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传》阅读练习
陈子昂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详解

新唐书•陈子昂传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
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
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太学,即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
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
子昂对三事。
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
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
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
今吏部调县令如补一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
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脩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
蛮夷知中国有圣王,必累译至矣。
于时,吐蕃、九姓叛。
子昂上疏曰:“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
此国家大机,不可失也。
”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
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
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
俄迁右卫胄曹参军。
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
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
简薄其赂,捕送狱中。
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所论著,当世以为法。
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德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
(节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B.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C.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D.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永久”之义,君主之墓被喻为“山陵”,天子去世被称为“山陵崩”。
苏教版语文高二宿豫中学高二阅读理解训练作业 天地悠悠陈子昂

宿豫中学高二阅读理解训练作业——天地悠悠陈子昂陈子昂的政治热情是他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
我们知道,刘勰、锺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
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了道路。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
《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
这些诗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
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
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里,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的苦闷,借楚辞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意境,宛转蕴藉地表现出来。
《新唐书·陈子昂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新唐书·陈子昂传》阅读答案及译文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
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
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太学,即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
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
子昂对三事。
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
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
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
今吏部调县令如补一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
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脩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
蛮夷知中国有圣王,必累译至矣。
于时,吐蕃、九姓叛。
子昂上疏曰:“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
此国家大机,不可失也。
”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
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
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
俄迁右卫胄曹参军。
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
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
简薄其赂,捕送狱中。
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所论著,当世以为法。
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德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
(节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B.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C.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D.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永久”之义,君主之墓被喻为“山陵”,天子去世被称为“山陵崩”。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②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A.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B.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C.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D.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答案】C【解析】C.第二处的“守仁”属于后句的主语整体为“守仁因俗化导” 排除A、B 是“伐木为屋”的状语意思为“纷纷伐木造屋” 句子翻译为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营救戴铣在朝廷上杖责王守仁四十杖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夷人欢喜让王守仁居住【答案】B【解析】B.“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错文中指征调福建【答案】C【解析】C.“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错误尽出金宝犒士”指王守仁拿出全部金宝犒劳将士正确表述应为“趁宁王正在晨朝他的群臣时【答案】①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②朱宸濠的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参考译文王守仁余姚人因而取名云有个不寻常的人抚摩他于是他就能说话了王守仁访游山海关二十岁乡试中举更加喜好谈论军事考中弘治十二年进士王守仁条列八件事奏上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刘瑾发怒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苗、僚杂居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纷纷伐木造屋正德十一年前巡抚托病避去知道左右多有贼寇的耳目仆隶不敢隐瞒令他暗中侦察贼寇于是传檄令福建讨伐贼寇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平定为患数十年的大寇贼正德十四年王守仁急往吉安传诏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再次战斗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叛贼又大败拿出全部金银珠宝犒劳将士朱宸濠正在晨朝他的群臣王守仁用小舟装载柴薪焚毁朱宸濠的副船仓促换船逃跑叛贼被平定众大臣震惊担心被王守仁知道强迫王守仁射箭三发三中张忠在皇帝面前扬言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日晏时坐在僧寺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王守仁后来病得很重走到南安就去世了灵柩经过江西王守仁天资十分聪明在阳明洞中建筑房屋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专以培养良知为主世上于是有“阳明学”的说法率领众书生扫除多年的贼寇文臣用兵【解析】①佯假装捣进攻句子翻译为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出其不意发起进攻②胶浅搁浅仓卒仓促句子翻译为朱宸濠的船搁浅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评论这首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A. 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内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B. 词中的“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C. 下阙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 皆因词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D. 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答案】A【解析】(1)A项“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错误词人并非真的怨山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自己孤寂的情怀【答案】(2)①运用拟人(衬托、用典)手法描绘了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和谐画面此情此景词人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②词人夜不能寐只能独自诵读《离骚》此时孤独的月亮静挂高天似乎只有她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氛围显得温婉柔和③词人借用《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情感变得悲凉与伤感【解析】(2)辛弃疾的这篇词作感情充沛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最后两句中“入”“听读”赋予青山、明月人的情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画面在这幽静、和谐的情境中词人的内心无比平和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正所谓“敛雄心” 作者诵读《离骚》寂静的夜晚似乎只有月亮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他画面温婉柔和正是“变温婉” 宋孝宗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被诬陷罢官此后他长期闲居在信州上饶城北带湖边上西岩是上饶城南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首词作便是辛弃疾闲居西岩时的纪游之作词人巧用屈原被放逐写成《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蕴含着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所以“成悲凉”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关于小时候读什么书及读书对创作的影响的问题叶永烈表示他中学时代爱读科普书籍所读的这些科普书籍对大学时代的创作有益处B. 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时叶永烈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其两个高峰都与社会背景有关C. 面对中国科幻小说影响巨大的问题叶永烈主要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等外部因素给出了答案D. 关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问题叶永烈表示非常支持但他特别强调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答案】D【解析】(1)D项“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无中生有叶永烈只是强调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没有说科普读物内容可以虚构编造【答案】C【解析】(2)C项叶永烈反感被称为“科幻作家” 并不是因为他谦逊而是因为他已经彻底离开科幻小说【答案】(3)①舒晋瑜首先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而引出科幻小说的话题②接着回顾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③然后引出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力的话题④最后引出了在教科书中选入科普作品的话题所提问题是步步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领域【解析】(3)在访谈中舒晋瑜的提问步步深入刚开始是一个宽泛的问题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这个简单问题引入到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接着舒晋瑜聚焦中国当今科幻小说影响力的提高引出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从而联系到科普作品引入教科书的问题舒晋瑜的采访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的领域体现了一位优秀记者的提问技巧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今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而需要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了B. 工匠精神包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等多个内涵其中创新精神是其核心C. 庖丁精神蕴藏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D. 只要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就能深刻把握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答案】B【解析】(1)A项“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 把原文中不确定的内容理解成确定的原文为“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C项“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有误应是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D项表述绝对化故选B【答案】A【解析】(2)A项“先阐述新工匠的种类”分析不正确应是先阐述形势的发展需要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第一段的重点是第二句【答案】C【解析】(3)C项原因分析不合文意原文是“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5.(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第一空“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而“仰望”指抬头向上看或敬仰而有所期望应选“凝望”第二空“吊”有悬挂之意“挂”指借助于绳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即将脱离枝条飘落到地上的形态第三空“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兴高采烈”更能写出春天万木争相吐绿第四空“转化”“变化”都有“改变”之意但“转化”只能作动词可作名词故选B【答案】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解析】先看改写后的句子是直接描写了幼芽也没有在词语上有突出的特点使用比喻的修辞、晶莹从而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幼芽既多、密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答案】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解析】本题中能作为基准句的句子是第一句“寒风猛吹然后分析另外两个句子可知“地冻三尺” 则是地冻三尺大雪纷纷因此可得答案答案(1)B(2)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3)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下面这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对应语句序号并给出修改意见亲爱的校友你好!①2020年是母校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年②在这一年我们将迎来母校三十诞辰③为了弘扬××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总结办学经验分享成功喜悦④学校决定于2020年12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建校三十年校庆庆典活动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昔日你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你为傲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届时莅临⑥你将荣幸地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学校2020年9月6日【答案】②修改将“诞辰”改为“华诞”④修改删去“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修改将“莅临”改为“光临”⑥修改删去“荣幸地”【解析】②诞辰一般用于所尊敬的人这里指学校应用“华诞”④这是邀请函不能说“请你务必准时参加” 并且与后面的“邀请你届时莅临”的语意重复所以删除⑤莅临一般用于长辈、上级的光临这里是回母校用“莅临”不恰当应用“光临”⑥荣幸谦辞用于自己表示谦虚不能用于他人所以删除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②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守护着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③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热衷的事④然而当下市场提供的传统电视剧或网播剧精品内容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⑤同时经典电视剧故事、人物有重新激励大家共鸣的特质⑥网友有发言欲望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剧⑧具备故事性和文学性⑨观众看后能留下思考和启发⑩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与文学审美【答案】④将“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在“文学审美”后加上“能力”【解析】④“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句式杂糅应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激励”与“共鸣”搭配不当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偷换主语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成分残缺在“文学审美”后加上宾语“能力”。
01 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解析版)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主观题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
鲁君忧也。
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
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
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诸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IK【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
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
“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有相伐者”是“诸侯”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做下一句的状语,“者”后断开;“尚耻之”省略主语“我们”,“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做谓语,宾语是“之”,结构完整,“之”后断开;“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的结构特点,“鲁”后断开。
故FIK三处断开。
【参考译文】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
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
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
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子昂上言: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诏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新唐书陈子昂传》中的名言名句

《新唐书陈子昂传》中的名言名句《新唐书陈子昂传》是一部记录了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生平事迹的史书,为了表达陈子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该书中也记载了一些他的名言名句,下面是2000字的篇幅,介绍了其中一部分的名言名句。
陈子昂,字子翰,是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文学家。
他因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邃的人生智慧,被誉为“唐代第一名儒”。
他笔底生花,言辞犀利,作品洵美而有力。
以下是《新唐书陈子昂传》中的一些名言名句,展示了陈子昂独特的思想观点和艺术风采。
1. “书为五经纪物,孔子、墨子则上,他人则下。
”这是陈子昂对书法的评价,他认为书法是理解五经的重要方式,尤其推崇孔子和墨子的书法作品。
2. “君子以礼治国,小人以法制国。
”陈子昂主张以礼治国,他认为礼义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公众秩序的基础,而法律只是一种应急措施。
3. “语盐者,言其可操思、可励志,借使有忤时,亦足为辱。
”陈子昂认为言辞应该有盐度,既能刺激人思考和激励人心,又不至于冒犯人。
他主张文学作品应该注重平衡,既要有教育性和启发性,又要注意不伤害他人的感情。
4. “求仁得仁,求智得智,人所宜力所加焉。
”陈子昂认为,只要追求仁义和智慧,就能得到对应的收获。
他强调人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去实践和追求这些美德,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空谈和理论层面。
5. “以兴利除害耳。
”陈子昂强调德行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利益的增长和害处的减少。
他认为,一个人具有仁德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利益,消除社会上的害处。
6. “湖海之间,风高浪急。
舟人之志,莫如果云胡。
”这句诗描写了湖泊和大海间的风浪,以及舟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发向前的决心。
陈子昂借此表达了自己追求进步和超越的信念。
7. “九日艳阳天,万山夹洞庭。
”这句描述了湖南洞庭湖的景色,形容了湖光山色的绚丽美景。
陈子昂借此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
8. “白头生而有为,气概横秋。
”陈子昂的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年轻人奋发向上的赞美。
他认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就有所成就,才能称之为真正有为的人。
陈子昂别传 阅读附答案

陈子昂别传阅读附答案陈子昂别传阅读附答案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
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
至年十七八未知书。
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
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
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
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
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
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
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
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
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
时敕子昂参谋帷幕。
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
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
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子昂体弱多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
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
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
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
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
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
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
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
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
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
年四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进士对策高第策:计谋 B.览其书而壮之壮:认为……壮美,赞赏 C.激于忠义激:激励 D.哀号柴毁毁: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子昂“奇杰过人”的一组是(3分) ①至年十七八未知书 ②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③以进士对策高第 ④地籍英灵,文称伟晔 ⑤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 ⑥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子昂曾经跟着赌博的人进入地方学校,感情激昂地树立志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新唐书 陈子昂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陈子昂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
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
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太学,即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
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
子昂对三事。
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
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
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
今吏部调县令如补一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
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脩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
蛮夷知中国有圣王,必累译至矣。
于时,吐蕃、九姓叛。
子昂上疏曰:“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
此国家大机,不可失也。
”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
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
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
俄迁右卫胄曹参军。
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
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
简薄其赂,捕送狱中。
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所论著,当世以为法。
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德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
(节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译文: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
《唐才子传.陈子昂》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唐才子传·陈子昂》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12分)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
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
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
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
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暐晔。
”累迁拾遗。
圣历初,解官归。
会父丧,庐冢次。
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
子昂自筮封,惊曰:“天命不祐,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
与游英俊,多秉钧衡。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①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由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诗调尤工。
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
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
”“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信哉!子昂之谓欤?(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注】:①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痛自修饰,精究坟典究:研究B.召见,武后奇其才奇:认为……出众C.尝劝后兴明堂太学兴:兴办D.象以有齿,卒焚其身卒:突然。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富家子,任侠尚气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 此子必为海内文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D.信哉!子昂之谓欤今吾嗣为之十二年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
《陈子昂传(节选)》重点实词注释

子昂多病,居(当;担任 )职不乐,会(恰好)武攸宜讨契 丹,高置幕府,表(上表推荐)子昂参谋,次(驻扎)渔阳, 前军败,举(全)军震恐,攸宜轻易(轻率)无将略(谋略)。 子昂谏曰“陛下发(派遣)天下兵(军队)以属大王,安危成 败在此举,安(怎么)可忽哉?大王法制不立,如小儿戏。愿 审(辨别,考察)智愚(形作名,智慧和愚笨之士),量勇怯 (形作名),度(估计)众寡,以长(形作名)攻短(形作 名),此刷耻之道也。夫按军尚威严,择亲信以虞(防范)不 测。大王提(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 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重兵精甲(精兵),屯(驻扎) 之(到)境上,朱亥发之变,良(确实)可惧也。王能听愚计, 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先头部队;先锋),契丹小丑,指日(不 久)可擒。”攸宜以(因为)其儒者,谢(拒绝)不纳。居 (过)数日,复(又,再)进计,攸宜怒,徙(调职)署(代 理、暂任或试充官职)军曹。子昂知不合,不复言。
圣历初,以(因为)父老,表解官(辞官卸任)归侍,诏以官 供养。会父丧,庐冢(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 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 做“庐冢”。庐,屋舍,冢,坟墓)次(住宿),每哀恸,闻者 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 (定后),简薄(意动,认为……少)其贿(财物),捕送狱 中。子昂之见(被)捕,自筮(占卜),卦成,惊曰:“天命 不祐,吾殆(大概,恐怕)死乎!”果死獄中,年四十三。子 昂资褊躁(性情急躁),然轻财好施,笃(形作动,忠实)朋 友,与陆余庆、王无竟、房融、卢率之、卢藏用、赵元最厚 (深厚)。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 效法崇 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创作)《感遇诗》三十八章, 王适曰:“是(代词,这个人)必为海内文宗。”乃(于是) 请交。
文言文《新唐书_陈子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A.乱静而刑息B.故圣人贵措刑也C.诚能信任俊良D.兵屮日敝息: 措: 诚:停止举措果真,如果确实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18分)论为政之要⑴陈子昂①今百度已备,但刑急罔密,非为政之要。
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驰除,以明天诛。
凶叛已灭,则顺人情,赦过宥罪。
盖刑以禁乱,乱静而刑息,不为承平设也。
太平之人,乐德而恶刑,刑之所加,人必惨怛,故圣人贵措刑也。
诚宜广恺悌⑷之道,敕法慎罚,省白诬冤,此太平安人之务也。
②官人惟贤,政所以治也。
然君子小人各尙其类。
若陛下好贤而不任,任而不能信,信而不能终,终而不赏,虽有贤人,终不肯至,又不肯劝。
反是,则天下之贤集矣。
③议者乃云“贤不可知,人不易识”。
臣以为固易知,固易识。
夫尚德行者无凶险,务公正者无邪朋,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智不为愚者谋,勇不为怯者死,犹鸾隼不接翼,薰茲⑸不共气,其理自然。
智者尙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
此趣向之反也。
诚能信任俊良,知左右有灼然贤行者,赐之尊爵厚禄,使以类相举,则天下之理得矣。
④陛下知得贤须任,今未能者,盖以常信任者不效。
如袈炎、刘祎之、周思茂、骞味道固蒙用矣,皆孤恩前死,以是陛下疑于信贤。
臣固不然。
昔人有以哇得病,乃欲绝食,不知食绝而身殒。
贤人于国,犹食在人,人不可以啧而止餐,国不可以谬一贤而远正士,此神鉴所知也。
⑤圣人大德,在能纳谏,太宗德参三王,而能容魏征之直。
今诚有敢谏骨绞之臣,陛下广延顺纳,以新盛德,则万世有述。
⑥臣闻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劝勇。
今或勤劳死难,名爵不及;偷荣尸禄,宠秩妄加,非所以表庸励行者也。
愿表显徇节,励勉百僚。
古之赏一人,千万人悅者,盖云当也。
⑦今事之最大者,患兵甲岁兴,赋役不省。
兴师十万,则百万之家不得安业。
自有事北狄,于今十年,不闻中国之胜。
以庸将御冗兵,徭役日广,兵甲日敝。
愿审量损益,计利害,势有不可,毋虚出兵,则人安矣。
名人传记文言助读——陈子昂传

【名人传记文言助读】陈子昂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
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
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饰,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
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
召见,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晔。
”累迁拾遗。
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
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
子昂自筮卦,惊日:“天命不佑,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
与游英俊,多秉权衡。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①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犹是知名。
凡所著论,世以为法。
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
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
”“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信哉!子昂之.谓欤?(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注]①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再确的一项是()A. 痛自修饰,精究.坟典究:研究B. 召见,武后奇.其才奇:认为……出众C. 尝劝后兴.明堂太学兴:兴为D. 象以有齿,卒.焚其身卒:突然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以.富家子,任侠尚气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 此子必为.海内文宗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D. 信哉!子昂之.谓欤今吾嗣为之.十二年3.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
(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 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
【答案】1. D (卒:最终。
)2. B3. (1)圣历初年,(陈子昂)卸职回乡,恰好遇上父亲的丧事,就在父亲墓旁修建小屋并住了下来。
《唐才子传·陈子昂》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唐才子传·陈子昂》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12分)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
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
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
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
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暐晔。
”累迁拾遗。
圣历初,解官归。
会父丧,庐冢次。
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
子昂自筮封,惊曰:“天命不祐,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
与游英俊,多秉钧衡。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①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由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诗调尤工。
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
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
”“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信哉!子昂之谓欤?(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注】:①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痛自修饰,精究坟典 究:研究B.召见,武后奇其才 奇:认为……出众C.尝劝后兴明堂太学 兴:兴办D.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卒:突然。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富家子,任侠尚气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此子必为海内文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D.信哉!子昂之谓欤今吾嗣为之十二年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
2021中考语文备考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古诗文阅读训练(一)(甲)子昂碎琴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①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
”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
”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
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
”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注】①辇(niǎn):载运。
②缗(mín):成串的铜钱。
古代一千文为一缗。
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
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①识才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
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
斯字子迁,江东人。
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
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注】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
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③繇(yóu):通“由”。
④擢(zhuó):提拔。
⑤上第:前几名。
⑥濮阳愿:人名。
⑦挹(yì):提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②答曰:“余善此乐。
”()③食毕,捧琴语曰()④会愿死,敬之为敛葬()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2)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3.断句题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4.(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5.(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异同。
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买②答曰:“余善此乐。
”擅长③食毕,捧琴语曰对……说,告诉④会愿死,敬之为敛葬正赶上,恰逢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唐才子传·陈子昂》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唐才子传·陈子昂》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12分)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
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
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饬,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
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京。
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暐晔。
”累迁拾遗。
圣历初,解官归。
会父丧,庐冢次。
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
子昂自筮封,惊曰:“天命不祐,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
与游英俊,多秉钧衡。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①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
”由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诗调尤工。
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
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今传。
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
”“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信哉!子昂之谓欤?(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注】:①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痛自修饰,精究坟典究:研究B.召见,武后奇其才奇:认为……出众C.尝劝后兴明堂太学兴:兴办D.象以有齿,卒焚其身卒:突然。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富家子,任侠尚气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此子必为海内文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D.信哉!子昂之谓欤今吾嗣为之十二年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
陈子昂传读后感合集

陈子昂传读后感合集朋友!今天咱们唠唠那《陈子昂传》。
一提到这个,我心里总是泛起一阵微妙的感动和感慨,就像啃着一颗水蜜桃,甜中带点酸似的。
我第一次接触《陈子昂传》,是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不经意间翻开了泛黄的书页。
那一瞬间,我仿佛走进了唐朝,见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陈子昂。
没想到,书里不只有历史的厚重,还有他那种不拘一格、豪情万丈的灵魂,就像一幅壮丽的山水画活脱脱展开在我眼前。
陈子昂这人可不简单。
他就像那老张头果园里的水蜜桃,看似平常,却有着不一般的吸引力。
他的诗声振金石、气势磅礴,仿佛每个字都带着一股子正气。
我读到他那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心头那叫一个震撼。
这不就是他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吗?就像一个人在大漠孤烟的背景下,昂首挺立。
说起他的孤独,我总想起他初入官场时的那份落寞。
就像我小时候,想在老张头的果园里摘个水蜜桃,却被一声“未熟”给挡了回去。
陈子昂面对冷酷的现实,那种怀才不遇的辛酸,真让人心疼。
可他偏偏有股子韧劲儿,就像水蜜桃树,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也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读到陈子昂的执着与追求,我心里不禁回荡起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为了理想上下求索,哪怕跌倒爬起无数次,也始终不怨天尤人。
像极了那市场上那些纯天然的水蜜桃,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总有一股属于自己的清香和甜味。
当然喽,书里还有让我捧腹的一段,说他年轻时的豪放作风,有时候竟挑战常规,让人哭笑不得。
就像我偶尔的天马行空,脑洞大开,写这读后感,就想怎么把复杂的思想简单化,让他那份追求与热情,如水蜜桃般鲜活呈现。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只是文字和故事的组合,而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有时我在想,如果陈子昂知道他在千年之后还被人这样记挂,会不会也笑着说:“你这小兔崽子,还能发掘出这样的趣味来。
”哈哈,我这样想,是不是有点傻?总之,读《陈子昂传》的过程,就像享受一场心灵的盛宴,是从骨子里涌出的一种美好。
朋友,如果你也有机会读这本书,希望你也能品味出其中锦绣般的滋味,并与我分享你的所感所想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子昂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文明初,举进士。
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
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
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
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太学,即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
乃月孟春,躬藉田、亲蚕以劝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又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
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害。
子昂对三事。
其一言:昔尧舜不下席而化天下,盖黜陟幽明。
陛下知难得人,则不如少出使。
其二言:国家兴衰,在县令也。
今吏部调县令如补一尉,但计资考,不求贤良。
故庸人皆任县令,教化之陵迟,顾不甚哉!其三言:宜脩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疲民。
蛮夷知中国有圣王,必累译至矣。
于时,吐蕃、九姓叛。
子昂上疏曰:“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
此国家大机,不可失也。
”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
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
子昂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
俄迁右卫胄曹参军。
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
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
简薄其赂,捕送狱中。
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所论著,当世以为法。
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旌德碑于梓州,而学堂至今犹存。
(节选自《新
唐书·陈子昂传》,有改动)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B.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C.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D.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子昂因是劝后兴明堂/大学/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永久”之义,君主之墓被喻为“山陵”,天子去世被称为“山陵崩”。
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
B.“三老五更”,为乡官之名,由年老致仕而有经验之乡间耆老担任,掌管教化,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
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时,行跪拜之礼。
C.“蛮夷”是我国古代对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泛称,包括南蛮和东夷;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的“夷”则是指西洋人。
D.“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种文体;“表”还可做动词,是“以表上奏”的意思。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陈子昂生性耿介,直言敢谏。
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后执掌朝政,将迁梓宫归葬长安。
子昂闻后,上书极力陈说洛阳可建山陵,武后看后,叹其才,授予他官职。
B.陈子昂心怀苍生,体恤百姓。
提出少派使臣劳乏百姓、多派贤良担任县令、让百姓休养生息。
武后也多次召见他询问政事,言辞详尽急切,最终总是付诸实践。
C.陈子昂对天下有忧患意识,对边防颇有远见。
他提出必须保全安北府,否则其日后成为边患,灾祸不堪设想。
后来吐蕃果然入侵,成为后世最严重的边患。
D.陈子昂引领初唐一代文风。
他提倡文辞质朴、内容充实的风雅正道,其论著成为时人创作的法则,后人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立旌德碑、建学堂纪念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
(2)简薄其赂,捕送狱中。
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
答案:
4.D
5.A(应为:大夫去世曰“卒”,士人去世曰“不禄”)
6.B(“最终总是付诸实践”错,原文为“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
)7.(1)(5分)答:奉养三老五更来教导(百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明察案件、谨慎判处来制止滥用刑罚,整治礼乐教化来停止战争,考察举荐忠孝廉洁之士来清除贪官污吏。
【“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淫”(滥,过度的)“干戈”(战争)“察”(考察举荐)各1分,句意1分。
】
(2)(5分)段简认为财物太少,把陈子昂抓去关进了监狱。
陈子昂被捕时,自己占卜,卦象占出后,惊骇地说:“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薄”(认为……少)“见”(被)“筮”(占卜)“殆”(大概)各1分,句意1分。
】
【参考译文】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
(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考取进士。
这时高宗李治在东都洛阳逝世,朝廷打算把灵柩迁回长安,当时,关中饥荒,陈子昂极力陈述东都洛阳风景优美,也可以建造陵墓。
则天皇后认为他是杰出人才,在金华殿召见了他。
陈子昂外貌温顺质朴,仪容威严不足,但对答交谈情绪激昂,被提升为麟台正字。
武则天垂拱初年,下诏书咨询朝臣们:“该用什么办法调养国家元气?”陈子昂乘机建议武后兴办明堂、太学,当即进言说:“我惟愿陛下为大唐扩大万代的基业,在京城南郊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明堂。
孟春时节,陛下亲自举行耕田、养蚕礼仪来鼓励农桑,奉养三老五更来教导(百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明察案件、谨慎判处来制止滥用刑罚,整治礼乐教化来停止战争,考察举荐忠孝廉洁之士来清除贪官污吏。
”他还进言说:“‘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教化活动,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奏音乐(感化人心),乐教必然崩毁’,怎能治理国家却不重视礼乐呢?希望让贵族子弟回归太学学习,这是国家大事,不能废止。
”
则天皇后召见了他,下手谕给中书省,要他逐条陈述朝政的利害得失。
陈子昂写了三条对策。
第一条说:古代唐尧、虞舜不离坐位却教化天下,因为能够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陛下感到难得物色到这样的人,倒不如少派人出去。
第二条说:国家兴盛衰落,关键就在县令。
如今吏部调任县令如同补派一个县尉,只考虑资历年纪,不讲究贤德才干。
所以庸人都当县令,教化衰落,能不严重吗!第三条说:应当兴礼乐教化,取消刑罚,鼓励农业生产,让疲惫的百姓休养生息。
外族知道中国有圣明的君主,必然一再恳请来华朝拜了。
就在这时,吐蕃、九姓铁勒叛乱。
陈子昂呈递奏疏说:“盗贼兴起,安北府就不能
保全,甘州、凉州以北,动荡不定容易攻占,其后成为边境祸患,灾祸不堪设想。
这是国家的关键大事,(处理上)不能失误。
”那以后,吐蕃果然入侵,始终成为后世最严重的边境祸患。
则天皇后又召见他,要他论述主持朝政的要领,(批评)不恰当的时政,不要引经据典,大发空洞议论。
陈子昂于是禀奏了八个问题:一是废弃刑罚,二是民可任官,三是任用贤才,四是去掉猜忌,五是征求批评,六是鼓励奖赏,七是停止征伐,八是安置皇族子弟。
不久迁任右卫胄曹参军。
虽然(武后)多次召见陈子昂咨询朝廷政务,(陈子昂)言词详尽急切,只不过最后都是说了就放下。
武则天圣历初年,由于父亲年事已高,陈子昂上表请求辞官回家侍候,诏令戴职供养。
父亲去世,他在坟墓旁边修建户室(守孝),常常放声痛哭,听到的人也为他落泪。
县令段简贪婪凶残,听说他家富裕,要残害他,家属送给段简二十万缗钱。
段简认为财物太少,把陈子昂抓去关进了监狱。
陈子昂被捕时,自己占卜,卦象占出后,惊骇地说:“天意不肯保佑,我大概要死了!”果然死在监狱,终年四十三岁。
初唐时期,诗文继承南北朝时徐陵、庾信(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风格,全国宗奉提倡,至陈子昂才提倡(文辞质朴内容充实)的风雅正道。
陈子昂的论著,时人作为法则。
代宗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李叔明在梓州为他树立旌德碑,碑旁的那所学校至今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