进一步说明第九位到第十二位是亿级。
同时说明数位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可以很方便地读数。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亿级,制成表,并把它和计数单位表连接起来。
(6)让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看一看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都是四个数位;每一级从第二个数位起,都是十、百、千,但万级多了个“万”字,亿级多了个“亿”字;个级第一位是个位,万级第一位是万位,亿级第一位是亿位。
让学生看课本第20页。
(三)巩固练习
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再由每人写一个多位数,让同桌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质疑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让学生阅读书本有关学习内容,提出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决。
3.根据课本出世的我国人口数,请学生自己尝试一下怎么读这个大数。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做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数位顺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