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编码:31017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部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规定课时:64课时一、前言1.课程性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生物技术及应用技术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培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及生活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方面的内容。

食品营养学主要论述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营养与人体健康及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

食品卫生学重点叙述食品卫生学的意义,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污染的措施,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加工良质食品及食用安全为主线,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并掌握食品加工厂的卫生要求。

2. 课程定位本课程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能力定位。

在教学中,尤其注意与中职教育的区别。

基于生物技术应用的专业特点,按照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流程开展教学,培养学生检验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方法能力和职业意识,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通过培养具有扎实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应用和实践能力,达到输出能够面向生物医药及食品加工行业,从事药物成分分析、保健品功效宣传、食品质量检测等岗位,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工作适应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前导课程:基础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应用化学、食品理化检验。

后续课程:食品药品管理法规。

3.课程设计思路通过职业分析,归纳出食品营养与卫生等13个典型工作任务,再通过教学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构建为4个项目,即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膳食营养、不同人群对营养素的需求、食品污染与预防。

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课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将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食品卫生学》课程标准

《食品卫生学》课程标准

《食品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和定位《食品卫生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食品科技人才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食品卫生学重点叙述食品卫生学的意义,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污染的措施,从卫生学的角度了解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流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

理解和掌握食物中毒、预防措施以及各类食品卫生质量的感官检验技术和常规理化检验技术。

深入理解食品卫生质量和有害因素与人体的关系,系统掌握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后期从事有关食品卫生与安全,食源性疾病的预防、监督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2.前后续课程的安排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需要该专业学生首先具备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理化学、食品安全导论等相关学科知识,为食品卫生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食品卫生学的主要先行课程有食品化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安全导论、普通生物学、食品物理化学、食品法规与标准化、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等。

食品卫生学的后续课程主要有食品工艺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感官评价、食品原料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评价、食源性流行病学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培养学生从卫生学的观点出发,掌握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概念、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污染因素。

了解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流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卫生污染问题。

深入理解食品卫生质量和有害因素与人体的关系,食物中毒、预防措施以及各类食品卫生质量的感官和常规理化检验技术。

系统掌握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使学生能够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

同时,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和了解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最新国内外进展。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意识,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逐步获得实施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卫生管理、产品认证等工作能力,养成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职业道德,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6S管理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程序;(2)掌握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程序;(3)掌握QS认证的基本内容和程序;(4)掌握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基本内容、CCP判定方法以及实施程序等;(5)掌握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程序等。

2、能力目标(1)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本要求;(2)能针对某案例的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编制HACCP计划初稿;(3)能针对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内审案例,判断合格项或不合格项;(4)能判断某场景或案例是否符合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的基本要求。

3、素质目标(1)热爱专业工作,自觉执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及素质以及食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2)具备食品安全的风险意织、质量管理的基本意识;(3)具备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参考学时48学时。

(四)课程学分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表2-17《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6S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实施1.6S的基本内容2.6S体系的基本原理3.6S制度建立的基本方法4.6S制度的建立5.6S制度实施的基本方法6.6S制度的持续改进以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方式开展教学102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的制定与实施1.SSOP制度的基本内容2.SSOP制度的建立3.SSOP计划的实施方法4.SSOP计划的监控方法5.SSOP制度的注意事项6.SSOP制度的持续改进方法教师讲解准备知识并给出某饮料生产企业或虚拟车间情况录像,学生根据其具体录像给出不符合项并对其进行改正实施。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检验)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检验)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以培养学生从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观点出发,掌握营养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人体缺乏中毒症、影响吸收的因素,推荐营养素需要量和主要来源、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营养配餐、食品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发病机理及预防、各类食品的营养与卫生要求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在食品企业或健康机构解决食品营养与卫生所涉及到的实际问题,具备参加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与技能。

三、课程培养目标总体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现代食品、营养、卫生科学知识,又具有食物选择、食谱制定、营养评价、营养卫生教育等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知识目标:1、掌握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和食物来源;2、掌握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3、掌握各类人群的营养特点和需要;4、掌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5、掌握食品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防止措施;6、掌握食物中毒及预防;7、掌握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和管理措施。

能力目标:1、具有简单食谱编制能力;2、具有食物选择与营养价值评价的能力;3、具有食品营养、食品卫生宣教能力;素质目标:1、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2、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灵活适应能力、沟通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必需够用、实用、职业定向”为原则,以岗位及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内化于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同时注意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针对公共营养师活动领域,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来组织。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313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适用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64一、课程的性质“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工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培养食品科技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方面的内容。

食品营养学主要论述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营养与人体健康及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

食品卫生学重点叙述食品卫生学的意义,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污染的措施,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以加工良质食品及食用安全为主线,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并掌握食品加工厂的卫生要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国内外营养学发展状况及世界人口营养水平,理解和掌握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有关名词解释;2 .识记和理解各营养素的功能、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熟悉食品加工对各营养素的影响。

3 .掌握人体能量的需要、供给及食物来源。

4 .了解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熟悉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5 .掌握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以及食品卫生学有关名词解释。

6 .了解食品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物的分类,熟悉食品污染源及污染途径,并能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食品污染。

(二)技能目标1.了解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类,掌握各类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熟悉食物发生时的处理及对策。

2.1. 悉食品工厂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类食品厂的卫生情况。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功用,掌握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熟悉其卫生安全评价程序。

(三)素质目标1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3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4 .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5 .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6 .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

《食品安全》课程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课程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安全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一、课程的性质课程主要针对中专学校三年制烹调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对于从事餐饮行业的烹饪专业学生,更应该掌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食品安全处理方法,保证入口食品的安全性。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烹饪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应知应会为导向,结合现今的食品安全案例,同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通过课程的改革,改变以往营养与卫生一本教材的教学方式,探索性地结合专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餐饮业对食品卫生安全的严格要求,把《食品安全》课程独立起来。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36课时。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饮食行业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要求,严守法规,科学操作。

更能让学生识法、守法、科学操作。

使学生能熟悉行业的卫生法规和操作要领,从而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制作适合卫生要求的产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目标:第一章食品污染与食品安全[讲授内容]第一节食品污染概述一、食品污染分类二、污染的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二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一、自然界中细菌的分布二、食品中细菌污染的来源三、食品微生物卫生指标四、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五、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六、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第三节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一、农药污染食品及其预防二、有毒金属污染食品及其预防三、化学致癌物的污染及其预防第四节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污染第五节食品添加剂一、食品添加剂定义及分类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及使用原则三、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和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四、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安全现状[基本要求]1.了解食品卫生学概念及食品污染的分类。

2.了解常见的食品细菌,掌握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3.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化学过程,掌握其鉴定指标。

4.掌握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5.掌握常见农药、有毒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及多环芳烃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6.了解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附件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英文名称:Food safety andquality control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40 实验(训)学时:8学分: 3适用对象: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就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得因素、安全性评价方法、质量管理与控制得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与控制得一门技术性学科,它就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必修得专业理论课程.该课程就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得专业课程,其基础课程就是《大学化学》、《仪器分析》等,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学》等。

可以说,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就是这些基础学科在食品企业中得应用.因此,它主要就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得学科.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得学生,未来大多都要面向生产企业,所有得技术任务都要围绕着产品得质量、管理工作来开展,对这种工作得熟悉与适应能力,就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未来成功得基本素质,本课程得教学目得就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技术强、懂管理得全面发展得新型人才。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得发展具有重要得意义。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得指导下,依据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得需求,以案例教学,完成指定单元得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单元得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得自主学习方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得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得思路就就是按照食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得因素及质量控制技术,分别介绍当前影响食品安全得因素,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得基本要求与相关内容;结合基于职业岗位得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得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得分析,把理论知识与相关实践连接起来,使学生熟悉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系统,能够编写SSOP文件,制定HACCP计划。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一门关于食品营养学和卫生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摄取营养、预防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

本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涵盖了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估方法;3. 熟悉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相关法规和标准;4. 了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体系;5. 培养学生的食品营养素养和卫生意识,提高食品安全与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营养学: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功能,以及食品营养的摄入与分配;2. 食品卫生学:探讨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措施;3. 食品安全监管: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熟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4. 食品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1. 掌握食品营养学和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食品营养和卫生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3. 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4.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的食品营养素养和卫生意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估方法;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经验和心得,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还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食品营养调查、食品安全宣传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课程代码:X0606517 课程类别:拓展学习领域课授课系(部):制药与环境工程系学分学时:4/54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的食品营养及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就业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属于专业拓展领域内课程,引导学生对食品、营养、卫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在处理营养、卫生问题上的实际能力,更能胜任餐饮岗位群的工作,课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有:《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餐饭店饮服务与管理》和《宴会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结合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不同人群对营养需求的特点、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用于餐饮设计、食品保藏、污染预防等实际工作问题。

(1)了解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知识;(2)了解各类营养素的生理作用、缺乏症和参考摄入量;(3)掌握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4)了解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5)了解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6)理解食品加工与食品品质之间的关系;(7)掌握各类食品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措施;(8)掌握食物中毒、紧急措施和预防措施;2、能力目标(1)能从营养学角度对菜品做出客观评价;(2)能设计出各类特殊人群的餐食;(3)能为各类菜品做出营养标签;(4)能及时发现食品在贮藏、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卫生隐患;(5)能参与制定预防食品卫生风险发生的预案;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学力、分析及创新力;(2)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3)能与人协作、良好沟通、组织协调;(4)树立正确的食物观;三、课程设计1、设计基本理念教学内容框架根据企业调研和学生顶岗实习反应的状况,结合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国内外行业对比,设计了七大营养素;特殊人群与营养需求;认识食品卫生;共3个学习情境(课程单元)。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分配 实施场所 执笔人 审核人 制订时间
30032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业与 检测
核心课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课程类型
3
总学时
理论学时: 48 ;实践学时:
教室பைடு நூலகம்
授课方式
宋庆武
鲁曾
2018.9.25
专业课 4
必须课 48
8 检验
9 产品的贮存和运输
10 产品追溯和召回
11 培训
(二)先修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有机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
物等。
后续课程:乳制品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焙烤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水产品
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等
(三)本课程与中职、本科、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
层次
区别
本科 中职 培训班
高职重视理论实践结合,本科重视理论研究 中职只做实践记录的应用 培训班重视某一特点产品类型
1 HACCP 的概念和特点
4
2 HACCP 的产生和发展
3 HACCP 的基本原理
4 实施 HACCP 体系的必备条件
5 组建 HACCP 工作小组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6 确定 HACCP 体系的目的与范围
(GB/T27341-2019)
7 产品描述
8 产品描述
9 绘制和验证产品工艺流程图
10 危害分析
5 乳类的卫生安全
7
1、范围
4
2、规范性应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厂区环境
5、厂房设施和机械设备 肉产品加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6、管理机构与人员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5888〕承担单位〔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18.10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必修课。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

它是引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食品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以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后续的核心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课程任务:《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实际上包含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部分,即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

食品营养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以营养及其有关因素和措施为主要研究对象;食品卫生是研究食品当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证食用者安全的实用科学。

学生通过对营养学的学习可以掌握各营养素的功能、食物来源、有关营养性疾病防治、膳食改善及相关措施等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对卫生学的学习可以了解各类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途径、危害性、预防措施,有关法律及管理办法;实验实训课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能为从事食品营养和卫生的管理、打下较为全面的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保证社会人群合理膳食、增进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等,后续课程乳品加工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软饮料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发酵食品加工技术、功能食品加工技术。

2.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2)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3)熟悉食品营养安全相关知识;(4)理解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关系;(5)理解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掌握食谱编制的方法;(6)理解健康基本知识;(7)了解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课程学分:3.5 总学时:561 课程定位餐饮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其从业人数一直位居各行业的前列。

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广东省住宿餐饮业从业人数已达到958992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的餐饮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其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通过市场调查、企业调研和长期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可从事旅游饭店业的中餐厅、西餐厅、宴会部、酒吧、咖啡厅、大堂吧等岗位,以及社会餐饮业厨房管理、楼面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我们和太古海港酒楼、天誉威思汀酒店、新珠江大酒店、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五星级)、富力·君悦酒店(五星级)等多家住宿餐饮企业就餐饮专业人才岗位技能要求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一致认为现代餐饮业一线实用型高级人才应掌握的核心技能是:餐饮服务技能、营养配餐能力、菜肴设计与创新能力、餐饮卫生管理能力、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厨房和餐厅管理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对培养餐饮业一线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系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方向)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食品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以便为后续的工作实践和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其后续课程有《粤菜制作工艺》、《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厨房设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考取的专业技能证书是助理营养师。

2 课程目标本课程将学生需掌握的技能和有关知识融入于各个工作项目当中,通过项目操作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标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标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情况二、课程的性质及定位1.课程性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科目,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包括相互密切联系的两门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

2.课程定位本课程处于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在第三学期开设,其前续课程有《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概论》,后续课程有《预防医学实用技术》。

围绕本专业面向基层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本门课程定位是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以增强人群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营养与食品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为从事个体和人群营养指导和食品安全等职业岗位任务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课程设计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及人才培养要求,将所学内容分为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本课程采用适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线上与线下、学习与创新、学习与岗位相结合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提升学生职业成就感;培养膳食指导中耐心和责任心职业精神;关注家人饮食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构建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具有服务于人群的健康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营养素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食源性疾病及食品污染;2.熟悉各类特殊人群和疾病人群的营养需求、公共营养措施、食物中毒调查处理;3.了解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的防治措施、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二)职业技能(能力)目标1.能对食物中主要营养素和有害物质进行测定;2.能熟练开展人群营养调查与分析评价;3.能进行不同人群食谱编制;4.能够对人群及各类特殊人群开展营养指导;5.能熟练开展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

食品卫生与安全检验课程标准

食品卫生与安全检验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 34 学分:2适用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3+2)中职三年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了解食品质量标准以及食品安全法律的基础知识,具备食品质量评价、食品营养流失对比、食品安全检测、烹饪工艺优化的工作能力,能胜任食品企业食品检验员、菜品质量安全员等一线岗位。

本课程应与平行课程《食品原料营养成分认知》《烹饪原料认知与使用》、同时开设,为本课程打下卫生安全与营养分析的基础;后续课程《食品质量控制》同时开设,以强化对烹饪过程的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

1.2设计思路《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课程是依据“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质量检验”项目设置的。

课程以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为思路,以该类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食品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采取“做中学”并以“做”为主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检测有害物质和对比分析营养物质损失的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方法和数据掌握食品检测和食品分析的基础方法。

独立完成食品检验或食品分析的实验,具备发展职业的能力。

课程基于食品原料的安全检测以及生食原材料相比较后的营养损失等组成部分,确定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五个工作任务:实验器皿的使用、溶液配制、实验的预处理、食品的物理检验分析和食品的化学检验分析;以课程内容构成任务化、内容结构情境化、内容实施工作化,以提高学生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把知识、技能、态度贯穿于各工作任务训练系统中,通过情景、类比、模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学时/学分:60/4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安全性评价方法、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法规、标准;了解食品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发展方向,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安全食品生产、控制与评价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食品质量管理的相关法规、标准、保证体系、规范;掌握保证食品质量为目的GMP、SSOP、HACCP和ISO9000质量保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了解食品质量检验的技术与方法,食品质量管理的动态和热点。

并通过应用案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食品链的观念、理解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

该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础课程是基础化学、仪器分析等,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等,下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课程。

可以说,《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这些基础学科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因此,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都要面向生产企业,所有的技术任务都要围绕着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来开展,对这种工作的熟悉与适应能力,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未来成功的基本素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技术强、懂管理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完成指定项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食品)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类别:专业核心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8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营养与食品卫生是认识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加工技术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迈向专业的敲门砖,同时是营养配餐员、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考证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宏亮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以及社区营养、特殊人群营养的食谱制定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人群体质的评判,并针对不同的群体或个体作出合理的膳食指导和营养食谱的制定。

3.素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前导课程本课程开设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

(四)后续课程本课程开设的后续课程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营销等二、课程内容标准(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三、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与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相适应,删减偏深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及岗位的变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在教授过程中,主要地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先对着自己的身体指出不同器官,再拿出模具,系统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听,接着用感知的方法讲解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编制单位:质量检验系编制日期:2011年4月质检系(部)制《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为切实推行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大批优秀中职毕业生,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食品行业状况的分析,食品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确定开设《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凸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的食品工业越来越需要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

因此,食品标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工艺学》等。

后续课程《食品质量与管理》、教学实习等,衔接合理,共同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

在掌握部分必要的化学基础和食品安全概论性知识后,通过本课程和《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学习掌握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并为后续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提供具体内容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安全法、相关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

(2)掌握食品法规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的程序,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在食品生产中应用。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一、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食品标准和法规的相关知识,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包装和标识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标准和法规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与食品标准和法规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等,形成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2.掌握解读、理解和应用相关法规等技能;3.能够对已有的食品标准和法规进行合理运用和调整;4.具备较强的法律素养和责任意识,能够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课程内容1.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对食品安全保障的需要通过法规或者推荐标准进行限制、规范和约束的各种要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概念和构成;2.食品卫生和健康的重要性;3.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执行的主要机构和程序;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国际战略和动态。

2.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变食品的色、香、味、形状、保质期等特性而添加的物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概念;2.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控制标准;4.食品添加剂的代表性产品,如防腐剂、甜味剂等。

3. 食品包装和标识食品包装和标识的管理包括国内食品包装行业管理体系、包装材料符合性和卫生规定、产品标示要求、进出口检疫和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食品包装行业安全管理体系;2.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和标准;3.食品包装和标识的规范和标准;4.食品进出口检疫和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论文或者小组项目等方式,通过综合评价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水平。

五、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食品标准和法规的相关知识,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包装和标识等方面,在实际应用方面能够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合理的保障和便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增强相关意识和责任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健康和安全的生活保驾护航。

《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

《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饮食营养与卫生》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学习中式烹调、西式烹调、西餐烹饪、中西面点等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使学生了解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具备饮食卫生以及如何保证人体健康等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专业能力,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准备。

(二)基本理念通过认真学习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有关知识,使烹饪专业学生知识全面化、科学化,使食品营养知识与烹饪专业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烹饪工作者。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烹饪在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置。

总设计思路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项目来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具体案例,按营养、卫生以及二者在烹饪中的综合运用,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扩大学生视野、开括智力,以提高学习的独立工作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合理膳食的要求;(2)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4)概述食品安全注意的问题;2.能力目标(1)参与调查、分析、归纳、讨论、交流,形成相应能力;(2)尝试设计、制作健康食谱,形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注食品安全;(2)体验孝敬长辈的快乐;(3)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四、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将本课程的新技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适应形势发展和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教材设计的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图文并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科学。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营养与卫生知识和工作任务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学建议1.课堂教学应以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充分地利用教具、挂图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等媒体手段,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以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开展课余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食品卫生与安全》是营养配餐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是对食品从原料生产到成品消费整个链条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污染及其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安全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予以综合分析评价,以确保摄入的各类食品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危害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检测、食品毒理学、食品法律法规等学科,是从事营养师、配餐员、(酒店)餐饮服务、餐饮烹饪、餐饮管理、食品原料采购、食品检验、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食品科研和品质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关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对食品原料进行鉴别和筛选、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独立处理的基本技术与实践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是在第三学期开设,前导课程为《营养学基础》、《营养配餐》、《食品加工技术》等,让学生对营养配餐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专业的就业岗位形成一定的认知,与此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步课程有《膳食制作》、《营养配餐》、《面点制作》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营养配餐所需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餐饮运营与管理》、《营养配餐综合实训》等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整个课程的设计是由浅入深、由概论到细化、由基础到专业、由理论到实践、由知识点到综合分析,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同时以成果为本为导向,注重学生高层次综合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1.2课程理念以成果为本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以教学理论为基础,选择适应工作需求的教学内容。

开展问题导向学习、案例研究和网络讨论教学方法,突破简单的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实际案例为载体,使学生能够探究式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在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个体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力求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注重过程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信息化手段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3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本课程是依据营养配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综合设计的。

《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设计以成果为本为导向,以餐饮服务员、营养配餐员和公共营养师等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问题导向学习、案例研究和网络讨论等教学方法,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在餐饮服务员、营养配餐员和公共营养师等岗位需求下制定工作需要,确定课程内容,力求体现“以成果为本为导向,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专业特色,将餐饮服务员、营养配餐员和公共营养师等职业功能、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和教材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整合课程内容;在结构上,针对餐饮服务员、营养配餐员和公共营养师职业活动的领域,安排设计课程。

依据以上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从食品卫生出现安全隐患(食品污染)为起点,通过食品污染及食物中毒的案例分析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把卫生与安全结合起来,强化各类食品的卫生管理,提出营养与餐饮业的卫生管理,更增加食品新资源开发和应用等内容,丰富课程内容。

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强调实践应用技能的培训,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课程的特征与要求,通过对营养配餐员、餐饮服务员和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获得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使本课程体系明确,联系实际,并且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成果导向和学生主体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上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模块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导向、网络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内容以就业需求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注意以问题引出概念知识,与传统课程内容显著不同的是本课程多用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示例、案例,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课程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市场的岗位需求情况,通过对食品卫生与安全基本概念的介绍、食品污染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分析、国内外主要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案例剖析、食品新资源的应用;借鉴国际组织、发达国家与地区如美国和欧盟的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督体系,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要求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在食品的卫生和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识别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能够辅助营养师、营养指导师、餐饮服务管理工作,并能够对其食品卫生安全方面进行社会监督和管理。

2.1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食品污染来源的能力;(2)具有预防和简单处理食物中毒的能力;(3)具有认知各类食品污染原因和预防各类食品污染的能力;(4)具有对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5)具有简单识别鉴定造假食品的能力;(6)具有根据食品原料不同选择不同接触材料的能力;(7)具有独立分析和评价食品的安全性的能力;(8)具有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进行管理的能力。

2.2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3)具有能够将知识与经验综合运用和转换的能力;(4)具有采集、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经验、技能技巧的能力;(5)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6)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具有诚实正直、专业信心等方面的基本品性素质;(3)具有自然的言谈举止、坦然的心态、让人喜欢与赢得尊重的交往素质;(4)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5)具有决策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力;(6)具有专业自信心、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素质;(6)具有洞察力、应变思维、创造性意识、影响他人等的能力素质;(7)具有口语、书面沟通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的内容设计根据营养师、营养咨询师、营养指导师和餐饮基层服务与管理的职业岗位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典型成果为本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中,坚持过程化教学的原则,建立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课堂教学、实践分析”教学模式,以真实案例为导向选取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通过实践实现学习”。

主要分为3个学习部分、5大学习模块和17个子学习模块,先通过学习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处理,逐步进入到实际监督管理工作的学习,采用由基础到应用的顺序来逐步学习,并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具体内容如下:4.课程实施4.1教学条件4.1.1软硬件条件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的硬件教学条件如下:能够提供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多媒体教室。

能够提供相应教学器具。

能够提供相应的食材。

网络资源条件:4.1.2师资条件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教学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的凸显出我院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对师资的要求如下:1、教师团队应该是由行业专家、任课教师和教育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队伍。

2、教师团队需要有较合理的职称结果。

3、任课教师需要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时刻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准确把握各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4、任课教师要定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培训,经常与行业资深人士沟通交流。

5、任课教师需要具备“双师”素质,或具有中高级营养师证书或者餐厅服务员或考评员或餐饮技师等岗位资格证书。

6、任课教师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有较高的深度和宽度。

7、任课教师能够承担社会培训工作,具有为行业服务的奉献精神。

8、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授课,对学生严格要求,精通专业知识;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食品营养和餐饮服务方面的工作经验。

4.2教学方法建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高专的要求。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以成果为本为导向,以互动教学法为主导,改善传统的教师讲授法,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模块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互动性。

在充分考虑教学的客观条件基础上,力求实现教学方法与效果的完美统一。

在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教学,我们主要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发布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该行业进行探索。

(2)探究性教学法围绕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社会常见现象设置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寻找相关知识点和社会前沿关注点,进而探索社会营养现状以及作为营养行业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并积极探索实践途径方法,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实践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食品卫与安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策略,我们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教师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把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的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并理解,为今后的实训及实践活动和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联系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的实际,突出专业特点,案例新颖、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注意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收集选择案例,拟定思考题,提供案例背景资料,确定案例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学生根据案例和思考题,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做认真的案例研究,拟出发言提纲。

其次开展案例讨论,诱导学生积极发言,将讨论不断引向深入,最后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本案例的教学任务、目的,结合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状况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

通过总结评议,梳理思维过程,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知识。

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5)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启发式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6)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信息化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结合课程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板块,如调查问卷、讨论区、随堂测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散发思维,学会多维度知识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