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丹寨县辖3镇4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排调镇、龙泉镇、兴仁镇、扬武乡、雅灰乡、南皋乡、长青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道道通
丹寨县丹寨县,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940平方公里,与雷山、三都、都匀、麻江、凯里5县(市)相邻。
八寨厅建制一直沿至民国初年。
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国民政府撤丹江县(雷山),其西南部并入八寨,取丹江与八寨各一字,称“丹寨”至今。
1949年12月4日,丹寨县城解放。12月6日,建立丹寨县人民政府,隶于独山专区(1952年11月改称都匀专区)。同时建立城关办事处和扬武、兴仁区人民政府及龙泉镇人民政府。
第二产业
2013年,丹寨县初步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已基本形成从低到高、从原材料到高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全年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各新增9户,全县500万元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7.6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46.9%。全年新开工建设工业产业项目28个,兴富祥装备制造一期、瑞德铸件生产、九鼎车辆一期、冀黔鸿业钢构生产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
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56)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5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
1957年1月,改称丹寨县。
1959年1月,撤销丹寨县建制,与炉山、雷山、麻江合并建为凯里县。
1961年8月,恢复麻江县和雷山县建制,原丹寨县建制分别划归麻江县和雷山县。
医疗卫生
2013年,丹寨县基本完成开发区医院、96套乡镇卫生院公租房主体工程,县急救中心、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累计建成149个村级卫生室;全县参加新农合15.6万人,参合率位居全州前列,比2012年度增加6249人,补偿农民看病费用6416.94万元;农村改厕、除“四害”取得成效,“省级卫生城市(县城)”通过省、州复查。
动物
丹寨县野生动物:豹猫、野兔、白面獐、鼠、松鼠、飞鼠、竹鼠、狐狸、水獭、蝙蝠、旱獭等。鸟类主要有燕、野鸭、布谷鸟、鹰、猫头鹰、猴面鹰、乌鸦、野鸡、锦鸡、竹鸡、韩鸡、鹌鹑、画眉、麻雀、喜鹊、啄木鸟、白鹤等。县境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鳙鱼、马口鱼、红袍、白甲鱼、泉水鱼、铜鱼、麦穗鱼、乌鳢、角鱼、花鱼、蛇螈等7科26种。节肢动物有虾、蟹,两栖动物有蟾蜍、岩蛙(石蚌)、大鲵等。
第三产业
2013年,丹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04元。全年商品房销售8.34万平方米。成功举办“2013中国·贵州丹寨祭尤系列活动”,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31.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4亿元,同比增长13.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46.8%。
植物
丹寨县森林木本植物有栲、松、杉、油桐、山苍子、楠等97科519种,森林覆盖率30.70%。常见天然牧草品种有35科222种。县境古老濒危珍稀植物种类较多,已知的有24种,其中列为贵州省第一批国家保护树种14种,占全省42种的33%。主要有银杏、秃杉、黄枝油杉、柔毛油杉、穗花杉、翠柏、福建柏、银鹊树、杜仲、白栎树、香果树、白辛树、闽树、楠木、十齿花、马尾树、檫木、小叶红豆杉、金钱械、青钱柳、野黑豆、野菜豆、野饭豆、野红皮豆等。药材资源有川桂、杜仲、黄柏、金银花、香麝、朱砂等166科518种。
1962年10月,恢复丹寨县建制。
1990年,全县有3个区、一个区级镇、20个乡(镇)、157个村(街)。
1992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龙泉、排调、兴仁3个区;将龙泉、金钟、合心3乡(镇)并建龙泉镇,排调、岔河、孔庆、加配、羊巫、方胜、党早7乡(镇)并建排调镇,兴仁、烧茶、岩英、新华4乡(镇)并建兴仁镇,扬武、复兴2乡并建扬武乡,长青、龙塘2乡并建长青乡,雅灰、麻鸟、排路2乡并建雅灰乡,南皋、大兴2乡并建南皋乡。
地形地貌
丹寨县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为东部的加配乡牛角山主峰,海拔1693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雅灰乡叮冬村境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河口处,海拔370米,一般海拔在700~1100米之间。地貌类型有4类,以低山地貌为主,占47.12%,低中山、低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次之,中山地貌仅占2.38%。不同的地貌类型为发展多样化农业提供了条件。
社保
2013年,丹寨县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47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0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36人。发放城乡低保金、一次性生活补贴、救灾救济等资金5499.6万元、救助粮672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82人;乡镇7个敬老院建设基本完工,扬武、兴仁敬老院入驻87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8‰和1.8‰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1%,早育率、政策外多孩率分别低于控制目标值1.17个和0.76个百分点,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达95.99%;发放各类补助、奖励资金140多万元。
水文
丹寨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0条,年均径流量7.94亿立方米,其中往南注入柳江的河流有排调河、猴子河、鸡家河等11条,向北注入清水江的河流有南皋河、摆泥河等9条。
土壤
丹寨县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黑色石灰土、水稻土6个土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丹寨县风光丹寨县风光
根据凯里水文中心站编绘的等值线,丹寨县境内每年平均陆面蒸发500-630毫米(丹寨气象局为605毫米),水面蒸发920-960毫米(丹寨气象局为953毫米),计算出县境多年平均径流深885毫米,相应的处径流量为7.937亿立方米(含地下水年总量1.8亿立方米)。由于境内径流主要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所以各地径流差异较大。县境东部边界多年平均径流深达950毫米,而西部边界仅为650毫米。境内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0条,水能理论蕴藏量51689.12千瓦,可能开发量14610千瓦。
第一产业
丹寨县石桥村丹寨县石桥村
2013年,丹寨县完成了41.3平方公里园区规划编制和核心区主干道、机耕道、展示厅、电力、灌溉等设施建设,流转园区土地8914亩、栽植蓝莓4000亩,建成圈舍4.2万平方米,生猪存栏1.3万头,调增经济作物8.37万亩,粮经比达到41:59。全县新建茶园2万亩,低产茶园改造1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10.18万亩,茶叶产值3.2亿元;蔬菜种植10.3万亩,总产值3075万元;种植西瓜1500亩,总产值1800万元;烤烟种植0.3万亩,优质硒锌米种植0.3万亩,新建精品果园0.5万亩。春季水稻栽插8.68万亩,夏粮总播7.81万亩,水稻高产和玉米高产创建分别完成3.32万亩和1.03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4.1万吨。生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20.13万头、0.60万头、0.40万只和31.72万羽,实现肉类总产量0.8万吨、水产品产量632吨。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隶都匀府,将巴榔等地划入都匀。雍正七年十二月(1730年1月),朝廷准建八寨厅,厅治在今老八寨。乾隆六年(1741年)纂成的《贵州通志》载其时厅辖境为:“东至黎平府古州杨条寨界一百一十里,西至都匀县太平汛界三十里,南至独山州三角(脚)屯界六十里,北至丹江通判黄土寨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都江通判底览寨界八十里,西南至都匀县普安司界五十五里,东北至丹江党浪寨界一百一十里,西北至麻哈州隆里界一百里。”厅辖4个土司:夭坝司,驻夭坝,领今岩英、兴仁、咸宁(今属麻江县)、烧茶、龙泉、鸡贾(今属都匀市)、金钟、交梨(今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带,计60寨;扬武司,驻朱砂厂,领今扬武、长青、龙塘、党早、复兴一带,计43寨;排调司,驻排调,领今排调、方胜、加配、羊巫、永乐(今属雷山县)、柳乌(今属雷山县)一带,计39寨;永安司,驻卓佐,领今新华、大兴、南皋一带,计51寨。此后厅辖地域有所变动,据乾隆十四年(1749年)贵州巡抚爱必达编纂的《黔南识略》载,厅治亦西迁约5公里设在龙井塘今县驻地。
矿产资源
丹寨县由于地层发育和地质构造的有利因素,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汞、铅、锌、铜、锑、金、煤、铁、磷、重晶石、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和铀、硒、钒等矿种。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丹寨县总人口17.2万人,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78%以上。
民族
县境内多民族聚居,有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等21个少数民族。
社会事业
教育
丹寨民族高级中学本校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本校门
2013年,丹寨县完成16所幼儿园改扩建,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达90%,高出省、州水平,基本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目标。开发区小学、长青二小、排调二小、300套乡镇教师公租房竣工投入使用;小学、初中寄宿率分别达到36.18%和76.8%,18035名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高招本科进线314人,比2012年的252人增加了62人,高考综合排全州第7名。
丹寨县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七个项目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获中国“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历史沿革
丹寨县地图丹寨县地图
境地隋朝属牂牁郡。
唐朝属黔中道应州地。
宋朝为夔州路绍庆府所领56羁縻州南部东段地带。
民族文化
丹寨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县。地处都柳江、清水江上游,融合了都柳江系、清水江系苗族文化的特点,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苗族、水族等世居民族在千年变迁和繁衍生息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丹寨民族文化分布于全县七个乡镇,很多村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锦鸡舞、芒筒芦笙舞、木(铜)鼓舞、给哈舞、板凳舞等民间传统舞蹈曾多次参加省、州及国家举办艺术节比赛获得最高奖。民间工艺蜡染、古法造纸、剪纸、织锦、挑花、刺绣等独秀一方。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丹寨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2亿元。全县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9.4亿元,占GDP比重的52.3%,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29.4︰25.8︰44.8调整为23.3︰29.4︰47.3。
气候
丹寨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分为温暖、暖和、温凉、冷凉4个气候亚区。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季均温21.0~36℃,冬季均温2.0~7.0℃,年平均气温12.6~17.2℃,无霜期228~283天。平均降水量1259.7~1508.4毫米,为贵州省多雨县份之一,但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公共文化
2013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丹寨县文化推介对外影响扩大,成功举办2013年中国·贵州丹寨蚩尤文化系列活动及民族歌舞史诗《图腾鸟》大型文艺演出。
交通
丹寨县交通丹寨县交通
丹寨县地处东经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距省会贵阳市210公里。截至2013年,其中国道29公里,县道77公里,乡道96公里,村级公路417公里,5个乡镇通了柏油路,142个行政村已通公路,未通公路的19个村约155公里(全县最边远的村寨),行政村通车率为88%。全县油路里程83公里。其中321国道线丹寨境29公里;台辰至下司线14公里(丹境段);县道丹寨至排调33公里;乡道大坪至长青5公里;乡村公路镶边91.7公里。
丹寨县
丹寨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雷山县接壤,南靠三都水族自治县,西与都匀市、麻江县交界,北抵凯里市。全县辖3镇4乡1个国营农场,县境内多民族聚居,有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等21个少数民族。国土面积940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人(2013年)。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
元代始有建置。至元年间,今县境为都云安抚司和定云府间地。至正十三年(1353年),境内始有建置,朝廷在坝干置夭坝长官司,管理今县境及巴榔、阳基等地苗疆土务。
明洪武七年(1374年),夭坝长官司归顺明廷。十三年(1380年),改为苗夷长官司。十八年(1385年),升为蒙囊直隶夭坝安抚司,仍管理原境土务。
截至2013年,丹寨县辖3镇4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排调镇、龙泉镇、兴仁镇、扬武乡、雅灰乡、南皋乡、长青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道道通
丹寨县丹寨县,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940平方公里,与雷山、三都、都匀、麻江、凯里5县(市)相邻。
八寨厅建制一直沿至民国初年。
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国民政府撤丹江县(雷山),其西南部并入八寨,取丹江与八寨各一字,称“丹寨”至今。
1949年12月4日,丹寨县城解放。12月6日,建立丹寨县人民政府,隶于独山专区(1952年11月改称都匀专区)。同时建立城关办事处和扬武、兴仁区人民政府及龙泉镇人民政府。
第二产业
2013年,丹寨县初步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已基本形成从低到高、从原材料到高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全年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各新增9户,全县500万元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7.6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46.9%。全年新开工建设工业产业项目28个,兴富祥装备制造一期、瑞德铸件生产、九鼎车辆一期、冀黔鸿业钢构生产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
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56)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5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
1957年1月,改称丹寨县。
1959年1月,撤销丹寨县建制,与炉山、雷山、麻江合并建为凯里县。
1961年8月,恢复麻江县和雷山县建制,原丹寨县建制分别划归麻江县和雷山县。
医疗卫生
2013年,丹寨县基本完成开发区医院、96套乡镇卫生院公租房主体工程,县急救中心、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累计建成149个村级卫生室;全县参加新农合15.6万人,参合率位居全州前列,比2012年度增加6249人,补偿农民看病费用6416.94万元;农村改厕、除“四害”取得成效,“省级卫生城市(县城)”通过省、州复查。
动物
丹寨县野生动物:豹猫、野兔、白面獐、鼠、松鼠、飞鼠、竹鼠、狐狸、水獭、蝙蝠、旱獭等。鸟类主要有燕、野鸭、布谷鸟、鹰、猫头鹰、猴面鹰、乌鸦、野鸡、锦鸡、竹鸡、韩鸡、鹌鹑、画眉、麻雀、喜鹊、啄木鸟、白鹤等。县境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鳙鱼、马口鱼、红袍、白甲鱼、泉水鱼、铜鱼、麦穗鱼、乌鳢、角鱼、花鱼、蛇螈等7科26种。节肢动物有虾、蟹,两栖动物有蟾蜍、岩蛙(石蚌)、大鲵等。
第三产业
2013年,丹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04元。全年商品房销售8.34万平方米。成功举办“2013中国·贵州丹寨祭尤系列活动”,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31.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4亿元,同比增长13.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46.8%。
植物
丹寨县森林木本植物有栲、松、杉、油桐、山苍子、楠等97科519种,森林覆盖率30.70%。常见天然牧草品种有35科222种。县境古老濒危珍稀植物种类较多,已知的有24种,其中列为贵州省第一批国家保护树种14种,占全省42种的33%。主要有银杏、秃杉、黄枝油杉、柔毛油杉、穗花杉、翠柏、福建柏、银鹊树、杜仲、白栎树、香果树、白辛树、闽树、楠木、十齿花、马尾树、檫木、小叶红豆杉、金钱械、青钱柳、野黑豆、野菜豆、野饭豆、野红皮豆等。药材资源有川桂、杜仲、黄柏、金银花、香麝、朱砂等166科518种。
1962年10月,恢复丹寨县建制。
1990年,全县有3个区、一个区级镇、20个乡(镇)、157个村(街)。
1992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龙泉、排调、兴仁3个区;将龙泉、金钟、合心3乡(镇)并建龙泉镇,排调、岔河、孔庆、加配、羊巫、方胜、党早7乡(镇)并建排调镇,兴仁、烧茶、岩英、新华4乡(镇)并建兴仁镇,扬武、复兴2乡并建扬武乡,长青、龙塘2乡并建长青乡,雅灰、麻鸟、排路2乡并建雅灰乡,南皋、大兴2乡并建南皋乡。
地形地貌
丹寨县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为东部的加配乡牛角山主峰,海拔1693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雅灰乡叮冬村境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河口处,海拔370米,一般海拔在700~1100米之间。地貌类型有4类,以低山地貌为主,占47.12%,低中山、低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次之,中山地貌仅占2.38%。不同的地貌类型为发展多样化农业提供了条件。
社保
2013年,丹寨县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47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0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36人。发放城乡低保金、一次性生活补贴、救灾救济等资金5499.6万元、救助粮672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82人;乡镇7个敬老院建设基本完工,扬武、兴仁敬老院入驻87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8‰和1.8‰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1%,早育率、政策外多孩率分别低于控制目标值1.17个和0.76个百分点,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达95.99%;发放各类补助、奖励资金140多万元。
水文
丹寨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0条,年均径流量7.94亿立方米,其中往南注入柳江的河流有排调河、猴子河、鸡家河等11条,向北注入清水江的河流有南皋河、摆泥河等9条。
土壤
丹寨县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黑色石灰土、水稻土6个土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丹寨县风光丹寨县风光
根据凯里水文中心站编绘的等值线,丹寨县境内每年平均陆面蒸发500-630毫米(丹寨气象局为605毫米),水面蒸发920-960毫米(丹寨气象局为953毫米),计算出县境多年平均径流深885毫米,相应的处径流量为7.937亿立方米(含地下水年总量1.8亿立方米)。由于境内径流主要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所以各地径流差异较大。县境东部边界多年平均径流深达950毫米,而西部边界仅为650毫米。境内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或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0条,水能理论蕴藏量51689.12千瓦,可能开发量14610千瓦。
第一产业
丹寨县石桥村丹寨县石桥村
2013年,丹寨县完成了41.3平方公里园区规划编制和核心区主干道、机耕道、展示厅、电力、灌溉等设施建设,流转园区土地8914亩、栽植蓝莓4000亩,建成圈舍4.2万平方米,生猪存栏1.3万头,调增经济作物8.37万亩,粮经比达到41:59。全县新建茶园2万亩,低产茶园改造1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10.18万亩,茶叶产值3.2亿元;蔬菜种植10.3万亩,总产值3075万元;种植西瓜1500亩,总产值1800万元;烤烟种植0.3万亩,优质硒锌米种植0.3万亩,新建精品果园0.5万亩。春季水稻栽插8.68万亩,夏粮总播7.81万亩,水稻高产和玉米高产创建分别完成3.32万亩和1.03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4.1万吨。生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20.13万头、0.60万头、0.40万只和31.72万羽,实现肉类总产量0.8万吨、水产品产量632吨。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隶都匀府,将巴榔等地划入都匀。雍正七年十二月(1730年1月),朝廷准建八寨厅,厅治在今老八寨。乾隆六年(1741年)纂成的《贵州通志》载其时厅辖境为:“东至黎平府古州杨条寨界一百一十里,西至都匀县太平汛界三十里,南至独山州三角(脚)屯界六十里,北至丹江通判黄土寨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都江通判底览寨界八十里,西南至都匀县普安司界五十五里,东北至丹江党浪寨界一百一十里,西北至麻哈州隆里界一百里。”厅辖4个土司:夭坝司,驻夭坝,领今岩英、兴仁、咸宁(今属麻江县)、烧茶、龙泉、鸡贾(今属都匀市)、金钟、交梨(今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带,计60寨;扬武司,驻朱砂厂,领今扬武、长青、龙塘、党早、复兴一带,计43寨;排调司,驻排调,领今排调、方胜、加配、羊巫、永乐(今属雷山县)、柳乌(今属雷山县)一带,计39寨;永安司,驻卓佐,领今新华、大兴、南皋一带,计51寨。此后厅辖地域有所变动,据乾隆十四年(1749年)贵州巡抚爱必达编纂的《黔南识略》载,厅治亦西迁约5公里设在龙井塘今县驻地。
矿产资源
丹寨县由于地层发育和地质构造的有利因素,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汞、铅、锌、铜、锑、金、煤、铁、磷、重晶石、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和铀、硒、钒等矿种。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丹寨县总人口17.2万人,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78%以上。
民族
县境内多民族聚居,有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等21个少数民族。
社会事业
教育
丹寨民族高级中学本校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本校门
2013年,丹寨县完成16所幼儿园改扩建,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达90%,高出省、州水平,基本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目标。开发区小学、长青二小、排调二小、300套乡镇教师公租房竣工投入使用;小学、初中寄宿率分别达到36.18%和76.8%,18035名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高招本科进线314人,比2012年的252人增加了62人,高考综合排全州第7名。
丹寨县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七个项目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获中国“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历史沿革
丹寨县地图丹寨县地图
境地隋朝属牂牁郡。
唐朝属黔中道应州地。
宋朝为夔州路绍庆府所领56羁縻州南部东段地带。
民族文化
丹寨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县。地处都柳江、清水江上游,融合了都柳江系、清水江系苗族文化的特点,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苗族、水族等世居民族在千年变迁和繁衍生息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丹寨民族文化分布于全县七个乡镇,很多村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锦鸡舞、芒筒芦笙舞、木(铜)鼓舞、给哈舞、板凳舞等民间传统舞蹈曾多次参加省、州及国家举办艺术节比赛获得最高奖。民间工艺蜡染、古法造纸、剪纸、织锦、挑花、刺绣等独秀一方。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丹寨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2亿元。全县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9.4亿元,占GDP比重的52.3%,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29.4︰25.8︰44.8调整为23.3︰29.4︰47.3。
气候
丹寨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分为温暖、暖和、温凉、冷凉4个气候亚区。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季均温21.0~36℃,冬季均温2.0~7.0℃,年平均气温12.6~17.2℃,无霜期228~283天。平均降水量1259.7~1508.4毫米,为贵州省多雨县份之一,但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公共文化
2013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丹寨县文化推介对外影响扩大,成功举办2013年中国·贵州丹寨蚩尤文化系列活动及民族歌舞史诗《图腾鸟》大型文艺演出。
交通
丹寨县交通丹寨县交通
丹寨县地处东经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距省会贵阳市210公里。截至2013年,其中国道29公里,县道77公里,乡道96公里,村级公路417公里,5个乡镇通了柏油路,142个行政村已通公路,未通公路的19个村约155公里(全县最边远的村寨),行政村通车率为88%。全县油路里程83公里。其中321国道线丹寨境29公里;台辰至下司线14公里(丹境段);县道丹寨至排调33公里;乡道大坪至长青5公里;乡村公路镶边91.7公里。
丹寨县
丹寨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雷山县接壤,南靠三都水族自治县,西与都匀市、麻江县交界,北抵凯里市。全县辖3镇4乡1个国营农场,县境内多民族聚居,有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等21个少数民族。国土面积940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人(2013年)。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
元代始有建置。至元年间,今县境为都云安抚司和定云府间地。至正十三年(1353年),境内始有建置,朝廷在坝干置夭坝长官司,管理今县境及巴榔、阳基等地苗疆土务。
明洪武七年(1374年),夭坝长官司归顺明廷。十三年(1380年),改为苗夷长官司。十八年(1385年),升为蒙囊直隶夭坝安抚司,仍管理原境土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