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作品鉴赏1
徐悲鸿《四喜图》赏析
徐悲鸿《四喜图》赏析
徐悲鸿《四喜图》赏析
喜鹊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之一。
徐悲鸿曾在不少场合以喜鹊图赠友表达美好寄托,可见其笔下的喜鹊形象正暗含了“喜上眉梢”、“捷报频传”等美好心愿。
此《四喜图》四屏为徐悲鸿1942年春日赠与伯诚先生之作。
1941年徐悲鸿在海外举行画展,支援国内抗战和救灾。
1942年经缅甸回国,一月,道出云南保山,举行画展。
五月,在昆明举行劳军画展。
此四屏《四喜图》正是徐悲鸿在此期间所作。
徐悲鸿交友广泛,对这位“伯诚先生”能以四屏相赠,概是关系较为密切的友人了。
是时,徐悲鸿在昆明有一友人名为赵诚伯,《四喜图》上款者或为此人,有待于考证。
《四喜图》中四只喜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柳树树干,浓淡晕写,辅以线条,颇有气势;柳树枝条,刚劲流畅,树静枝拂,鹊跃纸面,喜鹊与所栖树枝浓淡墨色的节奏变化甚妙。
如此讨喜的题材在拍场上表现良好:嘉德2003年秋拍会上徐悲鸿的《四喜图》以51.7万元成交;香港佳士得2005年秋拍会上,徐悲鸿创作于1941年、画赠
学生陈达琚的《四喜图》单件精品取得了200多万的好成绩;同在该场的徐氏《双喜》也以89.04万元成交。
《四喜图》常见,而四屏《四喜图》则甚为少见,有识者当藏之。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知识讲解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奔马图》作品欣赏
徐悲鸿《奔马图》作品欣赏泼墨起画,重在画魂,“魂”可以是所画事物的神韵,可以是透过表象的内在本质,也可以是画者的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一副拥有灵魂的画作,会让我们越看越有韵味,仿佛画中的事物是活的一般,能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与洗涤,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画中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相反,如果一副画只有形而没有灵魂,那么它就如一只花瓶般,空有华丽的外表,内心不含任何价值,虚有其华,就只能是一幅画,一幅简单的画,一副让人看一遍就不会再想看第二遍,甚至看过就忘了的画。
它除了表面的观赏性外,不具任何实在意义,更让人提不起它的艺术性及其远远超过表象的内在价值。
徐悲鸿的《奔马图》这幅画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俊美、雄壮、气势磅礴、精神抖擞、生机盎然、充满活力,从图中可以看出马首迎风高昂,无所畏惧,马鬃浓密舒展,迎风而摆,颇有所向披靡,英姿飒爽的味道,其次,雄健的肌肉随奔跑的节奏而起伏,四条腿踏沙驰骋。
整体给人一种积极自由,一往直前,势不可挡,威风凛凛的感觉,颇有天下任我驰骋,万里黄土皆在脚下的豪迈。
在这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
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圆润饱满很有弹性,富于动感。
整体将它“志在千里”,势要冲破一切束缚的精气神跃然于纸上,细看不禁让人无限遐想前景的大好一片。
从技法看,作者借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墨色与画纸的明暗对比,看上去仅寥寥几笔就将骏马的骨骼,神态勾勒的淋漓尽致,从整体来看,整幅图前大后小,极具视觉效果,仿佛一匹骏马就要从纸中迎面奔来。
从中也不难看出徐悲鸿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的把握和运用已达到变化自如的境界。
一说到马,我们总会想到草原上那些或低头食草或尽情的奔跑的马儿,轻松,惬意,自由自在,然而,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松鹰赏析
徐悲鸿松鹰赏析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松鹰》作品更是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就来对徐悲鸿的《松鹰》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从作品的背景和题材来分析。
《松鹰》是徐悲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它的目光坚定而锐利,身姿挺拔,栩栩如生。
而在鹰的下方,则是一棵挺拔的松树,枝叶茂盛,树干粗壮,给人以挺拔刚毅之感。
整幅作品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了鹰和松树的形态,没有繁复的装饰,却给人一种朴实而深沉的美感。
其次,我们来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徐悲鸿在《松鹰》中运用了许多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如用墨渲染,勾勒出鹰和松树的轮廓,运用水墨的渲染和点染,表现出了松树的树干和枝叶的质感。
整幅作品以黑白灰三种色调为主,没有过多的色彩,却能表现出鹰和松树的形态和神韵。
徐悲鸿还通过对比明暗和虚实,使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这种简洁而深刻的艺术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中国画的韵味和独特的审美效果。
再者,我们来分析作品所蕴含的内涵。
《松鹰》所表现的不仅是鹰和松树的形象,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鹰作为一种高飞的猛禽,象征着力量和自由,它展翅欲飞的姿态,给人以勇敢和坚定的感觉。
而松树作为一种顽强的树种,常常被用来比喻忠诚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徐悲鸿通过将鹰和松树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于自由和坚韧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整幅作品透露着一种豪迈和激昂的情感,给人以振奋和鼓舞。
最后,我们来谈谈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松鹰》作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和独特性,更融合了现代艺术的审美追求和内涵表达。
作品所表现的对于自由和坚韧品质的追求,也正是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
八雅轩丨 艺术经典 徐悲鸿巨作 田横五百士 赏析
八雅轩丨艺术经典徐悲鸿巨作田横五百士赏析摘要:一、画作简介二、创作背景三、主题解析四、艺术价值五、总结正文: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画坛杰出的画家和绘画教育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民族内涵。
本文将赏析徐悲鸿的一幅巨作——《田横五百士》,通过分析其创作背景、主题及艺术价值,来揭示这幅画作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画作简介《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于1930年完成的一幅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
画面描绘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景,着重表现了不屈的激情,体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主题。
此画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二、创作背景徐悲鸿创作《田横五百士》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
画家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田横是秦代末年齐国的旧王族,继田檐之后为齐王。
汉高祖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小岛上。
刘邦听说田横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去说服田横,赦他的罪,召他回来,欲封其王或侯。
但田横在走到尸乡时,终因不肯屈服于刘邦的淫威而自杀。
岛上五百壮士得知后也随其后而自杀,表现了田横及其子民的威武不屈的高节。
三、主题解析《田横五百士》着重刻画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时的不屈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
画中人物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通过对田横故事的重现,展现了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崇高品质和民族精神。
这幅画作不仅是徐悲鸿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
四、艺术价值《田横五百士》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徐悲鸿运用精湛的油画技艺,生动地再现了田横故事中的场景,使观者感受到画中人物的不屈精神。
这幅画作不仅展示了画家在艺术技巧上的高超水平,更传递出强烈的民族情感。
五、总结《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画作。
通过讲述田横的故事,画家歌颂了民族英雄的威武不屈精神,传达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这幅画作不仅表达了徐悲鸿个人的艺术追求,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精编版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两幅奔马图 一段师生情
两幅奔马图一段师生情辽宁省博物馆藏徐悲鸿《奔马图》(图一,以下简称“辽博本”),画心高115厘米,宽107厘米,画面绘一匹高头骏马昂首奔驰于茫茫原野之上。
该画右上部题“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竟爽亦徒然,子科先生惠存,乙亥(1935)危亡之际,悲鸿,”该件作品1964年4月由辽博征集人员从北京荣宝斋购人,现为馆藏二级文物,1999年经鉴定为真迹并登人辽博文物账、卡。
1998年3月在辽宁美术出版社《现代三大师――辽宁省博物馆藏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精品集》中出版。
“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竟爽亦徒然”“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竟爽亦徒然”是徐悲鸿题款中较有影响的一句话。
对它的解释目下也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忧国说”。
艾中信教授在评价“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时说:画上所题诗句,内里寄托之意十分明显,画家爱憎之情毫不掩饰地流露于画中。
如“哀鸣思战门,迥立向苍苍”,“问汝健足杲何用,为觅生刍尽日驰”,“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等,表达的是对国事、时局以至社会疾苦的深刻体会。
卢贤生先生在《一代宗师徐悲鸿》里说:徐悲鸿画马,不仅只为一般观赏,而大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之悲愤和爱国忧世的心情。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驻沪19路军与上海人民奋起抗日,徐悲鸿激于爱国热情。
画了一匹昂首屹立的马,命名为《独立》,表达出希望祖国独立强蛊的时代意识,使人感奋。
1935年,徐悲鸿画《奔马》一幅,在画上题写了“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另外一种是“情感说”。
台湾的孙多慈女士是当年“慈悲恋”的女主角,张健初先生著《孙多慈与徐悲鸿爱情画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中有孙多慈回忆她当年和徐悲鸿师生恋的内容:1935年夏,孙多慈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毕业,徐悲鸿(引者注: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也想借助庚款留学名额,将她送到国外继续深造。
徐悲鸿把自己的打算告知孙多慈时,手中正在作一幅噬奔马图》。
徐悲鸿绘画艺术欣赏有感
赏徐悲鸿书画心得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徐悲鸿早年游学于欧洲,深得西方画作之精髓,将西方油画与中国古典画法相融合,在画国画时加入油画的画法,显得更加饱满真实;在画西洋画时,时常会有国画的柔美之风,让画面增加宁静的气息。
他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中国画变得别开生面;同时,他又在素描和油画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旧社会的中国多灾多难,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民生疾苦,外敌入侵,内战不断。
徐悲鸿的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画中处处透露着对社会丑恶的鞭挞,对外敌入侵的憎恨以及寄托他对祖国的关怀与期望。
如《群马》,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
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又如《奔马图》,此画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是这位古老艺术家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幅画的主题是三匹马的奔腾,给人一种震撼的印象。
画中的马的体型完美,线条流畅,画面中散发出一种激情的力量,尤其是那三匹奔腾的马,更是暴力而慑人,使整幅画充满生机和力量。
画面上还有一些农事和农具,它们起着修饰作用,更加彰显了农民艰苦奋斗的生活现实。
有一匹马带着重载而疲倦而行,清晰反映出苦难和勉励。
另外三匹奔马,则体现出昂扬向上和抗拒苦难的精神力量。
此外,徐悲鸿还在画面中采用了朴素但不失热闹的构图手法,充分体现新式的绘画艺术技巧。
他刻画的马的姿势、动作、表情,全都十分真实、深情弥漫,使得画面完整活泼自然、带有生命力。
而他用色更是灵动,把空气教照到了画面中,使得画面活跃有力。
《奔马》画中的艺术技巧,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徐悲鸿的绘画魅力。
他的画面富有感染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精神上的力量,这是徐悲鸿绘画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
《奔马》是徐悲鸿绘画艺术的典范之作,它将他的创作理念的高度融入到画面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生动性,充分彰显了现代艺术的精髓。
它不仅是中国古老的艺术精神的完美结合,也是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完整版)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完整版)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1.作品名称:花狮子,类别:农民画,作者:张芝兰。
作品赏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
这副图画着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只稚嫩可爱的小花狮子,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爱意。
2.作品名称:蓝天,,类别:油画。
作者:康定斯基(俄国)作品赏析: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基本属于热抽象,这幅画我觉得偏意象艺术当然也有抽象的成分,首先给人的感受是充满了童趣、童真,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3.作品名称:春如画,作者:吴冠中。
作品赏析:这副作品中,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4.作品名称:自画像,类别:油画,作者:徐悲鸿,作品赏析:这是一幅油画作品,虽然是人物头像,但动态明显,侧坐的身体、扭动的头部、回转的眼神,目光凝视前方,表现了年轻画家的淡定和自信。
5.作品名称:艰苦岁月,类别:雕像,作者:潘鹤,作品赏析:这件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出现过: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如钢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轻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
个满脸稚气的十ー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美好的未来。
6.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铅笔淡彩)毕加索(西班牙)作品中毕加索用直线、曲线和交又线等丰富的线条画出了朵拉,并在衣服、头发等地方施以比较单纯的淡彩,人物周围是大面积的单纯的线条,使人物比较突出。
座椅上运用了有秩序的交叉线,表现了座椅上的纹路。
背景上布满了指向四面八方的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纵深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7.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这幅作品巧妙地利用秧歌队形成的圆形,将毛主席和拜年的农民围绕在中间,洁净的画面自然地突显了毛主席的身姿。
四周五颜六色的服装、花灯、锣鼓更加营造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1.7亿元)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1.7亿元)徐悲鸿巴人汲水图设色纸本瀚海2010秋拍成交价17136万元【作品鉴赏】中国绘画的里程碑——《巴人汲水图》赏析徐悲鸿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艺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生,他毕生以复兴中国画为己任,孜孜不倦的努力奋斗、刻苦钻研,成为一位融中西、贯古今、取得独特成就的大艺术家,他在艺术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对中国现代画坛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徐悲鸿先生从1937年8月,随中央大学迁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到1946年7月,由重庆乘“民联轮”去南京,经上海到达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他在重庆一共度过了10个春秋。
可以说,这10年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10年,完成了他人格和艺术的双重升华,对中国人物、动物、山水画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在人物画方面,徐悲鸿先生以振聋发聩之声,倡导画家以人物为主,描绘现实生活、改变泥古不化,千山一面,画中没有人物活动的落后状态。
他身体力行,拿起如椽巨笔,绘制了很多锐意革新的杰作。
诸如《巴人汲水图》、《巴之贫妇》、《愚公移山》、《张采芹像》、《洗衣》等等。
《巴人汲水图》是一幅真实记录重庆人民辛勤劳作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先生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表作之一。
《巴人汲水图》的创作成功,在当时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作品1938年展出时,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
据廖静文先生回忆“当时的印度驻华公使看过画展后,亦为作品所感染,提出购买此件作品,由于悲鸿当时生活也非常拮据,于是才同意为他重新绘制了眼前这幅《巴人汲水图》”。
徐悲鸿先生1937年因国难而流落重庆,而正是在重庆的艰苦岁月里,国难当头的大气候和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使这位本来就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画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民的疾苦,甚至把自己融汇到劳动民众之中。
水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第一要素,但在山城水却来之不易。
徐先生来到重庆,映人眼帘的第一道风景线即是一行行挑水的汉子,他们那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压弯的扁担,使画家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这块土地的重庆人世代相传的抗争精神。
徐悲鸿的马赏析
徐悲鸿的马赏析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立祥,浙江省宁波市人,是中国近代文化及新文艺运动的先驱者、理论家和实践者。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卓越人物,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尤其以“马”为题材的油画而著称。
徐悲鸿生前曾创作了大量的以“马”为题材的油画,这些作品把中国古典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气质融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他的马画不仅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而且彰显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的精髓,也是徐悲鸿作品的内在意蕴。
徐悲鸿的马画绘画技法非常独特,他善于把马画中丰富的文学内涵和绘画表现力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
他的马画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强调马的动态,他的马画中的马具有着生动的表情,能够表现出马的活力和激情;二是强调马的神态,他的马画中的马体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是强调马的气势,他的马画中的马体现出强大的气势和伟大的壮举。
徐悲鸿的“马”赏析既有着审美价值,也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将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的精髓融入到马画中,使其具有了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同时也蕴藏着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正是这种精神追求的超越,使得徐悲
鸿的马画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更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
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故事_励志故事
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故事庄严凝重的纪念馆中,一幅巨大的国画赫然摆放在最为显眼之处,画上的骏马意气风发、昂扬振奋,仿佛随时都要冲破画卷奔驰而出一样,这幅画作就是徐悲鸿著名的《奔马图》。
在这幅画里,徐悲鸿用浓墨勾勒出了一匹矫健雄壮的千里良驹,每一处线条、每一笔用墨都浑然天成。
在徐悲鸿的画作之中,总是能够诞生出一种“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豪壮气魄,总是能够迸发出“山河亩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奔腾激情。
徐悲鸿一生作画无数,无论是雄狮、晨鸡,还是骏马,无不蕴含着暮鼓晨钟般振奋人心的雄浑力量,他饱蘸浓墨所挥洒而出的,是国画的精髓,也是国人的风骨。
他的画中既有着信仰和勇气的凝聚,也有着对祖国人民无限深情的热爱。
他不仅在有生之年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饱含热忱与信念的杰出画作,还将自己收藏的千余件珍贵的名家书画、碑帖都无偿地捐献给了国家。
正如他的夫人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中所写的那样:这些作品和藏品耗尽了悲鸿毕生的心血,凝聚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在江苏省宜兴县内有一条小河叫做塘河,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名叫屺亭桥。
1895年的7月19日,徐悲鸿就出生在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徐悲鸿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能书善画,因此徐悲鸿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徐悲鸿的父亲虽是一位清贫的书生,却清高自远,认为学问应循序渐进,先知书识礼方可学画。
于是在父亲的教导下,徐悲鸿熟读四书五经后方才开始学画。
也正是因为徐悲鸿有着这样良好的学识和教养,才使得他对于事物的思考更为深刻,所以在他的画中,总是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凛然的风骨。
徐悲鸿9岁的时候开始学画,他每曰临摹一幅清末著名插画家吴友如的人物画,借此来仔细揣摩和体会古人的笔法、精髓;闲暇时,徐悲鸿还会到野外郊游和写生,在广阔的自然中体会万物的韵律和天地之美。
人物、楼台、花鸟鱼虫,在徐悲鸿的笔下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开始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练笔,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开始逐步提高,并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徐悲鸿作品鉴赏1 (1)
徐悲鸿简介
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 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 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 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 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 著名油画《 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 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 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 有新意。
原国民党元老李印泉,曾担任过云 南讲武堂校长、陕西省省长、农商 总长,云南腾冲县人。李印泉栩栩 如生的面部从结构、神情包括肤色 质感等的表现都不亚于油画写生。 对李印泉身躯的表现则与面部又反 其道而行之,身躯首先体现出的是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那如游丝 般的线条直追远古,极具感性特征, 体现出勃勃的生命律动,具有中国 传统艺术中笔墨简洁飘逸的美学特 征。
主张及其风格成就
一 强化或夸张马的鼻孔,这是奔驰之马肺活量大的象征; 二、马腿的比例较 之真马相对稍长,这正符合锋棱瘦骨的野马造型要求,善驰骋的骏马的精神主 要特征是其腿; 三、至于马蹄,则要灵活,马之跳跃全赖马蹄的灵活弯曲和 伸缩,看似一两笔简单带过,但却是徐悲鸿长时间研究揣摩的结果。他曾说过 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 活的关键; 四、脚踝骨是最难画的地方,要画出活络的感觉。造型要准确, 不懂骨骼 解剖 不行,但又不能完全照着自然形态画。 五、拂动的马鬣和马 尾,是表现马刚柔相济的风神之所在。徐悲鸿在长时间 的实笔简括地刷写出 迎风飘拂的鬣、尾,一如书写汉隶,收笔有翻转之意, 不但纤毫毕现,而且 极为逼真地展现了鬣、尾的蓬松的质感和飘动的美感。 六、徐悲鸿画马从不 打底稿。一是徐悲鸿对马的结构和运动的非常熟悉的自信,再则也说明了徐悲 鸿在进入创作时的笔墨运用和情感宣泄是一种本我的自然流露,不依傍任何家 数的笔墨语言和无拘无束的勾写,才得以构成他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 的挥洒风格,使得他笔下的骏马无不精神
浅谈徐悲鸿八骏图的美学价值 (1)
浅谈徐悲鸿《八骏图》的美学价值文人浅语摘要:《八骏图》是徐悲鸿享誉画坛的代表作,虽然关于八骏题材的画作在徐悲鸿之前早已有之,但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作者精湛的绘画技巧,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思想意义向我们展示出不一样的八骏形象,独具美学价值。
本文从徐悲鸿《八骏图》的绘画技巧、塑造形象的形态、力量以及传递的思想之美来阐述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徐悲鸿《八骏图》,绘画技巧,形态力量,精神思想,美学价值徐悲鸿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享有“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的美誉。
对马这一形象的深入细致研究成就了其在画坛以奔马为题材画作的地位。
《八骏图》是徐悲鸿画马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幅,不仅将奔马这一形象通过精湛的画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将其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从而使得《八骏图》这幅画独具美学价值。
一、中西绘画风格相融合,凸显《八骏图》的技巧之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徐悲鸿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绘画,曾任绘画教员并进入复旦大学学习素描,深谙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和技巧。
后又分别到日本、法国学习绘画,并游历欧洲各国,专注于西方美术研究,对西方绘画技巧也颇为精通,所以其绘画作品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
徐悲鸿《八骏图》就是中西绘画技巧相融合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绘画的技巧之美,也可以找到其运用西方绘画技巧所塑造的画作之美。
(一)《八骏图》中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之美的体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水墨渲染是绘画技巧中的主要表现手段,而中国画通过水墨渲染写意的作品成为独步画坛的代表。
从首先提出“以形写神”主张的顾恺之,到“骨法用笔”的谢赫,再到“追求意境,缘物寄情”的绘画主张,无不体现出国画对于表现绘画者心理及其表达意境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渲染技巧也具有西方绘画所无可比拟的美学价值。
徐悲鸿的《八骏图》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水墨渲染为主要表现手段,兼具工笔和写意的双重技巧,尤其是国画写意风格的运用,以形写神、以神写意,将马的形态通过水墨渲染表现的活灵活现,跃然于纸上,其将浓墨运用在马的头、颈、腿等具有极大转折的部位,并用干笔将鬃尾扫出,使得整幅画作浓淡干湿过度自然,如同浑然天成,线条的勾勒也使得奔跑之中的骏马突显刚劲有力之雄姿。
踏着时代的风雷——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踏着时代的风雷——徐悲鸿《奔马图》赏析徐悲鸿熟悉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无数雄姿英发的骏马形象。
其骏马作品,历来是拍场上的焦点,尤其是奔马,一向是超过立马、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作品。
LOT 77徐悲鸿奔马图设色纸本立轴辛巳(1941)年作76×66 cmRMB 1,800,000-2,500,000徐悲鸿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第一代去西方留学的杰出画家,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自他之后,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负笈西洋,但是能像徐悲鸿这样为发展中国绘画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却无第二人。
在绘画创作上,徐悲鸿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且尤善画马,所画奔马,意蕴深刻,神形兼备,称誉海内外。
徐悲鸿对于画马情有独钟且用力至勤至深,他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马种以蒙古马好),速写稿不下千幅。
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
悲鸿先生笔下的奔马,踏着时代的风雷,为中国画坛注入了前所未见的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
此幅《奔马》作于1941年(辛巳),画中马匹四肢腾空,马鬃在风中飞扬,马尾在风中飘散,将奔马斗志昂扬的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圆浑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骏马的外形,再以重墨突出刻画头部、四肢、肩、胸、足等传神之处,造型精准,用笔洗练,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无不意到笔随,显现于墨色之中。
悲鸿先生以笔墨尽抒胸臆,飞泻直出的笔势,遒劲流畅的线条,如同他满腔不可遏制的热情。
没有马鞍,没有缰绳,任其在广袤的原野上狂奔,骏马虽然瘦削却风神俊秀。
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
近现代名家徐悲鸿作品赏析
自幼习画 艰难求索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 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 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 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 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 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 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还能为乡里人写
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
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
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 体物不精而手
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
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
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
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
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
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
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
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
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
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徐悲鸿在作画栩栩如
生。
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 《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 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 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 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 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 志”。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 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 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 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 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 老人》、《自画像》.........。
八雅轩丨 艺术经典 徐悲鸿巨作 田横五百士 赏析
八雅轩丨艺术经典徐悲鸿巨作田横五百士赏析《徐悲鸿巨作《田横五百士》赏析》一、引言徐悲鸿(1895-1955)是我国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
他的作品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尤以《田横五百士》堪称巨作。
本文将深入探讨徐悲鸿的这幅巨作,对其内容、艺术手法以及意义进行全面赏析,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幅艺术经典。
二、作品背景1. 画作名称:《田横五百士》2. 创作时间:1933年3. 画作规格:纸本设色,纵38.6厘米,横1932.7厘米4. 主题内容:《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以“五百士”这一题材形式表现了我国人民的英勇形象。
作品以农民、工人、学生、士兵等五百人的生动形象,展现了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乐观豁达。
三、艺术赏析1. 艺术手法:徐悲鸿在《田横五百士》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绘画手法,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五百人的形象。
每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根据其职业特点和表情神态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心境。
整幅画面色彩浓郁,充满了力量和生气。
2. 意义与价值:《田横五百士》作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是一幅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它表现了我国人民的顽强和乐观,展现了我国人民的勇气和坚毅,是对我国人民精神的深刻赞美,也是对我国现实的真实写照。
四、总结与展望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雄浑的笔触、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本文的赏析,我们对这幅巨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珍视和喜爱这幅艺术珍品。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不仅是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这幅作品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人民的顽强和乐观,也让我对我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热爱。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徐悲鸿的作品,深入了解他的艺术创作理念和风格特点,也更希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多观赏到优秀的我国绘画作品,感受我国绘画带来的美好和力量。
徐悲鸿绘画艺术鉴赏
徐悲鸿绘画艺术鉴赏泰戈尔 1940年纸本设色50cm×50cm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
现代中国画大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1927年归国,历任中大艺术教授、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徐悲鸿极力推崇和赞赏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提倡写生,反对摹古。
《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力作。
虽然,画家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运用了西方的绘画方法,但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
人物造型以线为主,脸部染色结合素描方法,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个人风格明显。
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画面注重主要人物的内在心理刻画,整个画面显出文雅、静寂,文化氛围浓厚。
献寿图设色纸本镜片1936年作 (840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喜马拉雅灵鹫 1941年作 (3220万元,2011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喜马拉雅灵鹫》是悲鸿大师的巨制。
徐悲鸿1941年(辛巳)从印度返马来西亚至槟城,应挚友“兰庐”主人之请而作此画。
大师早一年即1940年(庚辰)游印度时,在喜马拉雅山大吉岭一带,画了不少灵鹫写生。
回槟城,大师向“兰庐”主人亲述灵鹫神态逼人,气势雄伟的动人姿态,并将之入画,遂成此幅。
1942年1月,日军侵略的战火弥漫整个马来西亚,悲鸿大师不得不在仓促下乘最后一班轮船离开,途经缅甸入云南,至昆明大观楼,又见美鹫,赞叹之余,创作了《灵鹫》,这便是徐悲鸿纪念馆珍藏的著名藏品。
以彩墨画鹫是大师的独创,从其写生稿和两件完成稿可以看出,杰出的造型能力为徐悲鸿的水墨画创作提供了其它艺术家很难达到的一种写实高度,尤其是动物姿态的塑造,在悲鸿浪漫、悲情的笔墨渲染之后,更呈现出一种英雄颂歌式的交响曲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张及其风格成就
一 强化或夸张马的鼻孔,这是奔驰之马肺活量大的象征; 二、马腿的比例较 之真马相对稍长,这正符合锋棱瘦骨的野马造型要求,善驰骋的骏马的精神主 要特征是其腿; 三、至于马蹄,则要灵活,马之跳跃全赖马蹄的灵活弯曲和 伸缩,看似一两笔简单带过,但却是徐悲鸿长时间研究揣摩的结果。他曾说过 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 活的关键; 四、脚踝骨是最难画的地方,要画出活络的感觉。造型要准确, 不懂骨骼 解剖 不行,但又不能完全照着自然形态画。 五、拂动的马鬣和马 尾,是表现马刚柔相济的风神之所在。徐悲鸿在长时间 的实笔简括地刷写出 迎风飘拂的鬣、尾,一如书写汉隶,收笔有翻转之意, 不但纤毫毕现,而且 极为逼真地展现了鬣、尾的蓬松的质感和飘动的美感。 六、徐悲鸿画马从不 打底稿。一是徐悲鸿对马的结构和运动的非常熟悉的自信,再则也说明了徐悲 鸿在进入创作时的笔墨运用和情感宣泄是一种本我的自然流露,不依傍任何家 数的笔墨语言和无拘无束的勾写,才得以构成他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 的挥画 61×45cm)
双鹊的写实造型与枝干、 柳条的写意用笔形成对比, 使画面主次分明,双鹊姿 态上的屈伸对比、位置上 的上下呼应、头和嘴部以 及神情上表现出的交流态 势,都使画面自然和谐, 充分表达出了喜庆祥和的 意境之美。
《双喜图》(1940年 国 画 106×36cm)
处于静态中的立马, 风姿飒爽,静中仍旧 蓄含着强烈的动势和 具有高昂的战斗精神, 神采依旧坚毅,从体 态形式和内在精神上 都蕴涵着无穷的力量, 具有强健和崇高之美
《立马》(1942年 国画 111×61cm)
徐悲鸿此时正在新加坡,对战争前景 焦虑万分,希望能和上次一样地击退 敌人。于是在他笔下的这匹骏马身上 寄托了对胜利的殷切希望,盼望抗战 的将士们勇往直前。这匹奔马的角度 几乎接近全正面,属于极难把握的大 透视。骏马迎面冲来,给人以空前的 震撼。其雄奇、刚健、浑穆的用笔甚 至整个马匹的最终整体形态都显示出 了他书法中的苍茫、高古、雄强的碑 意,他的笔墨还展现出了简约的美学 特征,笔简墨炼但是神聚,这使画面 整体上体现出放逸超脱的中国美学境 界。 《奔马》(1941年 国画 130×76cm) 画上题有“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 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
《侧目》(1939年 国画 111×109cm)
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受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徐悲鸿 满怀悲愤,画此负伤雄狮。它 回身昂首,双目怒视远方,这 是一幅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 怀的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 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和复 仇的信念,象征了中华民族的 自尊自强和不容侵犯。迎风飘 舞的鬃毛,强健有力、紧抓地 面的利爪,喷出怒火的双眼, 都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负伤之狮》(1938年 国 画 109×110cm)
徐悲鸿简介
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 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 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 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 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 著名油画《 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 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 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 有新意。
该画运用西方的明暗光影 塑造方法造型,对面部作 了重点塑造,体量突显, 形象逼真,光色自然,但 衣服和背景简洁概括,用 线浑厚,笔势纵横,具有 水墨写意的感觉,浸透着 东方的审美趣味。
《自画像》(1922年 素描 32.5×48.5cm)
此画绘于徐悲鸿在新加坡为抗战筹款 之时,画家把虎视眈眈、张着嘴、露 着尖牙的毒蛇喻为挑衅者,双目放光 的瘦狮则象征着中华民族,它已经觉 醒,目光中充满着对于敌人的鄙视。 徐悲鸿正是在对具有高度故事情节性 以及对狮子充满威严的精神状态的准 确传达中、特别是从狮子的面部表情 和眼神的表现上,充分体现了徐悲鸿 生动传神的艺术境界,作品在狮子强 烈的动势、情节性表现、高度想象力、 画面对艺术家民族情感和个性气质的 成功传达上,都体现出了徐悲鸿艺术 的浪漫主义情怀。
愚公移山
在印度,徐悲鸿创作了构思已久的巨幅国画《愚 公移山》。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但 徐悲鸿坚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 奋战,一定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画 面上愚公白发长须,挂锄而立,开山者体魄健壮, 挥锄掘石,整个画面表现了坚卓的精神和强劲的 力量,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徐悲鸿巧妙地使西 洋的素描技巧和中国画的线描相结合,使画面的 空间感、体积感、量感和质感表现得非常充分, 人物栩栩如生,开中国人物画之先河。
写实
学习
传神
爱国
感悟
Thanks!
该画在头、颈、躯干以及手臂形 成的稳定的整体构图上又体现出 了相应的变化,笔法简洁概括但 造型坚实,人物手臂的姿势、面 部神态、尤其是眼睛都传达出了 画家自信和持重的内在品质。对 人物内在精神的表达永远是徐悲 鸿艺术创作的主旨,也是对“以 形写神”的中国绘画艺术的优秀 传统在新的领域上的继承和发扬。
原国民党元老李印泉,曾担任过云 南讲武堂校长、陕西省省长、农商 总长,云南腾冲县人。李印泉栩栩 如生的面部从结构、神情包括肤色 质感等的表现都不亚于油画写生。 对李印泉身躯的表现则与面部又反 其道而行之,身躯首先体现出的是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那如游丝 般的线条直追远古,极具感性特征, 体现出勃勃的生命律动,具有中国 传统艺术中笔墨简洁飘逸的美学特 征。
《李印泉像》(1943年 国画 76×43cm)
徐悲鸿作品鉴赏
编辑:栾恒 2009级地信
1 2 3
徐悲鸿简介
主张及其风格成就
作品鉴赏
感悟
4
徐悲鸿 (1895-1953),江苏宜 兴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 美术教育家。取法西方古典写实 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 画,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 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了 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 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 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 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 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 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画派。
田横五百壮士
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占国时代齐国的旧王族田 横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率众五百人入居海岛,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人赴洛阳, 途中拔剑自刎,五百壮士闻之也全部自杀殉节。画面描写田横与五百壮士告别时的情景, 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头饮泣,气氛悲壮。 借此历史事故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 的歌颂。很有意思的是,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 画家不畏强暴的正义感的一种表达。 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 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 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 群众的合力。 人群右下角有一老妪和少妇拥着幼小的女孩仰视田横,眼神满含哀婉凄 凉,其雕塑般的体积,金字塔般的构架无疑使我们想起普桑、大卫的绘画。普桑喜用的 红、黄、蓝三原亦在徐的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突出了田横与青年壮士之间的对答交流。 背影衬以明朗素净的天空,给人以澄澈肃穆的感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是德国 古典病态学家温克尔曼所提倡的艺术格调。 画中人物伸展的手臂、踮起的脚尖、前 跨的腿、支立着的木棍、阴森锋利的长剑构成了一种画面节奏,寓动于静,透出一种英 雄主义气慨。在当时流行现代主义艺术之风的中国,徐悲鸿坚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 现实主义立场,借历史画来表达他对社会正义的呼唤,这些犹如黑夜中的闪电划亮天际, 透出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