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蜡烛》导学案(教师版)

【预习课导学】(晚自习30分钟)

预习任务:

资料准备:了解作者常识、通讯的有关知识和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

自我感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意。

预习步骤:

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识记生词。

第二步:默读课文,理清六要素,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

第三步:再读文本,自探人物:勾画文中景物描写及对老妇人的外貌、动作描写,作上批注,体会人物情感。

第四步:找关键句,理解本文主旨。

【探究课导学】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记忆“瓦砾、地窖”等重点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老妇人的外貌、行动等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把握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体会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24年加入共产党。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等。多部作品获得斯大林金奖。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

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

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

少。

二、了解背景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订的条

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

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苏联人坚决抵抗。

苏联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

争仍然持续了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

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

随着同盟军渡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

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

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

领土达成协议。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局面,并为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新闻(广义)的一种,也是报

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消息

一样,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但报道的人和事比

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事情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

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

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主要运

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等,以使人物形

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教师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任教班级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谈听歌后的感受。然后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岸,也有一位妈妈,也有烛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温暖的

烛光里。

二、解读目标(约2分钟)

教师阐述学习目标,精要概述目标要点:生词及通讯等基础

知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老妇人形象与作品主题。做好勾

画。

三、预习检测(5分钟)

播放课件,师生、生生互动,书面口头相结合,完成四道检

测题。学生互相补充,必要时教师简单讲解一下。教师要及时作

出评价。

学生一分钟时间将此巩固。

四、整体感知(10分钟)

师生对本节知识梳理、概述,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巩固自学成

果。主要是在互动中理清文章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朗读感

人片段,体会动人真情。

五、讨论探究(5分钟)

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探究题1——3题及自己的学习疑难

展开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注意括号里的提示,按照互动程序

展示方案(先一对一结两人小对子,再小组互助,然后优化预演)

做好准备。要求人人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纠正不规范行为。

教师巡视,做好评价。并随机抽签分配任务。

六、展示质疑。(约15分钟)接到展示任务后,小组长组织展示

(板书——讲解——答疑——对抗——小结等)。其他小组质疑、

纠错或对抗,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必要、典型的问题做出精

讲。板书环节各组同时进行,可以大黑板、小白板同时使用。

教师指导:反复描写的细节,老妇人的内心情感,作品的主

题。

预习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灼.烧()迫.击炮()地窖.()gēng衣

pú匐.()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育乞西()

sù穆()舀.水()jiū躬()窑.洞()2、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匍匐:

肃穆:

精疲力竭( jiã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名副其实( fù):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 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 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

C耸立闪耀埋没闪烁 D耸立闪烁淹没闪耀

4、对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 方场的一边,离其她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的耸立着一堆瓦砾,她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环境描写)

B 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动作描写)

C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动作描写)

D 突然,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叫了起来。“看呀!”那红军说。(语言描写)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文章中有哪些记叙文的要素。

2、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的感人故事。

3、选文中哪个片断最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自研自探导学】

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

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

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

“跪”)。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

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

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

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

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

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2、结合文中描写,谈谈文中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情感。(先围

绕老妇人找出一些句子,由外而内品味其心理情感)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

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

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

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或: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

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找出文末的关键句子,仔细品味)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

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结尾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

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

七、检测矫正。(约5分钟)教师用课件打出检测题目,学生用

白板作答(要求:限时5分钟、独立完成)。

教师用课件打出矫正题目,只针对当堂检测出现错误的一道

典型错题,组织学生用白板作答矫正,并由学科班长讲解。(矫

正题目——是一组与当堂检测完全平行的变式练习)

八、知识拓展:(3分钟)学生背诵写蜡烛的诗句,积累知识。教

师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拓宽学生思维。

九、归纳小结。(约3分钟)教师(或学科班长)对当堂知识框

架和要点、学习方法和结果做出归纳,形成知识树,帮助强化记

忆。同时对各小组及部分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

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

美好的感情。)

课堂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

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