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广场舞大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广场舞大妈”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广场舞在大陆城市的风靡,“广场舞大妈”逐渐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那么媒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广场舞大妈”形象?这样的呈现是否合理?形象建构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场舞大妈”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媒介报道为例,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平台,通过标题关键词的抓取和报道类别的划分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广场舞大妈媒介报道形象建构

2013年4月,国际金价暴跌,媒体将参与抢购黄金的中国女性群体形容为行事风格、思维逻辑不可理解的一群人,“中国大妈”一词随之诞生;很快,《华尔街日报》专门创造了英文单词“dama”来指代这个群体,该词频繁出现在广场舞的相关报道中;①甚至有媒体将所有热点事件中呈现出来的“中国大妈”特征进行汇总和分类,其中“爱跳舞”、“自私”、“公共意识弱”这三个关键词名列前三。②如今,每当“广场舞”与“大妈”碰撞到一起,人们往往对其有着复杂的感情色彩和价值评判。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媒介对“广场舞大妈”的形象构建问题,

为从繁杂的报道中甄选出研究所用,故对新闻文本选择的方法和时间范围作了限定。

1、新闻文本的筛选

本文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工具,为避免大量无关或关联度低的文本,我们在其“高级搜索”中,以“广场舞”、“大妈”为双关键词进行搜索,并限定关键词位置为“仅在新闻标题中”,同时剔除评论文本。(因平台技术和报道被删等原因,不同时间使用“百度新闻”进行搜索时,结果会有误差,本研究进行样本搜索统计的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11日,较接近样本年份,误差相对较小。)

2、时间限定

“广场舞大妈”的报道从近些年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到2014年呈现爆炸式增长,有网友称,“广场舞”和“大妈”或成为2014年最热门词汇。综合考虑样本的代表性、时效性及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范围。

根据上述条件,共筛选出有效报道样本3457篇(含同题不同媒体的报道及转载)。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进行样本整理:一方面将围绕广场舞常出现的群体及他们对应的关联词进行罗列;另一方面以新闻的基本内容和词语的感情色彩对报道类别进行划分。

1、标题关键词的提炼

在广场舞的报道中主要有三类人:“广场舞大妈”、居民和其他人。(见表1)

我国当前广场舞参与者过亿,主体人群是年龄30至65岁的中老年妇女。③宽泛而言,当下广场舞的主体就是“广场舞大妈”。在她们的关联词中,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最为频繁。在形容词的选择上,如“惊艳”、“快乐”和“自信”等,其本身并不构成新闻事件,且暗含一定的主观色彩,常出现在各类比赛或演出活动的报道中;而在动词方面,“扰民”、“占领”、“争抢”等词汇带有明显的攻击性,塑造出一群“盲目”、“冲动”和“非理性”的“大妈”形象。在“居民”的关联词中,如“抱怨”、“抗议”、“不满”、“报警”等皆是与广场舞者相对立的词汇,直指矛盾与冲突,且常出现连续性的动词叠加,如《广场舞大妈“入侵”西安地铁站市民吐槽大妈叫屈》,这类标题通过丰富的情节和故事性博取公众眼球,而公众从这类报道中看到的“居民”对“大妈”总体呈现负面情绪。除此以外,还有类似“非主流”、“疯狂”这类形容词,其往往仅为受访者的一句评价,媒体却将其置放于标题中,似有以偏概全之嫌,却能引发关注与话题。

2、报道类别的划分

根据标题及其内容,我们将样本报道划分为三类:关于“广场舞大妈”形象的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及其他。(见图1)

仅从数量上看,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多了一倍之多,而这与我们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有些出入④,结果显示,88.39%的受访者表示“看到或者听说过广场舞的相关新闻”,其中占比最高达五成以上的人表示看到最多的是关于“广场舞扰民导致冲突、居民抵制广场舞等相关新闻”。我们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下几点:

(1)正面报道数量虽多但关注度不高

在样本中有大量关于“广场舞大妈”的正面报道,而反映她们“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的报道占比最高,内容多为锁碎之事,主要展现她们积极的生活状态,引发关注与讨论的效果甚微;占比其次的是“解决问题”类,这类报道虽在主动修补“广场舞大妈”的形象,但报道的前提是问题的存在,且有些解决措施并未得到认可,如“大妈戴耳机跳舞”的问题,起初在标题中常出现“获赞”、“好评”、“加分”等词汇,但很快质疑随之而来,“不划算”、“没有感觉”、“诡异”等词语频现报道标题,原本积极的解决办法反受争议;还有一些报道反映不同人群与“大妈”们的良性互动,这类报道的主体往往是“其他人”,“大妈”只作为一类构成要素;此外还有部分比赛活动类报道,内容大同小异,新闻价值不高。(见表2)

总体来看,正面报道里的“广场舞大妈”有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解决问题、传递正能量的良好形象,但这类

新闻不易刺激受众感官,且其中不乏宣传性报道和由正面转向争议的报道,对“大妈”的正面形象建构效果有限。

(2)负面报道常引发广泛关注和舆论热议

在负面报道中,“广场舞大妈”因争夺场地、噪音问题而引发的相互之间的和与他者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占报道总数的七成以上,这里呈现的“大妈”出现在火车车厢、高速公路、地铁站口等许多意想不到的公共场所,不顾一切地争夺地盘、肆意展现,因而招致投诉和暴力抵抗,被泼粪、驱逐和拘捕,而冲突往往产生于一群人之间,波及面较大,且事件内容极端、另类,新闻一出便掀起舆论浪潮;还有一些“广场舞大妈”的特殊事件因其在全国范围内不止一次发生,且属于集体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如“广场舞大妈”集体整容、集体被骗等,转载率较高,且具争议性;此外,质疑与代际矛盾也一直伴随着“广场舞大妈”。(见表3)

在这些报道中,“广场舞大妈”蛮不讲理、盲目冲动甚至缺乏基本的社会常识。正如《南方人物周刊》与新浪网联合进行的一次网络调查中,56%的人认为,“大妈”一词在现有的社会语境下带有“可笑、奇葩”或“费解、不可理喻”的意味。⑤

(3)其他类报道存在“贴标签”现象

在统计中发现,一些关于理财、金融、黄金类的报道实与“广场舞”无关,但媒介却将其与“广场舞大妈”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