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儿歌《小熊》
幼儿园大班语言儿歌《小熊过桥》课件
培养社交能力
通过儿歌中的角色互动, 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课件设计思路
视觉效果设计
采用生动的卡通形象、鲜艳的色 彩搭配和有趣的动画效果,吸引
孩子们的注意力。
互动环节设置
设置互动环节,如问题抢答、角色 扮演等,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 提高学习兴趣。
知识点整合
将儿歌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通过 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孩子们,帮 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拓展资源推荐
儿歌绘本
《小熊过桥》儿歌绘本,通过精美的插画和生动的文字,帮助幼 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动画视频
相关主题的动画视频,如小熊过桥的动画短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 趣。
教学道具
如小桥、小熊等角色道具,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感知。
家长参与方式
家庭共读
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 小熊过桥》绘本,增进 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 阅说、唱、演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03
教学效果显著
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掌握儿歌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幼儿表现出不积极参与、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能是 因为教学方法不够吸引他们,或者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跟唱练习
播放伴奏,让孩子们跟唱,练习发音和节奏感。
活动二:角色扮演
角色分配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熊和一个小鸟角色。
情景模拟
按照歌曲内容,模拟小熊过桥的情景,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熊和小 鸟,进行对话和互动。
表演展示
每组轮流上台表演,展示角色扮演的成果,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和欣 赏。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过桥》中班儿歌教学反思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过桥》中班儿歌教学反思1. 引言《小熊过桥》是一首适合中班幼儿的儿歌,它的旋律动听,歌词简单易懂,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学习中文语言表达。
本文将对在幼儿园中使用该歌曲进行语言活动教学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
2.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竭力追求以下几个目标:•培养幼儿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 教学准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准备好演唱《小熊过桥》的录音CD;•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小熊过桥》歌词手册;•准备一些与歌曲主题相关的道具,如小熊面具、桥模型等;•在教室中做好布置,创造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
4. 教学过程4.1 课前准备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先进行了一些课前准备活动。
首先是引导幼儿回忆与桥有关的知识,如什么是桥,桥有什么功能等。
然后,我们向幼儿展示了桥的图片,帮助他们理解桥的外观和结构。
4.2 听歌理解接下来,我们播放了《小熊过桥》的录音,让幼儿在听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我们给予幼儿一些指导,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内容。
我们使用语音明确的方式,逐句播放歌曲,让幼儿先听,然后跟着唱。
这样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概念。
4.3 儿歌操在幼儿对歌曲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幼儿进行一些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动作。
比如,我们模拟桥的动作,让幼儿学会像小熊一样过桥,加强对歌曲意义的理解和体验。
4.4 识字游戏为了帮助幼儿巩固歌曲内容,我们进行了一些识字游戏。
我们将歌曲的关键词印刷在卡片上,然后让幼儿识别和配对。
通过这种游戏,幼儿不仅巩固了歌曲内容,还学会了一些日常生活用语。
5. 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观察和评价,我们总结了以下教学效果:•幼儿对《小熊过桥》的歌曲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幼儿能够跟着唱歌,掌握了歌曲的基本旋律;•幼儿通过模拟桥的动作,对歌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体验;•幼儿通过识字游戏,巩固了歌曲内容,并学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语。
《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 教案
《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1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二、活动准备: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说儿歌,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拍手。
3、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引导幼儿用两种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拍,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2/4拍和3/4拍的不同。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5、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四、延伸活动:学习歌表演。
请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也可交换头饰。
教学反思:《小熊过桥》这一课我把它定义成一堂欣赏课,着重解决学生对回旋曲式的理解。
在课前,我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让使学生一下能有兴趣和我一起来欣赏这一支歌曲。
于是我想到了老师来表演,作一些风趣的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头饰,做出根据歌曲的歌词中出现的三个动物形象的卡片,把它们固定在一个头饰上,在引入的时候,我把小熊过桥的'故事用唱、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到哪个音乐形象的时候,就把那个音乐形象的卡片转到前面来表演,就节省了轮换三个头饰的时间。
学生显得比较的感兴趣,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接下来引出今天学习的音乐故事《小熊过桥》。
接下来我将音乐的视频放给学会看,请他们看动画中出现了几个动物形象,在这里,我将情感教育给忽略了,这个地方应该说是一个最出彩的情感教育的地方,我却忘记掉了,因为这里的三个动物形象,除了主角“小熊”以外还有一只乌鸦和一条鲤鱼,乌鸦在小熊过桥的时候是嘲笑小熊,而鲤鱼是鼓励小熊,这样以来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要学习谁,要怎么样做。
儿歌小熊擦镜子教案小班
儿歌小熊擦镜子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跟随儿歌《小熊擦镜子》的节奏和动作。
2. 能够模仿小熊擦镜子的动作,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3. 能够通过儿歌学习擦拭镜子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儿歌《小熊擦镜子》的节奏和动作。
2. 擦拭镜子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
1. 儿歌《小熊擦镜子》的音乐录音。
2. 一面干净的镜子。
3. 小熊玩偶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拿出一面干净的镜子,让孩子们围坐在镜子前面,然后拿出小熊玩偶或图片,引出儿歌《小熊擦镜子》的内容。
2. 听儿歌。
教师播放儿歌《小熊擦镜子》,让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欢快和活泼。
3. 学唱儿歌。
教师带领孩子们学唱儿歌《小熊擦镜子》,重点训练儿歌的歌词和节奏,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唱出儿歌的内容。
4. 模仿动作。
教师带领孩子们模仿小熊擦镜子的动作,包括用手指在镜子上画圈、用布擦拭镜子等动作,让孩子们动手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 擦拭镜子。
教师向孩子们演示如何正确地擦拭镜子,包括选择合适的布料、用力均匀地擦拭等技巧,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擦拭方法。
6. 分角色表演。
教师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小熊”,其他孩子扮演镜子,进行角色表演,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7. 游戏互动。
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互动,比如“镜子找小熊”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巩固儿歌内容。
8. 总结。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儿歌的内容和学习过程,让孩子们对儿歌《小熊擦镜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在欢快的音乐中学唱儿歌,模仿小熊擦镜子的动作,学会正确的擦拭镜子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学唱儿歌的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中班语言儿歌《小熊过桥》
中班语言儿歌《小熊过桥》文档中班语言儿歌《小熊过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教材为《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节中的儿歌《小熊过桥》。
该儿歌通过讲述小熊过桥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动物名称、颜色和桥的特征。
具体内容包括:儿歌词、图片卡、动物名称卡片、颜色卡片和桥的模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儿歌《小熊过桥》;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清晰表达儿歌中的动物名称、颜色和桥的特征;3.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演唱儿歌《小熊过桥》,正确表达儿歌中的动物名称、颜色和桥的特征。
难点:桥的模型的制作和儿歌中“摇摇摆摆”等词语的发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课件、图片卡、动物名称卡片、颜色卡片、桥的模型;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儿歌《小熊过桥》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小熊过桥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唱儿歌(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儿歌《小熊过桥》,重点讲解儿歌中的动物名称、颜色和桥的特征,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3.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制作动物名称卡片和颜色卡片,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4. 实践操作(5分钟):学生用彩色笔在作业本上绘制小熊过桥的场景,并剪下桥的模型,贴在作业本上,完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歌《小熊过桥》的歌词;2. 在黑板上贴上动物名称卡片、颜色卡片和桥的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学习。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儿歌《小熊过桥》的故事情节;2. 请学生用贴纸贴出儿歌中的动物和桥,并标注名称;3. 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唱儿歌《小熊过桥》,享受亲子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小熊、小鸟、小鸭等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关于小熊的儿歌
关于小熊的儿歌
关于小熊的儿歌:《小熊月亮》
小熊望月亮,
月亮咪咪笑,
小熊跳一跳,
用手抓不着,
垂头道小桥,
月亮水中笑,
伸手向月亮,
月在掌中央。
关于小熊的儿歌:《熊》
我是胖大熊,
身上毛茸茸,
专爱吃蜂蜜,
力气大无穷。
关于小熊的儿歌:《小熊过桥》
小竹桥,
摇摇摇,
有个小熊来过桥。
走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你来呀,
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向前跑,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关于小熊的儿歌:《快乐的小熊》我家小熊我喜欢,
小熊漂亮跑的欢,
草地青青天蓝蓝,
一起玩耍好悠闲,
我家小熊我喜欢,
好的坏的嘴不馋,
早上一起去散步,
晚上陪我把星星看,
快乐的小熊我喜欢,
最爱和我把球传,
球跑远了他去捡,
叼在嘴里模样憨。
关于小熊的儿歌:《圆圆的小熊》(手指谣)小熊小熊圆圆脸(用手在宝宝的手心画圆)
一步一步走上坡(从宝宝的手往手臂上点上去) 叽里咕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做滚状) 滚进一个山洞里(用手点到宝宝的胳吱窝挠挠)。
小班小熊过桥儿歌教案
小班小熊过桥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小熊过桥》儿歌,了解小熊过桥的过程,知道桥的形状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能够跟上音乐唱出儿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学会克服困难,敢于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歌词:小熊小熊,点点头,摇摇摆摆,过大桥。
大桥大桥,弯弯绕,小熊小熊,跑跑跳跳,过大桥。
2. 动作:点头、摇摆、跑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小熊过桥》儿歌,能够跟上音乐节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儿歌中的动作,能够在唱歌过程中做到动作与歌词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乐谱、录音机、动作卡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儿歌《小熊过桥》,引导幼儿观察儿歌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教学儿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歌词,教幼儿唱儿歌,注意歌词中的动作要点。
3. 动作练习: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反复练习,直到熟练。
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熊过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动作,增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儿歌内容,让幼儿讲述小熊过桥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6. 课后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小熊过桥》儿歌,加强家庭亲子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 儿歌演唱:评价幼儿对《小熊过桥》儿歌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动作协调等。
3. 游戏表现:评估幼儿在“小熊过桥”游戏中的表现,如动作运用、团队协作等。
七、教学拓展:1. 故事延伸:讲解小熊过桥的故事背景,让幼儿了解小熊为什么要过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艺术创作:让幼儿动手画一画小熊过桥的场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八、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小班口才表演儿歌小熊过桥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指导手册》中的“儿歌小熊过桥”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熟悉儿歌《小熊过桥》的歌词,通过动作、表情和声音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口才表演能力;借助儿歌中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和自信心。具体内容包括: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团结友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儿歌《小熊过桥》相关的表演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通过动作、表情和声音来表现儿歌中的角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表演。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对于团结友爱道理的内化,教师可通过设置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并实践这一道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熊过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和朋友一起解决问题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团结友爱的奥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儿歌《小熊过桥》的基本内容,以及它传递的团结友爱的道理。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儿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团结友爱的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班语言童谣《小熊过桥》
05
教学策略和活动建议
朗诵和歌唱活动
朗诵
教师带领学生朗诵童谣,注意节奏和 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 和韵味。
歌唱
将童谣配上简单的旋律,带领学生一 起歌唱,增强学生对童谣的记忆和理 解。
角色扮演和表演活动
角色分配
让学生扮演小熊、桥等角色,通过扮演 不同角色来理解童谣中的情节和人物关 系。
小班语言童谣《小熊过桥》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引言 • 《小熊过桥》内容解析 • 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 • 教育意义和价值 • 教学策略和活动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 主题:小班语言童谣《小熊过桥》是一首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 儿歌,通过讲述小熊过桥的冒险经历,传递勇敢和自信的品质 。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小班幼儿能够掌握《小熊过桥》这首童谣的基本内
容,理解其中的词汇和句式,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表演。
02 0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音乐律动等形式,激发幼儿的 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童谣。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 幼儿的参与度和记忆效果。
“摇摇”、“晃晃”
选用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小熊过桥时的情景。
“桥”
选用具体、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理 解童谣的内容。
简单明了的句式
01
“小熊过桥,桥摇摇,小熊过桥 ,桥晃晃”:采用重复的句式, 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02
“小熊回头笑,鲤鱼跃起跟着跳 ”:采用简短的句式,符合幼儿 的口语表达习惯。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培养幼儿的语音 感知、词汇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激 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 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小班《小熊》教案(优秀5篇)
小班《小熊》教案(优秀5篇)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下面这5篇小班《小熊》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小熊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幼儿园小熊教案篇一幼儿行为基础:中班幼儿年龄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
有的幼儿常常因为争夺一个玩具或是被别人不小心碰一下,就理不饶人,甚至动手打人。
因此,经常有幼儿来告状:“某某打我”,“某某抢我的玩具”……《小熊让路》是一个以相互谦让为主题的故事,通过活动使幼儿意识到友爱和谦让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美丽行为,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模仿愿望,明白相互谦让的道理。
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道理。
(2)难点是理解大狮子是用什么办法让小熊觉得难为情。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看图讲述故事。
2、学习理解动词:跳、淌、爬。
3、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背景图一幅,小动物图片若干活动流程:出示小熊,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情感教育→引导幼儿看图自己讲述故事活动过程1、出示小熊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觉得它是只什么样的熊?到底是只什么样的熊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熊让路》。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讲到狮子点了点头),让幼儿初步感知小熊的霸道:故事里有谁?(2)师:到底是只什么样的熊?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3)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设问:“大狮子到底会想一个什么办法呢?一起来听一听。
”(4)讲故事的后半部分。
(5)大狮子想的是什么办法?小熊为什么这次没有让大狮子让路?(15)师:小熊为什么会脸红?(16)师:小熊后来变的怎么样了?3、情感教育。
(1)师:如果你是这只小熊,你碰到这些小动物你会怎么做?(2)师: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熊吗?为什么?(3)师:请你帮助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中班语言小小熊教案7篇
中班语言小小熊教案7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中班语言小小熊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语言小小熊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2、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并尝试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现出来。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1、有走木桥的经验2、课件3、小熊和熊妈妈图片、小木桥等。
活动过程:一、观看课件,与幼儿谈话,理解、感知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朗诵儿歌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儿歌的情感。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根据图片学习儿歌。
a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
b学习儿歌中的对话: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好孩子,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够走过桥。
三、朗诵儿歌,创编动作。
1、集体朗诵儿歌。
2、加上动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励孩子们做勇敢的好孩子。
教师:你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六、唱一唱歌曲《小熊过桥》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首好听的儿歌,有人把它编出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
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
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
大班语言儿歌小熊砍树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儿歌小熊砍树教案反思1、大班语言儿歌小熊砍树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参与相应情境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
2、结合儿歌内容,认识有关的字,丰富词汇。
3.引导孩子在儿歌中学习,感受生活。
4.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1.每人要戴胸饰扮演松鼠或小鸟,老师扮演松鼠妈妈。
2.准备头饰和斧头道具,指派班主任扮演小熊。
3、挂图一副。
4.活动室布置在一个森林场景中(里面有几棵立体的树),孩子们席地而坐。
活动过程:一、进入儿歌描绘的情景,引起幼儿兴起:1、小朋友们,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2、小熊扛着斧子入场,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的很漂亮。
3、提问:谁来了?他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4、通过情景对话熟悉儿歌内容:小熊:(自言自语)小熊要盖房上山来砍树!好,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不行,不行!熊:(指另一棵树)那我就砍那一棵。
松鼠妈妈:也不行,也不行!小熊:(指幼儿坐着的那棵大树)那我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呀!它要砍大树!齐声: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小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为什么?(小鸟,小松鼠――告诉小熊,小熊不能砍树的道理。
如:大树是我们的家等)小熊:我不砍树了,可我住哪里呢?松鼠妈妈:小鸟小松鼠们,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熊想想办法,好吗?(小鸟小松鼠互相商量合适的办法,并告诉小熊。
)松鼠妈妈:小熊,朋友们给你提了这么多建议,你认为住在哪儿最合适?(小熊对松鼠妈妈耳语)松鼠妈妈:小熊让我暂时保密,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二、学习儿歌《小熊砍树》1、引导幼儿思考?还有那些生活在树上的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为什么?2、出示挂图:提问:小熊住在哪里?它和谁住在一起?它住在树洞里舒服吗?3、让幼儿欣赏儿歌,了解儿歌的名称(出示儿歌名称)4、教师借助图片,文字完整的朗诵儿歌,认识相关字。
5.带领孩子以不同的角色学习读儿歌(其中,孩子读小鸟,松鼠的诗句,老师读熊的诗句)。
小班小熊过桥儿歌教案
小班小熊过桥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了解小熊过桥的故事情节,认识小熊、小鸟、小鸭等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学会用自然的音调和表情演唱儿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教育幼儿学会尊敬长辈。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名称:《小熊过桥》2. 儿歌歌词:小熊小熊真爱笑,真爱笑,真爱笑,妈妈抱抱,妈妈抱抱,小熊小熊真爱笑。
小鸟小鸟飞得高,飞得高,飞得高,树上唱歌,树上唱歌,小鸟小鸟飞得高。
小鸭小鸭水中游,水中游,水中游,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小鸭小鸭水中游。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儿歌,认识儿歌中的角色。
2. 教学难点:儿歌中角色的切换,让幼儿学会用自然的音调和表情演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儿歌课件、小熊、小鸟、小鸭等角色图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儿歌:教师播放儿歌课件,让幼儿观看并倾听儿歌。
3. 认识角色:教师展示小熊、小鸟、小鸭等角色图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角色特点。
4. 学唱儿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教幼儿用自然的音调和表情演唱。
5.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角色,体验儿歌中的故事情节。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复习儿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互动表现等。
2. 歌唱能力:评价幼儿在学唱儿歌过程中的音准、节奏、表情等。
3. 情景表演:评估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角色扮演、台词表达等。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复习儿歌,鼓励幼儿在家中表演给家人观看。
2. 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以“小熊过桥”为主题的手工、绘画等活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小班小熊过桥儿歌教案
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并能够唱出《小熊过桥》这首儿歌,理解儿歌中的故事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能够跟上音乐节奏唱出儿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不退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并能够唱出《小熊过桥》这首儿歌。
难点: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儿歌课件、小熊手偶、桥模型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儿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儿歌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小熊过桥的过程。
(2)教师演示儿歌,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唱出儿歌。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难点歌词,进行逐句教学,帮助幼儿掌握。
3. 巩固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儿歌接龙游戏,巩固儿歌学习。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熊过桥的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儿歌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通过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唱儿歌,家长评价幼儿在家的表现。
3.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儿歌的学习情况和兴趣。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将继续学习《小熊过桥》儿歌,重点让幼儿掌握儿歌中的桥段歌词,并能够流利地唱出整个儿歌。
七、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唱一遍《小熊过桥》儿歌。
2. 教师针对儿歌中的桥段歌词,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重点练习桥段歌词,让幼儿能够流利地唱出整个儿歌。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熊过桥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儿歌的学习。
八、教学活动:1. 教师准备一个小熊过桥的场景,让幼儿扮演小熊,进行过桥的游戏。
2.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桥模型,让幼儿动手搭建小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小熊过桥的场景,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小班小熊过桥儿歌教案
小班小熊过桥儿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学会唱《小熊过桥》儿歌,了解儿歌中小熊过桥的故事情节。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儿歌《小熊过桥》歌词学习:让幼儿学会唱儿歌,并能理解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2.2 动作教学:教授幼儿对应的动作,如小熊走路、桥上跳跃等,使他们在演唱儿歌时能够生动表现。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小熊过桥》儿歌,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准。
3.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故事情节,以及学会对应的动作。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
4.2 情境教学法:设置小熊过桥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感受儿歌的氛围。
4.3 分组合作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集体演唱和动作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他们充分活跃起来。
5.2 导入新课:向幼儿介绍儿歌《小熊过桥》,让他们初步感受儿歌的氛围。
5.3 学习儿歌:教授幼儿唱《小熊过桥》,重点讲解歌词内容、节奏和音准。
5.4 动作教学:教授幼儿对应的动作,如小熊走路、桥上跳跃等。
5.5 实践演唱:让幼儿分组进行集体演唱,检查他们对于儿歌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过程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对于儿歌的掌握情况。
6.2 成果评估:通过集体演唱和动作表演,评估幼儿对儿歌的熟练程度和表演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音频资源:准备《小熊过桥》儿歌的音频文件,用于教学指导和幼儿课后复习。
7.2 视频资源:收集小熊过桥的动画或故事视频,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7.3 教具准备:准备小熊、桥等道具,用于情境教学和动作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冬天下雪的特征。
2、有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两棵圣诞树(一棵蒙上白纸做山,一棵做杉树),布置儿歌中的情景。
2、剪一些纸屑做小雪花。
3、绒布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一、在儿歌情景和冬的意境中,欣赏儿歌。
师:宝宝们,你们见过下雪吗?雪是怎样下下来的?(让孩子感受“飘”这一动作)瞧,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雪花,看下雪喽!(老师示范下雪)教师边轻洒雪花,边轻轻朗诵儿歌。
二、根据儿歌提问:师:“什么地方下雪了?雪下睡着谁?”
三、教师再次轻洒雪花,在优美的意境中师幼一起念儿歌。
师:再问:什么地方下雪了?(学说:高山上,下雪了,轻……轻……;山脚下,下雪了,轻……轻……,)
四、听着优美的音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轻轻念儿歌
师:我们怎样念儿歌,念的更好听,使小熊睡得香香的?(因为小熊睡着了,不能吵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