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语越南文化的悲剧:一个拼音化的汉语方言

合集下载

越南国语字的发展及其替代汉字和喃字的过程

越南国语字的发展及其替代汉字和喃字的过程

越南国语字的发展及其替代汉字和喃字的过程早在17世纪,一些西方教士就开始进入越南境内。

为了完成在越南传播罗马公教教义的任务,他们按照拉丁字母系统创造出一种记录越南语的拉丁化拼音文字。

这种文字后来被命名为“国语字”。

从创制期到19世纪初期,国语字仅仅是传教者为了传教工作(主要用来翻译《圣经》和编写教义),而用拉丁字母来拼写越南语的文字,使用范围很窄——会使用这种文字的基本上只有传教者,对于广大群众它还是一种陌生的文字。

从1858年起,法国侵略越南并实行殖民政策。

侵略者极力控制汉语与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一面鼓励越南人使用越南语与越南国语字,一面传播法语与法国文化。

当时在越南社会上出现了“汉-越-法”的语言竞争局面。

其中国语字对汉字和喃字的替代过程是越南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标签:越南语越南国语字汉字喃字一、越南国语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17世纪,一些西方传教士就开始进入越南境内。

为了完成在越南传播罗马公教教义的任务,他们按照拉丁字母系统创造出一种记录越南语的拉丁化拼音文字,这种文字后来被命名为“国语字”。

17世纪,汉字是越南的官方文字,不过它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汉语虽然是官方语言,但对越南人还是一门外语,只有经过长期艰苦学习的人才会掌握,所以只有官员及知识分子才会用。

传教的对象是越南的广大民众,所以不能选择汉语汉字为传教工具,而一定要选择越南语,因为越南语是越南人的母语,凡是在越南长大的人都会说。

当时,记录越南语的是喃字,该文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的体系已经比较成熟、稳定。

喃字是越南人为了记录越南语而借用汉字,或在汉字的基础上,根据汉字的造字法创制出来的一种方块字。

只有精通汉语的人才能使用这种文字。

为了传教工作,一些优秀的传教士便按照拉丁字母系统创造出一种记录越南语的拉丁化拼音文字。

这种文字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命名为“国语字”。

为了方便,在本文中我们把它一律称为“国语字”。

最初的国语字至今还保留在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德罗(Alexandro de Rhodes,1591~1660)于1651年在罗马出版的《越—葡—拉丁词典》(Dictionnarium Annamitticum Lusitanum et Latinum)、《安南语的概略报告》(Linguage Annamiticae seu Tunkinensis Brevis Declaratio)、《八天布道法》(Cathechismus Proiuo qui voluat sulcipere baptisnum in octo dies divisus)等三部著作中。

越南语言发音规则大致是这样的

越南语言发音规则大致是这样的

越南语言发音规则大致是这样的:C的发音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G(发“歌”的音)。

但是越南语中G的发音却是相当于汉语拼音中Y的发音;gi的发音相当于英文中Z的发音。

D(竖中间有一横)发音相当于汉语中的“得”音。

D(没有任何符号)是一个不发音的字母。

T的发音接近于汉语拼音里的Z(发“滋”的音),用英文音表表示的话就是[dz]。

字母和D (竖中间有一横)的发音并不完全一样。

越南语中TH的字母组合的发音才是汉语中“特”的发音。

A:相当于汉语中的[A]。

Ă:相当于汉语中的[AI]。

Â:相当于汉语中的[EI]。

E:相当于汉语中的[IE]。

Ê:同上。

I:相当于汉语中的[I]。

O:相当于汉语中的[O]。

Ô:同上。

Ơ:相当于汉语中的[ER]。

U:相当于汉语中的[U]。

Ư:相当于汉语中的[Ü]。

Y:相当于汉语中的[I]。

1. C=汉语中的GG 类似于汉语中的H 但是要有舌根震动2. T=汉语中的D Đ 是卷舌的D3。

gi 类似于英语Z的翻译其实真正南部越南人发gi很简单相当于汉语中ji(第四声)的发音G用后腔发音,口型还是保持发C的音发Đ音时,要在中鄂处把舌头打下来gi还是难说的,其实跟越南语“di”读音是一样的我的越南朋友说gi和di读音一样,如果要区分的话就是要多听举一个中文的例子,就是“有”跟“友”的区别,读音一样,但是一般说话时我们也能区分开来。

C 和G 太好分了,一个是足音的“葛”,一个是漱口时从喉咙里发出来的“呃”。

T 是清音,D 是足音。

gi 可以借英文音标Z 音。

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差异研究

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差异研究

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差异研究越南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虽然它们都使用汉字字符,但是它们有很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语音方面。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越南语和汉语语音差异的研究,从音位、声调、语音学等多个角度展开讲解。

一、音位差异越南语对于辅音和元音的使用与汉语具有很多的差异性。

越南语中有29个不同的辅音,其中有额外的辅音,如/ɲ/,/ŋ/,/ʔ/,/ɗ/,/ɥ/.而汉语中只有23个辅音。

此外,越南语中有14个元音,而汉语中只有7个元音。

可以看出,越南语的音位更加复杂,与汉语相比,越南语中的辅音和元音使用更加广泛,这是由于越南语中有很多的法语和南亚语系的借词,以及越南语中的字母中包含了很多的变音符号,这些因素导致了越南语音位更为复杂。

二、声调差异汉语中的声调是非常重要的语音特征,而越南语中的声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越南语中的声调与汉语的声调都是使用5个基本声调,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越南语中的声调是非常复杂的,具有高、中、升、降和入五个基本声调,而汉语只有四个基本声调。

另外,越南语中的声调变化也比汉语更多,例如越南语的升调和降调可以变为半升调和半降调,而汉语没有这种变调。

这种变调使得越南语的语音更为复杂,同时也让越南语更加富有韵律和音乐性。

三、语音学差异除了音位和声调之外,越南语和汉语在语音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音节结构和发音位置上,两种语言都存在很大的区别。

汉语中的音节结构是CV或CVC,越南语中的音节结构则是CVC或CCV。

此外,汉语中有轻声这一特殊的语音特征,而越南语没有轻声,但是其却擅长使用停頓的语音策略以达到语音效果的效果。

越南语中的重读也比汉语更为明显,越南语中一般在句子的结尾强调重点,使得语音更为地生动和感性。

结语总的来说,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

虽然两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是它们在语音方面的特别性使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认为了解这些语音差异可以更好地促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相互了解与友谊。

赫殿洪:操心越文拉丁化,杞人忧天

赫殿洪:操心越文拉丁化,杞人忧天

赫殿洪:操心越文拉丁化,杞人忧天赫殿洪:操心越文拉丁化,杞人憂天本文作者国内很多所谓的文化人著文发帖,对越南文字的拉丁化不屑一顾,进行质疑并感到忧虑,进而又为自己民族尚在使用着“博大精深”的汉字而倍感优越和自豪。

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拉丁字符不适合越南文,越南文字的拉丁化根本就是个错误;现在的越南已经尝到了拉丁化的苦果,认识到了拉丁化的错误,他们后悔不已;越南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呼吁恢复使用汉字了。

而那些声称拉丁化不适合越南文的中国人,他们给出的理由不外乎有两个:一是认为越南语同音字太多,拉丁化后,语义严重混淆,造成日常交流困难,重要公文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二是认为拉丁化后的越南文字,不利于越南人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割裂了自己的历史。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先来看看好事者们的第一个担忧——同音词问题。

好事者们认为,越南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这些词,过去可以依靠汉字准确辨义,而当离开汉字的依托后,这些同音词就难以分辨了。

的确,越南语由于长期受汉字的影响,存在大量的同音字。

那么拉丁化后,这些同音词真的就无法辨义了吗?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想当然,完全是杞人忧天。

实际上,越南语的同音词与拼音汉语的同音词一样,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下也是能够分辨词义的;加之越南语音节多,声调丰富,对同音字的辨别能力要远胜汉语和韩国语和日本语。

通过山下文仍不能准确辨义的极端例子也是有的,但是那样的同音词,肯定不会长久,它们一定会被社会自然淘汰、替代和人为改造的,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语言发展进化的一般规律。

如今拉丁化的越南语也走过了七十年的历程,相信它已经“进化”得差得接近成熟了。

再说说好事者们的第二个担忧——文化传承。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书法,正如好事者指出的那样,现在的越南人基本上不会用汉字书写对联了,古色古香的汉式牌匾也被洋招牌取代。

不过这又算得了什么!帖春联就是个风俗,用什么字写并不重要,不会汉字就用拉丁字母写嘛!招牌上写拉丁字母有什么不可!实际上,不会汉字的越南人,春联照样贴,招牌一样挂!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损失吧?汉字对于越南人来说本来就北方舶来品,现在换作西方舶来品就丢人了?就有辱祖先了?越南文拉丁化后,也不影响越南的诗文继承,民族音乐、舞蹈的继承和建筑服饰风格吧?越南照样会有人写古体诗,有人画水墨画,跳黎族舞,穿汉式装,戴尖顶帽……越南怎么会因为文字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文化呢!还有,越南文改用拉丁字符后真的就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割断了吗?我看不可能。

越南文字之“字喃”

越南文字之“字喃”

越南文字之“字喃”摘要:字喃是越南历史上由越南人主动创造的一种文字,它在越南史上历史、社会、文化尤其是文学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字喃及其演进历程,有利于凸显越南民族的文化本色及对待外来文化的民族精神,对中越两个民族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字喃年代造字演变纵览世界民族之长河,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国家:它拥有54个民族,在历史上曾使用过三种文字——这个国家就是越南。

越南这个多民族国家,在语言上兼用多语,多种方言并存,并且先后使用过汉字、字喃和国语字这三种文字,而且史上这三种文字一度并存。

汉字自然是由中国输入的,国语字即为现行的由法国传教士创立的拉丁字母文字,只有字喃,是越南人民主动的创造。

因此不消说,越南人对字喃有着深厚而独特的感情。

一、字喃的概念字喃,有人也称之为“喃字”,是源于汉字在越南民族逐渐增强的自尊意识下出现的一种借源文字。

一些人认为“字喃”的原义是“南字”,意即南方人的文字。

汉字在字喃产生前一直作为越南官方文字使用了一千多年,但是与越南语口语脱节,为越南普通人的表达交流带来不便。

于是越南人就试图依托汉字字形的框架来构造本民族的文字。

字喃是最早记录越南语的文字,这种更为复杂的方块字取汉字之形越南语之音而成。

字喃在越南李朝(1010~1225年)时出现,发展于黎朝(1418~1787年),盛行于光中时期(1753~1792年),18世纪时字喃系统基本形成。

虽然国家把字喃列为正式文字,但作为一种难写难记的文字,字喃并未在民间广泛流传,而是限于用来撰写政府文书以及文学创作。

二、字喃的产生及历史流变越南本土传说陈朝人阮诠创造了字喃。

1282年,他用字喃仿照韩愈作品写成一篇《祭鳄鱼文》,得到了皇帝赞赏并赐姓韩而改名韩诠。

实际上,字喃在越南民间早就有了零星的创造,陈朝时它的使用范围扩大,是字喃这一文字形式迅速成长的时期。

这也体现了字喃作为语言符号在人民群众创造性的使用中约定俗称并不断规范的过程。

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共3篇

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共3篇

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共3篇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1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在越南的历史上,汉字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汉字是越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南文化与中华文明互通的桥梁。

十七世纪是越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变革。

在这个时期,越南还有着自己的汉字音(A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汉字音是中国传统音韵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针对汉字的音系。

在越南,汉字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越南历史上的文献多使用汉字记录文字。

在十七世纪,越南还有着自己的汉字音(A类),这些汉字音经常出现在越南古代的文献中。

虽然现在已经较为小众,但对于了解越南历史文化,还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的。

A类汉字音是指使用汉字记录的越南语言,其中所记录的音韵是采用了中国南方语言的音韵特点。

这个时期的越南汉字音(A类)具有很强的文献意义,因为它们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越南古代的音韵变化和语言习惯。

这样的研究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越南文化和历史。

A类汉字音的研究对于语言学家来说,体现了越南语言史和语言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

在研究中,我们还能够对比中越两国的语言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汉字音也反映了中越两国在语言文化上的关系,最能体现出越南古代汉字的传播与发展。

因此对于所研究范围而言,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越南古代汉字音(A类)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的越南,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汉字音的发音与中国南方的潮汕、闵南等多种方言有所关联。

在十七世纪,越南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音韵体系,所记录的A类汉字音是以中国南方语言为基础的,但也融合了越南本土的方言特点,这是中越文化交流的体现。

总的来说,越南古代汉字音(A类)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越南古代文化和历史,以及中越两国的历史文化交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这个时期的汉字音记录了越南古代的语言和文化,而这样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越南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学的发展进程综上所述,越南古代汉字音(A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属国的越南,是怎样一步步废弃汉字的痛心!

作为中国属国的越南,是怎样一步步废弃汉字的痛心!

作为中国属国的越南,是怎样一步步废弃汉字的。

痛心!首先,请允许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点评辛辣、解读深刻的新闻评论号小崔说:prcch1983简介:新闻大小事,且听小崔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众所周知,在历史上,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汉字也扩散到了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周边地区,成为一种通行于“汉字文化圈”的超民族文字。

但如今严格说采用汉字的国家却只有中国和日本,越南及朝鲜半岛在表面上已退出了汉字文化圈。

尤其是在越南,汉字竟已被废除近百年,而拉丁文字成为其国家的正式文字,时过境迁,令人唏嘘。

“儒字”的传播公元前111年,汉军三路起兵,灭亡在秦末战乱中割据岭南的南越,在其故地设置7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天的越南境内。

起初,这里的居民对中原文化是全然陌生的。

所谓“凡交趾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

从西汉所置县名也可窥豹一斑,在交趾与九真郡的17个县里,只有“安定”属于“锡以嘉名”的汉化名称,诸如“北带、西于、胥浦、无切、无编”之类显然都是当地土语的汉字音译而已。

西汉时期交趾的县名但是,在漫长的“郡县时期”(公元前111年至公元939年,越南称“北属时期”),一批批汉人移居到越南,包括领主、官吏、商人、手工业者、失势的旧臣和罪犯……“(越南本土的)雄王文化发展到公元初期,似乎突然停滞不前了。

不论考古学家的锄头挖到哪里,发现的都是遍布各地的汉式古砖墓,随葬品也都是汉式的……”到了三国时期,名士许靖选择从会稽(今浙江绍兴)上船躲避战乱,一路经过今粤、闽两省,在其眼里却是一片蛮荒,只有到达“土广人众”的交趾后才算是重新见到了“汉地”。

汉人南下,华风渐起。

汉代的任延、锡光分别在九真和交趾“建立学校,导之经义”,汉字随之传入越南。

一开始汉字在越南传播就是为了满足儒家文化播迁的需要,故而汉字在越南也被称为“儒字”。

到了隋朝开辟科举取士之先河后,唐承隋制,通过进士、明经等科举考试,广泛网罗人才。

除了朝廷在安南各州县开办的官学之外,各种私塾和乡学也大有发展。

越南语与汉语在语用层面有何差异

越南语与汉语在语用层面有何差异

越南语与汉语在语用层面有何差异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语言在语用层面往往存在着诸多差异。

越南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具有独特特点的语言,在语用方面的差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在称呼与称谓方面,越南语和汉语就有明显的不同。

在汉语中,亲属称谓系统非常复杂且精确,区分了辈分、性别、年龄等因素。

例如,“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妈”等称谓有着明确的区分。

而越南语中的亲属称谓相对简单一些,没有像汉语那样细致的划分。

在社交场合,汉语对于长辈、上级或者尊敬的人,通常会使用特定的尊称,如“您”“先生”“女士”等。

越南语中也有类似的尊称,但使用方式和适用对象可能有所不同。

问候语的使用也是语用差异的一个体现。

在汉语中,常见的问候语如“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比较直接和明确。

而越南语的问候语可能会因时间、场合和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在越南,熟人之间见面可能会问“你吃饭了吗?”,这种问候方式更多地关注对方的生活状况。

在表达感谢和道歉方面,两种语言也有各自的特点。

汉语中的感谢表达通常比较直接,如“谢谢”“非常感谢”。

越南语中表达感谢可能会更加委婉和含蓄。

道歉方面,汉语中的道歉用语比较丰富,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和场合,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越南语中的道歉也会因情况而异,但可能在语气和用词上与汉语有所差别。

邀请和拒绝的方式在越南语和汉语中也存在差异。

在汉语中,邀请时通常会比较明确地说明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

拒绝时,可能会先表达感谢,然后给出合理的理由。

越南语中的邀请可能会相对随意一些,拒绝时可能会更加委婉,尽量避免直接说“不”。

在话题的选择和转换方面,汉语交流中可能会比较注重逻辑和连贯性,话题的转换相对较为自然和有序。

而越南语交流中,话题的跳跃性可能会更大一些,有时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情境和参与者的情绪而灵活改变话题。

送礼的文化在两种语言中也有所反映。

在汉语文化中,送礼有一定的讲究,礼物的选择、包装和赠送的方式都蕴含着特定的含义。

越南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越南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越南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越南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语言,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语音系统来看,越南语和汉语就有很大的不同。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一般分为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还有轻声等。

声调的变化对于汉语的词义和语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越南语则有六个声调,包括平声、玄声、跌声、锐声、重声和问声。

声调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发音上各具特色,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同的挑战。

比如,汉语中的“妈”“麻”“马”“骂”,仅仅因为声调的不同,就表示了不同的意思;而越南语中“ma”这个音,在不同声调下也有不同的含义。

在词汇方面,越南语和汉语也存在着众多差异。

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有大量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这些词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

例如,“破釜沉舟”“画蛇添足”等成语,背后都有着精彩的故事。

而越南语中的词汇虽然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但在成语、俗语的数量和丰富程度上相对较少。

另外,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越南语中吸收了很多来自法语、英语等外来语的词汇,而汉语中的外来词汇相对较少,且在吸收过程中往往会进行一定的改造和融合,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语法结构上,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汉语是一种主谓宾结构较为突出的语言,语序相对固定。

比如“我吃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饭”是宾语。

而越南语的语法则较为灵活,语序的变化相对较多。

例如,“Tôi ăn cơm”(我吃饭),也可以说成“Cơm tôi ăn”(饭我吃),意思基本相同,但语序有所不同。

此外,越南语中的名词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语气的变化,这与汉语的语法规则也有很大的差异。

文字方面,汉语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形态和结构往往与词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日”字,形状就像太阳;“山”字,看起来就像山峰。

而越南语曾经使用过汉字,但后来逐渐采用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

汉语与越南语言文化_上_林明华

汉语与越南语言文化_上_林明华

现代外语 1997年第1期(总第75期) 汉语与越南语言文化(上)林明华在与日本、朝鲜等国并称为 汉文化圈 国家之一的越南,汉语言文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极其深刻的。

越南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层面,都深深浸润于汉文化的影响之中,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翻开越南文化发展史,第一种书写符号以及越南封建国家建立后使用的正式文字始终是汉字,第一篇文学作品、第一部历史著作乃至许多文化典籍均以汉字写就,历代科举皆以汉字为工具、以儒家经典为科试内容, 设若没有汉语汉字,越南文化史势必重写而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

因此,对汉语在越南的播迁与影响的全面体认、揭示和阐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将从汉语在越南的播迁、汉语与越南语言文字的发展、汉语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汉语与越南古代文化语境等四个方面展开表述。

一、汉语在越南的播迁汉语输入越南的历史,目前确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余年。

两千多年来,汉语在越南的播迁史和中越两国关系史,基本上是重合的。

为了便于陈述,我们将其大致划分为如下几个历史时期:郡县时期 秦代,中国五岭以南直至现今越南中部地区统称 南越 ,而当今越南中部以北地区则称 瓯雒 ,后来史书所称 交趾 、 安南 亦指此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在今越南中、北部)三郡, 以谛徒民,与越杂处十三岁 (1)。

象郡的设立和中原人移居 瓯雒 地区,开始了汉语传入当地的历史。

公元前207年,秦亡。

南海尉赵佗乘机出兵,兼并桂林、象郡,建立 南越国 ,旋 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 (2),治理该地, 甚有文理 ,越南史家因此持赵武帝 有爱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慑乎蚕丛,文教振乎象郡。

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结人心 (3)之说。

南越国 时期,汉语在越南的传播,较之秦代,无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南越;设交趾郡,下辖南海等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畛域均在当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从越南语中的社交礼仪词看越南传统文化内涵

从越南语中的社交礼仪词看越南传统文化内涵

从越南语中的社交礼仪词看越南传统文化内涵从越南语中的社交礼仪词看越南传统文化内涵言语交际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往往渗透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价值观、生活方式等。

越南人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讲究行为举止的礼节礼貌。

这种长幼尊卑秩序观念在日常交际语言中体现出来,例如越南人用家族称谓词“anh”,“ch?”,“?ng”,“bà”,“c?”,“chú”。

做人称代词使用随着身份、地位、情感的变换而变换,而应答允诺词和语气词也会随着称呼的变换而做相应的改变。

一、社交礼仪词(一)家族称谓词做人称代词。

把家族称谓词社会化是越南传统交际观念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越南人注重宗族、注重集体,注重维持彼此时间的关系。

越南人会把一个陌生人称呼为“?ng,bà,c?,chú,bác,anh,ch?”,家族称谓次社会化体现了越南人希望的把家族扩大,血缘不断延续的传统价值观。

(二)应答允诺词。

越南俗语中有这样嘱咐小孩子的话语“B?o v?ng g?i d? con ?i,v?ng l?i sau tr??c con th?i ch? quen”教育小孩子要注意遵循“B?o v?ng g?i d?”的理解,应答长者时要用“d?”,长者有吩咐时要应答“v?ng”,人前人后都不可忘记这一点。

现代越南语中,常用的应答允诺词有四个:v?ng,d?,?,?i。

当别人呼唤,应答别人的时有三个表示应答的词:d?,?,?i,相当于汉语中的“唉”。

当别人吩咐时,表示允诺的词有三个:v?ng,d?,?,相当于汉语中的“好的”,“是的”。

(三)语气词。

越南语中的语气词也是丰富多样的,随着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变化,体现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

如:à,?,nhé,c?,nh?等。

社交中不可随意使用语气词,除了要强调说话人所要表达的语气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交际的对象。

越南语语法概述

越南语语法概述

越南语语法概述越南语通常被称为越语,它是越南的国语,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语言,也是越南各族人民的共同语言。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已具备了齐全的交际功能、丰富的词汇系统、科学的语法体系和强大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越南语言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趋于一致的意见,认为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

现在,全世界操越南语的人数大约有9000万人,它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语种。

人们习惯性地称越南语为“单音节语言”。

其实,自从二十世纪初叶拉丁化新文字(即“国语字”)普及以来,越南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据统计,目前越南语中的双音节词汇占全部词汇的75%以上,单音节词汇的数量也不少,等于或多于三个音节的词汇并不多见,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双音节语言”。

一、历史语言是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越语拥有久远的历史,这可以从其基本词汇中得到证明。

基本词汇通常指表示自然界最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亲属关系、躯体组成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物质生产资料、人体基本动作、事物基本形状、数目、方位、时间等概念的词。

除了少数几个基本词如đông, tây, nam, bắc,ông, bà等之外,越语基本词汇中其固有的纯越词所占的比例很大,例如:mưa, gió, cây, cỏ, bố, mẹ, anh, em, tai, mũi, ăn, ở, đi, đứng, vuông, tròn, một, hai, ngày, tháng等,汉越词的数量不多。

这说明,早在同汉语接触之前,越语已经拥有自己的一套词汇系统。

越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越南是世界上罕有的曾经使用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它先后使用过越语、汉语、法语等三种语言,使用过汉字、喃字、法语字和国语字等四种文字,但贯穿始终而且永远不变的还是越语。

越语大体经历了一下发展阶段:二、方言越南是一个国土形状狭长的国家,各地语言存在着一定差别,大体可分为北、中、南三大方言。

越南语(越南语文字)—搜狗百科

越南语(越南语文字)—搜狗百科

越南语(越南语文字)—搜狗百科历史越南语发音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受印度文化影响较大,但越南语却与朝鲜语、日语一样自古受到汉字文化的深远影响,所以属于汉藏语系。

在中国自公元一世纪至十世纪的统治下,越南语引入庞大的汉字词汇,其发音(汉越音)类似古汉语中古音,但其语法承袭了大量高棉语的特色,虽然与中文一样并无时态及动词变化,亦同为声调语言,但其词序恰恰与中文相反置,情况近似泰语。

书写系统早期的时候,越南人并没有为自己的语言发明适合的书写系统。

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越南人称之为“儒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

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故此,这些汉字著作是汉文著作,而与当时的越南语口语有很大差异。

由于越南口语与汉语不同,文言文无法准确纪录越南本民族语言(与古代朝鲜、越南一样,书面使用文言文,但民间的口语是本民族语言),汉字在越南逐渐传播开后,一些人开始尝试以汉字作为基础,以创造新的文字来纪录越南本民族语言,这些字就是喃字(越:Chu Nom)。

大约在8世纪的时候喃字开始出现,13世纪的时候,越南文人开始用喃字进行文学创作。

此间最著名的文学作品莫过于阮攸(Nguyen Du)19世纪写成的《金云翘传》(Truyen Kieu)。

越南上层社会由于有很浓厚的“尊汉”思想,一直很排斥这种文字,国家教育机关也没有将它作为正式文字看待,也没有对它进行整理规范的工作。

尽管此间的胡朝(1400年-1407年)或者是西山阮朝富春朝廷(1788年-1802年)政权之统治者曾经重视喃字,并且将其提升到国家文书用字的地位。

现在的越南语使用拉丁字母书写,叫做国语字(Chu Quoc Ngu)。

它是由17世纪到越南的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法语:Alexandrede Rhodes),(1591年-1660年)根据先前传教士的拼写原则整合而成。

越南语越南文化的悲剧:一个拼音化的汉语方言

越南语越南文化的悲剧:一个拼音化的汉语方言

从越南海防去河内途中,在一个小小的庄园里驻足小憩午餐,餐后转悠,在房间楼梯口处发现一个牌位,黄纸红字,木刻印刷,细看时,让人意外的是除了那些如道士画符一般的符咒,更有熟悉亲切的方块汉字,“大神力金刚”、“定除灾金刚”、“鬼镇”等,在越南看够了那些歪歪绕绕加上音调的罗马字———即越南所谓的“国语字”以后,意外地在这里碰到这样一件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黄纸,没有一个罗马字母,亲切之外,几乎一股浓重的乡愁立刻扑面而来。

后来问越南导游,导游说不奇怪,越南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有神龛敬奉祖先与神灵,与祭祀有关的几乎都用汉字,还有贴汉字对联的,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孙贤万代昌”、“福生礼仪家堂盛,禄发荣华福贵春”等。

然而一个事实是,汉字在越南已远离民众的现实生活,越南———这个曾经须臾不可离开汉字的国家,早在六十多年前把自己祖先使用数千年、与整个民族血脉相关的汉字弃之脑后,而把来自西方的罗马字称作“国语字”。

他们的思路正与那些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的观点偏激者一脉相承,只是他们又加上了一些理由———“汉字是外来的语言”、“代表着既得利益阶层”。

然而,真的如此吗?到底谁是既得利益阶层呢?一个拼音化的汉语方言?即使在越南是走马观花,但在我个人看来,越南语其实更多的近似于汉语方言的一支———而越南文字,则近似于一个拼音化的汉语方言,一个民族的语言里保守计算就有七八成的语词源自汉语(越南学者称其为汉语借词,而这还不包括源自古汉语的古汉越音,所有这些大概不是一个“借”所能简单概括的,而更多折射出人种、文化等多方面的渊源),而且在六十多年前长达数千年有文字可查的历史一直以汉字记录———这样的国家,谁会认为她不是华夏文化的一支呢?就像广东话如果以拼音表示,闽南话、上海话、温州话、苏州话都以拼音表示,结果是,除了当地人与专门学习者,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人大概没多少人能懂,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正是“书同文”———正如朝鲜李朝时期的崔万里反对世宗推行谚文时所言:“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

越南语与汉语有哪些异同

越南语与汉语有哪些异同

越南语与汉语有哪些异同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越南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在亚洲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异同。

首先,从语音方面来看,越南语和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

越南语的语音系统较为复杂,有六个声调,包括平声、玄声、跌声、锐声、重声和问声。

而汉语普通话则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越南语的元音和辅音数量也较多,且发音方式与汉语有所不同。

例如,越南语中的“ư”、“ơ”等元音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组合相对较为规则,而越南语的音节结构则更加多样化。

在词汇方面,两种语言也有显著的区别。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词汇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为主,且有大量的成语、俗语和典故。

越南语则受到了多种语言的影响,包括汉语、法语等。

越南语中有很多从汉语借用的词汇,被称为“汉越词”。

这些汉越词在发音和意义上与汉语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经过长期的演变,在用法和搭配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越南语中还有很多来自法语的词汇,尤其是在科技、时尚等领域。

而汉语则相对较少直接借用外来词汇,更多是通过意译或音译的方式来吸收外来词。

语法结构上,越南语和汉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

例如,“我吃饭”和“饭我吃”,由于语序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

越南语则是一种分析语,但其动词有时态、体、态等方面的变化。

在句子成分的顺序上,越南语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与汉语较为相似,但在定语和状语的位置上,越南语比汉语更加灵活。

在书写系统方面,汉语使用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汉字的形态和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而越南语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汉字,但后来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国语字。

国语字是一种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加上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表示声调。

这使得越南语的书写更加简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从语言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注重含蓄和委婉,常常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深层的含义。

关于越南语

关于越南语

关于越南语越南语的由来--------------------------------------------------------------------------------发表日期:2005年11月9日作者:宋福旋(广西翻译协会外语翻译培训中心主任、越南语专家)(一)汉字的出现学过越南语的人都知道,越南语中有很多汉词。

到底越南语中汉词占的比例有多少呢?中外不少语言学家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并做过较为准确的统计。

有的人认为不少于75%的越南语词语借用了汉词,有的人则认为越语词语中汉词占的比例至少80%。

不管怎么说,越南语中使用了大量汉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且,越南语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个对应的汉音词。

既使用汉音词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成一句话,稍有点文化的越南人也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那么,越南语和汉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外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长期研究的课题。

早在秦朝末年,公元前207年,广州太守赵佗脱离了秦朝政权,成立“南越国”,辖桂林郡、象郡、交趾郡三个郡,辖区大约是今天的岭南地区至河内的红河三角洲地区。

而交趾郡所辖地域就在红河三角洲一带。

“南越国”成立后,朝廷派出官吏到各郡任职,建立地方政权。

同时,也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和生产方式带到了象郡和交趾郡。

那时候的交趾郡(今越南)正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和奴隶社会的初期,越南史学上把那个时期称之为“雄王”时代。

那个时候的红河三角洲一带的“雄王”时代尚未形成文字——即当地的语言文字。

所以,朝廷派去的官吏和当地人在语言上的交往十分困难,史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九译乃通”。

可见当时双方的语言确实是差异很大的。

后来,由于双方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当地产生了重大影响,渐渐的,红河三角洲地区接受了来自北方的文化——即汉文化。

双方的文化(包括语言)逐步地交融成为一体。

从那时候起,交趾郡地区官方使用的文字是汉字,日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则是:汉人说汉话,越人说越话,汉人与越人的交往则以汉话为主,正规场合使用的是汉语。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导语:随着中国与越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加,越南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也日益高涨。

然而,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越南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语音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源自于越南语与汉语的语音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进行分析。

语音偏误一:舌尖升调音误用越南语中的一个特点是舌尖升调音的存在,即在发音时舌尖直接抵住牙齿发出声音。

然而,汉语中并没有舌尖升调音。

因此,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将汉语中的舌尖上音误读为升调音。

例如,将汉语中的“x”发音为越南语音调音“s”,将“sh”发音为越南语音调音“x”。

语音偏误二:浊辅音误用越南语中几乎没有浊辅音的存在,而汉语中有很多浊辅音。

因此,在学习汉语时,越南学生常常会将汉语中的浊辅音误读为清辅音。

例如,将汉语中的“b”发音为越南语中的“p”,将“d”发音为越南语中的“t”。

语音偏误三:轻声音误读汉语中有轻声音的存在,而越南语中并没有轻声音。

因此,在学习汉语时,越南学生往往会忽略轻声音的发音或者将其读作其他音。

例如,将汉语中的“一”读作越南语中的“một”。

语音偏误四:声母和韵母的交替替代越南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有很多,而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相对较少。

因此,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将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误用为越南语中的组合方式。

例如,将汉语中的“shui”读作越南语中的“sui”。

语音偏误五:声调误用越南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而汉语的声调对于越南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越南学生往往会将汉语的声调未能正确地应用到相应的音节上。

例如,在汉语中,第一声在音高上升,第二声在音高下降,而越南学生可能会将这两个声调颠倒使用。

结语: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语音方面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误,这些偏误主要源自越南语与汉语的语音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越南学生容易出现的语音偏误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越南学生克服这些偏误,提高其汉语的语音准确性和流利度,从而更好地与中国人进行交流。

近代越南文化的变迁

近代越南文化的变迁

足的发展,新的生活方式也在越南社会中越来越普及。
关键词:近代;越南文化;文化发展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K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3)05-0052-06
近代时期,特别是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是越南 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随着西方国家 的殖民入侵,以法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大举侵入 越南。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越南传统文化的发展,发生 了断裂”[1](P350),以汉字、喃字和儒家学说为中心的越南传统 文化的架构逐步倒塌,汉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较以前 大大减弱。与此同时,随着殖民同化政策的不断深入,法国 文化开始大量输入越南。在这个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的 时代,越南进步知识分子因有了文化比较的视野和文化批 判的眼光,而深切意识到 :如果想生存下去并紧跟世界的 发展步伐,越南社会必须从一个专制的社会向一个民主的 社会转变。由此意识出发,越南社会变革的进程开始了。在 促进这一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越南知识分子很清楚国语文 字、教育以及从西方舶来的媒体所起的关键作用,使它们成 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有效工具。在他们的自觉努力下,越南近 代国语文学、宗教、建筑、音乐、电影、舞台艺术等各个方面都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的生活方式也在越南社会中越来越 普及。
一、越南拼音文字——国语字的采用和推广 汉字和喃字是越南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汉字对 越南古代文化的影响更加全面而深远。但是,随着西方传
教士的到来以及法国殖民统治的开始,汉字和喃字逐渐被 由拉丁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国语字所替代。正如我国 著名学者贺圣达教授所说的那样 :“这一过程不只是近代越 南文字的一大变化,而且对近代越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 大影响。”[1](P351)国语字是法国传播本国文化,使越南传统 文化逐步向新文化方向转变的最有力的工具。

从越南语拉丁化看中文拉丁化的后果和可能性

从越南语拉丁化看中文拉丁化的后果和可能性

从越南语拉丁化看中文拉丁化的后果和可能性又想起一个例子,也是越南语老师问我的。

vong nam giao, 老师不知道为什么用vong。

因为vong在越南常用词 t? vong 中表示“死亡”的意思。

这个词我不知道啥意思,我知道nam是“年”,giao是“交” vong nam giao,多读几遍恍然大悟,就是“忘年交”啊。

vong对应汉字可以是“亡”,也可以是“忘”,在这里应该是“忘”,忘记了年龄的交往。

另外,越南语的语法和汉语是极相似的。

~~我哪里有说啊!~~~这句话越南语是:T?i 我 ??u 哪里có 有nói 说 ? 啊!看看这语序,完全一样嘛。

学到这句带着情绪的越南语表达,居然是和中文一模一样,当时我觉得太有意思太感慨了。

更新的句号线。

我认为是有影响的。

我并没有对语音学有什么兴趣和研究,学越南语也是浅显的阶段,就结合我的实际体会说一下。

听我慢慢道来。

我在越南好几年了,刚来时就进当地大学的越南语班学越南语,不是大学的越南语专业,就是专门给外国人学习越南语的班。

班里美国人,法国人,韩国人,日本人,还有个小国人忘记哪儿的了。

这个班就我一个中国人,学习越南语的速度明显比其他人快很多。

他们学几年才到高级班,我学了一年就进高级班了,而且一次通过高级水平考试。

通过和其它中国人的交流,也是发现中国人学越南语很快,觉得不太难。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越南语里面至少有60%的汉越词。

汉越词是从中国传来的词,发音和中文很像,构词和中文完全一样。

这样一来,稍微思考联想一下,单词的记忆就很容易了。

发音上,比如,“家庭jia 1声ting 2声”,越南语是“gia ?ình”, 发音用拼音表示给大家大概就是 za 1 ding 4. +(越南语d?u huy?n音调看上去是汉语第四声,发音大概相当,但是轻一些,轻到一半,没那么重),这样看是不是很像呢?一下子就就记住了。

学的越南语多了就找出发音规律了。

现代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

现代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

现代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在與日本、朝鮮等國並稱為“漢文化圈”國家之一的越南,漢語對其語言的影響是較為深刻的。

在越南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漢語漢字一直處於正統的地位,並被廣泛使用於教學、科舉、公文、外交、公務以及文學創作等方面。

因此可以說漢語對越南語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最為顯著的是現代越南語裡仍存在著大量源於漢語的漢越詞。

這些詞語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使用範圍廣泛,幾乎遍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宗教、文學、醫學、教育等所有領域,是越南詞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眾多的主要原因越南語裡面的漢語借詞數量極多,據研究資料統計,漢語借詞大概占越南語詞匯總數的60%,在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裡,這數字可能還高達70%80%。

例如:[政治]chinhphu政府、tongthong總統、noicac內閣、daphuonghoa多方化、damphan談判;[經濟]dackhu特區、loituc利息、loinhuan利潤、thue稅、dautu投資;[法律]khoito起訴、bicao被告、nguyencao原告、hinhu刑事、danu民事、luatu律師。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越南語裡面的漢語借詞如此之多呢其原因有來自兩種語言本身的特點和兩國人民的民族心理,同時也有來自當時越南社會背景等多方面的。

總的來說其主要有以下幾條:(1)兩種語言的類型一樣,都是單音節語言,詞和詞之間的關係不靠詞的形態變化而主要靠詞序和虛詞來表示。

這就使得越南語不用通過什麼複雜的手段,就很自然地把漢語詞納入自己的詞彙系統。

(2)越南語與漢語接觸時,仍處於初始階段,缺少大量標示概念的詞彙。

(3)越南社會當時還比較落後,因此在接受中國其他領域成果的同時,語言自然而然也跟隨著借進來了。

(4)古代越南社會長期隸屬於中國,兩國人在民族文化、風俗習慣、民族心理上都有很多相同之處,因此在語言方面越南人也較為容易接受漢語詞的概念。

(5)此外,還有政治原因,如唐代在越南建學校,學習使用漢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越南海防去河内途中,在一个小小的庄园里驻足小憩午餐,餐后转悠,在房间楼梯口处发现一个牌位,黄纸红字,木刻印刷,细看时,让人意外的是除了那些如道士画符一般的符咒,更有熟悉亲切的方块汉字,“大神力金刚”、“定除灾金刚”、“鬼镇”等,在越南看够了那些歪歪绕绕加上音调的罗马字———即越南所谓的“国语字”以后,意外地在这里碰到这样一件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黄纸,没有一个罗马字母,亲切之外,几乎一股浓重的乡愁立刻扑面而来。

后来问越南导游,导游说不奇怪,越南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有神龛敬奉祖先与神灵,与祭祀有关的几乎都用汉字,还有贴汉字对联的,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孙贤万代昌”、“福生礼仪家堂盛,禄发荣华福贵春”等。

然而一个事实是,汉字在越南已远离民众的现实生活,越南———这个曾经须臾不可离开汉字的国家,早在六十多年前把自己祖先使用数千年、与整个民族血脉相关的汉字弃之脑后,而把来自西方的罗马字称作“国语字”。

他们的思路正与那些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的观点偏激者一脉相承,只是他们又加上了一些理由———“汉字是外来的语言”、“代表着既得利益阶层”。

然而,真的如此吗?
到底谁是既得利益阶层呢?
一个拼音化的汉语方言?
即使在越南是走马观花,但在我个人看来,越南语其实更多的近似于汉语方言的一支———而越南文字,则近似于一个拼音化的汉语方言,一个民族的语言里保守计算就有七八成的语词源自汉语(越南学者称其为汉语借词,而这还不包括源自古汉语的古汉越音,所有这些大概不是一个“借”所能简单概括的,而更多折射出人种、文化等多方面的渊源),而且在六十多年前长达数千年有文字可查的历史一直以汉字记录———这样的国家,谁会认为她不是华夏文化的一支呢?
就像广东话如果以拼音表示,闽南话、上海话、温州话、苏州话都以拼音表示,结果是,除了当地人与专门学习者,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人大概没多少人能懂,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正是“书同文”———正如朝鲜李朝时期的崔万里反对世宗推行谚文时所言:“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

”话说得掷地有声,世宗终其一生也未能真正将谚文推选下去,而现在的韩国,在丢失汉字几十年后,终于又重新拾起汉字,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汉字教育的政策,韩语和越南语一样,也有七成以上的文字源自汉语,倘不明白汉字,只读拼音化的韩语与越南语,除了同音多字的问题无法解决,更严重的是普通民众将很难真正了解其民族文化的根基所在。

从这一点看,重新拾起汉字的韩国人到底是明智的。

而越南人呢?
曾经熟读《四书五经》、《三字经》的安南人,他们的后代———越南人现在仍有大量的成语源自汉语,越南学者阮江灵在一篇论越南汉语词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在各类汉语借词中,汉越词占绝对优势。

它的读音是唐代传入越南的一套读音。

这可能是属于公元八、九世
纪唐人在交州地区传授的汉语语音”
重新阅读与越南相关的史籍,这一现象更可靠的解释或许并不仅仅是唐人传授汉语语音,而是这里曾经是大量中土移民的后裔———事实上这里也正是秦汉唐郡,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云:“交趾本秦汉以来中国郡县之地。

五代时为刘隐所并,至宋初始封为郡王。

然犹受中国官爵郧阶……未始以国称也。

其后封南平王,奏章文移尤称安南道。


秦汉两代越南均为中国郡县、唐代是安南都护府(其间虽有秦末河北人赵陀短暂割据而建立的政权“南越”———南越国基础便是秦征岭南时带去的50万中原人,但赵佗在位时,又从中原地区吸收大批有汉文知识的“徙民”,“与越杂处”,一千多年的时间,越南都是中国直接管辖的领土,而不仅仅是藩属国;越南最重要的史书《大越史记全书》记述了越南人的历史肇始于炎帝神氏三世孙帝明———似乎也可称之为炎黄子孙。

汉唐及宋代的千年间,随着中土移民的大量涌入,中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与江浙、广东、福建等地不无相似之处,越南地域的语言和广东话、闽南话等语言一样,与中土“书同文”、“音相近”,逐渐成为或近似于汉语方言的一支。

考之越南历史王朝有文字可考的开国国王,其本人或其始祖更是清一色的中土人士,蜀朝蜀泮为四川人、赵朝赵佗为河北真定人、胡朝的胡季犛(浙江人)……这么多君王来自中土当然不是一种偶然。

到底是胡朝的胡季犛(1400年-1407年在位)说得老实:“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正如以后的越南阮朝嗣德皇帝所说:“盖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数理、医术,无一不用汉字。

”明代越南重回中国,尽管后来复又分裂,但直到清代,仍是中国藩属,事实上,在明亡后的相当一段时间,越南人都着明代衣冠,且以中华传人自居。

一道与先辈隔离的“围墙”
来自中土移民的后裔,虽然他们与交趾当地土著融合,但他们的生命与其母语———汉语是永远无法截然分开的,对于中国与越南语言的关系,越南学者阮江灵有这样一些例子:
“越南的Tet(节日)跟中国相差无几,也有元旦(NguyenDan)、元宵节(TetNguyentieu)、寒食(HanThuc)、端午(Doanngo)等节日。

中国所尊崇的儒家思想对越南人来说十分熟悉,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在Tamcuongnguthuong(三纲五常)、Trunghieutietnghia(忠孝节义)、Diboaviquy(以和为贵)、Kysobatducvatthiunhan(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的熏陶中长大。

不懂汉字的老百姓通过汉越词能流畅地运用汉语成语,比如Anculacnghiep(安居乐业)、Tamtongtoduc(三从四德)、Oncotritan(温故知新)、Dongphonghoachuc(洞房花烛)等。


对于其中的原因,阮江灵以两国文化交流时间长来解释,然而,一个国家,其普通百姓对汉语成语如此自如的掌握,且近于汉语的读法,仅仅以“两国文化交流”这样的理由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以越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1941年要求越南民众参与反法斗争的公开信为例———这封信为阮爱国(即胡志明)撰写,纯为汉文,一如民国时期的繁体竖排,让人意外的是,并非如一些越南学者所言当时使用语言与文字分离的文言文,而是近于白话汉文,这足以说
明当时越南口语与汉语书面语之间差距并非如一些越南学者渲染的那么巨大:
“诸位父老,诸位仁人志士,各界士农工商兵:自从法败于德,其势力已完全崩溃,然而对我民众依然大肆横征,极尽吸吮之能事,大搞白色恐怖……现在,民族解放高于一切,我辈要团结起来,同心协力,打倒法日及其走狗,以拯救吾民于水火之中……一九四十一年六月,阮爱国”
这些汉语言虽然还是读着与汉语相关的音调,如今在越南却披上了一件罗马字母的外衣———在越南1945年宣布废除汉字后,一夜之间,北越的汉字忽然被强行换成了罗马字母;到1975年南北越统一后,越南开始排华,极力去中国化,强行废除越南南部地区尚存的汉字教育,关闭所有汉字报刊,无数华人资产被越南政府清查没收,数百万华人无家可归,成为逃向怒海的难民……越南的汉字终于被全面肃清,汉语在越南只能以词语和文字相脱节———不再用汉字而以罗马字来书写的形式传播。

数十年时间,这个曾经是文化中国之一的礼仪之邦终于与汉字渐行渐远。

与此相关的是,借鉴自汉字的方块喃字也渐告衰亡,退出历史舞台。

这处在清军入关后曾以保留中华衣冠、其民众以中华文化传承者而自豪的土地上,与中华文明最直接相关的汉字终于在意识形态的左右下被强行抛弃。

而在1945年以前,虽然法国殖民者出于将越南“去中国化”、割断与其母体文明的目的而大力扶持罗马字母,但汉字与罗马字母仍然同时并用,汉字并没有被强行从越南语言中去除,越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40年代以前的文物多以汉字书写可为明证。

法国人没想到的是,他们费尽心机没办到的事———让罗马字母在越南完全扎下根来,驱除汉字与喃字,却让越南人办到了,不知这对痛恨法国殖民者的越南人来说,是不是一种讽刺?行走在越南的街头巷尾,处处是罗马字母,里巷深处,虽然端坐在门前的挽髻老妇与江南古镇的恬静老妇面貌并无多少区别,放学归来的儿童也与内地儿童相差无几……然而,他们已与汉字无关。

前几年上书越南政府呼吁恢复越南汉字教育的越南知名学者范维义曾有这样的感叹:“自从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之后,越南人似乎也自我筑起了一道将后人与先辈隔离开来的语言和文化的围墙。

一些词汇如律、例、契约、判官等等,现在只在书本上才偶尔见到,现代的越南人大多数已很少能感受到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哲理和精神价值。

”然而,在如今的越南,这样的声音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听下去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