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解剖与生理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结肠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结肠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 另外,还有结肠的蠕动,它是由一些 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可以使 肠内容物缓缓向前推进。
• 结肠还会发生一种进行很快且前 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集 团蠕动可使一部分肠内容物由横结 肠推移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 蠕动常见于进食后,由胃—结肠反 射所致。
结肠功能
•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 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 便。
• 结肠粘膜内有杯状细胞,可分泌 碱性液体,保护结肠粘膜,润滑大 便,以助排便.
结肠功能
• 结肠不产生酶,无消化作用,但有 细菌消化作用.
• 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 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 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 也有少量原生物与螺旋体.肠细 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 要作用.比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 时,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 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 素,合成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h.维生素12等.比如长期用抗生 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与吸收不 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肠系膜下V 脾V 系膜上V
门静脉
结肠淋巴分布
• 结肠淋巴组织以回盲部最多, 乙状结肠次之,肝区和脾区较 少,降结肠最少。
• 结肠淋巴结分成四组:①结肠 上淋巴结,肠壁肠脂垂内;② 结肠旁淋巴结,边缘动脉附近 及动脉与肠壁之间③中间淋巴 结。结肠动脉周围。④中央淋 巴结。肠系膜上下动脉周围。
• 结肠淋巴不仅流向结肠动脉根 部的淋巴结,而且与邻近动脉 弓附近的淋巴结沟通,因此在 结肠癌根治手术时,应将该部 位结肠动脉所供应的整段肠管 及其系膜全部切除。
结肠常见疾病
• 结肠息肉 • 溃疡性结肠炎 • 结肠癌
结肠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癌
结肠癌

第一节 结肠解剖

第一节  结肠解剖

第六章结肠第一节结肠得解剖及生理一、结肠得解剖结肠(largeintestine)起于右侧髂窝内续于回肠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其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盲肠、结肠、乙状结肠位于腹腔内。

结肠上起自右侧髂窝与回肠相连,呈M形将空、回肠环绕在内,下与乙状结肠相连。

结肠各部位管径不一,盲肠最粗,管径约6—7cm,逐渐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约2、5cm,这就是结肠肠腔最狭窄部位、图6-1 结肠得区域分布图6-2大肠得解剖在盲肠与结肠得肠壁有三个特征:1、结肠带:为肠壁纵行平滑肌集中形成三条肉眼可辨与肠壁纵轴平行得狭窄纵行。

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2、结肠袋:因结肠带短于肠管六分之一,而牵拉肠壁形成节段性得囊状膨出,称为结肠袋;3、肠脂垂:由结肠带两侧浆膜下脂肪组织聚集而成得大小不等小突起,悬挂在结肠袋侧缘;整个大肠约有100-50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与盲肠附近;以上三个特征性结构就是区别大小肠得重要标志。

(一)盲肠:盲肠(cecum):位于右侧髂窝,就是大肠得起始部,也就是最粗,最短、通路最多得一段,长6—8cm;其下端膨大得就是盲端,左侧(内侧)有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两襞称为回盲瓣,可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亦可防止盲肠内容物返流到回肠、在回盲瓣下方约2-3cm处有阑尾得开口。

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没有系膜,故有一定得活动度,高位时可达肝右叶下方,低位时可伸入小骨盆内;小儿盲肠位置较成人高。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起于盲肠,长约12—20cm,肠管沿右侧腹后壁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形成结肠肝曲,又称为结肠右区,再急转向左移行于横结肠、结肠肝曲内侧靠近十二指肠球部。

升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 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活动性小,当升结肠病变时常累计腹膜后间隙。

结肠解剖要点PPT课件

结肠解剖要点PPT课件
肛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齿状线至肛缘的管状结构,长 度约1.5cm
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其上下 的血管,神经,淋巴回流均不 同。
直肠末端的环形唇状肉赘,含 图11-12
有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 和结缔组织,有诱发排便感觉, 精细控便的功能。
10
• 大体形态 • 相关循环 • 重要概念 • 相关疾病
要点
11
相关疾病
1.结直肠癌; 2.Crohn’s disease; 3.溃疡性结肠炎; 4.多发性息肉或息肉恶性变。
例图 图4图5
8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3
概念
描述
例图
TME 切除第三骶椎前方至盆膈直肠后方以及双 图6-10
侧连系直肠的全部疏松结缔组织。
后方:直肠骶骨韧带-尾骨尖 侧方:侧韧带(内容)-肛提肌 前方:Denonvilliers-前列腺尖或阴道水平
9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4
概念
描述
例图
肛管 齿状线
12
直肠系膜1
13
直肠系膜2
14
直肠骶骨筋膜
➢ 盆筋膜脏层和壁层在 后中线融合而成
➢ TME强调用锐性分离 剪断使骶骨间隙敞开
15
直肠侧韧带
16
17
Denonvilliers’ fascia
18
19
横结肠左侧1/3+降 结肠+乙状结肠 (IMA)
结肠左曲的双层腹膜 结构,起固定作用, 松解降结肠时常需要 用豪韵切断。
图1 图2图3
7
结直肠肛管解剖重要概念2
概念 直肠系膜
描述
从直肠后方和两侧包 裹直肠中下段的1.52.0cm厚的半圈结缔组 织,其中含有淋巴组 织和小血管。 后方:骶前间隙 侧方:侧韧带(内容)

结肠解剖与生理

结肠解剖与生理

结肠功能
• 结肠不产生酶,无消化作用,但有 细菌消化作用. • 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 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 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 也有少量原生物与螺旋体.肠细 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 要作用.比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 时,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 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 素,合成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h.维生素12等.比如长期用抗生 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与吸收不 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结肠解剖与生理
内 容
• • • • • • 结肠解剖 结肠血液供应 结肠淋巴分布 结肠运动 结肠生理功能 结肠常见疾病
大 肠
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 结肠和盲肠的形态特征: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盲肠
位置:位于右髂窝内,与回肠、结肠、阑尾连接 。 回肠末端开口于盲肠称回盲口。
回盲瓣:在回盲口上、下方有两个半月形的瓣,称回盲瓣。
乙状结肠
• 乙状结肠的长度、弯曲和位置 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肠带在乙 状结肠逐渐变宽,乙状结肠是 憩室、恶性肿瘤的多发部位。
• 其有很大的伸展度,因此在纤 维结肠镜检查时,可能发生乙 状结肠扭转结圈,极难通过, 需旋转镜身、改变体位,或加 手法推扳,方能使肠镜通过。
结肠的解剖特点
• ①结肠带:为肠壁纵肌纤维形成的 3条狭窄的纵行带。结肠带在盲肠、 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从降结 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 ②结肠袋:由于结肠带比附着的结 肠短六分之一,因而结肠壁缩成了 许多囊状袋,称结肠袋。 ③肠脂垂:由肠壁粘膜下的脂肪组 织集 聚而成。在结肠壁上,尤其是 在结肠带附近有多数肠脂垂,在乙 状结肠较多并有蒂。肠脂垂的外面 为腹膜所包裹,有时内含脂肪量过 多,可发生扭转,甚或陷入肠内, 引起肠套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肠粘膜内有杯状细胞,可分泌 碱性液体,保护结肠粘膜,润滑大 便,以助用,但有 细菌消化作用.
• 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 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 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 也有少量原生物与螺旋体.肠细 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 要作用.比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 时,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 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 素,合成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h.维生素12等.比如长期用抗生 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与吸收不 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副交感神经纤维
左半结肠 交感神经纤维
盆神经 肠系膜下神经丛
结肠壁结构
• 由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 肌层、浆膜层。
• (1)粘膜:表面无绒毛和环形皱襞.由 吸收细胞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组成.
• 固有层:含大量肠腺和较多淋巴组 织.肠腺为单 管状腺,开口在粘膜 表面.结肠上皮脱落后由肠腺来补 充。
•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 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细胞,无 肠腺.
• 结肠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
• 一是空腹时多见的袋状往返运动, 这种运动不能向前推进食物残渣;
• 二是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副交感药 物刺激时所发生的分节推进运动以 及多袋推进运动,这两种运动均可 推动食物残渣向前运动;
• 另外,还有结肠的蠕动,它是由一些 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可以使 肠内容物缓缓向前推进。
• (3)肌层: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 滑肌.外纵肌在局部增厚形成结肠 带.可见几条结肠带
• (4)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
结肠的运动
• 结肠运动少而缓慢, 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 缓,这些特点对于结 肠作为粪便暂时的贮 存所是适合的。
• 钡餐后4小时达肝区,6小时达 脾区,24小时完全排出。
结肠运动
结肠常见疾病
• 结肠息肉 • 溃疡性结肠炎 • 结肠癌
结肠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癌
结肠癌
结肠憩室
谢谢!
24
• 结肠还会发生一种进行很快且前 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集 团蠕动可使一部分肠内容物由横结 肠推移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 蠕动常见于进食后,由胃—结肠反 射所致。
结肠功能
•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 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 便。
• 结肠的吸收功能以右半结肠为 最强,主要吸收水分与钠,也吸收 少量钾.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 与一些药物.结肠平均每日吸收 460mmol钠与350~2千ml水. 虽然24小时通过回盲瓣到盲肠 的食靡约5百~1千ml,但经过结 肠与直肠吸收后仅从肛门排出 150ml.若结肠功能发生紊乱,就 可影响吸收,甚至发生腹泻.便秘 与腹胀等.若吸收过量,又可导致 水中毒.血氯过高与酸中毒等.
结肠解剖与生理
内容
• 结肠解剖 • 结肠血液供应 • 结肠淋巴分布 • 结肠运动 • 结肠生理功能 • 结肠常见疾病
大肠
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 结肠和盲肠的形态特征: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盲肠
位置:位于右髂窝内,与回肠、结肠、阑尾连接 。 回肠末端开口于盲肠称回盲口。
回盲瓣:在回盲口上、下方有两个半月形的瓣,称回盲瓣。
乙状结肠
• 乙状结肠的长度、弯曲和位置 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肠带在乙 状结肠逐渐变宽,乙状结肠是 憩室、恶性肿瘤的多发部位。
• 其有很大的伸展度,因此在纤 维结肠镜检查时,可能发生乙 状结肠扭转结圈,极难通过, 需旋转镜身、改变体位,或加 手法推扳,方能使肠镜通过。
结肠的解剖特点
• ①结肠带:为肠壁纵肌纤维形成的 3条狭窄的纵行带。结肠带在盲肠 、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从降 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
• 结肠淋巴不仅流向结肠动脉根 部的淋巴结,而且与邻近动脉 弓附近的淋巴结沟通,因此在 结肠癌根治手术时,应将该部 位结肠动脉所供应的整段肠管 及其系膜全部切除。
结肠的神经
• 结肠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肠神经系 统有独立性,但接受中枢神经支配。
右半结肠
副交感神经纤维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纤维 肠系膜上静脉丛
• ②结肠袋:由于结肠带比附着的结 肠短六分之一,因而结肠壁缩成了 许多囊状袋,称结肠袋。
• ③肠脂垂:由肠壁粘膜下的脂肪组 织集 聚而成。在结肠壁上,尤其是 在结肠带附近有多数肠脂垂,在乙 状结肠较多并有蒂。肠脂垂的外面 为腹膜所包裹,有时内含脂肪量过 多,可发生扭转,甚或陷入肠内, 引起肠套叠.
结肠的血液供应
肠系膜上动脉 右半结肠
肠系膜下动脉 左半结肠
静脉与动脉伴行,分别汇入肠 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
肠系膜下V 脾V 系膜上V
门静脉
结肠淋巴分布
• 结肠淋巴组织以回盲部最多, 乙状结肠次之,肝区和脾区较 少,降结肠最少。
• 结肠淋巴结分成四组:①结肠 上淋巴结,肠壁肠脂垂内;② 结肠旁淋巴结,边缘动脉附近 及动脉与肠壁之间③中间淋巴 结。结肠动脉周围。④中央淋 巴结。肠系膜上下动脉周围。
阑尾
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结肠
结肠起自盲肠上端,至第3骶椎平面移行为直肠,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4部分。长 1.5m。
结肠
• 盲肠、横结肠以及乙状结肠全 部位于腹腔内,并具有系膜, 活动度大。
• 而升结肠和降结肠属腹膜间位 器官,仅前部和两侧肠壁有腹 膜覆盖,后壁则在腹膜外,较 为固定,一旦穿孔,容易引发 腹膜后间隙的感染。 乙状结肠的长度、弯曲和位置 的个体差异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