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2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空间中有四个点,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经过其中三个点的平面( )A .可能有三个,也可能有一个B .可能有三个,也可能有两个C .可能有四个,也可能有一个D .可能有四个,也可能有两个解析:选C.当四个点共面时,只有一个;当四个点不共面时,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可确定四个平面.2.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 的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以线段AB 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 )A.34a 2B.38a 2C.68a 2D.616a 2 解析:选D.求直观图的面积的关键是依据斜二测画法,求出相应的直观图的底边长和高,也就是原来实际图形中的高线在直观图中变为与水平直线成45°角且长度为原来的一半的线段,以此为依据来求出相应的高线即可,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24.如图所示的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2)可知A ′B ′=AB =a ,O ′C ′=12OC =34a ,在图(2)中作C ′D ′⊥A ′B ′于D ′,则C ′D ′=22O ′C ′=68a ,所以S △A ′B ′C ′=12A ′B ′·C ′D ′=12·a ·68a =616a 2.3.下面四个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如果a 、b 是两条直线,a ∥b ,那么a 平行于经过b 的任何一个平面;②如果直线a 和平面α满足a ∥α,那么a 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③如果直线a 、b 满足a ∥α,b ∥α,则直线a ∥b ;④如果直线a 、b 和平面α满足a ∥b ,a ∥α,b ⃘α,那么b ∥α.A .0B .1C .2D .3 解析:选B.若a 、b 共面,则说法①不正确;如图所示中的a 与b ,则说法②不正确;满足说法③的a 、b 平行、相交、异面三种位置关系都有可能.∴只有④正确.4.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13B.23 C .1 D .2解析:选C.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为平放的直三棱柱,且直三棱柱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1和2,侧棱长为2,直接利用公式可知V =2×12×1×2=1.5.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直线m ⊥α,则( ) A .β内必存在直线与m 平行,且存在直线与m 垂直B .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垂直C .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平行,但必存在直线与m 垂直D .β内必存在直线与m 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垂直解析:选C.若β内存在直线n 与m 平行,由m ⊥α知n ⊥α,从而α⊥β,但α与β相交却不一定垂直,所以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 平行;又设α∩β=a ,由m ⊥α知m ⊥a ,即β中有直线与m 垂直.故选C.6.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与AD 1垂直的平面是( ) A .平面DD 1C 1C B .平面A 1DCB 1 C .平面A 1B 1C 1D 1 D .平面A 1DB 解析:选B.连接A 1D 、B 1C ,由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可知, AD 1⊥A 1B 1,AD 1⊥A 1D . 故AD 1⊥平面A 1DCB 1.7.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的中线CD 为棱,将△ABC 折叠,使平面ACD ⊥平面BCD ,则AC 和BC 的夹角为( )A .30°B .60°C .90°D .不确定 解析:选B.如图,令CD =AD =BD =1, 则AC =BC =2,又∵AD ⊥BD ,∴AB =2, ∴∠ACB =60°.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A 1,CC 1的中点,则在空间中与直线A 1D 1,EF ,CD 都相交的直线( )A .不存在B .有且只有两条C .有且只有三条D .有无数条解析:选D.在EF 上任意取一点M ,直线A 1D 1与M 确定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CD 有且仅有1个交点N ,当M 取不同的位置时就确定不同的平面,从而与CD 有不同的交点N ,而直线MN 与这三条异面直线都有交点,如图所示,故选D.9.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已知这个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 )A .96 3B .16 3C .24 3D .48 3解析:选D.由球的体积公式可得球的半径R =2.设球的外切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高即侧棱长为h ,则h =2R =4.在底面正三角形中,由正三棱柱的内切球特征,有32a ×13=R =2,解得a =4 3.所以此三棱柱的体积V =12×32×(43)2×4=48 3.10.已知二面角α-l -β为60°,动点P ,Q 分别在面α,β内,P 到β的距离为3,Q 到α的距离为23,则P ,Q 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A. 2 B .2 C .2 3 D .4解析:选C.如图所示,分别作QA ⊥α于A ,AC ⊥l 于C ,PB ⊥β于B ,PD ⊥l 于D ,连接CQ ,BD ,则CQ ⊥l ,BD ⊥l ,则∠ACQ =∠PDB =60°,AQ =23,BP =3,∴AC =PD =2. 又PQ =AQ 2+AP 2=12+AP 2≥2 3.当且仅当AP =0,即点A 与点P 重合时,PQ 取最小值2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在数值上若球的体积与其表面积相等,则球的半径是________.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 ,由题意4πR 2=43πR 3,∴R =3.答案:312.如图,在△ABC 中,BC =39,G 是△ABC 的重心.过G 的平面α与BC 平行,AB ∩α=M ,AC ∩α=N ,则MN =__________.解析:∵BC ∥平面α,平面α∩平面ABC =MN , ∴BC ∥MN .又∵G 是△ABC 的重心, ∴AG ∶GD =2∶1,∴AG ∶AD =2∶3, ∴MN ∶BC =2∶3.在△ABC 中,BC =39.∴MN =2339.答案:233913.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当底面四边形A 1B 1C 1D 1满足条件__________时,有A 1C ⊥B 1D 1.(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情况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解析:由直四棱柱可知CC 1⊥平面A 1B 1C 1D 1,所以CC 1⊥B 1D 1,要使B 1D 1⊥A 1C ,只要B 1D 1⊥平面A 1ACC 1,所以只要B 1D 1⊥A 1C 1,还可以填写四边形A 1B 1C 1D 1是菱形,正方形等条件.答案:B 1D 1⊥A 1C 1(答案不唯一)14.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交线交于一点O ,P 点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为3,4,5,则OP 的长为__________.解析:构造一个长方体,令O 为长方体的一个顶点,P 为长方体内的一个点,OP =32+42+52=50=5 2. 答案:5 215.一个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储油桶(如图所示),桶内有油部分所在圆弧占底面圆周长的14,则油桶直立时,油的高度与桶的高度的比值是__________.解析:设圆柱桶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油桶直立时油面的高度为x , 则⎝⎛⎭⎫14πR 2-12R 2h =πR 2x , ∴x h =14-12π. 答案:14-12π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 =10,BC =6,将矩形沿对角线BD 把△ABD 折起,使A 移到A 1点,且A 1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O 恰好在CD 上.(1)求证:BC ⊥A 1D ;(2)求证:平面A 1BC ⊥平面A 1BD .证明:(1)∵A 1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O 在CD 上, ∴A 1O ⊥平面BDC .又BC 平面BCD ,∴BC ⊥A 1O .又BC ⊥CD ,A 1O ∩CD =O ,∴BC ⊥平面A 1CD . 又A 1D 平面A 1CD ,∴BC ⊥A 1D .(2)∵四边形ABCD 为矩形,∴A 1D ⊥A 1B .由(1)知A 1D ⊥BC ,A 1B ∩BC =B ,∴A 1D ⊥平面A 1BC . 又A 1D 平面A 1BD ,∴平面A 1BC ⊥平面A 1BD .17.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BC 上一点,且A 1B ∥平面AC 1D ,D 1是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 1BD 1∥平面AC 1D . 证明:如图,连接AB 1交A 1B 于点E , 则E 为AB 1的中点,连接ED 1. 又∵D 1是B 1C 1的中点, ∴ED 1为△B 1AC 1的中位线, ∴ED 1∥AC 1.∵ED 1平面AC 1D ,AC 1平面AC 1D , ∴ED 1∥平面AC 1D ,又∵A 1B ∥平面AC 1D ,且ED 1∩A 1B =E , ∴平面A 1BD 1∥平面AC 1D .18.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在其中有一个高为x 的内接圆柱. (1)求圆柱的侧面积;(2)x 为何值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解:(1)画圆锥及内接圆柱的轴截面,如图,设所求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则它的侧面积为S 圆柱侧=2πr ·x , ∵r R =H -x H ,∴r =R -R Hx . ∴S 圆柱侧=2πRx -2πR H ·x 2.(2)S 圆柱侧=2πRx -2πR H x 2=-2πR H ⎝⎛⎭⎫x -H 22+πRH2. 则这个二次函数有最大值,这时圆柱的高x =H 2>0,且x =H2<H ,满足题意,∴当圆柱的高是已知圆锥的高的一半时,它的侧面积最大.19.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AB ⊥AD ,点E 在线段AD 上,且CE ∥AB .(1)求证:CE ⊥平面P AD ; (2)若P A =AB =1,AD =3,CD =2,∠CDA =45°,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解:(1)证明:因为P A ⊥平面ABCD ,CE 平面ABCD ,所以P A ⊥CE . 因为AB ⊥AD ,CE ∥AB , 所以CE ⊥AD .又P A ∩AD =A ,所以CE ⊥平面P AD . (2)由(1)可知CE ⊥AD . 在Rt △ECD 中, DE =CD ·cos 45°=1,CE =CD ·sin 45°=1.又因为AB =CE =1,AB ∥CE ,所以四边形ABCE 为矩形.所以S 四边形ABCD =S 矩形ABCE +S △ECD =AB ·AE +12CE ·DE =1×2+12×1×1=52.又P A ⊥平面ABCD ,P A =1,所以V 四棱锥P -ABCD =13S 四边形ABCD ·P A =13×52×1=56.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BG⊥平面P AD;(2)求证:AD⊥PB;(3)若E为BC边的中点,能否在棱PC上找到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在菱形ABCD中,∠DAB=60°,G为AD的中点,∴BG⊥AD.又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BG⊥平面P AD.(2)证明:如图,连接PG.∵△P AD为正三角形,G为AD的中点,∴PG⊥AD.由(1)知BG⊥AD,PG∩BG=G,PG平面PGB,BG平面PGB,∴AD⊥平面PGB.∵PB平面PGB,∴AD⊥PB.(3)当F为PC的中点时,平面DEF⊥平面ABCD.证明如下:在△PBC中,FE∥PB,又在菱形ABCD中,GB∥DE,而FE平面DEF,DE平面DEF,FE∩DE=E,∴平面DEF∥平面PGB.由(1)知,PG⊥平面ABCD,而PG平面PGB,∴平面PGB⊥平面ABCD.∴平面DEF⊥平面ABCD.。
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1题)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2+2B .221+C .22+2 D .2+1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A .3B .23C .33D .43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 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 B .3∶2 C .2∶3 D .3∶36.在△ABC 中,AB =2,BC =1.5,∠ABC =120°,若使△ABC 绕直线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 .29πB .27πC .25πD .23π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A .130B .140C .150D .160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3,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29 B .5 C .6 D .215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B .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C .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D .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第8题)(第10题)二、填空题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13.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第14题)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三、解答题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 和40 cm,求它的深度.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第19题)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参考答案A 组一、选择题 1.A解析:从俯视图来看,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判断可能是棱台.2.A解析:原图形为一直角梯形,其面积S =21(1+2+1)×2=2+2.3.A解析: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则S 表面=4×43=3. 4.B解析: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l =2225+4+3=52,2R =52,R =225,S =4πR 2=50π. 5.C解析:正方体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 6.D解析:V =V 大-V 小=31πr 2(1+1.5-1)=23π.7.D解析:设底面边长是a ,底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l 1,l 2,而21l =152-52,22l =92-52,而21l +22l =4a 2,即152-52+92-52=4a 2,a =8,S 侧面=4×8×5=160. 8.D解析:过点E ,F 作底面的垂面,得两个体积相等的四棱锥和一个三棱柱,V =2×31×43×3×2+21×3×2×23=215.9.B解析: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中,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平行于 z 轴的线段的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10.D解析:从三视图看底面为圆,且为组合体,所以选D. 二、填空题11.参考答案:5,4,3.解析:符合条件的几何体分别是:三棱柱,三棱锥,三棱台.12.参考答案:1∶22∶33.r 1∶r 2∶r 3=1∶2∶3,31r ∶32r ∶33r =13∶(2)3∶(3)3=1∶22∶33.13.参考答案:361a .解析:画出正方体,平面AB 1D 1与对角线A 1C 的交点是对角线的三等分点, 三棱锥O -AB 1D 1的高h =33a ,V =31Sh =31×43×2a 2×33a =61a 3. 另法:三棱锥O -AB 1D 1也可以看成三棱锥A -OB 1D 1,它的高为AO ,等腰三角形OB 1D 1为底面.14.参考答案:平行四边形或线段.15.参考答案:6,6.解析:设ab =2,bc =3,ac =6,则V = abc =6,c =3,a =2,b =1, l =1+2+3=6. 16.参考答案:12.解析:V =Sh =πr 2h =34πR 3,R =32764×=12. 三、解答题 17.参考答案:V =31(S +S S ′+S )h ,h =S S S S V ′+′+3=6001+4002+60030001903×=75.18.参考答案:如图是过正方体对角面作的截面.设半球的半径为R ,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CC'=a ,OC =22a ,OC'=R .(第18题)在Rt △C'CO 中,由勾股定理,得CC' 2+OC 2=OC' 2,即 a 2+(22a )2=R 2. ∴R =26a ,∴V 半球=26πa 3,V 正方体=a 3. ∴V 半球 ∶V 正方体=6π∶2. 19.参考答案:S 表面=S 下底面+S 台侧面+S 锥侧面=π×52+π×(2+5)×5+π×2×22 =(60+42)π. V =V 台-V 锥 =31π(21r +r 1r 2+22r )h -31πr 2h 1 =3148π.20.解:(1) 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 ,则仓库的体积V 1=31Sh =31×π×(216)2×4=3256π(m 3).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则仓库的体积COAV 2=31Sh =31×π×(212)2×8=3288π(m 3).(2) 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 ,半径为8 m . 棱锥的母线长为l =224+8=45, 仓库的表面积S 1=π×8×45=325π(m 2). 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棱锥的母线长为l =226+8=10,仓库的表面积S 2=π×6×10=60π(m 2).(3) 参考答案:∵V 2>V 1,S 2<S 1,∴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加经济些.。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6.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3·焦作水平测试)经过平面外一点作与此平面垂直的平面,则这样的平面() A.只能作一个B.只能作两个C.可以作无数个D.可作一个或无数个解析:选C.过平面外一点作该平面的垂线,只能做一条,但过该直线的平面有无数个,这些平面与此平面都是垂直的,故选C.2.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a⊥b,a∥α,则b⊥αB.若α⊥β,a∥α,则a⊥βC.若α⊥β,a⊥β,则a∥αD.若a⊥b,a⊥α,b⊥β,则α⊥β解析:选D.A错;B错;C错,可能aα.只有D正确.3.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m∥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B∥m B.AC⊥mC.AB∥βD.AC⊥β解析:选D.对于A,m∥α且m∥β而α∩β=l,所以m∥l.因为AB∥l,所以AB∥m.对于B,因为AC⊥l,l∥m,所以AC⊥m.对于C,AB∥l,ABβ,所以AB∥β.对于D,当点C∉α时,AC不垂直于β.4.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若α⊥γ,β⊥γ,则α∥β②若m⊥α,n⊥α,则m∥n③若mα,nβ,且m⊥n,则α⊥βA.1 B.2C.3 D.0解析:选A.对于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相交或平行,故①错误;对于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故②正确;③错,故选A.5.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 AEC.平面PDF⊥平面ABCD.平面P AE⊥平面ABC解析:选C.可画出对应图形(图略),则BC∥DF,又DF平面PDF,BC平面PDF,∴BC∥平面PDF,故A成立;由AE⊥BC,BC∥DF,知DF⊥AE,DF⊥PE,∴DF⊥平面P AE,故B成立;又DF平面ABC,∴平面ABC⊥平面P AE,故D成立.6.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AB=AD,BC=CD,则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M ,连接AM ,CM ,因为AB =AD ,BC =CD ,所以AM⊥BD ,CM ⊥BD ,因此BD ⊥平面ACM ,又因为AC 平面ACM ,可得:AC ⊥BD .答案:AC ⊥BD7.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H ⊥A 1C ,垂足为H ,则A 1H ∶HC =__________.解析: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连接AC.设AB =a ,则AC =2a ,A 1C =3a .∵AA 1⊥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AA 1⊥AC ,又AH ⊥A 1C ,∴A 1H AA 1=AA 1A 1C. ∴A 1H =AA 21A 1C =a 23a =33a . ∴HC =A 1C -A 1H =3a -33a =233a , ∴A 1H HC =33a 233a =12, 即A 1H ∶HC =1∶2.答案:1∶28.正四面体A -BCD 的侧面ABC 与底面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设正四面体A BCD 的棱长为1,顶点A 在底面BCD 上的射影为O ,连接DO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接AE ,则E 为BC 的中点,故AE ⊥BC ,DE ⊥BC ,所以∠AEO 为侧面ABC 与底面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 △AEO 中,AE =32, EO =13ED =13×32=36, 则cos ∠AEO =EO AE =13. 答案:139.如图,二面角α-l -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点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30°,求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如图,作AO ⊥β于O ,AC ⊥l 于C ,连接OB 、OC ,则OC ⊥l ,设AB 与β所成的角为θ,则∠ABO =θ,由图得sin θ=AO AB =AC AB ·AO AC =sin 30°·sin 60°=34.10.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点D 是AB 的中点,求证:平面CA 1D ⊥平面AA 1B 1B .证明:∵AC =BC ,点D 是AB 的中点,∴CD ⊥AB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 1B ⊥平面ABC ,∵CD 平面ABC ,∴CD ⊥B 1B ,又∵AB ∩B 1B =B ,∴CD ⊥平面AA 1B 1B ,∵CD 平面CA 1D ,∴平面CA 1D ⊥平面AA 1B 1B .1.把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沿高线AD 折成60°的二面角,这时顶点A 到BC 的距离是( )A .a B.32a C.34a D.154a 解析:选D.如图所示: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BD =CD =a 2,且BD ⊥AD ,CD ⊥AD ,∴∠BDC =60°,且△BCD 为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a 2,AD ⊥平面BCD . ∵△ABD ≌△ACD ,∴AB =AC ,∴AE ⊥BC ,∴AE 为A 到BC 的距离. ∵AD =32a ,DE =34a ,且AD ⊥DE , ∴AE =AD 2+DE 2= 3a 24+316a 2=15a 4. 即A 到BC 的距离为15a 4.2.如图所示,在五个正方体图形中,l 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l ⊥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符号)解析:易判断①④正确.⑤中△PMN 是正三角形且AM =AP =AN ,因此三棱锥A -PMN是正三棱锥,故图⑤中l ⊥面MNP .同理可否定③,因为AM ≠AP ≠AN ,也易否定②.答案:①④⑤3.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 1C 1D 1中,M ,N ,E 分别是棱B 1C 1,A 1D 1,D 1D 的中点.求证:A 1E ⊥平面ABMN .证明:在△AA 1N 与△A 1D 1E 中:AA 1A 1N =A 1D 1D 1E=2,∠AA 1N =∠A 1D 1E =90°,所以△AA 1N ∽△A 1D 1E ,此时∠A 1AN =∠D 1A 1E ,∵∠A 1AN +∠A 1NA =90°,∴∠D 1A 1E +∠ANA 1=90°,∴A 1E ⊥AN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平面A 1ADD 1,∵A 1E 平面A 1ADD 1,∴A 1E ⊥AB ,∵AN ∩AB =A ,AN 平面ABMN ,AB 平面ABMN ,∴A 1E ⊥平面ABMN .4.如图,P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所在平面ABCD 外一点,P A ⊥平面ABCD ,且P A =AB ,E 为AB 上的点.是否存在点E ,使平面PCE ⊥平面PCD ?若存在,指出点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存在.当E 为AB 的中点时满足要求.如图,分别取PC ,CD 的中点F ,G ,连接EF ,FG ,GE .∵CD ⊥AD ,P A ⊥CD ,P A ∩AD =A ,∴CD ⊥平面P AD ,∴CD ⊥PD .∵F ,G 分别为PC ,CD 的中点,∴FG ∥PD ,∴CD ⊥FG ,∵CD ⊥EG ,EG ∩FG =G ,∴CD ⊥平面EFG ,∴CD ⊥EF .∵P A=AB=BC,AE=BE,∴Rt△P AE≌Rt△CBE,∴PE=CE.又∵EF为△PEC的中线,∴EF⊥PC.∵PC∩CD=C,∴EF⊥平面PCD.∵EF平面PCE,∴平面PCE⊥平面PCD.。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利用斜二测画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三角形的直观图是正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 C .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D .全等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全等解析:选B.斜二测画法主要保留了原图的三个性质:①保平行;②保共点;③保平行线段的长度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 ②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 ③菱形的直观图是菱形.A .0B .1C .2D .3解析:选B.斜二测画法保持平行性和相交性不变,即平行直线的直观图还是平行直线,相交直线的直观图还是相交直线,故①正确;但是斜二测画法中平行于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为原来的一半,故正方形的直观图不是正方形,菱形的直观图也不是菱形,所以②③错.3.如图所示,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为一个正方形,则原来图形的形状是图中的( )解析:选A.在斜二测画法所作出的图形中,O ′M ′=2,因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相应的OM =22,选项中只有A 满足题意,故选A.4.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长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1+22B.2+22C .1+ 2D .2+ 2解析:选D.根据平面图形斜二测直观图的画法,所求平面图形为四边形,由“横不变”知,四边形为梯形,且上底边长为1,依据直观图可求得下底边长为1+2,由直观图的底角为45°知这个梯形为直角梯形,再由“竖取半”知,直腰长为2,∴S =1+1+22×2=2+ 2.5.如图所示的直观图是将正方体模型放置在你的水平视线的左下角而绘制的,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由题意应看到正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由几何体直观图的画法及直观图中虚线的使用,可知A 正确.6.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则得到的图形的各个角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不全相等”).解析:通过斜二测画法后,图形的各个角有的变大有的变小,得到的各个角不再全相等. 答案:不全相等7.如图所示,△A ′B ′C ′是△ABC 的直观图,且A ′B ′=A ′C ′,那么△ABC 是________.解析:因为A ′B ′∥x 轴,A ′C ′∥y ′轴,所以AB ∥x 轴,AC ∥y 轴.所以在直角坐标系中,∠BAC =90°.又因为A ′B ′=A ′C ′,所以AC =2AB . 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直角三角形8.如图,△ O ′A ′B ′是水平放置的△OAB 的直观图,则△OAB 的面积是________.解析:按斜二测画法,将直观图中△O ′A ′B ′还原成原图形,即△OAB (如图),则△OAB 的面积是S =12×6×4=12.答案:129.画出如图中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图中数据已给出).解:以O 为原点,O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所示:作∠C ′O ′B ′=45°,其中O ′B ′是水平的,O ′B ′=4,O ′D ′=3,O ′C ′=1,过D ′作∠B ′D ′A ′=135°,使A ′D ′=1,顺次连接O ′A ′,A ′B ′,B ′C ′,所得四边形即为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如图所示):10.画出底面边长为1.2 cm 的正方形,侧棱均相等且高为1.5 cm 的四棱锥的直观图.解:画法如下:(1)画轴,画x 轴、y 轴、z 轴,∠xOy =45°(或135°),∠xOz =90°.(2)画底面,以O 为中心在xOy 平面内,画出正方形的直观图ABCD ,使AB =1.2 cm. (3)画顶点,在Oz 轴上截取OP ,使OP =1.5 cm.(4)成图,连结P A ,PB ,PC ,PD ,并擦去辅助线,将被遮住的部分改为虚线,即得四棱锥的直观图.1.(2013·焦作水平测试)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D 是△ABC 中BC 边的中点,那么AB ,AD ,AC 三条线段在原图形中( )A .最长的是AB ,最短的是AC B .最长的是AC ,最短的是AB C .最长的是AB ,最短的是AD D .最长的是AD ,最短的是AC解析:选C.由直观图易知AD ∥y ′轴,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在原图中应有AD ⊥BC ,又因为AD 为BC 边上的中线,所以△ABC 为等腰三角形,AD 为BC 边上的高,则有AB ,AC 相等且最长,AD 最短,比较各选项可知C 正确.2.如图,四边形OABC 是上底为2,下底为6,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这个梯形的直观图O ′A ′B ′C ′,则在直观图中梯形的高为__________.解析:∵OA =6,CB =2, ∴OD =2.又∵∠COD =45°, ∴CD =2.梯形的直观图如图.则C ′D ′=1,∴梯形的高C ′E ′=22. 答案:223.画一个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0.8 cm 、1.5 cm ,高为1.5 cm 的正三棱台的直观图. 解:(1)画轴.画x 轴、y 轴、z 轴三轴相交于O ,使∠xOy =45°,∠xOz =90°;(2)画下底面.以O 为中点,在x 轴上截取线段AB ,使AB =1.5 cm ,在y 轴上截取线段OC ,使OC =383cm ,连接BC ,CA ,则△ABC 为正三棱台的下底面;(3)画上底面.在z 轴上截取线段OO ′,使OO ′=1.5 cm.过O ′点作O ′x ′∥Ox ,O ′y ′∥Oy .建立坐标系x ′O ′y ′,在x ′O ′y ′中,重复(2)的步骤得上底面A ′B ′C ′(取A ′B ′=0.8 cm ,O ′C ′=35cm).(4)连线成图.连接AA ′,BB ′,CC ′,擦去辅助线,被遮线画为虚线,则三棱台ABC A ′B ′C ′为要求画的三棱台的直观图.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 ,用斜二测画法作出的直观图为四边形A ′B ′C ′D ′,面积为S ′.求S ∶S ′.解:过D ,C 分别作DE ⊥AB ,CF ⊥AB ,以E 为坐标原点,AB 为x 轴,ED 为y 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相应的直观图如下图所示:在图1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S △AOD +S 梯形DOFC +S △BFC =12OA ·OD +12(OD +CF )·OF+12BF ·CF , 在图2中,过D ′,C ′分别作D ′M ⊥A ′B ′,C ′N ⊥A ′B ′,则:D ′M =O ′D ′·sin 45°=22·12OD =24OD ,C ′N =C ′F ′·sin 45°=22·12CF =24CF ,此时S △A ′O ′D ′=12A ′O ′·D ′M ′=12A ′O ′·24OD=28AO ·OD , S △C ′F ′B ′=12B ′F ′·C ′N =12BF ·24CF =28BF ·CF ,过F ′作F ′G ⊥O ′D ′于G ,则F ′G =O ′F ′·sin 45°=OF ·22=22OF ,因此:S 梯形D ′O ′F ′C ′=12(D ′O ′+C ′F ′)·F ′G =12⎝⎛⎭⎫12DO +12CF·22OF=28(DO+CF)·OF,∴四边形A′B′C′D′的面积S′=S△A′O′D′+S梯形D′O′F′C′+S△C′F′B′=28AO·OD+28(DO+CF)·OF+28BF·CF=24S,∴S∶S′=S24S=2 2.。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如果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棱锥不可能是()A.三棱锥B.四棱锥C.五棱锥D.六棱锥解析:选D.若是六棱锥,各侧面顶角之和为6×60°=360°,即各侧面就成为平面图形.2.由五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是()A.三棱柱B.三棱台C.四棱锥D.不能确定解析:选D.可用排除法,三棱柱,三棱台,四棱锥都是由五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故选D.3.(2013·宜春高中质检)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ABC中,截去三棱锥A′-ABC,则剩余部分是()A.三棱锥B.四棱锥C.三棱柱D.组合体解析:选B.剩余部分是四棱锥A′BB′C′C,故选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C.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D.棱台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解析:选D.由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可知D正确.5.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其中可以沿相邻正方形的公共边折叠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解析:选C.将四个选项的平面图形折叠,看哪一个可以复原为正方体,只有C选项中相应图形才能复原为正方体,故选C.6.用6根长度相等的木棒,最多可以搭成__________个三角形.解析:用三根木棒,摆成三角形,用另外3根木棒,分别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上搭起,搭成一个三棱锥,共有4个三角形.答案:47.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所有的侧棱长的和为60 cm,则每条侧棱的长为__________ cm.解析:由于棱柱共有10个顶点,所以该棱柱有5条侧棱,因此每条侧棱的长为60÷5=12 cm.答案:128.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过BC 和AD 分别作一个平面交底面A 1B 1C 1D 1于EF 、PQ ,则长方体被分成的三个几何体中,棱柱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该长方体被分成的三个几何体都是棱柱,分别为三棱柱AA 1P DD 1Q ,三棱柱BB 1E CC 1F 和四棱柱ABEP DCFQ .答案:39.已知正三棱锥V ABC ,底面边长为8,侧棱长为26,计算它的高和斜高.解:如图所示,设O 是底面中心,则D 为BC 的中点.∴△VAO 和△VCD 是直角三角形. ∵底面边长为8,侧棱长为2 6.∴AO =33×8=833,CD =4, ∴VO =VA 2-AO 2= (26)2-⎝⎛⎭⎫8332=23 6.VD =VC 2-CD 2= (26)2-42=2 2.即正三棱锥的高是236,斜高为2 2. 10.如图所示,在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里面装有少量水,现在将容器绕着其底部的一条棱倾斜,在倾斜的过程中:(1)水面的形状不断变化,可能是矩形,也可能变成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对吗?(2)水的形状也不断变化,可能是棱柱,也可能变为棱台或棱锥,对吗?(3)如果倾斜时,不是绕着底部的一条棱,而是绕着其底部的一个顶点,上面的第(1)和第(2)题对不对?解:(1)不对.水面的形状就是用一个与棱(将长方体倾斜时固定不动的棱)平行的平面截长方体时截面的形状,一定是矩形,不可能是其他非矩形的平行四边形.(2)不对.水的形状就是用与棱(将长方体倾斜时固定不动的棱)平行的平面将长方体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几何体,此几何体是棱柱,水比较少时,是三棱柱,水多时,可能是四棱柱或五棱柱,但不可能是棱台或棱锥.(3)用任意一个平面去截长方体,其截面形状可以是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因而水面的形状可以是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水的形状可以是棱锥、棱柱,但不可能是棱台.1.已知集合A ={棱柱},集合B ={正棱柱},集合C ={斜棱柱},集合D ={直棱柱},则( )A .A CB B .A D BC .A CD D .A D C解析:选B.棱柱的分类如下:.由以上分类知,应选B.2.有一枚正方体骰子,每一个面都有一个英文字母,如图所示的是从3种不同角度看同一枚骰子的情况,则与H相对的字母是__________.解析:由这三个图知,与标有S的面相邻的四个面分别标有字母H,E,O,F.翻转图(2),使S面调整到正前面,则O为正下面,所以与H相对的字母是O.答案:O3.如图所示,有12个小正方体,每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9、9、8、4、5,用这1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图中看不见的那些小正方体的面有多少个,并求这些面上的数字和.解:这12个小正方体,共有面数6×12=72个,图中看得见的面共有3+4×4=19个,故图中看不见的面有72-19=53个,12个小正方体各个面的数字的和为(1+9+9+8+4+5)×12=432.而图中看得见的数字的和为131,所以看不见的那些小正方体的面上的数字的和为432-131=301.4.(创新题)求函数f(x)=x2+4+x2-10x+34的最小值.解:将函数解析式化为f(x)=x2+22+(x-5)2+32,构造长方体ABCD A′B′C′D′,其中AB=2,BC=3,BB′=5,E为BB′上一点,如图所示.设BE=x,则AE=x2+22,EC′=(5-x)2+32,所以f(x)=AE+EC′.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在长方体ABCD-A′B′C′D′的棱BB′上找一点E,使折线AEC′的长度最短,展开侧面,使AB与B′C′共面,连接AC′,可得f(x)min=52,即函数f(x)=x2+4+x2-10x+34的最小值为5 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答案:C.2+2/22.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答案:B.2√2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答案:B.50π4.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答案:B.3∶25.在△ABC中,AB=2,BC=1.5,∠ABC=120°,若使△ABC绕直线BC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答案:A.π/96.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答案:D.1607.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平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AB,EF=3/2,且EF与平面ABCD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答案:B.58.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D.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二、填空题9.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2∶3.10.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1BD1的体积为a^3/6.11.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29,它的体积为√108.12.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4厘米.三、解答题暂无。
解析:V = Sh = πr²h = πR³,其中R = 364 × 27 = 12.三、解答题13.参考答案:V = (S + SS' + S')h,其中h =14.参考答案:V = 1/3( S + SS' + S')h = 1/3 × × 75 = xxxxxxx/3.S表面积 = S下底面积 + S台侧面积 + S锥侧面积 = π×5² + π×(2+5)×5 + π×2²×2 = (60+42)π.V台= 1/3πr₁²h = 1/3π(5²+5×2+2²)×5 = 148π/3.V锥 = 1/3πr₁²h = 1/3π5²×5 = 25π/3.V = V台 - V锥= 148π/3 - 25π/3 = 123π/3 = 41π.。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1.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下列几何体是圆柱的是()解析:选B.由圆柱的结构特征:上、下底面为两个相等的圆面,可知选B.2.下列说法:①直线绕直线旋转形成柱面;②曲线平移一定形成曲面;③直角梯形绕一边旋转形成圆台;④半圆绕直径旋转形成球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 B.2C.3 D.0解析:选A.①错,当两直线相交时,不能形成柱面;②错,曲线平移并不一定能形成曲面;③错,若绕底边旋转,则形成的不是圆台;④对,据球面的定义知④是正确的,故选A.3.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图2中某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则这个平面图形是()解析:选A.由旋转体的概念及结构特征可判断只有选项A中的平面图形,绕着轴线旋转才可形成图1的几何体,故选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一个平面截圆锥,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是圆台B.在圆锥的侧面上画出的线段只能是曲线段不能是直线段C.圆台的母线有无数条,它们都互相平行D.以一个等腰梯形上、下底的中点的连线为旋转轴,将各边旋转180°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台解析:选D.A不正确,因为截面与底面不一定平行;B不正确,因为所有母线都是直线段;C不正确,因为所有母线延长后相交于一点;D正确,符合圆台的结构特征.5.如图所示的平面结构,绕中间轴旋转180°,所形成几何体的形状为()A.一个球体B.一个球体中间挖去一个圆柱C.一个圆柱D.一个球体中间挖去一个长方体解析:选B.由于外面圆旋转成球体,而中间矩形旋转形成一个圆柱.故选B.6.圆柱、圆锥和圆台过轴的截面分别是__________.解析:根据圆柱、圆锥、圆台的结构特征,得:圆柱、圆锥、圆台过轴的截面分别为矩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答案:矩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7.球的半径有__________条,直径有__________条.解析:根据球的概念及结构特征得:球的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答案:无数无数8.如图所示的是某单位公章,这个几何体是由简单几何体中的__________组成的.解析:最上部为半球体,中间为圆柱,最下部为圆台.答案:半球、圆柱、圆台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如果截面形状是圆,你能想象出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吗?解: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圆柱或圆锥或圆台或球或是由这些几何体组成的简单组合体.10.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哪些是圆柱与圆锥?哪些不是?并指出圆柱与圆锥的结构名称.解:由圆柱定义知③是圆柱,①不是圆柱.③圆柱OO′,其轴为OO′,底面为⊙O与⊙O′,母线为A′A、B′B等.由圆锥定义知②为圆锥,④不是圆锥.②圆锥SO,其轴为SO,底面为⊙O,母线为SA、SB等.1.(2013·焦作水平测试)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圆柱的轴是过圆柱上、下底面圆的圆心的直线;②矩形的任意一条边都可以作为轴,其他边绕其旋转围成圆柱;③矩形绕任意一条直线旋转,都可以围成圆柱.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0 B.1C.2 D.3解析:选C.由圆柱的定义知①②均正确,③不一定围成圆柱.2.轴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则其轴截面面积为__________.解析:由圆锥的结构特征,可知轴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高为r ,∴S =12×2r 2=r 2. 答案:r 23.如图,底面直径为1,高为2的圆柱,在A 点有一只蚂蚁.现在这只蚂蚁要围绕圆柱由A 点爬到B 点,问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解:把圆柱的侧面沿AB 剪开,然后展开成为平面图形——矩形,如图所示,连接AB ′,则AB ′即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AB =A ′B ′=2,AA ′为底面圆的周长,且AA ′=π×1=π, ∴AB ′=A ′B ′2+AA ′2=4+π2.即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4+π2.4.用一张4×8(cm 2)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接头忽略不计,过这个圆柱的轴作一个轴截面,求这个轴截面的面积.解:设圆柱母线长为l ,底面半径为r , 则轴截面的面积S =l ·2r =2lr ,当l =4 cm 时,2πr =8 cm ,即r =4πcm , 此时S =2lr =32πcm 2; 当l =8 cm 时,2πr =4 cm ,即r =2πcm , 此时S =2lr =32πcm 2, 综上可知,所得圆柱的轴截面积为32πcm 2.。
高中数学必修2(人教A版)第一章几何空间体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描述:例题:描述:高中数学必修2(人教A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学习任务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能运用这些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二、知识清单典型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组合体展开图 截面分析三、知识讲解1.典型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只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连接不在同一个面上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面体的对角线.按多面体的面数可把多面体分为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其中,四个面均为全等的正三角形的四面体叫做正四面体.旋转体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棱柱的结构特征一般地,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prism).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棱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得到两个几何体,一个是______,另一个是______.解:棱锥;棱台.⋯⋯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棱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可以用表示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或一条对角线端点的字母表示棱柱,如下图的六棱柱可以表示为棱柱或棱柱 .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叫做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叫做直平行六面体.棱锥的结构特征一般地,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pyramid).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其中三棱锥又叫四面体.棱锥也用表示顶点和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或者用表示顶点和底面一条对角线端点的字母来表示,如下图的四棱锥表示为棱锥 或者棱锥 .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它的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这个棱锥叫做正棱锥.正棱锥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这些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都相等,叫做棱锥的斜高.⋯⋯⋯⋯ABCDEF−A′B′C′D′E′F′DA′⋯⋯⋯⋯S−ABCD S−AC棱台的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frustum of a pyramid).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其他各面叫做棱台的侧面;相邻两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两底面的距离叫做棱台的高.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正棱台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这些等腰梯形的高叫做棱台的斜高.圆柱的结构特征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circular cylinder).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圆锥的结构特征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circular cone).圆台的结构特征例题: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frustum of a cone).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球的结构特征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solid sphere).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球常用表示球心的字母 表示.O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棱柱中互相平行的两个面叫做棱柱的底面C.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而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D.棱柱的侧棱长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解:D如图(1),满足 A 选项条件,但不是棱柱;对于 B 选项,如图(2),构造四棱柱,令四边形 是梯形,可知 ,但这两个面不能作为棱柱的底面;C选项中,若棱柱是平行六面体,则它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ABCD−A1B1C1D1ABCD面AB∥面DCB1A1C1D1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解:D如下图,正六边形 中,,那么正六棱锥中,,即侧棱长大于底面边长.ABCDEF OA=OB=⋯=AB S−ABCDEF SA>OA=AB描述:3.组合体简单组合体的构成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是台体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③ D.②③解:C利用棱台的定义求解.①中各侧棱的延长线不能交于一点;②中的截面不平行于底面;③中各侧棱的延长线能交于一点且截面与底面平行.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圆柱是将矩形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②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所得几何体是圆锥;③圆台的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④半圆绕其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球.其中错误的有( )A.个 B. 个 C. 个 D. 个解:D圆柱是矩形绕其一条边所在直线旋转形成的几何体,故①错;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才能构成圆锥,②错;圆台是由圆锥截得,故其任意两条母线延长后一定交于一点,③错;半圆绕其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是球面,故④错误.1234例题:描述:4.展开图空间形体的表面在平面上摊平后得到的图形,是画法几何研究的一项内容.描述图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图(1)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两个圆台拼接而成的组合体;图(2)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台挖去一个圆锥得到的组合体;图(3)所示的几何体是在一个圆柱中间挖去一个三棱柱后得到的组合体.下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解:D)不在同一平面内的有______对.3内.解:C描述:例题:5.截面分析截面用平面截立体图形所得的封闭平面几何图形称为截面.平行截面、中截面与立体图形底面平行的截面称为平行截面,等分立体图形的高的平行截面称为中截面.轴截面包含立体图形的轴线的截面称为轴截面.球截面球的截面称为球截面.球的任意截面都是圆,其中通过球心的截面称为球的大圆,不过球心的截面称为球的小圆.球心与球的截面的圆心连线垂直于截面,并且有 ,其中 为球的半径, 为截面圆的半径, 为球心到截面的距离.+=r 2d 2R 2R r d 下面几何体的截面一定是圆面的是( )A.圆台 B.球 C.圆柱 D.棱柱解:B如图所示,是一个三棱台 ,试用两个平面把这个三棱台分成三部分,使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三棱锥.解:如图,过 ,, 三点作一个平面,再过 ,, 作一个平面,就把三棱台分成三部分,形成的三个三棱锥分别是 ,,.ABC −A ′B ′C ′A ′B C A ′B C ′ABC −A ′B ′C ′−ABC A ′−B B ′A ′C ′−BC A ′C ′如图,正方体 中,,, 分别是 ,,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中过点 ,, 的截面形状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ABCD −A 1B 1C 1D 1P Q R AB AD B 1C 1P QR作截面图如图所示,可知是六边形.ii)若两平行截面在球心的两侧,如图(2)所示,则 解: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答案:1.如图,能推断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三棱台的是 .A .B .C .D .C ()=2,AB =3,=3,BC =4A 1B 1B 1C 1=1,AB =2,=1.5,BC =3,=2,AC =3A 1B 1B 1C 1A 1C 1=1,AB =2,=1.5,BC =3,=2,AC =4A 1B 1B 1C 1A 1C 1AB =,BC =,CA =A 1B 1B 1C 1C 1A 1答案:2. 纸制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为上、下、东、南、西、北.现在沿该正方体的一些棱将正方体剪开、外面朝上展平,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则标" "的面的方位是 .A .南B .北C .西D .下B △()3. 向高为 的水瓶中注水,注满为止,如果注水量 与水深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水瓶的形状是.A .H V h ()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2020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综合测试B含解析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综合测试B 新人教B版必修2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山东莱州市高一期末测试)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DD1与BB1所在直线是( )A.相交B.平行C.不垂直的异面直线D.垂直的异面直线[答案] A[解析]根据棱台的定义可知,DD1与BB1延长后一定交于一点,故选A.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五个点,最多能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A.8 B.9C.10 D.12[答案] C[解析]要确定平面个数最多,须任意四点不共面,从A、B、C、D、E五个点中任取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即ABC、ABD、ABE、ACD、ACE、ADE、BCD、BCE、BDE、CDE共10种情况,选C.3.给出四个命题:①各侧面都是全等四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②对角面是全等矩形的六面体一定是长方体;③有两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一定是直棱柱;④长方体一定是正四棱柱.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0 B.1C.2 D.3[答案] A[解析]反例:①直平行六面体底面是菱形,满足条件但不是正方体;②底面是等腰梯形的直棱柱,满足条件但不是长方体;③④显然错误,故选A.4.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只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 C[解析] 正方体和球体的三个视图都相同,故选C .5.(2015·广东东莞市高一期末测试)若球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其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A .64B .16C .8D .4 [答案] C[解析] 设球的半径为R ,其体积V =43πR 3,当球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时,其体积V ′=43π(2R )3=8V . 6.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12B .5C .92D .4[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三视图,棱柱体积公式.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直六棱柱.其底面积为S =2×[12(1+3)×1]=4,高为1.所以体积V =4,由“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及尺寸、角度等.7.(2015·安徽安庆市高一教学质量调研监测)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 ,给出条件:①m ∥α;②m ⊥α;③m ⊂α;④α⊥β;⑤α∥β,能推出m ∥β的是( )A .①④B .①⑤C .②⑤D .③⑤[答案] D [解析]⎭⎪⎬⎪⎫m ⊂αα∥β⇒m ∥β,故选D. 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点E 为A 1C 1上的一点,则直线CE 一定垂直于( )A .ACB .BDC .A 1D D .A 1D 1[答案] B[解析] 由BD ⊥AC ,BD ⊥AA 1易知BD ⊥平面A 1ACC 1,而CE ⊂平面A 1ACC 1,故BD ⊥CE . 9.已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矩形面积为S ,底面周长为C ,它的体积是( ) A .C 34πSB .4πSC3C .CS2π D .SC4π[答案] D[解析] 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则⎩⎪⎨⎪⎧Ch =S C =2πr,∴r =C 2π,h =SC,∴V =πr 2·h =π⎝⎛⎭⎪⎫C 2π2·S C =SC 4π.10.(2015·辽宁沈阳二中高一期末测试)三棱锥P -ABC 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22、32、6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4π B .6π C .8π D .10π[答案] B[解析] 设PA =a ,PB =b ,PC =c ,则⎩⎨⎧ab =2ac =3bc =6,解得⎩⎪⎨⎪⎧a 2=1b 2=2c 2=3.∴外接球的半径R =a 2+b 2+c 22=62. ∴外接球的表面积S =4πR 2=6π.11.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线段B 1D 1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EF =1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C ⊥BEB .EF ∥平面ABCDC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D .△AEF 的面积与△BEF 的面积相等 [答案] D[解析] 由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得B 1B ⊥面AC , ∴AC ⊥B 1B ,又∵AC ⊥BD ,BD ∩B 1B =B , ∴AC ⊥面BDD 1B 1,BE ⊂面BDD 1B 1, ∴AC ⊥BE ,故A 正确.由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得B 1D 1∥BD ,B 1D 1⊄面ABCD ,BD ⊂面ABCD ,∴B 1D 1∥面ABCD ,∴EF ∥面ABCD ,故B 正确.V A -BEF =12AC ×12BB 1×EF =13×12×12×22=224.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故C 正确. 因线段B 1D 1上两个动点E 、F ,且EF =12,当E 、F 移动时,A 到EF 的距离与B 到EF 的距离不相等, ∴△AEF 的面积与△BEF 的面积不相等,故D 不正确.12.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5 cm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且∠AOA 1=120°,一只蚂蚁欲从圆锥底面上的点A 出发,沿圆锥侧面爬行一周回到点A .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A .8 cmB .5 3 cmC .10 cmD .5π cm[答案] B[解析] 连接AA 1,作OC ⊥AA 1于C ,因为圆锥的母线长为5 cm ,∠AOA 1=120°,所以AA 1=2AC =5 3 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2015·宁夏银川一中高一期末测试)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直角梯形ABCD ,如图所示,∠ABC =45°,AB =AD =1,DC ⊥BC ,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 2+22[解析] S 直观图=[1+1+22]×222=2+2224=22+14.又S直观图S平面图=24,∴S平面图=22+1424=2+22.14.(2015·湖南益阳市高一期末测试)已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9,则这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__________.[答案]1 3[解析]设两球的半径分别为R1、R2,由题意得4πR214πR22=19,∴R1R2=1 3.15.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给出以下条件:①m∥α,②m⊥α;③m⊂α;④α∥β.要使m⊥β,则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答案]②④[解析]⎭⎪⎬⎪⎫m⊥αα∥β⇒m⊥β.16.已知点P、A、B、C、D是球O表面上的点,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3的正方形,若PA=26,则△OAB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3 3[解析]本题考查了与球有关的几何问题.如图,连接AC.∵PA⊥平面ABCD,∴PA⊥AC,故PC为球的直径,取CP中点O,取AC中点O′,则OO′=12PA= 6.又AC=26,PA=2 6.PC=4 3.∴半径R = OC =OA =OB =AB =23,∴S △OAB =3 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一个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它的一个侧面也是正三角形,且这个侧面与底面垂直,求这个棱锥的体积和全面积.[解析] 如图所示,平面ABC ⊥平面BCD ,△ABC 与△BCD 均为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取BC 中点E ,连接AE ,则AE ⊥平面BCD ,故棱锥A -BCD 的高为AE ,△BCD 的面积为34a 2, AE =32a , ∴V A -BCD =13·34a 2·32a =18a 3.连接DE ,∵AE ⊥平面BCD ,DE ⊂平面BCD ,∴AE ⊥DE , 在Rt △AED 中,AE =ED =32a , ∴AD =2·32a =62a . 取AD 中点F ,连接CF ,则CF ⊥AD . 在Rt △CDF 中,DF =12·62a =64a ,∴CF =CD 2-DF 2=a 2-⎝⎛⎭⎪⎫64a 2=104a . ∴S △ACD =12AD ·CF =12×62a ×104a =158a 2.∵△ABD ≌△ACD ,S △ABD =158a 2. 故S 全面积=34a 2+34a 2+2×158a 2=23+154a 2. ∴棱锥的体积为 18a 3,全面积为23+154a 2.18.(本题满分12分)(2015·辽宁沈阳二中高一月考)如图,矩形AMND 所在平面与直角梯形MBCN 所在的平面垂直,MB ∥NC ,MN ⊥MB .(1)求证:平面AMB ∥平面DNC ; (2)若MC ⊥CB ,求证:BC ⊥AC .[解析](1)∵四边形AMND是矩形,∴AM∥DN,又∵MB∥NC,AM∩MB=M,DN∩NC=N,∴平面AMB∥平面DNC.(2)∵平面AMND⊥平面MBCN,平面AMND∩平面MBCN=MN,AM⊥MN,∴AM⊥平面MBCN,∴AM⊥BC.∵BC⊥MC,AM∩MC=M,∴BC⊥平面AMC,∴BC⊥AC.19.(本题满分12分)(2015·广东清远市高一期末测试)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点D是AB的中点.(1)求证:AC⊥BC1;(2)求证:AC1∥平面CDB1.[解析](1)∵AC=3,BC=4,AB=5,∴AC2+BC2=AB2,∴AC⊥BC.又∵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CC1,CC1∩BC=C,∴AC⊥平面BB1C1C,∴AC⊥BC1.(2)如图,设BC1交B1C于点E,连接DE.∵D 为AB 的中点,E 为BC 1的中点,∴DE ∥AC 1. 又∵AC 1⊄平面CDB 1,DE ⊂平面CDB 1, ∴AC 1∥平面CDB 1.20.(本题满分12分)(2014·福建文,19)如图,三棱锥A -BCD 中,AB ⊥平面BCD ,CD ⊥BD .(1)求证:CD ⊥平面ABD ;(2)若AB =BD =CD =1,M 为AD 中点,求三棱锥A -MBC 的体积. [解析] (1)∵AB ⊥平面BCD ,CD ⊂平面BCD , ∴AB ⊥CD .又∵CD ⊥BD ,AB ∩BD =B ,AB ⊂平面ABD ,BD ⊂平面ABD ,∴CD ⊥平面ABD .(2)由AB ⊥平面BCD ,得AB ⊥BD , ∵AB =BD =1,∴S △ABD =12.∵M 是AD 的中点,∴S △ABM =12S △ABD =14.由(1)知,CD ⊥平面ABD , ∴三棱锥C -ABM 的高h =CD =1, 因此三棱锥A -MBC 的体积V A -MBC =V C -ABM =13S △ABM ·h =112.21.(本题满分12分)如下三个图中,左面的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角所得多面体的直观图,右面是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单位: cm).(1)画出该多面体的俯视图;(2)按照给出的尺寸,求该多面体的体积;(3)在所给直观图中连接BC ′,证明:BC ′∥平面EFG .[解析] (1)如图.(2)所求多面体的体积V =V 长方体-V 正三棱锥=4×4×6-13×(12×2×2)×2=2843(cm 3).(3)证明: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连接AD ′,则AD ′∥BC ′,因为E 、G 分别为AA ′、A ′D ′中点, 所以AD ′∥EG , 从而EG ∥BC ′, 又BC ′⊄平面EFG , 所以BC ′∥平面EFG .22.(本题满分14分)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AB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 ,FA =FE ,∠AEF =45°.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随堂检测

1.(2013·梅州高一检测)三视图如图的几何体是( )A .三棱锥B .四棱锥C .四棱台D .三棱台解析:选B.由俯视图得其底面为直角梯形,由主视图及左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2.(2013·日照高一检测)如图甲所示,在正方形SG 1G 2G 3中,E 、F 分别是边G 1G 2、G 2G 3的中点,D 是EF 的中点,现沿SE 、S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几何体(如图乙所示),使G 1、G 2、G 3三点重合于点G ,这样,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 .SG ⊥平面EFGB .SD ⊥平面EFGC .GF ⊥平面SEFD .GD ⊥平面SEF解析:选A.∵在折叠过程中始终SG ⊥GE ,SG ⊥GF ,且GE ∩GF =G .∴SG ⊥面GEF .3.如图所示,正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边长和各侧棱长都为2,点S ,A ,B ,C ,D 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因为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为2,所以其高为1,由对称性可知,棱长为2的正八面体也内接于此球,所以球的半径为1,体积为43π. 答案:4π34.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AD ⊥平面ABE ,AE =EB =BC =2,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2)求证:AE ∥平面BFD ;(3)求三棱锥C -BGF 的体积.解:(1)证明:∵AD ⊥平面ABE ,AD ∥BC ,∴BC ⊥平面ABE ,则AE ⊥BC .又∵BF ⊥平面ACE ,则AE ⊥BF .又BC ∩BF =B ,∴AE ⊥平面BCE .(2)证明:由题意可得G 是AC 的中点,连接FG .∵BF ⊥平面ACE ,则CE ⊥BF ,而BC =BE ,∴F 是EC 中点.在△AEC 中,FG ∥AE ,∴AE ∥平面BFD .(3)由(1)知AE ⊥平面BCE ,由(2)知AE ∥FG ,∴FG ⊥平面BCF .∵G 是AC 中点,F 是CE 中点,∴FG ∥AE 且FG =12AE =1, ∵BF ⊥平面ACE ,∴BF ⊥CE ,∴Rt △BCE 中,BF =12CE =CF =2, ∴S △CFB =12×2×2=1. ∴V C -BFG =V G BCF =13S △CFB ·FG =13.。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3.1圆柱、圆锥、圆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2

第1课时圆柱、圆锥、圆台A.直线绕定直线旋转形成柱面B.半圆绕定直线旋转形成球体C.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D.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所在的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答案 D解析两直线平行时,直线绕定直线旋转才形成柱面,故A错误;半圆以直径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才形成球体,故B错误;C不符合棱台的定义.所以应选D.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梯形绕一边所在直线旋转得到的旋转体是圆台B.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是圆柱C.棱锥截去一个小棱锥后剩余部分是棱台D.圆锥截去一个小圆锥后剩余部分是圆台答案 D解析绕梯形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得到的旋转体也可能是组合体.当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不与圆柱的底面平行时,不是圆柱.用与棱锥的底面不平行的平面截去一个小棱锥后,剩余部分不是棱台.圆锥是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而成的,圆锥截去一个小圆锥后剩余部分是圆台.A.10 B.20C.30 D.40答案 B解析如图轴截面为矩形,所以面积为(2+2)×5=20.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圆桂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B .圆锥中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D .圆台中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面 答案 C解析 等腰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才能形成圆锥,此处必须说明是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若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旋转后产生的几何体不是圆锥,而是两个圆锥的组合体,且这两个圆锥同底.5.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轴截面的面积为392 cm 2,母线与轴的夹角为45°,求这个圆台的高、母线长和底面半径.解 圆台的轴截面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设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x cm 和3x cm ,即A′O′=x cm ,AO =3x cm(O′,O 分别为上、下底面圆心),过A′作AB 的垂线,垂足为点D .在Rt△AA′D 中,∠AA′D=45°,AD =AO -A′O′=2x cm , 所以A′D=AD =2x cm ,又S 轴截面=12(A′B′+AB)·A′D=12×(2x+6x)×2x=392 (cm 2),所以x =7.综上,圆台的高OO′=14 cm ,母线长AA′=2OO′=14 2 cm ,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7 cm 和21 cm .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①圆柱的轴是过圆柱上、下底面圆的圆心的直线;②圆柱的母线是连接圆柱上底面上一点和下底面上一点的直线;③矩形的任意一条边所在直线都可以作为轴,其他边绕其旋转形成圆柱;④矩形绕任何一条直线旋转,都可以围成圆柱.A .1B .2C .3D .4 答案 B解析 根据圆柱的定义可知命题①③正确,命题②④错误.2.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2,圆锥的轴截面的面积为3,则母线与轴的夹角为( ) A .30° B.60°C .30°或60° D.60°或75° 答案 C解析 设圆锥的高为h ,则底面圆的半径为4-h 2,由题意,得S =12h×24-h 2=3,平方整理得h 4-4h 2+3=0,解得h 2=1或h 2=3,∴h=1或h =3.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0°或60°.3.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36π和49π,母线长为5的圆台,其两底面之间的距离为( ) A .4 B .3 2 C .2 3 D .2 6 答案 D解析 设圆台的母线为l ,高为h ,上、下两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r ,R ,则满足关系式l 2=h 2+(R -r)2,根据题意可得h =26,即两底面之间的距离为26.4.“两底面直径之差等于母线长”的圆台( ) A .是不存在的B .其母线与高线必成60°角C .其母线与高线必成30°角D .其母线与高线所成的角不是定值 答案 C解析 设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1,r 2,母线长为l ,则由题意可得2r 2-2r 1=l ,∴r 2-r 1l =12, 再设母线与高线所成的角为θ,∴sinθ=12,θ=30°.5.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所得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为1∶3,则截面把圆锥的母线分为上下两段的比是( )A .1∶3B .1∶9C .1∶ 3D .(1+3)∶2 答案 D解析 圆锥的上底面半径与下底面半径之比为1∶3,故截去小圆锥的母线与大圆锥的母线之比为1∶3,截面把圆锥的母线分为上下两段的比是1∶(3-1)=(1+3)∶2.二、填空题6.圆锥轴截面的顶角为120°,过顶点的截面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2,则圆锥的母线长为________.答案 2解析 对于该圆锥,过顶点的截面三角形中面积最大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腰为母线,所以母线长为2.7.用一张(6×10) cm 2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则圆柱轴截面的面积等于________,轴截面的周长等于________.答案60π cm 212+20π cm 或20+12πcm 解析 若圆柱的母线长为6,则底面直径为10π,轴截面的面积为60π cm 2,周长为⎝ ⎛⎭⎪⎫12+20πcm ;若圆柱的母线长为10,则底面直径为6π,轴截面的面积为60π cm 2,周长为⎝⎛⎭⎪⎫20+12π cm .8.给出下列命题:①圆柱的母线与它的轴可以不平行;②圆锥的顶点、圆锥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及底面圆的圆心三点的连线都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③在圆台的上、下两底面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台的母线;④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所在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②④解析由圆柱、圆锥、圆台的定义及母线的性质可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三、解答题9.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叫做等边圆柱,已知某等边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16 cm2,求其底面周长和高.解如图所示,作出等边圆柱的轴截面ABCD,由题意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AB=AD=2r.由题意可得轴截面的面积S=AB×AD=2r×2r=4r2=16,解得r=2.所以其底面周长C=2πr=2π×2=4π(cm),高h=2r=4(cm).10.如图所示,已知圆锥SO中,底面半径r=1,母线长l=4,M为母线SA上的一个点,且SM=x,从点M拉一根绳子,围绕圆锥侧面转到点A.求:(1)绳子的最短长度的平方f(x);(2)绳子最短时,顶点到绳子的最短距离;(3)f(x)的最大值.解将圆锥的侧面沿SA展开在平面上,如图所示,则该图为扇形,且弧AA′的长度L 就是圆O的周长,∴L=2πr=2π.∴∠ASM=L2πl×360°=2π2π×4×360°=90°.(1)由题意知绳子长度的最小值为展开图中的AM,其值为AM=x2+16(0≤x≤4).∴f(x)=AM 2=x 2+16(0≤x≤4).(2)绳子最短时,在展开图中作SR⊥AM,垂足为R ,则SR 的长度为顶点S 到绳子的最短距离,在△SAM 中,∵S △SAM =12SA·SM=12AM·SR,∴SR=SA·SM AM =4xx 2+16(0≤x≤4),即绳子最短时,顶点到绳子的最短距离为4xx 2+16(0≤x≤4). (3)∵f(x)=x 2+16(0≤x≤4)是增函数, ∴f(x)的最大值为f(4)=32.。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AD ==,12AA =,M 为棱1DD 上的一点.当1A M MC +取得最小值时,1B M 的长为( )A .3B .6C .23D .26 2.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E 为棱1AA 的中点,截面1CD E 交棱AB 于点F ,则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 .394πB .414πC .12πD .434π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网格纸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体积为( )A .323πB .48πC 323D .643π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1AB =,3BC =,沿BD 将矩形ABCD 折叠,连接AC ,所得三棱锥A BCD -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则三棱锥A BCD -中AC 长为( )A .32B .3C .102D .25.已知球O 的半径为5,球面上有,,A B C 三点,满足214,27AB AC BC ===,则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 )A .77B .142C .714D .147 6.在下面四个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点M 、N 、P 均为所在棱的中点,过M 、N 、P 作正方体截面,则下列图形中,平面MNP 不与直线A C '垂直的是( ) A . B . C . D . 7.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棱1C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AM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3B .BD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105D .直线1AC 与平面BDM 相交 8.如图是某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四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48πB .该四面体内切球的体积为23π C .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23πD .该四面体内切球的表面积为2π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三棱锥11A B CD -的表面积为43的体积为( )A .3πB 6πC .3πD .86π 10.已知四面体ABCD ,AB ⊥平面BCD ,1AB BC CD BD ====,若该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73πB .7πC .712πD .79π 11.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平面,m 、n 不在α内,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m α⊥,//n α,则m n ⊥B .m α⊥,n α⊥,则//m nC .m α⊥,m n ⊥,则//n αD .m n ⊥,//n α,则m α⊥ 12.如图(1),Rt ABC ,1,3,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沿AD 将ACD △折起到AC D ',使得C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H 落在AB 上,如图(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AC BD '⊥B .AD BC '⊥ C .BD C D ⊥' D .AB C D ⊥'二、填空题13.圆锥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4,轴截面为PAB ,如图,从A 点拉一绳子绕圆锥侧面一周回到A 点,则最短绳长为_________.14.如图,点E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1DD 的中点,点M 在线段1BD 上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__.①直线AD 与直线1C M 始终是异面直线②存在点M ,使得1B M AE ⊥③四面体EMAC 的体积为定值④当12D M MB =时,平面EAC ⊥平面MAC15.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90CAB ∠=︒,1222AA AB AC ===,则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16.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2AB =,3BC =,4PA =,4ABC π∠=,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积为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Rt A B C '''∆为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其中A C B C ''''⊥,2B O O C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18.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8,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19.如图,圆柱的体积为16π,正方形ABCD 为该圆柱的轴截面,F 为AB 的中点,E为母线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 ,E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20.在三棱锥-P ABC 中,侧面PBC 和底面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若3PA =,则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1,2AB AA ==,点E 为1CC 中点,点F 为1BD 中点.(1)求异面直线1BD 与1CC 的距离;(2)求直线1BD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22.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9,若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求棱台的侧面积.23.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长方形,点E 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 ,B 的一点,AF DE ⊥,F 是垂足.(1)证明:AF DB ⊥;(2)若2AB =,3AD =,当三棱锥D ABE -体积最大时,求点C 到平面BDE 的距离. 24.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且AC a =,侧棱12AA =,D ,E 分别是1CC ,11A B 的中点.(1)求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用字母a 表示);(2)若点E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是三角形ABD 的重心G ,①求直线EB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余弦值;②求点1A 到平面ABD 的距离25.如图,已知三棱锥P ABC -﹐PC AB ⊥,ABC 是边长为23的正三角形,43PB =﹐60PBC ∠=,点F 为线段AP 的中点.(1)证明:PC ⊥平面ABC ;(2)求直线BF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大小.26.我市论语广场准备设置一些多面体形或球形的石凳供市民休息,如图(1)的多面体石凳是由图(2)的正方体石块截去八个相同的四面体得到,且该石凳的体积是3160dm 3.(Ⅰ)求正方体石块的棱长;(Ⅱ)若将图(2)的正方体石块打磨成一个球形的石凳,求此球形石凳的最大体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本题首先可通过将侧面11CDD C 绕1DD 逆时针转90展开得出当1A 、M 、2C 共线时1A M MC +取得最小值,此时M 为1DD 的中点,然后根据11B A ⊥平面11A D DA 得出111B A A M ⊥,最后根据221111M A B B A M =+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如图,将侧面11CDD C 绕1DD 逆时针转90展开,与侧面11ADD A 共面,连接12A C ,易知当1A 、M 、2C 共线时,1A M MC +取得最小值,因为1AB AD ==,12AA =,所以M 为1DD 的中点,12A M = 因为11B A ⊥平面11A D DA ,1A M ⊂平面11A D DA ,所以111B A A M ⊥,则222211111(2)3M B A A M B =+=+=故选:A.【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根据线面垂直判断线线垂直,能否根据题意得出当M 为1DD 的中点时1A M MC +取得最小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 2.B解析:B【分析】可证F 为AB 的中点,设1DD 的中点为G ,DFC △的外接圆的球心为1O ,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连接11,,,OG OF OO A B ,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可求DFC △的外接圆的半径,从而可求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半径.【详解】设1DD 的中点为G ,DF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1O ,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连接11,,,OG OF OO A B ,因为平面11//A ABB 平面11D DCC ,平面1CD E ⋂平面11A ABB EF =,平面1CD E ⋂平面111D DCC D C =,故1//EF D C ,而11//A B D C ,故1//EF A B ,故F 为AB 的中点, 所以145DF CF ==+=,故3cos 5255DFC ∠==⨯⨯, 因为DFC ∠为三角形的内角,故4sin 5DFC ∠=,故DF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254245⨯=,1OO ⊥平面ABCD ,1DD ⊥平面ABCD ,故11//OO DD ,在平面1GDO O 中,111,OG DD O D DD ⊥⊥,故1//OG O D ,故四边形1GDO O 为平行四边形,故1//OO GD ,1OO GD =,所以四面体1CDFD 2541116+= 故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41414164ππ⨯=, 故选:B.【点睛】方法点睛: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的半径,关键是球心位置的确定,通常利用“球心在过底面外接圆的圆心且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上”来确定. 3.A解析:A【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其中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将四棱锥补成棱长为4的正方体,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就是正方体的外接球,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 其中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四棱锥的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四棱锥的高为4, 将四棱锥补成棱长为4的正方体, 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就是正方体的外接球, 外接球的直径2R 等于正方体的对角线长, 即24323R R =⇒=,所以该几何体外接球的体积为()34233π⨯=323π,故选:A.【点睛】方法点睛: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对简单组合体三视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4.C解析:C 【分析】先由正视图、俯视图及题意还原三棱锥,过A 作AM ⊥BD 于点M ,连结MC ,把AC 放在直角三角形AMC 中解AC . 【详解】根据三棱锥A BCD -正视图和俯视图,还原后得到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示,由图可知:平面ABD ⊥平面CBD ,过A 作AM ⊥BD 于点M ,连结MC ,则AM ⊥平面CBD , ∴△MCA 为直角三角形. 过C 作CN ⊥BD 于点N ,在直角三角形ABD 中,AB =1,AD 3,∴222BD AB AD =+=所以∠ABD=60°,∠ADB=30°,则在直角三角形ABM 中,AB =1,∠ABM=60°,∴13,22BM AM ==. 同理,在直角三角形CBD 中,13,22DN CN ==. ∴MN =BD -BM -DN =112122--=, ∴222237()122CM CN MN =+=+= 在直角三角形AMC 中,22227310()222AC CM AM ⎛⎫=+=+= ⎪ ⎪⎝⎭故选:C 【点睛】(1)根据三视图画直观图,可以按下面步骤进行:①、首先看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 ;②、观察正视图和侧视图找到几何体前、后、左、右的高度;③、画出整体,让后再根据三视图进行调整.(2)立体几何中求线段长度:①、把线段放在特殊三角形中,解三角形;②、用等体积法求线段.5.A解析:A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BC 的外接圆半径,则可求出三棱锥的高,进而求出三棱锥体积. 【详解】设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D ,半径为r ,在ABC 中,72cos 4214ABC ∠==,14sin ABC ∴∠=, 由正弦定理可得28sin ACr ABC==∠,即4r =,则22543OD =-=,11114214273773324O ABC ABCV SOD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球内三棱锥的相关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BC 的外接圆半径,利用勾股关系求出高.6.A解析:A 【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BCD 选项,利用假设法推出矛盾,可判断A 选项. 【详解】对于A 选项,连接B C ',假设A C '⊥平面MNP ,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A B ''⊥平面BB C C '',B C '⊂平面BB C C '',A B B C '''∴⊥,所以,A B C ''为直角三角形,且A CB ''∠为锐角,因为M 、N 分别为BB '、BC 的中点,则//MN B C ',所以,MN 与A C '不垂直, 这与A C '⊥平面MNP 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A C '与平面MNP 不垂直;对于B 选项,连接B D ''、A C '',如下图所示:因为四边形A B C D ''''为正方形,则A C B D ''''⊥,CC '⊥平面A B C D '''',B D ''⊂平面A B C D '''',CC B D '''∴⊥, A C CC C ''''=,B D ''∴⊥平面A CC '',A C '⊂平面A CC '',A CB D '''∴⊥,M 、P 分别为A B ''、A D ''的中点,则//MN B D '',可得MP A C '⊥, 同理可证A C MN '⊥,MP MN M ⋂=,A C '∴⊥平面MNP ;对于C 选项,连接C D '、A N '、CN 、A P '、PC ,取A B ''的中点E ,连接C E '、PE ,因为四边形CC D D ''为正方形,则CD C D ''⊥,A D ''⊥平面CC D D '',C D '⊂平面CC D D '',C D A D '''∴⊥, CD A D D ''''=,C D '∴⊥平面A CD '',A C '⊂平面A CD '',A C C D ''∴⊥,M 、N 分别为DD '、C D ''的中点,//MN C D '∴,A C MN '∴⊥,在正方形A B C D ''''中,E 、N 分别为A B ''、C D ''的中点,//A E C N ''∴且A E C N ''=, 所以,四边形A EC N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 N C E ''且A N C E ''=, 同理可证四边形CC EP '为平行四边形,//C E CP '∴且C E CP '=, 所以,//A N CP '且A N CP '=,所以,四边形A PCN '为平行四边形, 易得A N CN '=,所以,四边形A PCN '为菱形,所以,A C PN '⊥,MN PN N =,A C '∴⊥平面MNP ;对于D 选项,连接AC 、B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则AC BD ⊥,A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AA BD '∴⊥, AC AA A '⋂=,BD ∴⊥平面AA C ',A C '⊂平面AA C ',AC BD '∴⊥,M 、N 分别为CD 、BC 的中点,则//MN BD ,A C MN '∴⊥,同理可证A C MP '⊥,MN MP M ⋂=,A C '∴⊥平面MNP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7.C解析:C 【分析】A 通过平移,找出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直角三角形求余弦即可. B.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通过勾股定理说明是不是直角三角形.C.求出点M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再求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D.可通过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详解】 设正方体棱长为2A. 取1BB 的中点为N ,则//BC MN ,则AM 与BC 所成角为AMN ∠ 由BC ⊥面11ABB A ,故MN ⊥面11ABB A ,故MN AN ⊥,在Rt ANM △中,5tan 2AMN ∠=,故2cos 3AMN ∠=B. BDM 中,5BM =,22BD =,5DM =,不满足勾股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C. AC BD ⊥,1AC BB ⊥,故AC ⊥面11BB D D ,1//CC 面11BB D D ,故M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等于C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即为122d AC ==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为θ210sin 55d BM θ===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105D.如图ACBD O =OM 为1ACC △的中位线,有1//OM AC故直线1AC 与平面BDM 平行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判定与证明:(1)对于异面直线的判定要熟记异面直线的概念:把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2)对于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熟记线面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定理是关键.8.D解析:D 【分析】先找到几何体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和内切球的半径,再判断每一个选项得解. 【详解】由三视图得几何体为下图中的三棱锥A BCD -,AB ⊥平面BCD ,42AB =,2CE DE ==,2BE =,由题得2CBD π∠=.设外接球的球心为,O 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OE ⊥平面BCD , 连接,OB OA ,取AB 中点F ,连接OF .由题得1222OE BF AB ===,所以222(22)2,23R R =+∴=,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34(23)3233ππ⨯=,所以选项A 错误;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23)48ππ⨯=,所以选项C 错误; 由题得22(42)(22)210AC AD ==+=, 所以△ACD △的高为24026-=, 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 ,则1111111(422242222446)24423222232r ⨯⨯+⨯⨯+⨯⨯+⨯⨯=⨯⨯⨯⨯ 所以22r, 所以内切球的体积为3422)323ππ⨯=(,所以选项B 错误; 所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224()22ππ⨯=,所以选项D 正确. 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求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一般有两种方法:模型法和解三角形法.模型法就是把几何体放在长方体中,使几何体的顶点和长方体的若干个顶点重合,则几何体的外接球和长方体的外接球是重合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22212r a b c =++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如果已知中有多个垂直关系,可以考虑用此种方法.解三角形法就是找到球心O 和截面圆的圆心O ',找到OO '、球的半径OA 、截面圆的半径O A '确定的Rt OO A '△,再解Rt OO A '△求出球的半径OA .9.B解析:B 【分析】根据三棱锥的表面积进一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进一步求出结果. 【详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1111112B D AC AB AD B C D C a ======, 由于三棱锥11A B CD -的表面积为43, 所以()12133442242AB CS S a==⨯⨯=所以2a =()()()2222226++=, 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4663ππ⎛⎫= ⎪ ⎪⎝⎭故选:B . 【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10.A解析:A 【分析】本题首先可根据题意将四面体ABCD 看作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一部分,然后求出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根据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AB ⊥平面BCD ,1AB BC CD BD ====,所以可将四面体ABCD 看作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即直三棱柱的外接球,因为底面三角形BCD 的外心到三角形BCD 的顶点的长度为222131323, 所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221372312r, 则球O 的表面积277π4π4π123S r ,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的计算,能否将四面体ABCD 看作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一部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的计算,是中档题.11.D解析:D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n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m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 对于A ,//n α,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过直线n 的平面β与平面α的交线l 平行于n ,m α⊥,l α⊂,m l ∴⊥,m n ∴⊥,故A 正确;对于B ,若m α⊥,n α⊥,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可得//m n ,故B 正确; 对于C ,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又n α⊄,//n α∴,故C 正确;对于D ,若m n ⊥,//n α,则//m α或m 与α相交或m α⊂, 而m α⊄,则//m α或m 与α相交,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12.C解析:C 【分析】设AH a =,则BH a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得DH a AH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D ⊥DH ,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选项. 【详解】设AH a =,则BH a =,因为'C H ⊥面ABD ,AB 面ABD ,DH ⊂面ABD ,所以'C H ⊥AB ,'C H ⊥DH ,'C H ⊥DB ,又Rt ABC ,1,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所以'1,6C D BD B DAB π==∠=∠=,所以在'Rt AC H 中,'C H ==Rt C HD ’中,()2'222'211DH C D C H a a =-=--=,所以DH a AH ==,所以6ADH DAB π∠=∠=,又23ADB π∠=,所以2HDB π∠=,所以BD ⊥DH ,又'C HDH H =,所以BD ⊥面'C DH ,又'C D ⊂面'C DH ,所以BD ⊥'C D ,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在解决折叠问题时,关键在于得出折叠的前后中,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不变和变化,以及其中的边的长度、角度中的不变量和变化的量.二、填空题13.【分析】把圆锥侧面展开为一个平面图形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线段最短可得【详解】由题意所以圆锥侧面展开图中心角为如图则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圆锥侧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空间几何体表面上两点间的最解析:【分析】把圆锥侧面展开为一个平面图形,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线段最短可得. 【详解】由题意1,4r l ==,所以圆锥侧面展开图中心角为2142ππθ⨯==,如图,2APA π'∠=, 则2442AA '=⨯=.故答案为:42.【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圆锥侧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空间几何体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问题的解决方法常常是把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摊平为一个平面图形,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线段最短求解.14.②③④【分析】取点为线段的中点可判断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点使得利用解出的值即可判断②;连接交于点证明线段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可判断③;求出点的坐标然后计算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即可判断④【详解】对解析:②③④. 【分析】取点M 为线段1BD 的中点可判断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点M ,使得1B M AE ⊥,利用()1110AE B M AE B B BD λ⋅=⋅+=解出λ的值即可判断②;连接AC 、BD 交于点1O ,证明11//EO BD ,线段1BD 到平面AEC 的距离为定值,可判断③;求出点M 的坐标,然后计算平面AEC 和平面MAC 的法向量,即可判断④. 【详解】对于①:连接1AC 交1BD 于点O ,当点M 在O 点时直线AD 与直线1C M 相交,故①不正确,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则()0,0,0D ,()10,0,2D ,()2,0,0A ,()0,2,0C ,()0,0,1E ,()2,2,0B ,()12,2,2B ,对于②:()2,0,1AE =-,假设存在点M ,使得1B M AE ⊥,()()()1110,0,22,2,22,2,22B M B B BD λλλλλ=+=-+--=---,[]0,1λ∈,所以14220AE B M λλ⋅=+-=,解得13λ=,所以当12D M MB =时1B M AE ⊥, 故②正确;对于③:连接AC 、BD 交于点1O ,因为点E 是棱1DD 的中点,此时11//EO BD ,故线段1BD 到平面AEC 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四面体EMAC 的体积为定值,故③正确;对于④:当12D M MB =时,442,,333M ⎛⎫⎪⎝⎭,()2,0,1AE =-,()2,2,0AC =-,设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由111120220m AE x z m AC x y ⎧⋅=-+=⎪⎨⋅=-+=⎪⎩ 令12z =,可得11x =,11y =,可得()1,1,2m =,设平面MAC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242,,333MA ⎛⎫=-- ⎪⎝⎭,由22222220242333n AC x y n MA x y z ⎧⋅=-+=⎪⎨⋅=--=⎪⎩解得:20y =,令 21x =可得22z =,所以1,1,1n,因为1111120m n ⋅=⨯+⨯-⨯=,m n ⊥所以平面EAC ⊥平面MAC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先找到其中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再证明这条垂线在另外一个平面内或与另外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可; (2)利用性质://,αββγαγ⊥⇒⊥(客观题常用); (3)面面垂直的定义(不常用);(4)向量方法: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法向量数量积等于0.15.【分析】取中点连接证明平面可得为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取中点连接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又又面平面在平面上的射影为故为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中中中故答案为:【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 解析:10 【分析】取11B C 中点D ,连接1,A D BD ,证明1A D ⊥平面11B C CB ,可得1A BD ∠为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的角,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取11B C 中点D ,连接1,A D BD ,直三棱柱中,1BB ⊥平面111A B C ,1A D ⊂平面111A B C ,11BB A D ∴⊥,又11111A B A C ==,111A D B C ∴⊥, 又1111B C BB B =,111,B C BB ⊂面11BB C C ,1A D ∴⊥平面11B C CB ,1A B ∴在平面11B C CB 上的射影为DB ,故1A BD ∠为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的角,11Rt A B B 中,22211121125BB A B A B =+=+=111Rt B A C 中,1112212122B C A D=⨯==,1Rt A BD ∴中,1112102sin 5A D A BD AB ∠===, 故答案为:1010. 【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法,证明线面垂直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答;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方向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求解即可.16.【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得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出的外接圆直径可计算出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然后利用球体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如下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圆直径为圆柱的母线长为则的中点到圆柱底面圆上每点的距离都相等 解析:1326π【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C ,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出ABC 的外接圆直径2r ,可计算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半径R ,然后利用球体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如下图所示,圆柱12O O 的底面圆直径为2r ,圆柱的母线长为h , 则12O O 的中点O 到圆柱底面圆上每点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圆柱12O O 的外接球直径为()2222R r h =+.本题中,作出ABC 的外接圆2O ,由于PA ⊥平面ABC ,可将三棱锥P ABC -放在圆柱12O O 中,在ABC 中,22AB =3BC =,4ABC π∠=,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5AC AB BC AB BC ABC +-⋅∠=,由正弦定理可知,ABC 的外接圆直径为5210sin 2ACr AB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直径为()222226R PA r =+=26R =, 因此,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34426132633V R ππ==⨯=⎝⎭. 故答案为:13263.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7.【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根 解析:2【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 【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2BO OC B O O C ''''====,242AO A O ''==所以114428222ABCSBC AO =⋅=⨯⨯= 故答案为:82 【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得出三角形的直观图,并求出对应边长,根据面积公式求解.18.【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的中心为计算得出为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的底面的中心为连接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则由于 解析:36π【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计算得出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连接PE 、AC 、BD ,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边长为a ,则2AC BD a ==,由于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则PE ⊥平面ABCD , 由于正四棱锥P ABCD -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45PAC PCA ∠=∠=, 所以,PAC △是以AP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知,PBD △是以BPD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为AC 的中点,122PE AC a ==,2ABCD S a =正方形,2311183326P ABCD ABCD V S PE a a a -=⋅=⨯⨯==正方形,解得a =,232PE a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122PE AC BD ==,即PE AE BE CE DE ====,所以,E 为正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 球E 的半径为3r PE ==,该球的表面积为2436r ππ=. 故答案为:36π.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9.【分析】由圆柱体积求得底面半径母线长设底面圆心为可得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对应三角形中求解可得【详解】设圆柱底面半径为则母线长为由得设底面圆心为连接则所以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中所以故答案【分析】由圆柱体积求得底面半径,母线长,设底面圆心为O ,可得OEF ∠为异面直线AC 与E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对应三角形中求解可得. 【详解】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则母线长为2r ,由2216r r ππ⋅=得2r.设底面圆心为O ,连接OE ,OF .则//OE AC ,所以OEF ∠为异面直线AC ,EF 所成的角.在Rt OEF △中,2OF =,OE =EF =所以cos 3OE OEF EF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0.【分析】先画出直观图证明平面平面然后侧棱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即为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算出即可【详解】如图作的中点连结因为侧面PBC 和底面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而为的中点所以又所以平面同时平面所以平解析:o 60. 【分析】先画出直观图,证明平面PAD ⊥平面ABC ,然后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即为PAD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算出即可.【详解】如图,作BC 的中点D ,连结AD 、PD 因为侧面PBC 和底面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而D 为BC 的中点,所以BC PD ⊥,BC AD ⊥,又PD AD D ⋂=,所以BC ⊥平面PAD ,同时BC ⊂平面ABC。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为( )A .圆台B .四棱锥C .四棱柱D .四棱台2.如图,△O ′A ′B ′是水平放置的△OAB 的直观图,则△OAB 的面积为( )A .6B .32C .62D .123.已知一个底面是菱形的直棱柱的侧棱长为5,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 A .3034B .6034C .3034135+D .1354.半径为R 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则它的体积为( ) A .3324R π B .338R π C .3525R π D .358R π 5.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 1和V 2,则V 1:V 2=( ) A .1:3B .1:1C .2:1D .3:16.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下图所示,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163π B .193π C .1912π D .43π7.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8,则这个正方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是( ) A .8πB .6πC .4πD .π8.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均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B .12 C .13D .16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A .14斛B .22斛C .36斛D .66斛103cm 的内切球,则此棱柱的体积是( ) A .393B .354cmC .327cmD .318311.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A .1727 B .59C .1027 D .1312.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 .3500cm 3πB .3cm 3866πC .3cm 31372πD .3cm 32048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下列几何体中的________(填入所有可能的几何体前的编号).①三棱锥;②四棱锥;③三棱柱;④四棱柱;⑤圆锥;⑥圆柱.14.用斜二测画法画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时,如果在已知图形中取的x 轴和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则这个正三角形的直观图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15.棱锥的高为16,底面积为51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为50,则截得的棱台的高为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是一个组合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把一个圆锥截成圆台,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的比是1:4,母线长为10cm.求圆锥的母线长.18.(12分)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1)试判断该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2)画出其侧视图,并求该平面图形的面积;(3)求出该几何体的体积.19.(12分)如下图,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的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化了,会溢出杯子吗?请用你的计算数据说明理由.20.(12分)已知某几何体的侧视图与其正视图相同,相关的尺寸如图所示,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21.(12分)如图所示,设计一个四棱锥形冷水塔塔顶,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已知底面边长为2m,高为7m,制造这个塔顶需要多少铁板?22.(12分)如图,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a,连接A′C′,A′D,A′B,BD,BC′,C′D,得到一个三棱锥.求:(1)三棱锥A′-BC′D的表面积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比值;(2)三棱锥A′-BC′D的体积.)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D【解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四棱台.故选D.【解析】△OAB 是直角三角形,OA =6,OB =4,∠AOB =90°,∴164122OAB S =⨯⨯=△.故选D .3.【答案】A【解析】由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是9和15,得菱形的边长为22915334222⎛⎫⎛⎫+= ⎪ ⎪⎝⎭⎝⎭,则这个菱柱的侧面积为3434530342⨯⨯=.故选A . 4.【答案】A【解析】依题意,得圆锥的底面周长为πR ,母线长为R ,则底面半径为2R,高为32R ,所以圆锥的体积2313332224R R R ⎛⎫⨯π⨯⨯=π ⎪⎝⎭.故选A . 5.【答案】D【解析】()121::3:13V V Sh Sh ⎛⎫== ⎪⎝⎭.故选D .6.【答案】B【解析】设球半径是R ,依题意知,该三棱柱是一个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1的正三棱柱,记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是O 1,O ,易知球心是线段O 1O 的中点,于是222123192312R ⎛⎫⎛⎫=+= ⎪ ⎪ ⎪⎝⎭⎝⎭,因此所求球的表面积是2191944123R ππ=π⨯=, 故选B . 7.【答案】C【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a 3=8,所以a =2,而此正方体内的球直径为2,所以S 表=4πr 2=4π.故选C . 8.【答案】C【解析】该几何体的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且P A =AB =AD =1,P A ⊥AB ,P A ⊥AD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则2111133V =⨯⨯=,故选C .【解析】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12384r ⨯⨯=,∴163r =,所以米堆的体积为21116320354339⎛⎫⨯⨯⨯⨯= ⎪⎝⎭,故堆放的米约为320 1.62229÷≈,故选B . 10.【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棱柱的高为23cm ,底面正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3cm , ∴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6cm ,正三棱柱的底面面积为293cm ,∴此三棱柱的体积()3932354cm V =⨯=.故选B .11.【答案】C【解析】由零件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两个圆柱组合而成,如图所示.切削掉部分的体积V 1=π×32×6-π×22×4-π×32×2=20π(cm 3), 原来毛坯体积V 2=π×32×6=54π(cm 3).故所求比值为1220105427V V π==π.故选C . 12.【答案】A【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 ,则由题知球被正方体上面截得圆的半径为4, 球心到截面圆的距离为R -2,则R 2=(R -2)2+42,解得R =5.∴球的体积为3345500cm 33π⨯π=.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答案】①②③⑤【解析】三棱锥的三视图中含有三角形,∴正视图有可能是三角形,满足条件. 四棱锥的三视图中含有三角形,满足条件. 三棱柱的三视图中含有三角形,满足条件. 四棱柱的三视图中都为四边形,不满足条件. 圆锥的三视图中含有三角形,满足条件. 圆柱的三视图中不含有三角形,不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14.【答案】6415.【答案】11【解析】设棱台的高为x ,则有2165016512x -⎛⎫= ⎪⎝⎭,解之,得x =11. 16.【答案】36+128π【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组合几何体下面是一个圆柱,上面是一个三棱柱,故所求体积为1346168361282V =⨯⨯⨯+π⨯=+π.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答案】403cm . 【解析】如图,设圆锥母线长为l ,则1014l l -=,所以cm 403l =.18.【答案】(1)正六棱锥;(2)见解析,232a ;(3)332a .【解析】(1)由该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正六棱锥. (2)该几何体的侧视图如图.其中AB =AC ,AD ⊥BC ,且BC 的长是俯视图正六边形对边的距离,即3BC a =,AD 是正六棱锥的高,即3AD a =,所以该平面图形的面积为2133322a a a =.(3)设这个正六棱锥的底面积是S ,体积为V ,则223336S =,所以2313333322V a a a =⨯⨯=.19.【答案】不会,见解析.【解析】因为()33314144134cm 2323V R =⨯π=⨯⨯π⨯≈半球,()22311412201cm 33V r h =π=π⨯⨯≈圆锥,134<201,所以V 半球<V 圆锥,所以,冰淇淋融化了,不会溢出杯子. 20.【答案】74V π=.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大圆柱内挖掉了小圆柱,两个圆柱高均为1,底面是半径为2和32的同心圆,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3741124V π⎛⎫=π⨯-π⨯= ⎪⎝⎭.21.【答案】282m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AC 和BD 交于O ,连接SO .作SP ⊥AB ,连接OP .在Rt △SOP 中,)7m SO =,()11m 2OP BC ==,所以)22m SP =, 则△SAB 的面积是)2122222m 2⨯⨯=.所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242282m ⨯,即制造这个塔顶需要282m 铁板.22.【答案】(13;(2)33a .【解析】(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 ∴2A B A C A D BC BD C D a ''''''======,∴三棱锥A ′-BC ′D 的表面积为213422232a a a ⨯=.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 2,故三棱锥A ′-BC ′D 的表面积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比值为2233a . (2)三棱锥A ′-ABD ,C ′-BCD ,D -A ′D ′C ′,B -A ′B ′C ′是完全一样的.故V三棱锥A′-BC′D=V正方体-4V三棱锥A′-ABD=3 32114323a a a a-⨯⨯⨯=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中的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4 B.6 C.8 D.12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A.存在两条异面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个平面B.若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底面是矩形的四棱柱是长方体D.棱台的侧面都是等腰梯形4.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上面,则这个正方体的下面是()A.0 B.9 C.快D.乐5.如图,O A B'''△是水平放置的OAB△的直观图,则AOB△的面积是()。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2)

3.设 ,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 ,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 , ,则 ;
②若 , ,则 ;
③若 , , ,则 ;
④若 , ,则 与 所成的角和 与 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并称现代数学的两大源泉.在《九章算术》卷五商功篇中介绍了羡除(此处是指三面为等腰梯形,其他两侧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五面体)体积的求法.在如图所示的羡除中,平面 是铅垂面,下宽 ,上宽 ,深 ,平面BDEC是水平面,末端宽 ,无深,长 (直线 到 的距离),则该羡除的体积为()
D. , 与 所成的角,转化为 的大小, 的最小角是 与平面 所成的角,即 ,此时 ,所以 的最小角大于 ,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几何的综合应用,包含线线,线面角,垂直关系,首先会作图,关键选项是C和D,C选项的关键是 平面 ,点 是等边三角形的中心,D选项的关键是知道先与平面中线所成角中,其中线面角是其中的最小角.
C. , ,则 D. , ,则
12.在正方体 中, 和 分别为 ,和 的中点.,那么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矩形 中, , ,点E为 的中点,F为线段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 沿 折起,使得平面 平面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详解】
依题意, ,而 ,
解得 ,记 的中心为О, 的中心为О1,则 ,
取 的中点 ,因为 , ,由勾股定理得 ,同理可得 ,
所以正三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即 , 为外接球的半径,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数学必修2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解析: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为真命题,选A。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解析:如果直线α垂直于平面β,则α内不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选A。
3、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是()解析: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为直角,选D。
4、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AB二面角D’-AB-D的大小是()解析:AB二面角D’-AB-D为60度,选C。
5、直线5x-2y-10=0在x轴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解析:将y=0代入5x-2y-10=0,得到x=2,即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2;将x=0代入5x-2y-10=0,得到y=-5,即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5,选B。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解析:将2x-y=7和3x+2y-7=0联立,解得交点为(3,-1),选A。
7、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解析:3x-4y+6=0的斜率为3/4,与其垂直的直线斜率为-4/3,过点P(4,-1),代入点斜式方程y+1=-4/3(x-4),化简得到4x+3y-13=0,选A。
8、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解析:正方体的全面积为6a,每个面积为a,每个面的对角线长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即球的直径。
因此球的直径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即a的开根号乘以根号3.球的表面积为4πr^2,即4π(0.5a√3)^2=3πa^2,选C。
9、圆x^2+y^2-4x-2y-5=0的圆心坐标是:()解析:将x^2-4x和y^2-2y分别配方得到(x-2)^2-4+(y-1)^2-1=0,即(x-2)^2+(y-1)^2=5,圆心坐标为(2,1),选B。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正三角形,O 是其中心,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 )A 5B .2C 3D 2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梭BC ,CD 的中点,则1A F 与1C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5B 25C 5D 25 3.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E 为棱1AA 的中点,截面1CD E 交棱AB 于点F ,则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 .394πB .414πC .12πD .434π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为( )A.43B.2C.4 D.6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是()A.24 B.30 C.47D.7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2πB .3πC .4πD .16π7.《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步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EF AB ,若3AB EF =,ADE 和BCF △都是正三角形,且2AD EF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B .4πC .3πD .2π 8.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平面ADE ;②DE BM ⊥;③平面//BDM 平面AFN ;④AM ⊥平面BDE .以上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 9.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2AD BC =,E 为PD 中点,平面ABE 交PC 于F ,则PF FC=( )A .1B .32C .2D .3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意思是:球的体积V 乘16,除以9,再开立方,即为球的直径d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球的表面积S 计算公式为( )A .2278S d =B .2272S d =C .292S d =D .21114S d = 11.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定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A .m 、n 是α内的两条直线,且//m β,βn//B .α、β都垂直于平面γC .α内不共线三点到β的距离相D .m 、n 是两条异面直线,m α⊂,n β⊂,且//m β,//n α12.已知直线a 、b 都不在平面α内,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若//a b ,//a α,则//b αB .若//a b ,a α⊥,则b α⊥C .若a b ⊥,//a α,则b α⊥D .若a b ⊥,a α⊥,则//b α二、填空题1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90CAB ∠=︒,1222AA AB AC ===,则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14.如图,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3BAD π∠=,E 是棱AB 的中点,设平面α经过直线1A E ,且α平面111,B BCC l α=⋂平面112C CDD l =,若α⊥平面11A ACC ,则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15.如图,在一个底面面积为4,侧棱长为10的正四棱锥P ABCD -中,大球1O 内切于该四棱锥,小球2O 与大球1O 及四棱锥的四个侧面相切,则小球2O 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 ),地球上一点A 的纬度是指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 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 且与OA 垂直的平面.在点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 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17.如图,正方形BCDE 的边长为a ,已知3AB BC =,将ABE △沿边BE 折起,折起后A 点在平面BCDE 上的射影为D 点,则翻折后的几何体中有如下描述:①AB 与DE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②//AB CE ;③B ACE V -体积是316a ;④平面ABC ⊥平面ADC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填写你认为正确的序号)18.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卢浮宫博物馆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为正四棱锥,且该正四棱锥的高为21米,底面边长为30米,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若玻璃金字塔五个顶点恰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半径为______米.19.如图,已知一个八面体的各条棱长均为2,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给出下列说法:①该八面体的体积为83;②该八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8π; ③E 到平面ADF 3;④EC 与BF 所成角为60°.其中正确的说法为__________.(填序号)20.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 C ⊥平面ABC ,侧面11ABB A 为矩形,11,2AB AA AC ===.(1)证明:平面11ABB A ⊥平面1BB C ;(2)求四棱锥11C ABB A -的体积.22.如图所示,已知在三棱锥A BPC -中,,AP PC AC BC ⊥⊥,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Ⅰ)求证://DM 平面APC ;(Ⅱ)求证:平面ABC ⊥平面APC ;(Ⅲ)若4,20BC AB ==,求三棱锥D BCM -的体积.2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若G 为AD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1)求证://BG平面PDE;(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若存在,确定点F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出.24.如图,四棱锥P ABCD-中,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梯形,//AD BC,6BC=,2PA AD CD===,E是BC上一点且23BE BC=,PB AE⊥.(1)求证:AB⊥平面PAE;(2)求点C到平面PDE的距离.2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DP=90°,PD=AD,∠PDC=60°,E为PD中点.(1)求证:PB//平面ACE:(2)求四棱锥E ABCD-的体积.26.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AP⊥平面PCD,E,F分别为PC,AB 的中点求证:(1)平面PAD ⊥平面ABCD ;(2)//EF 平面PAD【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设底面边长为2x ,表示出2522x AO OE -===1333x OE CE ==,即可求出x ,进而求出腰长.【详解】根据三视图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则底面中心O 在CE 上,连接AO ,可得AO ⊥平面ABC , 由三视图可知5AB AC AD ===45AEC ∠=,设底面边长为2x ,则DE x =,则25AE x =-则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OE 中,2522x AO OE -===, O 是底面中心,则1333x OE CE ==, 2532x x -=,解得3x = 则1AO =,底面边长为23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23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计算原几何体的相关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正三棱锥中的关系求出底面边长.2.D解析:D【分析】延长DA至G,使AG CE=,可证11//A G C E,得1GA F∠是异面直线1A F与1C E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GF△中,由余弦定理可得结论.【详解】延长DA至G,使AG CE=,连接1,GE GA,GF,11,AC A C,又//AG CE所以AGEC是平行四边形,//,GE AC GE AC=,又正方体中1111//,AC AC AC AC=,所以1111//,AC DE AC DE=,所以11AC EG是平行四边形,则11//A G C E,所以1GA F∠是异面直线1A F与1C E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正方体棱长为2,在正方体中易得15AG=10GF=22222112(21)3A F AA AF=+=++=,1AGF△中,2221111125cos2253AG A F GFGA FAG A F+-∠===⋅⨯⨯.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 (1)定义法:根据定义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并证明,然后解三角形得结论;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两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B解析:B 【分析】可证F 为AB 的中点,设1DD 的中点为G ,DFC △的外接圆的球心为1O ,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连接11,,,OG OF OO A B ,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可求DFC △的外接圆的半径,从而可求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半径.【详解】设1DD 的中点为G ,DF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1O ,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连接11,,,OG OF OO A B ,因为平面11//A ABB 平面11D DCC ,平面1CD E ⋂平面11A ABB EF =,平面1CD E ⋂平面111D DCC D C =,故1//EF D C , 而11//A B D C ,故1//EF A B ,故F 为AB 的中点, 所以145DF CF ==+=,故3cos 5255DFC ∠==⨯⨯,因为DFC ∠为三角形的内角,故4sin 5DFC ∠=,故DF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254245⨯=,1OO ⊥平面ABCD ,1DD ⊥平面ABCD ,故11//OO DD ,在平面1GDO O 中,111,OG DD O D DD ⊥⊥,故1//OG O D , 故四边形1GDO O 为平行四边形,故1//OO GD ,1OO GD =, 所以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541116+=, 故四面体1CDF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41414164ππ⨯=,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的半径,关键是球心位置的确定,通常利用“球心在过底面外接圆的圆心且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上”来确定.4.B解析:B 【分析】根据三视图判断出几何体的结构,利用椎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该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四棱锥,该棱锥满足底面是直角梯形,且侧棱ED ⊥平面ABCD ,所以其体积为11(12)22232V =⨯⨯+⨯⨯=,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根据几何体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2)结合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利用体积公式求得结果.5.D解析:D 【分析】先找到几何体的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高,再求几何体的体积得解.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图中的四棱锥1P CDD E -, 由题得22437AD =-7 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11(24)676732⋅+⋅=. 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通过三视图找几何体原图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法;(2)拼凑法;(3)模型法.本题利用的就是模型法.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6.C解析:C 【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确定其结构,再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得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P ABCD -,如图,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B ⊥底面ABCD ,由PB ⊥底面ABCD ,AD ⊂面ABCD ,得PB AD ⊥,又AD AB ⊥,AB PB B ⋂=,,AB PB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而PA ⊂平面PAB ,所以AD PA ⊥,同理DC PC ⊥,同样由PB ⊥底面ABCD 得PB BD ⊥,所以PD 中点O 到四棱锥各顶点距离相等,即为其外接球球心,PD 为球直径,222222PD PB BD PA AD AB =+=++=,∴外接球半径为12ADr ==, 表面积为2414S ππ=⨯=.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考查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解题关键是确定外接球的球心.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心(外接圆圆心)且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7.D解析:D 【分析】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然后在CFG △中求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在平面ABFE 中,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设1EF =,则3AB =,2BC CF AE ===,因为//EF AB ,//FG AE ,所以,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2FG AE ==,1AG =,2BG =, 由于2ABC π∠=,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CG BC BG =+=所以,222CG CF FG =+,则2CFG π∠=.故选:D.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8.A解析:A 【分析】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得出BM ∥平面ADNE ,判断①正确;由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判断②正确;由BD ∥FN ,得出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证明平面BDM ∥平面AFN ,判断③正确;由MC BD ⊥,ED ⊥AM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判断④正确. 【详解】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如图1所示; 对于①,平面BCMF ∥平面ADNE ,BM ⊂平面BCMF , ∴BM ∥平面ADNE ,①正确;对于②,如图2所示,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所以DE BM ⊥,②正确; 对于③,如图2所示,BD ∥FN ,BD ⊄平面AFN ,FN ⊂平面AFN ,∴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且BD ∩BM =B ,∴平面BDM ∥平面AFN ,③正确; 对于④,如图3所示,连接AC ,则BD AC ⊥,又MC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MC BD ⊥,又ACMC C ,所以BD ⊥平面ACM ,所以BD ⊥AM ,同理得ED ⊥AM ,ED BD D =,所以AM ⊥平面BDE ,∴④正确.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展开空间想象,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再由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去判断命题的正确性.9.C解析:C 【分析】首先通过延长直线,DC AB ,交于点G ,平面BAE 变为GAE ,连结PG ,EG 交于点F ,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求PFFC的值. 【详解】延长,DC AB ,交于点G ,连结PG ,EG 交PC 于点F ,//AD BC ,且2AD BC =,可得点,B C 分别是,AG DG 的中点,又点E 是PD 的中点,PC ∴和GE 是△PGD 的中线,∴点F 是重心,得2PFFC=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到PC 与平面BAE 的交点,即将平面BAE 转化为平面GAE 是关键. 10.A解析:A【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球的体积公式3432d π⎛⎫ ⎪⎝⎭求解出π的值,然后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242d π⎛⎫⎪⎝⎭求解出S 的表示,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因为3169V d =,所以33941632d d V π⎛⎫==⎪⎝⎭,所以278π=,所以2222727442848d d S d π⎛⎫==⨯⨯=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球的体积公式得到π的表示,再将π带入到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完成求解.11.D解析:D 【分析】取a αβ⋂=,且//m a ,//n a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根据αγ⊥,βγ⊥判断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可判断B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判断出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可判断C选项;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 选项. 【详解】对于A 选项,若a αβ⋂=,且//m a ,//n a ,m β⊄,n β⊄,则//m β,βn//,但α与β相交;对于B 选项,若αγ⊥,βγ⊥,则α与β平行或相交;对于C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如下图所示: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则//DE BC ,DE β⊂,BC β⊄,//BC β∴,所以,点B 、C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由于D 为AB 的中点,则点A 、B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所以,点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 对于D 选项,如下图所示:由于//n α,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则//a n ,//n a ,a β⊄,n β⊂,//a β∴,//m β,m a A =,m α⊂,a α⊂,//αβ∴.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或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有: ①用定义,此类题目常用反证法来完成证明;②用判定定理或推论(即“线线平行”⇒“面面平行”),通过线面平行来完成证明; ③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这一性质进行证明; ④借助“传递性”来完成.12.C解析:C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b 与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b与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由于直线a 、b 都不在平面α内.在A 中,若//a α,过直线a 的平面β与α的交线m 与a 平行,因为//a b ,可得//b m ,b α⊄,m α⊂,所以,//b α,A 选项正确;在B 中,若a α⊥,则a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a b ,则b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故b α⊥,B 选项正确; 在C 中,若a b ⊥,//a α,则b 与α相交或平行,C 选项错误;在D 中,若a b ⊥,a α⊥,则//b α或b α⊂,b α⊄,//b α∴,D 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二、填空题13.【分析】取中点连接证明平面可得为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取中点连接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又又面平面在平面上的射影为故为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中中中故答案为:【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解析:10【分析】取11B C 中点D ,连接1,A D BD ,证明1A D ⊥平面11B C CB ,可得1A BD ∠为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的角,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取11B C 中点D ,连接1,A D BD ,直三棱柱中,1BB ⊥平面111A B C ,1A D ⊂平面111A B C ,11BB A D ∴⊥,又11111A B A C ==,111A D B C ∴⊥, 又1111B C BB B =,111,B C BB ⊂面11BB C C ,1A D ∴⊥平面11B C CB ,1A B ∴在平面11B C CB 上的射影为DB ,故1A BD ∠为直线1A B 与侧面11B C CB 所成的角,11Rt A B B 中,22211121125BB A B A B =+=+= 111Rt B A C 中,1112212122B C A D ===,1Rt A BD ∴中,1112102sin 5A D A BD AB ∠===10【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法,证明线面垂直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答;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方向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求解即可.14.【分析】取的中点连接证明平面平面平面即平面然后分别取的中点证明平面平面可得可得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与所成的角由余弦定理可得答案【详解】由直四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相等所以是菱形连接且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且解析:910【分析】取AD 的中点F ,连接1A F ,证明平面1A EF ⊥平面11A ACC ,平面1A EF 即平面α,然后分别取1111B C D C 、的中点M N 、,证明平面1//A EF 平面MNC ,可得//CM 1l ,//CN 2l ,可得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即CM 与CN 所成的角,由余弦定理可得答案.【详解】由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3BAD π∠=,所以ABCD 是菱形,连接AC BD 、,1111AC B D 、,且ACBD O =,11111A C B D O ⋂=,所以BD AC ⊥,1111B D A C ⊥,因为1A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所以1AA BD ⊥,且1AA AC A =,所以BD ⊥平面11A ACC ,取AD 的中点F ,连接1A F ,连接EF 交AC 与G ,所以//EF BD ,且G 是AO 的中点,所以EF ⊥平面11A ACC ,所以平面1A EF ⊥平面11A ACC , 又1A E ⊂平面1A EF ,所以平面1A EF 即平面α,分别取1111B C D C 、的中点M N 、,连接MN 交11A C 与H 点,H 即为11O C 的中点, 所以1A H GC =,且1//A H GC ,所以四边形1A HCG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A G HC ,1AG ⊄平面CMN ,CH ⊂平面CMN ,所以//A G 平面CMN , 又因为11//////EF BD B D MN ,EF ⊄平面CMN ,MN ⊂平面CMN , 所以//MN 平面CMN ,又1AG EF G =,所以平面1//A EF 平面MNC ,且平面11B C CB ⋂平面MNC MC =, 平面11D C CD平面MNC NC =,所以//CM 1l ,//CN 2l ,所以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即CM 与CN 所成的角,设2AB =, 则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均为2,由3BAD π∠=,所以112BD AB B D ===,11112MN D B ==,且CM CN ====,由余弦定理得222551922510CM CN MN MCN CM CN +-+-∠===⨯⨯.故答案为:910.【点睛】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点是作出平面α及找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象力.15.【分析】设为正方形的中心的中点为连接求出如图分别可求得大球与小球半径分别为和进而可得小球的体积【详解】解:由题中条件知底面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设O 为正方形的中心的中点为M 连接则如图在截面中设N 为 解析:224【分析】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AB 的中点为M ,连接PM ,OM ,PO ,求出OM ,PM ,PO ,如图,分别可求得大球1O 与小球2O 半径分别为22和24,进而可得小球的体积. 【详解】解:由题中条件知底面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AB 的中点为M ,连接PM ,OM ,PO ,则1OM =,221013PM PA AM =-=-=,9122PO =-=,如图,在截面PMO 中,设N为球1O 与平面PAB 的切点,则N 在PM 上,且1O N PM ⊥,设球1O 的半径为R ,则1O N R =,∵1sin 3OM MPO PM ∠==,∴1113NO PO =,则13PO R =,11422PO PO OO R =+==∴22R =,设球1O 与球2O 相切于点Q ,则22PQ PO R R =-=,设球2O 的半径为r ,同理可得4PQ r =,∴224R r ==,故小球2O 的体积342324V r π==.故答案为:224.【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16.40°【分析】画出过球心和晷针所确定的平面截地球和晷面的截面图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有关截线的关系根据点处的纬度计算出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详解】画出截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是赤解析:40° 【分析】画出过球心和晷针所确定的平面截地球和晷面的截面图,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有关截线的关系,根据点A 处的纬度,计算出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 【详解】画出截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CD 是赤道所在平面的截线;l 是点A 处的水平面的截线,依题意可知OA l ⊥;AB 是晷针所在直线.m 是晷面的截线,依题意依题意,晷面和赤道平面平行,晷针与晷面垂直,根据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可知//m CD 、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得AB m ⊥.. 由于40,//AOC m CD ∠=︒,所以40OAG AOC ∠=∠=︒, 由于90OAG GAE BAE GAE ∠+∠=∠+∠=︒,所以40BAE OAG ∠=∠=︒,也即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40BAE ∠=︒. 故答案为:40°.【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解题的关键是将稳文中的数据建立平面图形,属于中档题.17.①③④【分析】作出折叠后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由题中条件得到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求出其正切可判断①正确;根据线面垂直的的判定定理先证明平面可判断②错;根据等体积法由体积公式求出可判断③正确;根据面面垂直的解析:①③④ 【分析】作出折叠后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由题中条件,得到ABC ∠是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的角,求出其正切,可判断①正确;根据线面垂直的的判定定理,先证明CE ⊥平面ABD ,可判断②错;根据等体积法,由体积公式求出B ACE V -,可判断③正确;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④正确. 【详解】作出折叠后的几何体直观图如图所示:由题意,3AB a =,BE a =,∴2AE a =;∴22AD AE DE a =-=,222AC CD AD a ∴=+=,∵//BC DE ,∴ABC ∠是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的角, 在Rt ABC 中, tan 2ACABC BC∠==①正确; 连结BD ,CE ,则CE BD ⊥,又AD ⊥平面BCDE ,CE ⊂平面BCDE , ∴CE AD ⊥,又BDAD D ,BD ⊂平面ABD ,AD ⊂平面ABD ,∴CE ⊥平面ABD ,又AB 平面ABD , ∴CE AB ⊥.故②错误.三棱锥B ACE -的体积2311113326B ACE A BCE BCE V V S AD a a a --===⨯⨯=⋅⨯.故③正确.∵AD ⊥平面BCDE ,BC ⊂平面BCDE ,∴BC AD ⊥,又BC CD ⊥,CD AD D =,CD ⊂平面ADC ,AD ⊂平面ADC ,∴BC ⊥平面ADC ,∵BC ⊂平面ABC , ∴ABC ⊥平面ADC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 思路点睛:判断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时,一般根据相关概念,结合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以及面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根据题中条件,进行判断或证明.18.【分析】作出图形设球体的半径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出关于的等式进而可解得的值【详解】如下图所示:在正四棱锥中设为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则底面由题意可得则设该球的半径为设球心为则由勾股定理可得即解得故答解析:29714【分析】作出图形,设球体的半径为R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出关于R 的等式,进而可解得R 的值. 【详解】 如下图所示: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设M 为底面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则PM ⊥底面ABCD ,由题意可得21PM =,30AB =,2302BD ==,则152BM = 设该球的半径为R ,设球心为O ,则O PM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OB OM BM =+,即()(22221152R R =-+,解得29714R =. 故答案为:29714.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9.②④【分析】①求出该八面体的体积即可判断;②可得球心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即可得出半径求出表面积;③取AD 的中点G 连接EGFGEF 过E 作求出即可;④可得为所成角【详解】①八面体的体积为;②八面体解析:②④ 【分析】①求出该八面体的体积即可判断;②可得球心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即可得出半径求出表面积;③取AD 的中点G ,连接EG ,FG ,EF ,过E 作EH FG ⊥,求出EH 即可;④可得DEC ∠为所成角. 【详解】①八面体的体积为21822(22)33⨯⨯⨯=; ②八面体的外接球球心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交点,易得外接球半径为2,表面积为8π;③取AD 的中点G ,连接EG ,FG ,EF ,易得3EG FG ==AD ⊥平面EGF ,过E 作EH FG ⊥,交FG 的延长线于H ,又EH AD ⊥,AD FG G ⋂=,故EH ⊥平面ADF , 解得26EH =,所以E 到平面ADF 26; ④因为//ED BF ,所以EC 与BF 所成角为60︒. 故答案为:②④. 【点睛】解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八面体的性质,根据线面垂直关系得到点到平面的垂线段.20.【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底面三角形的高:棱锥的高为:设外接球半径为R 解得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解析:232a π 【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 【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底面三角形的高:22a a =,3a =, 设外接球半径为R ,222))R R a =-+,解得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342a ππ⎫⨯=⎪⎪⎝⎭; 故答案为:232a π. 【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球心的位置,在正四面体中求出球的半径.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3. 【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先证明AB ⊥平面1BB C ,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先由(1)得到AB BC ⊥,求出BC 和1B C ,过点C 作1CD BB ⊥于点D ,求出CD ,再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1B C ⊥平面ABC ,AB平面ABC ,∴1B C AB ⊥,又四边形11ABB A 为矩形,∴1AB B B ⊥.又∵111B B B C B ⋂=,1B B ⊂平面1BB C ,1B C ⊂平面1BB C ,∴AB ⊥平面1BB C , 又AB平面11ABB A ,∴平面11ABB A ⊥平面1BB C .(2)由(1)知AB ⊥平面1BB C ,∴AB BC ⊥,则223BC AC AB =-=,从而()221231B C =-=,在1BB C △中,过点C 作1CD BB ⊥于点D , 由于平面11ABB A ⊥平面1BB C ,平面11ABB A 平面11BB C BB =,∴CD ⊥平面11ABB A , 由1111122BCB SB C BC BB CD =⋅=⋅可得32CD =, ∴四棱锥11C ABB A -的体积为111133123323ABB A V S CD =⋅=⨯⨯⨯=.【点睛】 方法点睛:证明空间中位置关系时,通常根据空间中线面、面面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直接证明即可;有时也可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对应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法向量等,根据空间位置的向量表示进行判断. 22.(1)见详解;(2)见详解;(3)107 【分析】(1)先证DM AP ∥,可证//DM 平面APC .(2)先证AP ⊥平面PBC ,得⊥AP BC ,结合AC BC ⊥可证得BC ⊥平面APC . (3)等积转换,由D BCM M DBC V V --=,可求得体积. 【详解】证明:因为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所以MD 是ABP △的中位线,MD AP .又MD平面APC ,AP ⊂平面APC ,所以MD 平面APC .(2)证明:因为PMB △为正三角形,D 为PB 的中点,所以MD PB ⊥.又MDAP ,所以AP PB ⊥.又因为AP PC ⊥,PB PC P =,所以AP ⊥平面PBC .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AP BC . 又因为BC AC ⊥,AC AP A ⋂=, 所以BC ⊥平面APC . (3)因为AP ⊥平面PBC ,MDAP ,所以MD ⊥平面PBC ,即MD 是三棱锥M DBC -的高. 因为20AB =,M 为AB 的中点,PMB △为正三角形, 所以310,53PB MB MD MB ====. 由BC ⊥平面APC ,可得BC PC ⊥,在直角三角形PCB 中,由104PB BC =,=,可得221PC =. 于是1114221221222BCD BCP S S ⨯⨯⨯=△△==.112215310733D BCM M DBC BCD V V S MD --⨯⨯=△===【点睛】关键点睛:三棱锥的体积直接求不便时,常采用等积转换的方法,选择易求的底面积和高来求体积.23.(1)证明见解析;(2)点F 为PC 的中点,证明见解析. 【分析】(1)连接,DE PE ,可证明四边形DGBE 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G DE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即可证明;(2)猜想点F 为PC 的中点时,平面DEF ⊥平面ABCD ,再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PG ⊥平面ABCD ,//OF PG ,可得OF ⊥平面ABCD ,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详解】。
高中数学 单元综合测试1(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北师大版高一必修2数学试题

单元综合测试一(第一章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几何体是柱体的是(B)解析:A中的侧棱不平行,所以A不是柱体,C是圆锥,D是球体,B是棱柱.2.已知圆锥的表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那么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C)A.120°B.150°C.180°D.240°解析: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母线为l,则πrl+πr2=3πr2,得l=2r,所以展开图扇形半径为2r,弧长为2πr,所以展开图是半圆,所以扇形的圆心角为180°,故选C.3.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D) A.由一个圆台、两个圆锥构成B.由两个圆台、一个圆锥构成C.由一个圆柱、一个圆锥构成D.由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构成解析:把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由旋转体的定义可确定所得的几何体.等腰梯形绕着不同的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几何体不同,要加以细致地分析.若绕着它的较短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应是圆柱两端各挖去一个圆锥;而绕着较长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外加两个圆锥.4.若一个正四棱锥的左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如图),则该正四棱锥的体积是(C)A .1 B. 3 C.433D .2 3 解析:如图,据条件可得几何体为底面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面是等腰三角形,斜高为2,棱锥是高为22-12的正四棱锥,故其体积V =13×4×22-12=433.故选C.5.已知直线a 和平面α,β,α∩β=l ,a ⃘α,a ⃘β,且a 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b 和c ,则b 和c 的位置关系是( D )A .相交或平行B .相交或异面C .平行或异面D .相交、平行或异面解析:由题意,若a ∥l ,则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可知a ∥α,a ∥β,从而a 在α,β内的射影直线b 和c 平行;若a ∩l =A ,则a 在α,β内的射影直线b 和c 相交于点A ;若a ∩α=A ,a ∩β=B ,且直线a 和l 垂直,则a 在α,β内的射影直线b 和c 相交,否则直线b 和c 异面.综上所述,b 和c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平行或异面,故选D.6.在四面体ABCD 中,下列条件不能得出AB ⊥CD 的是( D ) A .AB ⊥BC 且AB ⊥BD B .AD ⊥BC 且AC ⊥BD C .AC =AD 且BC =BD D .AC ⊥BC 且AD ⊥BD解析:①∵AB ⊥BD ,AB ⊥BC ,BD ∩BC =B ,∴AB ⊥平面BCD ,∵CD 平面BCD ,∴AB ⊥CD ,②设A 在平面BCD 射影为O ,AO ⊥平面BCD ,∵AD⊥BC,AC⊥BD,∴O为△BCD的垂心.连接BO,则BO⊥CD,AO⊥CD,∴CD⊥平面ABO.∵AB平面ABO.∴AB⊥CD,③取CD中点G,连接BG,AG,∵AC=AD且BC=BD,∴CD⊥BG,CD⊥AG,∵BG∩AG=G,∴CD⊥平面ABG,∵AB平面ABG,∴AB⊥CD,综上选项A,B,C能够得出AB⊥CD,故选D.7.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1,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B)A.4πB.3πC.2πD.π解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这是一个四棱锥,如图.底面是一个边长是1的正方形,一条侧棱AE与底面垂直,可将此四棱锥放到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内,可知,此正方体与所研究的四棱锥有共同的外接球,∴四棱锥的外接球即是边长为1的正方体的外接球,外接球的直径是A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知AC=1+1+1=3,∴外接球的表面积是4×π×(32)2=3π,故选B.8.如图,已知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2πcm ,高为2cm ,AB ,CD 分别是两底面的直径,AD ,BC 是母线.若一只小虫从A 点出发,从侧面爬行到C 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度是( C )A.233 cm B .2 3 cmC .2 2 cmD .4 cm解析:如图,在圆柱侧面展开图中,线段AC 1的长度即为所求.在Rt △AB 1C 1中,AB 1=π·2π=2 cm ,B 1C 1=2 cm ,∴AC 1=22cm ,故选C.9.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周及顶点均在球面上,若圆锥的轴截面为正三角形,则圆锥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为( D )A .2732B .38C .3316 D .932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 ,圆锥的高为h ,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圆锥的母线长为2r ,结合图形(图略)可得2r =2R cos30°=3R ,所以,r =32R ,圆锥的高为h =(2r )2-r 2=3r =3×32R =32R ,所以,圆锥的体积为13πr 2h =13π×⎝⎛⎭⎫32R 2×32R =3πR 38,因此,圆锥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为3πR 384πR 33=38×34=932. 10.如图,三棱锥S -ABC 中,∠SBA =∠SCA =90°,△ABC 是斜边AB =a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以下结论中:①异面直线SB 与AC 所成的角为90°; ②直线SB ⊥平面ABC ; ③平面SBC ⊥平面SAC ; ④点C 到平面SAB 的距离是12a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D ) A .1 B .2 C .3 D .4解析:由题意知AC ⊥平面SBC ,故AC ⊥SB ,故①正确;再根据SB ⊥AC 、SB ⊥AB ,可得SB ⊥平面ABC ,平面SBC ⊥平面SAC ,故②③正确; 取AB 的中点E ,连接CE ,可证得CE ⊥平面SAB ,故CE 的长度即为C 到平面SAB 的距离为12a ,④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若圆锥的侧面积为3π,底面积为π,则该圆锥的体积为223π.解析:根据题意,圆锥的底面积为π,则其底面半径是1,底面周长为2π,又12×2πl =3π,∴圆锥的母线为3,则圆锥的高32-12=22,所以圆锥的体积13π×12×22=223π.故答案为:223π.12.如图,正方形DABC 的边长为2,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面积为8 2.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把该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还原为原来的图形,如图所示:∴四边形A ′B ′C ′D ′是平行四边形,且A ′D ′=AD =2,B ′D ′=2BD =42,∴平行四边形A ′B ′C ′D ′的面积是A ′D ′·B ′D ′=2×42=8 2.13.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棱AC 的长为2,其余各棱长都为1,则二面角A -CD -B 的余弦值为33. 解析:取AC 的中点E ,取CD 的中点F (图略),则EF =12,BE =22,BF =32,结合图形知二面角A -CD -B 的余弦值cos θ=EF BF =33.14.半径为R 的半球,一正方体的四个顶点在半球的底面上,其余四个顶点在半球的球面上,则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4R 2.解析:如图,作出半球沿正方体对角面的轴截面,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 则a 2+⎝⎛⎭⎫22a 2=R 2,所以a 2=23R 2,所以S =6×a 2=4R 2.15.如图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文,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圆柱内有一个内切球,这个球的直径恰好与圆柱的高相等,则圆柱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和圆柱的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比分别为32,32.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 ,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2R ,所以V 圆柱=πR 2×2R =2πR 3, V 球=43πR 3,所以V 圆柱V 球=2πR 343πR 3=32,S 圆柱=2πR ×2R +2×πR 2=6πR 2,S 球=4πR 2,所以S 圆柱S 球=6πR 24πR 2=32.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题满分12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俯视图的内外均为正方形,边长分别为2和4,几何体的高为3,求此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解:依题意得侧面的高 h ′=(2-1)2+32=10,S =S 上底+S 下底+S 侧面=22+42+4×12×(2+4)×10=20+1210,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0+1210. 体积V =13(42+22+2×4)×3=28.17.(本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ED 是矩形,四边形ADGC 是梯形,AD ⊥平面DEFG ,EF ∥DG ,∠EDG =120°.AB =AC =FE =1,DG =2.(1)求证:AE ∥平面BFGC ; (2)求证:FG ⊥平面ADF .证明:(1)如图,连接CF,AE.∵AC∥DG,EF∥DG,∴AC∥EF,又AC=EF,∴四边形AEFC是平行四边形,∴AE∥FC,又A E⃘平面BFGC,FC平面BFGC,∴AE∥平面BFGC;(2)如图,连接DF,AF,作DG的中点为H,连接EH,∵EF∥DH,EF=DH=ED=1,∴四边形DEFH为菱形,∵EF∥HG,EF=HG,∴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FG∥EH,∴FG⊥DF,∵AD⊥平面DEFG,∴AD⊥FG,∵FG⊥DF,AD∩DF=D,∴FG⊥平面ADF.18.(本题满分12分)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12,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25π.(1)求这个圆台的高及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2)求这个圆台的侧面积与体积.解:(1)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ABCD (如图).由已知可得上底半径O 1A =2,下底半径OB =5.又∵腰长为12,∴高AM =122-(5-2)2=315,∴设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x , 则由△SAO 1∽△SBO 可得 25=x -12x,解得x =20. 所以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20;(2)大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5π=10π,小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2π=4π,这个圆台的侧面积=大圆锥侧面积-小圆锥的侧面积=12×10π×20-12×4π×(20-12)=84π.所求圆台的体积为13×(4π+4π×25π+25π)×315=3915π.19.(本题满分12分)某机器零件是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实心),零件下面是边长为10 cm 的正方体,上面是底面直径为4 cm ,高为10 cm 的圆柱.(1)求该零件的表面积;(2)若电镀这种零件需要用锌,已知每平方米用锌0.11 kg,问制造1 00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锌多少千克?(注:π取3.14)解:(1)零件的表面积S=6×10×10+4×3.14×10=725.6(cm2)=0.072 56m2.该零件的表面积为0.072 56m2.(2)电镀1 000个这种零件需要用的锌为0.072 56×0.11×1 000=7.981 6(kg).所以制造1 00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锌7.981 6千克.20.(本题满分13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1)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2)若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的体积.解:(1)证明:如图,因为三棱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AE ⊥BB 1.又E 是正三角形ABC 的边BC 的中点,所以AE ⊥BC .因此AE ⊥平面B 1BCC 1.而AE 平面AEF ,所以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如图,设AB 的中点为D ,连接A 1D ,CD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CD ⊥AB .又三棱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CD ⊥AA 1.因此CD ⊥平面A 1ABB 1,于是∠CA 1D 为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由题设,∠CA 1D =45°,所以A 1D =CD =32AB = 3. 在Rt △AA 1D 中,AA 1=A 1D 2-AD 2=3-1=2,所以FC =12AA 1=22. 故三棱锥F -AEC 的体积V =13S △AEC ·FC =13×32×22=612. 21.(本题满分14分)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AB =2,BC =a ,又侧棱P A ⊥底面ABCD .(1)当a 为何值时,BD ⊥平面P AC ?试证明你的结论;(2)当a =4时,求证:BC 边上存在一点M ,使得PM ⊥DM ;(3)若在BC 边上至少存在一点M ,使PM ⊥DM ,求a 的取值X 围.解:(1)当a =2时,ABCD 为正方形,则BD ⊥AC ,证明如下:又因为P A ⊥底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P A ,又因为P A ∩AC =A ,所以BD ⊥平面P AC .故当a =2时,BD ⊥平面P AC .(2)证明:当a =4时,取BC 边的中点M ,AD 边的中点N ,连接AM ,DM ,MN ,如图所示.因为四边形ABMN和四边形DCMN都是正方形,所以∠AMD=∠AMN+∠DMN=45°+45°=90°,即DM⊥AM,又因为P A⊥底面ABCD,所以P A⊥DM,又AM∩P A=A,所以DM⊥平面P AM,得PM⊥DM,故当a=4时,BC边的中点M使得PM⊥DM.(3)假设BC边上存在点M,使得PM⊥DM,因为P A⊥底面ABCD,所以,M点应是以AD 为直径的圆和BC边的交点,则AD≥2AB,即a≥4为所求.。
(好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梭BC ,CD 的中点,则1A F 与1C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5B .25C .5D .25 2.设1l 、2l 、3l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若1//l α,2//l α,则12l l //B .若1l α⊥,2l α⊥,则12l l ⊥C .若12//l l ,1l α⊂,2l β⊂,3l αβ⋂=,则13//l lD .若αβ⊥,1l αγ=,2l βγ⋂=,则12l l //3.设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 α,//m n ,则//n α;②若m α⊥,//m β,则αβ⊥;③若αβ⊥,n αβ=,m n ⊥,则m β⊥;④若//m n ,//αβ,则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在我国古代,将四个角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BCD 中,AB ⊥平面BCD ,BD CD ⊥且AB BD CD ==,若该四面体的体积为43,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8πB .12πC .14πD .16π 5.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m α,n αβ=,则//m n B .若//m n ,m α⊥,则n α⊥C .若m α⊥,m β⊥,则//αβD .若m α⊥,m β⊂,则αβ⊥ 6.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的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在该棱柱内部放置一个球,则该球的最大体积为( )A.6πB.12πC.43πD.83π7.如图所示,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为其所在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与MN所成角的大小为()A.30°B.45°C.60°D.90°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2πB .3πC .4πD .16π9.在三棱锥S ABC -中,SA ⊥底面ABC ,且22AB AC ==,30C ∠=,2SA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0πB .12πC .8πD .4π10.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A ,B ,C ,D ,在球O 的表面上,顶点1A ,1B ,1C ,1D ,在过球心O 的一个平面上,若6AB =,8AD =,14AA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169πB .161πC .164πD .265π 11.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六个面都是菱形,那么点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1AB D 的________心,点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BC D 的________心( )A .外心、重心B .内心、垂心C .外心、垂心D .内心、重心 12.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平面,m 、n 不在α内,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m α⊥,//n α,则m n ⊥B .m α⊥,n α⊥,则//m nC .m α⊥,m n ⊥,则//n αD .m n ⊥,//n α,则m α⊥二、填空题13.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过对角线1BD 的一个平面交1AA 于E ,交1CC 于F ,①四边形1BFD 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1BFD E 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1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1BFD 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1BB D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编号)14.张衡(78年~139年)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他的数学著作有《算罔论》,他曾经得出结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十六等于八分之五,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上各有一个动点A ,B ,若线段AB 的最小值为31-,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15.三棱锥P ABC -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正四面体D ABC -与三棱锥相接且棱长为2,P 与D 在面ABC 异侧,则所成多面体外接球的体积是_________.16.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O 的表面积为12π,PA ⊥平面ABC ,BA AC ⊥,2PA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17.在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M 、N 在棱AB 、BC 上,且1AM BN ==,P 在棱1AA 上,α为过M 、N 、P 三点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①存在无数个点P ,使面α与正方体的截面为五边形;②当11A P =时,面α与正方体的截面面积为33③只有一个点P ,使面α与正方体的截面为四边形;④当面α交棱1CC 于点H ,则PM 、HN 、1BB 三条直线交于一点.18.已知一个圆锥内接于球O (圆锥的底面圆周及顶点均在同一球面上),圆锥的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圆锥的侧面积为910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19.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2EF =,现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 BE ⊥;②//EF 平面ABCD ;③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④直线AE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2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线段1AB 上的任意一点,有下面三个命题:①//PB 平面11CC D D ;②1BD AC ⊥;③1BD PC ⊥.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21.如图,在四棱锥M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梯形,90ABC BAD ∠=∠=,//BC AD ,22AD AB BC ==(1)若E 为MA 中点,证明:BE //面MCD(2)若点M 在面ABCD 上投影在线段AC 上,1AB =,证明:CD ⊥面MAC . 22.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尺寸的长度单位为cm ),(1)用斜二测画法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不写画法);(2)求该几何体最长的棱长.23.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4AB =,22AD =,2CD =,PA ⊥平面ABCD ,4PA =.(1)设平面PAB ⋂平面PCD m =,求证:CD //m ;(2)若E 是PA 的中点,求四面体PBEC 的体积.24.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 C ⊥平面ABC ,侧面11ABB A 为矩形,11,2AB AA AC ===.(1)证明:平面11ABB A ⊥平面1BB C ;(2)求四棱锥11C ABB A -的体积.25.已知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60BAD ∠=︒,6SA SD ==,22SB =,点E 是棱AD 的中点,点F 是棱SC 上靠近S 的一个三等分点.(1)求证:平面SBE ⊥平面ABCD ;(2)求三棱锥F SEB -的体积.26.如图,在直角梯形ABED 中,//BE AD ,DE AD ⊥,BC AD ⊥,4AB =,23BE =将矩形BEDC 沿BC 翻折,使得平面ABC ⊥平面BCDE .(1)若BC BE =,证明:平面ABD ⊥平面ACE ;(2)当三棱锥A BCE -的体积最大时,求平面A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延长DA 至G ,使AG CE =,可证11//A G C E ,得1GA F ∠是异面直线1A F 与1C E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G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结论. 【详解】延长DA 至G ,使AG CE =,连接1,GE GA ,GF ,11,AC A C ,又//AG CE 所以AGEC 是平行四边形,//,GE AC GE AC =,又正方体中1111//,AC AC AC AC =,所以1111//,AC DE AC DE =,所以11AC EG 是平行四边形,则11//A G C E ,所以1GA F ∠是异面直线1A F 与1C E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正方体棱长为2,在正方体中易得15AG =10GF =22222112(21)3A F AA AF =+=++=,1AGF △中,2221111125cos 2253AG A F GF GA F AG A F+-∠===⋅⨯⨯. 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 (1)定义法:根据定义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并证明,然后解三角形得结论;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两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C解析:C【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判断1l 与2l 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D 选项的正误;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详解】对于A 选项,若1//l α,2//l α,则1l 与2l 平行、相交或异面,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若1l α⊥,2l α⊥,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12//l l ,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12//l l ,1l α⊂,2l β⊂,α、β不重合,则1l β⊄,1//l β∴, 1l α⊂,3l αβ⋂=,13//l l ∴,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若αβ⊥,1l αγ=,2l βγ⋂=,则1l 与2l 相交或平行,D 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 3.D解析:D【分析】①根据//n α或n ⊂α判断;②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③根据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判断;④利用线面角的定义判断.【详解】①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因此不正确;②若//m β,则β内必存在一条直线//m m ',因为m α⊥,所以m α'⊥,又因为m β'⊂,所以αβ⊥,正确;③若αβ⊥,n αβ=,m n ⊥,则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因此不正确;④若//m n ,//αβ,则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正确.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④.故选:D .【点睛】空间直线、平面平行或垂直等位置关系命题的真假判断,除了利用定理、公理、推理判断外,还常采用画图(尤其是画长方体)、现实实物判断法(如墙角、桌面等)、排除筛选法等;另外,若原命题不太容易判断真假,可以考虑它的逆否命题,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真假,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4.B解析:B【分析】由题意计算2,AB BD CD ===分析该几何体可以扩充为长方体,所以只用求长方体的外接球即可.【详解】因为AB ⊥平面BCD ,BD CD ⊥且AB BD CD ==, 43A BCD V -=, 而114323A BCD V BD CD AB -=⨯⨯⨯=,所以2AB BD CD ===, 所以该几何体可以扩充为正方体方体,所以只用求正方体的外接球即可.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23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12S R ππ==故选:B【点睛】多面体的外接球问题解题关键是找球心和半径,求半径的方法有:(1)公式法;(2) 多面体几何性质法;(3)补形法;(4)寻求轴截面圆半径法;(5)确定球心位置法.5.A解析:A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m 、n 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BC 选项的正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若//m α,则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 由于n αβ=,则直线m 、n 平行或异面,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若//m n ,m α⊥,则n α⊥,B 选项正确; 对于C 选项,若m α⊥,m β⊥,则//αβ,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若m α⊥,m β⊂,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αβ⊥,D 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6.C解析:C 【分析】先由三视图计算底面正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内切圆的直径和三棱柱的高比较大小,确定球的半径的最大值,计算球的最大体积. 【详解】由三视图知该直三棱柱的高为4,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半径为高的三分之一,即r =4<,所以该棱柱内部可放置球的半径的最大343V π==.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第一个关键是由三视图确定底面三角形的高是定球的最大半径.7.C解析:C 【分析】由MN 与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平行,可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此角是正三角形的内角,由此可得. 【详解】作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由于M ,N 为其所在棱的中点,所以//MN PQ ,又因为//AC PQ ,所以//AC MN ,所以CAB ∠即为异面直线AB 与MN 所成的角(或补角),易得AB AC BC ==,所以60CAB ∠=︒. 故选:C .8.C解析:C 【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确定其结构,再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得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P ABCD -,如图,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B ⊥底面ABCD ,由PB ⊥底面ABCD ,AD ⊂面ABCD ,得PB AD ⊥,又AD AB ⊥,AB PB B ⋂=,,AB PB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而PA ⊂平面PAB ,所以AD PA ⊥,同理DC PC ⊥,同样由PB ⊥底面ABCD 得PB BD ⊥,所以PD 中点O 到四棱锥各顶点距离相等,即为其外接球球心,PD 为球直径,222222PD PB BD PA AD AB =+=++=,∴外接球半径为12ADr ==, 表面积为2414S ππ=⨯=.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考查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解题关键是确定外接球的球心.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心(外接圆圆心)且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9.A解析:A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BC 的外接圆直径2r ,利用公式()2222R r SA =+可计算得出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直径,然后利用球体的表面积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h ,圆柱的外接球半径为R ,取圆柱的轴截面,则该圆柱的轴截面矩形的对角线的中点O 到圆柱底面圆上每个点的距离都等于R ,则O 为圆柱的外接球球心,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2r h R +=.本题中,SA ⊥平面ABC ,设ABC 的外接圆为圆1O ,可将三棱锥S ABC -内接于圆柱12O O ,如下图所示:设ABC 的外接圆直径为2r ,2SA h ==, 由正弦定理可得24sin ABr C==∠,,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直径为2R ,则()222225R r h =+=.因此,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4220R R πππ=⨯=.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0.C解析:C 【分析】把两个这样的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6,8,8的长方体,则球O 就是该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长方体外接球的直径等于体对角线的长,求出直径,即可得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 如下图所示:把两个这样的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6,8,8的长方体,则球O 就是该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长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其外接球直径等于体对角线的长, 所以球O 的半径R 满足2222688164R =++=, 所以球O 的表面积24164S R ππ==. 故选:C.【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熟记长方体结构特征,其外接球的球心和半径与长方体的关系,以及球的表面积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1.C解析:C将三棱锥111A AB D -、三棱锥11A BC D -分离出来单独分析,根据线段长度以及线线关系证明1A 的射影点分别是11AB D 和1BC D 的哪一种心. 【详解】三棱锥111A AB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点为O ,连接11,,AO B O D O ,因为11111AA A D A B ==,又1A O ⊥平面11AB D , 所以222222*********1,,AA AO AO A D AO OD A B AO OB =+=+=+, 所以11AO OB OD ==,所以O 为11AB D 的外心;三棱锥11A BC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点为1O ,连接1111,,BO C O DO ,因为11//BC AD ,且四边形11ADD A 是菱形,所以11AD A D ⊥,所以11BC A D ⊥, 又因为11A O ⊥平面1BC D ,所以1111111,AO BC AO A D A ⊥=,所以1BC ⊥平面11AO D ,又因为1DO ⊂平面11AO D ,所以11DO BC ⊥, 同理可知:1111,BO DC C O DB ⊥⊥,所以1O 为1BC D 的垂心,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1A 的射影点去证明线段长度的关系、线段位置的关系,借助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去分析解答问题.12.D解析:D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n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m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 对于A ,//n α,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过直线n 的平面β与平面α的交线l 平行于n ,m α⊥,l α⊂,m l ∴⊥,m n ∴⊥,故A 正确;对于B ,若m α⊥,n α⊥,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可得//m n ,故B 正确; 对于C ,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又n α⊄,//n α∴,故C 正确; 对于D ,若m n ⊥,//n α,则//m α或m 与α相交或m α⊂, 而m α⊄,则//m α或m 与α相交,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二、填空题13.①③④【分析】由题意在正方体中结合几何关系逐一考查所给命题的真假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对于①由平面平面并且四点共面同理可证故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对于②若是正方形有又且平面又平面与经过平解析:①③④ 【分析】由题意,在正方体中,结合几何关系逐一考查所给命题的真假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对于①,由平面11//BCC B 平面11ADD A ,并且 B 、E 、F 、1D 四点共面,1//F ED B ∴,同理可证,1//FD EB ,故四边形1BFD 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 对于②,若1BFD E 是正方形,有1ED BE ⊥,又 11A D BE ⊥,且1111A D ED D =,BE ∴⊥平面11ADD A ,又 AB ⊥平面11ADD A ,与经过平面外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相矛盾,故②错误;对于③,由图得,1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ABCD ,故③正确; 对于④,当点E 和F 分别是对应边的中点时,:平面1BFD E ⊥平面11BB D D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利用面面平行和线线垂直,以及特殊情况进行判断,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属于中档题.14.【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正方体的内切球半径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再由已知条件和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正方体的内切球半径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满足:则由题意知:则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 解析:10【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正方体的内切球半径为2a r =,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R =,再由已知条件和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正方体的内切球半径为2a r =,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R 满足:2222a R ⎫⎛⎫=+⎪ ⎪⎪⎝⎭⎝⎭,则2R a =.由题意知:122aR r a -=-=,则2a =,R = 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4π,又因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十六等于八分之五,即25168π=,所以π=所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考查空间几何新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利用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和正方体面对角线的一半组成勾股定理,得出正方体内切球半径,进而得出表面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5.【分析】根据几何体的几何关系可将几何体放在正方体中多面体的外接球和正方体的外接球是同一外接球由此可求外接球的体积【详解】如图所示并且两两互相垂直所以所以正四面体与三棱锥相接且棱长为所以如图所示将此多【分析】根据几何体的几何关系,可将几何体放在正方体中,多面体的外接球和正方体的外接球是同一外接球,由此可求外接球的体积. 【详解】如图所示,AB AC BC ==,并且,,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所以222222PA PB PA PC PB PC +=+=+,所以PA PB PC ==,正四面体D ABC -,所以如图所示,将此多面体放在正方体中,多面体的外接球就是此正方体的外接球,并且棱长为1,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2R ==R =,则外接球的体积3433V R ππ==. 故答案为:3π2【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根据多面体的几何关系可采用补体,转化为求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这样计算就容易了.16.2【分析】由球的表面积可求出半径取的中点可得设由基本不等式可得即可求出面积的最大值【详解】因为球的表面积为所以球的半径取的中点则为的外接圆圆心平面设由得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因为的面积为所以面积的最解析:2 【分析】由球的表面积可求出半径3R =,取BC 的中点D ,可得1OD =,设AB x =,AC y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4xy ≤,即可求出ABC 面积的最大值.【详解】因为球O 的表面积为12π,所以球O 的半径3R 取BC 的中点D ,则D 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PA ⊥平面ABC ,112OD PA ∴==, 设AB x =,AC y =,由2222134+==+=+x y R OC CD OD 228x y +=. 因为222x y xy +≥,所以4xy ≤,当且仅当2x y ==时取等.因为ABC 的面积为1122⋅=AB AC xy ,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是建立勾股关系,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4xy ≤.17.①②④【分析】让从开始逐渐向运动变化观察所得的截面从而可得正确的选项【详解】由题设可得为所在棱的中点当时如图(1)直线分别交与连接并延长于连接交于则与正方体的截面为五边形故①正确当如图(2)此时与正解析:①②④ 【分析】让P 从A 开始逐渐向1A 运动变化,观察所得的截面,从而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由题设可得,M N 为所在棱的中点. 当203AP <<时,如图(1),直线MN 分别交,AD DC 与,T S ,连接TP 并延长1DD 于G , 连接GS 交1CC 于H ,则α与正方体的截面为五边形,故①正确.当11A P =,如图(2),此时α与正方体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其边长为2, 其面积为()2362=33⨯⨯,故B 正确.当,A P 重合或1,A P 重合时,如图(3),α与正方体的截面均为四边形,故③错误.如图(4),在平面α内,设PM HN S ⋂=,则S PM ∈,而PM ⊂平面11A B BA , 故S ∈平面11A B BA ,同理S ∈平面11C B BC ,故S ∈平面11A B BA ⋂平面111C B BC BB =即PM 、HN 、1BB 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思路点睛:平面的性质有3个公理及其推理,注意各个公理的作用,其中公理2可用来证明三点共线或三线共点,公理3及其推理可用来证明点共面或线共面,作截面图时用利用公理2来处理.18.【分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球的半径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可得再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结果【详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球的半径为则圆锥的高为则球心到圆锥的底面的距离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化简 解析:100π【分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球O 的半径为R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53R r =,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可得3,5r R ==,再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球O 的半径为R ,则圆锥的高为3r , 则球心O 到圆锥的底面的距离为3r R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3R r r R =+-,化简得53R r =, 因为圆锥的高为3r ()22310r r r +=, 所以圆锥的侧面积为21010r r r ππ=,所以210910r ππ=,解得r =3,所以5353R =⨯=, 所以球O 的表面积为24425100R πππ=⨯=. 故答案为:100π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和球的表面积公式求解是解题关键.19.①②③【分析】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平面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①;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可判断②;由锥体的体积公式可判断③;由线面角的概念可判断④【详解】连接交于点由可知平面而平面故①正确;由且平面平面可解析:①②③ 【分析】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C ⊥平面11BB D D ,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①;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可判断②;由锥体的体积公式可判断③;由线面角的概念可判断④. 【详解】连接,BD AC 交于点O ,由AC BD ⊥,1AC DD ⊥可知AC ⊥平面11BB D D , 而BE ⊂平面11BB D D ,AC BE ∴⊥,故①正确; 由//EF BD ,且EF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可得//EF 平面ABCD ,故②正确;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BEFS 为定值,且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为定值AO ,所以A BEF V -为定值,故③正确;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为AO ,设直线AE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AOAEα=不是定值,所以直线AE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不为定值,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空间位置关系的转化及锥体体积的相关运算,在求解锥体体积相关问题时,选取一个合适底面能事半功倍.20.①②③【分析】①证明线面平行可判断对错;②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③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详解】①如下图所示: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故①正确;②连接如下图所示: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且所以平面又因为解析:①②③ 【分析】①证明线面平行可判断对错;②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③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 【详解】 ①如下图所示:因为平面11//ABB A 平面11CC D D ,BP ⊂平面11ABB A ,所以//PB 平面11CC D D ,故①正确;②连接,AC BD ,如下图所示:因为1DD ⊥平面ABCD ,所以1DD AC ⊥, 又因为AC BD ⊥且1DD BD D =,所以AC ⊥平面1DBD ,又因为1BD ⊂平面1DBD ,所以1BD AC ⊥,故②正确; ③连接11,,,AC PC B C BC ,如下图所示:因为11D C ⊥平面11BCC B ,所以11D C ⊥1B C ,又因为11BC B C ⊥,且1111D C BC C ⋂=,所以1B C ⊥平面11BD C ,又1BD ⊂平面11BD C ,所以11B C BD ⊥, 由②的证明可知1BD AC ⊥,且1AC B C C ⋂=,所以1BD ⊥平面1AB C , 又因为PC ⊂平面1AB C ,所以1BD PC ⊥,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线面平行、线线垂直关系的判断,涉及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空间中位置关系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一般.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取MD 中点为F ,连接EF ,CF ,四边形BCF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F ,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即可证明;(2)利用勾股定理证明AC CD ⊥,设点M 在面ABCD 上投影在线段AC 上设为点H ,再利用已知条件证明MH C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即可证明. 【详解】(1)取MD 中点为F ,连接EF ,CF ,则EF 为△MAD 中位线,∴ 1//2EF AD 且1=2EF AD , 又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22AD AB BC ==1//2BC AD ∴,1=2BC AD //BC EF ∴且=BC EF ,∴四边形BCF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F , 因为BE ⊄面MCD ,CF ⊂面 MCD ,所以//BE 面MCD . (2)在四棱锥M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222AD AB BC ===,90ABC BAD ∠=∠=, 22112AC CD ∴==+=222AC CD AD ∴+=,AC CD ∴⊥,设点M 在面ABCD 上投影在线段AC 上,设为点H , MH ∴⊥面ABCD ,CD ⊂面ABCD , MH CD ∴⊥,又AC CD ⊥,AC MH H ⋂=, CD 面MAC .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证明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通常要借助于反证法来证明;(2)判定定理:在利用判断定理时,关键找到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常考虑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进行证明; 22.(1)答案见解析;(2)4cm . 【分析】(1)直接画出三棱锥S ABC -即可;(2)作SE ⊥面ABC ,取线段AC 中点为D ,分别在等腰ABC ,Rt SEA △,Rt SEC △,Rt BDE △和Rt SEB △中,求出线段长度,得到该几何体最长的棱长. 【详解】(1)(2)如下图,SE ⊥面ABC ,线段AC 中点为D 2,3,1,4,2,=1SE cm AE cm CE cm AC cm AD DC cm DE cm ======,BD AC ⊥,3BD cm =,在等腰ABC 中,222313cm AB AC ==+ 在Rt SEA △中,22222313cm SA SE AE =+=+ 在Rt SEC △中,2222215cm SC SE CE =+=+=在Rt BDE △中,22223110cm BE BD DE =+=+SE ⊥面ABC ,SE BE ∴⊥在Rt SEB △中,22222(10)14cm SB SE BE =+=+=在三梭锥S-ABC 中,SC AB AC SA SB AC <==<<, 所以最长的棱为AC ,长为4cm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棱锥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作出SE ⊥面ABC ,取线段AC 中点为D ,由三视图得出等腰ABC ,Rt SEA △,Rt SEC △,Rt BDE △和Rt SEB △,分别求出线段长度,得出答案,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3.(1)证明见解析;(2)823. 【分析】(1)先证//CD 平面PAB ,然后由线面平行性质定理可得结论;(2)由线面平行的性质,把体积利用等高进行转换PBEC C PBE D PBE V V V --==,然后由体积公式计算, 【详解】(1)证明:因为//AB CD ,CD ⊄平面PAB ,AB平面PAB ,所以//CD 平面PAB .因为CD ⊂平面PCD ,平面PAB ⋂平面PCD m =, 所以//CD m .(2)解:1114222PBE PBA S S PA AB ==⨯⨯⨯=△△, ∵//CD 平面PAB ,所以,C D 两点到平面PAB 的距离相等.由条件易得DA ⊥平面PAB 且22AD =∴1182422333PBEC C PBE D PBE PBE V V V S DA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线平行,考查求棱锥的体积.在立体几何的证明中,注意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一、选择题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第1题)
A.棱台 B.棱锥 C.棱柱 D.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2+ B. C. D.
3.棱长都是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A. B.2 C.3 D.4
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25π B.50π C.125π D.都不对
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1 B.∶2 C.2∶ D.∶3
6.在△ABC中,AB=2,BC=1.5,∠ABC=120°,若使△ABC绕直线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π B.π C.π D.π
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A.130 B.140 C.150 D.160
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平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AB,EF=,且EF与平面ABCD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第8题)
A. B.5 C.6 D.
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B.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
C.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
D.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
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第10题)
二、填空题
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
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_____________.
13.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
(第14题)
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
三、解答题
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和40 cm,求它的深度.
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
(第19题)
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
(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
(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
(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参考答案
A组
一、选择题
1.A
解析:从俯视图来看,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判断可能是棱台.
2.A
解析:原图形为一直角梯形,其面积S=(1++1)×2=2+.
3.A
解析: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则S表面=4×=.
4.B
解析: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l==5,2R=5,R=,S=4πR2=50π.
5.C
解析:正方体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
6.D
解析:V=V大-V小=πr2(1+1.5-1)=π.
7.D
解析:设底面边长是a,底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l1,l2,而=152-52,=92-52,
而+=4a2,即152-52+92-52=4a2,a=8,S侧面=4×8×5=160.8.D
解析:过点E,F作底面的垂面,得两个体积相等的四棱锥和一个三棱柱,
V=2×××3×2+×3×2×=.
9.B
解析: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中,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平行于z 轴的线段的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
10.D
解析:从三视图看底面为圆,且为组合体,所以选D.
二、填空题
11.参考答案:5,4,3.
解析:符合条件的几何体分别是:三棱柱,三棱锥,三棱台.
12.参考答案:1∶2∶3.
r1∶r2∶r3=1∶∶,∶∶=13∶()3∶()3=1∶2∶3.
13.参考答案:.
解析:画出正方体,平面AB1D1与对角线A1C的交点是对角线的三等分点,
三棱锥O-AB1D1的高h=a,V=Sh=××2a2×a=a3.
另法:三棱锥O-AB1D1也可以看成三棱锥A-OB1D1,它的高
为AO,等腰三角形OB1D1为底面.
14.参考答案:平行四边形或线段.
15.参考答案:,.
解析:设ab=,bc=,ac=,则V = abc=,c=,a=,b=1,
l==.
16.参考答案:12.
解析:V=Sh=πr2h=πR3,R==12.
三、解答题
17.参考答案:
V=(S++S)h,h===75.
18.参考答案:
如图是过正方体对角面作的截面.设半球的半径为R,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CC'=a,OC=a,OC'=R.
C'
A'
C
O
A
(第18题)
在Rt△C'CO中,由勾股定理,得CC' 2+OC2=OC' 2,
即a2+(a)2=R2.
∴R=a,∴V半球=πa,V正方体=a.
∴V半球∶V正方体=π∶2.
19.参考答案:
S表面=S下底面+S台侧面+S锥侧面
=π×52+π×(2+5)×5+π×2×2
=(60+4)π.
V=V台-V锥
=π(+r1r2+)h-πr2h1
=π.
20.
解:(1)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则仓库的体积
V1=Sh=×π×()2×4=π(m3).
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则仓库的体积
V2=Sh=×π×()2×8=π(m3).
(2)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半径为8 m.
棱锥的母线长为l==4,
仓库的表面积S1=π×8×4=32π(m2).
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棱锥的母线长为l==10,
仓库的表面积S2=π×6×10=60π(m2).
(3)参考答案:∵V2>V1,S2<S1,∴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加经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