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_ 基础
函数复习ppt课件

目 录
• 函数的基本概念 • 函数的分类 • 函数的运算 • 函数的图像 • 函数的实际应用
01
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定义
总结词
描述函数的基本定义
详细描述
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一个函 数中,每一个输入值唯一对应一个输出值。函数的定义通常由输入和输出值的 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描述。
函数的性质
总结词
描述函数的性质
详细描述
函数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凹凸性等。有界性是指函数在一定 范围内变化;单调性是指函数在某一区间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奇偶性是指函数是否 关于原点对称或关于y轴对称;周期性是指函数是否具有周期性变化;凹凸性则是指函
数的图象是否是凹或凸的。
02
函数加法的性质
与普通数的加法类似,函数加法也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 基本性质。
函数的加法
将两个函数的图像看作是平面上的两个点集,函数加法就 是将这两个点集中的每一个点对应坐标相加,得到新的点 集,即新的函数图像。
举例
$f(x) = x^2$ 和 $g(x) = 2x$ 的和函数为 $h(x) = f(x) + g(x) = x^2 + 2x$。
举例
与普通数的乘法类似,函数乘法也满足交换律、结合 律等基本性质。
函数的除法
总结词
理解函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函数的除法
将一个函数的图像上的每一个点对应坐标除以另一个函数的相应坐标 ,得到新的点集,即新的函数图像。
函数除法的性质
与普通数的除法类似,函数除法也满足类似的性质,如商的可加性和 可交换性。
物理中的函数应用
35《函数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_《函数应用》全章复习巩固_ 提高 (1)

【巩固练习】1.若函数y=f(x)在区间(-2,2)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方程f(x)=0在(-2,2)上仅有一个实数根,则f(-1)·f(1)的值()A.大于0B.小于0C.无法判断D.等于零2.下列给出的四个函数f(x)的图象中能使函数y=f(x)-1没有零点的是()3.方程x 3+3x-3=0的解在区间()A.(0,1)内B.(1,2)内C.(2,3)内D.以上均不对4.已知f(x)、g(x)均为[-1,3]上连续不断的曲线,根据下表能判断方程f(x)=g(x)有实数解的区间是()x -10123f(x)-0.677 3.011 5.432 5.9807.651g(x)-0.530 3.451 4.890 5.241 6.892A .(-1,0)B .(0,1)C .(1,2)D .(2,3)5.若方程0xa x a --=有两个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0,1)C .(0,2)D .(0,)+∞6.3()21f x x x =--零点的个数为()A .1B .2C .3D .47.若方程310x x -+=在区间(,)(,,1)a b a b Z b a ∈-=且上有一根,则a b +的值为()A .1-B .2-C .3-D .4-8.据报道,青海湖的湖水在最近50年内减少了10%,如果按此规律,设2008年的湖水量为m,从2008起,过x 年后湖水量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A .y=0.950x B .y=(1-0.150x)m C .y=0.950x·m D .y=(1-0.150x )m9.若函数f(x)=x 2-ax-b 的两个零点是2和3,则函数g(x)=bx 2-ax-1的零点是________.10.若一元二次方程f(x)=ax 2+bx +c =0(a>0)的两根x 1、x 2满足m<x 1<n<x 2<p ,则f(m)·f(n)·f(p)________0.(填“>”、“=”或“<”)11.下表列出了一项试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h 米处落下,弹跳高度d 与下落高度h 的关系.h(米)5080100150…d(米)25405075…写出一个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为________.12.我国股市中对股票的股份实行涨、跌停制度,即每天的股价最大的涨幅或跌幅均为10%.某股票连续四个交易中日前两日每天涨停,后两日每天跌停,则该股票现在的股价相对于四天前的涨跌情况是________.13.用二分法求方程x 3+3x-5=0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0.1).14.若方程x 2-ax +2=0有且仅有一个根在区间(0,3)内,求a 的取值范围.15.已知函数f (x )=1x +212x -2,试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判断f (x )有几个零点,并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确定各零点所在的区间(各区间长度不超过1).16.某农产品从5月1日起开始上市,通过市场调查,得到该农产品种植成本Q (单位:元/102kg)与上市时间t (时间:天)的数据如下表:时间t 50110250种植成本Q 150108150(1)根据上表数据,从下列函数中选取一个函数描述该农产品种植成本Q 与上市时间t 的变化关系:Q=at +b ,Q =at 2+bt +c ,Q =ab t,Q =a log b t ;(2)利用你选取的函数,求该农产品种植成本最低时的上市时间及最低种植成本.【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由题意不能断定零点在区间(-1,1)内部还是外部.2.答案C【解析】把y=f(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只有C 图中图象与x 轴无交点.3.【答案】A【解析】将函数y 1=x 3和y 2=3-3x 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可知方程的解在(0,1)内.4.【答案】B【解析】令φ(x)=f(x)-g(x),φ(0)=f(0)-g(0)<0.φ(1)=f(1)-g(1)>0且f(x),g(x)均为[-1,3]上连续不断的曲线,所以φ(x)的图象.在[-1,3]上也连续不断,因此选B .5.【答案】A【解析】作出图象,发现当1a >时,函数xy a =与函数y x a =+有2个交点6.【答案】A【解析】令3221(1)(221)0x x x x x --=-++=,得1x =,就一个实数根7.【答案】C【解析】容易验证区间(,)(2,1)a b =--8.【答案】C【解析】设湖水量每年为上一年的q%,则(q%)50=0.9,所以q%=0.9150,即x 年后湖水量为y=0.950x·m.9.【答案】-12和-13【解析】2和3是方程x 2-ax-b=0的两根,所以a=5,b=-6,∴g(x)=-6x 2-5x-1.令g(x)=0得x 1=-12,x 2=-13.10.【答案】<【解析】∵a>0,∴f(x)的图象开口向上,∴f(m)>0,f(n)<0,f(p)>0,∴f(m)·f(n)·f(p)<0.11.【答案】d=2h 12.【答案】跌了1.99%【解析】(1+10%)2·(1-10%)2=0.9801,而0.9801-1=-0.0199,即跌了1.99%.13.解f(0)=-5,f(1)=-1,f(2)=9,f(3)=31.所以f(x)在区间(1,2)内存在零点x 0.区间中点m f(m)的符号区间长度(1,2) 1.5+1(1,1.5) 1.25+0.5(1,1.25) 1.125-0.25(1.125,1.25) 1.1875+0.125(1.125,1.1875)0.0625∵|1.875-1.125|=0.0625<0.1,∴x 0可取为1.125(不唯一).14.【解析】令f (x )=x 2-ax +2,则方程x 2-ax +2=0有且仅有一个根在区间(0,3)内⇔203280a a ⎧<<⎪⎨⎪∆=-=⎩或f (0)·f (3)<0⇔a 或a >113.15.【解析】由f(x)=0,得21122x x =-+,令11y x =,22122y x =-+,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其中抛物线顶点为(0,2),与x 轴交于点(-2,0)、(2,0),y 1与y 2的图象有3个交点,从而函数y=f(x)有3个零点.由f(x)的解析式知x≠0,f(x)的图象在(-∞,0)和(0,+∞)上分别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3)=613>0,f(-2)=21-<0,f ⎪⎭⎫ ⎝⎛21=81>0,f(1)=21-<0,f(2)=21>0,即f (-3)·f (-2)<0,1(2f ·f (1)<0,f (1)·f (2)<0,∴三个零点分别在区间(-3,-2)、1,12⎛⎫⎪⎝⎭、(1,2)内.16.【解析】(1)由表中提供的数据知道,描述该农产品种植成本Q 与上市时间t 的变化关系的函数不可能是常函数,从而用函数Q =at +b ,Q =ab t,Q =a log b t 中的任一个进行描述时都应有a ≠0,而此时上述三个函数均为单调函数,这与表格所提供的数据不符合,所以,应选取二次函数Q =at 2+bt +c (a ≠0,当a=0时,为单调函数)进行描述.将表格所提供的三组数据分别代入Q=at2+bt+c,得到:150250050 10812100110 150********a b ca b ca b c=++⎧⎪=++⎨⎪=++⎩.解上述方程组得a=1200,b=-32,c=4252,所以,描述该农产品种植成本Q与上市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函数为Q=1200t2-32t+4252.(2)当t=-3212200-⨯=150(天)时,该农产品种植成本最低为Q=1200×1502-32×150+4252=100(元/102kg).所以,该农产品种植成本最低时的上市时间为150天,最低种植成本为100元/102kg.。
10.《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知识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观察其是否是整式方程,否则一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再将整式方程整理化简使方程的右边为0,看是否具备另两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210x x +=B .20ax bx c ++=C .(1)(2)1x x -+=D .223250x xy y --= 【答案】C ;【解析】A :不是整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 :当a =0时,即ax 2+bx +c =0的二次项系数是0时,该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 :由原方程,得x 2+x-3=0,符一元二次方程的要求;故本选项正确;D :方程3x 2-2xy -5y 2=0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总结升华】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举一反三:【高清ID :388528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利用定义求字母的值】【变式】关于x 的方程22(28)(2)10a a x a x --++-=,当a 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当a 时为一元二次方程.【答案】a =4;a ≠4且a ≠-2.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基本思想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一元一次方程 2.基本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点诠释: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再考虑用公式法.【典型例题】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 0.5x2-=0; (2) (x+a)2=;(3) 2x2-4x-1=0; (4) (1-)x2=(1+)x.【答案与解析】(1)原方程可化为0.5x2=∴x2=用直接开平方法,得方程的根为∴x1=,x2=-.(2)原方程可化为x2+2ax+a2=4x2+2ax+∴x2=a2用直接开平方法,得原方程的根为∴x1=a,x2=-a.(3) a=2,b=-4,c=-1b2-4ac=(-4)2-4×2×(-1)=24>0x=∴x1=,x2=.(4)将方程整理,得(1-)x2-(1+)x=0用因式分解法,得x[(1-)x-(1+)]=0∴ x1=0,x2=-3-2.【总结升华】在以上归纳的几种解法中,因式分解法是最简便、最迅捷的方法,但只有一部分方程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所以要善于及时观察标准的二次三项式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能直接因式分解,凡能直接因式分解的,应首先采取这种方法.公式法是可以解任何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是计算过程较繁琐,所以只有选择其他解法不顺利时,才考虑用这种解法.虽然先配方,再开平方的方法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对系数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的过程比运用公式更繁琐,所以,配方法适用于系数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 (1)(3x-2)2+(2-3x)=0; (2)2(t-1)2+t=1.【答案】(1)原方程可化为:(3x-2)2-(3x-2)=0,∴ (3x-2)(3x-2-1)=0.∴ 3x-2=0或3x-3=0,∴ 123x =,21x =. (2)原方程可化为:2(t-1)2+(t-1)=0.∴ (t-1)[2(t-1)+1]=0.∴ (t-1)(2t-1)=0,∴ t-1=0或2t-1=0.∴ 11t =,212t =.要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3.(2015•荆门)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5﹣a=0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B . a >1C . a ≤1D .a <1【答案】A ;【解析】∵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5﹣a=0有实数根,∴△=(﹣4)2﹣4(5﹣a )≥0,∴a ≥1.故选A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据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得到判别式大于等于零,求出a 的取值范围.【高清ID :388528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根系关系】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 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 ≠0, Δ≥0.要点诠释:1.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类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4.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2220x x t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t 的取值范围; (2)设2212s x x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与解析】(1)因为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2)2-4(t+2)>0,即t <-1.(2)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知:122x x +=,122x x t =+,从而2212s x x =+21212()2x x x x =+-222(2)2t t =-+=-,即2(1)s t t =-<-.【总结升华】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函数解析式综合题.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x m x m =--的两实数根为1x ,2x .(1)求m 的取值范围;(2)设12y x x =+,当y 取得最小值时,求相应m 的值,并求出最小值.【答案】(1)将原方程整理为222(1)0x m x m +-+=.∵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2[2(1)]4840m m m =--=-+≥△,∴ 12m ≤. (2) 1222y x x m =+=-+,且12m ≤. 因为y 随m 的增大而减小,故当12m =时,取得最小值1. 要点四、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1.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整体地、系统地审题;二是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3.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 (审题目,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设 (设未知数,有时会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列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 (解方程,注意分式方程需检验,将所求量表示清晰);验 (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答 (写出答案,切忌答非所问).4.常见应用题型数字问题、平均变化率问题、利息问题、利润(销售)问题、形积问题等.要点诠释: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列方程),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类型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5.如图所示,在长为10cm,宽为8cm的矩形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使得留下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原矩形面积的80%,求所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答案与解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由题意得4x2=10×8×(1-80%).解得x1=2,x2=-2.经检验,x1=2符合题意,x2=-2不符合题意舍去.∴ x=2.答: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总结升华】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因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原矩形面积的80%,所以4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原矩形面积的20%.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启东市月考)如图,某中学准备在校园里利用围墙的一段,再砌三面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围墙MN最长可利用25m),现在欲砌50m长的墙,砌成一个面积300m2的矩形花园,则BC的长为多少m?【答案】解:设AB=x米,则BC=(50﹣2x)米.根据题意可得,x (50﹣2x )=300,解得:x 1=10,x 2=15,当x=10,BC=50﹣10﹣10=30>25,故x 1=10(不合题意舍去),50﹣2x=50﹣30=20.答:BC 的长为20m .6.某旅行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空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提高2元,则减少10张床位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租出.以每次提高2元的这种方法变化下去,为了每晚获得1120元的利润,每床每晚应提高多少元?【答案与解析】设每床每晚提高x 个2元,则每床每晚收费为(10+2x)元,每晚出租出去的床位为(100-10x)张,根据题意,得(10+2x)(100-10x)=1120.整理,得x 2-5x+6=0.解得,x 1=2,x 2=3.∴ 当x =2时,2x =4;当x =3时,2x =6.答:每床每晚提高4元或6元均可.【总结升华】这是商品经营问题,总利润=每张床费×床数.可设每床每晚提高x 个2元,则床费为(10+2x)元,由于每晚每床提高2元,出租出去的床位减少10张,则出租出去的总床位为(100-10x)张,据此可列方程.【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1=0的一个根,则m 的值是( )A.1B.﹣1C.0D.无法确定2.若一元二次方程式ax (x +1)+(x +1)(x +2)+bx (x +2)=2的两根为0.2,则|3a +4b |之值为何( )A .2B .5C .7D .83.(2015•濠江区一模)某机械厂一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三月份生产零件72万个,则该机械厂二、三月份生产零件数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 )A .2%B . 5%C . 10%D . 20% 4.将代数式x 2+4x-1化成(x+p )2+q 的形式( )A.(x-2)2+3B.(x+2)2-4C.(x+2)2-5D.(x+2)2+4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k ≤0C .k ≠1且k ≠0D .k ≤1且k ≠06.从一块正方形的铁片上剪掉2 cm 宽的长方形铁片,剩下的面积是48 cm 2,则原来铁片的面积是( ) A.64 cm 2 B.100 cm 2 C.121 cm 2 D.144 cm 27.若t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判别式和完全平方式的关系是( )A.△=MB. △>MC. △<MD.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8.如果关于x 的方程ax 2+x-1=0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且D .且二、填空题9.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x ﹣6=0的一个根为2,则m = ,另一个根是 .10.(2014秋•青海校级期末)有一间长20m ,宽15m 的矩形会议室,在它的中间铺一块地毯,地毯的面积是会议室面积的一半,四周未铺地毯的留空宽度相同,则地毯的长、宽分别为 和 .1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a x x a -++-=有一个根为0,则a = .12.阅读材料:设一元二次方程似20ax bx c ++=(a ≠0)的两根为x 1,x 2,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12b x x a +=-,12c x x a =,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x 1,x 2是方程2630x x ++=的两实数根,则2112x x x x +的值为________. 13.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15,则这两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14.设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2=0的两个实数根,则2211223x x x x ++的值为________. 15.问题1:设a 、b 是方程x 2+x -2012=0的两个实数根,则a 2+2a +b 的值为 ;问题2:方程x 2-2x -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则(x 1―1)(x 2―1)= ; 问题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mx +m -2=0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且x 1x 2(x 1+x 2)=3,则m的值是 ;问题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且X 1+3X 2=3,则m 的值是 .16.某校2010年捐款1万元给希望工程,以后每年都捐款,计划到2012年共捐款4.75万元,则该校捐款的平均年增长率是 .三、解答题17.某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5,把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的乘积为736,求原来的两位数.18. 恒利商厦九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十月份的销售额下降了20%,商厦从十一月份起加强管理,改善经营,使销售额稳步上升,十二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了193.6万元,求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19.(2015•十堰)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3)x+m 2+2=0.(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满足x12+x22=31+|x1x2|,求实数m的值.20.某商场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原来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售出100件.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量可增加10件.(1)求商场经营该商品原来一天可获利润多少元?(2)设后来该商品每件降价x元,商场一天可获利润y元.①若商场经营该商品一天要获利润2160元,则每件商品应降价多少元?②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通过画该函数图像的草图,观察其图像的变化趋势,结合题意写出当x取何值时,商场获利润不少于2160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得:(m﹣1)+1+1=0,解得:m=﹣1.故选B.2.【答案】B;【解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式ax(x+1)+(x+1)(x+2)+bx(x+2)=2的根确定a.b 的关系式.然后根据a.b的关系式得出3a+4b=-5.用求绝对值的方法求出所需绝对值.3.【答案】D;【解析】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50(1+x)2=72,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故选D.4.【答案】C;【解析】根据配方法,若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可先提取二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x2+4x-1=x2+4x+4-4-1=(x+2)2-5,故选C.5.【答案】D;【解析】因为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k≠0,又因为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所以△≥0,即△=4-4k≥0,于是有k≤1,从而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6.【答案】A;【解析】本题用间接设元法较简便,设原铁片的边长为xcm.由题意,得x(x-2)=48,解得x1=-6(舍去),x2=8.∴x2=64,即正方形面积为64 cm2.7.【答案】A;【解析】由t是方程的根得at2+bt+c=0,M=4a2t2+4abt+b2=4a(at2+bt)+b2= b2-4ac=△.8.【答案】B ;【解析】注意原方程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也可能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填空题9.【答案】1;﹣3.【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定义,将x =2代入关于x 的方程x 2+mx ﹣6=0,然后解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b a解出方程的另一个根. 10.【答案】 15m ,10m ;【解析】设留空宽度为xm ,则(20﹣2x )(15﹣2x )=20×15×,整理得:2x 2﹣35x+75=0,即(2x ﹣5)(x ﹣15)=0,解得x 1=15,x 2=2.5,∵20﹣2x >0,∴x<10,∴x=2.5,∴20﹣2x=15,15﹣2x=10.∴地毯的长、宽分别为15m 和10m .11.【答案】-1;【解析】把x=0代入方程得1a =±,因为10a -≠,所以1a =-.12.【答案】10;【解析】此例首先根据阅读部分,明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然后由待求式2112x x x x +变形为2221212121212()2x x x x x x x x x x ++-=,再整体代换. 具体过程如下:由阅读材料知 x 1+x 2=-6,x 1x 2=3. 而222221121212121212()2(6)2310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3.【答案】3和5或-3和-5;【解析】注意不要丢解.14.【答案】7;【解析】∵ 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2320x x --=的两实数根,∴ x 1+x 2=3,x 1x 2=-2∴ 222222112211221212123(2)()3(2)7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5.【答案】2011;-2;m=-1或3;m=34. 【解析】由于a ,b 是方程x 2+x-2012=0的两个实数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得到a+b=-1,并且a 2+a-2012=0,然后把a 2+2a+b 可以变为a 2+a+a+b ,把前面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结果.16.【答案】50%;【解析】设该校捐款的平均年增长率是x , 则, 整理,得,解得,答:该校捐款的平均年增长率是50%.三、解答题17.【答案与解析】设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则个位数字为(5-x),由题意,得[10x+(5-x)][10(5-x)+x]=736.整理,得x2-5x+6=0,解得x1=2,x2=3.当x=2时5-x=3,符合题意,原两位数是23.当x=3时5-x=2符合题意,原两位数是32.18.【答案与解析】设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x.,则根据题意,得200(1-20%)(1+x)2=193.6,即(1+x)2=1.21,解这个方程,得x1=0.1,x2=-2.1(舍去).答: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10%.19.【答案与解析】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2=0有实数根,∴△≥0,即(2m+3)2﹣4(m2+2)≥0,∴m≥﹣;(2)根据题意得x1+x2=2m+3,x1x2=m2+2,∵x12+x22=31+|x1x2|,∴(x1+x2)2﹣2x1x2=31+|x1x2|,即(2m+3)2﹣2(m2+2)=31+m2+2,解得m=2,m=﹣14(舍去),∴m=2.20.【答案与解析】⑴若商店经营该商品不降价,则一天可获利润100×(100-80)=2000(元)⑵ ①依题意得:(100-80-x)(100+10x)=2160即x2-10x+16=0解得:x1=2,x2=8经检验:x1=2,x2=8都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商店经营该商品一天要获利润2160元,则每件商品应降价2元或8元.②依题意得:y=(100-80-x)(100+10x)∴y= -10x2+100x+2000=-10(x-5)2+2250画草图(略)观察图像可得:当2≤x≤8时,y≥2160∴当2≤x≤8时,商店所获利润不少于2160元.。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九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专题26.27《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专项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的点是()A .()2,3B .()4,2C .()6,1-D .()2,3-2.已知点A (﹣2,m ),B (2,m ),C (4,m +12)在同一个函数的图象上,这个函数可能是()A .y =xB .y =﹣2xC .y =x 2D .y =﹣x 23.若两个点()1,1x ,()2,3x -均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且12x x <,则k 的值可以是()A .1B .2C .3D .44.已知抛物线221y x x m =--++与x 轴没有交点,则函数my x=和函数y mx m =-的大致图像是()A .B .C .D .5.已知点A (﹣2,y 1),B (﹣1,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3x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边BC 与x 轴平行,A 和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和2,函数(0,0)k y k x x=>>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则k 的值为()A .4B .8C .16D .7.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y 1=1x(x >0)图象上一点,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2ky x=(x >0)的图象于点B ,连接OA 、OB ,若△OAB 的面积为1,则k 的值是()A .3B .4C .5D .68.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x(c 是常数,且)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则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A .﹣3<x <2B .x <﹣3或x >2C .﹣3<x <0或x >2D .0<x <29.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443y x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B ,点A ,以线段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 ,且点C 在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A .12-B .42-C .42D .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已知直线y =kx 与双曲线y =6k x+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12.已知点A (1,2)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当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3.已知点A (381a a --,)在第二象限,且a 为整数,反比例函数ky x=经过该点,则k 的值为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B (3,2),C (﹣6,m )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则m 的值为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4,)P m ,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 在第______象限.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x ⊥轴于点B ,直角顶点A 在y 轴上,双曲线()0ky k x=≠经过AC 边的中点D ,若BC =k =______.1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在第一象限内,边BC 与x 轴平行,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6,4,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若菱形ABCD的面积为k 的值为_____.18.如图,小华设计了一个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一根匀质的木杆中点O 左侧固定位置B 处悬挂重物A ,在中点O 右侧用一个弹簧秤向下拉,改变弹簧秤与点O 的距离x(cm),观察弹簧秤的示数y(N)的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8分)19.(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152y x =+和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152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B ,连接OB ,求ABO ∆的面积.20.(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80y x x=>的图像交于点(),4A a .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 作x 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C ,交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D .(1)求a 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 kx =的表达式;(2)若10BD =,求ACD △的面积.21.(10分)某蔬菜生产基地的气温较低时,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新品种蔬菜.如图是试验阶段的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后,大棚内的温度y(℃)与时间x (h)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线段AB、BC表示恒温系统开启阶段,双曲线的一部分CD表示恒温系统关闭阶段.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这天的温度y与时间x(0≤x≤24)的函数关系式;(2)求恒温系统设定的恒定温度;(3)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10℃时,蔬菜会受到伤害.问这天内,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多少小时,才能使蔬菜避免受到伤害?22.(10分)如图,直线y1=﹣x+4,y2=34x+b都与双曲线y=kx交于点A(1,m),这两条直线分别与x轴交于B,C两点.(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直接写出当x>0时,不等式34x+b>kx的解集;(3)若点P在x轴上,连接AP把△AB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此时点P的坐标.23.(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kyx=(0x>)的图象G经过点A(4,1),直线14l y x b=+∶与图象G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1)求k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G在点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OA,OC,BC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①当1b=-时,直接写出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②若区域W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求b的取值范围.24.(12分)背景:点A在反比例函数kyx=(0k>)的图象上,AB x⊥轴于点B,AC y⊥轴于点C,分别在射线AC,BO上取点D,E,使得四边形ABED为正方形,如图1,点A在第一象限内,当4AC =时,小李测得3CD =.探究:通过改变点A 的位置,小李发现点D ,A 的横坐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请帮助小李解决下列问题.(1)求k 的值;(2)设点A ,D 的横坐标分别为x ,z ,将z 关于x 的函数称为“Z 函数”.如图2,小李画出了0x >时“Z 函数”的图象.①求这个“Z 函数”的表达式.②过点(3,2)作一直线,与这个“Z 函数”图象仅有一个交点,求该交点的横坐标.参考答案1.A【分析】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纵横坐标的乘积,判断是否等于6即可得解.解:A.23=6⨯,点(2,3)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42=86⨯≠,点(4,2)不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61=66-⨯-≠,点(-6,1)不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23=66-⨯-≠,点(-2,3)不在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上,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还有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进行分析即可.解:∵A (﹣2,m ),B (2,m ),∴点A 与点B 关于y 轴对称;由于y =x ,y =2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因此选项A 、B 错误;∵m +12>m ,y =a x 2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由B (2,m ),C (4,m +12)可知,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二次函数只有a >0时,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选项正确,故选:C .【点拨】考核知识点: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还有二次函数的图象.理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还有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是关键.3.A【分析】根据点()1,1x ,()2,3x -均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推出121k x -=,223k x --=,得到12x k =-,223k x -=,根据12x x <,得到223k k --<,求得k <2,推出k 的值可能是1,解:∵点()1,1x ,()2,3x -均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121k x -=,223k x --=,∴12x k =-,223k x -=,∵12x x<,∴223kk--<∴k<2,∴k的值可能是1,故选: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不等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C【分析】由已知可以得到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得到解答.解:∵抛物线y=−x2−2x+m+1与x轴没有交点,∴方程−x2−2x+m+1=0没有实数根,∴Δ=4+4×1×(m+1)=4m+8<0,∴m<−2,∴−m>2,故函数y=m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函数y=mx−m.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函数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5.D【分析】把点A(-2,y1),B(-1,y2),C(3,y3)代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求出y1,y2,y3,比较得出答案.解:把点A(﹣2,y1),B(﹣1,y2),C(3,y3)代入反比例函数3yx=的关系式得,y1=﹣1.5,y2=﹣3,y3=1,∴y2<y1<y3,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关系式是常用的方法.6.D【分析】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BN x ⊥轴于点,N 求出2AE =,再由菱形的性质求出AD =,可得点A 的坐标,从而可得结论.解: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BN x ⊥轴于点N ,如图,∵BC //x 轴,∴,AE BC ⊥∴∠90,BEM EMN MNB ︒=∠=∠=∴四边形BEMN 是矩形,∴ME BN=∵,A B 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和2,∴4,2,AM BN ==∴2,ME =∴422,AE AM EM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AE⊥∴2ABCD S AD AE AD =⋅==菱形,∴AD =,∵D 点在y 轴上,∴4)A∴4k ==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记菱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延长BA ,与y 轴交于点C ,由AB 与x 轴平行,得到BC 垂直于y 轴,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表示出三角形AOC 与三角形BOC 面积,由三角形BOC 面积减去三角形AOC 面积表示出三角形AOB 面积,将已知三角形AOB 面积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解:延长BA ,与y 轴交于点C ,∵AB //x 轴,∴BC ⊥y 轴,∵A 是反比例函数y 1=1x (x >0)图象上一点,B 为反比例函数y 2=k x(x >0)的图象上的点,∴S △AOC =12,S △BOC =2k ,∵S △AOB =1,即2211k -=,解得:k =3,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8.C【分析】一次函数y1=kx+b 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解:∵一次函数y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 x(c 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3<x <0或x >2,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A.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k=−2<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D.若点A(x1,y1),B(x2,y2)都在图象上,,若x1<0<x2,则y2<y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D【分析】过点C作CE⊥x轴于E,证明△AOB≌△BEC,可得点C坐标,代入求解即可;解:∵当x=0时,04=4y=+,∴A(0,4),∴OA=4;∵当y=0时,4043x=+,∴x=-3,∴B(-3,0),∴OB=3;过点C作CE⊥x轴于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90°,AB=BC,∵∠CBE+∠ABO=90°,∠BAO+∠ABO=90°,∴∠CBE=∠BAO.在△AOB和△BEC中,CBE BAO BEC AOB BC AB ∠=∠⎧⎪∠=∠⎨⎪=⎩,∴△AOB ≌△BEC ,∴BE=AO=4,CE=OB=3,∴OE=3+4=7,∴C 点坐标为(-7,3),∵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k=-7×3=-21.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11.(-2,-4)【分析】根据交点的横坐标是2,得到622k k +=,求得k 值,确定一个交点坐标为(2,4),根据图像的中心对称性质,确定另一个交点坐标即可.解:∵交点的横坐标是2,∴622k k +=,解得k =2,故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y =8x ,当x =2时,y =4,∴交点坐标为(2,4),根据图像的中心对称性质,∴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4),故答案为:(-2,-4).【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函数图像的中心对称问题,熟练掌握交点的意义,灵活运用图像的中心对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0<y <2【分析】根据图象结合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性质,分析其增减以及其过点的坐标解答即可.解:点A (1,2)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k =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1时,y 的取值范围时0<y <2;故答案为:0<y <2.【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3.-2【分析】根据第二象限的符号特征,且a 为整数,求出a =2,得A (-2,1),将A (-2,1)代入k y x=,得k 的值.解:∵点A (3a −8,a −1)在第二象限,且a 为整数,∴38010a a -<->ìïíïî,解得1<a <83,∴a =2,∵3×2-8=-2,2-1=1,∴A (-2,1),∵反比例函数k y x=经过点A ,∴将A (-2,1)代入k y x =,得21k -=,∴k =-2,故答案为:-2.【点拨】本题考查了第二象限的符号特征和反比例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二象限的符号特征.14.-1.【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点(2,1)A -在第二象限,求得点(6,)C m -一定在第三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于是得到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经过(3,2)B ,(6,)C m -,于是得到结论.解: 点(2,1)A -,(3,2)B ,(6,)C m -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点(2,1)A -在第二象限,∴点(6,)C m -一定在第三象限,(3,2)B 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经过(3,2)B ,(6,)C m -,326m ∴⨯=-,1m ∴=-,故答案为:1-.【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5.四【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m 的取值范围,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反比例函数k y x=(k ≠0)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k <0,又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4,)P m ,∴40m k =<∴0m <∴(4,)P m 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正确记忆点的坐标的分布是解题关键.16.32-【分析】根据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x ⊥轴,得到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BC =A 点,C 点坐标,根据中点公式求出D 点坐标,将D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k .解:∵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x ⊥轴.∴90904545ABO ABC ∠=︒-∠=︒-︒=︒;2AB =.∴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O AO =.故:A ,(C .(D .将D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222D D k x y =⋅=-⨯-.故答案为:32-.【点拨】本题考查平面几何与坐标系综合,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本体解题关键是得到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用中点公式算出D 点坐标.17.12【分析】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根据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6,4,可得出横坐标,即可表示AE ,BE 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为AE 的长,在Rt △AEB 中,计算BE 的长,列方程即可得出k 的值.解: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BC ∥x 轴,∴AE ⊥BC ,∵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且纵坐标分别为6,4,∴A (6k ,6),B (4k ,4),∴AE =2,BE =4k ﹣6k =k 12,∵菱形ABCD 的面积为∴BC×AE =BC∴AB =BC在Rt △AEB 中,BE 1,∴112k=1,∴k=12,故答案为:12.【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几何综合,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18.300yx=【分析】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得到表格中每组数据相乘为一个定值300,故我们可以猜想y与x之间是成反比例函数的关系,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将其余的点带入验证即可.解:由表格猜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反比例函数解: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k yx =把x=10,y=30代入得:k=300∴300 yx =将其余点带入均符合要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00 yx =故答案为:300 y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解析式的求法,正确的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8yx-=;(2)ABO∆的面积为15.【分析】(1)联立两一次函数解出A点坐标,再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解;(2)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求出B点坐标,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三角形的面积.解:(1)由题意:联立直线方程1522y xy x⎧=+⎪⎨⎪=-⎩,可得24xy=-⎧⎨=⎩,故A点坐标为(-2,4)将A(-2,4)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kyx=,有42k=-,∴8k=-故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8 yx =-(2)联立直线152y x =+与反比例函数8y x=-,1528x y x y ⎧=+⎪⎪⎨⎪=-⎪⎩解得122,8x x =-=-,当8x =-时,1y =,故B (-8,1)如图,过A ,B 两点分别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M 、N 两点,由模型可知S 梯形AMNB =S △AOB ,∴S 梯形AMNB =S △AOB =12121()()2y y x x +-⨯=1(14)[(2)(8)]2+⨯---⨯=156152⨯⨯=【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1)a=2;y=2x ;(2)635【分析】(1)已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点A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a 可求;求出点A 的坐标后,点A 同时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将点A 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故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求.(2)根据题意以及第一问的求解结果,我们可设B 点坐标为(b ,0),则D 点坐标为(b ,2b),根据BD=10,可求b 值,然后确认三角形的底和高,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1)已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8x,点A(a ,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将点A 坐标代入,解得a=2,故A 点坐标为(2,4),又∵A 点也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设正比例函数解析为y=kx ,将点A(2,4)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中,解得k=2,则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 .故a=2;y=2x .(2)根据第一问的求解结果,以及BD 垂直x 轴,我们可以设B 点坐标为(b ,0),则C 点坐标为(b ,8b)、D 点坐标为(b ,2b),根据BD=10,则2b=10,解得b=5,故点B 的坐标为(5,0),D 点坐标为(5,10),C 点坐标为(5,85),则在△ACD 中,()18105225S ⎛⎫=⨯-⨯- ⎪⎝⎭△ACD =635.故△ACD 的面积为635.【点拨】(1)本题主要考查求解正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掌握求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根据第一问求解的结果以及BD 垂直x 轴,利用待定系数法,设B 、C 、D 三点坐标,求出B 、C 、D 三点坐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21.(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210(05)20(510)200(1024)x x y x x x⎧⎪+≤<⎪=≤<⎨⎪⎪≤≤⎩;(2)恒温系统设定恒温为20°C ;(3)恒温系统最多关闭10小时,蔬菜才能避免受到伤害.【分析】(1(2)观察图象可得;(3)代入临界值y =10即可.(1)解:设线段AB 解析式为y =k 1x +b (k ≠0)∵线段AB 过点(0,10),(2,14),代入得110214b k b ⎧⎨+⎩==,解得1210k b ⎧⎨⎩==,∴AB 解析式为:y =2x +10(0≤x <5).∵B 在线段AB 上当x =5时,y =20,∴B 坐标为(5,20),∴线段BC 的解析式为:y =20(5≤x <10),设双曲线CD 解析式为:y =2k x (k 2≠0),∵C (10,20),∴k 2=200.∴双曲线CD 解析式为:y =200x(10≤x ≤24),∴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210(05)20(510)2001024x x y x x x⎧⎪+≤<⎪=≤<⎨⎪⎪≤≤⎩;(2)解:由(1)恒温系统设定恒温为20°C ;(3)解:把y =10代入y =200x 中,解得x =20,∴20-10=10.答:恒温系统最多关闭10小时,蔬菜才能避免受到伤害.【点拨】本题为实际应用背景的函数综合题,考查求得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常函数关系式.解答时应注意临界点的应用.22.(1)3y x =;(2)x >1;(3)P (﹣54,0)或(94,0)分析:(1)求得A (1,3),把A (1,3)代入双曲线y=k x ,可得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依据A (1,3),可得当x >0时,不等式34x+b >k x的解集为x >1;(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AP 把△ABC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则CP=14BC=74,或BP=14BC=74,即可得到OP=3﹣74=54,或OP=4﹣74=94,进而得出点P 的坐标.解:(1)把A (1,m )代入y 1=﹣x+4,可得m=﹣1+4=3,∴A (1,3),把A (1,3)代入双曲线y=k x,可得k=1×3=3,∴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x ;(2)∵A (1,3),∴当x >0时,不等式34x+b >k x的解集为:x >1;(3)y 1=﹣x+4,令y=0,则x=4,∴点B 的坐标为(4,0),把A (1,3)代入y 2=34x+b ,可得3=34+b ,∴b=94,∴y 2=34x+94,令y 2=0,则x=﹣3,即C (﹣3,0),∴BC=7,∵AP 把△ABC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CP=14BC=74,或BP=14BC=74∴OP=3﹣74=54,或OP=4﹣74=94,∴P (﹣54,0)或(94,0).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23.(1)4;(2)①3个.(1,0),(2,0),(3,0).②514b -≤<-或71144b <≤.分析:(1)根据点A (4,1)在k y x=(0x >)的图象上,即可求出k 的值;(2)①当1b =-时,根据整点的概念,直接写出区域W 内的整点个数即可.②分a .当直线过(4,0)时,b .当直线过(5,0)时,c .当直线过(1,2)时,d .当直线过(1,3)时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1)解:∵点A (4,1)在k y x=(0x >)的图象上.∴14k =,∴4k =.(2)①3个.(1,0),(2,0),(3,0).②a .当直线过(4,0)时:1404b ⨯+=,解得1b =-b .当直线过(5,0)时:1504b ⨯+=,解得54b =-c .当直线过(1,2)时:1124b ⨯+=,解得74b =d .当直线过(1,3)时:1134b ⨯+=,解得114b =∴综上所述:514b -≤<-或71144b <≤.点睛:属于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整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24.(1)4(2)①4z x x=-;②2,3,4,6【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①设点A 坐标为1,x x ⎛⎫ ⎪⎝⎭,继而解得点D 的横坐标为4z x x =-,根据题意解题即可;②分两种种情况讨论,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垂直时,或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不垂直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解:(1)由题意得,1AB AD ==,∴点A 的坐标是(4,1),所以414k =⨯=;故答案为:4(2)①设点A 坐标为1,x x ⎛⎫ ⎪⎝⎭,所以点D 的横坐标为4z x x =-,所以这个“Z 函数”表达式为4z x x=-;②第一种情况,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垂直时,3x =;第二种情况,当过点3,2()的直线与x 轴不垂直时,设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0)z mx b m =+≠,23m b ∴=+,即32b m =-+,'32z mx m ∴=-+,由题意得,432x mx m x-=-+22432x mx mx x ∴-=-+,2(1)(23)40m x m x ∴-+-+=(a )当1m =时,40x -+=,解得4x =;(b )当1m ≠时,2224(23)4(1)4928200b ac m m m m -=---⨯=-+=,解得12102,9m m ==,当12m =时,()2244020x x x -+=-=,.解得122x x ==;当2109m =时,()2221440,12360,6093x x x x x -+=-+=-=,解126x x ==所以x 的值为2,3,4,6.【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函数的基础知识大全(完整)(包括函数在高考中所有考点知识)

函数基础知识大全§1.2.1、函数的概念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 、值域C 和对应法则f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1.2.2、函数的表示法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3)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换元法、配凑法; (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4)()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 (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 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换元法( 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2、待定系数法(已知函数类型如: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3、整体代换(配凑法) 4.赋值法:3.映射的定义: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关系f )叫做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f :A →B.由映射和函数的定义可知,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映射,它要求A 、B 非空且皆为数集.4.映射的概念中象、原象的理解:(1) A 中每一个元素都有象;(2)B 中每一个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不一定只一个原象;(3)A 中每一个元素的象唯一。
(完整版)函数的基础知识大全(完整)(包括函数在高考中所有考点知识)

函数基础知识大全§1.2.1、函数的概念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 、值域C 和对应法则f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1.2.2、函数的表示法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3)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换元法、配凑法; (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4)()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 (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 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换元法( 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2、待定系数法(已知函数类型如: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3、整体代换(配凑法) 4.赋值法:3.映射的定义: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关系f )叫做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f :A →B.由映射和函数的定义可知,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映射,它要求A 、B 非空且皆为数集.4.映射的概念中象、原象的理解:(1) A 中每一个元素都有象;(2)B 中每一个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不一定只一个原象;(3)A 中每一个元素的象唯一。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0k y k x=≠,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性质,能利用这些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k y x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要点诠释:在k y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k y x =()可以写成()的形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要点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反比例函数k y 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因此只需要知道一对x y 、的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要点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要点诠释: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得:x 和y 的值都不能为0,并且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①)0(≠=k x k y 的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x y x y -==和两条直线;②)0(≠=k x k y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原点(0,0);③x k y x k y -==和(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也关于y 轴对称.注:正比例函数x k y 1=与反比例函数xk y 2=,当021<⋅k k 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021>⋅k k 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图象位置与反比例函数性质当0k >时,x y 、同号,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0k <时,x y 、异号,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若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则点(a b --,)也在此图象上,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3)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图像直线有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双曲线)位置0k >,一、三象限;0k >,一、三象限0k <,二、四象限0k <,二、四象限增减性0k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k >,在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k <,在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4)反比例函数y=中k 的意义①过双曲线xk y =(k ≠0)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 .②过双曲线xk y =(k ≠0)上任意一点作一坐标轴的垂线,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角形的面积为k .要点四、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须注意以下几点1.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在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列出函数关系式后,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2020•上城区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x >0,k >0)的图象经过点A (m ,n ),B (2,1),且n >1,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C ,若△ABC 的面积为2,求点A 的坐标.【思路点拨】根据图象和△ABC 的面积求出n 的值,根据B (2,1),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n 代入解析式求出m 即可.【答案与解析】解:∵B (2,1),∴BC=2,∵△ABC 的面积为2,∴×2×(n ﹣1)=2,解得:n=3,∵B (2,1),∴k=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n=3时,m=,∴点A 的坐标为(,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准确运用.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与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都经过点P(2,-1),且当1x =时,这两个函数值互为相反数,求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答案】因为双曲线k y x=经过点P(2,-1),所以2(1)2k xy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2y x-=,所以当1x =时,2y =-.当1x =时,由题意知2y ax b =+=,所以直线y ax b =+经过点(2,-1)和(1,2),所以有21,2,a b a b +=-⎧⎨+=⎩解得3,5.a b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35y x =-+.类型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k <0)的图象上有两点A(11x y ,),B(22x y ,),且12x x <,则12y y -的值是().A.正数B.负数C.非负数D.不能确定【思路点拨】一定要确定了A 点和B 点所在的象限,才能够判定12y y -的值.【答案】D;【解析】分三种情形作图求解.(1)若120x x <<,如图①,有12y y <,12y y -<0,即12y y -是负数;(2)若120x x <<,如图②,有12y y >,12y y ->0,即12y y -是正数;(3)若120x x <<,如图③,有12y y <,12y y -<0,即12y y -是负数.所以12y y -的值不确定,故选D 项.【总结升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要注意相应点所在的象限,不能一概而论.举一反三:【变式】已知0a b ⋅<,点P(a b ,)在反比例函数xa y =的图象上,则直线b ax y +=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C;提示:由0a b ⋅<,点P(a b ,)在反比例函数xa y =的图象上,知反比例函数经过二、四象限,所以00ab <>,,直线b ax y +=经过一、二、四象限.3、(2020•淄博)反比例函数y=(a >0,a 为常数)和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 在y=的图象上,MC ⊥x 轴于点C ,交y=的图象于点A ;MD ⊥y 轴于点D ,交y=的图象于点B ,当点M 在y=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S △ODB =S △OCA ;②四边形OAMB 的面积不变;③当点A 是MC 的中点时,则点B 是MD 的中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0B .1C .2D .3【思路点拨】①由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答案;②由四边形OAMB 的面积=矩形OCMD 面积﹣(三角形ODB 面积+面积三角形OCA ),解答可知;③连接OM ,点A 是MC 的中点可得△OAM 和△OAC 的面积相等,根据△ODM 的面积=△OCM 的面积、△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解答可得.【答案】D .【解析】解:①由于A 、B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则△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都为×2=1,正确;②由于矩形OCMD 、三角形ODB 、三角形OCA 为定值,则四边形M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正确;③连接OM ,点A 是MC 的中点,则△OAM 和△OAC 的面积相等,∵△ODM 的面积=△OCM 的面积=,△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OBM 与△OAM 的面积相等,∴△OBD 和△OBM 面积相等,∴点B 一定是MD 的中点.正确;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 ≠0)中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 |,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 的几何意义.4、反比例函数xm y =与一次函数)0(≠-=m m mx 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答案】C;【解析】一次函数()1y mx m m x =-=-是经过定点(1,0),排除掉B、D 答案;选项A中m 的符号自相矛盾,选项C 符合要求.【总结升华】还可以按照m >0,m <0分别画出函数图象,看哪一个选项符合要求.举一反三:【变式】已知>b a ,且,0,0,0≠+≠≠b a b a 则函数b ax y +=与xb a 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答案】B ;提示:因为从B 的图像上分析,对于直线来说是<0,0a b <,则0a b +<,对于反比例函数来说,0a b +>,所以相互之间是矛盾的,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图形.类型三、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m ≠0)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求:(1)根据图象写出A、B 两点的坐标并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当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答案与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点A 的坐标为(2,12),点B 的坐标为(-1,-1).∵反比例函数(0)m y m x =≠的图象经过点A(2,12),∴m =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y x=.∵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12,2⎛⎫ ⎪⎝⎭,点B(-1,-1),∴12,21,k b k b ⎧+=⎪⎨⎪-+=-⎩解得:1,21.2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122y x =-.(2)由图象可知:当x >2或-l<x <0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总结升华】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从图象上看就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方的部分,这部分图象的横坐标的范围为所求.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一次函数3y 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m y x x=>的图象交于点P,PA⊥x 轴于点A,PB⊥y 轴于点B,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C、点D,且27DBP S =△,12OC CA =.(1)求点D 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3)根据图象写出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答案】解:(1)由一次函数3y kx =+可知:D(0,3)(2)设P(a ,b ),则OA=a ,13OC a =,得1,03C a ⎛⎫ ⎪⎝⎭.由点C 在直线3y kx =+上,得1303ka +=,ka =-9,DB=3-b=3-(ka +3)=-ka =9,BP=a .由1192722DBP S DB BP a === △,∴a =6,∴32k =-,b =-6,m =-36.∴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332y x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36y x=-.(3)根据图象可知:当x >6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类型四、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6、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 (℃),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min x .据了解,设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如图).已知该材料在操作加工前的温度为15℃,加热5min 后温度达到60℃.(1)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思路点拨】(1)首先根据题意,材料加热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将题中数据代入用待定系数法可得两个函数的关系式;(2)把y =15代入300y x=中,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依题意知两函数图象的交点为(5,60)(1)设材料加热时,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有15956015b k k b b ==⎧⎧⎨⎨+==⎩⎩∴915y x =+(0≤x ≤5).设进行制作时函数解析式为1k y x=.则1300k =,∴300y x =(x ≥5).(2)依题意知300x =15,x =20.∴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20min.【总结升华】把握住图象的关键点,根据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并利用解析式解决实际问题.。
专题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知识点与基础巩固题(原卷版)高一数学复习巩固练习(人教A版)

专题1人教A 版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知识点与基础巩固题——寒假作业1(原卷版)集合部分考点一:集合的定义及其关系 基础知识复习 (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考点二:集合的基本运算 基础知识复习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 交B ”),即A ∩B={x|x ∈A ,且x ∈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
记作:A ∪B(读作”A 并B ”),即A ∪B={x|x ∈A ,或x ∈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 ∩A = A ,A ∩φ= φ, A ∩B = B ∩A ,A ∪A = A ,A ∪φ= A , A ∪B = B ∪A.4、全集与补集(1)全集:如果集合S 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
通常用U 来表示。
(2)补集:设S 是一个集合,A 是S 的一个子集(即A ⊆S ),由S 中 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A 的补集(或余集)。
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精品

【学习目标】1 .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 .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知识网络】y —or 2(aK0),y-ar 2+c (a #C )y=。
(工-A*+上(。
户o ).y=ar 2+&r+r (a 声0)-F年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_利用三次函数的图豪求二元三次」方程的解刹车距离 最大面积是多少【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y =2■3是常数,4H0),那么V 叫做五的二次函数. 要点诠释:如果y=ax'+bx+c (a,b,c 是常数,aWO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这里,当a=O 时就不是二次函 数了,但b 、c 可分别为零,也可以同时都为零.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要点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L 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y 二"/;®y=ax 2,③y=工一人『;@y=a (x-hY_ p i~ .其中我二一二,k=————;⑤)7=&/+£次+二.(以上式子aWO )《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用函数观点看 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何时获得最大利润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二次函数实际问题2a4a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如下: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⑴[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以>0时,开口向上;当以<0时,开口向下;4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2)平行于v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h.特别地,丁轴记作直线x=o.3.抛物线y=ar2+bx+c(aWO)中,。
《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

《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将二次函数2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A .2(1)2y x =-+ B .2(1)2y x =++ C .2(1)2y x =-- D .2(1)2y x =+- 2.二次函数y=ax 2与一次函数y=ax+a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为( )3.(2016•永州)抛物线y=x 2+2x +m ﹣1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2 B .m >2 C .0<m ≤2 D .m <﹣24. 抛物线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能是( )A .22y x x =-- B .211122y x x =-++ C .211122y x x =--+ D .22y x x =-++5.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240b ac ->;②abc>0;③8a+c >0;④9a+3b+c <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第4题 第5题6.已知点(1x ,1y ),(2x ,2y )(两点不重合)均在抛物线21y x =-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7.二次函数y=ax 2+bx+c 与一次函数y=ax+c ,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8.(2015•黔东南州)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bc=0,②a+b+c >0,③a >b ,④4ac ﹣b 2<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 2个C . 3个D .4个二、填空题9.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且经过点1(1,)y -,2(2,)y ,试比较1y 和2y 的大小:1y ________2y (填“>”,“<”或“=”).10.如图,已知抛物线y=﹣x 2+bx+c 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3,0),那么它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11.抛物线22(2)6y x =--的顶点为C ,已知y =-kx+3的图象经过点C ,则这个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12.已知二次函数22y x x m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m -++=的解为___ _____.13.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2231y ax x a =-+-的图象,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14.烟花厂为扬州“4·18”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特别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礼炮,这种礼炮的升空高度h(m)与飞行时间t(s)的关系式是252012h t t =-++,若这种礼炮在点火升空到最高点处引爆,则从点火升空到引爆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15.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1,4),B(5,4),C(3,-6),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6的另一个点的坐标是________.16.若二次函数26y x x c =-+的图象过A(-1,y 1)、B(2,y 2)、C(32+,y 3)三点,则y 1、y 2、y 3大小关系是 .三、解答题17.(2016•河南)某班“数学兴趣小组”对函数y=x 2﹣2|x |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1)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列表如下: x … ﹣3 ﹣ ﹣2 ﹣1 0 1 2 3 … y…3m﹣1﹣13…其中,m= .(2)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了函数图象的一部分,请画出该函数图象的另一部分.(3)观察函数图象,写出两条函数的性质. (4)进一步探究函数图象发现:①函数图象与x 轴有 个交点,所以对应的方程x 2﹣2|x |=0有 个实数根;②方程x 2﹣2|x |=2有 个实数根;③关于x 的方程x 2﹣2|x |=a 有4个实数根时,a 的取值范围是 .18. 如图所示,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米,下底长180米,上、下底相距80米,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 米.(1)用含x 的式子表示横向甬道的面积;(2)当三条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八分之一时,求甬道的宽;(3)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米.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是5.7,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0.02万元,那么当甬道的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的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万元?19.为迎接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德州市把主要路段路灯更换为太阳能路灯.已知太阳能路灯售价为5000元/个,目前两个商家有此产品.甲商家用如下方法促销:若购买路灯不超过100个,按原价付款;若一次购买100个以上,且购买的个数每增加一个,其价格减少10元,但太阳能路灯的售价不得低于3500元/个.乙店一律按原价的80%销售.现购买太阳能路灯x 个,如果全部在甲商家购买,则所需金额为y 1元;如果全部在乙商家购买,则所需金额为y 2元. (1)分别求出y 1、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市政府投资140万元,最多能购买多少个太阳能路灯?20.(2015•温州模拟)已知:如图,抛物线y=﹣x 2+bx+c 与x 轴交于点A (﹣1,0),B (3,0),与y 轴交于点C .过点C 作CD ∥x 轴,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将该抛物线向下平移m 个单位,使其顶点落在D 点,求m 的值.【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2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顶点为(1,0),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顶点为(1,2),开口方向及大小不变,所以1a =,即2(1)2y x =-=.2.【答案】C ;【解析】①当a >0时,二次函数y=ax 2的开口向上,一次函数y=ax+a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排除A 、B ;②当a <0时,二次函数y=ax 2的开口向下,一次函数y=ax+a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排除D . 故选C .3.【答案】A.【解析】∵抛物线y=x 2+2x +m ﹣1与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 >0, 即4﹣4m +4>0, 解得m <2, 故选A .4.【答案】D ;【解析】由图象知,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是(-1,0),(2,0),又开口方向向下,所以0a <,抛物线与y 轴交点纵坐标大于1.显然A 、B 、C 不合题意,故选D . 5.【答案】D ;【解析】抛物线与x 轴交于两点,则0b <. 由图象可知a >0,c <0, 则b <0,故abc >0.当x =-2时,y =4a-2b+c >0. ∵ 12bx a=-=,∴ b =-2a , ∴ 4a-(-2a)×2+c >0,即8a+c >0.当x =3时,y =9a+3b+c <0,故4个结论都正确. 6.【答案】D ;【解析】画出21y x =-的图象,对称轴为0x =,若12y y =,则12x x =-;若12x x =-,则12y y =;若120x x <<,则21y y >;若120x x <<,则12y y >.7.【答案】A ; 8.【答案】C ;【解析】∵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经过原点,∴c=0,∴abc=0 ,∴①正确;∵x=1时,y <0,∴a+b+c<0,∴②不正确; ∵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b <0,∴b=3a,又∵a<0,b <0,∴a>b ,∴③正确;∵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0,∴b 2﹣4ac >0,4ac ﹣b 2<0,∴④正确; 综上,可得正确结论有3个:①③④.故选:C .二、填空题 9.【答案】>;【解析】根据题意画出抛物线大致图象,找出x =-1,x =2时的函数值,比较其大小,易如12y y >. 10.【答案】y=﹣x 2+2x+3;【解析】∵抛物线y=﹣x 2+bx+c 的对称轴为直线x=1,∴=1,解得b=2,∵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3,0), ∴0=﹣9+6+c , 解得c=3,故函数解析式为y=﹣x 2+2x+3.11.【答案】1; 【解析】92k =,932y x =-+,与坐标轴交点为(0,3),2,03⎛⎫⎪⎝⎭. 12.【答案】 x 1=3或x 2=-1 ;【解析】由二次函数22y x x m =-++部分图象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3,0).代入方程得m =3,解方程得x 1=3或x 2=-1.13.【答案】-1;【解析】因为抛物线过原点,所以210a -=,即1a =±,又抛物线开口向下,所以a =-1. 14.【答案】4s ; 【解析】204(s)522t =-=⎛⎫⨯- ⎪⎝⎭.15.【答案】(1,-6);【解析】常规解法是先求出关系式,然后再求点的坐标,但此方法繁琐耗时易出错,仔细分析就会注意到:A 、B 两点纵坐标相同,它们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由A(-1,4),B(5,4)得,对称轴1522x -+==,而抛物线上纵坐标为-6的一点是(3,-6),所以它关于x =2的对称点是(1,-6).故抛物线上纵坐标为-6的另一点的坐标是(1,-6).16.【答案】y 1>y 3>y 2. 【解析】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6323x -==⨯.而A 、B 在对称轴左侧,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2,∴ y 1>y 2,又C 在对称轴右侧,且A 、B 、C 三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 为2,1,2,由对称性可知:y 1>y 3>y 2.三、解答题17.【答案与解析】解:(1)把x=﹣2代入y=x 2﹣2|x |得y=0, 即m=0,故答案为:0; (2)如图所示;(3)由函数图象知:①函数y=x 2﹣2|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4)①由函数图象知:函数图象与x 轴有3个交点,所以对应的方程x 2﹣2|x |=0有3个实数根;②如图,∵y=x 2﹣2|x |的图象与直线y=2有两个交点,∴x 2﹣2|x |=2有2个实数根;③由函数图象知:∵关于x 的方程x 2﹣2|x |=a 有4个实数根, ∴a 的取值范围是﹣1<a <0, 故答案为:3,3,2,﹣1<a <0.18.【答案与解析】 (1)横向甬道的面积为1201801502x +=(m 2). (2)依题意:2112018028015028082x x x +⨯+-=⨯⨯,整理得21557500x x -+=,解得x 1=5,x 2=150(不合题意,舍去).∴ 甬道的宽为5米.(3)设建花坛的总费用为y 万元,则21201800.0280(1601502) 5.72y x x x x +⎡⎤=⨯⨯-+-+⎢⎥⎣⎦. ∴ y =0.04x 2-0.5x+240. 当0.56.25220.04b x a =-==⨯时,y 的值最小. ∵ 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 m .∴ 当x =6m 时,总费用最少,为0.04×62-0.5×6+240=238.44(万元).19.【答案与解析】(1)由题意可知,当x ≥100时,因为购买个数每增加一个,其价格减少10元,但售价不得低于3500元/个,所以5000350010025010x -≤+=,即100≤x ≤250时,购买一个需5000-10(x-100)元.故y 1=6000x-10x 2;当x >250时,购买一个需3500元. 故y 1=3500x .所以215000(0100),600010(100250),3500(250),x x y x xx x x ≤≤⎧⎪=-<≤⎨⎪>⎩y 2=5000×80%x =4000x .(2)当0<x ≤100时,y 1=5000x ≤500000<1400000;当100<x ≤250时,y 1=6000x-10x 2=-10(x-300)2+900000<1400000; 所以,由3500x =1400000,得x =400. 由4000x =1400000,得x =350.故选择甲商家,最多能购买400个路灯.20.【答案与解析】(1)设y =kx ,把(2,4)代入,得k =2,所以y =2x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30.(2)当0≤x <5时,设y =a(x-5)2+25, 把(0,0)代入,得25a+25=0,a =-1, 所以22(5)2510y x x x =--+=-+. 当5≤x ≤15时,y =25.即210(05),25(515).x x x y x ⎧-+≤<=⎨≤≤⎩(3)设王亮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为x(0≤x <5)分钟,学习收益总量为Z ,则他用于解题的时间为(30-x)分钟.当0≤x <5时,222102(30)860(4)76Z x x x x x x =-++-=-++=--+. 所以当x =4时,76Z =最大.当5≤x ≤15时,Z =25+2(30-x)=-2x+85. 因为Z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当x =5时,75Z =最大.综合所述,当x =4时,76Z =最大,此时30-x =26.即王亮用于解题的时间为26分钟,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为4分钟时.学习收益总量最大.。
函数的基础知识大全

函数的基础知识大全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函数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数学概念和实际问题。
函数的概念虽然看似抽象,但它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函数的世界,探索它的基础知识。
一、函数的定义简单来说,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
给定一个输入值(通常称为自变量),通过这种对应关系,能唯一确定一个输出值(通常称为因变量)。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函数 f(x) = 2x ,当 x = 3 时,通过这个对应关系,就能确定 f(3) = 6 。
函数通常用字母 f 、g 等表示,自变量常用 x 、y 等表示。
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常见的整式、分式、根式等等。
二、函数的三要素1、定义域定义域是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例如,对于函数 f(x) = 1 / x ,由于分母不能为 0 ,所以其定义域就是x ≠ 0 。
确定定义域时,需要考虑函数的表达式、实际问题的背景等因素。
2、值域值域是因变量 y 的取值范围。
它是由定义域和函数的对应关系共同决定的。
比如对于函数 f(x) = x²,因为 x²总是大于等于 0 的,所以其值域就是y ≥ 0 。
3、对应法则对应法则是函数的核心,它规定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
不同的对应法则会产生不同的函数。
三、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函数,如前面提到的 f(x) = 2x 、f(x) = 1 / x 等。
2、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和对应的因变量的值来表示函数。
例如,在一个表格中列出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函数。
3、图像法将函数用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
图像能够直观地反映函数的性质,比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四、常见的函数类型1、一次函数形如 f(x) = kx + b (k、b 为常数,k ≠ 0 )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
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二次函数形如 f(x) = ax²+ bx + c (a ≠ 0 )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和巩固知识讲解(基础)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2.理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够用数形结合的观点解决有关的题型.4. 通过讨论选择最佳方案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函数的相关概念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x和y,如果在变量x的允许取值范围内,变量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变量y叫做变量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为a时的函数值.要点二、正比例函数1.定义:定义域是一切实数的函数y=kx(k是不等于零的常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注意: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2.图象: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和点(1,k)的一条直线,.我们把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叫做直线y=kx.3.画函数图像的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画直线y=kx的图像.为了方便,我们通常取原点O(0,0)和点(1,k).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k>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自变量x的值逐渐增大时,y的值也随着逐渐增大.(2)当k<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自变量x 的值逐渐增大时,y 的值也随着逐渐减小.要点三、反比例函数 1、定义定义域为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的函数xky ,( k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k 也叫比例系数. 要点诠释:(1)在中,自变量是分式的分母,当时,分式无意义,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函数的取值范围是.故函数图象与轴、轴无交点;(2)()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的指数是-1,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条件.(3)()也可以写成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永远不会与x 轴、y 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责编:常春芳【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0ky k x=≠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利用这些性质()0ky k x=≠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高清课堂406878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 知识要点】要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ky x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x 要点诠释:在k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k y x =()可以写成()的形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要点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ky x=系数,因此只需要知道一对的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的值,k x y 、k 从而确定其解析式.要点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0ky k x=≠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轴、轴都没有交x y 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要点诠释: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得:x 和y 的值都不能为0,并且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①的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两条直线;)0(≠=k x ky x y x y -==和②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原点(0,0);)0(≠=k x ky ③(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关于轴对称,也关于轴对称.xky x k y -==和x y 注: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x k y 1=xk y 2=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021<⋅k k 021>⋅kk 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图象位置与反比例函数性质 当时,同号,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0k >x y 、y x 减小;当时,异号,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0k <x y 、y x 增大.(2)若点()在反比例函数ky x =的图象上,则点()也在此图象上,故反比a b ,a b --,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3)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图 像直线有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双曲线)位 置,一、三象限;0k >,二、四象限0k <,一、三象限0k >,二、四象限0k <增减性,随的增大而增大0k >y x ,随的增大而减小0k <y x ,在每个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0k >y x ,在每个象限,随的增大而增大0k <y x (4)反比例函数y =中的意义k ①过双曲线x k y =(k ≠0) 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②过双曲线x k y =(≠0) 上任意一点作一坐标轴的垂线,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角形的k 面积为2k.要点四、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在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列出函数关系式后,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的值为 .()32k y k x -=+k 【答案】2k =【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概念,=且,可确定的值.3k -1-20k +≠k 【总结升华】反比例函数要满足以下两点:一个是自变量的次数是-1,另一个是自变量的系数不等于0.举一反三:【变式】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2,3),则的值是( ).5n y x+=n A. B. C. 0D. 12-1-【答案】D ;反比例函数过点(2,3).. 5n y x +=53,12n n +==∴∴类型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每个分支中随的增大而减小,试求42my x-=y x 的取值范围.21m -【思路点拨】由反比例函数性质知,当>0时,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由k y x 此可求出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可求出的取值范围.m 21m -【答案与解析】解:由题意得:,解得,420m ->2m <所以,则<3.24m <21m -【总结升华】熟记并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反比例函数,其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内,则的值可为2k y x-=k ________(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的值即可).k 【答案】3(满足>2即可).k 3、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点(-3,)、(-2,)、||k y x-=0k ≠k 1y 2y (4,),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 )3y A . B . C . D .123y y y <<321y y y <<231y y y <<312y y y <<【答案】D ;【解析】∵ ||>0,∴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个象限k k 里,随增大而增大,(-3,)、(-2,)在第二象限,(4,)在第四象限,∴ y x 1y 2y 3y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312y y y <<【总结升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要注意相应点所在的象限,不能一概而论,本题的点(-3,1y )、(-2,2y )在双曲线的第二象限的分支上,因为-3<-2,所以12y y <,点(4,3y )在第四象限,其函数值小于其他两个函数值.举一反三:【变式1】(2014春•海口期中)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和y=kx+3(k≠0)的图象大致是( ).A. B.C. D.【答案】C ;提示: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k >0时,y=kx+3与y 轴的交点在正半轴,过一、二、三象限,y=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②当k <0时,y=kx+3与y 轴的交点在正半轴,过一、二、四象限,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选C .【高清课堂406878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 例7】【变式2】已知,且则函数与在同一坐标>b a ,0,0,0≠+≠≠b a b a b ax y +=xba y +=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 ) .【答案】B ;提示:因为从B 的图像上分析,对于直线来说是,则,对于反比例函<0,0a b <0a b +<数来说,,所以相互之间是矛盾的,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图形.0a b +>4、如图所示,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求此ky x=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思路点拨】要求函数关系式,必须先求出的值,P 点既在函数的图象上又是矩形的顶k 点,也就是说,P 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是矩形的边长.【答案与解析】解:设P 点的坐标为(,),由图可知,P 点在第二象限,∴ <0,>0.x y x y ∴ 图中阴影部分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 y ∵ 矩形的面积为2,∴ -=2,∴ =-2.xy xy ∵ =,∴ =-2.xy k k ∴ 此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2y x=-【总结升华】此类题目,要充分利用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轴、轴的垂线所得矩形面x y 积为||这一条件,进行坐标、线段、面积间的转换.k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作轴的垂线,)(0x x2y >=x 垂足为,连接OA ,OB ,与OB 的交点为P ,记△AOP 与梯形的面积分别''B A 、'AA B B PA ''为,试比较的大小.21S S 、21S S 、【答案】解:∵,AOP AOA A OP S S S ''∆∆∆=-OB A OPA PBB S B S S ''''∆∆=-梯形 且,AOA 112122A A S x y '∆==⨯=OB 112122B B B S x y '∆==⨯=∴.21S S =类型三、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5、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是(-3,ky x=y mx n =+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分别确定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x 的表达式.【思路点拨】因为点(-3,4)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ky x=y mx n =+点,所以把(-3,4)代入中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欲求一次函数ky x=的表达式,有两个待定未知数,已知一个点(-3,4),只需再求一个一y mx n =+m n ,次函数图象上的点即可.由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则这个交x 点坐标为(-5,0)或(5,0),分类讨论即可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与解析】解: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4),ky x= 所以,所以=-12.43k=-k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12y x=-由题意可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为(5,0)或(-5,0),则y mx n =+x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直线经过点(-3,4)和(5,0)时,y mx n =+有 解得43,05,m n m n =-+⎧⎨=+⎩1,25.2m n ⎧=-⎪⎪⎨⎪=⎪⎩所以.1522y x =-+当直线经过点(-3,4)和(-5,0)时,y mx n =+有 解得 所以.43,05,m n m n =-+⎧⎨=-+⎩2,10.m n =⎧⎨=⎩210y x =+所以所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或12y x =-1522y x =-+.210y x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不能漏解.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A 、B 两点在函数的图象上.(0)my x x=>(1)求的值及直线AB 的解析式;m (2)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答案】解:(1)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6),可得=6.(0)my x x=>m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 A(1,6),B(6,1)两点在函数的图象上,y kx b =+∴ 解得6,61,k b k b +=⎧⎨+=⎩1,7.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7y x =-+(2)题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是3.类型四、反比例函数应用6、(2015•兴化市三模)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平均速度v (千米/小时)与所用时间t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60≤v ≤120.(1)直接写出v 与t 的函数关系式;(2)若一辆货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前往甲地,客车比货车平均每小时多行驶2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遇.①求两车的平均速度;②甲、乙两地间有两个加油站A 、B ,它们相距200千米,当客车进入B 加油站时,货车恰好进入A 加油站(两车加油的时间忽略不计),求甲地与B加油站的距离.【答案与解析】解:(1)设函数关系式为v=,∵t=5,v=120,∴k=120×5=600,∴v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v=(5≤t≤10);(2)①依题意,得3(v+v﹣20)=600,解得v=110,经检验,v=110符合题意.当v=110时,v﹣20=90.答:客车和货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10千米/小时和90千米/小时;②当A加油站在甲地和B加油站之间时,110t﹣(600﹣90t)=200,解得t=4,此时110t=110×4=440;当B加油站在甲地和A加油站之间时,110t+200+90t=600,解得t=2,此时110t=110×2=220.答:甲地与B加油站的距离为220或440千米.【总结升华】解决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问题,要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及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反比例函数是解决现实世界反比例关系的有力工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础)
](https://img.taocdn.com/s3/m/bb2d31c4941ea76e59fa0415.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二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是常数,,那么叫做的二次函数.要点诠释: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这里,当a=0时就不是二次函数了,但b、c可分别为零,也可以同时都为零.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要点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②;③;④,其中;⑤.(以上式子a≠0)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如下: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 顶点坐标 当时开口向上 当时开口向下(轴) (0,0) (轴)(0,) (,0)(,)()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1)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时,开口向上;当时,开口向下;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2)平行于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特别地,轴记作直线.3.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中,,,a b c 的作用: (1)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中的完全一样.(2)和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故:①时,对称轴为轴;②(即、同号)时,对称轴在轴左侧;③(即、异号)时,对称轴在轴右侧.(3)的大小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当时,,∴抛物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①,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与轴交于正半轴;③,与轴交于负半轴.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则.4.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a≠0).已知图象上三点或三对、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2)顶点式:(a≠0).已知图象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可以看成的图象平移后所对应的函数.)(3)“交点式”:已知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通常选用交点式:(a≠0).(由此得根与系数的关系:).要点诠释:求抛物线2y ax bx c =++(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通常用三种方法:配方法、公式法、代入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要点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函数,当时,得到一元二次方程,那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因此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3)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这时,则方程没有实根.通过下面表格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二次函数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图象的解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解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解方程没有实数解要点诠释: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由的值来确定.(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时,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3)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这时,则方程没有实根.要点四、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数学模型,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利用题中存在的公式、内含的规律等相等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再利用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去研究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具有实际意义.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把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数据与点的坐标联系起来; (3)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关系式;(4)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点诠释:常见的问题:求最大(小)值(如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最小周长等)、涵洞、桥梁、抛物体、抛物线的模型问题等.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列出相关的函数关系式.【典型例题】类型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及点11,24⎛⎫-- ⎪⎝⎭,且图象与x 轴的另一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 ____. 【答案】 21133y x x =-+或2y x x =+. 【解析】 正确找出图象与x 轴的另一交点坐标是解题关键.由题意知另一交点为(1,0)或(-1,0). 因此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有两种.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则有0,1114420c a b c a b c =⎧⎪⎪-=-+⎨⎪++=⎪⎩,或0,111,4420,c a b c a b c =⎧⎪⎪-=-+⎨⎪-+=⎪⎩解之13130a b c ⎧=-⎪⎪⎪=⎨⎪=⎪⎪⎩,或1,1,0.a b c =⎧⎪=⎨⎪=⎩因此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133y x x =-+或2y x x =+. 【点评] 此题容易出错漏解的错误.举一反三:【课程名称:二次函数复习357019 :(1)-(2)问精讲】【变式】已知:抛物线y=x 2+bx+c 的对称轴为x=1,交x 轴于点A 、B(A 在B 的左侧),且AB=4,交y 轴于点C.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及其顶点M 的坐标. 【答案】∵对称轴x=1,且AB=4∴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A(-1,0),B(3,0)bb=-212c=-31b c 0⎧-=⎧⎪∴∴⎨⎨⎩⎪-+=⎩∴y=x 2-2x-3为所求,∵x=1时y=-4 ∴M(1,-4) ∵对称轴x=1,且AB=4∴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A(-1,0),B(3,0)bb=-212c=-31b c 0⎧-=⎧⎪∴∴⎨⎨⎩⎪-+=⎩∴y=x 2-2x-3为所求,∵x=1时y=-4 , ∴M(1,-4).类型二、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判断代数式的符号2.(2015•盘锦)如图是二次函数y=ax 2+bx+c=0(a ≠0)图象的一部分,对称轴是直线x=﹣2.关于下列结论:①ab <0;②b 2﹣4ac >0;③9a ﹣3b+c <0;④b ﹣4a=0;⑤方程ax 2+bx=0的两个根为x 1=0,x 2=﹣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①③④B . ②④⑤C . ①②⑤D .②③⑤【答案】B ;【解析】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a <0, ∵﹣=﹣2,∴b=4a ,ab >0,∴①错误,④正确,∵抛物线与x 轴交于﹣4,0处两点,∴b 2﹣4ac >0,方程ax 2+bx=0的两个根为x 1=0,x 2=﹣4, ∴②⑤正确,∵当a=﹣3时y >0,即9a ﹣3b+c >0, ∴③错误,故正确的有②④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对称轴的范围求2a 与b 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根的判别式以及特殊值的熟练运用.类型三、数形结合3.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 =1,若其与x 轴一交点为(3,0),则由图象可知,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________.【思路点拨】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和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A 的坐标可知,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观察图象可得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答案】x >3或x <-1;【解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和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A(3,0)知,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观察图象可知,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就是2y ax bx c =++函数值,y >0时,x 的取值范围.当x >3或x <-1时,y >0,因此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x >3或x <-1.【点评】弄清20ax bx c ++>与2y ax bx c =++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在图象上找出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类型四、函数与方程4.(2016•台湾)如图,坐标平面上,二次函数y=﹣x 2+4x ﹣k 的图形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其顶点为D ,且k >0.若△ABC 与△ABD 的面积比为1:4,则k 值为何?( )A.1 B.C.D.【思路点拨】求出顶点和C的坐标,由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得出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答案】D.【解析】解:∵y=﹣x2+4x﹣k=﹣(x﹣2)2+4﹣k,∴顶点D(2,4﹣k),C(0,﹣k),∴OC=k,∵△ABC的面积=AB•OC=AB•k,△ABD的面积=AB(4﹣k),△ABC与△ABD的面积比为1:4,∴k=(4﹣k),解得:k=.【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抛物线的顶点式;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无论x为何实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永远在x轴的下方的条件是( ) A.B.C.D.【答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无交点,则说明y=0时,方程无解,即.又图象永远在x轴下方,则.答案:B【变式2】对于二次函数,我们把使函数值等于0的实数x叫做这个函数的零点,则二次函数(m为实数)的零点的个数是( )A.1 B.2 C.0 D.不能确定【答案】当y=0时,,,即二次函数的零点个数是2.故选B.类型五、分类讨论5.已知点A(1,1)在二次函数22y x ax b =-+的图象上.(1)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b ;(2)如果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 【思路点拨】(1)将A(1,1)代入函数解析式.(2)由△=b 2-4ac =0求出a . 【答案与解析】(1)因为点A(1,1)在二次函数22y x ax b =-+的图象上,所以1=1-2a+b ,所以b =2a . (2)根据题意,方程220x ax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2244480a b a a -=-=, 解得a =0或a =2.当a =0时,y =x 2,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0). 当a =2时,2244(2)y x x x =-+=-,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0).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0,0)或(2,0).【点评】二次函数2y ax b c =++(0)a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240b ac =-=△.类型六、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6.(2015•黄陂区校级模拟)进价为每件40元的某商品,售价为每件50元时,每星期可卖出5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每件的售价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100件,但售价不能低于每件42元,且每星期至少要销售800件.设每件降价x 元 (x 为正整数),每星期的利润为y 元.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若某星期的利润为5600元,此利润是否是该星期的最大利润?说明理由. (3)直接写出售价为多少时,每星期的利润不低于5000元? 【思路点拨】(1)根据利润y=每件利润×销售量,每件利润=50﹣40﹣x ,销售量=500+100x ,而售价50﹣x≥42,销售量=500+100x≥800,列不等式组求x 的取值范围;(2)根据(1)的关系式配方后确定最大利润,与5600比较后即可发现是否为最大利润; (3)设当y=5000时x 有两个解,可推出0≤x≤5时,y≥5000. 【答案与解析】解:(1)依题意,得y=(50﹣40﹣x )•(500+100x )=﹣100x 2+500x+5000,∵,∴3≤x≤8;(2)y=﹣100x2+500x+5000=﹣100(x﹣)2+5625,∵x取正整数,当x=2或3时,y=5600.∴5600元是最大利润.(3)当y=5000时,y=﹣100x2+500x+5000=5000,解得x1=0,x2=5,故当0≤x≤5时,y≥5000,即当售价在不小于45元且不大于50元时,月利润不低于50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般求最值问题,大多是建立二次函数关系,从而借助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函数的基础知识大全

函数基础知识大全§1.2.1、函数的概念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 、值域C 和对应法则f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1.2.2、函数的表示法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3)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换元法、配凑法;(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4)()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1、换元法( 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2、待定系数法(已知函数类型如: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3、整体代换(配凑法)4.赋值法:3.映射的定义: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关系f )叫做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f :A →B.由映射和函数的定义可知,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映射,它要求A 、B 非空且皆为数集.4.映射的概念中象、原象的理解:(1) A 中每一个元素都有象;(2)B 中每一个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不一定只一个原象;(3)A 中每一个元素的象唯一。
函数知识点归纳

函数知识点归纳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到科学研究中的复杂模型,函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系统地归纳一下函数的相关知识点。
一、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于给定的一个数集 A 中的每一个元素 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在另一个数集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 f 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记作y = f(x),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函数的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每一个”,意味着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要有对应的结果;二是“唯一确定”,即对于一个自变量 x,只能有一个因变量 y 与之对应。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y = 2x + 1。
2、列表法通过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给出 x 的一些值,然后对应列出 y 的值。
3、图像法用图像来直观地展示函数关系,比如常见的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
三、函数的三要素1、定义域指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确定定义域时需要考虑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对数的真数大于零等情况。
2、值域函数值 y 的取值集合。
值域的确定方法通常有观察法、配方法、反解法、判别式法等。
3、对应法则是函数的核心,它规定了自变量 x 如何对应到因变量 y。
四、常见函数类型1、一次函数形如 y = kx + b(k、b 为常数,k ≠ 0)的函数,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2、二次函数一般式为 y = ax²+ bx + c(a ≠ 0),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当 a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反比例函数形如 y = k/x(k 为常数,k ≠ 0),图像是双曲线。
4、指数函数形如 y = a^x(a > 0 且a ≠ 1),当 a > 1 时,函数单调递增;当 0 < a < 1 时,函数单调递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巩固练习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y=2x-1,当x=a时的函数值为1,则a的值为()x+2A.3 B.-1 C.-3 D.12.目前,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减少,提倡全社会节约用水.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康同学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离开x分钟后,水龙头滴出y毫升的水,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A.y=0.05x B.y=5x C.y=100x D.y=0.05x+1003.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A.y=2x中,x取全体实数B.y=21中,x取x≠-1的实数x+11中,x取x≥-3的x+3C.y=实数4.若直线x-2中,x取x≥2的实数D.y=经过点A(2,0)、B(0,2),则、的值是 ( )A.=1,=2B.=1,=-2C.=-1,=2D.=-1,=-25.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发去散步,下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s(米)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A.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报后,就回家了.B.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C.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会,然后回家了.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6.一次函数y=ax+b,若a+b=1,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A、(-1,-1)B、(-1, 1)C、(1,-1)D、(1, 1)7.(2016商河县二模)如图,经过点B(﹣2,0)的直线y=kx+b与直线y=4x+2相交于点A(﹣1,﹣2),4x+2<kx+b<0的解集为()A.x<﹣2B.﹣2<x<﹣1C.x<﹣1D.x>﹣18.(2015春•娄底期末)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二.填空题9.汇通公司销售人员的个人月收入y(元)与其每月的销售量x(千件)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则此销售人员的月销售量为3500件时的月收入是________元.10.观察下列各正方形图案,每条边上有n(n>2)个圆点,每个图案中圆点的总数是S.按此规律推断出S与n的关系式为.11.(2015春•延边州期末)若一次函数y=(k﹣2)x+1(k是常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12.若函数13.若一次函数14.已知直线15.已知一次函数和的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则中,____________.,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________象限.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________.16.(2016如皋市一模)如图,直线y=3x和y=kx+2相交于点P(a,3),则不等式3x≥kx+2的解集为.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中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分析图象,求出表示轮船和快艇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2)指出轮船和快艇的行驶速度;(3)问快艇出发多长时间赶上轮船?18.(2015春•高新区期末)已知点A(4,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x+y=6,O 为坐标原点,设△OPA的面积为S.(1)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求x的取值范围;(3)当S=6时,求P点坐标.19.已知一次函数y=-2x+1(1)若自变量x的范围是-1≤x≤2,求函数值y的范围.(2)若函数值y的范围是-1≤y≤2,求自变量x的范围.20.某影碟出租店开设两种租碟方式:一种是零星租碟,每张收费1元;另一种是会员卡租碟,办卡费每月12元,租碟费每张0.4元.小彬经常来该店租碟,若每月租碟数量为张.(1)写出零星租碟方式应付金额(2)写出会员卡租碟方式应付金额(元)与租碟数量(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元 )与租碟数量(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小彬选取哪种租碟方式更合算?【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2.【答案】B;【解析】y =100⨯0.05x ,即y =5x .3.【答案】D;【解析】一般地,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对于一个实际问题,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选D.4.【答案】C;【解析】将点A、B 的坐标代入y =kx +b 求得k =-1,b =2.5.【答案】C;6.【答案】D;【解析】当x =1时,y =1,故它的图象过点(1,1).7.【答案】B;【解析】∵直线y=kx +b 与直线y=4x +2相交于点A (﹣1,﹣2),直线y=kx +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B (﹣2,0),又∵当x <﹣1时,4x +2<kx +b ,当x >﹣2时,kx +b<0,∴不等式4x +2<kx +b <0的解集为﹣2<x <﹣1,故选B .8.【答案】A;【解析】解:∵正比例函数y=k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b=k>0,∴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故选A.二.填空题9.【答案】1550;【解析】y =300x +500.当x =3.5时,y =300×3.5+500=1550(元)10.【答案】S=4n -4(n ≥2);11.【答案】k>2;【解析】解:∵一次函数y=(k﹣2)x+1(k 是常数)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2>0,解得k>2,故答案为:k>2.12.【答案】;【解析】由题意,m >0,且4m -3>0.13.【答案】一;14.【答案】;【解析】求出交点坐标x =k ,y =3k ,因为交点在第三象限,故k <0.15.【答案】;【解析】由题意:⨯|-12b |⨯|b |=4,b 2=16,b =±4.216.【答案】x ≥1;【解析】∵直线y=3x 和直线y=kx +2的图象相交于点P (a ,3),∴3=3a ,解得a=1,∴P (1,3),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 ≥1时,直线y=3x 的图象在直线y=kx +2的图象的上方,即当x ≥1时,3x ≥kx +2.三.解答题17.【解析】解:(1)设轮船的路程与时间的解析式为y=kt.∵其过(8,160)可得160=8k,∴k=20.即轮船的路程和时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20t(0≤t≤8).设快艇的路程和时间的解析式为了y=k1t+b∵点(2,0),(6,160)在图象上,⎧2k1+b=0⎧k1=40∴⎨,解得⎨.6k+b=160b=-80⎩⎩1∴快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为y=40t-80(2≤t≤6).(2)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时,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时.(3)快艇追上轮船时,离起点的距离相等.∴20t=40t-80,解得t=4.∵ 4-2=2,∴快艇出发2小时后赶上轮船.18.【解析】解:(1)∵A和P点的坐标分别是(4,0)、(x,y),∴S=×4×y=2y.∵x+y=6,∴y=6﹣x.∴S=2(6﹣x)=12﹣2x.∴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S=﹣2x+12.(2)由(1)得S=﹣2x+12>0,解得:x<6;又∵点P在第一象限,∴x>0,综上可得x的范围为:0<x<6.(3)∵S=6,∴﹣2x+12=6,解得x=3.∵x+y=6,∴y=6﹣3=3,即P(3,3).19.【解析】解:(1)∵y=-2x+1,又-1≤x≤2∴x=0.5-0.5y∴-1≤0.5-0.5y≤2即-1≤0.5-0.5y且0.5-0.5y≤2解之,得-3≤y≤3(2)∵-1≤y≤2∴-1≤-2x+1≤2解之,得-0.5≤x≤1.20.【解析】解:(1)(2),所以,当租碟少于20张时,选零星租碟方式合算;当租碟20张时,两种方式一样;当租碟大于20张时,选会员卡租碟合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编稿:丁会敏审稿:王静伟【学习目标】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初步掌握换元法的简单运用.2.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3.求简单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了解分段函数及其简单应用;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5.理解函数零点的意义,能判断二次函数零点的存在性,会求简单函数的零点,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6.能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关于函数的概念1.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与初中的“用变量的观点描述函数”实质上是一致的.函数有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时,这两个函数相等.2.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有: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注意领会在实际情境中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3.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原f x(象)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象),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合B的一个映射.由映射定义知,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即函数是两个非空的数集间的映射.4.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但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定义域要受到实际意义的制约.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已知()f x 得函数表达式,求定义域; (2)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f x ϕ的定义域,其实质是由()x ϕ的取值范围,求出x 的取值范围;(3)已知[]()fx ϕ的定义域,求()f x 的定义域,其实质是由x 的取值范围,求()x ϕ的取值范围.5.函数的值域由函数的定义知,自变量x 在对应法则f 下取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函数值域的求法:(1)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函数,可用配方法(注意定义域);(2)形如y ax b =+t =,转化成二次函数再求值域(注意0t ≥);(3)形如(0)ax by c cx d +=≠+的函数可借助反比例函数求其值域,若用变量分离法求值域,这种函数的值域为|a y y c ⎧⎫≠⎨⎬⎩⎭; (4)形如22ax bx cy mx nx p++=++(,a m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的函数求值域,可用判别式求值域. 6.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求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解析式的主要方法:已知函数解析式的类型时,可用待定系数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时,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元”的取值范围;若已知抽象函数表达式,则常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出()f x .要点二:函数的单调性(1)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x 2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2)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x 2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3)若函数()f x 在某个区间上总是递增(或递减)的,则该区间是函数的一个单调增(或减)区间.若函数()f x 在整个定义域上总是递增(或递减)的,则称该函数为单调增(或减)函数.与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主要有:由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或证明某一个函数在一个区间的单调性;通过图象或运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原理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比较数的大小、判断某些超越方程根的个数等.要点三:函数的奇偶性(1)若一个函数具有奇偶性,则它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它就失去了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的条件,即这个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若奇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内有零,则由奇函数定义知(0)(0)f f -=-,即(0)(0)f f =-,所以(0)0f =.(3)奇、偶性图象的特点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它的图象是以y 轴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是y 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则这个函数是偶函数.要点四:图象的作法与平移(1)根据函数表达式列表、描点、连光滑曲线; (2)利用熟知函数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 (3)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图象的对称性描绘函数图象. 要点五: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1.一次函数(0)y kx b k =+≠,其中y k x∆=∆. 2.二次函数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通过配方可以得到2(),y a x h k a =-+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大小及方向.顶点坐标为(),h k ,对称轴方程为x h =.对于二次函数2224()()24b ac b f x ax bx c a x a a-=++=++. 当0a >时,()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对称轴为2bx a =-;()f x 在,2b a ⎛⎤-∞- ⎥⎝⎦上是单调递减的,在,2b a ⎡⎫-+∞⎪⎢⎣⎭上是单调递增的;当2b x a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244ac b a-. 当0a <时,()f x 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对称轴为2bx a =-;()f x 在,2b a ⎛⎤-∞- ⎥⎝⎦上是单调递增的,在,2b a ⎡⎫-+∞⎪⎢⎣⎭上是单调递减的;当2b x a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244ac b a-. 要点六:函数的应用举例(实际问题的解法)(1)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2)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利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模型; (3)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4)还原:将用数学方法得到的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 求解函数应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用示意图表示为:要点七:函数与方程(1)对于函数()()y f x x D =∈,我们把使()0f x =得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x D =∈的零点. (2)确定函数()y f x =的零点,就是求方程()0f x =的实数根.(3)一般地,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一条曲线,并且()()0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0,x a b ∈,使得0()0f x =,这个0x 也就是方程()0f x =的根.(4)一般地,对于不能用公式法求根的方法()0f x =来说,我们可以将它与函数()y f x =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或零点所在的区间,从而求出方程的根,或者用二分法求出方程的近似解.判断函数在某区间有零点的依据: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公式等方法进行解决,对于不能用公式解决的方程,我们可以把这些方程()0f x =与函数()y f x =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找零点,从而求出方程的根.对于如何判断函数在某区间内是否是零点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两条:其一,函数的图象在某区间是否是连续不间断的一条曲线;其二,该函数是否满足在上述区间的两个端点处,函数值之积小于0.(5)在实数范围内,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零点与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之间有密切关系.①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实根,其对应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②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一个二重根,其对应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 ③0∆<,方程20(0)ax bx c a ++=≠无根,其对应二次函数无零点. 【典型例题】类型一:映射例1.设集合{(,)|,}A B x y x y ==∈∈R R ,f 是A 到B 的映射,并满足:(,)(,)f x y xy x y →--. (1)求B 中元素(3,-4)在A 中的原象; (2)试探索B 中有哪些元素在A 中存在原象;(3)求B 中元素(a ,b )在A 中有且只有一个原象时,a ,b 所满足的关系式.【思路点拨】本例是一道与方程综合的题目,关键是将题目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映射的知识. 【解析】(1)设(x ,y )是(3,-4)在A 中的原象, 于是34xy x y -=⎧⎨-=-⎩,解得13x y =-⎧⎨=⎩或31x y =-⎧⎨=⎩,∴(―3,4)在A 中的原象是(―1,3)或(―3,1). (2)设任意(a ,b )∈B 在A 中有原象(x ,y ), 应满足 xy a x y b -=⎧⎨-=⎩①②由②可得y=x ―b ,代入①得x 2―bx+a=0. ③ 当且仅当Δ=b 2―4a ≥0时,方程③有实根.∴只有当B 中元素满足b 2-4a ≥0时,才在A 中有原象.(3)由以上(2)的解题过程知,只有当B 中元素满足b 2=4a 时,它在A 中有且只有一个原象. 【总结升华】高考对映射考查较少,考查时只涉及映射的概念,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映射的概念,并灵活地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举一反三:【变式1】 已知a ,b 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集合2{4,1}M a a =--,2{41,2}N b b =-+-,:f x x →表示把M 中的元素x 映射到集合N 中仍为x ,则a+b 等于( )A .1B .2C .3D .4 【答案】 D【解析】 由已知可得M=N ,故222242420411420a a a a b b b b ⎧⎧-=--+=⎪⎪⇒⎨⎨-+=--+=⎪⎪⎩⎩,a 、b 是方程x 2-4x+2=0的两根,故a+b=4.类型二:函数的概念及性质【高清课堂:集合与函数性质综合377492 例2】例2.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y = f (x )是偶函数,且f (x )在(-∞,0)为增函数.若对于120x x <<,且120x x +>,则有 ( )A .12(||)(||)f x f x <B .21()()f x f x ->-C .12()()f x f x <-D .12()()f x f x -> 【答案】D【解析】因为120x x <<,且120x x +>,所以21||||x x >,画出y = f (x )的图象,数形结合知,只有选项D 正确.【总结升华】对函数性质的综合考查是高考命题热点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以及题目中给出的函数性质.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各个击破”,也就是涉及哪个性质,就利用该性质来分析解决问题.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A .1y x =+ B .2y x =-C .1y x=D .||y x x =【答案】D【解析】奇函数有1y x=和||y x x =,又是增函数的只有选项D 正确. 【变式2】 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对任意x 1,x 2∈[0,+∞)(x 1≠x 2),有2121()()0f x f x x x -<-,则( )A .(3)(2)(1)f f f <-<B .(1)(2)(3)f f f <-<C .(2)(1)(3)f f f -<<D .(3)(1)(2)f f f <<- 【答案】A【解析】由题知,()f x 为偶函数,故(2)(2)f f =-,又知x ∈[0,+∞)时,()f x 为减函数,且3>2>1,∴(3)(2)(1)f f f <<,即(3)(2)(1)f f f <-<.故选A .例3.设偶函数()f x 满足3()8(0)f x x x =-≥,则{|(2)0}x f x ->=( ) A .{x|x <-2或x >4} B .{x|x <0或x >4} C .{x|x <0或x >6} D .{x|x <-2或x >2} 【答案】 B【解析】 当x <0时,-x >0,∴33()()88f x x x -=--=--, 又()f x 是偶函数,∴3()()8f x f x x =-=--,∴338, 0()8, 0x x f x x x ⎧-≥⎪=⎨--<⎪⎩,∴33(2)8, 0(2)(2)8, 0x x f x x x ⎧--≥⎪-=⎨---<⎪⎩,30(2)80x x ≥⎧⎨-->⎩或30(2)80x x <⎧⎨--->⎩. 解得x >4或x <0,故选B .例4.设函数()0)f x a =<的定义域为D ,若所有点(,())s f t (,)s t D ∈构成一个正方形区域,则a 的值为( )A .-2B .-4C .-8D .不能确定 【答案】 B【解析】 依题意,设关于x 的不等式ax 2+bx+c ≥0(a <0)的解集是[x 1,x 2](x 1<x 2),且12()()0f x f x ==,22140)x x b ac a -=->-,()f x =的最大值是=s ∈[x 1,x 2]的取值一定时,()f t 取遍⎡⎢⎢⎣中的每一个组,相应的图形是一条线段;当s 取遍[x 1,x 2]中的每一个值时,所形成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区域(即相当于将前面所得到的线段在坐标平面内平移所得),因此有0a =>-,a -=a <0,因此a=-4,选B 项.举一反三:【变式1】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2)()1f xg x x =-的定义域是( ) A .[0,1] B .[0,1) C .[0,1)∪(1,4] D .(0,1) 【答案】 B【解析】 要使()g x 有意义,则02210x x ≤≤⎧⎨-≠⎩,解得0≤x <1,故定义域为[0,1),选B .例5.已知函数y =M ,最小值为m ,则mM的值为( )A .14 B .12C .22D .32【答案】 C【解析】 函数的定义域为[-3,1].又22242(1)(3)4223424(1)y x x x x x =+-+=+--+=+-+. 而204(1)2x ≤-+≤,∴4≤y 2≤8.又y >0,∴222y ≤≤.∴22M =,m=2.∴22m M =.故选C 项. 举一反三:【变式1】函数221x y x =+(x ∈R )的值域是________.【答案】[0,1) 【解析】(1)注意到x 2≥0,故可以先解出x 2,再利用函数的有界性求出函数值域.由221x y x =+,得21y x y=-,∴01y y ≥-,解之得0≤y <1.故填[0,1).例6.设函数()|24|1f x x =-+. (1)画出函数()y f x =的图象;(2)若不等式()f x ax ≤的解集非空,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由于25, 2()23, 3x x f x x x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函数()y f x =与函数y=ax 的图象可知,当且仅当12a ≥或a <―2时,函数()y f x =与函数y=ax 的图象有交点.故不等式()f x ax ≤的解集非空时,a 的取值范围为1(,2)[,)2-∞-+∞U .举一反三:【变式1】 直线y=1与曲线y=x 2-|x|+a 有四个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514a <<【解析】 如图,作出y=x 2-|x|+a 的图象,若要使y=1与其有四个交点,则需满足114a a -<<,解得514a <<.类型三:函数的零点问题例7.若函数()y f x =在区间(-2,2)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方程()0f x =在(-2,2)上仅有一个实根0,则(1)(1)f f -⋅的值( )A .大于0B .小于0C .等于0D .无法确定 【答案】D【解析】根据连续函数零点的性质,若(1)(1)0f f -⋅<,则()f x 在(-1,1)内必有零点,即方程()0f x =在(-1,1)内有根;反之,若方程()0f x =在(-2,2)内有实根,不一定有(1)(1)0f f -⋅<,也有可能(1)(1)0f f -⋅>.【总结升华】若(1)(1)0f f -⋅<,则()f x 在(-1,1)内必有零点,但当()f x 在(-1,1)内有零点时,却不一定总有(1)(1)0f f -⋅<.举一反三:【变式1】若函数2()f x x ax b =++的零点是2和4-,则a =,b =. 【答案】2,8a b ==-【变式2】若函数()0f x ax b =+=有一个零点是2,那么函数2()g x bx ax =-的零点是. 【答案】10,2-类型四: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8. 已知函数2()af x x x=+(x ≠0,常数a ∈R ). (1)讨论函数()f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2)若函数()f x 在x ∈[2,+∞)上为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对a 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去证明即可.(2)由题意知,任取2≤x 1<x 2,则有12()()0f x f x -<恒成立,即可得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当a=0时,2()f x x =,对任意x ∈(-∞,0)∪(0,+∞),22()()()f x x x f x -=-==,∴()f x 为偶函数.当a ≠0时,2()af x x x=+(a ≠0,x ≠0), 取x=±1,得(1)(1)20f f -+=≠, ∴(1)(1)f f -≠-,(1)(1)f f -≠,∴函数(1)(1)f f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解法一:设2≤x 1<x 2,2212121212121212()()[()]x x a a f x f x x x x x x x a x x x x --=+--=⋅+-,要使函数()f x 在x ∈[2,+∞)上为增函数,必须12()()0f x f x -<恒成立.∵x 1-x 2<0,x 1 x 2>4,即a <x 1 x 2 (x 1+ x 2)恒成立.又∵x 1+ x 2>4,∴x 1x2(x 1+ x 2)>16. ∴a 的取值范围是(-∞,16].解法二:当a=0时,2()f x x =,显然在[2,+∞)上为增函数. 当a <0时,反比例函数ax在[2,+∞)上为增函数, ∴2()af x x x=+在[2,+∞)上为增函数. 当a >0时,同解法一.【总结升华】 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运用研究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基本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举一反三:【高清课堂:集合与函数性质综合377492 例5】 【变式1】已知函数1()f x kx x=-,且f (1)=1. (1)求实数k 的值及函数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在(0,+∞)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解析】(1)(1)1,11,2f k k =∴-=∴=Q ,1()2f x x x∴=-,定义域为:()(),00,-∞+∞U . (2)在(0,+∞)上任取1212,,x x x x <且,则12121211()()22f x f x x x x x -=--+=12121()(2)x x x x -+ 1212121,0,20x x x x x x <∴-<+>Q 12()()f x f x ∴< 所以函数1(2)2f x x=-在()0,+∞上单调递增. 类型五:函数的实际应用例9.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资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能获得最大利润?【答案】11.5 1490【思路点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已知固定成本200元/天,水进价5元/桶;(2)用表格体现出了售价与日销售量的关系;(3)解决利润最大问题.解决本题可先分析表格,从中找到单价每增加1元,则日销售量就减少40桶,然后设出有关未知量,建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解析】 设每桶水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涨x 元,利润为y 元,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价格每上涨1元,日销售量就减少40桶,所以涨价x 元后,日销售的桶数为:480-40(x -1)=520-40x >0,所以0<x <13,则利润:213(52040)2004014902y x x x ⎛⎫=--=--+ ⎪⎝⎭.(0<x <13) 故当x=6.5时,利润最大,即当水的价格为11.5元时,利润最大值为1490元.【总结升华】 列表法是给出函数关系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利润=收入-支出”这一实际意义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运用二次函数模型,常解决一些最大(小)值问题,对生产生活等问题进行优化.举一反三:【变式1】某公司每年需购买某种元件8000个用于组装生产,每年分n 次等量进货,每进一次货(不分进货量大小)费用500元,为了持续生产,需有每次进货的一半库存备用,每件每年库存费2元,问分几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总费用最低?【思路点拨】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值.【答案】4【解析】设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为y 元,其中购买成本费为固定投入,设为c 元,则 8000150022y n c n =+⨯⨯+ 800016500500()n c n c n n=++=++ 24000c =++,=,即n=4时,y取得最小值且y min=4000+c.所以分4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最低.【总结升华】题中用了配方法求最值,技巧性高,另外本题还可利用函数16y xx=+在(0,+∞)上的单调性求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