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初中数学公开课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数学公开课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复习前面所学的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习ax+b=cx+d类型方程的解法,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来解。
由于上述类型的方程两边都有未知数,移项时,强调通常是将未知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将已知数移到方程的右边。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刚学过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在前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关键是找出其中的相等关系,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还不是很强,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为方便、更为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这些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这样为后面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解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这节课作为一根纽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转化作用。
3、3、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同类项解ax + b = cx +d 类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4、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研讨,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并加以解决,同时进一步渗透化归思想。
5、通过学习“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体会古老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正确地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建模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及方法。
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方程。
2、教学难点理解移项的依据和目的。
正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和科技书共 1000 本,其中故事书的数量是科技书的 3 倍,问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设科技书有 x 本,则故事书有 3x 本,可列出方程 x + 3x = 1000。
2、讲授新课合并同类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方程 x + 3x = 1000,提问:方程左边的 x 和 3x 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讨论得出:x 和 3x 都含有字母 x,并且 x 的指数都是 1,它们是同类项。
教师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教师示范合并同类项的方法:x + 3x =(1 + 3)x = 4x,所以方程 x + 3x = 1000 可以化为 4x = 1000。
教师让学生练习合并同类项:2x + 5x,3y 2y 等。
移项教师展示方程 4x 2 = 3x + 1,提问:如何将方程变形,使含 x 的项在等号左边,常数项在等号右边?学生通过讨论,尝试变形方程。
教师讲解移项的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省优获奖教案《合并同类项》word(省优)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
除了起到承接上个课时、转接下课时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些重点的计算知识和转化相应的课时。
本单元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具体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高效课堂的设计和转化过程中,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学习兴趣之于学生,是非常重要而且更加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讲,环节上的应用更加大了不同学生之间互相弥合的意义。
6.2《合并同类项》说课稿我是来自××中学的×××.我的说课稿内容是合并同类项.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㈠地位、作用本节课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之后,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为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运算的基础,而整式的运算对学好初中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㈡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①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辨别同类项;②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⒉能力目标:①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概括能力;②通过巩固练习,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计算能力.⒊情感目标:①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享受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②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㈢重点、难点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法则进行计算.难点是同类项定义的归纳、概括.二、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以此来达到他们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学法根据学法自由性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由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四、教学程序㈠新课引入新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新课伊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所以一开始上课,我用大屏幕显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由此导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㈡探索新知本节课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同类项的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活动1: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概括这两组单项式的特征.教师倾听学生交流,在学生概括出上述几组单项式的特征之后,提出同类项的概念,再由学生概括出同类项的定义.由教师补充: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这样,学生直接参与到同类项概念产生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为巩固同类项的概念,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由学生一个个单独完成,并简单阐述理由,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为后面合并同类项打好基础.另外还设计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两组同类项,组内交流写出的项是否符合要求,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指导,帮助加深理解同类项的含义,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第二个重要环节是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获取新知.问题1,实际上是引例中的两个等式,通过学生观察,容易得出结论,左边两项系数之和等于右边的系数,明确同类项相加成为一项的方法,使学生对合并同类项有个初步认识.为克服学生对这个认识可能存在的疑点,我设计了问题2,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学生讨论,指导学生探究,验证上述认识的正确性,体现了获取知识不仅要有观察、归纳、猜想过程,还必须有验证过程.打消疑点之后,提出问题3,有上面两个问题做基础,学生极易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总结概括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再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㈢巩固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道题.第一题:学生判断、理解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教师加以指导.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①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是否混淆不清,能否正确辨别问题.②是否在正确辨别后只重视系数而忽略了字母和字母的指数.③对一些同类项的变式能否正确的辨别.通过这道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含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应用做好铺垫.第二题: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首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开展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展示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的模型,并深入小组,倾听学生交流,指导学生探究.学生在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后,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基本理念,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第三题: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直接代入计算,另一组先化简再代入计算.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新知识的优越性,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㈣课堂小结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倾听,并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㈤布置作业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本中调选了两道题.第一题是合并同类项,既能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又可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起到巩固新课的目的.第二题是实际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用数学意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老师批改,做好批改记录,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便于进行课堂教学优化.㈥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加深记忆.五、教学评价整个教学过程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技巧,使他们在主动探索发现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形成素质.[教学反思]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智慧的火花,用自己的激情和精心创设的情景为学生合作探究蓄势;又以清晰的头脑理清讨论的主线,呵护学生富有个性的创新,使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这是本节课的成功所在.这节课不足之处:学生在将几何体进行分类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熟悉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以及图形折叠后的形状。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一等奖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 通过对合并同类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字母和符号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2. 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模型、互动式白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调动学生思考。
教师出示一组多项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简化。
2. 讲解新课:教师通过实例,详细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步骤。
让学生了解如何识别同类项,以及如何进行合并。
强调合并后的结果仍然是多项式,且项数不变。
3.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具体案例,示范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和要点。
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示范,尝试自行解决一些简单的合并同类项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5.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合并同类项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并同类项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回顾并巩固所学内容。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合并同类项的练习。
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资源及设备1. 教学资源:教材、PPT课件、实物模型、互动式白板。
2.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白板笔。
六、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包括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互相学习。
2.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和帮助。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公开课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公开课教案XX中学王老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中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和互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小故事,比如小明和小红在校园里卖二手书,小明有5本数学书,小红有3本数学书,他们想把所有书放在一起卖。
问学生: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引导学生思考: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合并同类项的例子。
二、新课讲授1. 合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是指把相同字母的项进行加减。
举例:比如2x + 3x,我们可以合并成5x。
互动:提问学生:如果是2a + 4a呢?他们能不能合并?为什么?2. 移项定义:移项是指把方程一边的项移到另一边,并改变它的符号。
举例:方程2x + 5 = 15,如何解?步骤:1. 先移项:2x = 15 52. 再合并同类项:2x = 103. 最后除以系数:x = 5互动:让学生尝试解方程3x 7 = 8,讨论他们的步骤和方法。
3. 实际应用情境设置:假设你要买文具,一个铅笔盒3元,一支铅笔1元,你买了2个铅笔盒和5支铅笔,总共花了11元。
设铅笔的价格为x元,列出方程并解答。
学生讨论:2x + 5 = 11,解方程。
三、练习巩固1. 课堂练习解以下方程,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4y 2 = 102. 5a + 3a 6 = 2互动:学生解答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讨论解决过程中的难点。
2.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和纠正。
四、回顾反思、课堂小结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非常重要。
反思: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移项时需要改变符号?五、布置作业练习册第23页,习题3-5。
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法则。
2、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较复杂方程的解法作自主探索,体会方程的不同解法中所经历的转化思想,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感觉。
3、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同时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在教与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由方程的变形法则在解方程过程中自主探索、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难点:方法的灵活应用和多样性。
方法设计:通过复习、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由于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对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都有较深刻的认识。
在解题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方法,这就让学生有充分发展能力的空间,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创造,同时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1、知识导学:回顾训练:解方程(1) _________(2)(3)___ (4)(由四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他同学独立完成,并由学生分析矫正,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指出: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方程的变形。
(板书课题)从上一堂课我们知道方程可通过适当的变形化为:x=a这样的标准化形式。
你能把方程5x-2x=4也变形为这样的形式吗?(由学生思考,个别发言,互相补充,教师板书过程,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依据)请同学们再把这个方程试试看:(让一名学生上黑板解)问:通过解这两个方程,你能归纳出它们的解法步骤吗?(合并同类项,最后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请同学们讨论这两个步骤的依据以及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小结:合并同类项是将系数相加;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要注意系数的符号。
2、思维拓展:1、应用与实践:解下列方程(1)___(2)(3)2、想一想应如何选择解方程的步骤?(步骤通常是: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等方面。
而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则是教学设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整理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加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合并同类项1.相同变量的指数相同:只有当变量的指数相同时,才能将它们相加或相减。
比如:2x+3x,可以合并为5x;2.相同变量的系数相同:如果变量的指数相同,但系数不同,也可以合并。
比如:2x+2x,可以合并为4x;3.相同变量的负项和正项可以合并:正项和负项之间可以合并为0。
比如:3x+(-3x),可以合并为0。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合并同类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领域。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或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一概念,提高他们的合并同类项的能力。
二、移项移项是指将一个方程或不等式中的项从一个边移动到另一个边,既可以移动含变量的项,也可以移动不含变量的项。
移项是解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操作之一,学生掌握了移项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移项的基本原则是保持等式两边的平衡,即移动一个项后,等式两边的值应该保持相等。
在进行移项时,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需要考虑:1.移动项的正负号:靠近等号的一侧是加法,远离等号的一侧是减法。
2.移动变量的项:将变量的项移动到一个侧,以方便求解。
3.移动常数的项:将常数的项移动到另一个侧,以方便求解。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题或应用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移项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综合应用例如,设计一个题目: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和下学,上学和下学的距离分别为x公里和y公里,他总共骑行了5天,上学时平均每天骑行速度是a公里/小时,下学时平均每天骑行速度是b公里/小时。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郑玉敏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
13.2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情感态度】体会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解“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列方程解应用题分哪些步骤?①审:审清题意②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③找:找出相等关系④列:列出方程⑤解:求出方程的解⑥验:检验答案是否正确⑦答:作答引入新课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同学阅读,如果每人3本,则剩余20本;若每人4本,则还缺少25本,这个班的学生有多少人?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这批书共有(3x+20)本,这批书共有(4x-25)本,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
3x+20=4x-25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依题意,得3x+20=4x-252移项,得3x-4x=-25-20合并同类项,得-x=-45系数化为1,得x=45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1)从7+x=13,得到x=13+7(2)从5x=4x+8,得到5x–4x=8思考:小明在解方程x–4=7时,是这样写解的过程的:x–4=7=x=7+4=x=11(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2)应该怎样写?解:移项,得x=7+4合并同类项,得x=11思考: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等式的性质1记住了吗?移项要变号。
例3解下列方程13x-7=32-2x解:移项,得3x+2x=32-7合并同类项,得5x=25系数化为1,得x=5练习:x-3=3\2x+1解:移项,得x-3\2x=3+1合并同类项,得-1\2x=4系数化为1,得x=-8完成90页的练习。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质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例1:解方程 3x 2x 8x 7
解:
合并, 得 3x 7
系数化1, 得x 7
3
小试牛刀
解下列方程 1 5x 2x 9
2 1 x 3 x 7
22
解:(1)合并同类项,得
8n 5n 6xy -7a2b
3ab2 -3xy
2a2b -ab2
旧知识回忆:
1、同类项的概念:
➢字母相似 ➢相似字母 ➢指数相似
所含字母相似,并且相似字母的 指数也相似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
(1) 同类项与系数无关,
与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排列次序也无 关
(2)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 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 了一本代数书,重点叙述 如何解方程。这本书的拉 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 “对消”与“还原”是什 么意思呢?
复习同类项
有八只小白兔,每只身上都标有一种单项式, 你能根据这些单项式的特性将这些小白兔分 到不同的房间里吗?(无论你用几个房间)
(1)ab与3ab √ (2)2a2b与2ab2×
(3)3xy与 1 yx√ 2
(5) 2.1与 3 √ 4
(4)2a与2ab×
(6)53与b3 ×
观察 对下类水果进行分类
相你似会事发物现(什同么类?项)归类在一起(合并同类项)
4a + 2a =66 a 4xy ――xy== 3xy
回忆乘法分配律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置计算机140台,去年购置数量是前年的2 倍,今年购置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置了多少台 计算机?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法则解方程。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运用所学知识求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法则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通过解方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合并同类项法则和移项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2)正确地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法则解方程。
2、教学难点(1)移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小明去商店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斤 3 元,香蕉每斤 5 元,小明买了 3 斤苹果和 2 斤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式子:3×3 + 5×2 = 9 + 10 = 19(元)接着提出问题:如果设买苹果花了 x 元,买香蕉花了 y 元,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x + y = 19。
这个方程如何求解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2、讲解合并同类项(1)给出几个式子,如 5x + 3x,7y 2y,让学生观察这些式子的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式子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3)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通过例题进行巩固,如解方程 3x + 2x = 15。
3、讲解移项(1)给出方程 5x + 2 = 7x 4,让学生观察方程左右两边的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方程变形,使含 x 的项在等号一边,常数项在等号另一边。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学会通过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概念。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二、探索新知1.通过例题的解析,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通过多个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技巧和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三、巩固提高1.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2.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再次明确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强调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一些实际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名师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第一课时(张永丽)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探究并掌握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二)学习重点探究并掌握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学习难点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把常数项也合并.(2)解一元一次方程x・2x=2 5 1时,第一步:合并同类项,得3x=11 ;第二步—系数化为1,得X』.32.预习自测(1)下列各组中,两项不能合并的是()A. 3b 与-bB.-6y 与3xC.-丄a 与aD. - 23 与1002【知识点】同类项的概念.【解题过程】解:A.3b与- b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为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B. -6y与3x所含字母不同,所以不是同类项,不能进行合并;1C. -丄a与a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为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2D. -23与100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因此选择B.【思路点拨】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称为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答案】B.(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10x—2x=6 1两边合并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过程】解:合并同类项,得:8x=7 ;系数化为1,得:x=~.8【思路点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即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二a的形式.【答案】x=7.8(3)方程—x 2x = 210的解是( )2A. x = 20B. x = 40C.x=60D. x = 80【考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过程】解:合并同类项,得:7x =210 ;2系数化为1,得:x=60 •所以选择C.【思路点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即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二a的形式.【答案】C.(二)课堂设计1. 知识回顾(1)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项:所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只把_ 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问题探究探究一•舌动①回顾旧知,回忆同类项的概念师问1:同类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哪几个方面?学生举手抢答.师问2.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学生举手抢答.师问3.同类项与它们所含字母的顺序有关吗?学生举手抢答.师冋4.你能准确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1) 0.2x2y 与2x2y ;⑵ 4abc与4ac; (3) 2m2n 与2mn2;(4)- 125 与12; (5) 4xy 与5yx.学生举手抢答.总结: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设计意图】有利于巩固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舌动②整合旧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简单的合并.师问: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2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1.教学重点
-合并同类项的原则与方法的掌握: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应用于简化方程。
-举例:对于方程3x + 5x - 2x,学生需要能够正确识别同类项(3x、5x、-2x),并合并得到6x。
-移项的方法及其在方程求解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移项的原理,能够将未知数项移到方程的一边,以便求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基本概念。合并同类项是指将含有相同变量的项进行相加或相减。它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更快速地求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决一个实际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类项的识别和合并,以及移项的规则。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3.应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技巧解一元一次方程;
-简化方程,合并同类项;
-通过移项将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求解方程。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提升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操作,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化与求解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突破方法:设计真实情境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提取信息,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2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解决一些数量关系的问题?”比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奥秘。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李渭文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李渭文教学目标:1.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2.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用移项、合并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引入例子(1)x-2x+4x=(1-2+4)x=3x(2)5y+y-2y=(5+1-2)y=4y(3)2a-1.5a-0.5a=(2-1.5-0.5)a=0问题1: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卷中,记载者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的其和等于16”.你能求出问题中的“它”?练习:某电视机厂今年计划生产电视机216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型三种电视机的数量之比为1:15:20,这三种电视机计划各生产多少台?讲解例子练习:(1)-2x-0.5x=-10;(2)3x-4x=-15+10;(4)-4x+5x-3x=3.5×3-6引入例子问题2:有一批学生去游玩,若每辆车坐43人,则还有35人没座;若每辆车坐45人,则还有15人没座,求有多少辆车,多少学生?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练习: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1)从5+2x=10,得2x=10+5(2)从3x=2x-5,得3x+2x=5(3)从-2x+5=1-3x,得一2x+3x=1+5讲解例题与练习归纳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1.移项(等式的性质1)合并(分配律)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2.“对消”与“还原”就是“合并”与“移项”3.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作业(见黑板)。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陈玉坤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
13.2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一课时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老师校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授新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补充一、复习提问1.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2.解方程:4(x-23)=2.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x-23=12两边都加23,得x=76.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4x-83=2两边同加83,得4x=143两边同除以4,得x=76.二、新授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2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x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x(即4x)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列方程:x+2x+4x=140如何解这个方程呢?2x表示2×x,4x表示4×x,x表示1×x.根据分配律,x+2x+4x=(1+2+4)x=7x.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合并7x=140↓系数化为1x=20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 是常数.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60.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2x人,乙组人数为3x 人,丙组为5x人,?列方程:2x+3x+5x=60合并,得10x=60系数化为1,得x=6所以2x=12,3x=18,5x=30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89页练习.(1)x=3.(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2.具体解法如下:解法1:合并,得(12+32)x=7即2x=73系数化为1,得x=72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x+3x=14合并,得4x=14系数化为1,得x=72(3)合并,得-2.5x=10系数化为1,得x=-42.补充练习.(1)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2)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设未知数,列方程,不求解)解:(1)设每份为x个,则黑色皮块有3x个,白色皮块有5x个.列方程3x+2x=32合并,得8x=32系数化为1,得x=4黑色皮块为4×3=12(个),白色皮块有5×4=20(个).(2)设全书共有x页,那么第一天读了(13x+2)页,第二天读了(12x-1)页.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列方程:13x+2+12x-1+23=x.四、课堂小结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3(1)、(2)、4、5题.2.练习册.4板书设计:3.2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x+2x+4x=140↓合并7x=140↓系数化为1x=20教后记: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移项法,并知道移项法的依据,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思维策略,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教学难点对立相等关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老师校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授新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补充一、复习提问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2.解方程:25x+2x=10.二、新授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1.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多少本?(3x本)2.共分出3x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什么?答:这批书共有(3x+20)本.根据第二种分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3.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多少本?(4x本)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54.需要分出4x本和还缺少25本那么这批书共有多少本?答:这批书共有(4x-25)本.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不变量)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方程:3x+20=4x-25注意变化中的不变量,寻找隐含的相等关系,从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也都含有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呢?要使方程右边不含x的项,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减去4x,同样,把方程两边都减去20,方程左边就不含常数项20,即3x+20-4x-20=4x-25-4x-20即3x-4x=-25-20将它与原来方程比较,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后移到方程右边,把原方程右边的4x变为-4x后移到左边.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可以把方程等号右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等号的左边,?也可以把方程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右边,注意要先变号后移项,别忘了变号.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3x+20=4x-25↓移项3x-4x=-25-20↓合并-x=-45↓系数化为1x=46由此可知这个班共有45个学生.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答:“移项”使方程中含x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x=a形式.在解方程时,要弄清什么时候要移项,移哪些项,目的是什么?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项”.如果把上面的问题2的条件不变,?“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改为“这批书有多少本?”你会解吗?试试看.解法1:从原问题的解答中,已求的这个班有45个学生,只要把x=?45?代入3x+20(或4x-25)就可以求得这批书的总数为:3×45+20=135+20=155(本)解法2:如果不先求学生数,直接设这批书共有x本,又如何布列方程?这时该用哪个“相等关系”列方程呢?。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白周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案元阳县民族中学白周一、内容与解析1.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合并同类项解法,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内容核心本章的核心内容是“解方程”和“列方程”。
方程的解法是初中内容的核心,合并同类项是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之一,是一种同解变形,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运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等式两边的多项式合并成一项,从而使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
合并同类项是后续解方程经常应用的步骤,并且在学习其它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时都要经常使用。
“列方程”在所有方程类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全章的始终,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结合这些模型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样可以自然的反映所讨论的内容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列方程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以实际问题引入增强学生的兴趣,慢慢理解和掌握列方程的基本步骤,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解方程就是将复杂的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其中化归思想起了指导作用,化归思想在以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都有所体现。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确定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x=c的方程,会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形如ax+bx=c+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掌握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会解形如“ax+bx=c+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体会方程思想的作用以及它的应用价值。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知道合并同类项是应用乘法分配率,给定一个方程,能够准确的进行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知道合并同类项的作用可以简化方程,使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在此过程中体会化归思想。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对某校三年购买计算机台数的研究,建立ax+bx=c类型的方程,观察与分析方程的特征,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解这类方程;在“列方程”和“解方程”的过程中,能够体会方程思想的价值。
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樊勇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2.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3.通过观察、类比发现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学情分析§3.2节第2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
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要求我的数学课堂要生动、有趣、高效,因此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勤动脑、善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1、建立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2、学会移项,会解“ax+b=cx+d”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板书标题,出示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2.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3.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活动2【活动】(二)自学指导(用时6分钟)看书第63---65页,重点看第64页的概念和第65页的例题1的规范格式,自习中做到:1、完成第63页的探究题,从中说明什么道理?2、填写第64页的探究题,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并从其中得到什么规律?3、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有什么特征?4、怎样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要注意什么?活动3【活动】(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认真自学,教师检查活动4【测试】(四)检查自学效果学生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正、归纳:1、概括出同类项概念及特征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