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语用解读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歧义句知识点

高考语文歧义句知识点

高考语文歧义句知识点语文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很多学生备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语文考试中,歧义句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歧义句是指在语义上具有多种不同理解方式的句子,给人带来困惑和疑惑。

掌握歧义句的知识点,有助于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获取高分的机会。

一、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在句子中某个词汇的用法具有多义性,导致句子的含义不明确。

这种歧义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词汇中。

例如:他在车前停下了。

这句话中的“停下”一词具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停在车前,二是停下他的车。

考生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仔细推敲句子的意义。

二、结构歧义:结构歧义是指句子在语法结构上的不明确性,导致句子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例如:她伸出玉手。

这句话中的“玉手”可以被理解为她用玉石做的手,也可以被理解为她的手比喻为玉石般美丽。

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句子的具体含义。

三、语序歧义:语序歧义是指句子中的词语顺序导致句子意义不明确。

例如:推着车的是他亲弟弟。

这句话中的“是他亲弟弟”可以表达两种含义:一是他是推车的人的亲弟弟,二是推车的是他的亲弟弟。

考生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解决这种歧义。

四、上下文歧义:上下文歧义是指句子所在的上下文环境使得句子的含义模糊不清。

例如:我把她打了一记。

这句话中的“打了一记”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打了她一个耳光,二是记住了她一件事。

考生需要通过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判断句子的具体含义。

掌握以上四类歧义句的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歧义句经常出现在阅读理解题、填空题和翻译题中,对考生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考生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提高自己对歧义句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除了掌握歧义句的知识点,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词汇积累,熟悉常见词汇的多义性。

多读多练,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对于理解句子的语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善于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理解句子的成分和关联关系。

歧义类型及歧义的妙用浅析

歧义类型及歧义的妙用浅析

歧义类型及歧义的妙用浅析杨卓琦【摘要】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现代汉语歧义进行分类。

提炼出不同语言场合中的积极歧义,并分析积极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信息价值、修辞价值、交际价值等多种不同的语用价值。

本文主要总结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广告、笑话等语言环境中的歧义现象,并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与达到的语言表达效果。

【关键词】句法歧义;语义歧义;语用歧义;积极歧义一、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现代汉语的歧义进行分类传统的歧义研究主要从结构、词汇、语音等方面入手,但是这对造成歧义的原因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自从提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后,运用三个平面理论研究歧义现象的学者就出现了。

这是歧义研究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把歧义研究从静态逐渐引向动态。

本文试图以三个平面理论为依据,对汉语歧义进行全面分类。

如下:1.1句法平面歧义句子是由词与词按照一定的句法功能组合而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二是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区分。

1.1.1词类不同如:这幅画你给我看看。

“给”字既可以是拿给我的意思,又可以是替、为的意思,这幅画你替我看看。

一种当动词,一种作介词。

由于词性不同,句法功能也不同。

看的主体在不同的理解中不同。

可以转化为“我画的这幅画你替我看看”和“这幅画拿给我看看。

”1.1.2词和短语同形如:我要炒豆角。

“炒豆角”既可以理解为一个菜名,又可以理解为炒豆角这个行为,为动宾短语。

这就是词与短语同形造成的歧义。

可以说“我要吃炒豆角”和“我要做炒豆角。

”1.1.3结构关系不同A.偏正关系或主谓关系食堂卫生B.述宾关系或述补关系想起来C.述宾关系或偏正关系进口彩电D.偏正关系或联合关系祖国人民E.同位关系或偏正关系你们学校一个短语有两种结构关系,所以就造成了两种不同的意思。

1.1.4结构层次不同对于结构较复杂或有歧义的词组和句子,须要一层一层,有条不紊地分析它们的结构层次。

汉语歧义的分析与利用

汉语歧义的分析与利用

摘 要 :歧义是 一种 常见 的语 言现象 ,它的成 因很 多,涉及 到语 言 的多个 层面 ,我们 要辩证 地看 待这种 语 言现象 , 在 努力克 服歧 义造成 的不要 的交流 障碍 时 ,要积 极利用 歧义 ,增强语 言 的表现 力。 关键 词 :歧义 ;成 因;利用
歧义 是 指语 言 中一个 语 言单 位有 两 种或 多种 解 释 。语 言 是音 义 结合 的 符 号系 统 ,但 语 言符 号和 要表 达 的 意 义 之 间 却 没有 完 全 的一 对 一 的 关 系, 歧 义现 象存 在 于语 言 的各个 层 面 ,如 语 音、 词汇 、语 法 、语 义 、语用 等 方 面 。歧 义在 语 言交流 时 有时 会产 生 一 些 误会 ,影 响 交际 ,但在 特 定 的语 言 环 境 中,有 时又 会产 生特 殊 的表 达作 用 ,可谓 生花妙 笔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记・ 淮 阴侯 列传 》 )其 中 ,“ 背 ”可 理 解为 “ 后背 ” ,也可 理解为 “ 背叛 ” 。 ( 3 )猪八戒照镜子 一一里外不是人 又 如 委婉 ,委 婉语 是 用一 种 不 明 说 的 ,能 使 人感 到愉 快 的含 糊 说 法 , 代替 具有 令 人不 悦 的含义 不够 尊 重 的 表达 方法 ,委 婉语 的 表达 有 时可 以故 意制 造 歧 义 ,产 生 幽默 的表 达 效 果 。 像 赵 本 山、赵 海 燕 2 0 1 1 年 辽 宁 春 晚 小品 《 相亲 》中的 台词 : 歧义成因分析 作 了简单 分析 ,从 表达 的 角度 看 ,有 赵 海 燕 :( 赶 紧 拦 住 ) 你 拉 倒 歧义 产 生 的原 因,大 致 有 以下 几 歧 义 的语 句容 易 引起 误解 ,使 交 际受 吧 !你 搁 这不 能 出 了,你 出去 撞 上没 种情 况 阻,给 表 达者 带来 麻 烦; 从理 解 的角 法 说 ,不行你 从窗户 走吧 。 ( 一 )语音 方面 度 说 ,容 易背 离表 达 者 的意愿 ,使 认 赵 本 山 :我 从 窗户 走 我就 彻底 走 读 音相 同 容易 产生 歧 义, 比如 同 识走 样 ,给理 解 带来 偏差 ;从 语 言交 了 !这 是六楼 ! 音 词、 多音 词等 ,另 外轻 重 音 也容 易 际的 角度 说 ,歧义 现 象的确 会 引起 误 此 处 利 用 歧 义 创 造 了 诙 谐 、 幽 产 生歧义 。例如 : 解 ,妨 碍 交际 。但 这 些都 是 由于语 言 默、 讽刺 等 艺术 效果 。在 很 多文 化娱 ( 1 )这种食 物可 以 z h i 。( 治 癌 使 用 者没 有意 识 到歧 义的 存在 而 导致 乐项 目中, 歧义性 语 句 的巧妙 利用 可 / 制癌 ) 的, 如果 在一 定 的语 境 中,说 话 者有 以增 添 语言 诙谐 、幽 默乃 至 讽刺 的效 ( 2 ) 张 三 还 ( h u i f n / h  ̄ , i ) 欠 款 意识 地造 成歧 义 ,就往 往 是一 种语 言 果, 也显 示 了歧义 的 艺术 价值 和修 辞 三 千元 。 艺术 ,可 以收 到 意想 不到 的 效果 ,所 价 值 。运 用 歧 义 的 语 言 实例 还 有 很 ( 3 )a . 这 种 药最 好吃 一片 。( “ 一 以我们 要 辩证 地 看待 歧义 现 象, 不要 多 ,此 外不 一一列举 。 片 ”重读 ,表示 吃一 片 ) 味 地把 歧义 看 成一 种消 极 的、 不合 消 除 歧 义 是 为 了 交 际 的准 确 性 , b . 这 种药 最好 吃一 片 。( “ 吃 ”重 理 的 语 言现象 加 以抑 制 ,而是 要适 当 创造 性地 利 用歧 义是 为 了使表 达 更加 读 ,表示 不吃不 好 ) 地 利用 歧义 。 生动 。我 们要 辩 证地 看待 语 言 中的歧 ( 二 )词汇 方面 义现 象 ,它 是语 音 、词 汇、 句法 、语 二 、歧义的利用 词 汇歧 义 是指 一个 词有 两 种或 以 在 特 定 的语 境 中,说 话或 写 文章 义 、语 用 等 各 方 面 相 互作 用 的结 果 。 上 的意 义 解释 ,通 常是 由兼类 , 多义 有时 又可 以有 意 含糊 一些 ,使 人 既可 歧义 给 交际 设置 了一 定 的障 碍 ,影响 词 、词与 短语 同形等造 成 的。例如 : 以这 样理 解 ,又 可 以那样 理解 ,造成 了汉 语信 息 的顺 利 传 达 针 对 歧 义 , ( 1 )他借 我 2 0 0元钱 。( 借入 / 借 语境 中 的歧 义现 象 。这种 歧义 往往 是 我们 要 从语 音 、语法 、语 境 、语 义等 出) 作家 或说 话人 根 据表 达 的需要 有 意创 方 面 限制 它, 但 应 排 除积 极歧 义 句 , ( 2 )他要 热菜 。( 动词 / 形容 词 ) 造 的 ,它 是 作 家 或 说话 人借 助 语 境 , 像有 意 为之 的双 关 、委婉 之 类 的修辞 ( 3 )烤鸭 。( 词/ 短语 ) 使一 个没 有 歧义 的语 句有 意产 生 的歧 格 ,会 收到 很好 的表 达 效果 。这 一 点 ( 三 )语 法方面 义 。这种 歧义 现 象不 是妨 碍 人们 的交 已经 被 广泛 应用 于 多种 文艺 形 式的作 语 法 歧 义 主 要 是 句 法 层 面 的 歧 际行 为 ,相反 ,它有 时还 是人 们 使用 品 中 ,如文 学作 品、幽 默笑 话 、小 品 义 ,主 要 是 由结构 关系 和 层次 不 同导 语 言的 艺术 体现 ,是 作家 作 品言 语风 相声 ,谜语 等 。 致 的歧义 。例 如: 格 的表现 ,因此 ,在 说话 或 写文 章 时 总 之, 语言 中 的歧 义是 一种 客观 ( 1 )学 习文件 ( 动宾 / 定 中) 善动 心 思 ,巧用 歧义 话 语 ,都可 以收 存在 ,歧义 对于 我们 来 说有 正反 两方 ( 2 )三 个 学校 的老 师 ( 三 个老 师 到含 蓄 、凝练 、曲折 、生 动 的表 达效 面 的影 响 。一方 面 ,它 可 以使语 言 幽 , 三个 学校 ) 果 ,能使 听 者感 到饶 有 风趣 ,余 味无 默 风趣 、生 动活 泼 ,为 人 民群众 喜 闻 ( 四 )语 义方 面 穷。 乐 见 :另一 方面 ,它 又 容 易使人 产 生 语 义 平面 的歧 义通 常 是指 语义 特 很 多 修 辞 手 法 巧 妙 地 利 用 了 歧 误 解 ,影 响人们 正 常 的语 言交 际 。所 征 、语 义 成分 、语 义指 向等 因素 的产 义 。例 如 双 关 ,是 指利 用 语 音 相 同、 以, 我 们 我 们 应 该 在 应 用 中避 害趋 生 的 多个意义 。例如 : 语 义不 同 的情 况,使 某 些词 语或 句 子 利 ,为 语言表达 锦上添 花 。 ( 1 ) 他 连 校 长 都 不 认 识 。( 他 不 带有 明暗双 重 意义 ,有 谐音 和 喻义 两 参考文献 : 认 识校 长 / 校长不认 识他 ) 种 。例如 : [ 1 1李 1 汉 威 、黄 春 珍 . 运 用 三个 ( 2 ) 他 在 车 上 写 字 。( 坐 在 车 上 ( 1 )孔夫子搬 家一一尽是书 ( 输) 。 平面的理论研究汉语歧义现象》. Ⅱ 】 江 写/ 把 字写在 车体上 ) ( 2 ) 信 日:“ 左右 去矣。 ”通 曰 : 汉大 学学报 , 2 0 0 1 . 2 ( 3 ) 他 有 个 儿 子 很 骄 傲 。( 他 很 “ 相 君 之 面 , 不 过 封 侯 ,又 危 不 安。 [ 2 】 文炼 、允 贻 . 歧义 问题 】 . 黑 骄傲 / 他 的儿子很 骄傲 ) 相 君 之 背 ,贵 乃 不 可 言。 ” ( 选自 《 史 龙江人 民出版 社 , 1 9 8 5 .

句子的歧义类型

句子的歧义类型

句子的歧义类型
1. 听到雷声时,我看到了闪电。

语义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我的眼睛看到了闪电,也可以理解成雷声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眼前有闪电。

2. 她给了我一杯喜欢的咖啡。

结构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她给了我一杯我喜欢的咖啡,也可以理解成她给了我一杯她自己喜欢的咖啡。

3. 我看到了一只大老虎和一只小猫。

语词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我看到了一只大老虎和一只小猫,也可以理解成我看到了一只体型很大的老虎和一只体型较小的猫。

4. 昨天发生了一场车祸。

指称歧义:这句话无法确定是“车祸”发生在昨天,还是“发生了一场”昨天的车祸。

5. 昨天他告诉了我好消息。

语用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昨天他告诉了我一则好消息,也可以理解成我昨天得知了他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我。

6. 请你尽快和我联系。

赋格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请你尽快和我联系,或者请你尽快和另一个人联系。

7. 她穿着一身红色的裙子站在门口。

语义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她穿着一身红色的裙子站在门口,也可以理解成她站在门口,红色的裙子是她身上穿的。

8. 请取出你的银行卡。

指令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请你取出你自己的银行卡,也可以理解成请你帮我取出我的银行卡。

9. 她喜欢读书和写作。

结构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她喜欢读书,并且也喜欢写作,也可以理解成她喜欢读书的同时也喜欢写作。

10. 请帮我把那本书借给他。

指令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请你帮我把那本书借给他,也可以理解成请你帮我把那本书借给他别人。

歧义短语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歧义短语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歧义短语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歧义句的类型1. 两种解释一正一误例1: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

应该把“和”字改为“加”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例2:在几天时间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

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 两种解释都有可能例1: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例2: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例3: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例4:山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3. 把读者引入歧途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例1: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例2:河流决堤,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 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

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4. 指代不明例1: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歧义产生原因1. 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例1:“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语言歧义产生的四种类型及分析

语言歧义产生的四种类型及分析

⼀、歧义短语造成的歧义
例①热爱种花的⼈②路的⼀边有⼀个垃圾桶。

这两句中,①既是动宾短语,⼜是偏正短语。

②中“路的⼀边”既可以单指其中的左边或右边,也可以指路的左右两边。

⼆、定语和中⼼词两次重合造成的歧义
这种情况出现于有多层定语的偏正短语中。

例局长嘱咐⼏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作⼀定要有新的起⾊。

其中“⼏个学校的领导”这⼀偏正短语,可以是“(⼏个)学校的领导”,也可以是“(⼏个学校)的领导”,前者“⼏个”修饰“领导”,后者“⼏个”修
饰“学校”,因此造成歧义。

三、不同的停顿造成的歧义
例①这⼀桩发⽣在普通家庭中的杀⼈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莉的妈妈不爱她家⾥⼈谁也不相信。

②她没有听取主任的意见,加盖“合格⾁”图章,结果造成了那次⾷物中毒事件。

这两个句⼦中,①中根据停顿位置不同,可以有两种意思:要说⼩莉的妈妈不爱她,家⾥⼈谁也不相信;要说⼩莉的妈妈不爱她家⾥⼈,谁也不相信。

②句是标点不当⽽造成的歧义。

“加盖‘合格⾁’图章”可以理解成两种意思:主任让加盖,她不听;主任不让加盖,她⾃作主张,加盖了。

消除歧义的⽅法很简单:要么,把第⼀个逗号改为破折号;要么在“加盖”后⾯加“了”字。

四、状语位置不当⽽产⽣歧义
例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的厚度给⼈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种⽐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这项就是状语歧义。

第⼀种意思:松下公司的产品没有“⽐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索尼公司的产品有;第⼆种意思:松下公司的产品有“⽐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索尼公司的产品没有。

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歧义

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歧义

从语用学角度解读歧义作者:李金红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1期摘要: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语用歧义的含义,分析了语用歧义产生的根源,并分析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有效避免语用歧义成功进行交际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语用歧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一、引言歧义(ambiguity)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存在于英语中。

在英语的运用中,除了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结构歧义之外,还有一种更微妙、普遍的歧义现象。

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可以同时被听者或者读者感知,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自动消歧;而对语用歧义的理解,则需要受话人具备相应的语用知识,经过语用推导,弄清发话人的意图。

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阐明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在人们日常会话中的应用,以及对会话含义的理解,避免语用歧义而成功进行交际。

二、什么是语用歧义语用歧义的定义,学界历来争议颇多、意见不一。

语用歧义与语用学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在语用学范围内进行研究。

英国语言学家Leech认为,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交际中是如何运用的,研究话语在语境中获得的意义。

他提出的语用假设中有一条是这样的: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or logical form)of a sentence is distinct from its interpretation.(Leech 1983)意即:句子的语义代表(或逻辑形式)不同于其语用解释。

换句话说,话语的语用解释就是实际传递的信息往往与句子本身的命题意义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完全不同。

句子意义来自语言系统内部,是句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总和。

话语的意义是语境及各种语言外因素作用于句子意义之后的产物,它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比句子意义要丰富得多。

有的词和句子在不同的场合用,就不是同一个意思。

比如:“She is so beautiful!”“Beautiful?”在不同语境里表达不同的意义施事行为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又称言外之意)。

歧义短语(句子)的辩析

歧义短语(句子)的辩析

歧义短语(句子)的辩析如果一个短语(句子)表示二种或以上的含义,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是误解,那儿这个短语(句子)就叫做歧义短语(句子)。

语言的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二类:一、词语歧义;二、语法歧义。

如果我们根据歧义产生的原因和其具体结构分析,可以大致将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中心词是一个名词,前面有二个定语,而第一个定语既可修饰限定第二个定语,又可修饰中心词而造成歧义。

如“出席会议的有三个学校的代表”、“桌子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等。

2、一个表修饰限定的词语连着一个并列的名词性短语,修饰词既可以修饰前一个名词,也可理解为修饰整个并列的名词短语。

如“拿着篮球的老师和同学们站在操场上”就是一例。

与此近似的情况还有一个并列的名词短语连着一个名词的情形。

如“他哥哥和妹妹的三个朋友参加了他的生日晚会”。

3、一个成份既可属前,也可属后造成歧义。

如“在北大的图书馆”、“你们三人一组”等。

4、一个动词连着一个由名词(代词)修饰限定的偏正短语,动词的支配对象既可理解为偏正短语的中心词,也可理解为偏正短语的限定词。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关心自己的孩子”等短语。

5、二个动词加一个名词,后面的名词可作为任一动词的支配对象造成歧义。

如“我正在考虑修改方案”。

6、由一个词多重的词性或意义造成歧义。

如“学习文件”、“进口机电产品”、“我倒了一杯茶”、“小马的问题”等短语(句子)。

7、有一些短语(句子)的主语既可作为动作的承受者(承事者),又可作为动作的发出者(施事者)造成歧义。

如“鸡不吃了”、“小王去打针了”等句子。

歧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干扰了社会交际中的信息交流。

因此,我们在话语交流和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消除歧义短语(句子)的存在。

消除歧义的办法主要有五种:1、更换或增添词语。

如:这些孩子实在没办法。

①、(对)这些孩子(,我)实在没办法。

②、这些孩子实在没办法(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英语歧义语用及修辞功能分析

英语歧义语用及修辞功能分析

英语歧义语用及修辞功能分析摘要:歧义现象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语言歧义是语言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障碍,经常会妨碍交际顺利进行,但是歧义并非都是消极的。

本文通过分析歧义的类别,探讨了歧义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歧义在语用方面和修辞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歧义;英语;功能一、引言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语言表达应尽可能清楚,便于进行有效交流。

美国语言学家布莱恩特认为歧义为话语之大敌,因为它是对话语交流之否定,歧义使交流者迷惑。

英国语言学家William Empson同样指出歧义是语言的敌人。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我们在审视歧义的消极面同时,也应看到其积极之处。

经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绝对清楚的语言表达是不存在的,人类语言中总是存在着歧义的语言形式。

如Jesperson等一些语言学家主张认为歧义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自然特点。

不应该过分夸大歧义在交际中的消极影响。

相反在有些情况下歧义能够对交际起到积极作用,并产生一些特殊的语言效果。

研究不同领域的语言学家对歧义有着不同的定义。

有人强调语义学,有人更注重句法结构的分析。

经过比较,本文认为Fromkin和Rodman的定义更具有概括性,他们把歧义描述为“如果一个词不或一个句子有不止一种理解和解释方式,那么这个词或句子就有歧义”。

二、歧义的分类歧义是英语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越来越受到语言学者重视,不同语言学派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英语中的歧义。

总的来说,英语歧义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词汇歧义(1exical ambiguity),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和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

(一)词汇歧义英语一个词最初出现时往往仅有一种意义,然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同一个词源会被赋予或引申出许多新词义。

由于这些词语的产生,使用它们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多种理解,产生歧义现象。

词汇歧义就是指由于对某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言语歧义的语用分析

言语歧义的语用分析

言语歧义的语用分析任何一种语言都具备一定的歧义性,而这种歧义性的强弱,恰恰是决定语言的性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因此,深入研究语言歧义是语言学家们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语言歧义是指由于不同语境或语义意义而造成不同解释的现象。

在语言歧义出现时,即使采用同一种语言形式表达,依然会产生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沟通的偏差。

由于语言歧义的存在,使得语言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遭到极大地削弱,从而阻碍了社会交流的进程。

在处理语言歧义时,很多学者把它归结为语义分析问题,强调他们所涉及到的是对特定言语表达的语言意义研究,以及分析其在特定语境中的语义变化法则。

根据其处理方法不同,语言歧义可以分为上下文歧义、封闭歧义、开放歧义和多释义歧义等,每种歧义又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以上下文歧义为例,当上下文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支持一个确定的解释时,语言歧义就会出现。

为了避免出现语言歧义,必须进行有效的上下文分析和补充,以确定更具可靠性的语义解释。

除了上下文歧义外,封闭歧义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歧义形式。

它指的是某一句子中某个词的多种语义解释中其中一种更加适应当时的语义环境,而另一种则显然不合时宜,产生了歧义。

封闭歧义的处理方法,一般是通过副词等语言结构和搭配词语,来确定它们在这个句子中所承担的语义解释,从而解决歧义问题。

此外,开放歧义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歧义形式,它指的是某一句子中的词本身就有多种可能的解释,这种多种可能的解释不能用上下文或其他语言结构来消除,而且它们同时存在,又是正确的。

较好的处理办法是采用两种或多种歧义解释,以及进行词义计算,进而确定最终的语义解释。

最后,多释义歧义也是一种语言歧义形式,它指的是某一句子中的词本身具有多个意蕴,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些多种意义同时存在,又是完全正确的。

多释义歧义在处理时,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通过语义关系的分析,来有效的确定出该词的多种解释;二是要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方法来解决这个词在同一语句中所表达的多种意义之间的歧义关系。

歧义短语举例

歧义短语举例

歧义短语举例
歧义短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短语或句子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或理解。

以下是一些歧义短语的举例及赏析:
1. 打败他的父亲:这个短语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他”打败了自己的父亲,另一种是他打败了别人的父亲。

2. 鸡不吃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鸡不再进食,也可以理解为不再吃鸡这道菜。

3. 喜欢一个人:这句话可以表示对某个人的喜爱,也可以表示喜欢独自一人的状态。

4.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这个人,也可以理解为发现了敌人哨兵的存在。

5. 这个苹果不大好吃: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个苹果口感不好,也可以理解为这个苹果体积不大但味道好。

通过对歧义短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特点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同时,歧义短语也常常被用于文学、诗歌和幽默中,以创造出更多样化的表达效果。

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

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

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关于句法、语义、语用之间关系的歧义看法句法、语义和语用都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递进关系,而是紧密相连的,密切相关的概念。

本文旨在讨论句法、语义和语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就歧义的角度出发,探索句法、语义和语用之间的关系。

一、句法句法是语言的结构形式的生成和分析的研究,主要涉及英语结构中的词汇、句子、句子构成成分和句子层次。

句法结构一般包括一种或多种形式,通常在一个句子中有一个主题,然后以方式给出其他信息,形成一个能完整表达信息的句子。

句法最典型的表现是在句子的语序,一般来说,决定句子的语序和组成是句子的主干,主干也会影响句子的语义和语用。

二、语义语义是语言系统内容的内容,也可以被称作词语意义或言语意义,它反映了词语和句子在使用中的具体内涵。

语义在句法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语义告诉我们句子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和抵消。

语义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语义,即全局语义,即语义系统与情景中的任何情况都有关的语义;二是特定语义,即特定环境下独特的语义,它们受到句法、语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语用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是如何用来达到某种交流效果的科学研究,是指语言用作有意或无意沟通的场合。

语用研究考虑的是不同语言声明中的文化背景和本意以外的实际重要性。

它涉及的内容还包括非句法语言,即文化符号、习惯用语或俗语等。

语用研究重视句法现象之外的复杂性,其目的在于发现语言的交际性和用法的复杂性及其文化历史背景。

四、歧义歧义是指词语、词组、句子等可根据不同的语义理解生成不同的意思,从而使原本清晰信息变得不可理解。

歧义多种多样,常见的歧义有同音歧义、句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等。

同音歧义可能会导致同音句子出现意思上的不一致,句法歧义会因句子语序及构成成分的不同而导致意思上的不相同,而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可能会因情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思。

五、结论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句法、语义和语用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共同影响着歧义的发生,句法、语义结构的变化会导致语用,而语用的变化又会影响句法和语义的表达,从而影响着义的解释,并最终形成歧义。

英语歧义的认知语用分析

英语歧义的认知语用分析

来对 歧 义 的 研 究 存 在 诸 多 不 足 。例 如 , 对 “ 义 针 歧
是 怎么产 生 的” 一 问题 认 识 不 一 , 者 陈 汉 生 ¨ 这 学 援 引外 国专 家 R b r oet s的观点 认 为 “ 法 歧 义 ” 人 句 是 们 忽视使 用 表 明句 子结 构 的句 法 代 号 而 引 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学 者徐 继 旺 引 用 乔 姆 斯 基 的 转 换 生 成 语 法 理 论 认
汤姆 没 有收我 的小费 。/ 汤姆 没有 听我 的劝 告 。 ( ) r se o nhr u c . 一 词 多义 ) 6 Ma t sdd w e nh ( yo l 玛 丽 狼 吞 虎 咽 的吃 了她 的 午饭 。 玛 丽倒 掉 了 /
a i i ) 但 很 少 有 人 论 及 隐 喻 歧 义 ( eahr mbg t , u y m t oi p c
为, 造成 歧义 的情 况 主 要 是 不 同 的语 义 内容 表 现 为
同一 的句 法形 态 , 同一 个 表层 结 构有 着 两 个 或 两 即 个 以上 的深层 结构 ; 学者 贾 德 霖 认 为歧 义 源 于 而 “ 同一语 符 的 多 义 性 ” 。而 且 , 歧 义 的类 型 , 多 就 大 数学 者认 为 主要 包 括 两 类 , 即词 汇 歧 义 (eia a 1x l m— c bgi ) i t 和语 法 歧 义 ( rm t a a i i ) 称 作 uy ga mai l mbg t 或 c uy 结构 歧 义 (t c rl m i i ) 还 有 的学 者 认 为 包 s ut a a bg t , r u uy 括三 类 , 上 述 两 类 外 , 包 括 语 音 歧 义 ( h n t 除 还 p o ei c

汉语歧义与语境分析

汉语歧义与语境分析

歧义现象歧义句是指一个完整地句子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完整地意思.歧义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词语或句子地意思是单一地,明确地,不会使人产生误解.但是有时某些词语或句子地表达,意思并不清楚,有几种不同地解释,究竟如何理解,令人捉摸不定,这就是遇上了歧义现象.歧义是指语言文字两歧或多歧地意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地解释,也即一个词语或句子在脱离语境,没有任何限制地情况下,有两种或几种不同地表达意思,模棱两可,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语义不确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造成歧义地原因各不相同,歧义地类型较多,在试题中常见地主要就有以下几种:()词地多义:①请立即上马.“上马”可理解为“某人跨上了马背”或“某项工程上马”.②我买地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报销”,既可理解为“核销”,又可理解为“报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词类不同:①“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地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②“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结构关系不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①进口彩电. “进口彩电”可以是偏正关系,也可以是动宾关系;② “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层次组合不同:①“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②“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深层语义关系不同:①“开刀地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地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地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地理发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语境不同:①生一个最好.对想多生子女地人来讲,“生一个最好”是劝他不要再生,一个已够了,而对不想生孩子地人来讲,是劝他生一个,不要不生;②今天星期天.至于“今天星期天”对不同人就有可能含义大相径庭,孩子说话可以是想出去玩,妻子说这话可能是想让丈夫帮助打扫房间等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轻重音不同:①他一个早晨就写了这封信.“就”轻读,句子是说“他”效率高;“就”重读,意思是说“他”效率低.有时轻读重读不仅影响意思,还影响结构关系.②我想起来了. “起来”重读,是宾语,是“我想起来了”;“起来”轻读,是补语,是“想起某事”地意思.轻重音歧义写下来有歧义,说起来是没有歧义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地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地”字,使文意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既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也可理解为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地行为气愤.加上这个“地”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地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语境歧义语境,简单地说就是语言环境,又叫做情境或语境,它是影响抽象地语言意义具体化,使之变成言语意义地一切因素.语境歧义是指说写者地表达有明确地语义内容,而听读者在理解时由于受语境因素地影响产生了歧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语境包括符号语境和非符号语境.符号语境是语言中意义地载体单位词语等按时间顺序所形成地一种线性序列.它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书面语境和口头语境.前者指上下文,后者指前言后语.非符号语境是指没有在使用地语言符号中直接反映出来地语境,它包括各种符号语境以外地影响意义理解地因素,可以分为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语境地角度分析汉语语用歧义地产生情况.语言符号因素导致地歧义()上下文语境地缺失可以导致歧义.举个例子,路上两个人碰面,其中一个对另外一个说:“你去上课啊?”在这里“上课”就引起了歧义,是“听课”还是“授课”并不明确.如果加上一个上文,“王老师,你去上课啊?”这样貌似可以解释明白了,因为“老师”一词在我们常人脑海中地职能就是授课.()上下文语境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歧义.语境之间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上文对下文地影响和下文对上文地影响.举上文对下文地影响为例.班主任走进教室说道:“这次考试有地同学虽然取得了很好地成绩,但根据老师所知,这不是他真实地成绩.我希望你们做人,首先要做到诚实!好了,大家放学吧!……林平,你留下来!”前面老师提到地考试作弊地事情可能与林平毫不相关.但是,由于这两段话构成了上下文地关系,所以很容易使人把林平留下来地原因与考试作弊地事情联系起来,进而推测出作弊地学生就是林平.这种推论是基于把这段话看成一个有机地整体,把前文所传递地信息附加在后面地话语中了.话语和话语之间是有相互关联地,前一句话提供地信息即为后一句话地理解做了准备工作,前一种联系在后一种联系中得到体现.()上下文语境在相互转换过程中导致歧义.某一个语句同时存在于两个特定地语境中,导致该语句不能有效地匹配其中地一个语境,导致了歧义地产生.举个例子,两位老朋友在电影院海报前碰到.甲问乙:“你胃病好了吗?”乙回答:“又犯了”.甲又问:“你看过了吗?”问地是乙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乙回答:“看过了”,回答地是他看过了病.这种歧义产生地直接原因是甲地问话省略了部分内容,甲由前一个语境直接转换到后一个语境,导致乙仍然按照前一个看病地语境去回答,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上文语境制约地不足.听话者对话语地理解往往选择承前地语境,因此在交际地过程中,导致说话者和听话者不在同一个语境范围内交谈,必然造成理解上地偏差..非语言符号因素导致地歧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情景语境指地是某个特定语言环境中地时间、地点、交际对象、交际主题等等.抛开具体地时空语境,话语往往会导致歧义.以店主向民警报案抓贼地谈话为例.店主:有人偷珠宝,快来抓贼.民警:你在哪里?店主:我在珠宝店里.民警:我是说失窃地地点在哪儿?店主:在我珠宝店地前台.民警本来是想知道失窃地具体地点,而店主却两次歧解了民警地问话.当民警问“你在哪”时,店主却按照字面地意义结合自身地情景语境来回答,而没有联系到与民警交谈是为了让民警及时赶到现场这样地情景来进行地,所以交际地时候要联系到特定地交际场景,而不是单纯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背景语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一些客观规律地了解.比如,我们谈论《红楼梦》中某个人物地性格和命运时,我们是基于对《红楼梦》这部著作地了解.再比如,中国人地谦虚在外国人看起来就非常不可理解.一个美国人帮助中国人提箱子,等到家门口地时候,中国人对美国人说,“真对不起,累着你了”.这个美国人就会很不高兴,他会认为这个中国人是对他地体力有所怀疑.这就是缺乏共同地文化背景知识造成地一种交际上地理解失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语言学中的歧义现象

语言学中的歧义现象

语言学中的歧义现象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在使用语言时往往会遇到歧义现象,即一个词语、短语或句子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或理解方式。

这种歧义现象在语言学中被广泛研究,因为它对于语言理解和语言处理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中的歧义现象,包括词汇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

一、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一个词语有多个不同的含义或解释。

这种歧义现象常见于多义词。

例如,“球”这个词可以指代体育比赛用的球,也可以指代地球。

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汇的意义可能会发生转变,导致歧义产生。

另外,词汇歧义还可能由于发音相似而产生。

例如,“花”和“话”在口语中容易混淆,造成交流上的困扰。

二、语义歧义:语义歧义是指一个句子或短语在意义上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这种歧义现象通常由于词语之间的关系模糊或语义结构不明确而产生。

例如,“我看见了她的孩子”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解释:我看见了她的孩子,或者我看见了她,她的孩子也在场。

这个句子的意义依赖于上下文的信息和语境的理解。

三、语用歧义:语用歧义是指一个句子或短语在使用时可能具有不同的意图或表达方式。

这种歧义现象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境有关。

例如,“你可以关上门吗?”这个句子可以是一种礼貌的请求,也可以是一种命令。

这个句子的意义在于发话人的语气、面部表情和上下文的背景。

四、处理歧义的方法:为了避免歧义产生,语言学家提出了一些处理歧义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上下文来确定词语或句子的具体意义。

上下文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表达的含义。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语音、语调和语气来传递更多的信息。

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还包括非语言因素,如语音和语调,它们可以用来强调或解释表达的意思。

此外,逐渐增加的语境信息和背景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的含义。

结论:语言学中的歧义现象是语言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它使得语言更加灵活和丰富。

然而,歧义也可能导致交流上的误解和困扰。

了解和解决歧义现象对于有效的沟通和理解他人意图至关重要。

浅议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浅议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We hV 。 I st m k r n m n yu g a d a: ae cuS o a e go a o n n t e w
2词 义歧 义 及 其语 用价 值 .
yugm lg a. on a r n l o 这是一家健身房的广告, 这则广告 I 诃汇歧义 ( ei lA bgi ) 由一 词多义 造 Lx a m i t 是 e uy 就是利用 了同音异形异义歧义的蓄意歧义 ,o nl g w 成的 , r 大部分英语单词既有原始意义 , 也有派生意义 , ( 成年的 ) r n 呻吟 ) 和g a ( o 是一对同音异义词 , 巧妙 ! 既有基本义 , 又有引 申义 , 这些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 的

9 ・ 6
刘春燕 : 浅议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含义的单词叫做多义词。多义词出现在某些句子里, 理解成为 “ l 我可以在橱窗里试穿那条裤子吗? , ” 而跟
就会产生歧义。如:
l 顾客开玩笑说: 先生, “ 如果您想那样做, 当然可以,
( )h sdaA da o vr n h et 1 1 Sei e .n l s ee oes m e 不过, f m t y e s 我们是有试衣间的。” 这是一则幽默, 当中就
l 的词 。 la k有 “ 比 ̄ bn l 银行 ” 的意思 , 也有 “ 河岸”的意 I 。e B 有“ 思 生育” 的意思, 也有 “ 忍受” 的意思。 英语中 I 众多的同音同形异义词很容易带来歧义。如以下例子: Wh h ud y u n v r t l s c e n a c r y s o l o e e el e r t i o n : f ? i l. le d Be a s t r a e o ma y a'. c u e he e r to n e l 8 l l 此 则 谜语 利 用 了同 形异 义 词 er ( 朵 ) 和e a 耳 r a

广告中的歧义句运用与分析

广告中的歧义句运用与分析

关于广告中的歧义效果分析李天宇广告班1220085一、歧义与广告语言歧义就是一句话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

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

歧义是一种语言使用中所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

一提到歧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免,因为歧义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

但是,凡存在的现象就必有其合理性。

Richards I.A.(1936)在其《修辞哲学》中指出,和过去的修辞学不同,现代修辞并不认为歧义是语言的一种缺陷,而认为是语言力量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①有人就有意利用歧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特点,将其巧用妙应用于广告中。

广告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多数研究者都肯定了歧义在广告语言中的积极作用。

歧义已成为广告创作的最常用手段之一。

而且很多经典的广告语,都是用歧义手段来创作的。

这些有歧义的广告语流传很广,传播效果极佳。

它们往往是创作者故意设计的。

其歧义往往是积极的。

然而,有些广告语中的歧义却是广告设计者始料未及,而产生于传播过程中,即受众对广告语言意义的曲解。

这种歧义往往是消极的。

本文的积极与消极,是从传播效果的角度而言,传播效果好的,符合创作者的初衷,达到了预期传播效果的,就是积极的歧义,反之,令消费者不知所云,或造成了消费者相反的理解,即为消极歧义。

对于积极歧义和消极歧义的界定,还有与此不同的说法。

(钱毅在《广告语言中歧义的表达效果分析》一文中道:“消极歧义的歧义内容则往往有损社会公德,不利于群众身心健康,更有甚者,有黄色嫌疑。

这种广告,除了迎合极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外,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

”)②不管积极与消极,从创作的角度而言,歧义已成为一种手段,而从接收的角度而言,现在的广告中,歧义广告语已经大行其道,如何正确理解广告中的歧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所以说,不管对歧义广告语言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它已经广泛存在。

人们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地研究它们,让它们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歧义的语用解读摘要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有限的语言形式被用来表达无限丰富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便产生了语言的语用歧义现象。

通过对语用歧义现象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基本语用规则的认识,从而帮助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分析语用歧义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用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段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施事行为用意。

本文阐述了主要语用规则对英语语用歧义句的正确理解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如何利用语用规则和语境避免语用歧义,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关键词:语用歧义语用规则施事行为用意语境解释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关于语用歧义(pragmatic ambiguity),学术界历来争议颇多。

事实上,要给语用歧义下一个准确全面的定义,似乎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讨论歧义时,首先应明确意义的内涵及外延。

意义,最初的讨论大都偏重语言内部的系统意义和概念意义,随着语言运用这一概念的提出及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意义的讨论转而偏重使用意义。

然而,意义既不能只限于系统意义和概念意义,也决非使用意义所能完全概括。

按照halliday(1994)的功能语言观可以具体区别5种意义:(1)概念意义,即词语的约定俗成的意义,具有结构对比性质;(2)涵义,指概念意义以外的交际价值;(3)社会和情感意义;(4)反映和搭配意义,指词及其搭配所产生的联想;(5)主位意义,即句子成分不同的排列所引起的语义功能和信息分布变化。

全面地看,意义应该是从概念意义到使用意义的一种连续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基于以上关于意义的讨论,我们可以将歧义定义为: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同一结构形式就是歧义的。

这一定义是广义的、概括性的,既适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适用于抽象的句子,又适用于具体的语言使用,能贯穿语言结构形式及其运用的全过程。

毫无疑问,语用歧义要和语用学产生密切的联系,必须在语用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leech (1983)认为,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交际中是如何运用的,研究话语如何在语境中获得各种含义。

他提出的语用假设中有一条是这样的: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or logical form)of a sentence is distinct from its interpretation. 意即,句子的语义象征(或逻辑形式)不同于语用解释。

也就是说,话语的语用解释往往与句子本身的命题意义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完全不同。

句子意义来自语言系统内部,它是句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总和。

话语意义则是语境以及其它各种语言外因素作用于句子意义之后的产物,它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比句子意义要丰富得多。

例如,英语中“well”这个词,学过英语的人都懂得其词汇意义或句子意义。

但是,如果在不同的场合它就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表示“好”这一词汇意义,而有可能依据不同的语境分别表示“迟疑、拒绝、惊奇”等等含义。

这里的“迟疑、拒绝、惊奇”等意义便是“well”在实际运用中的语用含义,即话语意义。

用言语行为理论来讲,就是“well”这个词在语境里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的施事行为或称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

austin(1962)指出任何话语都具有施事行为。

不同的是,有的话语通常只具有一种特定的施事行为,而有的话语则具有两种或多种施事行为。

如:(1)hello!(2)it’s cold here.句(1)通常只有一种施事行为,即“打招呼”,而句(2)实际上是一个语用歧义句,是一个较之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更深层意义的关于说话意图的歧义句。

这里除了句子本身所表达的命题意义(这里很冷)外,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还可能隐含下列不同的多种施事行为用意:a 建议:you should put on more clothes.b 要求:c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c 警告:you will catch a cold if you don’t put on more clothes.d 征求意见:should i set a fire?在语言交际中,类似上例的情况还很普遍。

我们不妨把这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施事行为用意的话语)统称为语用歧义。

一语用歧义的表现形式正如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一样,语用歧义也有各种表现形式。

语言作为信息载体和思想交流工具,它不但承载句法和语义信息,还能携带语用、社会文化等附加内容,而且交际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方式、交际者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平、人文修养等不尽相同,这就为语用歧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语用歧义一旦产生,如何准确地对话语做出语用解释,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施事行为用意,便成了交际者的首要任务。

二语用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同一语言结构形式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意图、会话含义及不同的言语行为等。

引起语用歧义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指示语引起的歧义,例如:(3)ann told her sister to fetch her purse.“her purse”中的“her”一词,在不同的语用情景下可能指示不同的对象。

a her指ann,her与ann具有互参关系,在语义上相互关联,那么“her purse”意为“ann的钱包”。

b her指ann’s sister,her与ann’s sister是互参关系,在语义上相互关联,那么“her purse”意为“ann的姐姐/妹妹的钱包”。

c her指言外的第三者(某位女性),her与ann或ann’s sister 都没有互参关系,在句中没有指代对象。

(4)peter told his father that he did not tell the truth. 此句中,宾语从句中的代词“he”在不同的语用情景下可能指示不同的对象:“he”指peter,或指his father,或指言外第三者(某位男性),这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2 由会话含义引起的语用歧义在言语交际中,句子本身的意义和说话人使用这个句子表达的实际意义很多时候是不同的。

这个说话者表达的实际意义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用含义或会话含义(implicature),它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会话含义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去研究语言自身表达的意义,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实含义,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也就是说,语用含义不是解释同一词语或句子有多少种命题意义,而是说明一个词语或话语同时具有几个可能的“说话人意义”——即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赋予话语的施事行为用意。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可能给同一命题内容分配不同的施事行为用意,当然这要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

这方面的实例有很多,如:(5)there is a dog at the gate.此句形式上是一个肯定的陈述句,就事实进行陈述。

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实际情况可能是暗示着“警告”或“指令”等意图:你要小心一点,狗可能伤人;请把这只狗赶走,我怕狗。

显然,这句话本身的意义与说话人用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施事行为用意有差异。

会话含义理论告诉我们,成功的交际并非仅仅指有意义的话语的发出、接受和理解这么简单,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即我们所说的施事行为用意,而交际意图一般来说不能只靠所说话语的字面意义来确定。

例如:(6)it is raining.这句话的施事行为用意就要根据说话人在不同的交际场合的交际意图而定:或是请求你关窗,或是提醒你收衣,或是提醒你带上雨具,亦或是挽留客人,或者干脆就是无话找话评论天气的一句客套话。

一般而言,交际意图是隐而不宣的,要靠听话人根据语境进行识别和推导。

只有当听话人真正意识到说话人所要表达的那个意图时,交际才算成功。

3 由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歧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最初由语言哲学家searle(1969)提出,它指的是一种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

searle指出,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了解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即句子本身所表达的“言外之力”,然后从字面用意推断出其间接用意。

例如:(7)do you have a watch?这句话的字面用意是“询问”,但实际上更可能不是询问对方是否有表这个物品。

听话人必须通过字面用意推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间接的施事行为用意——“请求”,请求对方告诉时间。

英语里像这种由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歧义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8)it’s sunday today, darling!这是一句陈述性的话语,它的字面用意是“陈述”,但说话人通过它间接表达出来的施事行为用意会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既可表示“要求”、“建议”,亦可表达“抱怨”等施事行为用意。

4 由语用修辞引起的语用歧义英语运用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丰富多彩,为英语使用者表达思想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如果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辞格中有很多会导致语用歧义的产生,因为它们都是用同一个命题话语表达至少两种施事行为用意,这在修辞句夸张与反语方面尤为明显。

例如:(9)could you speak a bit louder?(10)you are so early.例(9)是修辞问句,其施事行为用意可以是“询问”、“请求”或“建议”等。

例(10)的施事行为用意要视具体语境来确定:正面使用时,其施事行为用意无疑是“称赞”或“恭维”;但用作反语时,则表示“讥讽”、“责备”,或者纯粹是出于“开玩笑”。

当然,语用歧义的产生根源远不止这些,并且上面讨论的语用歧义的几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叠的关系,因为它们归根到底都是用同一个命题话语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施事行为用意,在实际交流中可能导致听话人的歧解。

三语用歧义与语境解释功能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或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语境——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及社会心理因素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歧义在一定的语境中即可自行消除,因为歧义是把一种语言形式孤立起来看时才会产生,只要把这种语言形式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语境通过确定所指,通过解释言外之意及间接言语行为,通过建立说话者与言语的合理逻辑关系),歧义就可排除。

如:(11)i’ll come back soon.如果没有确定的语境,这句话至少具有两个施事行为用意:“许诺”或者“威胁”。

但是,一旦进入特定的语境,对它的施事行为用意的理解便毫无困难。

可见,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话语、把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避免语用歧义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