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抗生素作用机理.ppt

合集下载

抗生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抗生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3
名词浅释
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agents) 抗感染药物(anti-infection agents) 抗微生物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抗生素(antibiotics) 抗菌素(antibacterium)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
中重度感染和复杂性细菌感染经验性治疗首选 用药
水分控制严格,安全性非常高。水分均匀度国家 标准为不得过4%,企业内控标准为不得过 2.3%
1.0 g/瓶26Biblioteka 注射用头孢他啶(积大西帝 )
抗绿脓杆菌首选药物 严重感染首选经验治疗用药 对β-内酰胺稳定性高 1.0 g/瓶
27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消可治 )
21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克洛 、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枸椽
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胆道、肠道尿路及软组织、骨 关节、妇产科感染。
22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积大尤卡)
儿科抗感染首选口服第二代头孢菌素 抗菌谱广,不易耐药 细小颗粒、气芳香、味甜 0.125 g*6袋/盒
16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划分为四代
对G+菌的 对G-菌的 对β-内酰胺酶 对肾的
效果
效果
的稳定性
毒性
一代头孢 + + +
+
+
++
二代头孢 + +
++
++
+
三代头孢 +

抗生素作用机理PPT精品文档

抗生素作用机理PPT精品文档
2
•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作用机理:Ampicillin可以抑制细菌细胞膜上参与细 胞壁合成酶类的活性,即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 ampr编码一种可分泌到细菌细胞周间质的酶,催 化β-内酰胺环的水解,使氨苄青霉素失活。
• 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作用机理:四环素可与核糖体30S亚基的一种蛋白质结合, 从而抑制核糖体的转位过程。 tetr编码一个由399个氨基 酸组成的膜结合蛋白,可阻止四环素进入细胞。
1
• 氯霉素抗性基因(Cmr)
作用机理:氯霉素可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并抑制蛋白 质的合成。常用的cat基因编码氯霉素乙酰转移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个四聚体细胞质蛋白,在乙酰辅酶A存在时,该蛋白 催化氯霉素形成氯霉素羟乙酰氧基衍生物,使之不能与 核糖体结合。
• 卡那霉素(新霉素)抗性基因
作用机理:卡那霉素和新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可 与核糖体结合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该基因(kanr/neor) 是一种编码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的基因,该酶可使这两种 抗生素磷酸化,从而干扰了它们向细胞内的主动转移。

抗生素备课第二章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抗生素备课第二章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寡霉素:抑制真菌的能量代谢,作用于传 递电子的ATP合成酶的F0部分,使ATP不 能合成。 短杆菌肽S与缬霉素:会出现可进行呼吸, 但却不能生产ATP的情况。这类抑制剂 是通过增加一价离子的通透性而破环氧 化磷酸化作用。 第六节 抗生素的协同作用 抗生素合用意义: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 力,防止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减轻副 作用等。 如:1、青霉素与链霉素的合剂:既抗G+ 又抗G-,扩大了抗菌谱。
能在分子内部螯合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结合 的脂溶性化合物,有助于离子通过细胞膜 的抗生素,统称为离子载体抗生素。作用 是扰乱细胞膜的离子运输。如缬氨霉素 易螯合K+,但不能用Na+替代K+,它与 K+形成缬氨霉素-K+复合体,有效地屏 蔽了分子内部的亲水基团,而使分子的 四周呈疏水性。因此复合替能从膜的一 侧运输至膜的另一侧。 莫能霉素螯合Na+。
C H2O H O OH OH
NH O C C H3Gl yNH源自G M G M G M M M
G M G
G M G M
G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结构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主要作用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系统 对繁殖期细菌有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细菌 无作用。 14C青霉素标记实验证明细菌中有一些能与 青霉素结合的蛋白,称为青霉素结合蛋 白(PBP),它是一些与细菌细胞壁合成 有关的酶(转肽酶、 D-Ala-羧肽酶)。
转肽反应包括两个步骤: 1、转肽酶与酰基-D-丙氨酰-D-丙氨酸共 体底物形成酰基-D-丙氨酰酶中间体,同 时释放出一分子D-丙氨酸; 2、然后这个中间体将酰基D-丙氨酰基团 转给一个游离氨基酸的受体底物。 青霉素抑制转肽酶机制:青霉素与肽聚 糖末端的D-Ala-D-Ala的结构相似,替代 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如图) 这两者都有高度反应性的酰胺键而与转肽 酶作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 1、防止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类药物有交叉过 敏现象(10%左右),对头菌素过敏者中90% 对青霉素过敏;对青霉素过敏者中5%-10% 对头孢菌素过敏。因此,用药前应作皮试,对 青霉素过敏者应慎用
• 2、可能引起二重感染,用药期间出现腹泻, 考虑伪膜性肠炎之可能,须及时停药,并给予 相应的治疗。
• 3、注射溶液要现配现用,不能与NaHCO3等碱 性液体混装在一个容器内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
• 氨曲南(君刻单) • 抗菌谱狭窄,仅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菌有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青霉素类的特点
• 1、繁殖期杀菌剂 • 2、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
成,人的细胞无细胞壁,对人类的毒副 反应小。 • 3、易引起变态反应,甚至可发生致死性 的过敏性休克; • 4、易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灭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代头孢菌素特点
• 1、广谱抗菌谱,有强大抗阴性杆菌作用, 明显超过一代与二代头菌素
• 2、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不如一代和某 些二代头孢菌素
• 3、对绿脓杆菌与厌氧菌有不同程度抗菌 作用
林等制成合剂,可保护ß-内酰胺类抗生素免 受酶的攻击而使原来的耐药菌转呈敏感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各种由产酶细菌引起 的感染

抗生素药学机理及联合使用方案

抗生素药学机理及联合使用方案
分类
抗生素可根据来源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根据 作用范围可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窄谱抗生素;根据作用机制可 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 真菌药等。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膨胀 破裂死亡。
抑制细菌胞质膜的通透性
影响细菌胞质膜的通透性,使细菌无法摄取 外界营养物质而死亡。
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 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应对 措施: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方案,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立即停 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5
抗生素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一代抗生素的研究与开发
开发新型抗生素
针对现有抗生素无法应对的病 原体,通过生物合成、半合成
等方法,开发新型抗生素。
联合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联合使用抗生素可以 增加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的规范管理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
实施药敏试验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 等非细菌感染疾病应避免使用。
定期轮换用药
通过药敏试验了解患者感染病原体对不同 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 供依据。
注意用药间隔和副作用
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方案分类
固定剂量联合使用方案
固定剂量的两种或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适用于已知固定剂量联 合使用方案的治疗。
灵活剂量联合使用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灵活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 频率,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序贯联合使用方案
首先使用一种抗生素,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换用另一种抗生素进 行序贯治疗。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抗菌的效果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1 .关键概念: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2 .关键原理: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本章概述:现代医学的发展 健康概念: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其中身体 健康涉及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这 离不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抗生素的合理使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30370 ppt课件

抗生素(大环内酯类)ppt课件

抗生素(大环内酯类)ppt课件

新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 同红霉素比,半衰期延长,细胞内外药物浓 度比进一步增大。其细胞及组织穿透力强,
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药浓度,细胞内浓度高 于细胞外,适用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 等在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 由于某些新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导致社区获得 性肺炎的常见革兰阴性菌--流感嗜血杆菌也有 较好的抗菌活性,故目前多认为其可作为治 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选择。
大环内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机理:红霉素和其他14员环大环内酯类药物 可诱生胃动素,强力刺激胃窦收缩。 临床应用: 1.胃轻瘫:糖尿病、手术后、化疗后胃 轻瘫。 2.胆石症:促进胆囊收缩,减少胆石形成。 3.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4.老年人慢性便秘:250mg qid,6-8天。 5.返流性食管炎。 6.肠梗阻。
血杆菌有较优异作用。孕妇禁用。 阿奇霉素(希舒美、泰力特):作用强,对 弓形体、梅毒螺旋体作用良好。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他作用
非结核分支杆菌等条件病菌引起的感染 有效,及对支气管哮喘亦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对细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与破坏作 用。虽然其机制尚未明了,但国内外临 床应用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弥 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抗生素(大环内酯类)
特点 • G+菌作用强 • 部分厌氧菌 • 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幽门弯
曲菌有效 • 非特异抗炎作用 •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皮疹、静脉 炎、肝损害
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及炭 疽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革兰阴性 菌如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百日咳杆菌和布氏杆菌敏感;除脆弱类 杆菌、梭杆菌属外的厌氧菌有效;对钩 端螺旋体、肺炎支原体、非结核分枝杆 菌、立克支体、防线菌、弓形体有抑制 作用;对军团菌和弯曲菌高度敏感。

药理学,抗生素概论ppt课件

药理学,抗生素概论ppt课件
3、抑制细菌核酸的复制和转录:利福平
4、损伤细胞膜: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
抗生素相互作用
第一类:速效杀菌剂(能迅速杀灭繁殖期细菌)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第二类:缓效杀菌剂(主要杀灭静止期细菌) ——多粘菌素、氨基糖甙类、利福霉素类
第三类:速效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生长)
——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
HN OOH
CH3 COOH
青霉酸
-CO2
H2 CH2COHN C
S CH3
HN CH3
HgCl2
CH2CONHCH2CHO
+
CH3 HS C CH3 H2N C COOH
COOH
H
青霉噻唑酸
青霉醛
D-青霉胺
青霉素G不能口 服的原因!
CH2COHN O
青霉素
S CH3
N
CH3
COOH
强酸或H gCl2
5、鉴别:
本品显鲜黄色的钠盐火焰反应。
用途
本品为抗生素类药,主要抗G+, 可用于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破 伤风杆菌及螺旋体等感染。毒性和副 作用均小,又因易被胃酸破坏失效, 不能口服,宜注射给药。
但有些病例能产生严重的过敏
反应,对金葡菌可产生耐药性,应予注 意。用时: ①应先作过敏试验(皮试)、 ②避免空腹注射、 ③注射20min后再离开、 ④不要在夜间,到小诊所注射青霉素。
苄)
(2)适当增大侧链,如引入噻吩、呋喃、 咪唑、萘啶、哌嗪等杂环,不仅有广谱性, 对酸和β-内酰胺酶也较稳定。
总结:半合成青霉素
耐酸青霉素:侧链具吸电子基 耐酶青霉素:侧链引入立体障碍
性基团 广谱青霉素:侧链引入极性基团,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对于治疗细菌性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细胞壁是由多糖组成的保护性外壳,可以维持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稳定性。

抗生素中的青霉素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横纹肽交联酶的活性,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发生溶解和死亡。

2. 干扰细菌核酸的合成
抗生素如利福平属于广谱抗生素,它们能够干扰细菌DNA 或RNA的合成,阻止细菌进行基因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从而阻碍细菌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3. 阻断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可以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阻断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菌的蛋白合成机器受损,细菌无法正常进行代谢活动,最终使细菌死亡。

4. 干扰细胞膜功能
多环芳烃抗生素如利福平,通过影响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干扰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保护抗生素疗效和推迟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作用机理
最新.
1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作用机理:Ampicillin可以抑制细菌细胞膜上参与细 胞壁合成酶类的活性,即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ampr编码一种可分泌到细菌细胞周间质的酶,催化β内酰胺环的水解,使氨苄青霉素失活。
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作用机理:四环素可与核糖体30S亚基的一种蛋白质结合, 从而抑制核糖体的转位过程。 tetr编码一个由399个氨基 酸组成的膜结合蛋白,可阻止四环素进入细胞。Fra bibliotek最新.3
最新.
2
氯霉素抗性基因(Cmr)
作用机理:氯霉素可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并抑制蛋白 质的合成。常用的cat基因编码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即 一个四聚体细胞质蛋白,在乙酰辅酶A存在时,该蛋白 催化氯霉素形成氯霉素羟乙酰氧基衍生物,使之不能与 核糖体结合。
卡那霉素(新霉素)抗性基因
作用机理:卡那霉素和新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可 与核糖体结合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该基因(kanr/neor) 是一种编码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的基因,该酶可使这两种 抗生素磷酸化,从而干扰了它们向细胞内的主动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