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越南语的三称差别
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差异研究

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差异研究越南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虽然它们都使用汉字字符,但是它们有很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语音方面。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越南语和汉语语音差异的研究,从音位、声调、语音学等多个角度展开讲解。
一、音位差异越南语对于辅音和元音的使用与汉语具有很多的差异性。
越南语中有29个不同的辅音,其中有额外的辅音,如/ɲ/,/ŋ/,/ʔ/,/ɗ/,/ɥ/.而汉语中只有23个辅音。
此外,越南语中有14个元音,而汉语中只有7个元音。
可以看出,越南语的音位更加复杂,与汉语相比,越南语中的辅音和元音使用更加广泛,这是由于越南语中有很多的法语和南亚语系的借词,以及越南语中的字母中包含了很多的变音符号,这些因素导致了越南语音位更为复杂。
二、声调差异汉语中的声调是非常重要的语音特征,而越南语中的声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越南语中的声调与汉语的声调都是使用5个基本声调,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越南语中的声调是非常复杂的,具有高、中、升、降和入五个基本声调,而汉语只有四个基本声调。
另外,越南语中的声调变化也比汉语更多,例如越南语的升调和降调可以变为半升调和半降调,而汉语没有这种变调。
这种变调使得越南语的语音更为复杂,同时也让越南语更加富有韵律和音乐性。
三、语音学差异除了音位和声调之外,越南语和汉语在语音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音节结构和发音位置上,两种语言都存在很大的区别。
汉语中的音节结构是CV或CVC,越南语中的音节结构则是CVC或CCV。
此外,汉语中有轻声这一特殊的语音特征,而越南语没有轻声,但是其却擅长使用停頓的语音策略以达到语音效果的效果。
越南语中的重读也比汉语更为明显,越南语中一般在句子的结尾强调重点,使得语音更为地生动和感性。
结语总的来说,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
虽然两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是它们在语音方面的特别性使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认为了解这些语音差异可以更好地促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相互了解与友谊。
汉语和越南语称谓语语用对比探究

汉语和越南语称谓语语用对比探究作者:谭群瑛言秀华谢小玲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4期摘要:汉语和越南语都有丰富的称谓系统,二者有异有同,相异之处对越南学生或习得汉语称谓语造成阻碍。
本文对汉越称谓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进行分析,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称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汉越对比分析,从而提高汉语和越南语跨国交际的准确性。
关键词:对越汉语教学称谓词语用对比引言称谓语是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人的社会关系至为复杂,这些社会关系体现在交际场合中,又表现为特定的交际角色、环境、心理。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人际关系和人的特定身份、职业等的称呼。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同属亚洲文化背景,但汉语和越南语都有繁杂庞大的称谓语系统,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常给越南学生习得汉语造成迷惑,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越南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称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汉越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
一、汉越称谓语的共同点(一)汉语和越语的亲属称谓系统都十分发达,强调长幼有别、亲疏有序为了对家族成员的亲疏远近都有细致的反映,汉语在称谓上有明确的分别,因而使得亲属称谓细致而又繁复。
越南语在历史上与汉语有着很深的渊源,汉语曾经是越南人在长达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当作正统的文字和书面语来使用的语言,所以汉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越文化中。
因此,和汉语一样,越语也有着庞大、细致、繁琐的亲属称谓词系统。
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表示姻亲(即母系关系)祖孙关系的称谓词要在辈分词前加“外”以和宗亲(即父系关系)区分开来,如“外祖父”、“外祖母”。
相对应地,越南语中用nội来表示宗亲关系。
在汉语和越南语中,表示父系宗亲关系的“伯父”、“叔叔”、“姑姑”(bác、chú、cô)又与表示母系姻亲关系的“舅舅”、“姨妈”(cậu、dì)相区分。
汉越人称代词对比分析_黎德成

2009年9月第7卷第5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Sep 1,2009Vo l 17N o 15*收稿日期:2009-02-27作者简介:黎德成(1976)),男,越南海防人,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越汉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现代汉语。
汉越人称代词对比分析*(越南)黎德成,刘娅莉(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摘 要] 文章从越南留学生的语用偏误入手,对汉越人称代词进行对比,越南语的人称代词在汉语中虽有对应项目,但在感情色彩义和语用功能的分布上有差异,越南语因第二人称代词缺乏如汉语/您0、/你0、/你们0这样的礼貌式而不得不借用亲属称谓词、职务名词等用于交际场合,第二人称代词空项给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带来困难。
[关键词] 语用偏误;人称代词;汉越对比中图分类号: H 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9)05-0085-05一、问题的提出人称代词指/替代人的名称的0词[1][p .198](王力,1985),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和定语[2][p .72](刘月华等,2001)。
这类词是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
母语越南语者在用现代汉语进行交际时常使用以下的句子:1)学生:老师好!老师:你好!好久不见了。
学生:?老师最近忙吗?老师:我不太忙。
找我有事吗?学生:*今天我来看老师,想告诉老师我的高考成绩。
老师知道吗?有老师的指导,我终于考上外语大学了。
2)年轻的男同学:哥哥在做什么呢??哥哥有空吗?年长的男同学:有空。
年轻的男同学:*弟弟有点儿事想请哥哥帮个忙。
以上句子词汇和语法都正确,但却不符合汉语的语用习惯。
在上述交际情景中汉语母语者常表达为:1.)老师好!您最近忙吗?今天我来看您,想告诉您我的高考成绩。
您知道吗?有您的指导,我终于考上外语大学了。
2.)哥哥在做什么呢?你有空吗?我有点儿事想请你帮个忙。
越南语论文:浅谈越南语中的称呼词

越南语论文:浅谈越南语中的称呼词【摘要】越南作为中国的邻邦,在语言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中,称呼词既与本民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同时也较大程度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探究越南语中的称呼词,越南语与汉语称呼词的差异,以及称呼词反映出的两国文化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化与越南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越南语;称呼词;文化差异性在汉语和西方语言广泛使用人称代词作为称呼词的今天,越南语却大量使用亲属名词作为称呼词,而且亲属名词大有取代人称代词的趋势。
在两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背景下,汉语和越南语的称呼词都非常丰富,可以看成一个开放系统。
因此探究越南语中的称呼词以及越南语与汉语称呼词的差异是十分有趣又十分复杂的工作。
一、越南语中的称呼词(一)人称代词(二)亲属名词1.直系亲属:ky(高祖父母),cu ong,cu ba(曾祖父母),ong,ba(祖父母),cha,me(父母),ban than(本人),con(儿子),chau(孙子),chat(曾孙),chut(玄孙)。
越南语中称呼父母的词很多,称呼父亲:cha,bo,thay,tia,ba,cau,等称呼母亲:me,bu,ma,bam,mo,u等。
2.平辈:anh em chi em ruot(兄弟姐妹),anh em chi em con chu con bac(堂兄,堂弟,堂姐,堂妹),anh em chi em con di chon gia(表兄,表弟,表姐,表妹)都称呼为anh,em。
3.外亲:ong ngoai(外祖父),ba ngoai(外祖母),cau(舅父),bac(大舅),gia(大姨),di(小姨),在交际中,越南语也和汉语一样有亲属名称+排行的称呼,比如:co tam(八姑),cau ut(小舅),anh hai(二哥)。
4.夫妻互称:越南语中夫妻互称非常多:nha toi,minh,nha,cau,mo,bo no,anh,em,……不同年龄段,夫妻互称也会发生变化。
汉越人称代词对比

汉越人称代词对比作者:陈晓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5期摘要:人称代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比两种语言人称代词的异同可以有效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
本文着重介绍了汉越人称代词系统,对比了汉越人称代词的异同,并分析了产生异同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汉越人称代词;对比;原因[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01人称代词是研究一种语言的活化石。
从人称代词的演绎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为全面了解汉越文化,我们将对汉越人称代词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探究其差异,并找出其原因。
1.汉越人称代词系统介绍第一,汉语人称代词系统。
根据黄伯荣、廖旭东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分为三身代词与非三身代词两大类;三身代词既包括专用代词,例如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又包括借用代词,例如鄙人、先生、诸位、这位;非三身代词又可分为旁称代词、自称代词和统称代词,例如人家、自己、大家。
第二,越南语人称代词系统。
综合黄文春、叶光班、阮氏容的观点,越南语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三身代词与非三身代词;三身代词包括专用人称代词(例如,Tôi、Tao,Mây、mi、Chúng,nó、thi,Ta、Chúng ta)和借用人称代词(例如,ông、Các,ban、Các+ban,Giámdôc,Đây、tui,Lão);非三身代词则包括反身代词、泛指代词与相互代词,例如Mình、tư mình、Ai、ai ai、nhau。
2.汉越人称代词对比分析2.1共同点一是语法功能方面。
汉越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一致,都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相当于越南语中的“tôi”“chúng tôi”,“咱、咱们”相当于“ta、chúng ta”。
越中日常称谓语比较研究 中越语

T xưng hô trong ngôn ng sinh ho t c a ngư i Vi t Nam
第三章: 第三章:越南人的口语称谓语 Nh ng tương ñ ng và khác bi t v t xưng hô trong ngôn ng sinh ho t c a ngư i Trung Qu c và ngư i Vi t Nam
CHƯƠNG II: T XƯNG HÔ TRONG NGÔN NG II: SINH HO T C A NGƯ I TRUNG QU C
第二章:中国人的口语称谓语 第二章:
• Trong chương này, chúng tôi ñã trình bày v các t xưng hô thư ng dùng trong gia ñình 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ã h i c a ngư i Trung Qu c. c. 第二章, 第二章,本文进行讨论过中国人在日常常用的亲属称谓语和 社会称谓语。 社会称谓语。 • Các t xưng hô thư ng dùng trong gia ñình như t xưng hô gi a b m và con cái, t xưng hô gi a v ch ng, t xưng hô gi a anh ch em và t xưng hô gi a ông bà và con cháu. 常用的亲属称谓语如父母与子女的称呼词、 常用的亲属称谓语如父母与子女的称呼词、夫妻之间的称呼 兄弟姐妹之间的称呼词、祖父母与孙子的称呼词。 词、兄弟姐妹之间的称呼词、祖父母与孙子的称呼词。 • Các t xưng hô thư ng dùng trong xã h i như t xưng hô theo tu i tác, t xưng hô theo ch c v , ch c hàm, t xưng hô theo ngh nghi p và t xưng hô theo h tên. 在社会中,常用的称呼语包括年龄称呼词、职务(职衔) 在社会中,常用的称呼语包括年龄称呼词、职务(职衔)称 呼词、行业称呼词、姓名称呼词。 呼词、行业称呼词、姓名称呼词。
汉语和越南语的三称差别

汉语和越南语的三称差别越南语的称呼代词系统是这种语言最有意义的部分。
越南语和汉语一样都拥有一个很复杂的称呼系统。
实际上,许多语种使用亲属作称呼形式。
例如:越南人常用等于汉语”伯,叔,姐”等亲属名词来称别人。
甚至汉语的第一人称”我”,越南人也用亲属名词来代替。
因此在越南,在任何社会场合,参与交际者都很努力分清白自己和对方的辈分,并且根据社会地位,年龄,来选择合适的称呼语。
除了古代人称代词,越南语还出现了很多人称要素”代词化”的现象(非代词要素具有代词用法)。
越南语的称呼语中,没有像汉语的人称代词那样固定:越南语的人称代词(亲属名词)是随着交际场合,交际对象而变化。
汉语的人称代词”我,你,他”在交际中被作为固定单位使用,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表示年龄,性别,社会权力,亲属关系,态度,感情等等。
但越南语却使用亲属名词来称呼,既有汉语中性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功能,又可以不同程度地表示出上述的要求。
例如:一个年轻人和长辈对话,年轻人在私人公司工作,通过年长者推荐于国营企业合作。
年轻人的目的是在这次交际中说服长者帮他把礼物送到所合作的企业的上级领导,长者的朋友那儿。
由于被长者拒绝并保持交际距离(称”我”,呼”哥”:越南语中如果自称中性人称代词”我”并呼对方是“哥”,”姐”或”翁”时是指自称者比被呼者大的辈分,表示双方是初次见面,疏远的关系,要保持距离),年轻人也慢慢转换交际方式(从呼”叔”自称“侄”到呼”翁”自称”我”,即从全部使用亲属名词“叔--侄”到部分使用亲属名词”翁--我”)。
年轻人:请叔帮侄送上去。
长者:帮哥什么?送给谁?年轻人:送给叔的朋友。
(。
)请叔拿着吧,怎么办随叔的便。
长者:哥拿回去吧,从现在起是我和上级的事,跟哥无关。
(。
)年轻人:我烦死翁,翁故意不去体谅我。
汉越语在某种语境中都有人称代词转换形式,有从表示亲切转到疏远,有从尊敬转到鄙视。
但汉语使用人称代词不大一样。
越南语直接用亲属名词,从亲切(使用全亲属名词,如”叔--侄”,“哥”(姐)--弟”(妹)”转为疏远(使用半亲属名词,如:中性人称代词”我”与亲属名词”哥”姐,翁”)。
越南语与汉语在语用层面有何差异

越南语与汉语在语用层面有何差异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语言在语用层面往往存在着诸多差异。
越南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具有独特特点的语言,在语用方面的差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在称呼与称谓方面,越南语和汉语就有明显的不同。
在汉语中,亲属称谓系统非常复杂且精确,区分了辈分、性别、年龄等因素。
例如,“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妈”等称谓有着明确的区分。
而越南语中的亲属称谓相对简单一些,没有像汉语那样细致的划分。
在社交场合,汉语对于长辈、上级或者尊敬的人,通常会使用特定的尊称,如“您”“先生”“女士”等。
越南语中也有类似的尊称,但使用方式和适用对象可能有所不同。
问候语的使用也是语用差异的一个体现。
在汉语中,常见的问候语如“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比较直接和明确。
而越南语的问候语可能会因时间、场合和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在越南,熟人之间见面可能会问“你吃饭了吗?”,这种问候方式更多地关注对方的生活状况。
在表达感谢和道歉方面,两种语言也有各自的特点。
汉语中的感谢表达通常比较直接,如“谢谢”“非常感谢”。
越南语中表达感谢可能会更加委婉和含蓄。
道歉方面,汉语中的道歉用语比较丰富,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和场合,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越南语中的道歉也会因情况而异,但可能在语气和用词上与汉语有所差别。
邀请和拒绝的方式在越南语和汉语中也存在差异。
在汉语中,邀请时通常会比较明确地说明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
拒绝时,可能会先表达感谢,然后给出合理的理由。
越南语中的邀请可能会相对随意一些,拒绝时可能会更加委婉,尽量避免直接说“不”。
在话题的选择和转换方面,汉语交流中可能会比较注重逻辑和连贯性,话题的转换相对较为自然和有序。
而越南语交流中,话题的跳跃性可能会更大一些,有时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情境和参与者的情绪而灵活改变话题。
送礼的文化在两种语言中也有所反映。
在汉语文化中,送礼有一定的讲究,礼物的选择、包装和赠送的方式都蕴含着特定的含义。
越南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越南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越南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语言,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语音系统来看,越南语和汉语就有很大的不同。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一般分为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还有轻声等。
声调的变化对于汉语的词义和语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越南语则有六个声调,包括平声、玄声、跌声、锐声、重声和问声。
声调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发音上各具特色,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同的挑战。
比如,汉语中的“妈”“麻”“马”“骂”,仅仅因为声调的不同,就表示了不同的意思;而越南语中“ma”这个音,在不同声调下也有不同的含义。
在词汇方面,越南语和汉语也存在着众多差异。
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有大量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这些词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
例如,“破釜沉舟”“画蛇添足”等成语,背后都有着精彩的故事。
而越南语中的词汇虽然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但在成语、俗语的数量和丰富程度上相对较少。
另外,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越南语中吸收了很多来自法语、英语等外来语的词汇,而汉语中的外来词汇相对较少,且在吸收过程中往往会进行一定的改造和融合,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语法结构上,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汉语是一种主谓宾结构较为突出的语言,语序相对固定。
比如“我吃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饭”是宾语。
而越南语的语法则较为灵活,语序的变化相对较多。
例如,“Tôi ăn cơm”(我吃饭),也可以说成“Cơm tôi ăn”(饭我吃),意思基本相同,但语序有所不同。
此外,越南语中的名词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语气的变化,这与汉语的语法规则也有很大的差异。
文字方面,汉语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形态和结构往往与词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日”字,形状就像太阳;“山”字,看起来就像山峰。
而越南语曾经使用过汉字,但后来逐渐采用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
越南语与汉语在词汇方面有哪些异同

越南语与汉语在词汇方面有哪些异同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越南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在亚洲地区广泛使用的语言,在词汇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异同。
一、相同点1、借用词汇历史上,越南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联系,因此越南语中存在大量从汉语借用的词汇,这被称为“汉越词”。
这些汉越词在发音和意义上与汉语词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政治”在越南语中是“chínhtrị”,“文化”是“văn hóa”,“历史”是“lịch sử”。
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越南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2、分类方式在词汇的分类上,越南语和汉语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本类别。
例如,“房子”“汽车”属于名词,“跑”“跳”属于动词,“美丽”“善良”属于形容词,“快速”“缓慢”属于副词。
这种分类方式的相似性有助于学习者在理解和运用词汇时进行类比和迁移。
3、复合词构成两种语言都有通过组合不同的词素构成复合词的方式。
比如汉语中的“书包”“电脑”,越南语中的“xe đạp”(自行车)、“nhà ăn”(餐厅)。
通过将相关的词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词汇,以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概念。
二、不同点1、语音对应虽然存在汉越词,但越南语的语音系统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汉语有声调,而越南语的声调系统相对更为复杂。
例如,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声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而在越南语中对应的汉越词可能只有一种读音。
这就导致在词汇的发音上,即使是相同的汉越词,其读音也与汉语原词存在差异。
2、构词方式越南语中有丰富的词缀和词尾变化,通过添加这些成分来改变词汇的词性、时态和语态等。
例如,“tion”这个后缀在英语中常表示名词,“ize”后缀常表示动词化。
而汉语主要通过词汇的组合和语序来表达语法关系,词形变化相对较少。
3、词汇来源越南语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了其他语言的影响,如法语、英语等。
这使得越南语中出现了一些来自这些语言的外来词汇,如“cà phê”(咖啡,来自法语)、“computer”(电脑,来自英语)。
对越南学生汉语称谓语语用对比教学浅析

对越南学生汉语称谓语语用对比教学浅析近年来,随着中越友谊的不断加深,越南学生汉语学习也越发火热,其中语言的习得也成为了许多越南学习者漫山遍野的关注焦点。
正确的称呼语用对一个口语信息的传播来说都有利于其有效性,而对于越南学者来说,有着自己的礼仪惯例,掌握汉语礼貌称呼语,传达正确信息更显尤为重要。
一、称谓分类汉语称谓分为“表示熟悉程度的称谓”与“表示自身职位的称谓”,越南人在用语时有所差异,具体如下:1、表示熟悉程度的称谓(1)汉语中“哥哥”“姐姐”等有亲切意味,越南人常用“em”代替“哥哥”,“chị”代替“姐姐”,把这两者当作家人的称呼,这些可用于越南人之间。
(2)汉语中一般可以在某人比自己大一至二岁的人身上说“姐姐”和“哥哥”,但越南语中更具有区分年龄的精准性,所以越南人用“chú”和“cô”称呼比自己大 -1-2岁的人,而大 -3-7、8岁的人用“còn”,大 9-14岁的用“bạn trai”、“bạn gái”,大15岁以上的用“anh”、“ch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年龄和礼貌。
2、表示自身职位的称谓(1)汉语中“老师”可用“老师”或“老师”二字,越南人多采用“thầy”、“cô”或圆顿用“thầycô”;(2)汉语“校长”一般用“校长”,越南则是“hiệu trưởng”;(3)汉语“教授”一般称“教授”,越南可用“giáo sư”或“giáo viên caocấp”;(4)越南语表达“学生”则有多种称呼,可用“học sinh”、“học viên”、“sinh viên”或“sinh viên”。
二、称谓教学策略1、以情景为主情景教学是将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以情景或真实模仿情景为主要内容,结合真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去解决和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
越南语人称代词

越南语人称代词越南语人称代词导语:怎样用越南语表示人称代词?下面是YJBYS店铺整理的越南语人称代词,欢迎参考!汉语中人称代词相对比较简单,仅有你、您、我、他、咱们、你们、他们;但越南语中人称代词却看似简单,其实复杂,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
学习越南语,最先接触的就是人称代词,但这也是越南语最难掌握的地方。
越南语中大多数的人称代词都是由汉语中对亲属的称呼而来,但是意义却发生了改变。
这样的称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大家就是家族中的一员。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越南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单数:tôi 、tớ、mình 、tao 、ta复数则一般在单数人称代词前+chúng。
如:chúng tôi、chúng mình....除此之外,大家还会见到人们自称em、anh、chị、cháu、bà、ông、bác等。
这类人称代词既可以是自称,同时也可以是第二人称代词。
(详情请关注下一期的《越南语人称代词之二》)该如何自称?这就需要考虑到自己和说话人的年龄、身份间的差别,有的时候不同的自称还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色彩。
1. tôi:人们一般与陌生人说话是会自称tôi,如:Tôi tên là Thiền. 老师对着学生的时候通常也自称为tôi,这样既不会失了身份又不显生疏。
但是如果同学朋友间谈话时对方自称为tôi,这就表示他已经生气或者心情不好,这时候你就要谨慎言行了。
2. tớ、mình:同学朋友间一般自称tớ或者mình3. tao:这个词非常特殊,译为“老子”,它在不同的情境中体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吵架的时候人们自称tao,表现出一种轻视、看不起别人的态度;而父亲对儿女或者好朋友之间自称tao则表示双方关系很亲密。
越南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对比022011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卷纸考试科目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院、所、中心国际学院专业或专业领域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越南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汉字词级别2010 秋季班- __ 学年第一学年- _ 学期第二学期姓名陈越海学号182010210100013类别③(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2011年05月11 日研究生院(筹)制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越南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汉字词,不同于其汉语意思和词性的例子摘要:通过越南发展的过程,越南语已经经过很多重要的时刻,首先使用汉字,后来创造新的文字来纪录越南本民族语言,这些字就是喃字。
法国侵略就改变选用一种容易记录的字,拉丁字就出现。
但是越语还深受汉语影响,有的意义的词根汉语词相同,有的意义不同通过用越汉对比方式,主要从构造方式上分析越南语词汇,词义分析使用汉语。
关键词:越南语词汇汉越词汉语对比越汉词一、越南语词汇的概念。
越南语是越南的国语,有85至90%的越南人将之作为母语,另外居住在海外三百万越侨、住在中国广西的京族亦使用越南语。
历史上,越南语曾使用汉字与喃字表记,现在的越南语使用拉丁字母书写,叫做国语字(Chữ Quốc Ngữ)。
它是由17世纪到越南的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法语:Alexandre de Rhodes,越南文:A-Lịch-Sơn Đắc-Lộ),1591年-1660年)根据先前传教士的拼写原则的基础上整合而成。
在19世纪法国占领越南时期,这种书写体系流行起来,并于20世纪全面开始使用。
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约占越南语词汇的60%[1],越南学者黄文行则认为汉越词大约占60%,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则高达70-80%。
越南语与汉语有哪些异同

越南语与汉语有哪些异同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越南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在亚洲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异同。
首先,从语音方面来看,越南语和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
越南语的语音系统较为复杂,有六个声调,包括平声、玄声、跌声、锐声、重声和问声。
而汉语普通话则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越南语的元音和辅音数量也较多,且发音方式与汉语有所不同。
例如,越南语中的“ư”、“ơ”等元音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组合相对较为规则,而越南语的音节结构则更加多样化。
在词汇方面,两种语言也有显著的区别。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词汇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为主,且有大量的成语、俗语和典故。
越南语则受到了多种语言的影响,包括汉语、法语等。
越南语中有很多从汉语借用的词汇,被称为“汉越词”。
这些汉越词在发音和意义上与汉语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经过长期的演变,在用法和搭配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越南语中还有很多来自法语的词汇,尤其是在科技、时尚等领域。
而汉语则相对较少直接借用外来词汇,更多是通过意译或音译的方式来吸收外来词。
语法结构上,越南语和汉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
例如,“我吃饭”和“饭我吃”,由于语序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
越南语则是一种分析语,但其动词有时态、体、态等方面的变化。
在句子成分的顺序上,越南语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与汉语较为相似,但在定语和状语的位置上,越南语比汉语更加灵活。
在书写系统方面,汉语使用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汉字的形态和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而越南语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汉字,但后来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国语字。
国语字是一种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加上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表示声调。
这使得越南语的书写更加简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从语言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注重含蓄和委婉,常常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深层的含义。
现代汉语与越南语亲属称谓词对比研究

现代汉语与越南语亲属称谓词对比研究——裴香江[越南](一)一致性1、汉语和越语一样,都有着庞大、细致、繁杂的亲属称谓系统,而且亲属称谓都根据家庭和宗族内部成员的属系、血缘关系、辈分、性别、年龄等差异来确定的。
因此,汉语和越语的称谓都表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特点。
如爷爷奶奶,越南语称“Ông nội, Bà nội”, 有着直系血亲关系。
妈妈的弟弟,汉语称“舅舅”,越南语称“Cậu”, 有着旁系血亲关系。
2、汉语和越南语都受儒家思想和宗族观念的影响,特别体现出男权主义的思想。
女子出嫁后所生的子女为外姓,所以都要加“外”,这充分体现了内外分明的特点。
例如:汉语“外公”“外婆”“外孙”;越南语“Ông ngoại”、“ bà ngoại”、“Cháu ngoại” 。
(二)差异性1、汉语可以将人称代词用于自称,越语却多用亲属称谓词。
例如:汉语: “爸爸妈妈,我很想你们。
”越南语: “BốMẹ,con rất nhớBốMẹ.”(爸爸妈妈,孩子很想爸爸妈妈。
)2、汉语中大量使用通称,越语还是习惯用亲属称谓词。
例如:汉语: “红河,我很想你。
”越南语: “Hà, Chị rất nhớem.”(河,姐姐很想妹妹。
)3、越语亲属称谓的含义范围大于汉语。
例如:(1)越语中,伯伯、伯母和比爸爸妈妈大几岁的不分男女都用一个词Bác来表示;(2)越语中,姑姑等比爸爸妈妈小几岁的女士都用一个词Cô来表示;(3)越语中,儿子、女儿和儿媳、女婿都用一个词Con来表示;(4)越语中,弟弟、妹妹、表弟、表妹等比自己小几岁的人都用一个词Em来表示;(5)越语中,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孩子都用一个词Cháu 来表示;(6)越语中,孙子、孙女等孙辈都用一个词Cháu 来表示。
4、汉语与越南语单、双音节使用频率不同。
汉语亲属称谓词中多用双音节,如果是单音节的还可以重叠。
声调语言的比较研究汉语泰语和越南语

声调语言的比较研究汉语泰语和越南语汉语、泰语和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是亚洲地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尽管它们都属于东南亚语系,但这三种语言在声调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汉语、泰语和越南语的声调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声调使用、调值以及语音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一、声调使用1. 汉语声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共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在汉语中具有词义区别的作用,可用来区分不同的词汇。
例如,“妈妈”(māmā)表示母亲,“麻麻”(mámá)表示麻烦。
2. 泰语声调:泰语是一种多音节语言,具有五个声调:高平、中升、中调、高升和低降。
声调在泰语中同样具有词义区别的功能,但与汉语声调的运用方式略有不同。
3. 越南语声调:越南语也是一种多音节语言,共有六个声调:平声、升声、高平、抑声、降声和入声。
与汉语和泰语相比,越南语的声调变化更为复杂,有些词汇具有多个声调。
二、调值1. 汉语调值:汉语的声调调值相对稳定。
在普通话中,第一声(平声)的音高较高,第二声(上声)音高由低升高,第三声(去声)的音高由高降低,第四声(入声)的音高较低。
但是,具体的调值在不同的方言和口语中可能会有所差异。
2. 泰语调值:泰语声调的调值相对于汉语来说更加复杂。
例如,高平调的音高较高,中升调的音高由低升高,中调的音高相对较低,高升调的音高由低升得更高,低降调的音高较低。
每个声调的声调轮廓和音高都有一定差异。
3. 越南语调值:越南语的声调调值变化更加复杂。
平声和升声的音高相对较低,高平声的音高较高,抑声的音高先升后降,降声的音高由高降低,入声的音高较低。
越南语的声调调值变化较大,需要更多练习才能正确发音。
三、语音特点1. 汉语语音特点:汉语语音系统相对较为简单,辅音的发音方式主要有浊音和清音之分,元音的发音方式有长短音之分。
汉语的声调对发音有一定的影响,但整体来说相对较容易掌握。
2. 泰语语音特点:泰语的辅音发音相对汉语来说更复杂,包含很多特殊的辅音音位。
中越社交礼仪文化对比

中越社交礼仪文化对比摘要:礼仪是文明的象征,作为古老的文明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对礼仪的讲究和应用渗透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礼仪既是外在的礼节,又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相关。
自古以来,对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考察,往往体现在此人的外在礼仪方面。
在今天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社交中的礼仪也越来越重视。
本文根据越南民族讲究行为举止的礼节礼貌,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在日常交际中越南人会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应答允诺词、语气词等固定的社交礼仪词表示有礼貌的社交,用词一般随着交际的变化而变化。
采取分析这种现象正是越南人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兴趣爱好、等的文化结晶、是越南名族文化体现的理论和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自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已迅猛发展。
文化交流活动已经加强了中越友好关系,推动了政治交往和经济合作。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越两国文化关系也面对一些新的挑战。
双方文化交往与合作的发展一定将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巩固中越友好关系。
关键词:中越社交;礼仪;文化对比目录摘要 (1)一、引言 (3)二、研究综述: (3)三、理论框架: (4)四、中越社交礼仪文化对比 (5)(一)社交礼仪的概述 (5)1、社交礼仪的定义 (5)2、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6)(二)中越称谓礼仪 (7)1、家庭称谓 (7)2、按年龄称谓 (7)3、按辈分称谓 (9)4、职场称谓 (9)5、社交见面称谓 (10)(三)中越宴请礼仪 (10)1、见面礼仪 (10)2、就坐和离席礼仪 (11)3、筷子礼仪文化 (13)4、用餐礼仪 (14)五、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行各业已逐渐与世界接轨,涉外交往更为频繁,特别是信息及网络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提到跨文化交际。
论汉、越社交称谓语异同及交际策略

2 0 1 3・ i I
论汉 、越社交称谓语异 同及交际策略
陈碧 兰 隆佳 丽
摘要 :社 交称谓 语是 社会 交往 中不 可或缺 的语 言现 象 。不 同的社 交称 谓语 具有 不 同的社会 功能 。汉语
和越南语都有着丰富且复杂的社交称谓语 系统,汉语称谓语曾对越 南语称谓语有着各种影响 , 但 由于地理
Ch e n Bi l a n& Lo n g J i a l i
Ab s t r a c t :S o c i a l a p p e l l a t i o n i s 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p a r t i n s o c i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 . Di f e r e n t s o c i a l a p p e l l a t i o n s h a v e
A Co m p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Ch i n e s e a n d Vi e t na me s e S o c i a l App e l l a t i o n s a nd Co mm u n i c a t i v e S t r a t e g y
位 置 、 民族 文化 、语 言 习惯 等原 因,这 两种 社 交称谓语 系统有 着不 同的发 展 方向和发展 途 径 , 因此 ,汉 、 越 社 交称谓 语有 着相似 之 处 同时又存在 不 少差异 。本 文通过 对汉 、越社 交称谓 语进 行分 类对 比 ,探 究这 两
种社 交称谓语的异同点及产生异同的原因,再根据它们的特征提 出有效可行的交际策略。熟练掌握及正确
d i f f e r e n t s o c i a l f un c t i o n s . Bo t h Ch i n e s e a n d Vi e t n a me s e h a v e a r i c h a n d c o mp l e x s o c i a l a p pe l l a t i o n s ys t e m. Al t ho u g h Ch i n e s e a p pe l l a t i o n h a s i n lu f e n c e s o n Vi e 协a me s e a p p e l l a t i o n i n s o me a s p e c t s ,b u t b e c a us e of he t l O C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l a n g u a g e h a b i t s a n d s o me o t h e r r e a s o n s 。b o t h s o c i a 1 a p p e l l a t i o n s y s t e ms h a v e d i fe r e n t d i r e c t i o n s a n d wa y s o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和越南语的三称差别
越南语的称呼代词系统是这种语言最有意义的部分。
越南语和汉语一样都拥有一个很复杂的称呼系统。
实际上,许多语种使用亲属作称呼形式。
例如:越南人常用等于汉语”伯,叔,姐”等亲属名词来称别人。
甚至汉语的第一人称”我”,越南人也用亲属名词来代替。
因此在越南,在任何社会场合,参与交际者都很努力分清白自己和对方的辈分,并且根据社会地位,年龄,来选择合适的称呼语。
除了古代人称代词,越南语还出现了很多人称要素”代词化”的现象(非代词要素具有代词用法)。
越南语的称呼语中,没有像汉语的人称代词那样固定:越南语的人称代词(亲属名词)是随着交际场合,交际对象而变化。
汉语的人称代词”我,你,他”在交际中被作为固定单位使用,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表示年龄,性别,社会权力,亲属关系,态度,感情等等。
但越南语却使用亲属名词来称呼,既有汉语中性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功能,又可以不同程度地表示出上述的要求。
例如:
一个年轻人和长辈对话,年轻人在私人公司工作,通过年长者推荐于国营企业合作。
年轻人的目的是在这次交际中说服长者帮他把礼物送到所合作的企业的上级领导,长者的朋友那儿。
由于被长者拒绝并保持交际距离(称”我”,呼”哥”:
越南语中如果自称中性人称代词”我”并呼对方是“哥”,”姐”或”翁”时是指自称者比被呼者大的辈分,表示双方是初次见面,疏远的关系,要保持距离),年轻人也慢慢转换交际方式(从呼”叔”自称“侄”到呼”翁”自称”我”,即从全部使用亲属名词“叔--侄”到部分使用亲属名词”翁--我”)。
年轻人:请叔帮侄送上去。
长者:帮哥什么?送给谁?
年轻人:送给叔的朋友。
(。
)请叔拿着吧,怎么办随叔的便。
长者:哥拿回去吧,从现在起是我和上级的事,跟哥无关。
(。
)
年轻人:我烦死翁,翁故意不去体谅我。
汉越语在某种语境中都有人称代词转换形式,有从表示亲切转到疏远,有从尊敬转到鄙视。
但汉语使用人称代词不大一样。
越南语直接用亲属名词,从亲切(使用全亲属名词,如”叔--侄”,“哥”(姐)--弟”(妹)”转为疏远(使用半亲属名词,如:中性人称代词”我”与亲属名词”哥”姐,翁”)。
汉语却仍然使用固定中性人称代词”我,你,他”或敬语”您”,再加上其他要素,如说话人的语气,用的是消极还是积极词语,周围环境等。
亲属称呼在汉语
中几乎都是当招呼词语的功能,它不常充当人称代词,例如:
“叔叔,您知道西直门怎么走吗?”
“我不太清楚,你问别人吧。
”
亲属名词在越南语中则既当使别人聆听的招呼词,又当人称代词。
但当招呼词时一般后边加上语气词(用来呼唤的)”呃”。
用汉语上述例子再说明汉语和越南语使用称呼形式不同,如:
“叔呃!叔知道西直门怎么走吗?”
“叔不太清楚,侄问别人吧。
”
一个越南人跟还没认识的人进行交谈前,往往有意识地先打量交际对象,以便判断交际对象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
然后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态度,感情,,最后的目的是选用合适的称呼形式。
如:跟父辈的人交谈时,越南人一般自称”侄”并呼对方是”伯(叔)”如:
“侄上楼吧,南在楼上。
”(越南语)
“你上楼吧,小南在楼上。
”(汉语)
在表示亲密关系的特殊情况时,汉语有时也有使用亲属称谓为人称代词。
如:”哥给你找去,别再哭了。
”这里”哥”充当第一人称”我”。
越南语中如果第一人称使用亲属名词时,则第二人称同样也得使用亲属名词,如:”哥给妹(弟)找去,别哭
了。
”
越南语中”伯,叔,哥,姐,妹,弟,侄,,”按不同的对象它们可以作第一人称也可以作第二人称。
汉语的”我,你,他”不能这样,一般情况下是第一人称就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就是第二人称,这都成为固定形式了。
从以上举例解释中可看出,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时除了特殊情况外几乎很少直接充当人称代词而多为作招呼语使用。
不仅如此,汉语的亲属称谓对应性不太明显。
越南语中亲属名词都可以直接充当人称代词,也可以当招呼词语来使用它们在越南语中有很明显的对应性,第一人称是亲属名词,如“哥“,则第二人称也是亲属名词,如“妹(弟)“是完全约定俗成地一对对使用。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