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艺术设计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师建筑艺术的杰出设计师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师建筑艺术的杰出设计师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建筑师,他们的杰出设计和奇思妙想为中国的建筑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位杰出建筑师和他们的建筑成就。
第一位建筑师是岳麓书院的设计师贾似道。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麓山下,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代学府。
贾似道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纯净的建筑风格,使岳麓书院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第二位建筑师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设计师李贽。
李贽是元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北京长城和明陵。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而明陵则展示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精湛工艺。
第三位建筑师是清代著名建筑师蒋士铨。
蒋士铨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设计了颐和园中的众多建筑,如寿春门、昆明湖等。
蒋士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手法,为颐和园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第四位建筑师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建筑师钟汝衡。
钟汝衡是明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负责设计了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第一代皇帝朱棣和他的皇后的陵墓,钟汝衡的设计使这座陵墓显得庄重而典雅。
第五位建筑师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梁思成。
梁思成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他以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创新设计闻名于世。
梁思成的代表作品包括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他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六位建筑师是现代著名建筑师贺炳炎。
贺炳炎是建筑工程专家,他以其对古代建筑传统的研究和对现代建筑技术的运用而闻名。
贺炳炎的设计作品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奥体中心,他的设计展示了古代传统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第七位建筑师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设计师杨廷浩。
杨廷浩是明代的建筑师,他负责设计了福建土楼。
土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建筑的杰出代表,杨廷浩的设计使土楼成为具有防御功能和独特外观的建筑。
第八位建筑师是中国古代兵器设计师严可均。
严可均是明代宦官,他在军事工程和兵器设计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整理版]
第一章原始社会艺术设计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之一,距今(9000)年前,已制作出质地较为疏松的灰陶。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的淘气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陶器遗存。
2.就具体器型而言,不同功能的器物在造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别,(最为典型的炊煮器就是鼎)。
3.原始社会建筑形式主要有:穴居建筑穴居建筑大致呈现出从地穴——半穴居——地面建筑——下建台基的地面建筑的发展历程。
干阑建筑新石器时代的橄榄建筑遗址及相关文物多发现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结语:新石器时代艺术设计所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
2.因材施教。
3.功能至上。
4.以人为本。
5.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艺术设1.自(夏代)起青铜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物质材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2.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艺术面貌的形成与其所采用的(陶范法)(或泥摸法)的铸造工艺不可分割。
3.西周时期的统治者重视礼制,大约在周穆王时期,一系列的祭祀,军事,飨宴、相见等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以维护其统治,并对不同身份等级者所拥有的物品材质、形状、尺度、数量以及色彩等均加以限定起到明贵贱、别尊卑的目的,成为后世多遵循追慕的“周礼”。
4.因为青铜器在西周礼仪中具有严格的标示作用,周人也由此形成(“藏礼于器”)的制度,组合有序的青铜容器又称之为(“礼器”)。
青铜器的占有状况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5.除陶文外,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汉子为(甲骨文)。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1.商人重酒,(商代)的酒器十分发达。
(周代)禁酒,酒器的制作开始衰落。
2.(龙凤题材)是这一时期璧、璜最为常见的装饰题材。
3.(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礼记》)提出了(“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将主要殿堂建在中轴线上接近中心点的最重要的位置,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建筑群的中轴对称布局对于(烘托尊贵)的作用。
4.此外,最终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不仅全面的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经过整理归纳,力图探索规律,并加以科学的总结。
元朝的艺术装饰与室内设计
元朝的艺术装饰与室内设计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运营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社会和政治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元朝的艺术装饰和室内设计也是元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了解元代的美学和文化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元代的艺术装饰采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它的装饰形式主要体现在建筑、织物、陶瓷、绘画等领域。
在建筑设计上,元代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使得建筑物更加耐用和美观。
元代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外来建筑元素的融合,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汇的产物。
在织物设计上,元代采用了丰富的图案和颜色。
元代突出了红色、绿色、蓝色等色彩,同时在花纹设计上也采用了丝绸、金银线以及羊毛等材料进行织造,使得织物更加绚丽多彩,显得极为富丽堂皇。
在陶瓷制作上,元代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使得陶瓷制品更加精美细腻。
元代青花瓷被誉为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丰碑,其深得人们的喜爱。
此外,元代还出现了瓷器釉下彩和釉上彩的制作技术,在陶瓷制品上出现了更为精致的装饰图案和丰富的色彩。
元代的绘画也采用了大量的装饰性元素,使得绘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元代绘画的特点在于大量运用了金银箔和金粉等装饰物,使得画作显得更加鲜艳闪耀。
元代的绘画主题多为宫廷、佛教、自然风景和民间生活等,各具特色,让观者感受到元代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内涵。
与艺术装饰相伴随的是元代的室内设计。
元代的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优化和趣味性的呈现。
元代的室内设计风格主要分为宫廷式和民居式两大类。
在宫廷式室内设计中,建筑造型庄严宏伟,色彩浓郁丰富,装饰层次分明,尽显尊贵大气。
在民居式室内设计中,元代人们注重家居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借助自然和文化元素的融合,打造出一个舒适宜居的家居环境。
总的来说,元代的艺术装饰和室内设计反映出一种跨文化的融合和异质性的多元性。
元代的文化独具特色,其艺术品也风格各异、栩栩如生。
元代的艺术装饰和室内设计是一个跨越时空的融合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对我们了解元代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中外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设计史课程0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 中外设计史课程代码:02学分与学时:4学分7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统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设计的理念和设计观,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本章从原始社会的石器产生与制作开始,探讨艺术设计的起源和随之发展起来的诸种手工艺品种的生产、技术水平、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人类设计的创造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起源,并掌握中国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的概貌;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难点:原始居住设计的形式极其意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设计的起源与石器的制作设计第二节:器物制作与设计形式第三节:原始居住设计的雏形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形制设计和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的特色,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交通运输工具、城市建筑、丝纺织物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设计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青铜器的形制设计难点: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青铜器的概念、种类与形制设计第二节: 古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规范第三节: 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第四节: 古代丝纺织物与服饰艺术设计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在铁器、青铜器、陶器、漆器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将我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和现代设计思想灵活融合来指导自己的设计创作活动;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铁器的制作设计、青铜器的设计创新、陶器、漆器、服饰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并掌握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重点与难点:重点: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难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源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第二节:青铜器的设计演变和创新第三节:制陶业的发展、陶器种类、陶器的设计的样式第四节:漆器工艺与设计第五节:中国古代理论家的设计思想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秦汉时期在纺织、印染、服饰、漆器、车船、车船、建筑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理解我国汉代出现的设计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指导自己的设计创作;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秦汉时期在纺织、印染、服饰、漆器、车船、车船、建筑设计等新的工艺设计特色,并能理解运用这个时期出现的设计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难点:汉代的思想家、美学家极其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纺织、印染、服饰设计第二节: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第三节:秦汉时期的车船制造业的发展第四节: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极其型制第五节:秦汉的思想家、美学家极其理论研究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瓷器、纺织印染服饰、建筑、雕刻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以及这个时期对设计理论的拓展;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瓷器、纺织印染服饰、建筑、雕刻等工艺设计上的新的发展,并能理解运用这个时期出现的新的设计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印染服装业的恢复和发展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瓷器时代的形成与陶瓷器的设计第二节:纺织印染服装业的恢复和发展与其设计特色第三节:金属工艺与纹饰设计第四节:建筑与雕刻工艺设计第五节:设计理论的拓展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隋唐五代时期在陶瓷、服饰、建筑、金属工艺等工艺设计方面的全面辉煌,以及这个时期产生的糅合古今的唐代设计理论;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隋唐五代时期在瓷器、纺织印染服饰、建筑、金属工艺、造船、等工艺设计上的新的特色,并能理解运用这个时期出现的糅合古今的设计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难点:隋唐五代时期的设计思想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陶瓷工艺与陶瓷设计的发展第二节:服饰工艺与服饰设计的特色形成第三节:金属设计工艺的成熟第四节:建筑设计的成熟与繁荣第五节:柔和古今的唐代设计理论摘要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宋辽金西夏时期在丝织、染织、髹器、建筑、商业美术等设计方面的特色,以及宋代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宋代在丝织、染织、髹器、建筑、商业美术等工艺设计上的艺术风格,并能理解运用宋代的设计思想与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宋代丝织工艺极其品种设计难点:宋代建筑、髹器工艺及其家具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第一节:宋代丝织工艺极其品种设计:讲述宋代丝织工艺极其艺术成就第二节:宋代染织工艺的发展与艺术特色第三节:雕版印刷工艺与商业美术设计第四节: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金属制器方法、金属制器工艺设计第五节:宋代建筑、髹器工艺及其家具设计第六节:宋代的设计思想与理论第八章:元代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元代在陶瓷、印染、棉纺织、建筑、印刷家具、商业美术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古为今用;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元代在棉纺织、印刷等工艺设计上的艺术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元代的棉纺织工艺难点:元代的印刷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陶瓷工艺与品种设计第二节:棉纺织工艺与印染工艺第三节:建筑与装饰纹样设计第四节:印刷、家具与商业美术第九章: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明清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家具、建筑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以及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明清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家具、建筑等工艺的设计特点,以及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并能在平时的设计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重点与难点:重点: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及其艺术成就难点:明清时期的家具工艺设计及其成就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第一节:纺织印染业的高度繁荣与织印品种设计第二节:陶瓷业的繁荣与设计方式的发展第三节:建筑设计与建筑彩画艺术第四节:家具种类与工艺设计第五节:印刷工艺与印刷设计第六节: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第十章:近代史上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近现代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建筑等工艺设计艺术的变迁发展,以及一些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丰富学生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明清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家具、建筑等传统工艺设计上的变迁发展和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史上的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难点:近代史上的建筑艺术装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伴随着近代中国手工业和对外贸易而发展起来的近代艺术设计第二节:纺织印染业逐步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品种花色设计水平的提高第三节: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第四节:商业招贴广告设计第五节:建筑艺术的变迁与建筑装饰的兴起第十一章:西方史前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史前的艺术设计的萌芽和这个时期的彩陶艺术设计成就;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设计的萌芽,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重点与难点:重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难点:彩陶设计的特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第十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古埃及、古西亚、古波斯、古代日本、古代伊斯兰和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的发展状况,丰富学生的设计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古埃及、古西亚等古代东方各国在手工艺设计方面的成就;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埃及的家具艺术设计难点: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艺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第二节: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第三节: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第四节:古代伊斯兰的手工艺设计第五节: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第十三章:古代西方的手工艺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设计的发展状况,丰富学生的设计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等古代西方各时期在手工艺设计方面的成就;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希腊的手工艺设计难点:古罗马的手工艺设计的特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古希腊的手工艺艺术第二节:古罗马的手工艺艺术第三节: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艺术第四节:文艺复兴、巴罗克、罗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艺术第十四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重点与难点:重点: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难点:"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第二节: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第三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第四节:早期功能主义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第十五章: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着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并为学生的课题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参考;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工业化社会的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着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重点与难点:重点:“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难点: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第二节:“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第三节: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第四节:"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第五节: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第六节:美国与日本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第十六章: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及时把握到设计发展的时代脉搏,推动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态势,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难点: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波普”与反主流的设计艺术第二节: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第三节: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第四节: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五、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教学形式采用教学与启发并行;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多媒体、幻灯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作业等,期终考试占70%;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参考教材:1夏燕靖着.中国艺术设计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2邬烈炎,袁熙旸着.外国艺术设计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参考资料:1高丰.美的造物——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文集 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2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话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朱和平.中国设计艺术史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4马克·第亚尼.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6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7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李龙生.艺术设计概论 M. 合肥: 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9朱铭,荆雷.设计史 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10朱铭.设计——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9.1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2李泽厚.美的历程 M.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3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何人可.工业设计史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15朱青生.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7郑立君.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元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元代建筑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元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元代建筑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建筑与城市规划也有着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元代建筑艺术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元风格,同时在城市规划方面也进行了重要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将从元代建筑艺术的风格与特点以及元朝的城市规划两个方面来探讨元朝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一、元代建筑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元代建筑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可总结为四个方面:宏伟壮丽、注重实用、吸收外来影响以及开创新格局。
首先,元代建筑以宏伟壮丽著称。
由于蒙古族统治者的背景,元代建筑注重宏大的规模和气势。
代表性的建筑有北京的元大都和内蒙古的元上都,这些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庞大,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其次,元代建筑注重实用性。
元代的建筑注重实用功能,尤其是对军事和政治活动的需求。
元大都的城墙和宫殿建筑都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城市的安全和行政管理。
第三,元代建筑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元朝统治者来自蒙古,他们积极吸收并融合了汉族、西亚和欧洲等地的建筑风格。
这种融合使得元代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味,兼具汉、蒙、满、西亚和欧洲等风格的特点。
最后,元代建筑开创了新的格局。
元代的建筑注重协调与统一,强调整体的布局与视觉效果。
元大都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的布局都遵循着这一原则,使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有序而统一的格局。
二、元朝的城市规划元朝在城市规划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与创新。
元代的城市规划注重实用性、规模宏大和文化融合等特点。
元朝的城市规划注重实用性,以满足政治、军事和商业活动的需求。
元大都和元上都是元朝的两个重要城市,它们的规划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
元大都的城市布局紧凑而有序,城市中心设有宫殿和政府机构,周围则是商业区和居民区。
而元上都的城市规划更加开放和宽敞,建有广场和大型公共空间,以适应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需要。
元朝的城市规划也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点。
由于蒙古统治者与汉族人民相处时间较长,元朝的城市规划兼具蒙元与汉风格。
城市中除了蒙古人熟悉的蒙古帐篷和附属建筑外,也有许多传统的中国建筑,展示了元代城市规划的融合特点。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元代造物设计的特征
元代造物设计的特征
元代的造物设计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拼砖技艺:元代的建筑设计注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尤其是在建筑表面的装饰上,采用了大量的拼砖技艺。
拼砖不仅能够丰富建筑的形象,增加建筑的立体感,还可以表现出繁复的纹理和图案,使建筑更具装饰性和艺术性。
2. 徽派建筑风格:元代徽派建筑风格是元代造物设计的代表之一。
徽派建筑注重平面布局的对称和协调,以及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性。
建筑外观通常采用红砖和灰瓦的搭配,并且使用了大量的雕刻和雕塑技法,装饰华丽,富于装饰性。
3. 瓷器制作:元代的瓷器制作技术非常发达,瓷器作为一种特殊的造物设计展示了元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元代的瓷器制作采用了多种烧制工艺,如青花瓷、景德镇瓷等,并且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纹饰的创新,使得瓷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性。
4. 书法艺术:元代的书法艺术是造物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元代书法注重以工笔细致而不失气韵,尤为注重笔画的工整和结构的稳定。
元代的书法作品大多力求雄浑有力,字体偏向方正,给人以稳重大气的感觉。
5. 摩崖石刻:元代的摩崖石刻是一种特殊的造物设计,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地区。
摩崖石刻以石雕为主,刻划了大量的佛教题材和历史人物,形象逼真,构图繁复,富于表现力。
6. 布艺织物:元代的布艺织物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通过拼绣的方式展现了丰富的图案和纹理。
元代的布艺织物多采用丝绸、纺织技巧繁复,色彩明亮,图案精致,富有气息。
总之,元代的造物设计具有精细、繁复、装饰华丽等特点,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艺术的热衷。
中国设计史1 原始-夏商周部分
中国艺术设计史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装饰纹样:商代的饕餮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panchi)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
原始社会几何纹,商周至汉魏六朝的动物纹,隋唐以后的花鸟图案。
艺术风格: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
原始时期:自然流露奴隶社会时期:神秘、威严、深沉、庄重战国、秦、汉:古拙凝重、气势磅礴隋唐:自信、饱满、大器宋:理性之美、清秀、含蓄、典雅、单薄的凄婉之美元:粗犷、豪放、刚劲明:大方、明快、端庄、敦厚清:造型奇巧、色彩艳丽、装饰繁缛第一节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原始工艺美术总体特征:1、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紧密结合2、艺术性服从于实用性一、原始陶器北方仰韶文化的彩陶,南方河姆渡的雕塑,东部龙山文化的黑陶以造型取胜。
1、陶器的产生——定居的生活方式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活特征之一。
我国陶器起源早最早的陶器资料: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出土了距今八千多年的陶器。
2、陶器的制作1)手制成型(早期)2)轮制成型(晚期) A慢轮制作 B快轮制作3)陶器造型源起——拟形陶4)陶器装饰源起素陶、彩陶、印纹陶其内容可归纳: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四大类。
原始装饰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图腾”(Totem)。
图腾原为印地安语,意为“他的家族”。
它大约和氏族公社同时产生。
5)陶器的材质红陶、灰陶、白陶、黑陶3、彩陶定义: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用红、黑、白等色绘有花纹的陶器。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又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依据考古学对原始文化的分类、彩陶分布的地域、特点和时间上的差异,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文化类型: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过去曾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
中国设计史
二、原始时代的设计陶器的产生基本条件:一对火的利用,二丰富的黏土资源p19原始陶器成型工艺:手制法(最为普遍)·模制法·轮制法p20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仰韶文化--彩陶新时期时代黄河流域北方--半地穴式p31 长江流域南方--杆栏式p32三、青铜器时代的设计【商,西周】青铜;主要是铜,锡,铅的元素的合金。
不同用途,采用合金比例不一《考工记》“金有六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p36 青铜器成型工艺;主要采用泥范铸造,两周早期之前,一模一范,西周中期以后,一模数范p43 青铜器装饰风格殷商时期追求神异化(饕餮纹,夔纹),西周中条理化秩序化几何纹增多p47古代艺术设计思想最早源于《周易》有两部,一是经文部分《易经》传文部分《易传》p54 周易设计思想;1 制器尚象2 道器统一3 文质统一p55四、革新时代的设计【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重人轻天”思想形成p60青铜器曾侯乙墓--战国成套编钟标志实用性,系列化,整体化造型设计。
P61此时期,出现反映时代风貌,表现时代精神的题材《宴乐水陆攻站纹壶》p65纹样:蟠螭纹,蠕虺装饰构成:平视体构图表面加工:线刻,镶嵌,金银错,鎏金p65战国铜灯;仿生灯,人俑灯,连枝灯最常见是豆形灯p67 铜镜纹饰山字纹p69战国漆器;漆耳杯最具特色,饮酒,又称羽觞p70战国丝织;马山砖厂1号墓最具代表性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p74服饰分为礼服和常服。
深衣是典型服装样式,上下衣裳连在一起,特点曲裾绕襟,右衽p75和当时服饰相配套的腰带和带钩p76先秦时期设计思想 1.强调实用功能,主张先实用后审美的设计观(墨子。
韩非子) 2.主张“文质彬彬”即强调内在美与外在形式美和谐统一的设计观(孔子)3主张“大巧若拙”崇尚天然之美,主张自然朴素,反对人工雕饰的设计观(老子。
庄子p81 《考工记》及其设计思想 1.”材美工巧“的设计原则 2.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3.为社会功能服务的设计理念p 83五、封建制上时期设计的高度发展(秦汉时期)【秦汉时期】西汉刘胜墓出土错金铜博山炉不仅具有熏香作用,且满足了汉人祈求羽化登仙的精神需要和富于浪漫的审美追求仙人仙岛的追求p89汉代铜镜发展三个阶段p91东汉中晚期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装饰题材发生重大变化装饰技法和装饰构图(由同心圆式,增加了对称式、阶段式等)也有新的发展p92汉代灯具的设计成就体现在四:1.功能合理 2.结构科学 3.造型生动 4.装饰富丽p93 长信宫灯(属于虹吸灯的代表) 艺术形象……. p98汉代成套的耳杯都有专门的包装盒,称具杯盒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双层九子奁化妆品包装盒的代表作漆器羽觞题有“君幸酒”p102 素纱禅衣禅衣既单衣p108汉代漆器特点:1实用品众多,造型设计规范化、系列化2制作工艺趋向成熟3装饰手法多样化4漆器包装更趋于精致、轻巧p121六、设计的多元与融会(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手工业特点:民间手工业极度衰落p123玄学思想影响;青瓷,宽衣大袖p142,庄园/ 佛教思想;动物纹--植物纹,莲花尊,椅子由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胡床引进受少数民族影响(魏晋南北朝),穿靴子戴帽子青瓷流行原因1工艺方面的原因2社会风尚的原因p126唐·瓷器“南青北白”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p127受佛教和佛艺影响出现莲花纹,忍冬纹莲花纹在唐瓷器继续作为主题装饰p133 唐三彩低温铅釉陶器唐代厚葬习俗产物随葬明器色多故称“三彩”p134 唐三彩设计特点1仿生象声2不求实用p136 唐代丝织品特点1装饰题材更加丰富,自然写实的花鸟纹样成为装饰题材的主流2装饰构成手法更加多样,更加成熟3装饰色彩华丽和谐,色彩渐变(晕色)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装饰色彩的表现力p137 装饰构成分为对称式构成和自由式构成联珠纹{对称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影响p138 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凌阳公样”唐·丝绸图案设计家窦师伦p140 “凌阳公样”特点1装饰题材的吉祥性2装饰构成的对称性3装饰色彩的奇丽性p141 唐代服饰特点1多样性2开放性3华丽性女装:男服胡服襦裙服p142 唐代金银器造型风格上,唐·早期受波斯萨珊王朝的风格影响较大,器皿口沿主要是圆形、八角形和多角形,器壁较厚。
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
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陶器制作开始,到后来的产品设计与装饰艺术的兴起,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龙山文化等时期。
这些时期的陶器设计注重实用功能,以器形简单朴实为主,主要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
陶器的制作工艺逐渐改进,蚌壳装饰、刻线纹饰等技法的出现使陶器的装饰更加丰富多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不断演进,中国古代陶器的设计艺术开始出现新的特点。
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如商代的商文化、周代的周文化等相继出现。
陶器的设计多样化,器形逐渐丰富,装饰技法也更加繁复精细。
在商代的陶器中,瑞兽纹、人面兽身纹等神话动物图案被广泛运用,展现着当时社会的宗教和神秘信仰。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陶器的装饰更加注重质感和细节,刻画出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观。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4世纪的秦、汉、魏晋时期,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陶器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器形和装饰更加精致,更加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例如,汉代陶俑的生动形象和精细的细节刻画,以及魏晋时期的三彩陶器的鲜艳色彩和精湛的画工技巧,都成为这一时期陶器设计艺术的亮点。
从公元7世纪至10世纪的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陶器的设计从实用性发展到更加注重艺术性,器型更加多样化,装饰手法更加精湛。
唐代陶瓷的青瓷、白瓷、黑釉瓷等品种的出现,给陶器的设计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使陶器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宋代的定窑瓷器和钧窑瓷器技术更加成熟,装饰手法更加多样,象征性的图案和寓意也更加深刻。
元代青花瓷纹饰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元代青花瓷纹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其图案和色彩在现代设计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元代青花瓷纹饰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审美观 念和工艺水平。
现代设计师应注重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元代青花瓷纹饰与现代设计理念 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产品。
01
元代青花瓷纹饰的起源和发展
元代青花瓷纹饰的起源
蒙古帝国的文化融合
元代是蒙古帝国统治的时期,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为青花瓷纹 饰的起源提供了背景。
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蒙古帝国在征战中与伊斯兰文化频繁交流,这种文化交流对青花瓷 的纹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
元代青花瓷纹饰在继承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蒙古文 化和伊斯兰文化元素。
加强对元代青花瓷纹饰的宣传和推广 ,提高公众对其价值和在现代设计中 应用的认识,促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与设计的融合
总结词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青花瓷纹饰进行数字 化处理与再创作,拓展其应用范围与形式。
详细描述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等技术手段 ,对青花瓷纹饰进行数字化转化与再创作。 通过调整色彩、线条、比例等元素,使其更 符合现代审美和实际应用需求。此外,利用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青花瓷纹饰 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 。
搭配和谐
元代青花瓷的纹饰色彩搭配和谐, 即使在色彩饱满的情况下,也能保 持整体的和谐统一。
纹饰特点
内丰富
元代青花瓷的纹饰内容丰富,包 括植物、动物、人物、山水等多 种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线条流畅
中国艺术设计史大纲内容
中国艺术设计史大纲内容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2、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思考题:1)从原始的石器制作中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的起源有哪些启示。
2)原始居住设计揭示出中国建筑设计有哪些雏形。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青铜器2、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思考题:1)青铜器。
2)晚商都城的建筑格局。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2、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源泉思考题:1)结合时代背景简要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有哪些发展。
2)例举两篇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文献并简述古代设计思想。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2、汉代的思想家、美学家极其理论研究思考题:1)秦汉时期的陶瓷设计的艺术特色。
2)秦汉时期的设计理论要点。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印染服装业的恢复和发展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思考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染服装业设计特色。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刻工艺设计。
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2、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理论研究思考题:1)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
2)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理论研究。
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宋代丝织工艺极其品种设计2、宋代建筑、髹器工艺及其家具设计思考题:1)宋代染织工艺的发展与艺术特色。
2)宋代的设计思想与理论。
第八章:元代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元代的棉纺织工艺2、元代的印刷第九章: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及其艺术成就2、明清时期的家具工艺设计及其成就思考题:1)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的艺术特色。
2)明清时期的家具成就。
3)列举李渔的美学思想,结合艺术设计的实例分析说明。
第十章:近代史上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近代史上的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2、近代史上的建筑艺术装饰思考题:1)近代陶瓷设计的特色。
中国设计史3 隋唐-宋元部分
第五节隋唐时期的艺术设计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摆脱了以前的古朴风格,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明代成熟)。
一、陶瓷工艺1、隋代陶瓷隋代时期白瓷烧制成功,这是一项突出的成绩。
在我国陶瓷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白瓷是由青瓷演变而来。
主要类型:鸡首壶、罐、盘口瓶2、唐代陶瓷工艺唐代陶瓷主要类型:青瓷、白瓷、花瓷、唐三彩。
唐代窑口——越窑、邢窑:“越青邢白”“南青北白”1)南-青瓷——越窑-“诸窑之冠”越窑,越指浙江地区,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从东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
唐至北宋时代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代表着当时中国陶瓷生产的最高成就。
其中最值得赞誉的是被称为“秘色瓷”越窑青瓷,赢得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誉。
2)北-白瓷——邢窑白瓷发展到唐代更加成熟,刑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
唐代白瓷一般无纹饰,以质朴、厚重、素净著称于世。
典型作品如“白釉莲座烛台”。
3)彩瓷,彩瓷分为釉下彩和绞釉绞胎,釉下彩在陶瓷装饰史上,特别是在走向彩绘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不是瓷器)。
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
一般作明器,也有作为生活器皿的。
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两次烧制,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胎,挂釉后再经过约八百摄氏度的温度烧釉。
模仿染缬工艺,形成斑驳淋漓的独特风格。
产地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称为西窑,洛阳称为东窑。
三彩陶器分日用品和随葬品(明器)两大类。
还可分为器皿,人物,动物三类。
唐三彩装饰唐三彩,采用了涂蜡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再挂釉彩,烧制时有蜡处釉汁扩散,形成白色斑纹,模仿染缬工艺的效果,形成了唐三彩的斑驳淋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朝鲜在唐三彩影响下烧成了精美的铅釉彩——“新罗三彩”。
日本则成功地烧成了“奈良三彩”。
中国设计史1—原始社会-文档资料
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
除具有上述特征外,常在口沿附近 饰以红色宽带纹,这表明彩陶渐渐 出现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夹炭黑陶,器形有罐、钵、盆、盂尤以釜 最著名,圆底深腹,大翻唇,肩部有突出的 裙边,造型敦实,装饰纹样有猎纹、鱼纹、 澡类纹、稻穗纹等。
第一章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约200200万年前万年前约前40004000年设计的起源设计的起源石器玉器陶器制作与器形设计石器玉器陶器制作与器形设计劳动实践劳动实践生产力低下生产力低下原始宗教巫术原始宗教巫术第二章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121世纪世纪前前771771年青铜的出现与形制设计青铜的出现与形制设计城市布局与建筑设计城市布局与建筑设计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政治气氛恐怖森严政治气氛恐怖森严第三章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公元前公元前770770年年前前221221年冶铁与铁器制作设计冶铁与铁器制作设计青铜器的设计演变和创新青铜器的设计演变和创新制陶业的发展与漆器工艺设计制陶业的发展与漆器工艺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的渊源古代哲学思想及设计理论产生古代哲学思想及设计理论产生文艺繁荣文艺繁荣第四章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21221年年公元公元265265年手工业的形成背景手工业的形成背景纺织印染服装设计纺织印染服装设计制陶业与瓷器烧制技术的成熟制陶业与瓷器烧制技术的成熟漆器设计与建筑设漆器设计与建筑设计以及车船制造业的发展计以及车船制造业的发展古代设计理论的形成古代设计理论的形成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第五章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公元公元265265581581年瓷器时代的形成瓷器时代的形成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建筑与雕刻建筑与雕刻工艺设计工艺设计佛教艺术佛教艺术战乱战乱儒教遭质疑儒教遭质疑佛教简略佛教简略第六章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公元公元581581960960年建筑建筑手工业的繁荣与手工产品设计的提高手工业的繁荣与手工产品设计的提高陶瓷陶瓷金属漆器家具与服装工艺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金属漆器家具与服装工艺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成熟与繁荣成熟与繁荣政治经济强大政治经济强大交流广泛交流广泛第七章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公元公元90790712791279年瓷器丝织印染服装金属工艺设计与瓷器丝织印染服装金属工艺设计与制作制作建筑与家具设计建筑与家具设计宋辽金的工艺设计宋辽金的工艺设计设计思想与理论的拓展设计思想与理论的拓展政治上重文轻武政治上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第八章第八章元代
中国艺术设计史
原始陶器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
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黑陶: 当中原和西北的广大地区的彩陶衰落以后,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广大地区,又兴起了“黑陶文化”,又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薄而光的蛋壳黑陶的大量出现是这类文化的突出特征。
良渚文化:代表了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
距织机:中国最早的织布机。
马家窑文化:甘肃,“舞蹈纹彩陶盆”。
建筑: 生活在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人们,则设计建造了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并且采用了榫卯结构,这是早期的原始木构架建筑。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青铜:是指自然铜(红铜)与锡铅等化学元素的合金不同用途的器物或工具需要不同的合金配比。
中国的青铜时代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发展的高峰。
青铜器制造方法变化合范法——失蜡法商周春秋晚期和战国失蜡法:春秋战国开始用,用失蜡法之作铜器,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的大致做法是。
先用蜡制成器物的模型然后反复的淋上细泥合成一定的厚度,待泥干透后加热,使蜡质流出再将铜液灌入这种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司母戊鼎:1939出土。
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全国最大的青铜器通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达879公斤的大鼎。
鼎腹为长方形,直口,宽沿,双立耳,四根柱组接于瓶底之下。
造型凝重雄泽,气势恢宏,腹内有既文“司母戊”因此得名。
●殷商西周两时期青铜器造型设计的不同风格:殷商时期超出实用功能之上的审美追求表现得非常强烈,但缺乏统一标准显得没有规律在同样表现威严的基础之上,一部分作品给人以凝重浑厚之感,另一部分作品造型和装饰被夸张到怪诞的程度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
西周日用青铜器最为礼器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西周奴隶主为了加强统治规定了一整套礼制,在从事祭祀和典礼活动时使用礼器的数量和规格都作了严格限制以使贵贱优等上下有别,这就是所谓的葬礼于器。
元代艺术设计
•
•
•
•
•
•
第五节——服饰设计
服饰
•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元 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 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 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 ,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 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 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 “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 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 ,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元 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 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 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 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 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 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 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公映许可证 电审数字[2012]第38号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
FILM BUREAU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TV
元代艺术设计
• 艺术设计12-2 • 刘轩玮 • 12410303009
元代艺术设计内容
• • • • • • 第一节-实用器具设计 第二节-陈设品设计 第三节-平面设计 第四节-建筑与室内设计 第五节-服饰设计 第六节-艺术设计与外文化交流
实用器具设计
• • • • • • • 文具 圆形三足罗汉砚台 ◆年代:元代 元代是玉文具的开头 ◆名称:圆形三足罗汉砚台 ◆质地:青石 ◆描述:砚台盖部刻浅浮雕罗汉手 持芭蕉扇,砚台底部有三足。石 料为青石料,用料不很讲究,但 符合元代的砚台特点。
家具
• 元代家具
• 元代是一个疆域空前广阔的朝代,也 是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 ,伴随着民族的大融合,饮食文化也 出现出南北交融的态势。然而,由于 长期积淀在各民族文化中的饮食特点 和方式仍扎根于各民族人民的心理构 成中,因此饮食文化仍因民族而不同 。在进餐方式上,汉族与蒙古族有所 不同。中国古代汉族一天两餐比较普 遍,唐宋时,一日三餐逐渐增多。到 元代汉族中已普遍实行一日三餐,而 蒙古族往往一日两餐。汉族常见的主 要食具有筷、匙、碗、碟、锅等,蒙 古族有匕(匙)、箸、叉、小刀等。 小刀用于割肉食用。从内容上看,汉 族副食以蔬菜为主,加以肉类、果品 ;蒙古族则以肉食、乳品为主,菜蔬 、果品处于次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第五节——服饰设计
服饰
•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元 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 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 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 ,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 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 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 “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 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 ,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元 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 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 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 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 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 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 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
供器
•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封建帝 王的审美和宗教信仰直接影响 和制约着瓷器的发展,因此宗 教题材也一直是瓷器装饰中的 一个重要品种。清朝初年,为 了政局稳定,康熙皇帝大力推 崇佛教,并在1671年颁布圣渝 ,令天下所有大型寺庙开坛弘 扬佛法,形成了普陀山等佛教 圣地。
第三节——平面设计
•
图形
首饰与配饰
• 玉带板 • 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 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 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 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 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 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 带制度。
古代青花瓷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其中常见的有下列 一些: 1、回纹,因其线条形式如“回”字一样整齐排列 而得名。回纹给人以回环往复和方正、庄重、连绵 之感,多用于器物内外口边沿或下足部。 2、忍冬纹,即金银花,多年生攀缘类植物,花可 入药。所绘枝蔓花叶按一定规律弯曲缠绕,有绵长 不断之意。这种二方连续的图案呈现一种运动姿态 ,绵长的连续曲线流畅而有节奏,形成旋律线,产 生优美的韵律感。 3、缠枝花纹,由忍冬纹发展而来,一般采用二方 连续成四方连续的形式,绘以活泼多变、错落有致 的缭绕藤蔓和饱满丰茂的各式花朵。变形枝蔓常常 连接缠绕着菊花、莲花、牡丹等花卉,图案分别称 为缠枝菊、缠枝莲、缠枝牡丹等。 4、卷枝纹,又有卷草纹之称,也是忍冬纹派生出 的一种辅助纹饰。图案为变形植物枝蔓作连续卷波 状,枝叶线条往往概括抽象,不出现花。 5、蕉叶纹,以芭蕉叶的上仰或下垂的方式整齐排 列形成的纹饰,有单叶排列,也有双层复叶排列。 蕉叶纹是元明清青花瓷大器上,颈肩部或近足部的 常用纹饰。 。
第二节——陈设品设计
陈设品设计
• 礼器
• 礼品盒按照包装材料来分:有纸制品、塑料制 品、金属、竹木 器包装、玻璃容器和复合材料等,一般礼品盒 多选用纸质包装,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 我们心中有一种浪漫的情怀,好似这可以表达 心中郑重的情意。且倡导绿色包装,纸质无疑 是最适当的选择,生产加工简单包装废弃物的 回收率也高
第一节——实用品器具设计
实用器具设计
• 饮食器
• 盛放供养佛的饮食之 容器,普通常见于家 庭佛坛。本来是出于 应器,乃是在应器上 附以台脚,而脚部下 方变宽的形式。通常 台脚具有两条或三条 的隆起带纹。使用于 密教时,以两座为一 组。普通在大坛上一 面器的两边各置一个 。通常不加带纹以外 的纹式,但有时在脚 或钵的外面也加以纹 式。
公映许可证 电审数字[2012]第38号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ION OF RADIO FILM &TV
元代艺术设计
• 艺术设计12-2 • 刘轩玮 • 12410303009
元代艺术设计内容
• • • • • • 第一节-实用器具设计 第二节-陈设品设计 第三节-平面设计 第四节-建筑与室内设计 第五节-服饰设计 第六节-艺术设计与外文化交流
实用器具设计
• • • • • • • 文具 圆形三足罗汉砚台 ◆年代:元代 元代是玉文具的开头 ◆名称:圆形三足罗汉砚台 ◆质地:青石 ◆描述:砚台盖部刻浅浮雕罗汉手 持芭蕉扇,砚台底部有三足。石 料为青石料,用料不很讲究,但 符合元代的砚台特点。
家具
• 元代家具
• 元代是一个疆域空前广阔的朝代,也 是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 ,伴随着民族的大融合,饮食文化也 出现出南北交融的态势。然而,由于 长期积淀在各民族文化中的饮食特点 和方式仍扎根于各民族人民的心理构 成中,因此饮食文化仍因民族而不同 。在进餐方式上,汉族与蒙古族有所 不同。中国古代汉族一天两餐比较普 遍,唐宋时,一日三餐逐渐增多。到 元代汉族中已普遍实行一日三餐,而 蒙古族往往一日两餐。汉族常见的主 要食具有筷、匙、碗、碟、锅等,蒙 古族有匕(匙)、箸、叉、小刀等。 小刀用于割肉食用。从内容上看,汉 族副食以蔬菜为主,加以肉类、果品 ;蒙古族则以肉食、乳品为主,菜蔬 、果品处于次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