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作品简介
浅谈徐悲鸿之作品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美术鉴赏》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徐悲鸿之作品——《奴隶与狮》姓名:何亚龙学号: 201046910201专业班级:经贸1002班学期: 2011年10月22日浅谈徐悲鸿之作品——《奴隶与狮》摘要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在其仅有的几十年的艺术道路上,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其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其作品之一《奴隶与狮》运用强烈的对比、入微的细节刻画,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具有多方面价值的油画。
本文就该作品做一些简单的鉴赏。
关键字:徐悲鸿美术画家鉴赏正文:关于《奴隶与狮》这部作品,有一条新闻可以说明其价值之珍贵。
这条新闻的大致内容是“徐悲鸿于1924年创作的油画《奴隶与狮》昨日(2006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388万港元成交,远远超出此前3200万港元的估价,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新纪录……”5388万港元,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通胀严重的时期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该作品的价值可见一斑。
在谈这部作品之前,有必要对徐悲鸿大师做一个简介:徐悲鸿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上主张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美术艺术人才。
在绘画上,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和中国画。
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炼、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油画长于人物、风景,做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善画马。
1895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岁时父亲病故,为养家糊口,在故乡彭城中学担任图画教员,同时在始齐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教习图画。
之后进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又先后留日法、游西欧,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国画、油画创作。
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立北平艺专校长。
徐悲鸿早期代表作《康南海六十行乐图》欣赏
徐悲鸿早期代表作《康南海六十行乐图》欣赏徐悲鸿是20世纪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建国后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就是在徐悲鸿的主导下而创立的。
徐悲鸿是江苏人,出身贫苦,但热爱艺术。
17岁时,徐悲鸿来到上海,接触了西洋绘画技法,并对水彩、擦粉等绘画技法产生了兴趣。
徐悲鸿在20岁时认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康有为。
时年康有为居住在上海,十分赏识徐悲鸿的才华,并称赞徐悲鸿“写生入神”。
康有为还指导徐悲鸿临碑学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谊。
徐悲鸿为了报答这份知遇之恩,在康有为60寿辰的时候,画了这幅《康南海六十行乐图》。
徐悲鸿康南海六十行乐图整幅作品学习借鉴了当时擦粉画的手法,人物面部神态表情十分生动传神。
在构图上借鉴了当时上海滩广告画的表现手法,讲肖像人物置于真实景物中描绘。
画中中部老者为康有为,周围环立者是他的妻妾和子女。
康有为在艺术欣赏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曾经编写《广艺舟双楫》论述历代书法碑学流传演变。
康有为十分满意徐悲鸿为他画的这幅作品,将徐悲鸿介绍给北京教育界高官,才有了徐悲鸿留学法国。
徐悲鸿康南海六十行乐图局部肖像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传统门类。
历史中的肖像画或全身或半身大多为脱离生活空间而独立存在,藉此来突出人物的五官神情。
徐悲鸿反其道而行之,细致地描绘了康有为一家生活的片段。
虽然徐悲鸿描绘的画面有一种经过“摆拍”似的的经营布局,但也显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中敢于创新,擅于学习的一面。
徐悲鸿这幅作品在人物塑造上,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绘画技法。
比如人物发髻、五官,有历代默形写真的影子。
但在人物衣饰褶皱处理上,已经运用了水彩表现光影变化的特点。
康有为手持一把鹅毛羽扇,颜色由深入浅而微妙变化,最后在羽扇的边缘处形成高光。
这一区域性的高光,使得整幅画面在欣赏时,仿佛有一道光打在康有为身上,突出了康有为在画中的中心地位。
徐悲鸿康南海六十行乐图局部这幅《康南海六十行乐图》代表着徐悲鸿留学法国之前的艺术成就,也代表着当时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在艺术的探索与包容方面,已经伫立潮头,成为接受新思想、新技法的中心。
徐悲鸿奔马大邮票资料及徐悲鸿简介
【藏品名称】2.8米巨幅钞卷版徐悲鸿奔马邮票【藏品规格】整体规格长281cm宽93cm【画心规格】长181cm,宽81cm【发行数量】中国邮政特批发行1.5万套【发行单位】中藏联盟网【发行价格】2980元【相关证书】365防伪标识、收藏证书、防伪证书徐悲鸿主要作品介绍: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群马》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
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史上最大尺幅邮票,相当于“80猴票”3126倍史上最珍贵钞券邮王,特批采用专用钞券纸及印钞工艺,面积相当于122张百元大钞史上最高成就奔马巨作,首次1:1复活徐悲鸿亿元国宝奔马史上最稀少官方发行生肖邮票,中国邮政特批发行仅1.5万套,是猴票的1/33372年,三次重生,徐悲鸿国宝《奔马》问世,复活、新生!藏品名称:2.8米丝绸钞卷版徐悲鸿奔马邮票【藏品简介】邮票图案为徐悲鸿艺术成就最高代表作《奔马图》:六匹骏马千姿百态,倜傥洒脱,或奔腾跳跃、或腾空而起、或奋勇向前,如长江、似黄河一样咆哮着,一往无前,奔腾不息,令人叹为观止!它象征中华民资蓬勃昂扬的民族精神,更是对盛世中华的赞美和讴歌。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知识讲解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八雅轩丨 艺术经典 徐悲鸿巨作 田横五百士 赏析
八雅轩丨艺术经典徐悲鸿巨作田横五百士赏析摘要:一、画作简介二、创作背景三、主题解析四、艺术价值五、总结正文: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画坛杰出的画家和绘画教育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民族内涵。
本文将赏析徐悲鸿的一幅巨作——《田横五百士》,通过分析其创作背景、主题及艺术价值,来揭示这幅画作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画作简介《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于1930年完成的一幅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
画面描绘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景,着重表现了不屈的激情,体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主题。
此画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二、创作背景徐悲鸿创作《田横五百士》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
画家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田横是秦代末年齐国的旧王族,继田檐之后为齐王。
汉高祖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小岛上。
刘邦听说田横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去说服田横,赦他的罪,召他回来,欲封其王或侯。
但田横在走到尸乡时,终因不肯屈服于刘邦的淫威而自杀。
岛上五百壮士得知后也随其后而自杀,表现了田横及其子民的威武不屈的高节。
三、主题解析《田横五百士》着重刻画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时的不屈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
画中人物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通过对田横故事的重现,展现了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崇高品质和民族精神。
这幅画作不仅是徐悲鸿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
四、艺术价值《田横五百士》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徐悲鸿运用精湛的油画技艺,生动地再现了田横故事中的场景,使观者感受到画中人物的不屈精神。
这幅画作不仅展示了画家在艺术技巧上的高超水平,更传递出强烈的民族情感。
五、总结《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画作。
通过讲述田横的故事,画家歌颂了民族英雄的威武不屈精神,传达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这幅画作不仅表达了徐悲鸿个人的艺术追求,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精编版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作品简介ppt课件
此画作于1935年,就 是那一年,大师与孙多 慈轰轰烈烈的师生恋被 迫结束。徐忍痛别离之 后,借《诗经》抒情, 以庄姜自比,画了这幅 《燕燕于飞图》隐晦表 达相思之苦。提识曰 “乙亥初秋,写庄姜燕 燕于飞之诗以遣悲怀”, 下扣一枚殷红的“悲” 字心形印
《燕燕于飞图》
17
四、个人评价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的画家,卓越的艺术教育 家。他继承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吸取了西 洋古典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他的作品表现 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倾向,他在解放以前即参加了中 国人民争取民主的运动。他在艺术教育事业上有极大的贡 献,他以现实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对艺术天才的无比热爱与 关心,培养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美术家。他在艺术创造上勤 练笃学的精神,足为大家模范……
徐悲鸿简介及其作品赏析
1
目录
一.个人简介 二.艺术之路 三.作品赏析 四.个人评价
2
一、个人简介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 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 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 术教育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 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 国水墨画。
3
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 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1927年回国,先 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 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 学院院长等职。
12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 1938年,被誉为徐悲鸿最具 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 表作之一,整幅画作高3米, 宽0.62米。1938年展出时, 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 作”。
《巴人汲水图》是一幅真 实记录民众阶层生存景象的 艺术珍品,其意义最突出体 现在其现实性。
绘画作品简介怎么写800字范文
绘画作品简介怎么写800字范文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徐悲鸿的《八骏图》。
里面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徐悲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他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精研素描与油画,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他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徐悲鸿画马,堪称一绝。
他很喜爱马,最早也是以画马闻名的。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及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经常在山乡和有马的地方对真马写生,马的速写稿不下千幅。
所以他下笔时能作到“全马在胸”,笔墨酣畅。
徐悲鸿画的马落笔有神,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盘骨强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
他以周穆王八匹名马为题材所画的《八骏图》,成为这位艺术大师的不朽名作。
而其最著名的则是《九方皋相马》,现藏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在徐悲鸿笔下的马,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
他常借画马抒怀,有所寓意,以寄托自己的悲哀、忧郁、希望和欢乐。
这从画面和画上的题词即可清楚地看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上世纪40年代初,徐悲鸿在抗日战争的战火纷飞中,只身远走南洋,4次举办作品展览,将卖画的全部收入捐献给失去家园的祖国难民。
他在一幅马画上题词:“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
”表达了主张积极抗日的愿望。
1944年在重庆中央大学授课并筹备中央美术学院时,他把卖画的收入多用来帮贫寒的学生、教师和文化界人士,而自己却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
他在一幅侧面奔马画上的题词是:“问汝健脚果何用,为觅生活竞日驰”,反映着当时的现实境况。
1953年,徐悲鸿在北京故居,欢快地挥动墨汁淋漓的画笔,只用了十几分钟,便画出了一匹栩栩如生、四蹄腾空的奔马,并题写道:“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
近现代名家徐悲鸿作品赏析
名字由来
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原名徐寿康,6岁时便跟着父亲 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17岁就先后在家乡三所 学校担任图画教师。有一次,徐悲鸿到一个亲友家去 吃喜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缎,徐悲鸿却穿了 一件布大褂,因而遭到别人的奚落。从此他愤世嫉俗, 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 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他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 看不起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 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 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并发奋绘画,终于成了闻名中外 的艺术大师。
自幼习画 艰难求索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 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 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 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 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 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 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还能为乡里人写
国画大家
徐悲鸿
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 美术教育家、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 陵三杰”。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 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 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 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 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 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 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 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 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 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是这位古老艺术家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幅画的主题是三匹马的奔腾,给人一种震撼的印象。
画中的马的体型完美,线条流畅,画面中散发出一种激情的力量,尤其是那三匹奔腾的马,更是暴力而慑人,使整幅画充满生机和力量。
画面上还有一些农事和农具,它们起着修饰作用,更加彰显了农民艰苦奋斗的生活现实。
有一匹马带着重载而疲倦而行,清晰反映出苦难和勉励。
另外三匹奔马,则体现出昂扬向上和抗拒苦难的精神力量。
此外,徐悲鸿还在画面中采用了朴素但不失热闹的构图手法,充分体现新式的绘画艺术技巧。
他刻画的马的姿势、动作、表情,全都十分真实、深情弥漫,使得画面完整活泼自然、带有生命力。
而他用色更是灵动,把空气教照到了画面中,使得画面活跃有力。
《奔马》画中的艺术技巧,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徐悲鸿的绘画魅力。
他的画面富有感染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精神上的力量,这是徐悲鸿绘画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
《奔马》是徐悲鸿绘画艺术的典范之作,它将他的创作理念的高度融入到画面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生动性,充分彰显了现代艺术的精髓。
它不仅是中国古老的艺术精神的完美结合,也是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PPT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 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 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 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 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 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 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 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 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 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 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 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 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作品欣赏
1、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以宏大 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 与毅力。
2、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 自《史记· 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 的气慨,撼人心魄。
3、浴 此幅作品属作品欣赏
徐悲鸿奔马图欣赏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 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 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 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 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 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1、立体效果强。强烈的立体效果是很 突出,头部使用阴阳明暗来表现,中国 画的笔墨、造型语言是很明显的。
2、造型上比较夸张。 画中的马和自然的马比 较,比如颈部较长,腿 部细而且高,都体现出 “天马”善于奔跑,驰 骋疆埸,勇猛精进的特 色。尤其是马的鬃尾处 在剧烈运动中向上飘扬, 奋力摆动。
3、突出特点。特 别是对于马的骨骼 肌肉结构特点。例 如马头鼻骨,面部 阴阳转折面是很符 合马的生理特点的, 就连胸部肌肉也无 不体现出骏马的矫 健。
4、民族特色比较显著。用笔用墨完全是中国化的,鬃尾一般是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
在上海,吴仲熊将任伯年父子女遗作未装婊者数 10幅赠与徐悲鸿,为徐悲鸿生平最快意事之一。
老 妇
像
一
九
二
二
睡
年
儿
作
一 九二 八 二 年 作
南京古居 合影
1928居南京丹凤街,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 任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28年徐悲鸿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在上海创 办“南国艺术学院”,徐悲鸿任该院的美术系 主任。
1934年徐悲鸿在苏联列宁格勒举办《中国绘画展》1941作巨幅奔 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
1936离南京,再赴广西。 1937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 1938暑期,主持广西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
1939赴新加坡举行徐悲鸿画展,将卖画收入全 部捐献祖国灾民。
1940在印度国际大学和加尔各答举村徐悲鸿画 展。泰戈尔盛赞其作品旨趣高奥的形象及有韵 律的线条和色彩独具民族风格。
1918年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这是当时的合影
1919年 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 徐悲鸿凑足赴法留学的费用
1925赴新加坡,为侨领陈嘉庚及 创办的厦门大学作画。冬尽,回 到中国。
西 山 古 松 柏
一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九
一
八
年
作
1921年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 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天降大雪。 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
2、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 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 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3、浴
此幅作品属大师早期创作中尺幅最大、保存完好、 最为精彩的油画。
徐悲鸿其它作品欣赏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作品以雄浑大气、沉稳严谨、塑造性强等特点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对其书画作品进行研究。
一、画作1. 《奔马图》这幅画作于1929年,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上一匹奔腾的骏马,显得威武有力,神态慷慨激昂,腾空而起,飞驰欲飞。
画家通过线条的运用和优美的姿态,充分表现了马的雄浑、自由、完美,并且将其与中国民族的精神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2. 《黄河大合唱》这幅画作于1950年,是徐悲鸿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
画面上黄河的波涛汹涌,奔腾不息,而壮丽的山河和炫目的阳光给人以愉悦。
画家以强烈的色彩、壮观的气势,描绘了祖国的浩瀚与壮美,抒发了他对祖国的深情。
3. 《汉宫秋月》这幅画作于1938年,是徐悲鸿所画众多花鸟画之一。
画面上三个清秀的女子穿着汉代的衣裳,身姿轻盈,宛如天女下凡,玩赏着秋月。
画家用功夫刻画女子的细节,如衣纹、脸部、发髻等,以细腻的线条和优美的色彩,呈现出高贵华丽和典雅秀丽的气质。
画面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书法作品徐悲鸿的书法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件是《赤壁赋》。
他在书写过程中,极具气势地挥笔,用“奇筆異香”来表现文章的艺术韵律。
此作品中的笔法刚柔相济,毫不拖泥带水,将诗意和笔墨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书写风格。
2. 《七绝》此作品是徐悲鸿教导学生过年练习的一幅书法作品,其特点是字迹工整、气势雄浑、线条简洁,整体呈现出一种快意自如的情感和墨客风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嵩岳扇》此作品中,徐悲鸿以书法的方式书写了山东嵩岳庙的名字,整体线条流畅、构造平稳,表现出一种庄严恢弘的气势,赋予了这些字更深的文化内涵。
总而言之,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巨匠,其书画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技艺和浑厚的文化底蕴,更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意蕴,在艺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课件
目 录
• 徐悲鸿简介 • 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 •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及贡献 • 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观念 • 徐悲鸿的意义和价值
contents
徐悲鸿的个人背景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 1895年出生在宜兴县。
徐悲鸿幼年随父读书, 后跟随父亲学习画画。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 耕半读的村塾老师, 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
01
02
03
融合中西艺术
他认为中国艺术有很好的 传统,但也应该借鉴西方 艺术的优点,将两者融合 起来。
重视写生
他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认 为只有通过对自然和生活 的观察和体验,才能真正 理解艺术的本质。
表现人民生活
他的作品常常表现普通人 民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 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热 爱。
与其他艺术家的比较和交流
《九方皋》
总结词
这幅画以九方皋为主角,表现了 他在寻找千里马的故事中的智慧 和毅力。
详细描述
徐悲鸿通过描绘九方皋的形象, 展示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画中的马匹栩栩如生,象征着追 求真理和完美的精神。
《竹林七贤》
总结词
这幅画以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为题材, 表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智慧。
详细描述
对后世的传承和发展
丰富的艺术遗产
徐悲鸿留下了大量的绘画、素描、水墨画等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为研究和传承中国 美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艺术教育价值
徐悲鸿的作品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绘画技巧、艺术理念和创作精神都为艺术 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THANK YOU
将西方绘画的写实和东方绘画 的意境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 的艺术魅力。
徐悲鸿作品集
著名的油画有《徯我后》、 《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 方皋》、《愚公移山》、《会 师东京》等。徐悲鸿画马为世 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 布避设色,均有新意。1952年 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 部珍藏,捐献国家。平生积极 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 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 不了少优秀人才。1953年卒于 北京。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 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其代表 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 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 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 《初伦杰作》、《悲鸿素描 集》、《悲鸿油画集》、《悲 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1937年作《雄鸡》
1 9 4 6 年 作 《 松 树 》
1
9
4 2 年 作 《 竹 鸟》
பைடு நூலகம்
《西冷印社》1939年作
《喜马拉雅山远眺》1941年作
《雨景》 1941年作
《夜郎景色》
《钟馗酒饮图》
《梁家彬先生像》1928
徐悲鸿其他作品一览
古寺晨雾
•
徐悲鸿 (1895-1953),现代绘画 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 从父习画。年甫弱冠,东渡日本, 翌年赴法,师事达仰,继入徐梁学 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1年游学 德,1927年归国,任中大艺术教授。 1933年在巴黎画展,法政府选购十 二幅,辟专室陈列。旋赴欧,在德、 意及苏联举行画展。抗战后,屡在 国内广州、长沙以及香港、印度、 星洲等各地为救济祖国难民,举办 画展。历任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 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 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 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 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 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 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 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 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 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长于国画、 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 传神。
徐悲鸿的代表作
徐悲鸿的代表作徐悲鸿的代表作导语:对于徐非鸿可能学美术或者是艺术系的人来说也许更熟一些,必竟都是艺术圈里的。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先生最著名的作品《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
徐悲鸿的作品有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箫声》、《睡》、《陈散原像》、《桂林风景》、《黄山》、《老妇》、《女孩》、《持棍老人》、《河边》、《沉睡的维纳斯》、《父徐达章像》、《风景》、《小孩》、《静物·水果》、《蔡公时被难图》等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奔马图》、《牛》、《梅花》、《春之歌》、《落花人独立》、《松》、《雪》、《逆风》等素描:《狮吼》、《自画像》、《画龙点睛》等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
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
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的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
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代表作介绍: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
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
如今徐氏故乡——江苏宜兴市新建的“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里,陈列了徐悲鸿先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画作品(包括青少年时期的习作、成名以后的作品、信扎等)。
徐悲鸿生平及作品
徐悲鸿的故事
著名画家徐悲鸿在留学法国期间,有人向他 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 料,即使把他送到天堂去,也成不了才。”徐悲鸿 听候用愤怒的眼光盯着这位洋人说:“那好,我代 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 业结束后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之 后,徐悲鸿勤奋学习,刻苦攻读。后来,徐悲鸿的 画在巴黎展出,轰动巴黎美术界。那位洋人,不得 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徐悲鸿有一个座右 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真 假 美 鬃 马
徐 悲 鸿 纪 念 馆 藏 《 为 谁 张 目 》
某公司拍卖《猫》
拍卖价:RBM:3,465,000元
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举办义
卖中(在倡重者者物画功人皋《《逝作今画华绘师兼继融、长徐习工1学美院艺训材》奔徐世品9中展人画法蓄之之肖于半术诗习术美1他、马悲练。后。悲9国, 民 上 造 并 , 像 人"读学年文油作术画长《 》鸿和 代 ,。鸿美宣 共 , 化 收 不 , 物, 院赴书 画 品 系家期漓 等艺现 表 北擅术传 和 徐 。 , 佳 造 、法并 院画 、 。 主(,从江 。术实 作 京长家支 国 悲 对 者 型 风"国1自 长, 素 任1美事春 有文主 有 建素尽98协援建鸿中改精景9留21修。描、术美雨多集5义:有描精79会抗立主国之练,学~1年素,中1教术种》》的油徐、微69)日后张画,、作,年回描3并央1育教画、等创画悲油、93主5。任现主未准品入1国。年游大家育3集。《《作鸿画致9席重中实张足确体)上,2起历学1。,、田晨1思纪、广399、返华主者,现"海先年,西艺1江教研横曲5想念中大古73中中全义增注了入复后先年欧术苏学究五》年,馆国法"央央美之爱国重巴后旦任留诸系。宜上9文百、培,画之月美大术,国美线黎在大上学国教反兴主集士《养集佳。2术学 , 西 主术与国法学海日,授对人张6出》泰了中其者日学艺 强 方 义工 面立法 南国本观、因。严版戈、一保守素卒院术 调 绘 和作 的美、文 国学摹北循自格。尔《大存之描于院系 写 画 人者 结术比系 艺习、京守幼的著像九批展,多北长任 实 可 道协 合学利, 术美研大旧随基有》方美出垂作京等教 , 采 主会 ;校时半 学术究学,父本、术其绝人。职。 提 入 义油。、,注。
徐悲鸿《奔马图》鉴赏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作品简介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汉族,江苏宜兴人。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的骏马画中以马尾和鬃毛最为精彩,也最容易看出问题,如果马尾和鬃毛画得笔飞墨舞,质感、运动感极强烈,笔法生动简练。
《骏马图》配置在有金色装饰的栗红色画框中,画面高84厘米、宽58厘米。
画上的骏马昂首嘶鸣,鬃毛飞扬,口露利齿,作奋蹄企足状。
此画的笔力刚健,用笔简练,姿态生动,气势非凡,是当年徐悲鸿画作中的精品。
此画作于1942年,当时日军占领了大片的中国土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徐悲鸿以画骏马寄托救国的豪情,曾引用杜甫诗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用来题写在《骏马图》上,显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精神。
《飞马图》是绘一骏马急驰飞奔的情景。
徐悲鸿画马注重写生,特点鲜明,常在马的头部留一道空白,或者施一笔白粉,表现出头部的高光,以增强立体感和质感,马的颈部和腹部弧线粗重,表现肌肉的力度,而鬓毛和马尾在运笔施墨上杂而不乱,表现出马奔跑时鬓毛飞扬的潇洒。
而徐悲鸿晚年绘马技术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幅图中马的轮廓以线塑形,线条勾勒准确,笔墨淋漓洒脱,展示出徐悲鸿深厚的线描功力。
马的各部位以浓淡墨晕染,在笔墨深浅变化和层次中,表现西画所强调的明暗关系,体现徐悲鸿一贯主张的“西为中用”,“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
徐悲鸿的飞马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有力、刚劲的气息。
《奔马图》,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
徐悲鸿山河百战归民生的真品释文
徐悲鸿山河百战归民生的真品释文《徐悲鸿山河百战归民生的真品释文》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他的作品不仅有着艺术的魅力,更是凝聚了他对民族命运的责任与关怀。
其中,他的作品《山河百战归民生》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经典之作,展现出了他对中国农民的深情厚意。
本文将对这幅画作的真品进行释文,以探索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山河百战归民生》原作为144×342厘米的巨幅宣纸,表现了中国农民长期默默付出、艰辛努力的形象。
画面上绘制了一群农民,他们身穿劳动服,挥舞着农具,蓬勃健康地工作着。
画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这群农民的面孔——他们神情坚定,目光坚韧,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徐悲鸿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向世人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
整幅画面中,徐悲鸿采用了浓墨重彩的手法,以充分表达农村生活的真实与质朴。
他以饱满有力的笔触描绘了沉甸甸的大地和蓬勃生长的农作物,展现出了山河壮美和丰饶的自然景观。
同时,在人物的描绘上,他通过处处透露出的动态和光影变化,表达了画中人物的阳刚之气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这幅画所传递的信息不单单是对农民的赞美,更体现了徐悲鸿的思考和关切。
他通过这幅画作,要向世人展示农村人民的力量和生命的韧性。
他觉得,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和顽强拼搏,中国社会才能积累足够的力量去进行百战百胜的奋斗。
《山河百战归民生》所传递的力量也引发了人们对农村问题的关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发展空间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徐悲鸿通过这幅画作构建了一个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他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并关心农民的生活,并为农村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同时,这幅画作还体现出了徐悲鸿对艺术教育的思考。
徐悲鸿认为,艺术不应该只是独乐乐,众乐乐的享受,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艺术家应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