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ppt课件
《计算机基础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硬件系统 • 计算机软件系统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
0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时代
20世纪初,真空管和晶体管的 发明,开启了电子计算机的历 史。
个人电脑时代
能要求。
设计阶段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软件 的体系结构、模块、接口等。
编码阶段
根据设计结果,使用编程语言 编写代码。
测试阶段
对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确保 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04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概述
01
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将地理上分散且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特定
硬件和软件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02
03
按处理方式
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 。
按规模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 、个人电脑。
按用途
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数据处理
企业、政府等的数 据存储、查询、分 析等。
辅助设计
CAD、CAE等在建 筑、机械等领域的 应用。
科学计算
天气预报、地震处 理、航天航空等领 域。
自动控制
工业生产线的自动 化控制、交通信号 灯等。
。
图像增强
02
通过各种算法和技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如对比度增强、
锐化、色彩校正等。
图像分割与识别
03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或对象,并进
行识别和分类。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视频压缩编码
《大学计算机基础》PPT课件(全)

目录•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互联网应用•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措施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01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电子计算机器,具备高速运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02计算机具有自动化、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强记忆力等特点。
03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定义及特点计算机发展历程回顾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时代,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体积缩小、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集成电路时代,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性。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科学计算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和模拟仿真等。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传输等。
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行为,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和通信,构建各种规模的网络系统。
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处理、存储和传输多媒体信息,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嵌入式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专用设备中,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当代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输入设备将人类可读的信息转换为机器可读的信号,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将机器内部的信号转换为人类可读的信息,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器用于保存和访问数据,包括主存、辅存等,如RAM、ROM、硬盘等。
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控制器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工作,包括取指、译码、执行等操作。
01系统软件提供计算机运行的基本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02应用软件针对特定需求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计算机基础教案(精选)ppt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
总结词
主流操作系统的特点与比较
macOS操作系统
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设计精美,性能 卓越,主要用于苹果电脑。
Windows操作系统
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界面友好,功能丰富 ,支持多种软件和硬件设备。
Linux操作系统
开源的操作系统,灵活性强,可定制化高, 常见于服务器和高级计算机领域。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总结词
操作系统常用操作与技巧
02
文件管理
学习如何创建、删除、移动、重命名 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在不同位置 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01
03
软件安装与卸载
掌握如何安装和卸载软件,了解常用 软件包管理工具。
用户与权限管理
了解如何创建、删除用户账户,以及 如何设置用户权限,保证系统安全。
05
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网络的分类
根据覆盖范围和拓扑结构,网络 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 网和互联网。
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树型 、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等,每 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 景。
网络协议与IP地址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中计算机之间进行通 信的规则和标准,常见的协议有 TCP/IP、HTTP、FTP等。
04
系统设置与优化
了解如何设置系统参数,如网络配置 、显示设置等,以及如何进行系统优 化和清理。
03
CATALOGUE
办公软件应用
Word文档编辑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输入、格式设 置、段落排版、插入图片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PPT课件

、理解、学习、问题求解等人类智能活动。 6.网络应用
1.2 数制与编码(1)
VAX-11 IBM-PC
1.1 计算机概述(6)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⑴巨型化(功能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具有高速运算、大存储容量和功 能强大的巨型计算机系统。如ILLIAC-IV、银河 机。 ⑵微型化(体积微型化) 包括台式微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⑶网络化(资源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 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一、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高
速处理的工具或电子机器。 对上述定义要强调两点: ①计算机不仅是一个计算工具,而且还是
一个信息处理机。 ②计算机不同于其它任何机器,它能存储
程序,并按程序的引导自动存取和处理数据。
1.1 计算机概述(1)
0,1,2,3,4,5,6,7,8,9 则十进制的基数为10。
②权值: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等于该数码 乘以一个与数码所在位置相关的常数,这个常 数叫做权值。例如: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早期的计算工具 东方的创造:算筹、算盘 西方的灵感:机械式计算工具 机械-电动式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莫
克利和电气工程师埃克特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 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1.1 计算机概述(2)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

本节首页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主频:微处理器运行的时钟频率 二级缓存 总线频率
1.1.5 微型计算机
本节首页
1.2 计算机中的数据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1.2.2 二进制数的运算 1.2.3 数制转换 1.2.4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27)8
八进制数
(123)10
十进制数
(3B7)16
十六进制数
二进制数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本节首页
常用进位计数制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0
0000
0
0
8
1000
10
8
1
0001
1
1
9
1001
11
9
2
0010
转换方法:按权展开求和。 即:将非十进制数写成按位权展开的多项式之和的形式,然后以十进制的运算规则求和。
【例1.10】将十六进制数2FE.8H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2FE.8H =2×162+F×161+E×160+8×16-1 =512+240+14+0.5=766.5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进位计数制: 是指按进位的规则进行计数的方法。 进位计数制三要素: ① 数位:指数码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用±n表示; ② 基数: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码的个数,用R表示; ③ 位权: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数码“1”所代表的数值的大小。
计算机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在 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上 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 准开发的软件,包括网 络管理、通信、安全、 资源共享和各种网络应 用。
通过网络将物理上分散 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 起来,实现信息交换、 资源共享、可互相协作 共同完成任务的操作系 统。
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功能
文件管理功能 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写、关闭等操作;
图表制作与编辑
数据管理与分析
掌握Excel中图表的创建、编辑与格式化技 巧,将数据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展现出来。
了解并学习使用Excel中的数据排序、筛选 、分类汇总等功能,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
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实例演示
幻灯片创建与编辑
学习在PowerPoint中创建新的 幻灯片,掌握文本的输入、编辑
计算机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 •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与功能 • 办公软件应用技巧与实例演示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互联网应用 • 信息安全与防范策略探讨
01
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定义与分类
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电子计算机器,能够按照人们事先编好的程 序,自动、高速地进行数值计算、信息处理、数据存储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
文件的组织和存储方式,如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等;
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功能
• 文件的共享和保护机制,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完 整性。
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功能
01
设备管理功能
02
03
04
设备的分配和回收,根据用户 需求合理分配设备资源;
设备的驱动和控制,实现设备 的正常工作和状态监测;
计算机基础教案(精选)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硬件 • 计算机软件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安全
0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时代
20世纪初,基于电子管技术, 实现了更快速的数据处理。
微处理器和PC时代
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和 PC的普及使得计算机进入家庭 和企业。
。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采用各 种技术和工具,如面向对象编程 、敏捷开发等,以提高开发效率
和软件质量。
软件的维护包括软件的修改、更 新、升级等,是为了保持软件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而进行的必
要工作。
04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功能独立的多个 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 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详细描述 键盘用于输入文本、数字和符号等, 而鼠标则用于选择、拖动和点击等操 作。随着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和语音 识别等新型输入方式也逐渐普及。
存储设备
总结词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是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根据存储介质和速度的不同,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光 盘驱动器和闪存盘等。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大容量和高速度的存储设备越来越受 到关注。
文件等。
网络攻击与防范
网络攻击的定义 网络攻击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恶意行为,破坏目标计算机系统的安 全,窃取数据或干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常见网络攻击类型
包括拒绝服务攻击、网络钓鱼、跨站脚本攻击等,每种攻击都有其 特定的手段和目的。
防范措施
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身份验证,配置安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定期审查网络安全策略,及时报告可疑活动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套课件_PPT

• 1.1.2 计算机的发展
硬件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使用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致年代 1946~1957 1958~1964 1964~1972 1972以后
2020/7/26
软件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4GL
(2)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能够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联系,并具 有交互性的计算机系统
(3)媒体信息服务 通过公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向社会或公众提供
的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服务
2020/7/26
• 1.4.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 多媒体主机 • 多媒体输入设备 • 多媒体输出设备 • 多媒体功能卡 • 操纵控制设备
• 1.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1)计算机硬件构成
控制器
输入设备
2020/7/26
主存储器 运算器
输出设备
• (2)计算机软件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2020/7/26
类别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
办公 防杀病毒
工具
实例 DOS UNIX Windows 2000 Visual C++ Visual Basic Word、WPS Excel 、Lotus 1-2-3 KILL、KV300 Norton Utilities、PCTOOLS
• 再将处理结果送到存储器中或通过输出设备进行输出
2020/7/26
• (4)计算机语言 ① 机器语言 二进制代码“ 0 ”和“ 1 ”组成的机器指令的集合, 是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
② 汇编语言 使用助记符表示机器指令功能的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完整版)PPT课件

• ①主频。也称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 ②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 CPU的外频决定着
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 • ③倍频系数。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CPU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 ④CPU的位和字长。位是计算机处理二进制数据的最小 单位,1个“0”或“1”表示1位。字长是指CPU在单位时 间内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例如32位的CPU能 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数据。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来接收用户提供给计算机的原始数据,如文字、图 形、图像、声音等。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 笔等。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 的结果以人们能接受的形式输出。常用的输 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⑴
人机对话。
二、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1. 主板的结构
外部 设备 接口
电源 接口
外部 设备 接口
CPU 插 槽
内存 条插 槽
认 识 主 板 系 统
F E
G
B
C
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2. CPU
CPU(中央处理器)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 储单元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元件。CPU生产厂商中比较 著名的是Intel公司和AMD公司。它的主要参数有主频、外 频、字长、Cache等,表示CPU的性能。
3.内存条 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或者主存储器
•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信息
既可以读取,也可以写入,当机器电源关闭时,存于其中的数据就会 丢失。
•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简称ROM, 一般不能写入,即机器掉电,这些数据也 不会丢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计算机信息系 统的脆弱性
一、硬件系统的脆弱性:稳定的电源、洁净的环境、精 密的部件、科学的设计
二、软件系统的脆弱性: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网络系统的脆弱性:不完整的网络传输机制 四、存储系统的脆弱性:易损坏的存储介质 五、信息传输中的脆弱性:易破坏、易泄漏、易侦听、
易干扰
8
第三节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的基本原则:
4
(2).设备安全: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备及相关设施的防盗、防 毁,以及抗电磁干扰、静电保护、电源保护等。
◆防盗、防毁:安装防盗设备(防盗门、报警系统、监视系统)、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人的管理、钥匙管理、密码管理)
◆抗电磁干扰:合理接地、屏蔽 ◆静电保护:合理接地、使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服装、控制温
度与湿度(温度:15~25℃,湿度:45%~65%) ◆电源保护:专线供电、符合接电要求、电源保护(稳压、UPS) (3).媒体安全:指对存储有数据的媒体进行安全保护。控制温度 与湿度,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5
2.运行安全:保证信息处理的正确性、系统运行的正常性
影响运行安全的因素: ◆工作人员的误操作 ◆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计算机病毒 ◆“黑客”攻击 ◆恶意破坏
3.信息安全:防止信息被故意破坏,偶然泄漏、更改,保证信息
的完整、有效、合法。信息被破坏的主要表现: ◆信息可用性遭到破坏 ◆信息完整性遭到破坏 ◆信息保密性遭到破坏
6
4.网络安全:包括资源子网安全、通信子网安全
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形式: ◆计算机犯罪行为 ◆自然因素的影响 ◆计算机病毒影响 ◆人为失误和事故的影响
3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范畴: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范畴应包括:实体安全、运行
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1.实体安全:
(1).环境安全:指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设备及相关设施所放置 的机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污染状况以及电磁干扰等。
遵循原则: ◆远离滑坡、危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地区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工厂及存储库房 ◆远离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远离低洼、潮湿及雷击地区 ◆远离强磁场、强电场以及烈震动环境 ◆远离飓风、台风及洪水高发地区
12
第五节 计算机系统安 全保护措施
1.防止黑客攻击的措施:安装防火墙、安装黑客检测工具 2.加密措施:设置BIOS开机密码、设置操作系统密码、设置文档密
码、设置压缩文档密码、设置文件夹密码 3.利用注册表实施保护:隐藏磁盘、隐藏我的电脑、限制用户权限
13
第六节 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 12月18日颁布(P323)
三、内部网安全技术:
1.身份验证: 2.报文验证: 3.数字签名: 4.信息加密:
10
四、 Internet安全技术:
1.防火墙技术: 2.防火墙的分类:包过滤型、代理服务型、复合型
五、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1.组织建设: 2.制度建设:保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环境安全制度、出入管
理制度、操作与维护制度、日志管理及交接班制度、器材管理 制度、计算机病毒防治制度
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教育:
11
第四节 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人为编制的,通过修改其他程序把自己拷贝嵌 入而实现对其他程序的感染,从而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构成严重危 害的一种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隐蔽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传染性 3.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炫耀、报复、战争、科研 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破坏数据、耗费资源、破坏功能、删改文件 5.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软盘、硬盘、光盘、U盘、网络 6.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KV3000、瑞星、金山毒霸 7.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建立相关制度、使用先进的工具与技术
1.价值等价原理:根据系统实际价值,遵循一般用途少投入、特 殊价值多投入。
2.综合治理原则:技术防范、法制保障、增强意识 3.突出重点原则: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技加
大力度 4.同步原则:建设与保护同步进行
9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
1.实体安全技术:接地技术、防火安全技术、防盗技术 2.运行安全技术: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应急措施、容错技术 3.信息安全技术: 4.网络安全技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修订,增加了计算机犯罪 惩治条款(P3
1
重庆师苑教育培训中心 计算机课件(七)
2
第一节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范畴
一、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 1994年12月18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该条例将计算机信息系 统安全定义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 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 运行环境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 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