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叠合梁模拟方法探讨-双单元VS施工联合截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梁模拟方法探讨

1问题描述:

组合梁是一种较复杂的结构,截面通常由两种不同材料结合或不同工序结合而成的,亦称为联合梁。目前,桥梁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是钢—混凝土组合梁,其模拟方法基本有两种:①采用施工联合截面,②采用双单元。对于相同的结构,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其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问题分析

2.1 模型基本情况介绍

主梁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截面由工字型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结合而成,联合截面尺寸数据详见图2-1。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分别为Q235和C60。结构为15m+5m+12m三跨连续梁,双单元模型和联合截面模型详见图2-2和图2-3。

图2-1 联合截面

图2-2 双单元模型

图2-3 联合截面模型

2.2 模型细节模拟说明

2.2.1联合截面模型

截面采用中上对齐,并且考虑剪切变形。施工阶段为架设钢梁和铺设混凝土板,架设钢梁时考虑自重及混凝土板的湿重。单个单元消隐图详见图2-4。

图2-4 单元消隐图(中上对齐)

2.2.2 双单元模型

工字钢和矩形混凝土板均采用中上对齐,并且考虑剪切变形,单元通过弹性连接刚性连接。施工阶段同联合截面模型,边界约束在混凝土板节点上,单个单元消隐图详见图2-5。

图2-5 单元消隐图(中上对齐)

2.3 结果对比

2.3.1 架设钢梁(CS1)

联合截面模型结果:

图2-6 弯矩图(N.mm)

图2-7 位移图(mm)

图2-8 组合1应力图(MPa)

双单元模型计算结果:

图2-9 弯矩图(N.mm)

图2-10 位移图(mm)

图2-11 组合1应力图(MPa)

表格结果对比(单位:N,mm)

模型CS1弯矩My(max/min)位移(max/min)组合1应力(max/min)联合截

面47654543.3/-51924832.811.4/-107.2258.9/-237.7

双单元47689200/-5194370011.4/-107.2259.0/-237.6

2.3.2 铺设混凝土板(CS2)

联合截面Part2计算结果:

图2-12 弯矩图(N.mm)

图2-13 位移图(mm)

图2-14 组合1应力图(MPa)

双单元模型混凝土板计算结果:

图2-15 弯矩图(N.mm)

图2-16 位移图(mm)

图2-17 组合1应力图(MPa)

模型CS2弯矩My(max/min)位移(max/min)组合1应力(max/min)联合截

面42487.3/-39206.37.8/-72.58.6/-9.4

双单元224855/-1421097.9/-73.18.8/-12.7

2.3.3 结果分析及问题

通过上述对比,有如下现象:

1 联合截面和双单元模型在CS1阶段,结果基本一致。

2 联合截面和双单元模型在CS2阶段,混凝土板的结果除位移结果外,内力及应力不一致。

3 联合截面Part2的弯矩图是连续的图形,双单元模型混凝土板的弯矩图是锯齿状的。

4 两个模型CS2阶段位移臂CS1阶段位移小。

结合开篇所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模拟方法的结果不一致,正常情况下,联合截面模型的计算结果是正确。因此,还引申出下面两个进一步探讨的问题:Q1:双单元模型如何修正?

Q2:双单元模型弯矩图为什么是锯齿状的?

Q3:位移变小是否正常?

2.4 问题解决方案

2.4.1 问题1

采用双单元模拟组合梁时,不考虑截面的剪切变形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和联合截面模型基本一致,最大应力8.62MPa,最小应力-9.34MPa,应力结果详见图2-18。

图2-18 组合1应力图(MPa)

进一步分析知道,剪切变形对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起关键作用。当采用双单元模拟时,由于弹性连接刚性连接混凝土板和钢工字型梁,形成框架结构,如图2-19。因此,混凝土板的计算跨径相对于自身尺寸,容易形成深受弯构件,导致剪切变形的作用被放大,采用联合截面时,对于Part2而言不存在这个问题。

图2-19 框架结构

2.4.2 问题2

不考虑剪切变形时,双单元模型的弯矩图基本是连续。相比联合截面模型,由于弹性连接刚性存在,会分担部分弯矩,因此并不是完全的连续。以其中的350to353单元为例示意,详见图2-20。

图2-20 框架结构弯矩图

图2-21 弹性连接内力(77)

细心的观察会发现,弹性连接的弯矩在上下单元相交处,不满足弯矩平衡的原理。比如,在节点353处,弯矩分别为-36.9(逆时针)、-37.3(顺时针)、10.07(顺时针)。实际上这样理解是不对,结构分析是以质心连线为模型的,混凝土板是中上偏心的,因此有附加的弯矩是没考虑的,附加弯矩大小为单元轴力(或弹性连接的剪力Fz)和偏心的乘积,详细的计算过程,大家自己完成。

2.4.3 问题3

位移变小是不正常。由于组合梁变形计算采用的单梁计算原理,即单一材料的弹性变形,因此组合梁查位移时,只有合计总位移。但组合梁截面刚度是分阶段形成的,对于湿重模拟的阶段,变形发生是不可逆的。

为避免位移变小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强调在截面刚度完全形成前,不让结构发生位移,一般通过临时支撑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