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诊断的原则

合集下载

X线诊断基础知识

X线诊断基础知识

制定曝光条件的注意事项:
⑴不要用过期的胶片(不得以使用时需加大曝 光条件)
⑵最好用成年动物进行试验。 ⑶投照部位厚度需要测量准确。 ⑷必须在标准的显影条件下进行暗室加工。 除上述诸因素外,还应考虑:①动物种类,年
龄、性别、体型。②X线机性能。③过期胶片。 ④病变性质,骨质疏松,肺气肿,密度减低的 病变,条件减低,慢性骨髓炎,肺实变,密度 加大的病变,投照条件也加大。⑤有石膏时加
注意避免引起动物惊忧。 (三)、调节好机器
透视检查的条件:
管电流通常使用2~3mA。最高时亦不超过 5mA。管电压按被检动物种类及被子检部位厚 度而定。小动物由50~70KV,大动物由65~ 85KV不等。距离可根据具体情况改变,一般 在50~100cm之间,曝光时间由脚踏开关控制, 通常踏下脚踏开关持续曝光3~5秒,再放松脚 踏开关间歇1~3秒钟,,断续地进行。在准确 诊断的基础上,每头动物透视总时间愈短愈好。
皮肤损害可见有毛发脱落、红斑、皮肤干硬、 弹性降低、角质增生,色素沉着或皮肤皱裂, 甚者,可致不能治愈的溃疡和癌变。
全身反应也可出现倦怠、睡眠不佳、头痛健忘 等等。
安全照射量
概念:人体长期受X线照射后,最敏感的组织细胞检查 不到任何反应,身体察觉不出任何损害,则所接受的 剂量属于安全照射量。
⑵高压变压器 是一个升压变压器,将交流电 的电压(220)升高到数万伏以上的高压,供 给X线管,使X线管两极间产生很高的电位差。 将阳极发射的电子吸引向阳极高速运动,撞出 靶面产生X线。
⑶自耦变压器 将交流电变成各种不同的电压 以供X线机各部分的需要。
3、控制器
也称操纵器,是开动一台X线机并调节X 线质量的必备装置。控制器通常包括有 各种按钮或电磁开关,各种仪表,各种 调节器,计时器,交换器,保险丝指示 灯,集中装在一个称为控制台或操纵台 的箱内。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一、总则1、受检者在X线诊断中所受的医疗照射,必须遵循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以使受检者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接受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2、必须积极开展并认真搞好X线诊断的质量保证工作,不断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

3、开展X线诊断服务的有关临床医师、X线工作者等都直接对受检者防护负有重要责任。

二、工作原则要求1、必须配备各性能合格的医用诊断X线机与相应防护设备、辅助设备等。

所有设备 (包括受检者防护用品)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检查。

2、合理设置X线工作区,必须有相应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候检与陪伴人员得到有效的防护。

3、操作X线诊断设备和施行X线诊断检查人员,必须具备足够专业技能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

4、受检者需要转科或转院就诊时,应提供方便使得能够利用已有的X线检查结果,避免受检者受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5、加强受检者剂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防护水平。

三、X线诊断的正当性判断1、有关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特点及适应证。

在医学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化验等进行正确的临床判断,在比较可供选择的各种检查技术之后,方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确定是否提出X线检查申请。

2、对任何患者均不得盲目申请X线检查。

同时必须注意防止提出价值不大的重复性X线检查申请。

3、有关临床医师必须在X线检查申请单中写明患者的主要病史和己有的检查结果,指出X线检查目的和检查部位等,以便X线工作者复核并正确施行检查。

4、X线工作者对所有X线检查申请,均应认真复核。

对不符合正当性判断的申请,有权退回。

5、群体X线检查,必须根据地区性有关疾病的流行情况、预期检查效果和X线检查远期效应的危险度等进行正当性判断,以确定群检是否值得进行及应进行的范围。

6、以医学监护为目的的群体X线检查,必须针对不同群体实际,恰当控制X线检查人数、部位和频率。

少年儿童的群体X线检查尤须谨慎。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第一篇总论第五章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第一节 X线诊断原则X线诊断需以X线片上的影像为基础,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与体征及其他临床检验,做出客观的影像学判断。

第二节 X线诊断步骤⒈首先观察X线片的条件如投照的体位是否正确,检查部位是否包括完全。

X线中心线是否对准,以免产生较大的失真度。

照片电压恰当时,照片的对比度最好,使阴影密度的深浅对比清晰。

照片时各部位距离恰当、曝光时间短、没有移位、焦点小等条件可使X片清晰、能显示细微结构。

⒉按一定顺序观察X线片为了避免一下子被兴趣区吸引而忽略了其他部位,必须培养看片顺序的习惯,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按组织顺序如胸片的胸廓、肺、纵隔、胸膜及横膈。

⒊熟悉正常、正常变异与异常的区别如不将正常乳头影当肿块。

⒋认真观察病理变化情况首先鉴别正常与异常的变化,对病变应注意:⑴病变的部位与分布:如“病变在右肺中部”,虽然标明位置,却没能反映病变在上叶、中叶还是下叶。

而许多病有它的好发部位。

⑵病变的数目:了解病变的数目,一方面促使仔细寻找,不至只停留在已知的一处病灶,同时病变的数目与判断病变性质有关系。

单发的肿瘤可能为原发肿瘤,多发的肿瘤则为转移性。

⑶病变的形状和边缘:片状、斑点状、球形均代表不同的病或不同的病期。

边缘的表现往往也反应了病期或提示不同的病灶。

如结核患者片状阴影,尤其是边缘模糊则为活动性;如为斑点状,边缘锐利则病灶已好转稳定;如球形病灶则为结核球;如果球形病灶边缘呈分叶状,则要考虑可能是肿瘤而不是结核。

⑷病变的密度:一般说低密度多为活动性破坏病灶,高密度为修复过程。

⑸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病变常常影响周围组织与器官,如骨髓炎最早可能表现为周围组织的水肿。

⑹器官功能的改变:消化道的“激惹”现象往往提示该处有活动性炎性改变。

⑺密切联系临床资料、检验与其他影像的检查结果,注意与以往的X线片比较。

此外,要注意所谓“病灶”可能是体外影。

第三节正确运用X线诊断当前检查方法很多,如何正确掌握运用好各种影像诊断手段,既可省钱又可及早发现病变,如肝区的病变应以B超为首选,然后是CT,可以进一步诊断,如仍有疑问则作核医学或血管造影,而X线透视与平片能得到的资料很少。

X线阅片诊断原则PPT课件

X线阅片诊断原则PPT课件
1
X线阅片原则
一、 诊断原则 二、 诊断步骤 三、阅片方法及程序 四、 报告书写 五、 X线防护
2
一、 诊断原则
(一)明辨正常 (二)分析异常 (三)结合临床 (四)综合分析
16字原则
3
正 常 胸 片
(一)明辨正常
根据解剖 根据生理 根据成像原理
来判断照片上不同密度影 是否正常
4
右中央型肺癌右上肺不张:病理表现
两上叶实变:结核
8
骨 端 关 节 面 下 : 骨 巨 细 胞 瘤
9
2.边缘及形态:清楚-模糊 ;圆形-斑片
清楚圆形:肿瘤
斑片模糊:炎症
10
囊 性 膨 胀 性 骨 质 破 坏 : 骨 巨 细 胞 瘤
11
上缘清楚,下缘模糊:炎症
“D”字形:包裹性积液
12
3.大小数目:结节-团块(以3cm为界);多个-单个
32
同上病例 胸椎照片:椎间 隙变窄; MR扫描:椎体破 坏,椎旁脓肿
33
三、 阅片注意
1. 系统全面观察
骨骼:骨髓腔 骨皮质
骨膜 软组织
胸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肺 纵隔 心脏 胸廓 心脏肋膈角重叠处
CT/MR:观察每一幅图,平扫、增强、不同系列等
2. 对比观察
左右对比、上下对比、对侧对比
透视下观察有无右膈矛 盾运动,来诊断纵隔有 无淋巴转移压迫膈神经
17
7.发展变化:前后对照比较
一周前实变,一周后病灶消失:炎症
18
(三)结合临床
1. 现病史及过去史 2. 性别和年龄 3. 籍贯和居住地 4. 职业史 5. 临床体征 6. 其他检查 7. 疗效观察
19
1.现病史及过去史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摄影的原则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的一般原则[5.23]

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的一般原则[5.23]

X线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的一般原则1.体位与X线影像X线影像是X线诊断的依据。

然而,X线影像是人体三维立体结构的平面显示,它们互相重、干扰。

为了对被照体形态的变化及其性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建立一个立体的概念,在X线摄影中就必须采取不同的体位和变换不同的方向。

体位选择的价值在于被检部位或病变的显示。

病变的发现与显示取决于两点:第一,具有使病变显示出来的对比度;第二,具有显示病变的适当体位。

什么是显示病变的最佳体位?(1)遵循X线摄影的常规体位、中心线射入角度和投射方向。

这些是最标准最易发现和显示病变的体位。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常规体位能使病变充分显示出来。

(2)当病变部位与常规体位不一致时,可利用荧光透视转动不同体位,找出其病变显示的特异征象。

(3)对处于边缘部位的病变,只有采取切线位才能显示。

2.X线摄影体位与方向解剖学的基准线:(1)垂直线: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2)水平线: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3)正中线:(或正中矢状线):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4)矢状线: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5)前额线(冠状线):与矢状面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的线。

X线摄影学的基准线:(1)人类学基准线(ABL):眶下缘与外耳道上缘的连线,也即听眶线;(2)听眦线:(OMBL):外耳道中点与外眦连线;(3)听鼻线:鼻前棘与外耳到中点连线;(4)听眉线:(SML):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或眉间)连线;(5)耳垂直线(ARL):通过外耳道中点与听眦线垂直的线;(6)眼窝中央线(眶间线)(IPL):从正面看左右眼窝中点的连线;(7)眼窝下缘线(眶下线)(IOL):从正面看左右眼眶下缘连线。

摄影体位:(1)立位:人体直立姿势;(2)坐位:人体坐立姿势;(3)半坐位:在坐位下,背后倾斜45度姿势;(4)仰卧位:背部向下的卧位姿势;(5)俯卧位:腹部向下的卧位姿势;(6)左侧卧位:人体左向下的卧位姿势;(7)右侧卧位:人体右侧向下的卧位姿势;(8)右前斜位(RAO第一斜位):人体右侧面向前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9)左前斜位(LAO第二斜位):人体左侧面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10)左后斜位(LPO第三斜位):人体左侧背向后靠近倾斜胶片的体位姿势;(11)右后斜位(RPO第四斜位):人体右侧背向后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12)外展位(ADD):手或足沿冠状面运动,远离体轴向外侧(左或右)展开的肢体位;(13)内收位(ADD):手或足沿冠状面向体轴方向移动的肢体位;(14)外旋位:以手或足的纵轴(中轴)为中心,向外旋转的肢体位;(15)内旋位:以手或足的纵轴(中轴)为轴心,向内旋转的肢体位;(16)屈曲位:形成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做减小角度的屈曲运动的肢体位;(17)伸展位:形成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做增大角度的伸展运动的肢体位。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一、总则1、受检者在X线诊断中所受的医疗照射,必须遵循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以使受检者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接受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2、必须积极开展并认真搞好X线诊断的质量保证工作,不断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

3、开展X线诊断服务的有关临床医师、X线工作者等都直接对受检者防护负有重要责任。

二、工作原则要求1、必须配备各性能合格的医用诊断X线机与相应防护设备、辅助设备等。

所有设备 (包括受检者防护用品)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检查。

2、合理设置X线工作区,必须有相应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候检与陪伴人员得到有效的防护。

3、操作X线诊断设备和施行X线诊断检查人员,必须具备足够专业技能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

4、受检者需要转科或转院就诊时,应提供方便使得能够利用已有的X线检查结果,避免受检者受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5、加强受检者剂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防护水平。

三、X线诊断的正当性判断1、有关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特点及适应证。

在医学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化验等进行正确的临床判断,在比较可供选择的各种检查技术之后,方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确定是否提出X线检查申请。

2、对任何患者均不得盲目申请X线检查。

同时必须注意防止提出价值不大的重复性X线检查申请。

3、有关临床医师必须在X线检查申请单中写明患者的主要病史和己有的检查结果,指出X线检查目的和检查部位等,以便X线工作者复核并正确施行检查。

4、X线工作者对所有X线检查申请,均应认真复核。

对不符合正当性判断的申请,有权退回。

5、群体X线检查,必须根据地区性有关疾病的流行情况、预期检查效果和X线检查远期效应的危险度等进行正当性判断,以确定群检是否值得进行及应进行的范围。

6、以医学监护为目的的群体X线检查,必须针对不同群体实际,恰当控制X线检查人数、部位和频率。

少年儿童的群体X线检查尤须谨慎。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原则一、总则1、受检者在X线诊断中所受的医疗照射,必须遵循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以使受检者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接受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2、必须积极开展并认真搞好X线诊断的质量保证工作,不断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

3、开展X线诊断服务的有关临床医师、X线工作者等都直接对受检者防护负有重要责任。

二、工作原则要求1、必须配备各性能合格的医用诊断X线机与相应防护设备、辅助设备等。

所有设备 (包括受检者防护用品)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检查。

2、合理设置X线工作区,必须有相应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候检与陪伴人员得到有效的防护。

3、操作X线诊断设备和施行X线诊断检查人员,必须具备足够专业技能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

4、受检者需要转科或转院就诊时,应提供方便使得能够利用已有的X线检查结果,避免受检者受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5、加强受检者剂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防护水平。

三、X线诊断的正当性判断1、有关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特点及适应证。

在医学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化验等进行正确的临床判断,在比较可供选择的各种检查技术之后,方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确定是否提出X线检查申请。

2、对任何患者均不得盲目申请X线检查。

同时必须注意防止提出价值不大的重复性X线检查申请。

3、有关临床医师必须在X线检查申请单中写明患者的主要病史和己有的检查结果,指出X线检查目的和检查部位等,以便X线工作者复核并正确施行检查。

4、X线工作者对所有X线检查申请,均应认真复核。

对不符合正当性判断的申请,有权退回。

5、群体X线检查,必须根据地区性有关疾病的流行情况、预期检查效果和X线检查远期效应的危险度等进行正当性判断,以确定群检是否值得进行及应进行的范围。

6、以医学监护为目的的群体X线检查,必须针对不同群体实际,恰当控制X线检查人数、部位和频率。

少年儿童的群体X线检查尤须谨慎。

骨关节系统x线片的基本原则

骨关节系统x线片的基本原则

骨关节系统x线片的基本原则
骨关节系统X线片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体位: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和问题选择合适的体位,常见的体位有正位、斜位、侧位等。

2. 曝光条件适当:应根据所观察的部位和问题调整曝光条件,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3. 辐射防护:在拍摄时应采取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铅衣和使用防护器具。

4. 区分左右:在骨关节系统X线片上应能够清楚地区分出左右方向。

5. 全面观察:应全面观察所拍摄的骨关节系统X线片,包括骨骼结构、关节间隙、骨质密度等。

6. 对比增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对比剂来增强影像的清晰度和显示。

7. 标注记录:在拍摄X线片后,应及时进行标注和记录,包括患者信息、拍摄部位、体位、曝光条件等。

以上是骨关节系统X线片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影像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

简述x线诊断基本原则。

简述x线诊断基本原则。

简述x线诊断基本原则。

x线诊断是医学中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它通过使用x射线技术来获取人体内部影像,以诊断疾病。

在进行x线诊断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x线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选择。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x线检查方法,以获取最准确的影像。

其次,x线诊断需要考虑放射剂量。

x射线可以对人体产生辐射影响,因此需要控制辐射剂量。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部位等因素,合理选择辐射剂量。

另外,x线诊断需要进行影像质量控制。

医生需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以保证获得清晰的影像。

同时,医生需要对影像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正确诊断疾病。

最后,x线诊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医生需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避免怀孕、禁食等。

同时,医生需要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x线诊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x线检查方法,控制辐射剂量,进行影像质量控制,注意安全问题,以提高诊疗效果。

- 1 -。

放射影像学的诊断原则和技术

放射影像学的诊断原则和技术

放射影像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医学诊断、治疗和科研等方面。 放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X射线成像技术,到目前的CT、MRI、PET等先进技术。 放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更高分辨率、更快速度、更小辐射剂量、更智能化的影像设备。 放射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前景:在医疗、科研、教育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汇报人:XX
准确性:诊断结果应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 客观性:诊断过程应遵循客观规律,避免主观臆断 及时性:诊断结果应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综合性:诊断过程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
确保图像质量:清晰、对 比度高、无伪影
正确选择成像参数:根据 病情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成 像参数
量。
原理:利用氢原 子在磁场中的共 振现象,通过射 频脉冲激发氢原 子产生信号,通 过计算机处理得 到图像
优点:无创、无 痛、无辐射,对 软组织分辨率高
应用:神经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 心血管系统等疾 病的诊断
发展:从早期的 低场强MRI发展 到高场强MRI, 提高了图像质量 和诊断准确性
原理:利用超声波在 生物组织中的传播和 反射特性,形成图像
纳米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与 挑战
数字化技术的发 展:提高影像质 量和诊断准确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 应用:辅助医生 进行诊断和治疗
远程医疗技术的 普及:实现跨地 域的医疗资源共 享
个性化医疗的发 展: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制定治疗 方案
汇报人:XX
研究热点:靶向分子影像、细胞追 踪、基因成像等成为研究热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临床应用: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 心血管、神经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 展
发展趋势:分子影像技术将与其他 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影像学的 发展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X线检查的原则与步骤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X线检查的原则与步骤
2、确定摄影位置:
正位、侧位,斜位等。
3、准备工作: X线标记、X线片、测量尺等。
4、衣着处理: 着棉织内衣,除去装饰品、敷料等。
5、测体厚
6、体位设计 7、呼吸动作训练 8、选择曝光条件 9、曝光 10、曝光后处理 11、填写申请单
谢谢
8.曝光条件选择原则
曝光条件包括曝光量、焦―片、屏―片 组合和滤线设备的选择等。
根据被检者的年龄、性别、体厚、体 质、被检肢体的解剖结构以及诊断要 求等进行选择。
8.曝光条件选择原则
9.体厚测量原则
胸部以第6胸椎处,平静呼吸状态为准, 其他部位以中心线入射点为标准。
10.肢体、X线管和探测器固定原 则
6.照片标记原则
(1)标记内容准确,整齐,显示清晰,且不与 诊断区域重叠。
(2)所标记的方位应与被检肢体的方位一致。
(3)铅字标记有“正放”与“反放”之分,所 谓“正放”是指铅字面向X线管的放置方法, 反之为“反放”。如前后位正放,后前位 反放,侧位反放。
7.呼吸方式运用
(1)平静呼吸不屏气 用于四肢摄影(上臂除外) (2)平静呼吸下屏气 用于心脏、上臂;头、颈部。
摄影三要素的固定,以减少照片影 像的运动模糊。
11.放射防护原则
(1)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1)实践的正当化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3)个人剂量限值
11.放射防护原则
(2)放射防护措施: 缩短曝光时间, 增加焦-片距离, 屏蔽非照射部位。
二、X线摄影的步骤
1、阅读申请单:
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及摄影部位。
X线检查技术技术 X线摄影检查的原则及步骤
一、X线摄影检查原则
1.X线机使用原则
(1)使用前掌握机器结构、性能、规格及使用 注意事项。

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

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

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在医疗领域,诊断是确定疾病或病变的过程。

其中,医学影像在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

一、医学影像诊断原则1. 无创性:医学影像诊断应尽量采用无创性方法,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例如,X射线、CT扫描和MRI等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而无需进行手术。

2. 安全性:医学影像诊断应确保安全性。

医疗机构和技术人员必须遵循操作规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避免辐射过量。

3. 效果:医学影像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够准确地显示疾病的病理变化。

准确的诊断图像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案。

4. 可重复性:医学影像诊断结果应具有一致性,不受操作者差异、设备差异或图像质量影响。

这样才能保证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二、医学影像诊断步骤1. 临床问诊:医生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患者需要进行哪种医学影像检查,并为诊断提供线索。

2. 影像采集:根据临床需要,医生会选择适当的医学影像技术来采集图像。

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

3. 图像解读:医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影像图像来做出诊断。

医生应熟悉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的特征,以便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4. 诊断报告:医生根据图像解读的结果,编写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应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特征以及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等信息。

5. 诊断确认:医学影像诊断结果通常需要与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确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其他检查结果、病史和症状,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6. 诊断沟通:医生应将诊断结果及时与患者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三、结语医学影像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程度。

医学影像诊断应遵循无创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的原则。

通过临床问诊、影像采集、图像解读、诊断报告、诊断确认和诊断沟通等步骤,医生可以进行准确的医学影像诊断。

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

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

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诊断步骤医学影像诊断是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以获取医学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医学影像诊断的原则和步骤如下。

一、医学影像诊断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医学影像诊断需要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依据,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综合性原则:医学影像诊断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医学伦理原则:医学影像诊断需要遵循医学伦理原则,确保患者隐私和自主权的保护,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

4.安全性原则:医学影像诊断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采取合适的辐射保护措施。

5.功能性原则:医学影像诊断需要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诊断结果,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二、医学影像诊断的步骤1.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进行诊断。

常用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超声、CT、MRI等,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适应症。

2.影像采集:根据患者的部位和病变情况,进行相应部位的影像采集。

影像采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保证影像的质量。

3.影像质量评估:对采集的影像进行质量评估,判断影像的清晰度和可用性。

影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需要排除因影像质量不佳而导致的误诊。

4.影像解剖学分析:对影像进行解剖学分析,了解人体结构的正常及异常变化。

通过比较对照,发现潜在的病变和异常,为后续的诊断提供线索。

5.影像病理学分析:对影像进行病理学分析,了解病变的类型、性质和程度。

根据病变的形态、密度、信号等特征,进行病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辅助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与临床相结合:将影像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全面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

根据影像结果给出临床诊断意见,并提供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7.书面报告:将诊断结果书面报告给临床医生,以供临床医生进行诊治。

X线诊断的原则和方法

X线诊断的原则和方法

X线诊断的原则和方法发布时间:2021-11-03T00:50:42.11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0期作者:李建江[导读] 我们日常看病、体检,有时会需要进行X线诊断检查,但对于X线检查,大部分人都分不清楚其和CT、核磁、B超等检查的区别,只能按照医生的指导去接受相应检查。

李建江成都双楠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我们日常看病、体检,有时会需要进行X线诊断检查,但对于X线检查,大部分人都分不清楚其和CT、核磁、B超等检查的区别,只能按照医生的指导去接受相应检查。

事实上,X线检查有很强的穿透力,检查时就像给身体拍了一张平面影像照片,如果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但洗片后会呈现出白色。

下面,笔者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X线诊断的原则和方法。

一、X线诊断的原则虽然影像学检查如今发展十分迅速,其功能在不断的改进、提高和完善。

而传统的X诊断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影像学检查,作为基本影像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把握好X线诊断原则,是做好X线诊断工作的基础。

当X线穿过人体的不同组织结构和不同器官以及不同病理变化时,因为其对于X线的吸收不同,在X线片上或荧光屏上就会产生深浅对比不一的影像,主要根据该影像来进行诊断。

诊断中,主要根据以下原则来进行。

首先,要根据正常解剖,以及生理学基础知识,来认识人体器官和组织的X线影像表现;其次,要立足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来认识人体病理改变所产生的阴影;最后,要结合临床资料,如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检查资料来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为保证X线诊断的准确性,需按程序进行X线检查,包括检查部位和检查方法,摄片位置和曝光因素等,都要依照临床所需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临床提出的X线诊断原则,是为了明确疾病诊断,确定病变范围和程度,同时排除可疑疾患。

放射科医师如果不了解患者的临床情况,需要和患者的经治医师主动加强联系和交流,如此也是保证X线诊断结论少出误差的好办法。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经过透射X线照射患者身体部位,并通过探测器记录下透射X线的强度来生成影像。

X线检查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检查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X线检查的一些原则和各部位的检查技术。

1.辐射安全:由于X线的辐射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尽量减少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伤害。

2.良好的设备和技术: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得到的影像质量良好。

3.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X线检查方法,包括体位、照射角度、曝光时间和对比剂的使用等。

各部位检查技术:1.骨骼系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用于检查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正位、斜位和侧位等。

2.呼吸系统: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检查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

正位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肺部和胸廓的结构。

3.腹部:腹部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消化道、肠道和腹部器官的疾病。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腹部正位和腹部斜位等。

4.泌尿系统:腹部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肾脏、膀胱和尿道的疾病。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腹部正位和膀胱充盈等。

5.神经系统: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颅骨和脊柱的疾病。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颅骨正位和腰椎正位等。

6.乳腺: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乳腺的疾病,如乳腺增生和乳腺癌。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乳腺正位和乳腺侧位等。

7.心血管系统: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常见的检查技术包括胸部正位和心脏造影等。

总之,X线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各个部位的疾病。

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安全和设备技术的要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影像诊断的原则和步骤 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影像诊断的原则和步骤 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Part 01
影像诊断的步骤
进行影像诊断时要有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地观察分析,不漏过每一个细节。 阅片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位置和分布 某些病变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和分布规律,对诊断有较大参考价值,如骨结核好发 于长骨骨骺和干骺端;肺尖的病变以肺结核为多见; 2、数目 单发或多发病变有很大的鉴别意义。肺内单个圆形病变可能是肺肿瘤或结核球,而多发 病灶应首先考虑为肺转移瘤。 3、大小 器官或病变大小的改变能为诊断提供线索,如单侧肾脏增大可能是肿瘤或肾盂积液所引 起的;大块死骨的出现多见于骨髓炎而罕见于骨结核。 4、形状 病变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某些病理改变具有特殊的X线形态,如癌性空洞呈虫蚀样,边 缘不规则,洞腔有时有嵌顿的小结节。
进行影像诊断时要有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地观察分析,不漏过每一个细节。 阅片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5、边缘 边缘整齐、清晰提示为慢性或良性病变。边缘模糊不规则多为急性或恶性征象, 如肺癌的团块阴影边缘具有毛刺。 6、密度 密度的增高或减低都反映了一定的病理改变。骨质密度增高表示骨质的增生硬 化;密度减低表示骨质破坏或骨质疏松;在密度增高的同时也可以出现密度减低;肺内 大片致密影是肺部实变的表现,其中出现局部密度减低时提示为局部坏死空洞形成。 7、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 发现病变阴影,分析其本身的表现时应注意周围组织结构的 表现,肺部圆形病变可能是结核球,也可能是肺肿瘤。
进行影像诊断时要有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地观察分析,不漏过每一个细节。 阅片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8、器官功能的变化 某些器官的病变不但形态上有改变,而且功能上亦有反映,有些在 形态改变之前出现,如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常有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如胸膜炎早期即 出现患侧膈肌活动受限。胃壁蠕动波中断表示病变侵及肌层。 9、病变的动态变化 许多病变在开始阶段往往没有特征性的X线表现,随着病变的发展而 可能会出现有利于诊断的X线征象,如上肺野的局限性云絮状阴影,在两周后复查,病变 被吸收者多为肺炎所致,否则多为结核性浸润。因此复查对比、病变侧与健侧对比、病 变在不同发展过程中的对比等动态观察是X线诊断步骤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诊断的原则
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诊断以X线影象为基础,综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推理,才可能提出比较正确的X线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根据下列原则来进行:⑴根据正常解剖,生理的基础知识,认识人体器官和组织的X线影象表现;⑵根据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认识人体病理改变所产生的阴影;⑶结合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推理,作出结论。

为了正确作出X线诊断,除应参照上述原则为,还必须具有全面的X线检查程序,包括检查部位和检查方法的选择,摄片位置和暴光因素的确定等,均应根据临床需要及病人具体情况决定,临床所提出X线检查的要求,一般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或者是为排除临床上可疑之疾患。

基于临床上的不同要求,在提出X线诊断意见时,则应力求作出具体回答,在分析病例时,应对所有的X线表现按照检查的程序,客观地,全面地进行观察与研究,首先从常见病入手,通常情况下,常见病毕竟常见,少见病毕竟少见,罕见病毕竟罕见,作为一名称职的医生,头脑中应具有较广泛的罕,少见疾病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在分析过程中,可多考虑些疾病,然后根据X线影象学及相关临床资料,将其中部分疾病排除掉,提出几种可能性,原则上诊断意见不宜超过3个,并指出何种可能性最大,以便临床上参考和处理,对那种根据X 线表现和临床资料能作出十分肯定X线诊断的,必须作出肯定诊断,对无法诊断或无法明确诊断的,尚可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X线诊断的方法
(一)系统周密的观察要想作出正确的诊断,必须从系统周密的观察开始,观察的要求和内容包括:
1.X线片的技术条件阅读分析X线片时,首先应注意照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诊断的要求,一张良好的照片,必须达到:位置正确,黑白对比鲜明,细微结构清晰可见,照片清洁不带污迹及其他伪影,标记鲜明无误。

2.按一定程序观察X线片为了不致于遗漏重要X线征象,应按一定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如以胸片为例,应按胸廓,纵隔,膈及胸膜等逐步观察,在分析肺部的X线表现时,可从肺尖到肺底,从肺门到肺周依次进行观察,在分析骨关节片时,应依次观察骨骼,关节及软组织,在分析骨骼时,则应注意骨皮质,骨松质及骨髓等。

否则很易被引人注目的部分所吸引,忽略观察其他部分,而往往这部分正是更重要而必须阅读的部分。

3.对病变观察的要点
⑴病变的部位和分布某些病变好发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他的分布可表现出一定规律,成骨肉瘤多发生于骨干骺端,而尤文瘤多在骨干;后纵隔肿瘤多为神经源性肿瘤,而中纵隔的肿瘤则多为淋巴类肿瘤等。

⑵病变的数目病变的数目常于其性质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为多发性关节病变,而结核性关节炎,则多为耽搁关节病,肺内转移瘤常为多发,而原发性周围性肺癌多为单发。

⑶病变的形状肺内斑片状阴影多为炎症,而球形阴影多为肿瘤,有时亦可为结核球或炎性假瘤。

骨囊肿往往呈现囊状透光区,而恶性骨肿瘤表现为不规则状骨破坏。

⑷病变的大小在肺内弥漫性病变中,急性粟粒性结核,其斑点状阴影直径为1--2mm,矽肺结节一般为2---4mm ;而转移瘤的斑点,因转移时间不一,往往大小不一。

⑸病变的边缘肺内良性肿瘤边缘光滑锐利,恶性肿瘤边缘呈分叶状,并见细小毛刺,肺内炎症往往边缘模糊不清,又如胃的良性溃疡龛影口部边缘光整,而恶性溃疡边缘不光整,可见指压迹,裂隙征。

⑹病变的密度病变的密度可以较周围组织增高或减低,急性骨髓炎时以骨破坏为主,表现为密度减低;当骨质破坏转向修复时,可见骨质增生硬化,密度增高,浸润型肺结核初期病灶的密度较为浅淡,当硬结钙化时密度增高。

又如2cm以下周围性肺癌,病灶往往密度不均匀,可见颗粒征,空泡征,而3cm以上病灶通常密度增加且均一一致。

⑺器官本身的功能变化如胃窦炎的病人,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时,可见胃窦部处于半收缩状态,但形态可有所变化;而胃窦癌,其壁变得僵硬,蠕动消失,左心功能不全时可表现为肺淤血,甚至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病人,透视下呼吸改变时,膈移动甚小,肺野透亮度改变甚微,反映病人换气功能下降。

⑻病变周围的组织结构观察病变时,其周围情况也应有所了解,才能使诊断正确,全面,如中央型肺癌,早期可致外围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而后可引起阻塞性炎症,甚至出现肺不张,局部肋间隙变窄,同侧膈肌升高,更有甚者出现局部肋骨破坏,又如结核球,其周围往往可见斑点索条状阴影,即所谓卫星灶,恶性溃疡,龛影周围可见癌灶浸润所致的僵硬的环堤征,并见周围黏膜不规则,破坏等。

4.掌握临床情况对病人的临床情况,除病例中或检查申请上记载外,根据诊断需要,有时可亲自做进一步询问和必要的查体,也可与有关临床医生共同研究,以便掌握更可靠和全面的临床资料,这对完成正确
X线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二)客观的逻辑分析诊断当我们通过对X线影象的观察取得了大量丰富的材料后,产生了许多印象,必须经过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进行综合分析时,如何使X线表现紧密与临床资料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性别有些疾病的发生,与性别有一定关系。

如下腹部肠道外之肿块,对女性病人应考虑为卵巢或子宫的疾病,而在男性则来自睾丸或精囊肿瘤转移的可能,再如前列腺之疾病则仅为男性所有,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大动脉炎多见于女性。

2.年龄根据受检查的年龄对疾病进行分析,如儿童肺内肿块,多为良性,而老年则多为恶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于40岁以上发病,而原发性心肌病发病年龄偏轻,骨肉瘤一般发病年龄在15--25岁之间,而骨巨细胞瘤多于20--40岁发病,年长者骨肿瘤以转移瘤多见。

3.体型人的体型对心脏方面影响较明显,如瘦长者心脏多呈垂位心,而矮胖者心影多呈横位,因此,对瘦长人来说,如出现横位心时,往往提示心脏增大。

4.职业史和接触史受检查的职业与接触史,为诊断职业病和寄生虫病的重要依据,如在诊断尘肺或放射损伤等,则均应具有特殊的职业史和接触史,在诊断肺部血吸虫病时,必须询问是否有疫水接触史。

5.生活史在诊断地方病或区域性疾病时,应详细了解受检者的生长和居住过的地区,这对确定某些疾病的性质是有决定作用的,如包虫病多发生于西北牧区,而华东地区则有血吸虫病,大骨节病又以东北多见。

6.过去史病史对决定病变的急性与慢性有很大帮助,如位于肺底部斑片状模糊阴影,如系发病突然且伴有发热,咳嗽,胸痛者,可诊断为急性肺炎;而对病程较久,又有长期咳嗽,咯痰与咯血者,则应考虑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可能,如在一个局部反复出现炎症,年龄偏大,应想到阻塞性肺炎之可能。

又如,当发现关节有狭窄或破坏征象时,病史短者多为化脓性病变,而结核性关节炎则往往病史较长。

7.体征心脏病的早期或心脏的X线征象改变不典型时,心脏听诊更为必要,对肺淤血,心影呈现梨形病人,胸骨左缘第二至第三肋间闻及较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多为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三至第四肋间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可扪及震颤,多为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滚桶样连续性杂音,则多为动脉导管未闭;听到心包摩擦音或心音遥远,应想到心包炎。

小肠,大肠广泛积气,明显扩张,腹部听不到任何肠鸣音,可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

8.重要的检查结果临床检验结果,对分析病变性质和确定X线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在痰中发现结核杆菌时,上肺野出现斑片状阴影,应首先考虑为肺结核;颅骨和扁骨出现斑点样破坏而尿中本-周氏蛋白阳性,可诊断为骨髓瘤。

9.治疗经过对某些X线影象一时难以确定其性质时,可通过诊断性治疗,观察病灶的变化,最终给予判断。

如在肺部发现片状阴影,而临床症状轻微,经过抗感染治疗后,阴影消失,则可
诊断为肺炎而不是结核。

又如骨骼的广泛性囊样骨吸收,经过甲状旁腺摘除后,病情好转,则可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应该指出,X线诊断是有价值的,但也有一定限制,传统X线检查只能分辨四种密度,如只能诊断胸腔积液,而无法区别是脓胸,血胸或胸水,有些疾病临床表现已经出现,而X线可暂时表现为阴性,有滞后现象,如大叶性肺炎,骨髓炎,右心衰竭等。

总之,X线诊断结果基本上三种情况:1.肯定性诊断,即确诊;2.否定性诊断,即经过X线检查,排除了某些疾病,此种判断应慎重,因有时X线表现比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滞后现象,必须跟踪观察;3.可能性诊断,即经过X线检查,发现了某些X线征象,但一时难以明确性质,可列出几种可能性,当然可能性最大者应放在首位。

X线诊断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尽管其他一些先进的影象检查技术,例如CT,MR I等对一部分疾病的诊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他们不能取代X线检查,而且X线诊断学是这些先进的影象学检查技术的基础,一些部位的检查,例如胃肠道,骨与关节及心血管,仍主要使用X线检查,X线片的空间分辨率高,图象清晰,且经济,简便,因此X线诊断仍然是影象诊断中使用最广泛和最基本的方法。

当然在检查中应该高度重视防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