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导学案(教师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
1、背景了解
l941年,法西斯德国占领南斯拉夫,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对反法西斯人民实行残酷镇压,南斯拉夫政府被迫流亡国外。与此同时,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结成了统一联盟。1945年,南共游击队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赶走了德军,解放了南斯拉夫全境。本文是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时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发生的一个故事。
(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
(5)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加音。
拂晓 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匍匐
更夫揣在怀里 烧灼偷袭迫击炮 精疲力竭
2、解释下列词语。
2、关于通讯的文学常识
通讯也是新闻(广义)的一种,又叫通讯报道。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且都要用事实说话,讲究时效等,但它和消息也有区别:
(1)在时效性上,通讯不及消息强;
(2)在内容上,通讯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要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报道,要表现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3)在篇幅上,通讯较长,而消息则相对较短;
3、领悟形象
①刻画老妇人形象都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找出例句加以分析。
②归纳形象:
4、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试从以下这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①事件感人
②人物感人
拓展延伸
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列举出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
名副其实: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第3课《蜡烛》导学案
三蜡烛【教学目标】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3、背景介绍: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
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fú 晓( )揣在怀里() 颤巍巍( ) 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学案
第3课蜡烛学习目标:1、了解二战的相关情况,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语。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4、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3、读课文,按记叙的要素,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合作探究1、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补充交代蜡烛的来历有何作用?3、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目的何在?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有何用意?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当堂检测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3)、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①句为什么比第②句好。
①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②这样,她一小时,也许两小时静静地坐在那里。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导学案人教版【教学目标】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文体介绍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更加生动。
【自主学习】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ié(竭)fú(拂)晓地窖(ià)揣(huāi)在怀里颤(hàn)巍巍鞠躬(ū)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蜡烛【导学目标】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课时计划】1课时,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观看反映“二战”的影视等。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契.(qì) 柯.(kē) 地窖.(jiào)匍匐..(pú fú) 精疲力竭.(jié) 永垂不朽.(xiǔ)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想到老妇人对烈士 的感情。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想到老妇人奉献的 精神。。
1、文中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 的象征意义? A、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B、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 士的哀思。
C、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课文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 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 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 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 母亲般的爱。
认知阅读(一)
给划线的字注音: 桥头堡 地窖
匍 匐 腋下
拂晓 瓦砾
契柯拉耶夫
苏联作家。1939 西蒙诺夫 ,
年任军事记者,以 后一直从事战争题 材的创作。《俄罗 斯人》《日日夜夜 获斯大林奖金, 《生者与死者》获 列宁奖金。
认知阅读(二)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 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 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 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 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 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 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 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 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 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 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 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讯
概念: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件作真实报道的新闻样式。 分类: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特点:报道及时;材料真实;事实的典型性。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3课(蜡烛)导学案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3课(蜡烛)导学案上课时间:2018年×月×日备课人:吴和根修改人:课题蜡烛课型阅读课课时第一课时〔共一课时〕有无课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记住重要字词,找出记叙的要素,说出通讯的文体特征,并能以此分析通讯;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重要语句,会分析南斯拉夫母亲的外貌、动作,进而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学习重点朗读、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活动及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别含义。
课前预备[备忘性质教具;资料:参考书目、网站网址等]学习环节学习过程及内容备注【知识预备】【学习内容】【达标检测】1、题目解读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久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经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特别大妨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能够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3、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操纵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特别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尽管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作品主题。
2、把握人物形象,分析行动描写,体会人物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揣摩语言、体味意蕴(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1.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2. 文体介绍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有一实用文体,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记叙,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教学(多媒体展示字词,有学生认读)2.请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3.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复述课文。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从中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并分析令你感动的原因。
(三)三读课文,揣摩语句,体会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1.路并不遥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个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2.做好了坟堆后,老夫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只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3.老妇人对着着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者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喜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3、背景介绍: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
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fú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法与学法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 分钟)
二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 分钟)
三:识记词语(正音、解词)
( 分钟)
四.整体感知:
( 分钟)
五、教师小结:
( 分钟)
六、巩固提高:
七、布置作业
一 复习检查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பைடு நூலகம்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word导学案
1.摘抄文中精彩的描写:(1)对老妇人的神态、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两年后,牺牲的战士契柯拉耶夫的母亲来到这里祭奠儿子的亡灵,并探望老妇人玛丽·育乞西。两位妇人相见,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不少于300字)
课堂亮点(教师)
课堂收获(学生)
4.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先独学自主完成各学习内容,把难点做出标记,带入对学和群学中解决。(30分钟内完成)
展示
质疑点评
先将有争议的问题写在本组的小黑板上,然后小组代表进行说明和补充,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质疑和点评,最后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订正。(时间约30分钟)
学习过程
主要步骤
学习任务
学法指导
教师调整
学生笔记
课前预习
1、介绍作家、作品,要求:注意听,其他同学补充
2、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
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以独学为主,记录存在的问题,明确预习要求与完成标准。
情境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倾听,学习准备,分发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
2.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波浪线标出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妇人这一切行动的?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导学案(教师版)(无答案) 新人教版
C耸立闪耀埋没闪烁D耸立闪烁淹没闪耀
4、对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方场的一边,离其她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的耸立着一堆瓦砾,她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环境描写)
B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动作描写)
C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动作描写)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听歌后的感受。然后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也有一位妈妈,也有烛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温暖的烛光里。
二、解读目标(约2分钟)
教师阐述学习目标,精要概述目标要点:生词及通讯等基础知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老妇人形象与作品主题。做好勾画。
教师指导:反复描写的细节,老妇人的内心情感,作品的主题。
预习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灼烧()迫击炮()地窖()gēng衣
pú匐()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育乞西()
sù穆()舀水()jiū躬()窑洞()
2、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匍匐:
肃穆:
精疲力竭( jié):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
领土达成协议。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局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新闻(广义)的一种,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消息一样,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但报道的人和事比
名副其实(fù):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教师导学稿1 新人教版
“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带这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解读目标
三 学情反馈
四 合作探究
1 通读全文,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这些描写有何作用?请试着加以归类。
的感人故事。
4、写出初读感悟。
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 fú )晓 瓦砾(lì )迫击炮(pǎi ) 地窖(jiào )
窑洞(yáo )灼烧(zhuó )鞠躬(jū )颤巍巍(chàn )更衣(gēng )肃穆(sù )匍匐(pú fú)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对蜡烛的6次描写,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这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这南斯拉夫人们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黑色的大围巾”表陈东哀悼的庄重感情,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1)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竭,尽。
(2)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3)永垂不朽:(某某、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
2 下列各句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
A 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蜡烛》导学案(教师版)【预习课导学】(晚自习30分钟)预习任务:资料准备:了解作者常识、通讯的有关知识和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
自我感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意。
预习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识记生词。
第二步:默读课文,理清六要素,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
第三步:再读文本,自探人物:勾画文中景物描写及对老妇人的外貌、动作描写,作上批注,体会人物情感。
第四步:找关键句,理解本文主旨。
【探究课导学】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记忆“瓦砾、地窖”等重点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老妇人的外貌、行动等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把握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体会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24年加入共产党。
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
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等。
多部作品获得斯大林金奖。
1949年10月访问中国。
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较少。
二、了解背景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订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苏联人坚决抵抗。
苏联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了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渡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
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局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通讯是新闻(广义)的一种,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消息一样,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事情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通讯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等,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姓名任教班级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听歌后的感受。
然后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也有一位妈妈,也有烛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温暖的烛光里。
二、解读目标(约2分钟)教师阐述学习目标,精要概述目标要点:生词及通讯等基础知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老妇人形象与作品主题。
做好勾画。
三、预习检测(5分钟)播放课件,师生、生生互动,书面口头相结合,完成四道检测题。
学生互相补充,必要时教师简单讲解一下。
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
学生一分钟时间将此巩固。
四、整体感知(10分钟)师生对本节知识梳理、概述,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巩固自学成果。
主要是在互动中理清文章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朗读感人片段,体会动人真情。
五、讨论探究(5分钟)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探究题1——3题及自己的学习疑难展开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注意括号里的提示,按照互动程序展示方案(先一对一结两人小对子,再小组互助,然后优化预演)做好准备。
要求人人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纠正不规范行为。
教师巡视,做好评价。
并随机抽签分配任务。
六、展示质疑。
(约15分钟)接到展示任务后,小组长组织展示(板书——讲解——答疑——对抗——小结等)。
其他小组质疑、纠错或对抗,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必要、典型的问题做出精讲。
板书环节各组同时进行,可以大黑板、小白板同时使用。
教师指导:反复描写的细节,老妇人的内心情感,作品的主题。
预习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灼.烧()迫.击炮()地窖.()gēng衣pú匐.()腋.下()拂.()晓瓦砾.()颤.巍巍()()育乞西()sù穆()舀.水()jiū躬()窑.洞()2、结合语境解释词义:匍匐:肃穆:精疲力竭( jiã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名副其实( fù):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 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3、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 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C耸立闪耀埋没闪烁 D耸立闪烁淹没闪耀4、对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A 方场的一边,离其她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的耸立着一堆瓦砾,她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
(环境描写)B 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
(动作描写)C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动作描写)D 突然,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叫了起来。
“看呀!”那红军说。
(语言描写)【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文章中有哪些记叙文的要素。
2、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的感人故事。
3、选文中哪个片断最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自研自探导学】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2、结合文中描写,谈谈文中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情感。
(先围绕老妇人找出一些句子,由外而内品味其心理情感)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或: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找出文末的关键句子,仔细品味)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结尾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七、检测矫正。
(约5分钟)教师用课件打出检测题目,学生用白板作答(要求:限时5分钟、独立完成)。
教师用课件打出矫正题目,只针对当堂检测出现错误的一道典型错题,组织学生用白板作答矫正,并由学科班长讲解。
(矫正题目——是一组与当堂检测完全平行的变式练习)八、知识拓展:(3分钟)学生背诵写蜡烛的诗句,积累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拓宽学生思维。
九、归纳小结。
(约3分钟)教师(或学科班长)对当堂知识框架和要点、学习方法和结果做出归纳,形成知识树,帮助强化记忆。
同时对各小组及部分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课堂小结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感人的因素有四点。
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拓展延伸:你能背诵几句描写蜡烛的诗句吗?由烛光你还联想到什么?当堂检测A1.下列两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壳 A .qiào 地壳.脱壳.()B. kã贝壳.甲壳.颤 A.zhàn 颤动..颤.栗()B.chàn 颤.抖颤.巍巍2..注音:拂()晓地窖()瓦砾()匍()匐()腋()窝3.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的意思。
(1)永垂.不朽:(2)肃穆.:4.选词填空。
⑴老妇人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A.走出;B.爬出)了地窖。
⑵她一直舍不得用,(A.珍藏;B.保存)到今天。
★5.下列各句所用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环境描写)B.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
(动作描写)C.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动作描写)D.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出来。
“看呀!”那红军说。
(语言描写)B 1、劲 A.jìng 劲草..劲.敌()B. jìn 用劲.强劲.塞 A.sài要塞塞翁( )B.sāi塞住塞责2.根据拼音写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