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

合集下载

药物中毒性肝炎怎么处理[001]

药物中毒性肝炎怎么处理[001]

药物中毒性肝炎怎么处理药物中毒性肝炎是由于人体内摄入有毒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脏病变。

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中毒性肝炎有对乙酰氨基酚、氨茶碱、醋酸盐、四环素、苯妥英钠等药物所致。

药物中毒性肝炎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防治,继续使用有毒药物,打破中毒平衡,就可能引发严重的肝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处理方法:1.停药和禁食;2.肝保护治疗;3.中医辨证施治;4.治疗并发症。

1. 停药和禁食药物中毒性肝炎的首要处理方法是停药和禁食。

停止接触有毒药物,避免继续中毒,对恢复肝功能非常重要。

同时,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切忌油腻、燥热、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帮助肝脏修复。

2.肝保护治疗肝保护治疗是药物中毒性肝炎的常规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甘草酸二钾、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等,可以通过抑制氧自由基、清除自由基等机制发挥保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缓解肝炎症状。

另外,支持性治疗也非常重要,如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调整酸碱平衡等。

3.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药物中毒性肝炎也是由于体内失去平衡导致的。

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调理,帮助恢复人体机能,促进肝细胞修复。

常用中药包括黄连、黄芩、枸杞、柴胡等。

4.治疗并发症药物中毒性肝炎严重时,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肝衰竭、肝昏迷以及出血等。

需要对症治疗,控制病情,维持生命。

对于肝衰竭患者,可以选择肝移植等手段。

注意事项:1.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有毒药物,遵循用药原则,按时、规律使用药物。

2.不随意更改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不擅自停药,如果需要停药,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依从度。

3.对于中毒性肝炎患者,注意饮食及日常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心态,避免情绪波动、焦虑及情感激动等。

4.药物中毒性肝炎患者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遵医嘱治疗。

总之,药物中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需要合理的治疗方案。

药物性肝炎的致病原因及防治

药物性肝炎的致病原因及防治
查 只有用药前 的结果 而无用药后的结果 , 故无法对 不 良反应发 生后实验室指标 的进行关联性 分析 , 特别是对潜在 的影响如心
2 . 2 . 8 合并 用药分析 : 合并用 药 以肿 瘤用 药 、 抗 微生 物药 、 中
药 注射剂 、 免疫系统 药 、 电解 质及 营养药类 等为 主。合并 的主 要 药品有 : 青霉素 、 头孢 呋辛 、 环 磷酰胺 、 谷 胱甘肽 、 维 生素 、 苦 参 注射液等 , 合并药 品按例次 统计 , 故病例 组为 6 5例 次 , 对照 组为 1 5 8检查指标 。经确切概率法 检验 , 2组合并用药分布无
响, 许多检验无法进行 以致无法提供更多 的研究数 据。要解决
等资料 目前尚无公开的相关研究 , 作 为临床使用量 比较大的 中 药注射剂 , 尚缺乏安全 用药依 据 , 对 其开展 上市后 集 中监 测具 有 重大的意义 。通过本次对 1 1 3 5 0例 使 用参芪 扶正 注射 液 的
合 格病例进行大规模前瞻性研究 , 结 果表明参 芪扶正注射液 的
几率 。 从 目前 我国的医疗 水平 与医护人 员对药 品上市 后再评 价
参 芪扶正注射液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率 、 人群特 征 、 影 响 因素
认识程 度 , 开 展药 品上 市后再评价 工作仍 困难重重 , 一 是医疗 资源 的缺乏使 医务 人员 的参 与性 不 高 , 二 是 医疗 经济 学 的影
3 张杰. 参芪扶正注射液致迟发型过敏反应 1 例[ J ] . 中 国药物应用与
监测 , 2 0 0 6 . 4: 6 0 .
4 王春英 , 郭会霞. 参芪扶正注射液致 皮疹 [ J ] . 临床误诊 误治 , 2 0 0 5 ,

药物性肝炎的蒙医辨治经验

药物性肝炎的蒙医辨治经验
参考文献
损害肝功能 的药物 引起肝 内三 根之 功能失 调七 素之 新陈代 谢活动障碍 。肝里通 过变 色希 拉之 作用 渐成熟 变血 液及 其 糟粕变成胆汁而储 存 于胆囊 ,胆汁 亦进一 步分 解成 精华 与 糟粕 ,其精华转 化为 黄水 ,糟 粕则进 入小 肠协 助食 物之 消 化 ,吸收 ,最后成为 粪便 之色 素与 尿渣 等这一 系列新 陈 代 谢异常引起 的病 理性 改变 。主治 原则 为 ,调 理三 根 ,清 除 血希拉热邪 为前提 ,改善 肝 内分 解 的精华 与糟粕 , 根 据 再 病情发展过程 中所表现 出的症 状特点 ,分期辩证施治 。 3 1 发病初期 本病发 病初期酷 似 胃热性希 拉病 ,出现 食 . 欲不振 ,恶心 ,泛酸 ,有时 吐酸 、苦水 ,周身无 力等 症状 , 另外兼有 内部发烧 ,大便 燥结 、腹 胀 ,右上 腹部 和 隔后疼 痛随病势加重 ,触 摸肝 区可 摸到肿 大 的肝脏 ,并 有轻 微压 痛。脉象多粗而 满且 搏动有 力 ,舌苔 黄赤 ,小便 色赤 而显
白开水送服 。晚饭 后 :七 味红 花散 ,清肝 热。肝损 伤 ,肝 血增盛 ,目及皮 肤 发 黄 等肝 热 病 。四味 草果 汤 ,抑赫 依 , 止痛 ,主治 上行 赫依 ,司命 赫依 引 起 的引 起 的头 部刺 痛 , 腹胀肠鸣 ,脾脏 赫依 等 ;七味 红花 散 3 g用 四味草果 汤 3 g
医辩证治疗经验作一综述。
【 关键词 】 药物性肝 炎;蒙 医;辩证施治 ;体会
【 中图分类号】 R4. 29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10 8 1 (02 l 04 — 1 07— 57 2 1)O 一 11 0
近年来 临床上 药物性肝损伤 屡见 不鲜 ,但 尚未引起 人 们和临床医师足 够和 广泛 的重视 。药物性 肝 炎是指 在治 疗 过程 中由于药物 的毒性 损 害或 过 敏反 应 所致 的肝 脏 疾病 。 肝脏在药物代谢 中起 着重 要的作 用 ,大 多数 药物经 过生 物 转化而清 除 , 肝脏 的病 理状 态可 以影 响药物 在体 内的代 谢 过程 ,并可影 响疗效 和引 起不 良反应 。蒙 医学 称之 为肝 中 毒病 ( 日哈 日希嘎散病 ) 浩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演变 为肝包 如病 ,其临床 表现 为食 欲减退 , 胀 ,右 肋部 不舒 的一 种 腹 疾病 。在临 床治疗 中 ,以调 理三根 ,清除 血希 拉热 邪 为前 提 ,在根据疾病 的类 型和病史 变化 采取 相应 的蒙成 药 治疗 辩证施治 。 .

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 □ □ □
结果 未做:√
□ □ □ □ □ □ □

□ □ □ □
RUCAM量表 – 1(D)
肝细胞损伤型评估项目
组Ⅰ和组Ⅱ计分 所有组Ⅰ和组Ⅱ的病因均能合理地排除 组Ⅰ的7种病因可排除 组Ⅰ的6或5种病因可排除 组Ⅰ可排除的病因不足5种 备择病因高度可能 6. 药物/草药的既往肝毒性 产品说明书上有肝毒性标注 肝毒性有报道,但说明书上未标注 未知
肝细胞损伤型评估项目
1. 从服用药物/草药至肝损伤发病的时间 5~90 d(再用药:1~15 d)
<5 d或>90 d(再用药s>15 d)
或:从停用药物/草药至肝损伤发病的时间 ≤15 d(慢代谢化学药物除外:>15 d) 2. 停用药物/草药后的ALT变化过程(ALT峰值和ULN的百 分数差) 8d内下降 ≥50% 30d内下降 ≥50% 无信息或继续用药 30d后下降 ≥50% 30d内下降 <50%或再次升高
分值
+2 +1
+1
+3 +2 0 0 -2
结果
□ □

□ □ □ □ □
RUCAM量表 – 1(B)
肝细胞损伤型评估项目
分值
3. 危险因素
饮酒(当前饮酒量:女性>20 g/d,男性>30 g/d)
+1
饮酒(当前饮酒量:女性≤20 g/d,男性≤30 g/d)
0
年龄 ≥55岁
+1
年龄 <55岁
分值
+2 +1 0 -2 -3
+2 +1 0
结果
□ □ □ □ □
□ □ □

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药物性肝炎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肝脏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

由于药物种类繁多,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也相对复杂。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因此,制定合理的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腹痛、恶心、呕吐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炎疾病相似,因此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用药史。

二、实验室检查。

对于疑似药物性肝炎的患者,实验室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

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是药物性肝炎的主要特征之一。

尤其是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升高,对于药物性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也是药物性肝炎的常见表现。

三、用药史。

患者的用药史对于药物性肝炎的诊断同样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草药等,以及用药的剂量、频率、用药时间等。

有些药物会导致肝脏损伤,因此患者的用药史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药物性肝炎。

四、其他检查。

除了实验室检查和用药史外,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也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肝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形态和结构,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对于确诊有困难的患者,肝脏穿刺活检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五、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用药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药物性肝炎。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考虑药物性肝炎的诊断,1. 有明显的肝脏损伤表现,如ALT、AST水平升高;2. 用药史与肝脏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的时间联系;3. 排除其他肝脏疾病的可能性。

六、治疗。

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炎,患者应立即停止疑似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不同类型的药物性肝炎,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肝脏炎症,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胆汁淤积、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药物性肝炎的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下面将介绍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首先,药物性肝炎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等。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用药史、饮酒史等,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药物性肝炎的可能性。

其次,对于患者的临床表现需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
现多样,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乏力、黄疸等症状。

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全面
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

另外,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药物性肝炎的重要手段。

包括血清肝酶、胆红素、
凝血功能、免疫学指标等的检查。

其中,血清肝酶的水平常常升高,尤其是ALT
和AST的水平。

此外,胆红素的水平也会增高,凝血功能异常等指标也会发生变化。

最后,对于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需要进行评估。

一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癌药等,都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评估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以帮助诊断药物性肝炎。

总之,诊断药物性肝炎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药物评估等多方面的
信息。

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最终可以确定药物性肝炎的诊断。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炎?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炎?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炎?作者:宋立刚来源:《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3年第09期由于腹部长了难以根治的体癣,在连续5年使用某种治疗皮肤病的涂抹性软膏后,39岁的孙女士日前因药物性肝炎发作住进医院进行治疗。

在某医院收治的肝炎患者中,因各种各样的用药不当引发的药物性肝炎占了5%~10%左右,并且这个数据还在呈上升趋势。

孙女士是因为多年的体癣一直用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膏擦拭皮肤,连续擦拭了5年后,导致药物毒性通过皮肤渗入体内,最终因肝脏损伤严重引起了慢性重症肝炎。

说到肝炎,人们很自然会想到乙肝。

其实,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仅是病毒性肝炎这一类中最常见的一种而已,在肝炎的家族里,还有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几大类。

其中,危害甚广、却不为人们所重视,而患病人数决不亚于乙肝的还有药物性肝炎。

据统计,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约占所有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

一、什么是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人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肝。

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药物性肝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10%~20%。

慢性肝炎中的1/4到2/3属药肝,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轻者没有明显的病状,仅血中转氨酶升高,重者可危及生命。

最危险的是爆发性肝炎(又称急性肝衰竭),肝脏细胞突然大量死亡,病情急转直下,病人可在一二周内就死亡。

二、吃药也能吃出肝炎来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假如药物具有毒副作用,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必然是肝脏。

药物性肝炎PPT课件

药物性肝炎PPT课件
诊断:1.慢乙肝(中度),2.肺结核。
入院后给予拉米夫定0.1 qd抗病毒及甘利欣等护肝治疗, 1月后复查肝功: ALT33U/L,AST30U/L,HBVDNA<1.0×103 。
第2个月到胸科医院治疗肺结核,同时继续服用拉米 夫定,期间复查肝功: ALT30-47U/L,AST29-42U/L, 多次查HBV-DNA<1.0×103 。顺利完成抗肺结核治疗。
2019/8/25
1
抗病毒:HBV-DNA(+)均应使用。不主张使用干扰素。 尽量使用快速起效的口服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 最好在抗结核治疗前1-2个月使用。 根据肝功能(胆红素、PTA、白蛋白、转氨酶)、HBV-DNA、肺结核情况
制定方案 护肝,抗病毒,抗结核. 监测肝功能:每两周一次,ALT>80U/L建议每周查一次。 凝血功能,HBV-DNA定量
(2)肝功能异常伴发热、皮疹、关节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过敏反应停药。
(3)AL T ≥3 ×ULN、AL P ≥1. 5 × ULN 及TB ≥2 ×ULN 时 停药。
明显的肝损害因素及严重肝损害者,可选用对肝脏无明显影响或 影响小的药物,如EMB、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力排肺疾 (或力克肺疾) 及奥格门汀。
2019/8/25
5
抗结核药物选择:在保证抗结核疗效的情况下选用肝损害小药物。
抗病毒及护肝情况下仍出现肝损害时及时调整方案或停止治疗。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痨药在出现反复肝功异常 时可适当调整。
氨基糖甙类药物、乙胺丁醇、链霉素及氧氟沙星可以考虑使 用。
可用利福喷丁替代利福平,乙胺丁醇替代吡嗪酰胺,力克肺 疾替代异烟肼。
1月后查HBV-DNA5.73×103 ,肝功肝功: TB220.0umol/L,PTA56.8%。

药物性肝炎121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炎121例临床分析
原 有 肝 病 基 础 如 慢 性 HB 携 带 者 往 往 认 为 是 原 有 V
药物 性肝 炎 的发 生机 制 非 常 复 杂 , 因药 而 异 , 大致 可 以分为 两类 :( )直 接毒 性作 用 引起 , 由其 1 引起 的肝 损害 程度 与用药 剂 量 有关 ,这类 药 物性 肝 炎 的发生 可 以预测 ; ( )药 物特 异 质反 应或 机 体 对 2 药 物 的过 敏 反应 引起 ,仅偶 尔 发 生 于敏 感 患者 ,与 剂 量无 明显相 关_ ,重 复给 药后 药 物 性 肝炎 严 重 程 3 ] 度 将增加 ,潜 伏期 将缩 短 ,这类 药 物 性 肝炎 的发 生
肝脏 是人体 中最 大 的消 化腺 ,是 新 陈代 谢 最 旺
正 常 ;( )停用 药 物后 肝功 能好 转 ,再 次 给药 肝 损 6 害又发 生 。凡 具备 上述 第 1条 ,加 上 第 2至 6条 中 任何 两条 者 即可诊 为药 物性肝 炎r 。 I ] 1 3 方 法 :对 人 选 患 者 临 床 资 料 ,包 括 原 发 病 、 . 用 药史 、临 床 症 状 、体 征 、肝 功 能 试 验 、血 常 规 、

疾 病发作 。所 以遇到肝 损 害患 者应 首 先 排 除药 物性 肝 炎 ,问诊 时应仔 细 询 问服药 史 及 药物 过 敏 史 ,特 别 注意 药 物种 类 、药 物 剂 量 、给 药 途 径 以及 疗 程 。 应 及时停 用 可疑 药物 ,并 观察 停 药后 肝 损 害是 否 好 转 。药 物性 肝炎 由于 所用 药物 和 患者 个 体 的特 异 质 而 出现 临床 症 状 轻 重 较 大 差 异 及 不 同 的 临 床 类 型 。
( ) 临 床 表 现 提 示 有 肝 实 质 细 胞 损 害 或 肝 内胆 汁 淤 4

药物性肝炎120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炎120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炎员圆园例临床分析陈仕祥,江摇军,陈玺卿,范摇平摇(解放军第员员猿医院摇感染科,浙江摇宁波摇猿员缘园源园)摘要:目的摇探讨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治水平。

方法摇根据患者的原发病、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物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结果摇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多见于抗结核药物(圆缘援园豫),抗肿瘤药物(圆猿援猿豫),中草药,特别是治疗皮肤病和风湿骨关节病、肾炎等疾病的中草药(员缘援园豫),抗感染药物(员员援远豫)和抗真菌药物(远援苑豫)等。

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员耀圆月。

结论摇临床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肝炎;药物毒性;诊断中图分类号:砸缘苑缘郾员摇文献标志码:粤凿燥蚤:员园援猿怨远怨辕躁援蚤泽泽灶援员远苑员鄄猿愿圆远援圆园员园援园远援园猿员摇文章编号:员远苑员鄄猿愿圆远(圆园员园)园远鄄园怨远源鄄园圆悦造蚤灶蚤糟葬造泽贼怎凿赠燥灶凿则怎早鄄蚤灶凿怎糟藻凿澡藻责葬贼蚤贼蚤泽悦澡藻灶杂澡蚤鄄曾蚤葬灶早,允蚤葬灶早允怎灶,悦澡藻灶载蚤鄄择蚤灶早,云葬灶孕蚤灶早摇(阅藻责葬则贼皂藻灶贼燥枣陨灶枣藻糟贼蚤燥怎泽阅蚤泽藻葬泽藻泽,孕蕴粤晕燥援员员猿匀燥泽责蚤贼葬造,晕蚤灶早遭燥在澡藻鄄躁蚤葬灶早猿员缘园源园,悦澡蚤灶葬)粤遭泽贼则葬糟贼:韵遭躁藻糟贼蚤增藻摇栽燥凿藻贼藻则皂蚤灶藻贼澡藻糟葬怎泽藻泽葬灶凿贼澡藻糟造蚤灶蚤糟葬造枣藻葬贼怎则藻泽燥枣凿则怎早鄄蚤灶凿怎糟藻凿澡藻责葬贼蚤贼蚤泽泽燥葬泽贼燥藻灶澡葬灶糟藻贼澡藻造藻增藻造泽燥枣凿蚤鄄葬早灶燥泽蚤泽葬灶凿贼则藻葬贼皂藻灶贼援酝藻贼澡燥凿泽摇杂怎糟澡蚤灶凿藻曾藻泽葬泽怎灶凿藻则造赠蚤灶早凿蚤泽藻葬泽藻泽,皂藻凿蚤糟葬贼蚤燥灶澡蚤泽贼燥则赠,贼蚤皂藻燥枣燥灶泽藻贼,糟造蚤灶蚤糟葬造皂葬灶蚤枣藻泽贼葬贼蚤燥灶泽,造葬遭燥则葬贼燥则赠贼藻泽贼泽,则藻泽责燥灶泽藻贼燥凿则怎早皂藻凿蚤糟葬贼蚤燥灶,藻贼糟援,憎藻则藻泽贼怎凿蚤藻凿遭赠皂藻葬灶泽燥枣则藻增蚤藻憎援砸藻泽怎造贼泽摇粤灶贼蚤贼怎遭藻则糟怎造燥怎泽凿则怎早泽泽贼燥燥凿燥怎贼葬泽贼澡藻枣蚤则泽贼凿则怎早则藻造葬贼藻凿贼燥凿则怎早鄄蚤灶凿怎糟藻凿澡藻责葬贼蚤贼蚤泽(圆缘援园豫)援栽澡藻泽藻糟燥灶凿糟葬怎泽藻憎葬泽葬灶贼蚤灶藻燥责造葬泽贼蚤糟泽(圆猿援猿豫)援韵贼澡藻则泽蚤灶糟造怎凿藻凿贼则葬凿蚤鄄贼蚤燥灶葬造悦澡蚤灶藻泽藻皂藻凿蚤糟蚤灶藻(员缘援园豫)葬灶凿葬灶贼蚤遭蚤燥贼蚤糟泽(员员援远豫)援酝燥泽贼糟葬泽藻泽’蚤灶糟怎遭葬贼蚤燥灶责藻则蚤燥凿憎葬泽员原圆皂燥灶贼澡泽援悦燥灶糟造怎泽蚤燥灶摇酝葬灶赠凿则怎早泽皂葬赠糟葬怎泽藻凿则怎早鄄蚤灶凿怎糟藻凿澡藻责葬贼蚤贼蚤泽援悦造蚤灶蚤糟蚤葬灶泽泽澡燥怎造凿凿则葬憎葬贼贼藻灶贼蚤燥灶贼燥贼澡藻责则藻增藻灶贼蚤燥灶,凿蚤葬早灶燥泽蚤泽葬灶凿贼澡藻则葬责赠燥枣凿则怎早鄄蚤灶鄄凿怎糟藻凿澡藻责葬贼蚤贼蚤泽援运藻赠憎燥则凿泽:澡藻责葬贼蚤贼蚤泽;凿则怎早贼燥曾蚤糟蚤贼赠;凿蚤葬早灶燥泽蚤泽摇摇随着用于临床的药物种类日益增多,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约占所有药物损害病例的员园豫耀员缘豫,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

药物性肝炎110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炎110例临床分析
或隔 E输注血浆加强支持治疗 。 l 1 诊断依据 . 6 能异常 。
2 结果
1 病 因 10例药 物性 肝炎所使用 的损肝药物分类 统 . 2 1 计, 见表 1 。
表 1 1 O例 药物 性 肝 炎 所 使 用 的损 肝 药 物 分 类 1
肝 功能异常 ,病前有明确损肝药物服用
床分类统计 , 见表 2 。
表 2 1 1 O例药物性肝炎 AL BL异常程度临床分类 TT i
本文统计 10例引起药物性肝 损害的药 物分布 , 1 抗结核药 引起的肝损害上升至所有药物之首 , 这可能 由于近年来我国的 结核病发病 率上升 的原因 。其次是 中草药引起 的肝损害 , 本文
病居多 , 可以出现乏力 、 欲不振 、 食 恶心 、 呕吐 、 尿黄 , 有些伴有
发热 、 皮疹 、 皮肤瘙痒。体征有 : 巩膜黄染 , 皮肤 肝肿大 , 区叩 肝
药 源性肝损害较多见于女性 , 本文统计的 10例药源性肝 1 损害 , 柏 例 , 7 男 女 0例 , 女患者 占 6 .%, 3 6 显著多于男患者 , 原
1 临 床 资料
1 实验室检查 . 4
肝功 能损 害以黄疸 型居 多 ,血清胆红
素升高者 7 , 6例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
酸酶有不同程度升高者 9 3例。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 细胞总数增 加 6 0例 , 其他有半数病例 一谷氨酰基转移酶 、 乳 酸脱氢酶和血清胆汁酸增加 , 血浆 白蛋 白减少 3例。
维普资讯
一 嘧回国赛髓
骨折 者 。
在锁骨下方予以保护 。防止克氏针 自断端滑出。⑤克氏针钻人 ①手术切 口在 2 m 25c . c 一 . m.尽量 0 远端骨皮质 , 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 ⑥用 电钻钻人克 氏针 , 切不可 用锤子击入 , 以免造成骨折断端分离。 ⑦对皮肤卡压明显 、 开放 性 骨折 的患者 , 应早期手 术 , 以免皮肤坏 死 、 感染 失去手术 时

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实验室检查
第十六页,共28页。
• 对于 ALP 升高,应除外生长发育期儿童和骨病患者的非肝源性 ALP 升高。血清 GGT 对胆汁淤积型/混合型 DILI 的诊断灵敏性 和特异性可能不低于 ALP。
• 血清 TBil 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和凝血功能下降均提示 肝损伤较重。其中,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需除外肾病和营 养不良等病因,凝血功能下降需除外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因。 通常以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 判断为 凝血功能下降,也可参考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 加以判断。
• 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能增加患者对DILI的易感性,特别是使慢性DILI的发生风险增加。
• 尚不清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肥胖是否增加DILI的风险。 • 糖尿病是某些药物引起DILI的易感因素,有研究提示糖尿病与DILI严重程度独立相关。肿瘤及心脏病也是慢性
DILI的可能危险因素。
第二页,共28页。
• 2. 急性 DILI 和慢性 DILI 是基于病程的分型。本指南采用的慢性 DILI 定义为:DILI 发生 6 个月后,血清 ALT、 AST、ALP 及 TBil 仍持续异常,或存在门静脉高压或慢性肝损伤的影像学和组织学证据 。在临床上,急性 DILI 占 绝大多数,其中 6%~20%可发展为慢性 。有研究显示,急性 DILI发病 3 个月后约 42%的患者仍存在肝脏生化指 标异常,随访 1 年约 17%的患者仍存在肝生化指标异常 。胆汁淤积型 DILI 相对易于进展为慢性 。
第十四页,共28页。
DILI 的临床表现
• (二)DILI 的临床表现
• 急性 DILI 的临床表现通常无特异性。潜伏期差异很大,可短至 1 至数日、长达数月。多数患 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血清 ALT、AST 及 ALP、GGT 等肝脏生化指标不同程度的升高。部 分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 。淤胆明显者可有全 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关 节酸痛等过敏表现,还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损伤的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 ALF 或亚急性 肝衰竭(SALF)。

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接连接于 M C分子 , H T细胞受 体与 M C 间的药理学作 用 H 之
刺激 了 T细胞受体 的激活 】 。
未成熟 的 B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 通过表达可识别药物修 饰蛋 白的膜免疫球蛋 白 , 破坏肝 细胞 , 通过辅助 T细胞 的 或 辅助 , 转变为浆细胞 , 产生抗药 物修饰蛋 白的抗体并 以此 抗 体损害肝细胞 。近来研究表 明 , 某些药物性 肝病患者 的外周 血 中, 可检测到多种 自身抗体 , 某些药物 的抗体可成 为人 体
汪 云 , 丽影 朱
(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 四临床医学院, 黑龙 江 哈尔滨 100 ) 50 1
关键 词 : 药物性肝 炎 ; 中毒 性肝栓 塞 ; 态反应 性肝损 害 变 学科分 类代 码 :3022 2. 5 4 中图分类号 :R 7 . 55 1 文章 编号 :10 —57 (0 8 0 0 4 —0 0 4 75 2 0 )5— 3 1 2
维普资讯 http://wwwຫໍສະໝຸດ
第3 2卷 20 年第 5 08 期





V0 .2. o 5 13 N .
HE O NG ME I IL NG J D Q J UR AL O N
Ma .0 8 y2 0
3 41
药 物性 肝炎 的发病 机 制
还可通过亲 电子基等 与肝细胞蛋 白质 结合 , 发免疫损伤 。 诱 此类损害常见药 物 有对 乙酰氨基 酚 、 四氯 化碳 、 烟肼等 。 异 对 乙酰氨基酚 由 C P E 生 物转化为反应代谢 物 N一乙酰苯 Y21 醌亚胺 ( A Q ) 并立 即结合 谷胱甘 肽而 失活 。因 此 , 治 N P I, 在 疗量时是无毒性的 , 当过量时产生谷胱 甘肽损耗并产生肝毒

药物性肝炎健康教育内容

药物性肝炎健康教育内容

药物性肝炎健康教育内容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导致肝脏炎症的一种情况。

为了防止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用药: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正确使用药物。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的用量,不要随意更换药品。

2.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在使用药物之前,了解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肝脏的影响。

如果发现有不适的症状,及时咨询医生。

3.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肝脏受损的风险。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4. 避免饮酒:饮酒对肝脏有很大的负担,会加重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在使用药物期间,要避免饮酒,减轻肝脏负担。

5. 定期检查肝功能:对于长期需要使用药物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了解肝功能的变化,避免潜在的损伤。

6. 注意药物存储:将药物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注意药物的保质期,过期的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7.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减少肝脏受损的风险。

总之,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可以通过合理用药、了解药物副作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戒酒、定期检查肝功能等方式进行预防。

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

中医学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中医学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中医学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药物性肝炎(DILD),或称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含有丰富的药酶系统,为体内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和药物代谢器官,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药物性肝炎约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6%,黄疸和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2%~5%,非病毒性肝炎的20%~50%,并且是引起暴发性肝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1] 它还是不明原因肝炎的常见原因,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

由于各种新型药物不断的开发和大量上市,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

药物性肝炎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兹就其中医学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1 药物性肝炎的的中医学归属药物性肝炎是现代医学概念,中医无相同病名的记载。

依据其临床表现和体征,认为本病可归属于“黄疸”、“胁痛”、“药毒”范畴,为药毒直中脏腑的病理范围。

2 药物性肝炎病因病机2.1古人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张从正首先提出“药邪”之说,他在《儒门事亲》中指出:“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盛气增之患”。

对本病的认识多见于“黄疸”、“胁痛”、“药毒”、“徵积”之中。

《金匮要略》中对本病也有着明确的认识,“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景岳全书·胁痛》曰:“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

《临证指南医案·疸》:“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

”《景岳全书·黄疸》又云:“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

《诸病源候论·水蛊候》曰:“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活人书·疸病证治》云:“病人寒湿在里不散,热蓄于脾胃,腠理不开,瘀热与宿谷相搏,郁蒸不消化,故发黄。

”2.2病机特点本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

本虚表现为脾气虚弱、肝肾阴虚,标实表现为药毒直中、湿热内蕴、热毒内炽、气滞血瘀。

药物性肝病诊疗常规

药物性肝病诊疗常规

药物性肝病诊疗常规【概述】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物性肝病。

其表现与其他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诊断标准】1.有与药物性肝损伤发病规律相一致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后出现肝损伤的潜伏期一般在5-90天内,有特异质反应者潜伏期可<5天,慢代谢药物(如胺碘酮)导致肝损伤的潜伏期可>90天。

停药后出现肝细胞损伤的潜伏期≤15天,出现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潜伏期≤30天。

2.有停药后异常肝脏指标迅速恢复的临床过程:肝细胞损伤型的血清ALT在8天内下降>50%(高度提示),或30天内下降≥50%(提示);胆汁淤积型的血清ALP或TB峰值水平在180天内下降≥50%。

3.必须排除其他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4.再次用药反应阳性:有再次用药后肝损伤复发史,肝酶活性水平升高至少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1+2+3,或前三项中2项符合,加上第4项,均可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

【纳入标准】⒈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1.601/K71.901药物性肝病的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基础疾病者。

2.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如重症肝炎、肝性脑病等。

3.合并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其他引起肝损伤的原因。

4.其它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治疗常规】1.治疗的关键是停用和防止再使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且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与致病药物在生化结构和(或)药物作用属于同一类的药物。

2.误服大量肝毒性药物的患者,宜早期洗胃、导泻,并加用吸附剂,以促进其排泄和清除。

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炎是由于使用了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肝损害,药物性肝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确诊为药物性肝炎,需停止服用对肝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并且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来加强机体免疫力,同时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日常饮食方面还应该注意尽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不抽烟喝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乐观平稳的情绪。

但是在发病期间最好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防诱发其他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体内药物的清除
①清除胃肠残留的药物 ②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排泄
支持疗法
解毒疗法:葡萄糖醛酸内酯、谷胱甘肽 解毒疗法:葡萄糖醛酸内酯、谷胱甘肽
降酶疗法:联苯双酯、甘草甜素、垂盆草
利胆疗法:消胆胺、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茵栀黄 护膜疗法:硫普罗宁、必需磷脂
“特殊”疗法: 特殊”
1.N1.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扑热息痛引起的肝损害。可增加 肝细胞内谷胱甘肽储存。宜早应用。如强力宁。 2.辅酶Q10:消灭自由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2.辅酶Q10:消灭自由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3.肌苷:体内转变为ATP,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能 3.肌苷:体内转变为ATP,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能 增强多种酶活性,促进肝细胞恢复。 4.能量合剂:ATP、辅酶A和细胞色素C等加入葡萄糖中组成。 4.能量合剂:ATP、辅酶A和细胞色素C 5.复方氨基酸制剂 5.复方氨基酸制剂 6.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用大量VB6静脉滴注 6.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用大量VB6静脉滴 异烟肼引起改变肝 细胞膜的物理特性和/或化学特性, 细胞膜的物理特性和/或化学特性,抑制 细胞膜上的K+/Na+-ATP酶活性 酶活性, 细胞膜上的K+/Na+-ATP酶活性,干扰 肝细胞的功能, 肝细胞的功能,在胆汁中形成不可溶性 的复合物等不同途径直接导致肝损伤, 的复合物等不同途径直接导致肝损伤, 也可选择性破坏细胞成分, 也可选择性破坏细胞成分,或与大分子 物质共价结合,干扰细胞特殊代谢途径, 物质共价结合,干扰细胞特殊代谢途径, 诱导免疫变态反应,间接地引起肝损伤。 诱导免疫变态反应,间接地引起肝损伤。
脂肪肝型 脂肪肝型
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充满甘油三脂, 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充满甘油三脂,或脂肪小滴 分散在整个细胞浆中。 分散在整个细胞浆中。 以四环素和丙戊酸最常见。 以四环素和丙戊酸最常见。
其他类型
肝血管病变 1、肝紫斑病 2、肝静脉血栓形成 肝小静脉闭塞症(VOD) 3、肝小静脉闭塞症(VOD) 肉芽肿性肝炎 药物引起的肝肿瘤
慢性肝炎型
慢性肝炎型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极为相似,可以轻到无症 慢性肝炎型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极为相似, 而重到发生伴肝性脑病的肝功能衰竭。 状,而重到发生伴肝性脑病的肝功能衰竭。生化表现与 慢性病毒性肝炎相同,临床还可伴有发热、皮疹、 慢性病毒性肝炎相同,临床还可伴有发热、皮疹、甲状 腺功能异常、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痛、痤疮、 腺功能异常、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痛、痤疮、门脉性肝硬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甘油三酯增高、 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甘油三酯增高、低血糖等肝外 表现. 表现. 引起的常见药物有乙胺碘呋酮、心舒宁、阿霉素、 引起的常见药物有乙胺碘呋酮、心舒宁、阿霉素、雌激 素制剂等。 素制剂等。
小结
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 直接或通过免疫机制间接引起肝损害。 任何病人在用药过程中或以后出现肝损害,应 考虑DILD可能,并及时停用可疑肝损药物。 考虑DILD可能,并及时停用可疑肝损药物。 停药后多数病例能自然恢复。 各种保肝、利胆、降酶和护膜药物均可使用, 酌情选用2 酌情选用2-3种即可,但疗效难以肯定。 激素仅用于少数有特殊适应症的病例,不可滥 用
药物性肝炎
讲义目录
概念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预防 治疗
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Hepatopathy 药物性肝病(Hepatopathy by Drugs)或者药 Drugs)或者药 物性肝损害(Drug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injury):是指某些药物经 injury):是指某些药物经 过口服、肌肉注射、皮内或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导 管介入疗法、外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对肝脏产生损害, 出现类似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或体征,国内资料报告药物性肝病发病率占所有药物 反应的10%~15%。 反应的10%~15%。
④ 甲、乙、丙、丁、戊、庚等各型肝炎标志均阴性, 庚等各型肝炎标志均阴性, 并能排除其他因素引起肝内淤胆或肝细胞损伤。 并能排除其他因素引起肝内淤胆或肝细胞损伤。 再次应用相同药物,可再度发生肝损害( ⑤ 再次应用相同药物,可再度发生肝损害(慎用此 法) 。 具有肝内淤胆或肝细胞损害的病理改变, ⑥ 具有肝内淤胆或肝细胞损害的病理改变,但不符 合其他疾病所致。 合其他疾病所致。 再加其他项的任何两项, 凡具备上述 1 和 4 项,再加其他项的任何两项, 即可考虑药物性肝病。 即可考虑药物性肝病。
病理表现
药物性肝病的病理表现为肝细 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 胞坏死、胆汁淤积, 沉积或慢性肝脏炎症及肝硬化。 沉积或慢性肝脏炎症及肝硬化。
可预测的肝损伤
指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有损害,作用其 指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有损害, 特点是: 特点是: 肝脏损害的程度与药物剂量大小和疗程有关。 ①肝脏损害的程度与药物剂量大小和疗程有关。 可复制动物模型。 ②可复制动物模型。 发病率高。 ③发病率高。 可将其分为直接损伤型和间接损伤型, 可将其分为直接损伤型和间接损伤型,前者为 可损伤肝细胞所有成分,如四氯化碳、氨甲喋呤、 可损伤肝细胞所有成分,如四氯化碳、氨甲喋呤、红 霉素过量等, 霉素过量等,后者为选择的损伤肝细胞某一细胞器或 干扰某一代谢过程,如乙硫氨酸等。 干扰某一代谢过程,如乙硫氨酸等。
诊断
① 用药后1--4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肝内淤胆或肝细胞 用药后1--4 或更长时间) 损害的临床表现。 损害的临床表现。 ② 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 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 ③ 发病初期外周血嗜酸性细胞上升(达6%以上)或白细 发病初期外周血嗜酸性细胞上升( 6%以上 以上) 胞增加。 胞增加。
不可预测的肝损伤
一些药物性肝损伤,仅发生在少数的服药人群中,认为 一些药物性肝损伤,仅发生在少数的服药人群中, 系机体特异性反应, 系机体特异性反应,常与药物剂量无关,损害较弥漫, 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和嗜酸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代表了药物过敏。与免疫机制有关 代表了药物过敏。与免疫机制有关。 与免疫机制有关。 其特点: 肝损害与用药量、疗程无关; 其特点:①肝损害与用药量、疗程无关;②不能复制动 物模型; 发病率较低,如常见药物有苯妥英钠、 物模型;③发病率较低,如常见药物有苯妥英钠、阿奇 霉素等。 霉素等。
引起肝损的药物分类
抗结核药32.7% 抗结核药32.7% 中草药23.4% 中草药23.4% 抗肿瘤药 10.9% 解热镇痛药9.0% 解热镇痛药9.0% 抗霉菌药6.3% 抗霉菌药6.3% 抗生素 6.1% 心血管药3.0% 心血管药3.0% 激素类药 2.6% 抗病毒药1.5 抗病毒药1.5 % 抗甲状腺及糖尿病药1.3% 抗甲状腺及糖尿病药1.3% 其他 3.3%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原则
1.在治疗各种疾病的用药过程中,特别是患者 1.在治疗各种疾病的用药过程中, 在治疗各种疾病的用药过程中 原有肝病或患有累及肝脏的其他疾病时, 原有肝病或患有累及肝脏的其他疾病时,必须 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副反应; 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副反应; 2.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禁止滥用、多用、长期 2.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禁止滥用、多用、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和大量用药; 和大量用药; 3.对有可能肝损害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要定 3.对有可能肝损害的药物 对有可能肝损害的药物, 期检查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亚临床肝损害, 期检查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亚临床肝损害, 特别是年长、营养不良,酗酒者尤要警惕; 特别是年长、营养不良,酗酒者尤要警惕; 4.凡有药物性肝损害病史者,须避免再给与相 4.凡有药物性肝损害病史者 凡有药物性肝损害病史者, 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 ;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型
临床较为常见,以肝细胞坏死为主时,临床 临床较为常见,以肝细胞坏死为主时, 表现酷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常有发热、乏力、 表现酷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常有发热、乏力、食 欲不振、恶心、 欲不振、恶心、肝区不适及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 高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衰竭、 高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衰竭、出现进行性 黄疸、 黄疸、出血倾向和肝性脑病
预后
如及时诊断,及时停药,预后多数良好。大 如及时诊断,及时停药,预后多数良好。 多数于1 个月内肝功能逐渐恢复, 多数于1-3个月内肝功能逐渐恢复,但若延 误治疗,病死率可高达10 左右。 10% 误治疗,病死率可高达10%左右。 慢性肝内胆汁淤积型肝功能损害, 慢性肝内胆汁淤积型肝功能损害,若黄疽迁 延而发展到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后, 延而发展到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后,其预后一 般不良。 般不良。
糖皮质激素
1.存有争论,多认为仅用于少数有特殊适应症的病 1.存有争论,多认为仅用于少数有特殊适应症的病 例,不可滥用。主要用于利胆,短程给药。 2.用法:强的松30-45mg/d,3-5天后,若BIL下降402.用法:强的松30-45mg/d,3- 天后,若BIL下降4050%,剂量减半,以后每天减5mg,总疗程控制 50%,剂量减半,以后每天减5mg,总疗程控制 在12天。对无效病例,最多用7天。 12天。对无效病例,最多用7 3.激素试用:FHF、肝内胆汁淤积、慢活肝、肉芽 3.激素试用:FHF、肝内胆汁淤积、慢活肝、肉芽 肿肝炎和肝紫癜病
肝内胆汁淤积型
胆汁淤积为主的药肝,其临床与实验室 胆汁淤积为主的药肝, 表现与肝内淤胆、肝外胆道梗阻、 表现与肝内淤胆、肝外胆道梗阻、急性胆管炎 相似,有发热、黄疸、上腹痛、瘙痒、 相似,有发热、黄疸、上腹痛、瘙痒、右上腹 压痛及肝肿大伴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ALP明 压痛及肝肿大伴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ALP明 显升高,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显升高,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发病机制
1.药物在肝内进行代谢,通过肝细胞 药物在肝内进行代谢, 光面内质网上的微粒体内一系列的药物 代谢酶(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 代谢酶(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 经过氧化、 经过氧化、水解等形式形成相应的中间 代谢产物(第一相) 代谢产物(第一相),再与葡萄糖醛酸或 其它氨基酸结合形成水溶性的最终产物 第二相) 排出体外。 (第二相),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